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指标分析
主要经济指标对比分析

主要经济指标对比分析主要经济指标是国家宏观经济运行的重要衡量指标,对比分析这些指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发展趋势以及影响因素。
本文将从国内生产总值(GDP)、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居民收入、劳动力市场等几个方面进行主要经济指标的对比分析。
首先,国内生产总值(GDP)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总量的指标。
它反映了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全部市场价值的生产活动。
通过对比不同国家的GDP数据,可以清晰地看出各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以中国和美国为例,2024年中国GDP为14.38万亿美元,而美国GDP为21.43万亿美元。
从总量上看,美国的经济规模更大。
然而,从增速上看,中国的GDP增速为6.1%,而美国的GDP增速为2.3%。
这表明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更快,但总量相对较小。
其次,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是衡量居民生活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
它反映了一定时期内一篮子消费品和服务的价格变动情况。
中国和美国CPI的对比可以体现不同国家的物价水平和通胀压力。
以2024年为例,中国的CPI上涨了2.9%,而美国的CPI上涨了2.3%。
从数据上看,中国的通胀压力相对较大。
这可能与中国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人口庞大有关。
最后,劳动力市场情况也是了解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情况的重要指标。
通过对比不同国家的就业率、失业率和劳动力参与率等指标可以了解到不同国家的就业状况和劳动力供求关系。
以中国和美国为例,2024年中国的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而美国的失业率为3.6%。
从数据上看,美国的就业率更高,失业率更低。
这可能与两国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劳动力政策等因素有关。
中国的劳动市场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如劳动力参与率相对较低,部分地区和行业就业压力较大。
综上所述,主要经济指标对比分析是了解一个国家经济状况和发展趋势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比国家的GDP、CPI、居民收入和劳动力市场等指标,可以深入了解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差异和影响因素。
衡量我国经济实力的指标分析

衡量我国经济实力的指标分析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历了40年的改革开放,经济实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那么,衡量我国经济实力的指标有哪些呢?一、GDPGDP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总量的重要指标,也是世界上最常用的经济指标之一。
GDP反映了国家整体经济发展的情况,是衡量经济实力的最基本指标。
我国的GDP在过去几十年中不断增长,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但是,GDP的增长并不意味着经济质量的提高,不能完全衡量国家的经济实力。
二、人均GDP人均GDP是指国家GDP与总人口数的商,是衡量一个国家人均经济水平的重要指标。
与GDP相比,人均GDP更能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分配情况。
我国的人均GDP在过去几十年中不断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
三、外汇储备外汇储备是指一个国家的国际货币储备,在国际贸易和金融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我国的外汇储备规模在过去几十年中不断增长,是世界上最大的外汇储备国之一。
外汇储备多的国家在金融危机等国际事件中更能保护本国经济稳定。
四、贸易贸易是一个国家与他国之间的财物交换活动,是衡量一个国家对外开放程度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我国的贸易额在过去几十年中不断增长,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贸易国。
但是,贸易额的大幅增长也引发了贸易顺差、出口导向等问题,需要继续加强内需调整和结构调整。
五、投资投资是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活力的指标之一。
我国的投资规模在过去几十年中不断增长,尤其在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等领域更是突出。
但是,投资过度也可能导致产能过剩、债务风险等负面影响。
六、创新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衡量国家经济高端水平的指标之一。
我国的科技创新水平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在人工智能、5G等领域处于世界前列。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仍需加大基础研究投入、优化科研生态、提高核心技术自主研发能力。
综上所述,要全面衡量我国经济实力,不能仅仅看重GDP等单一指标,而是要从多个角度考虑。
主要经济效益分析指标

主要经济效益分析指标1.总资产贡献率。
该指标反映企业全部资产的获利能力,是企业经营业绩和管理水平的集中体现,是评价和考核企业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标。
计算公式为:总资产贡献率(%)=(利润总额+税金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12÷累计月数×100%其中:税金总额为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与应交增值税之和;平均资产总额为期初期末资产总计的算术平均值,期初总计确定为2月末的资产总计。
2.资本保值增值率。
该指标反映企业资产的变动情况,是企业发展能力的集中体现。
计算公式为:资本保值增值率(%)=报告期期末所有者权益÷上年同期期末所有者权益×100% 3.资产负债率。
该指标反映企业经营风险的大小,也反映企业利用债权人提供的资金从事经营活动的能力。
计算公式为: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4.流动资产周转率。
指一定时期内流动资产完成的周转次数,反映投入工业企业流动资金的周转速度。
计算公式为:流动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流动资产平均余额×12÷累计月数5.成本费用利用率。
反映工业投入的生产成本及费用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反映企业降低成本所取得的经济效益。
计算公式为:成本费用利用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其中:成本费用总额为产品销售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之和。
6.全员劳动生产率。
该指标反映企业的生产效益和劳动投入的经济效益。
计算公式为:全员劳动生产率=工业增加值÷全部职工平均人数×12÷累计月数其中: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上年工业增加值率7.产品销售率。
该指标反映工业产品已销售的程度,是分析工业产销衔接情况,研究工业产品满足社会需求的指标。
计算公式为:产品销售率(%)=工业销售产值÷工业总产值×100%8.新产品产值率。
宏观经济指标的解读与分析

宏观经济指标的解读与分析宏观经济指标是评估国家经济运行状况和预测未来经济发展趋势的重要工具。
它们是衡量国民经济总体状况的数据指标,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通货膨胀率、失业率、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等。
本文将从这些主要宏观经济指标的角度出发,对其进行解读与分析。
一、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产生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它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规模和增长速度的重要指标。
GDP增长率代表了经济的增长速度。
当GDP增长率高时,通常意味着经济繁荣,投资和消费增加;当GDP增长率低时,可能意味着经济衰退或增长放缓。
在解读GDP时,除了关注总量的增长率外,还需要分析其构成部分。
投资、消费和出口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如果投资增长率高于消费增长率,可能意味着经济正处于投资驱动型增长阶段;如果消费增长率高于投资增长率,可能意味着经济正处于消费驱动型增长阶段。
二、通货膨胀率通货膨胀率是衡量物价水平总体上持续上涨的速度。
通货膨胀率的提高意味着货币购买力下降,人民币每单位所能购买的商品和服务减少。
通货膨胀率过高可能导致恶性通货膨胀,影响经济稳定。
解读通货膨胀率时可以从物价变动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入手。
物价上涨可能与需求过旺盛、供应不足、成本上升等因素有关。
理解通货膨胀的结构性特点和所处阶段有助于分析其对经济的影响。
三、失业率失业率是指劳动力市场上正在寻找工作但找不到工作的人数与总劳动力人口(就业者和失业者)的比率。
失业率是衡量就业问题的重要指标,对于表征经济的闲置资源和劳动力市场状况有着重要的意义。
解读失业率要考虑结构性和季节性因素对失业率的影响。
结构性失业可能与产业结构调整、技术进步等因素有关;季节性失业则与一年中某些行业的劳动力需求存在关联。
四、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消费者物价指数是衡量消费品价格总体持续上涨的速度。
CPI的涨跌直接影响着人们购买力的变化,对于居民生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如何利用经济发展指标分析经济

我爱秋天的落叶作文我爱秋天的落叶作文(精选35篇)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
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爱秋天的落叶作文(精选3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我爱秋天的落叶作文1有人喜欢秋天的硕果累累,有人喜欢秋天傲霜斗寒的菊花,而我更喜欢秋天的落叶。
前几天去了植物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满地的落叶。
有些落叶是手掌形的,有些是鸡蛋形的,有些叶边有锯齿的,千奇百怪。
一阵秋风吹过,落叶在空中翩翩起舞,发出“沙沙”的声音,好像在唱一首伤心的歌。
落叶离开大树妈妈的怀抱,也是会伤心的吧。
落叶越积越多,就成了一条黄地毯,如果天气晴朗,躺在上面,说不定也能做个美梦呢。
我捡起其中的一片枫叶,仔细观察。
它的形状像我的手掌一样,每一个“手指”上都有叶脉,直直的,就像我们手上的纹路一样。
枫叶有着均匀的火红色,一般的画家还画不出来呢,这样看来,秋天还真是一个大画家哦。
看着这片枫叶,我想起了唐代诗人杜牧的那句诗:“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天气越凉,枫叶越鲜艳。
我不由自主地把它带回了家,夹在书里,变成了枫叶书签,让它天天陪伴着我。
我爱丰收的秋天,更爱秋天的落叶。
我爱秋天的落叶作文2炎热的夏季过去了,秋妈妈正忙着为树木披上金灿灿的秋装。
秋天的树叶千姿百态,色彩斑斓,为大自然增添了绚丽的色彩。
看,枫叶如同一团团燃烧的火焰,是那么耀眼夺目。
那红彤彤的叶片,形状犹如一只张开的手,显得十分可爱;每当微风拂过,那片片树叶仿佛是少女的手拿着红色的扇子翩翩起舞。
那细长且弯曲的叶脉,更是别有一番情趣。
除了有红艳艳的枫叶外,还有金灿灿的爬山虎叶呢!远处看,那爬山虎的叶子层层叠叠,金黄金黄的,一阵微风拂过,犹如一片抖动的金色帷幕。
走进一看,一片片手心大小的叶片,还泛出清淡的光彩,真是奇妙。
秋风中,爬山虎的树叶一片片地飘落下来,好像给大地铺上了一层华贵的黄地毯。
经济发展的社会经济指标解析衡量经济增长的关键指标

经济发展的社会经济指标解析衡量经济增长的关键指标经济发展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繁荣和进步的体现,它关乎着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社会的稳定。
为了准确评估经济的增长和发展水平,人们常常依靠社会经济指标来衡量。
这些指标提供了一个全面的视角,能够反映经济的不同方面和潜在问题。
本文将对几个常用的社会经济指标进行解析,并探讨它们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
一、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规模和增长水平的关键指标。
它代表了国家在一定时间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价值。
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通常有两种,即生产法和支出法。
生产法将各个产业的增加值相加,而支出法则通过计算消费、投资和净出口三部分支出的总和来估算国内生产总值。
无论使用哪种方法,GDP都可以准确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
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 per capita)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国内生产总值除以国家或地区的居民人口数得到的指标。
与国内生产总值相比,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更能反映经济发展对人民生活的实际影响。
通过将GDP分配给每个人,我们可以更好地评估经济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
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稳步增长时,意味着个人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也在提高。
三、劳动力市场指标劳动力市场指标是评估就业情况和劳动力资源利用的重要指标。
其中包括就业率、失业率和劳动力参与率。
就业率反映了就业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比例,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劳动力供求情况。
失业率是指失业人口占劳动力总数的比例,它显示了一个经济体内没有工作的人口的比例。
劳动力参与率则是指劳动力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劳动力资源利用情况。
四、财政收入和支出财政收入和支出是评估一个国家或地区财政状况和经济政策的重要指标。
财政收入主要包括税收和其他收入,而财政支出则是政府在公共事业、社会福利、国防等方面的开支。
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平衡与否能够反映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程度。
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解读与分析

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解读与分析经济发展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重要标志,而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则是用来衡量和评估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和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
本文将对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进行解读与分析,探讨其背后的意义和影响。
一、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总值(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总量和综合实力的核心指标。
它代表了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内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GDP的增长率则是衡量经济发展速度的重要指标。
通常情况下,GDP增长率高意味着经济增长迅速,相反则表明经济增长较为缓慢。
然而,GDP并不能完全准确地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因为它无法反映经济的质量、效益、可持续性等方面的考量。
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 per capita)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国内生产总值除以人口数,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平均拥有的生产和财富水平。
与GDP相比,人均GDP更能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的经济福祉。
较高的人均GDP意味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居民平均拥有较高的收入和生活水平,而较低的人均GDP则反映了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
但是,人均GDP也有其局限性,它无法反映贫富差距、收入分配不均等问题。
三、劳动力参与率与失业率劳动力参与率是指人口中实际从事劳动活动的劳动力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失业率则是指劳动力中没有工作但愿意工作的人口占劳动力人口的比例。
劳动力参与率和失业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劳动力市场供需状况和就业情况的关键指标。
较高的劳动力参与率和较低的失业率通常意味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较为活跃和就业状况较好。
反之,则意味着经济增长较为乏力和就业市场表现不佳。
劳动力参与率和失业率的分析可以帮助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合理的就业政策和经济发展战略。
四、贸易顺差与贸易逆差贸易顺差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商品和服务出口额大于进口额的情况,而贸易逆差则是指商品和服务进口额大于出口额的情况。
贸易顺差与贸易逆差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外贸易平衡状况的重要指标。
分析经济形势的四大指标

分析经济形势的四大指标经济形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发展状况,对于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决策都有重要的影响。
为了更准确地了解和分析经济形势,可以通过以下四个指标来进行评估。
一、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GDP是评估一个经济体规模和增长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核心指标。
以GDP为基础的经济指标,还可以进一步计算出人均GDP、GDP增长率、GDP结构等。
二、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消费者物价指数是反映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的指数。
CPI通常用来衡量通货膨胀的情况,也是国际上比较常用的经济指标之一。
CPI的计算包括衣、食、住、行等消费品的价格变动,不包括投资、财产等物品的价格变动。
另外,CPI也可以用来计算通胀率,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通胀水平的核心指标。
三、失业率失业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劳动力人口中没有就业的人数占劳动力人口总数的比例,它是反映就业市场状况的指标。
失业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经济的发展,高失业率会导致社会压力的增加,降低人们的消费能力,进而影响经济的发展。
因此,失业率也被视为衡量经济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四、对外贸易对外贸易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与世界其他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服务交流活动,包括出口、进口和贸易顺差等指标。
对外贸易既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产力水平和竞争力,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其他国家之间紧密联系的重要方式。
此外,对外贸易还可以用来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际地位和区域影响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age 3
当年经济指标明细表
资本积累率 =
本年所有者权益增长额 年初所有者权益
注:本年所有者
权益增长额=所有者权 益年末数-所有者权益 年初数
×
100%
本年所有者权益增 所有者权益年末数
长额
合计
指标说明:
12,617,620.79 所有者权益年初数
-6,445,100.17
资本积累率反映了企业所有者权益在当年的变动水平,体现了企业资本的积累情况,是企业发展强盛的标 志,展示了企业的发展潜力。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的资本积累越多,企业资本保全性越强,应付风险、持续 发展的能力越大。该指标如为负值,表明企业资本受到侵蚀,所有者利益受到损害,应予充分重视。
应收账款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应收账款周转率 =
注:平均应收账
款=(应收账款年初数 +应收账款年末数)/2
销售(营业)收入净额 平均应收账款余额
×
100%
产品销售收入
销售(营业)收入净 其他业务收入
额
小计
合计
应收账款余额 应收账款年初数 合计
销售折扣 销售折让
小计
13,651,080.88 应收账款年末数
行负债经营,获取尽可能多的收益。
Page 1
当年经济指标明细表
总资产报酬率表示企业全部资产获取收益的水平,全面反映了企业的获利能力和投入产出状况。一般情况 下,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投放产出的水平越好,企业的资产运营越有效,表明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财务杠杆进 行负债经营,获取尽可能多的收益。
总资产周转率 =
借款利息
债券利息
利 息 支 出 其他利息支出
其他
合计
资 产 总 额 资产总额年初数 合计
86,283,052.36 资产总额年末数
20,344,582.21
平均资产总额 指标说明:
————
总资产报酬率表示企业全部资产获取收益的水平,全面反映了企业的获利能力和投入产出状况。一般情况
下,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投放产出的水平越好,企业的资产运营越有效,表明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财务杠杆进
资产损失比率=
资产损失比率
=
注:待处理资产
损失净额=待处理流动 资产净损失+待处理固 定资产净损失+固定资 产毁损+固定资产待报 废
待处理资产损失净额 年末资产总额
×
100%
流动资产净损失
待处理资产损失净
额
固定资产毁损
合计
固定资产净损失 固定资产待报废
年末资产总额
指标说明:
资产损失比率是企业一定时期待处理资产损失净额占资产总额的比重。该指标标明企业资产损失的严重程 度,从企业资产质量的角度,揭示了企业资产管理状况。
不良资产比率=
不良资产比率
=
注:年末不良资
产=三年以上应收账款 +积压商品物资+不良 投资
年末不良资产总额 年末资产总额
×
100%
三年以上应收账款
积压商品物资
年末不良资产总额 不良资产
其他
合计
年末资产总额 指标说明:
不良资产比率揭示了企业在资产管理和使用上存在的问题,用以对企业资产的营运状况进行补充修正。一般 情况下,本指标越高,表明企业沉积下来、不能正常参加经营运转的资金越多,资金利用率越差。该指标越小越 好,0是最优秀水平。
长额
合计
指标说明:
上年销售(营业)收入
销售(营业)增长率是衡量企业经营状况和市场占有能力、预测企业经营业务拓展趋势的重要指标。该指标 若大于0,表示企业本年的销售(营业)收入有所增长,指标值越高,表明增长速度越快,企业市场前景越好; 若该指标小于0,则说明企业销售不畅,存有问题。
资本积累率= -34%
成本费用利润率= -136%
成本费用利润率 =
利润总额 成本费用总额
注:利润总额
成本费用总额 = 销售(营业)成本+ 销售(营业)费用+管 理费用+财务费用
营业利润+投资 收益+补贴收入+ 营业外收支净额 +以前年度损益 = 调整+其他
×
100%
利润总额
成本费用总额 指标说明:
营业利润 补贴收入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利用效率比较低下,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也不利,我国较好的比率为150%左右。
速动比率= 128%
速动比率
=
注:速动资产=流
动资产-存货
速动资产 流动负债
×
100%
速动资产
流动资产 合计
-98,405,567.47 存货
-98,405,567.47
流动负债 指标说明:
-76,774,672.87
速动比率是对流动比率的补充,是在剔除了流动资产中变现能力最差的存货后,计算企业实际的短期债务偿 还能力,计算企业实际的短期债务偿还能力,较为准确。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越强,一般 保持在100%的水平比较好,表明企业既有好的债务偿还能力,又有合理的流动资产结构。我国目前较好的比率在 90%左右。
Page 7
当年经济指标明细表
流动比率= 128%
流动比率
=
流动资产 流动负债
×
100%
流动资产
-98,405,567.47
流动负债
-76,774,672.87
指标说明:
流动比率可以衡量企业资金流动性的大小,判断企业短期债务到期前,可以转化现金用于偿还流动负债的能
力。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流动资产流转的越快,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越强。但该指标若过高,说明企业的资金
= 时)
× 100%
负债总额
流动负债 合计
-76,774,672.87 长期负债
-78,556,090.94
资产总额 指标说明:
资产总额 (a) 合计(a-b)
86,283,052.36 土地估价入账值 (b)
86,283,052.36
资产负债率是表示企业总资产中有多少是通过负债筹集的。根据当前我国企业生产经营实际,不同行业资产 负债率各不相同,交通运输、电力等基础行业的资产负债率一般平均为50%左右,加工业为65%左右,商贸业为 80%。实际分析时,应结合国家总体经济状况进行客观判定。
资本保值增值率=
资本保值增值率
注:本年末所有
者权益扣除的客观增 减因素是指,国家资 本金及其权益因客观 因素增加额和国家资 本金及其
权益因客观 因素减少额两大类。
扣除客观因素后的年末所有者权益
=
年初所有者权益
×
100%
国家资本权益增加额
扣除客观因素后的 年末所有者权益 年末所有者权益 合计
年初所有者权益 指标说明:
产品销售收入
销售(营业)收入净 其他业务收入
额
小计
合计 指标说明:
销售(营业)费用
销售(营业)税金及附加
销售折扣 销售折让
小计
销售(营业)利润率是从企业主营业务的盈利能力和获利水平方面对资本金收益率指标的进一步补充,体现 了企业主营业务利润对利润总额的贡献,以及对企业全部收益的影响程度。该指标越高,说明企业产品或商品定 价科学,产品附加值高,营销策略得当,主营业务市场竞争力强,发展潜力大,获利水平高。
销售(营业)收入净额 平均资产总额
注:销售(营业)收 (资产总额年初 平均资产总额 = 数+资产总额年
总资产周 转率=
×
100%
产品销售收入
销售(营业)收入净 其他业务收入
额
小计
合计
资 产 总 额 资产总额年初数 合计
平均资产总额 指标说明:
销售折扣 销售折让
小计
86,283,052.36 资产总额年末数
营业利润+投资
注: 利润总额
= 收益+补贴收入+
借款利息、债券
利息支出
为 利 (资息产等总额年初
平均资产总额 = 数+资产总额年
总资产报 酬率=
×
100%
营业利润
-6,706,496.18 投资收益
利润总额
补贴收入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营业外收支净额
其中:营业外收入
其他
营业外支出
合计
-6,706,496.18
Page 2
当年经济指标明细表
已获利息倍数=
已获利息倍数 =
息税前利润 利息支出
利润总额+实际
注:息税前利润 = 利息支出
借款利息 利 息 支 出 其他利息支出
债券利息 其他
合计
营业利润
-6,706,496.18 投资收益
补贴收入
营业外收支净额
利 润 总 额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其中:营业外收入
其他
营业外支出
当年经济指标明细表
净资产收 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 (权益净利率)
=
净利润
平均净资产
× 100%
利润总额-应交
注:净利润
= 所 (得 所税 有者权益年
平均净资产 = 初数+所有者权
净利润
利润总额
-6,706,496.18 年初数
应交所得税 -6,706,496.18
年末数
实收资本
9,334,681.02
存货周转率(次)= 存货周转天数=
存货周转率(次) =
注:销售成本指
企业销售产品、商品 或提供劳务等经营业 务的实际成本。
平均存货= (存货年初数+存货年 末数)/2
销售成本 平均存货
( 存货周转天 数=
平均存货*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