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急值管理季度总结
医院危急值报告工作总结

医院危急值报告工作总结
医院危急值报告工作是医院急诊医学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它关乎着患者的
生命安全和医疗质量。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医院的危急值报告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此我对这一工作进行了总结。
首先,我们建立了完善的危急值报告制度。
通过与临床科室的密切合作,我们
制定了详细的危急值报告流程和标准,明确了危急值的定义和分类,并建立了专门的危急值报告中心,确保了危急值报告的及时、准确和规范。
其次,我们加强了危急值报告的信息化管理。
通过引入先进的医疗信息系统,
我们实现了危急值报告的电子化处理和管理,大大提高了危急值报告的效率和准确性,同时也减少了人为因素对危急值报告的影响。
另外,我们积极开展了危急值报告的培训和演练。
通过定期的培训和模拟演练,我们提高了医护人员对危急值报告工作的认识和技能,增强了他们处理危急值报告的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最后,我们建立了危急值报告的质量评价机制。
通过对危急值报告的质量进行
定期评估和监控,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并及时进行了改进和完善,确保了危急值报告工作的质量和安全。
总的来说,医院危急值报告工作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它关系着患者的生命
和健康。
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完善危急值报告工作,提高医疗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高效的医疗服务。
危急值管理总结

2013年马龙县中医医院急诊科危急值管理总结为了规范诊疗行为,保证医疗质量的可持续发展。
由医务科组织,对我科危急值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总结、整改。
现总结如下:一、改进情况。
经过院科两级的持续努力,本季度危急值执行情况较前有较大改进,临床科室医护人员在责任心的加强、诊疗行为的规范、理论知识的掌握等方面均有较大提高,成效明显。
1、在受检病人数多、科室忙的情况下,检验科、影像科等科室,危急值报告延迟情况较前有明显改善。
3、无漏报危急值现象,医技与临床科室配合较前有较大提高,提高了工作效率,较少了医疗纠纷。
4、临床科室“危急值”记录过于简单、漏登记等情况较前有较大改善,提高了责任心,方便了临床工作的进行。
5、临床科室管床医生在病程中及时记录接收到的“危急值”报告结果和诊治措施情况较前有较大改善,规范了诊疗行为。
二、发现不足、持续改进。
经过前段时间的管理、整改,我院在危急值管理方面有较大提高,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为了做好危急值管理的持续改进,继续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整改。
1、未严格按照急诊科危急值报告值报告。
2、检验科仍有极少数情况,在受检病人数多、科室忙时,危急值报告延迟,待临床大夫提醒才报结果。
此类情况较前虽有较大改进,但属关键问题,需杜绝。
故下一步继续加强管理,强调加强责任心,加大惩罚力度。
2、临床科室仍有个别低年资住院医师出现“危急值”记录过于简单、漏登记等情况。
加强低年资住院医师,尤其新上岗医师的培训、管理,严格杜绝此类事件发生。
3、临床科室仍有个别低年资住院医师未能在病程中及时记录接收到的“危急值”报告结果和诊治措施。
加强低年资住院医师,尤其新上岗医师的培训、管理,严格杜绝此类事件发生。
4、个别科室护士、个别科室低年资住院医等存在接收到危急值未及时上报管床大夫或上级医师的情况。
继续加强科室危急值管理,严格奖罚制度。
三、下一步工作重点。
1、继续加强“危急值”制度的学习和再领会,提高认识,对相关科室人员进行培训。
危急值年度总结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危急值,即实验室检测结果超出正常参考范围上限或下限,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直接威胁的数值。
危急值的快速识别、准确报告和及时处理对于患者的救治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对2023年度危急值管理情况进行总结分析,以期为临床实验室危急值管理提供参考。
二、危急值管理概况1. 危急值项目2023年度,本实验室共开展了XX项危急值项目,包括生化、免疫、微生物、分子生物学等类别。
其中,生化危急值项目占比最高,达到XX%。
2. 危急值报告2023年度,本实验室共报告危急值XX例,较去年同期增长XX%。
其中,急诊危急值报告XX例,占比XX%;门诊危急值报告XX例,占比XX%;住院危急值报告XX例,占比XX%。
3. 危急值处理2023年度,本实验室对危急值进行了及时、准确的处理。
对于急诊危急值,均在XX分钟内完成报告并通知临床医师;对于门诊和住院危急值,均在XX小时内完成报告并通知临床医师。
三、危急值分析1. 危急值分布(1)生化危急值:2023年度,生化危急值报告XX例,其中低钾血症XX例,高钾血症XX例,低钠血症XX例,高钠血症XX例,低氯血症XX例,高氯血症XX例,低血钙性手足抽搐XX例,甲状旁腺危象XX例,急性肾衰XX例,溶血性黄疸XX例,血淀粉酶升高XX例,缺糖性神经昏迷XX例,低血糖性昏迷XX例。
(2)免疫危急值:2023年度,免疫危急值报告XX例,其中甲状腺功能亢进XX例,甲状腺功能减退XX例,自身免疫性肝炎XX例,系统性红斑狼疮XX例,过敏性紫癜XX例,重症肌无力XX例。
(3)微生物危急值:2023年度,微生物危急值报告XX例,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XX例,肺炎链球菌感染XX例,大肠埃希菌感染XX例,铜绿假单胞菌感染XX 例,真菌感染XX例。
(4)分子生物学危急值:2023年度,分子生物学危急值报告XX例,其中乙型肝炎病毒DNA阳性XX例,丙型肝炎病毒RNA阳性XX例,人乳头瘤病毒DNA阳性XX 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RNA阳性XX例。
危机值年度总结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危急值(Critical Values)在临床诊疗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危急值是指实验室、影像科等检查结果超出正常范围,可能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的数值。
为了更好地保障患者的健康,本年度我们对危急值报告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总结,以期为今后的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危急值报告概况本年度,我科共接到危急值报告XX例,其中检验科报告XX例,放射科报告XX例,功能科报告XX例。
与去年同期相比,危急值报告数量有所增加,这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 医疗技术的进步,使得检测手段更加精准,能更早地发现潜在的健康风险。
2. 医患沟通的加强,患者对自身健康状况的关注度提高,更愿意接受检查。
3. 医疗机构的规范化管理,对危急值报告的重视程度提高。
三、危急值报告分析1. 危急值类型分布:本年度危急值报告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类疾病:心脏病、血液病、糖尿病、肝肾功能异常等。
其中,心脏病和血液病的危急值报告数量最多,这提示我们应加强对这两类疾病的监测和预防。
2. 危急值报告时效性:分析危急值报告的时效性,发现大部分危急值报告能在规定时间内送达临床医生,但仍有少数报告存在延误现象。
这可能与以下原因有关:a. 检验科、放射科等科室工作量较大,导致报告处理不及时。
b. 医生对危急值报告的重视程度不够,未能及时查看。
3. 危急值报告处理:分析危急值报告的处理情况,发现大部分病例得到及时处理,但仍有少数病例处理不当。
这可能与以下原因有关:a. 医生对危急值报告的理解不够深入,未能准确判断病情。
b. 医疗资源不足,导致部分病例无法得到及时救治。
四、改进措施1. 加强对危急值报告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危急值报告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2. 优化危急值报告流程,确保报告及时送达临床医生。
3. 加强与检验科、放射科等科室的沟通协作,提高危急值报告的处理效率。
4. 完善医疗资源配置,确保危急值病例得到及时救治。
危急值管理的年度总结(3篇)

第1篇一、背景概述在过去的一年里,我院高度重视危急值管理工作,始终将患者安全放在首位。
通过不断完善危急值报告制度、强化督查与持续改进,以及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与学习,确保了危急值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地传递,为患者提供了安全、有效的诊疗服务。
二、危急值制度管理1. 制度修订与完善:医院领导高度重视危急值报告管理工作,多次组织修订和完善了我院危急值报告制度。
修订后的制度明确了危急值的定义、报告流程、信息传递要求等,为临床检验和诊疗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2. 责任落实:明确了各部门、各岗位在危急值报告管理中的职责,确保了危急值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地传递。
三、危急值制度督查与持续改进1. 专项检查:通过近一年的反复检查及整改工作,我们对危急值报告管理工作进行了全面梳理,发现了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了整改。
2. 持续改进: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我们制定了相应的整改措施,并持续改进危急值报告管理工作。
四、危急值报告与信息传递1. 及时报告:严格执行危急值报告制度,确保危急值信息能够在第一时间传递给临床科室。
2. 信息传递准确:通过电话、短信等多种方式,确保危急值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五、医务人员培训与学习1. 培训内容:针对危急值报告管理、信息传递、应急处置等方面,对医务人员进行了全面培训。
2. 培训效果:通过培训,医务人员的危急值管理意识和业务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六、总结与展望过去的一年,我院在危急值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不足。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继续加强危急值管理工作,重点做好以下工作:1. 持续完善危急值报告制度:根据临床实际需求,进一步完善危急值报告制度,确保制度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2. 强化督查与持续改进:定期对危急值报告管理工作进行督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危急值管理工作持续改进。
3. 加强医务人员培训:定期开展危急值管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管理意识。
4. 优化信息传递渠道: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危急值信息传递渠道,确保危急值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危急值管理季度总结

第一季度危急值管理总结一、通过Excel服务器检索我院第一季度危急值患者共485项,现数据现汇总如下:1、危急值医技科室项目分布情况:2、检验科项目汇总对比:序号 科室 项目数 1 血液内科 115 2 消化内科 71 3 肿瘤病区 51 4 急诊科 36 5 重症医学科 31 6 新生儿科及监护室27 7 肾内科 20 8 呼吸内科 18 9 心内科 16 10 儿科 13 11 神经内科13 12 感染性疾病科 9 13 妇产科 9 14 内分泌科 6 15 胃肠外科 6 16 泌尿外科 5 17 老年病科 5 18 关节外科 5 19 中医科 4 20 胸心外科 4 21 创伤骨科 4 22 肝胆外科 3 23 便民门诊 3 24 神经外科 2 25 两腺外科 2 26 脊柱外科 2 27 耳鼻喉科 2 28 手足外科 1 29 血管外科 1 30 肛肠外科 1二、督导、检查情况汇总:三、分析、总结。
通过Excel服务器检索我院第一季度危急值患者数据,结合督导检查、反馈结果分析我院第一季危急值存在以下特点:1、我院患者危急值项目主要分布在白细胞计数、PLT计数、血清钾、血糖、血红蛋白、血清肌酐等检验项目中,CT、放射、心电图等方面危急值项目较少,但其有些项目结果对患者危害性较检验科项目大,且及时处理能明显改善患者病情预后。
2、我院危急值项目较多的临床科室为血液内科、消化内科、肿瘤病区、急诊科、重症医学科、新生儿科及监护室等,这些科室的特点是:①以内科科室为主,无外科科室;②科室患者数量较多或患者病情较重、病情变化较快;③危急值涉及患者病情复杂、病情变化多,应作为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的重点监管对象。
3、检查表方法及医管会检查、监管到科室包括:检验科、CT室、特检科、超声科、病理科;急诊科、重症医学科、肿瘤三病区、神经内科、创伤骨科、妇科门诊。
检查覆盖范围基本根据年初计划及涵盖危急值涉及相关科室。
第一季度危急值总结

第一季度危急值总结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危急值的及时处理更加重要。
危急值是指在临床医学中,一些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或者身体健康的测试结果,需要医务人员立即采取行动进行干预或者治疗。
在医院的临床工作中,危急值的及时处理对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在第一季度,我们医院共接收到了XXX例危急值报告,其中涉及各种各样的测试项目,包括生化指标、血液学指标、影像学检查等。
这些危急值反映了患者的健康状况及病情发展情况,对患者的及时干预和治疗起到了关键作用。
1. 生化指标在第一季度的危急值报告中,生化指标的危急值数量最多,其中包括血糖、肾功能、肝功能等指标。
这些指标的异常常常意味着患者的疾病已经发展到了严重阶段,需要医务人员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治疗。
例如,血糖升高可能是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需要及时血糖调节和药物治疗;肾功能异常可能是肾衰竭的前兆,需要立即进行肾脏保护治疗。
在第一季度,我们医院共接收了XXX例生化指标的危急值报告,其中XXX例需要立即进行治疗干预。
2. 血液学指标血液学指标的危急值报告也占据了一定比例。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常常接收到血常规、凝血功能、血气分析等方面的危急值报告。
这些指标的异常可能意味着患者的血液系统出现了严重问题,需要进行紧急处理。
例如,血常规显示出贫血、白细胞计数异常等情况,可能是患者正在发生急性出血、感染等情况,需要立即进行输血、抗感染治疗。
在第一季度,我们医院共接收了XXX例血液学指标的危急值报告,其中XXX例需要进行紧急处理。
3. 影像学检查除了生化指标和血液学指标外,影像学检查也是危急值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第一季度,我们医院接收到了一些急诊影像学检查的危急值报告,例如CT、MRI等检查结果显示出了严重的病变或者损伤。
这些情况通常需要医务人员紧急进行会诊,制定紧急的诊疗方案,以便及时帮助患者解决问题。
在第一季度,我们医院共接收了XXX例影像学检查的危急值报告,其中XXX例需要进行会诊并进行紧急治疗。
2023年下半年危急值管理总结

2023年下半年危急值管理总结引言危急值管理是医疗机构中极为重要的一项工作,其影响着病患的生命安全。
本文将对2023年下半年危急值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包括具体工作内容、问题及解决方案、经验教训等方面,以便为未来的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工作内容1. 危急值标准的制定与更新在2023年下半年,我们针对不同科室的特点和需要,制定了适合本医疗机构的危急值标准。
我们将危急值分为不同级别,明确了每个级别的处理时限和责任人。
同时,我们也对危急值标准进行了定期更新,保持其与最新的临床指南和研究成果保持一致。
2. 危急值的通报与追踪我们建立了高效的危急值通报系统,确保危急值在第一时间被通报给相关医务人员。
同时,我们也建立了危急值的追踪机制,对每个危急值的处理情况进行跟踪和记录,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3. 员工培训与意识提升为了提高全体医务人员对危急值管理的认识和应对能力,我们开展了定期的培训课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介绍了危急值的定义、处理流程和注意事项,并邀请相关专家进行经验分享。
通过培训,全体医务人员对危急值管理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
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1. 危急值通报不及时的问题在危急值管理工作中,我们发现有时候危急值通报的速度不够快,影响了处理的时效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优化了危急值通报系统,加强了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意识提升,并加强了危急值信息的传递渠道,确保危急值能够第一时间通报给相关责任人。
2. 危急值处理流程的不规范问题在一些情况下,我们发现危急值的处理流程存在不规范的情况,导致了工作效率低下和质量不稳定。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更新了危急值处理流程,并通过培训和内部沟通推动全体医务人员的落实。
此外,我们也加强了对危急值处理情况的监控和评估,及时进行纠正和完善。
经验教训在2023年下半年的危急值管理工作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危急值管理对于医疗机构的重要性。
然而,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但通过及时的调整和改进,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季度危急值管理总结
一、通过Excel服务器检索我院第一季度危急值患者共485项,现数据现汇总如下:
1、危急值医技科室项目分布情况:
2、检验科项目汇总对比:
3、危急值患者科室分布情况汇总:
序号 科室 项目数 1 血液内科 115 2 消化内科 71 3 肿瘤病区 51 4 急诊科 36 5 重症医学科 31 6 新生儿科及监护室
27 7 肾内科 20 8 呼吸内科 18 9 心内科 16 10 儿科 13 11 神经内科
13 12 感染性疾病科 9 13 妇产科 9 14 内分泌科 6 15 胃肠外科 6 16 泌尿外科 5 17 老年病科 5 18 关节外科 5 19 中医科 4 20 胸心外科 4 21 创伤骨科 4 22 肝胆外科 3 23 便民门诊 3 24 神经外科 2 25 两腺外科 2 26 脊柱外科 2 27 耳鼻喉科 2 28 手足外科 1 29 血管外科 1 30 肛肠外科 1
二、督导、检查情况汇总:
三、分析、总结。
通过Excel服务器检索我院第一季度危急值患者数据,结合督导检查、反馈结果分析我院第一季危急值存在以下特点:
1、我院患者危急值项目主要分布在白细胞计数、PLT计数、血清钾、血糖、血红蛋白、血清肌酐等检验项目中,CT、放射、心电图等方面危急值项目较少,但其有些项目结果对患者危害性较检验科项目大,且及时处理能明显改善患者病情预后。
2、我院危急值项目较多的临床科室为血液内科、消化内科、肿瘤病区、急诊科、重症医学科、新生儿科及监护室等,这些科室的特点是:①以内科科室为主,无外科科室;②科室患者数量较多或患者病情较重、病情变化较快;③危急值涉及患者病情复杂、病情变化多,应作为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的重点监管对象。
3、检查表方法及医管会检查、监管到科室包括:检验科、CT室、特检科、超声科、病理科;急诊科、重症医学科、肿瘤三病区、神经内科、创伤骨科、妇科门诊。
检查覆盖范围基本根据年初计划及涵盖危急值涉及相关科室。
4、督导检查结果具有以下特点:①对危急值制度、流程相关人员能做到全员知晓;②危急值登记情况规范、及时、完整;临床科室对危急值处理时间模糊,不能与医嘱明确对应;③病程记录中对危急值处理过程大部分科室能完整记录,仍有部分科室病程记录不完整;④临床科室对患者危急值与患者病情变化情况无明显分析。
综上所述,我院目前危急值管理较规范,有明确的制度、流程、登记及便捷的网络报告系统,医技科室及临床科室职工对相关制度、流程能够全员知晓并能重视危急值管理工作,但是在危急值处理时限、处置方式、处置效果以及效果评价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并且医
务科在危急值管理工作的监管督导工作也存在不细致、不能重点突出、检查方法费时费力不科学、发现问题后督导效果不明显等缺点。
四、工作计划。
针对以上问题制定下季度工作计划如下:
1、督导、检查重点:
⑴.第一季度检验科危急值项目占全院的97%,检验科危急值管理为我院危急值管理的重点,可通过医管会医技检查组重点对检验科危急值相关问题检查(如操作者是否符合操作规范、是否发现危急值后复检等)进行督导、检查,确保检验科危急值数据准确性及流程的规范性。
⑵.血液内科、消化内科、肿瘤病区、急诊科、重症医学科、新生儿科及监护室所涉及的危急值项目占我院第一季度危急值项目的68%,应加强对这些科室监管,可采用医管会不定时检查、定期专项检查及通过院长查询系统远程检查等方式发现问题、督导整改等方式,加强以上科室对危急值管理的重视程度及规范处置。
⑶.对临床相关科室检查重点关注一下方面:①危急值处理是否有医嘱,医嘱时间与危急值报告时间间隔是否在15分钟以内;②病程记录中对危急值处理过程是否完整记录;③科室是否对上一季度问题进行整改、分析及汇总本科室危急值情况,制定避免患者出现危急值及危急值出现后顺利执行处理流程的具体措施。
2、督导、检查计划:(重点突破)
⑴.医务科医管会根据全员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检查方案进行检
查,重点检查检验科、血液内科、消化内科、肿瘤病区、急诊科、重症医学科、新生儿科及监护室的重点环节。
⑵.通过检查表的方式进行定期专项、系统检查。
⑶.通过Excel服务器定期检索1周内危急值数据,根据患者住院号通过院长查询系统调阅病历,重点突破危急值处理中医嘱问题及病程记录中对的记录与分析问题。
附:《危急值管理检查表》9份;医管会督导单照片9份(原件在《医疗质量督导检查反馈档案盒》内)。
医务科
二零一五年四月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