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海水的性质(第1课时)
《第二节海水的性质》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19必修第一册

《海水的性质》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海水的温度和盐度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2. 掌握海水密度、海水的对流和洋流等基本概念。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海洋现象,并分析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海水温度、盐度、密度等性质及其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2. 教学难点:掌握海水的对流和洋流现象,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PPT,包括图片、图表和相关案例。
2. 准备实验设备,如模拟海水盐度计、密度计等。
3. 准备相关视频和音频素材,用于课堂讲解。
4. 准备课堂练习题,用于学生实践操作。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不同季节和日夜交替时的海水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海水颜色和透明度的变化,引出海水的物理性质这一话题。
2. 海水温度的讲解:(1)实验演示:展示冰块和海水温度计,观察海水温度随季节变化的情况,引导学生得出海水温度的变化规律。
(2)影响因素:引导学生分析影响海水温度的因素,如太阳辐射、洋流、地表植被覆盖等。
(3)应用与探究:请学生思考生活中的实例,如海洋渔业、海洋气候等与海水温度的关系。
3. 海水盐度的讲解:(1)实验演示:通过蒸发实验,观察海水的盐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引导学生得出海水盐度的概念和变化规律。
(2)影响因素:引导学生分析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如降水量、蒸发量、河流注入等。
(3)盐度差异及其影响:请学生讨论不同海域或不同海区盐度差异可能带来的影响,如渔业资源分布、海洋生态环境等。
4. 海水盐度的计算方法:介绍海水的密度和溶解物质对盐度的影响,讲解计算海水盐度的基本方法。
通过实例分析,帮助学生掌握实际应用技能。
5. 课堂互动与讨论:(1)请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讨论全球气候变化对海水温度和盐度的影响。
(2)请学生思考如何保护海洋环境,以减少对海水性质的影响,培养环保意识。
6.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所学的海水的温度和盐度特征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高一【地理(人教版)】海水的性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提问:你知道海水为什么是咸的吗?
讲述海水盐度的概念。
观察并描述:读世界大洋8月表层海水盐度分布图,尝试描述分布规律。
【活动1】
绘图:绘制沿西经150度的全球海水盐度随纬度变化图。
结合学习任务一,讲述绘制方法,尝试绘制。
总结并思考:通过变化图详细描述海水盐度分布规律,尝试分析副热带海区盐度高于赤道海区的原因。
小结:归纳影响表层海水盐度的主要因素
三、海水密度
《死海不死》课文片段分享,分析为什么“死海不死”?
讲述海水密度的概念,以及主要影响因素。
观察并描述:读图,描述全球海水密度的变化规律。
1分30秒
总结
运用结构图,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活动2】
教材54页,活动栏目:尝试分析红海盐度高、波罗的海盐度低的原因。
根据图文资料,尝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请归纳红海、波罗的海的气候特征。
2. 结合河流分布和流域气候特征,推测河流对两海域盐度的影响。
3. 分析红海、波罗的海与外海联通状况对盐度的影响。
4.分别总结红海盐度高、波罗的海盐度低的原因。
教学难点:运用资料,说出海水温度、盐度、密度的影响因素。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1分30秒
引入
教材50页 美国“长尾鲨”号核潜艇事故的故事讲述
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讲解海水温度的概念,理解影响海水温度的主要因素——太阳辐射,读图说出表层海水温度的全球变化规律。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学科
地理
年级
高一
学期
第一
课题
海水的性质(第一课时)
教科书
书名:普通高中教科书地理必修第一册
《第二节海水的性质》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海水的性质》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海水的性质,包括盐度、密度、温度和盐分含量等概念。
2. 能够识别并分析不同海域的盐度、密度、温度等变化因素。
3. 学会应用这些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海水的性质及其影响因素。
2. 教学难点: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分析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PPT,包含各种图表和图片以辅助讲解。
2. 准备相关视频或动画,用于解释复杂的海洋现象。
3. 准备一些基础地理学教具,如盐度计等,用于实际操作。
4. 安排一次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体验海洋环境。
5. 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提前了解相关基础知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海洋美景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海洋环境的特征,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授新课:讲解海水的温度、盐度、密度、透明度等性质及其影响因素,可以通过实验和观察来加深学生的理解。
同时,介绍海洋环境与海水的性质之间的关系。
3. 小组活动: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实验探究,通过测量海水的温度、盐度、透明度等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4. 课堂讨论:学生分享实验结果,讨论影响海水性质的因素,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5. 知识应用:引导学生思考海洋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保护海洋环境。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最后进行总结和评价。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海水的性质及其影响因素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保护海洋环境。
7.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通过网络、书籍等途径收集有关海洋环境保护的资料,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五、教学资源1. 实验器材:温度计、盐度计、密度计、透明度计、试管、烧杯等。
2. 图片和视频:海洋美景图片、海洋环境恶化图片、海洋科学研究视频等。
3. 案例分析:介绍一些海洋环境污染事件,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和影响。
六、教学评价与反思1. 评价方法:通过学生的实验结果、课堂讨论和作业完成情况,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
《第二节 海水的性质》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海水的性质》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了解海水的基本性质,如盐度、温度、密度、压力等。
2. 理解海水运动的基本原理,如波浪、潮汐等。
3. 掌握海洋环境监测的基本方法和技术。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海水运动对海洋生态系统的重大影响,以及掌握海洋环境监测的基本方法和技术。
2. 教学难点:实际操作和数据处理,例如海水盐度、温度的测量等。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PPT,包括图片、图表和相关视频。
2. 准备实验器械,如温度计、盐度计、压力计等。
3. 准备案例资料,以帮助学生理解海水性质在实际中的应用。
4. 安排实验室或户外实验场地,确保安全和实验效果。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展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大海,感受大海的魅力。
2. 引出课题《海水的性质》。
3. 介绍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学习目标。
(二)新课教学1. 海水温度(1)展示海水的温度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2)介绍海水的温度来源和测量方法。
(3)阅读教材,了解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
(4)分组讨论,探究影响海水温度的因素。
(5)分享讨论效果,教师总结。
2. 海水盐度(1)展示海水的盐度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2)介绍海水的盐度来源和测量方法。
(3)阅读教材,了解世界各大洋海水的盐度分布规律。
(4)分组讨论,探究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
(5)分享讨论效果,教师总结。
3. 海水密度(1)介绍海水密度的观点和测量方法。
(2)阅读教材,了解海水密度的分布规律。
(3)分组讨论,探究影响海水密度的因素。
(4)分享讨论效果,教师总结。
4. 海水运动(1)介绍海水的运动形式——波浪和潮汐。
(2)阅读教材,了解影响海水运动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3)分组讨论,探究人类活动对海水运动的影响。
(4)分享讨论效果,教师总结。
5. 教室小结(1)回顾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
(2)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三)教室练习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讨论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和不足的地方。
人教新课标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海水运动(第1课时)

海水运动》教学方案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内容是学习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海浪、潮汐、洋流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材主要以文字叙述、景观图像、案例分析、探究活动等进行呈现,以文字叙述为主,一一列举海浪、潮汐及洋流的概念及运动规律,以及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掌握海水运动的基本形式——海浪、潮汐和洋流及其运动规律;2.掌握海浪、潮汐和洋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成因;3.增强学习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能力及读图分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问题导学法,分层次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对海浪、潮汐、洋流概念进行学习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的对比分析和归纳能力,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2.通过海浪活动、潮汐规律、洋流影响等知识开展小组讨论和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全球性观念,学会在认识地理事物的共性时把握区域的个体差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观点。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海水运动和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从而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海水运动的基本形式——海浪、潮汐和洋流及其运动规律。
【教学难点】掌握海浪、潮汐和洋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成因。
教法与学法【教法】1.读图分析法:学生读图、析图;2•探究式教学法: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学生自主学习、讨论、探究并因此获得发展;3•情境法教学:创设情景,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学法】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探究相结合。
教学过程第1课时么因素会产生海浪?带着冋题去观看视频⑷总结海浪:常见由风力引起,具有能量的波浪。
海啸: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滑坡等水中地质灾害引起的巨浪风暴潮:强风等作用下,近岸地区海面水位急剧升降。
二、人类如何减缓海浪活动所带来危害结合教材内容,请学生谈谈自己的做法。
并归纳海浪、海啸,风暴潮概念及联系,引导学生对所得的信息进得分析整理。
在分析如何缓解海浪活动危害时学生自主探究。
人教新课标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海水的性质(第1课时)

人教新课标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海水的性质(第1课时)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海水的性质》教学方案教学目标1.理解温度、盐度和密度是海水重要的理化性质。
2.运用图表等资料,说出海水温度、盐度、密度的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3.运用图表、实例等资料,说明海水温度、盐度、密度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说明海水性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难点】盐度分布和密度分布第1课时教学过程【课程引入】出示视频:“美国‘长尾鲨’号核潜艇遇难事件”此处使用平台资源【课程引入】长尾鲨号核潜艇沉没事件师:“海中断崖”是怎么回事这一现象涉及海水的什么理化性质?生:(可能的答案)可能和海水的密度变化有关师:地球表面约有71%的面积被海洋覆盖。
海水的温度、盐度和密度是海水最重要的理化性质。
今天我们先来了解海水温度的相关知识。
【讲授新课】(板书)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二节海水的性质(板书)一、海水的温度出示图片:“三个地区景观图”2013年1月8日,一艘轮船春节期间的三亚海滩圣诞节澳大利亚的海滩从结冰的渤海湾驶过师:图示三个地区海水的温度有何区别你觉得海水温度会受哪些因素影响生:(可能的答案)渤海的水温低,三亚和澳大利亚的水温高,受纬度因素和季节的影响。
师:同学们总结的很好,为什么不同季节海水的温度不同为什么不同纬度海水温度不同海水的热量从哪儿来呢出示图片:“海水热量的收支”师:海水温度收入和支出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生:(可能的答案)海水温度反应海水的冷热状况,它主要取决于海洋热量的收支状况。
太阳辐射是海洋热量的主要来源。
海水蒸发消耗热量,是海洋热量支出的主要渠道。
(板书)一、海水的温度 1、海水温度的影响因素师:除了太阳辐射和蒸发外表层海水的温度状况,还要受到海陆分布、大气运动、海水运动等因素的影响。
你能不能据此推断海水温度的空间分布规律?生:(可能的答案)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1册 3.2 海水的性质 第一课时

10概念
3.4
0
温度
-10 南纬 60°
30°
降>蒸=盐度小 降<蒸=盐度大
盐度
3.3
0°
30°
3.2 60° 北纬
世界大洋表层海水盐度由南北半球的副热带向 两侧的低纬度和高纬度海域递减。
副热带海域盐度最高,赤道和极地海域盐度较 低。
海水盐度与人类生产活动
晒盐、提碱、提镁、溴
利用海水晒盐具有悠久的历史,日照充足、降水较少的 沿海地区适宜建造晒盐场。此外,还可以利用海水制碱, 从海水提取镁、溴等资源。
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加而变化,从海面向海底 呈不均匀递减。 海水深度越深,接收太阳辐射越少 深度小于1KM的水温会随着深度的增加逐渐
海水温度的主要影响
5
降低(水温变化幅度大) 深度大于1KM的海水基本不接受太阳辐射,
6 深度/km
也不会因蒸发消耗热量(水温变化幅度小)
太平洋西经170°低纬度某个观测站水温随深度变化的曲线
√C.在水深1 000米以下,水温变化不大
D.大陆架海区,水温随深度变化最小
2
海水的盐度
海水的盐度
概
盐度
指1000克海水所含盐类物质的多少
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35‰
海水中主要的盐类物质是氯化钠和氯化镁
海水既咸又苦的原因
海水盐度的影响因素 活动:读图思考,回答问题,总结海
水盐度的影响因素
④为什么很多①近 副热带海域炎热少雨、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因而 岸地区海水的盐盐 度最高;
活动
盐度低
盐度高
分析红海盐度高、波罗的海盐度低的原因
资料:红海位于非洲东北部与阿拉伯半岛之间,盐度超过40‰, 是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域。波罗的海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与欧 洲大陆之间,盐度不到10‰,是世界上盐度最低的海域。
高中必修一地理《海水的性质》教案

高中必修一地理《海水的性质》教案教案:高中必修一地理《海水的性质》一、教学目标:1.了解海水的组成和性质。
2.掌握海水的密度、盐度、温度等基本概念。
3.掌握海水中常见的离子成分和溶解气体。
4.了解海水的分布和运动。
5.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察和实验技能。
二、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通过提问和讨论,让学生回顾地球上水的分布和各种水体的特点,引出海水是地球上最广泛的水体之一,并向学生展示一些海洋的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对海洋的兴趣。
2.概念解释与讲解(15分钟)介绍海水的组成和性质,引导学生了解海水是由水和溶解在其中的各种物质构成的,主要包括盐类、气体、悬浮物质等。
说明海水的盐度、密度和温度等会随水体的深度、季节和地理位置的不同而发生变化,以及影响这些变化的因素。
3.实验和观察(30分钟)学生进行实验,观察海水的特性。
创设实验场景,向学生展示如何进行盐度、密度和温度的测量。
学生根据老师的指导,依次进行测量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
4.讲解实验结果与分析(20分钟)5.对比与总结(15分钟)通过对比不同海域的海水性质差异,引导学生总结不同地理位置和环境条件对海水性质的影响。
让学生意识到海水性质的多样性和不均衡性,并思考这对海洋生态系统和全球气候产生的影响。
6.拓展与应用(15分钟)结合课堂教学内容,了解和讨论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引导学生思考海洋保护的重要性。
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进行辩论、撰写报告或展示等形式的表达。
7.小结与回顾(10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回顾学生学到的知识和理解的要点,检查学生对海水性质的掌握程度,并留出时间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三、教学资源:1.图片和视频素材:展示各种海洋的图片和短视频,激发学生对海洋的兴趣和好奇心。
2.实验器材和试剂:盐度计、密度计、温度计、海水样本。
3.教学PPT:用于展示实验步骤、数据和分析。
4.参考书籍:提供相关课本或参考书籍,供学生查阅。
四、教学评价方式:1.书面测试:出一份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等多种题型的测试,考察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水的性质》教学方案教学目标1•理解温度、盐度和密度是海水重要的理化性质。
2•运用图表等资料,说出海水温度、盐度、密度的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3•运用图表、实例等资料,说明海水温度、盐度、密度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说明海水性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难点】盐度分布和密度分布第1课时教学过程【课程引入】出示视频:“美国’长尾鲨’号核潜艇遇难事件”此处使用平台资源【课程引入】长尾鲨号核潜艇沉没事件师:“海中断崖”是怎么回事?这一现象涉及海水的什么理化性质?生:(可能的答案)可能和海水的密度变化有关师:地球表面约有71%的面积被海洋覆盖。
海水的温度、盐度和密度是海水最重要的理化性质。
今天我们先来了解海水温度的相关知识。
【讲授新课】(板书)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二节海水的性质(板书)一、海水的温度出示图片: “三个地区景观图”师:图示三个地区海水的温度有何区别?你觉得海水温度会受哪些因素影响?生:(可能的答案)渤海的水温低,三亚和澳大利亚的水温高,受纬度因素和季节的影响。
师:同学们总结的很好, 为什么不冋季节海水的温度不冋?为什么不冋纬度海水温度不同?海水的热量从哪儿来呢?出示图片: “海水热量的收支”师:海水温度收入和支出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 生:(可能的答案)海水温度反应海水的冷热状况,它主要取决于海洋热量的收支状况。
太阳辐射是海洋热量的主要来源。
海水蒸发消耗热量,是海洋热量支出的主要渠道。
(板书)一、海水的温度1、海水温度的影响因素师:除了太阳辐射和蒸发外表层海水的温度状况,还要受到海陆分布、大气运动、海水运动等因素的影响。
你能不能据此推断海水温度的空间分布规律?生:(可能的答案)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2013年1月8日,一艘轮船 从结冰的渤海湾驶过春节期间的三亚海滩 圣诞节澳大利亚的海滩师:那么垂直方向上水温又会怎么变化呢?生:(可能的答案)由表层向下递减。
师:我们来看看大家的推测对不对,首先来看海洋表层水温的水平分布。
出示图片:“全球海洋表层温度分布图”师:从这张图上你能得出什么结论?生:(可能的答案)全球海洋表层的水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板书)一、海水的温度2、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师:我们再来看一幅等温线分布图出示:“世界大洋8月表层海水温度分布”k ffli UK.fcrtH/1 贏* ilHl舟獻师:读图总结世界大洋8月表层海水温度分布规律,并分析原因?生:(可能的答案)全球海洋表层的水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同纬度海洋表层水温大致相同。
纬度越低,太阳高度越高,日照强度大,则太阳辐射越强,因此海水温度也较高。
师:下面我们再来看看海水的温度在垂直方向上是如何变化的,是像同学们想的那样均匀地向下递减吗?出示图片:“图3.8太平洋西经170。
低纬度某个观测站水温随深度变化的曲线”师:读图总结海水温度随深度变化的规律? 幅度较大,1000米以下的深层海水温度变化幅度较小;师:大家发现,水温并不是均匀向下递减的,在 1000米以下水温变化幅度小,保持较为稳定低温状态。
为什么会这样呢?生:(可能的答案)1000米以内,水温受太阳辐射的影响较大。
1000米以下几乎不受 太阳辐射影响,也无法和表层海水形成对流交换热量。
师:我们刚才总结了海水温度的垂直变化规律, 是所有地区的海水温度变化都符合这个 规律吗?我们来看图片出示图片:不冋纬度观测站海区水温的垂直变化图生:(可能的答案)从低纬到高纬海水温度垂直方向上的差异总体在减小, 在高纬地区,海水中往往会存在一个冷中间层。
中纬度海区夏季垂直方向上水温差异大于冬季。
师:小组合作尝试解释形成的原因?生:(可能的答案)低纬度海区表层水温高,高纬度表层水温低,而到达1000米左右深度时,不同纬度海区的水温,大体都相等处于较低温度的状态。
因此在 1000米以内的范 围内,低纬度地区海水温度垂直方向上的递减比较明显,差异较大。
中纬度地区四季分明, 气温年较差大,表层海水温度变化大,夏季表层海水温度高,垂直差异大。
师:小组合作尝试解释高纬度海区为什么会出现冷中间层?生:(可能的答案)冬季冷却的海水由于海水密度增大下沉形成的。
生:(可能的答案)通常情况下,表层水温最高。
1000米以内的海水温度随深度变化II !师:想一想还会有什么因素影响海水温度的垂直变化?生:(可能的答案)纬度、季节、海底火山喷发等因素都有会影响海水温度的垂直变化。
师:上面我们从水平和垂直两个角度分析了海水温度变化的规律,海水温度及其变化会对人类活动产生什么影响呢?(板书)一、海水的温度3、海水温度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生:(可能的答案)影响我们去海边度假的时间。
师:除此之外,海水温度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我们来看一幅图片出示图片:“海洋中生物资源的垂直分布”师:读图不难发现,海洋表层生物资源最为丰富,你能说说原因吗?生:(可能的答案)海洋表层水温较高,阳光充足,有利于浮游生物繁殖,因此海洋生物聚集。
出示图片及资料:“南非沙丁鱼洄游”资料:南非沙丁鱼洄游师:洄游的沙丁鱼成为了捕食者的盛宴,吸引了众多的海豚、鲸鱼、鲨鱼和鸟类等前来捕食,沙丁鱼为什么要冒着这么大的危险洄游呢?这和海水的温度有关系吗?我们来看图片出示图片:“南非沙丁鱼洄游线路及温度”生:(可能的答案)回到海水温度适宜(温暖)的产卵地产卵。
师:可见海水温度的变化还会造成海洋生物发生季节性的游动。
出示图片和资料:“罗非鱼和鳕鱼介绍”罗非鱼原产非洲,属热带性鱼类,罗非鱼不耐低温,在水温10 C左右就会冻死。
目前,罗非鱼的养鳕鱼多是生活在海洋底层和深海中下层(15-250m )的冷水性鱼类,广泛分布于殖主要集中在广东、广西•海南等温度较高的地区,以池塘精养为主。
世界的各大洋。
中国产于黄海、图们江流域、黑龙江河口。
师:以上案例说明海水温度对海洋生物有什么影响?对人类又有什么影响?生:(可能的答案)海水温度影响海洋生物的分布,进而影响人类的渔业活动。
师:除了影响人类的休闲活动和渔业生产,海水温度还有哪些影响呢?出示图片:“北极东北航道介绍”师:沙丁鱼洄游的原因是什么?师:北极东北航道与传统航道相比有什么优势?最大的限制因素是什么?生:(可能的答案)北极东北航道,缩短了亚洲东部到欧洲西部的航运距离,节省运输 时间和能源消耗。
但是,受高纬度水温低的影响,结冰期长,通航时间短,在冰封海域航行需要装备破冰设施。
师:可见海水的温度状况还会影响人类的海洋运输。
师:与兰州相比东京气候有何特点?为什么?生:(可能的答案)东京最冷月均温在 0C 以上,最热月出现在 8月份,气温年较差较 小,年降水量远远大于兰州;东京距海近,水汽比较充足。
东京受海洋影响大,海水比热大, 升温降温速度慢,温度变化幅度小,使得东京的气温季节变化比处于内陆地区的兰州小。
师:可见海水的温度可以通过影响气温及空气中的水汽含量进而影响沿岸地区的气候。
从全球的尺度来说,海水对大气的温度起着调节的作用。
学生活动:分析海水温度对游泳活动的影响师:我们知道气候是影响人口聚落分布, 况会不会影响气候呢?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因素,海水的温度状傲芻斯■■ ■ ■!' -匸 f _ 中国 V苏也士坛河出示图片:“兰州和东京气候的比较”阅读教材资料分组完成以下任务:任务一:分别描述3个海域的海水温度季节变化特点 参考答案:葫芦岛:夏季海水温度较高,冬季海水温度寒冷,冬夏季节变化显著。
厦门:夏季海水温度较高,冬季海水温度较低,有季节变化。
西沙:冬夏季节海水温度均较高,季节变化不明显。
任务二:3个海洋站附近的海滨浴场分别有哪些月份适宜人们游泳? 参考答案:葫芦岛:7-9月;厦门:5-11月;西沙:全年皆宜 任务三:比较3个海域适宜人们游泳的时间长短差异,并说明原因。
参考答案:葫芦岛适宜游泳的时间最短,西沙适宜游泳的时间最长。
原因:纬度越低, 海水温度越高,则适宜游泳的时间也越长。
【课堂小结】反映洵出的捋皿状况,主嬰型决于灣澤煤■的收支况 1他米口上賣itlfi 廛丈 坐白分舟:谊水温度踊深度出如而变it “100碌以下变化對盧小榊曲( 翩神「弭竝不网海洋生妣卧周—至悔水溟陵的宰节童化,昂性滴洋生博乖节性初动I 丧层海水逞窿变优厦摩同纬Ji 比瞬地小,可调节大邑左度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我们认识了海水的重要物理性质一温度。
通过读图分析我们掌握了 海水温度的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规律, 总结了影响海水温度的主要因素。
通过大量的事实材 料分析了海水温度对人类渔业、航运和休闲活动的等影响。
共绅.影响因瞩:海陆分布.大耳运动、海水运动曙水平方勺:全球海详扳层水锻曲低纬向爭节労布H 同一海区的亶届水屯,MV ■高于表层海生報聚集;渓度轧潔*海擇生物的jfc ■鄆种类越少无譯运・ 高埔度海域奔蜡冰期•霍夏裝哥确锹迎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