ATM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培训教材(doc 33页)

合集下载

《ATM自动取款机》课件

《ATM自动取款机》课件

ATM的功能
存款 取款 转账 缴费
讲解如何使用AT M 进行存款,以及自动存款机的 工作原理。
说明在AT M 上如何进行取款,以及遇到各种问题 时的应对方法。
解释如何在ATM上进行转账,以及如何保护自己 账户的安全。
介绍ATM的缴费功能,包括如何缴纳水电费等。
ATM的安全性能
1
密码保护
解释ATM使用密码保护用户账户的方法
ATM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便捷快速
AT M 提供24/7不间断自助服务,方便客户进行各种银行操作。
优秀的用户体验
AT M 覆盖区域广泛,操作简单、便捷,大大提高了客户的满意度。
银行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AT M 的应用和发展不仅在服务水平和效率上极大提升了银行的形象,也是银行业信息化、现 代化方向的重要举措和标志。
ATM与信息化的结合
基于大数据和互联网的整 合服务模式
AT M 将与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 信息化技术结合,为客户提供更 加高质量的银行服务。
虚实融合的金融服务模式
虚拟与实体结合,ATM的现代化 智能化形态期望在未来更快、更 创新地被实现,并且与智能化环 境结合,使科技贯穿整个金融服 务过程。
移动终端的ATM支付方式
AT M 在智能城市建设中对 于金融服务的发展和优化 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极大 地推进了城市的智能化进 程。
介绍ATM在智能城市建设 中的社交功能以及其未来 的社会化趋势,推动了智 慧社区的建设。
AT M 在智能城市建设中对 于城市管理的升级和优化 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于 公共服务和质量的提高具 有重要的意义。
促进银行现代化
AT M 的出现、推广和配备为银 行的现代化革命做出了很大的 贡献,也大大方便了银行管理 的工作。

网络技术培训之ATM原理

网络技术培训之ATM原理
网络技术培训之ATM原理
欢迎参加本次网络技术培训!在本节课中,我们将要学习ATM(异步传输模 式)的工作原理、组成部分、特点和应用领域。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ATM技 术的原理和发展趋势。
ATM原理的概述
ATM是一种高速数据传输和交换技术,基于异步传输模式。它将数据划分为 固定大小的单元(小包),以提供高效的带宽利用和低延迟。
ATM具有高速传输、低延迟、多业务类型支持、灵活配置和可靠性高等特点。它可以满足多种应用需求,如 语音、视频和数据传输。
ATM的应用领域
ATM技术广泛应用于电信网络、局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等领域。它提供了 高质量的多媒体传输和可靠的数据通信。
ATM技术的发展和趋势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ATM技术在数据通信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未来, 随着5G、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兴起,ATM技术将继续演进和发展。
总结和讨论
通过学习ATM的原理和应用,我们了解到ATM是一种高效、可靠的数据传输 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和发展潜力。希原理
ATM采用虚电路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将数据分段封装成小包并标记VCI和 VPI信息。这种连接方式可实现快速、可靠的数据传输。
ATM的组成部分
ATM系统由ATM交换机、ATM终端、ATM信号传输设备和ATM接口模块等组 成。每个组成部分都发挥着关键的作用,确保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
ATM的功能和特点

ATM

ATM

VCI
4
VPI
3
VCI
3
VCI VCI
1 2
VPI
4
VPI
5
VCI VCI
2 1
VP交换
ATM协议模型 ATM协议模型
ATM协议参考模型 协议参考模型
管理面 用户面 高层 AAL ATM PHY 控制面 高层 SAAL 面 管 理
层 管 理
ATM协议模型 ATM协议模型
ATM协议参考模型 协议参考模型 用户面:提供用户信息的传送 控制面:提供呼叫和连接的控制功能 管理面 • 层管理:实现网络资源和协议参数的管理 层管理: • 面管理:提供网络相关的管理和协调功能 面管理:
业务特定协调功能 (SSCF) 业务特定面向连接 协议(SSCOP) SAAL 公共部分 (AAL5 CPCS)
ATM 网络
ATM网络信令 ATM网络信令
SSCOP • 作用 – 一种具有校正功能、通用的面向连接的协议 一种具有校正功能、 – 为SSCF所定义的不同 所定义的不同AAL接口提供可靠的 所定义的不同 接口提供可靠的 数据传输业务 • 功能 – 顺序一致性、采用重发机制保证信息不丢失 顺序一致性、 流量控制、错误信息报告、保持连接、 、流量控制、错误信息报告、保持连接、本 地数据检索、连接控制、用户数据传送、 地数据检索、连接控制、用户数据传送、协 议差错纠正、 议差错纠正、状态报告 SSCF • 作用 – 执行信令第三层用户要求的业务和 执行信令第三层用户要求的业务和SSCOP提 提 供的业务之间的协调功能
ATM协议模型 ATM协议模型
AAL1 拆装子层SAR
4bit SN CI SC
4bit SNP CRC
• CI:CS Indication : • SC:Sequence Counter : • CRC:循环冗余校验 : • P:Protection :

ATM基本原理概述

ATM基本原理概述
ATM基本原理概述
ATM(异步传输模式)是一种基于分组交换技术的高速数据通信方式。了解 ATM的概念、组成、工作原理、通信技术以及服务质量等方面的内容,有助 于深入理解这一先进的网络技术。
ATM的基本组成部分
ATM终端设备
包括ATM计算机、网络接口卡等。
ATM传输介质
用于传输ATM分组的介质,如光纤、同轴电缆等。
采用同步时钟信号进行数据传输,保证数据的同步性。
2 异步传输
无需依赖时钟信号,根据数据帧中的同步字段自行判断数据的开始与结束。
3 分组交换
将数据分割成固定长度的小块进行传输,实现高效的数据交换。
ATM的传输协议
1
ATM适配层(AAL)
定义了不同类型数据的服务质量要求和处理方式。
2
ATM透明传输层(ATM TTP)
ATM的虚电路和虚路径
1 虚电路
2 虚路径
在发送和接收之间建立的逻辑路径,用于传输数 据。
相互连接的一组虚电路,用于提高传输效率。
提供不可靠的、无连接的传输服务。3源自ATM传输层(ATM TP)
负责虚电路的建立和拆除,以及传输协议的错误检测与纠正。
ATM的帧结构
头部
包含地址、控制信息等。
有效载荷
携带应用数据和附加信息。
尾部
包含校验和和其他控制信息。
ATM的传输速率
ATM支持多种传输速率,包括155.52Mbps(OC-3)、622.08Mbps(OC-12)、2.488Gbps(OC-48)等。
ATM交换设备
用于高速分组交换的设备,包括ATM交换机和ATM 路由器。
ATM控制设备
进行ATM网络的管理和控制,如ATM管理系统。
ATM的工作原理

ATM相关知识培训

ATM相关知识培训

CBR rt-VBR nrt-VBR ABR UBR
固定比特率业务 实时可变比特率业务 非实时可变比特率业务 可用比特率业务 未指定比特率业务
2020/3/8
14
固定比特率 Constant Bit Rate (CBR)
应用 实时语音和图象
流量描述符
峰值信元率 PCR Peak Cell Rate
24
第二部分 ATM相关产品
Interface Spectrum
Cisco Multiservice Switching Portfolio
Multiservice – IP/MPLS – Frame Relay – ATM – Circuit Emulation
OC-192c/ – Voice (VoIP, VoATM)
PVC(永久虚通路):通过网管在整个路径上手工设置VPI/VCI值建立,不 论是否有业务通过或终端设备接入,PVC一直保持,直到由网管释放。类 似于电话网中的租用线路 SVC(交换虚通路):通过UNI信令建立,但连接的时候,还需要一条PVC, 通信完成后由信令释放SVC。类似于电话网中的用户线路
ATM的业务类型
T1/E1 to OC-12c/STM-4 scales to meet both services and trunking needs
MPSM-16-T1E1 1:N Redundancy Compact size for optimized space consumption
MGX 8850 Multiservice Switch Overview
• Up to 24 single-height or 12 double-height slots for service modules

ATM基本原理课件

ATM基本原理课件

3
选择操作
用户选择取款、转账、查询等操作类型。
4
输入金额
用户输入操作金额并确认。
5
取回卡片与现金
取走ATM卡和提取的现金。
ATM的常见问题与故障解决办法
常见问题
• ATM无法读取卡片 • 账户余额不足 • ATM机故障
解决办法
• 清理卡片磁条 • 联系银行存款或等待下一次存款 • 联系银行工作人员解决
ATM的未来发展和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未来ATM将更加智能化,增加新的服务功能,并且更 加注重用户体验的提升。
1 密码保护
用户通过输入密码来验证身份,保护账户信息安全。
2 磁卡读卡器
可通过读取ATM卡中的磁性信息,验证用户的合法性。
3 限额设置
每位用户的取款、转账等操作在ATM上都受到设定的限额控制,以保障资产的安全性。
ATM的使提供多种语言供用户选择。
2
输入密码
用户输入密码进行身份验证。
ATM网络连接
ATM网络节点
ATM节点是ATM网络中的各个 设备、终端和服务器,包括 ATM机、ATM路由器、交换机 等。
ATM通信线缆
ATM通信线缆负责在不同节点 间传输ATM数据,可通过光纤 和铜线等多种方式实现。
主干路由器
负责将ATM数据传输到其他网 络中,以满足大量用户的高速 互联需求。
ATM的安全性与保护
1967
第一个自动柜员设备(ATM)创造
1996
全球ATM机总数超过100万台
ATM的基本构成
ATM机
用于存储硬件设备、处理器等
ATM终端适配器
用于连接ATM机和ATM网络的适配器装置
ATM交换机

ATM机知识培训课程

ATM机知识培训课程

测试界面
编辑ppt
4、电阻率
测试模块
测试界面
编辑ppt
5、TTV
测试模块
测试界面
编辑ppt
6、外观
测试模块
测试界面
编辑ppt
主界面
编辑ppt
备注:
1、显示各测 试模块信息;
2、显示各下 料盒内数据;
3、显示ATM 机异常信息;
下料盒设置
备注: 1、电阻率0.5-3 2、电阻率0.5-3 3、电阻率3-6 4、未响应(重测)
编辑ppt
备注: 5、裂纹、孔洞 6、TTV不良 7、其他不良 8、未响应(重测)
编辑ppt
2. ATM测试机器校准
步骤及流程
①少子寿命校准:
Ctrl两下 2 Enter进入2号模块
Autosetting
Recorder Stop
编辑ppt
步骤:
1. 进入2号模块:点击Stop进入Recorder → 放入正 常硅片→点击Autosetting测试;
编辑ppt
三、ATM检测流程与内容
A. 每班上班检验前应做:
1. 查看下料盒是否与盒外标识一致,如不一致应及时 将其更改过来;
2. 查看本班检验的硅片供应商及型号是否与上个班检 验的一致,如一致就正常检验,如不一致应更改成 本班硅片测试的型号及下料盒数量等;
3. 将所有测试模块内数据关闭清零,以便于记录测试 新数据;
3. 切换到4号模块内,点击 clear statistcs更改电阻率保 存的文件名(如jiang xi jing ke 125S-165 100000 C)。
4. 若此批来料很少时,此批检验完后,又进行上批检 验,须将之前更改的全部调回来(如盒内数量、型 号、电阻率文件名、测试记录)。

ATM基本概念培训

ATM基本概念培训

CPCH FP USCH FP DSCH FP PCH FP FACH FP RACH FP DCH FP
Radio Network Layer
Transport Layer
Radio Network Control Plane
Node B Application Part
(NBAP)
SSCF-UNI SSCOP
AAL Type 5
Transport Network Control Plane
ALCAP Q.2630.1 Q.2150.2 SSCF-UNI SSCOP
AAL Type 5 ATM
Physical Layer
第二十一页,共24页。
User Plane
AAL Type 2
目前,传输层采用(cǎiyòng)ATM传输技术的状况
VPI2 VPI3
VCI1 VCI2
VPI4
VP交换
VPI5
VCI4 VCI3
VCI1 VCI2
VP交流(jiāoliú)和VC交流(jiāoliú)的对比
VP交流时,VPI值要改动,而其中(qízhōng)包括的一切VCI值都不改动;VC交流 时,VPI和VCI的值都要改动
第十七页,共24页。
AAL子层
第十二页,共24页。
ATM衔接(xiánjiē)
ATM衔接,即端到端的传送才干(cái gàn)可分为两个等级:虚信道级〔VC〕和虚 通道级〔VP〕,对应虚信道衔接〔VCC〕和虚通道级衔接〔VPC〕,
虚信道连接VCC
虚信道级 VCC端点
VC链路 VCIx
VC链路 VCIy
虚通道连接VPC
VC链路
VCIz VCC端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TM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培训教
材(doc 33页)
部门: xxx
时间: xxx
制作人:xxx
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勿作商业用途
\pnb0第一部分项目介绍
\pnb0
\pnb0 ATM研究部主要从事宽带网络和宽带交换技术的研究开发,正在开发的产品有ATM接入交换机(2.5G)、ATM业务接入器和ATM LAN-SWITCH。

这些产品的开发成果,将为公司在数据通信领域的研究填补空白,向数据
通信领域迈出坚实的一步。

在公用数据网及局域网的应用中,这些产品将大有可为。

\pnb0 INTERNET迅速崛起,带宽的需求越来越大,骨干网络的压力也越来越大,ATM交换机的利用可以解决带宽的问题,同时为VOD等宽带多媒体业务筑起平台。

宽带网络的建设正在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一步一步地发展,中国宽带网的规范正在制订,邮电部已经指出了发展宽带网的路标。

据称,2000年以前中国宽带网会初具规模。

\pnb0 ATM研究部跟踪国际国内动态,研究市场需求,制订了技术先进、堪称一流的总体方案,完成这个方案,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

第二部分 ATM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
一、ATM技术的特点
异步转移模式(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ATM)技术是一种全新的电信技术,是融合电路模式和分组模式的优点发展而成的。

所谓“转移模式”,
CCITT是这样定义的,转移模式就是在电信网路中传输、复用和交换的诸方面。

而这里指的“异步”与通常所说的数据通信中的异步传输(如RS-232C)不同,它并非是传输码流的异步,而是指被分组的用户信息–––信元不必像TDM中的时隙那样周期性地出现而占据固定信道,也就是说信元是动态占用信道的。

ATM信元是ATM网络传送信息的基本载体,CCITT规定其长度为53字节,分成信头(Header)和净荷(Payload)两部分,信头为5字节,净荷为48字节。

依据其位置不同,在用户-网络接口(User Network Interface,UNI)、网络节点接口(Network Node Interface,NNI),信元格式略有区别,如图1.1。

两者不同之处主要在信头中,UNI信元信头中有4比特的一般流量控制段(General Flow Control,GFC)用于用户一网络接口的流量控制,以防止信道过载。

UNI 信头的虚通道标识(Virtual Path Identifier, VPI)为8比特,虚通路
1
2
3
4
5
ATM信元格式UNI/NNI信元信头格式
GFC:一般流量控制,4比特PT:净荷类型,3比特
VPI:虚通道标识,8比特/12比特CLP:信元丢失优先级,1比特
VCI:虚通路标识,16比特HEC:信头误码控制,8比特
图1.1 ATM信元格式
标识(Virtual channel Identifier, VCI)为16比特,净荷类型(Payload Type, PT)为3比特,信元丢失优先级(Cell Loss Priority, CLP)为1比特,
信头误码控制(Header Error Control, HEC )为8比特,而NNI 信头的VPI 为12比特,其余与UNI 信头相同。

ATM 本质上是一种寻址型特殊分组转移模式,它将数字化话音、数据及图像等所有的数字信息分割成固定长度的数据块,在每个数据块前加上一个包含地址等控制信息的头(Header ),从而构成一个信元(Cell ),图1.2(a )是将
(a) 异步转移模式(ATM )
其它用户
信元 装入用户信息
(b) 时分复用方式(TDM ) 图1.2 TDM 与ATM 的比较
待发送的信息分解成信元并进行多路复用的过程。

电路模式中的传统时分多路复用(TDM )技术,采用周期为125 s 的帧结构,发送信息以字节或比特形式固定加入到每帧内的相应时隙,在连接建立后,不论有无发送信息,时隙必定属于该连接,而不能被其它连接占用。

图1.2(b)中所示发送信道加入每帧内的第3时隙,这种依据帧内的时隙位置识别通路的复用方式称为位置复用。

而ATM 复用方式与分组复用方式有些类似,只要信道上存在的空位置就可将发送信息组成的信元加入信道,显然,信元的复用无周期性和固定位置。

由于它依靠信头内的通路标记进行信元的识别、传送和交换,因此称作标记复用或统计复用。

虽然X.25或以太网、令牌环等分组交换中也采用标记复用,但由于分组长度在上限范围内可变,因此每个分组在信道上的位置是任意的,而ATM 信元的长度固定,使信元像TDM 时隙一样定时出现。

因此,可以采用硬件电路高速地对信头进
时125微秒
125微秒125微秒
行识别、复分接和交换处理,由此可见,ATM复用技术融合了电路模式和分组模式的优点。

信元形式的ATM网络和分组形式的传统数据网络的本质区别之一就是ATM网络采用面向连接的呼叫接续方式。

传统数据网络如以太网、令牌环和FDD采用无连接操作方式,这些网络假设目的端点可用并可接收信息,每个端点必须检查每一分组的路由标记以此确定是否接收该分组。

ATM网络的操作类似于电话呼叫接续过程,在通信前必须在源和目的端之间建立连接,这个连接是一个“虚连接”,网络根据用户的要求(如峰值比特率、平均比特率、信元丢失率、信元时延和信元时延变化等指标),分配VPI/VCI和相应的带宽,并在交换机中设置相应的路由。

所谓“虚连接”是指网络依据VPI/VCI对信元进行处理,当该用户没有信元发送时,其它用户可占用这个用户的带宽,但其相应的VP/VC连接依然保持。

ATM技术中最重要的特点是信元的复用、交换和传输过程,均在虚通路(Virtual Channel, VC)上进行。

虚通路是ATM网络链路端点之间的一种逻辑联系,是在两个或多点端点之间传送ATM信元的通信通路,可用于用户到用户、用户到网络、网络到网络的信息转移,虚通道(Virtual Path, VP)是在给定参考点上具有同一虚通道标识符的一组虚通路。

虚通路在传输过程中,将组合在一起构成虚通道,二者关系如图1.3。

ATM网络中不同用户的信元是在不同的VP、VC中传送,而不同的VP/VC利用各自的VP标识(VPI)和VC标识(VCI)来区分。

VC1
VC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