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历史结业考试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2013年历史复习资料整理(知识结构)

2013年历史复习资料整理(知识结构)

中国近代史(1840—1949)中国近代史始自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止于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覆亡,历经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

认识:国外列强的侵略,没落和封建专制制度和综合国力的衰弱是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

一、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一)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1、时间:1840--1842年2、背景:19世纪上半叶,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最强大资本主义国家,对外积极侵略扩张。

3、发动战争的根本原因:⑴为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中国廉价的工业原料,对中国进行侵略和掠夺。

在正当的贸易中,中国是出超的;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原因是为扭转中英贸易逆差。

鸦片的输入给中国带来学生的灾难。

4、虎门销烟:1839年3月,林则徐被道光帝派往广州进行禁烟。

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二百多万斤鸦片,在广东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成为民族英雄。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他爱国的写照)。

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成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导火线(借口)。

国际禁毒日:6月26日(启示:关爱生命,远离毒品)5、鸦片走私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①白银外流,清政府财政危机;②清朝政治更加腐败;③危害中国人身心健康,削弱军队战斗力;④银价上涨,造成“银贵钱贱”;6、中英《南京条约》: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

1842年,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7、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①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中英《南京条约》,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③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其中前者为最主要的矛盾。

④革命性质的变化:即开始了反封建反侵略的斗争,中国历史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

2013年四川历史考试大纲要求,根据考纲编写高中历史世界现代史复习提纲

2013年四川历史考试大纲要求,根据考纲编写高中历史世界现代史复习提纲

世界现代史第一章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一)俄国十月革命背景:沙俄政府对内压榨百姓,对外依赖西欧资本,备受西方国家制约,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一环;国内民族矛盾尖锐,危机四伏;1903年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使俄国革命迎来新的曙光;一战的惨败激发了革命浪潮(直接原因)。

二月革命掘沙皇,四月提纲指方向,七月流血抛幻想,十月革命现曙光。

1917年11月6日爆发。

意义: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为俄国实现现代化提供了重要前提;冲破了帝国主义防线,为无产阶级树立了榜样,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解放提供了思想和实践指导。

(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1918年下半年—1921年春)(1921年春——20世纪20年代末)背景战:新生的苏维埃俄国面临国内外敌人的疯狂进攻,形势十分严峻。

新:经济、政治危机严峻,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适应新情况。

内容农业Z余粮收集制X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工业Z把大中小企业收归国有X允许外国和本国资本家经营中小企业,采取租借制和租让制的形式,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商品Z禁止商品贸易 X允许自由贸易分配Z强制劳动,实行平均主义配给制 X 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评价Z是军事性的非常措施。

集中了全国人力物力,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但后来引发经济危机与政治危机。

X使工农业生产得以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为实现工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列宁在落后的俄国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三)斯大林模式1.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高速优先发展重工业:(1)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是按先发展轻工业,后发展重工业的途径进行的(原因:轻工业需要的投资少,资本周转快,获得利润也较容易。

可以为重工业进行必要的资金积累和技术准备。

)而苏联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途径,客观原因是苏联处在资本主义世界的包围之中,首先发展重工业可以更有效地保卫苏维埃政权。

2013年初三历史知识中考复习提纲

2013年初三历史知识中考复习提纲

2013年初三历史知识中考复习提纲2012年升中考历史知识提纲(二)二十七、新中国成立1、时间:1949年开国大典2、意义: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胜利,标志着中国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

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

简单说就是——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当家作主。

二十八、一五计划1、时间:1953——1957年2、任务:“一化三改”,重点是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二十九、三大改造1、完成时间:1956年底2、改造对象: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3、实质:将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为生产资料公有制4、意义:标志着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三十、十一届三中全会1、时间:1978年2、地点:北京3、内容: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

4、意义:标志着我国走上了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是共和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转折。

三十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形式:大包干、包产到户。

2、内容和实质: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农民,农民对土地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

3、意义: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中国农业大发展。

三十二、一国两制1、提出者:邓小平。

2、地位: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3、内涵: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部分坚持社会主义,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为特别行政区仍然保持资本主义制度。

简称“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4、实践: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

三十三、新中国的外交成就★50年代: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2、万隆会议(1955年,周恩来出席会议并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推动会议取得圆满成功)★70年代:1、中国重返联合国(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2、中美建交(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1978年发表《建交公报》;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90年代:1991年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APEC,2001年在上海举办该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2013年衡阳市初中毕业会考历史复习提纲

2013年衡阳市初中毕业会考历史复习提纲
(6)意义:商鞅变法废除了旧制度,促进了农业生产, 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诸侯国, 为以后兼并六国、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基础。
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4)分封的意义:a巩固了对原来商朝地区的统治 b扩大了统治范围
c加速了全国经济的发展。 3、嫡长子继承制:西周规定天子、诸侯、卿大夫等职位,只有正妻
所生的长子才有资格继承,这就是嫡长子继承制。它保证了王室、贵 族统治权利的顺利继承,有利于社会次序的稳定。 4、东周的建立 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幽王,西周结束。公元前770年, 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约公元前 1600年
公元前1046 年
几次迁都,盘 庚时把都 城迁到殷


盘庚迁殷 牧野之战
西周
公元前1046 年
公元前771 年

东周
公元前770年
公元前221 年
镐京 洛邑
周武王 周幽王 分封制 周平王
二、夏朝的政治
1、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从此,世 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 下”。
原始 距今 人类 时间
发现地点
生产活动 生产工具 住房
用具
穿 着
河姆 渡原 始居

距今 约七 千年
长 江 流 域
浙江省 余姚市 河姆渡

种植 水稻,饲 养家畜
磨制石器 和骨器
干栏 式房

制造 陶器
半坡 原始 居民
距今 约五 六千

黄 河 流 域
陕西西 安附近 的半坡

种植粟和 蔬菜,饲 养猪狗;
渔猎
主要使用 磨制石器
半地 穴式 房屋
制造 彩陶

2013年历史复习总纲

2013年历史复习总纲

2013年高考历史讲座设问模式:表象与实质1军机处:西北军务,皇权加强;2股票:集资方式,市场;3“九国公约”:门户开放,共同侵略;4慕尼黑:苏台德,绥靖;5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中心,美国控制资本主义经济命脉;文艺复兴:希腊、罗马文化,资产阶级文化;6“两阿提案”:中国重返联合国,第三世界崛起;7巴黎条约:煤钢联营,法德和解;8联合国军:共同组建,美国操纵联合国;9独联体:新国家形式,苏联解体;影响:(多角度,意义、背景、条件、原因、结果)1“三八线”背景:日本侵略朝鲜,二战中美、苏对日作战进入朝鲜,两军临时分界线;后为韩、朝分界线;实质:美苏对抗;2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影响:中共战略反攻,国民党重点进攻失败、打乱中原防御体系,解放战争胜利的基础;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原因:日本侵略、民族危机,国民政府利益,中共民族利益大局,全国一致要求,国际因素;4联合国成立背景:二战后期,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联合国家宣言》,战后共同需要;5抗战胜利意义:力量,屈辱、地位、自信、百年;6新文化运动条件:民国,民资,西方启蒙思想,先进知识分子;7商业革命影响:资产阶级,封建贵族,人民,市场;8辛亥革命意义:民国,观念,民资,帝;9第二次鸦片战争直接原因(起因:修约);10土、印、中资产阶级共同任务(独立、民主、富强)答题技巧选择题:(强调:一句话;关键词,逻辑对应)1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这三倍于前矣。

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有十之二三也。

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

”据此可知 A 工商业的发展造成了农业的衰退B 工商业的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D 无业游民的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从事工商业的人越来越多)2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急者而业焉,以求进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

2013八年级上历史复习提纲

2013八年级上历史复习提纲

2013八(上)历史期末复习提纲【考点一】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1.虎门销烟----林则徐,被称为“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民族英雄。

2.鸦片战争----时间:1840年。

导火线:虎门销烟;结果: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

影响: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3.中英《南京条约》----主要内容: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影响: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4.第二次鸦片战争----罪行: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割占我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成为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左宗棠收复新疆,抗击沙俄侵略,民族英雄。

5.甲午中日战争----黄海大战邓世昌英勇牺牲,民族英雄。

6.中日《马关条约》----影响:《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

7.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罪行: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到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8.《辛丑条约》----时间:1901年。

影响:《辛丑条约》,使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变成了“洋人的朝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一单元归纳:中国近代西方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考点二】近代化的艰难起步1.洋务运动----代表人物:中央。

奕訢,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口号“自强”、“求富”。

主要企业:军事工业有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最早),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最大),左宗棠创办的福州船政局等;民用工业有张之洞创办的湖北织布官局,汉阳铁厂(近代中国第一个近代化钢铁企业)、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机器织布局、轮船招商局(最大的民用工业)等。

地位和作用: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它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2013八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提纲

2013八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提纲

亲爱的同学们,新年的脚步近了,在我们高兴地迎接新年到来时,希望你们考个好成绩。

在这个攻坚复习的阶段,为了帮助你们把历史考好,老师特地为同学们准备了历史大餐,请同学们用心去记,考试中细心做题,胜利一定属于你!牢记历史勿忘国耻感悟历史反思自己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1-5课)第1课鸦片战争1、林则徐虎门销烟时间:1839年6月3日意义: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影响:虎门销烟是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2、鸦片战争(1840年6月—1842年)开始标志:1840年6月,英国舰队开到广东海面,进行挑衅,鸦片战争爆发。

根本原因:英国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结果:1842年签订中英《南京条约》(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南京条约》的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其中福州和厦门同在福建省);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影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因为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变化)。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1、第二次鸦片战争时间:1856年10月-1860年10月。

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侵略者: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为帮凶。

结果:占领北京后,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影响: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2、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

其中《瑷珲条约》是割占我国领土最多的条约,俄国是以侵占土地为目的。

P8表3、太平天国运动时间1851—1864年领导者:洪秀全开始标志:1851年金田起义。

与清朝对峙标志:1853年定都天京。

主要活动:(为推翻清朝统治),北伐和西征。

2013年中考历史复习提纲(一)

2013年中考历史复习提纲(一)

2013年初中历史考试复习提纲 (一)中 国 古 代 史(一)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1)知道孔子,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一、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1、大思想家②政治主张: A.提出“仁”的学说B.主张“爱人”C. “为政以德”D .反对苛政和邢杀2、大教育家 ①教育成就 创办私学,广收门徒注意“因材施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求学生时常复习,以便“温故而知新”②编成《春秋》一书3、孔子的言行被其弟子记录在《论语》一书二.“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

1、历史背景:2、根本原因:社会巨变3、表现:诸子百家一览表诸子百家互相争论,互相批判,又互相吸收,营造了自由民主的学术研究气氛,使春秋战国时期成为我国思想空前活跃的时期,有力地促进了思想文化的发展。

(二)统一国家的建立(1)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一、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1、秦统一六国的原因(条件)①春秋战国时期,各地经济发展和民族融合的加强,各地联系更加密切。

②战国以来,经过长期的兼并战争,诸侯国的数量不断减少,人民也渴望结束战争,因此统一是大势所趋。

③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因此秦国具备了统一六国的条件。

④长平之战后,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抗秦军的强大攻势。

2、统一六国的过程:前230---前221年,秦王嬴政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

3、统一六国的意义:秦统一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长期割据战乱的局面,有利于人民的安居乐业和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二、巩固统一的措施1、政治上:创立了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中央集权制→封建专制)①最高统治者称皇帝,至高无上,总揽国家一切军政大权②中央政府设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③在地方是上,推行郡县制,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2、经济上:①统一货币------②统一(长度、容量、重量)3、文化上:统一文字----- →隶书4、思想上:焚书坑儒(目的、焚书、坑儒、影响)5、军事上:修筑了长城(临洮→辽东),北击匈奴(蒙恬)6、开发南疆,开凿灵渠(沟通长江和珠江水系)三、秦朝疆域:(四至)四、拓展1、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①有利于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②促进了民族融合和相互之间的文化交流③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和历史发展趋势(因为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分裂只是暂时的)④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强大与国际地位的提高2、秦朝建立的作用①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割据战乱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自秦统一后,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虽然有时出现了割据状态,但统一始终是历史的主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