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
三月三教案

三月三教案三月三教案(精选6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月三教案(精选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三月三教案1 教学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能完整、声情并茂地讲述故事。
2.感受壮族人民的勤劳和智慧,萌生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1.请家长和幼儿一起通过多种方式收集、了解关于“三月三”的民间故事。
2.与故事内容或人物相关的图片。
教学过程:1.“三月三”故事会(1)组织谈话活动,引出活动主题:“三月三”是一个热闹的.传统节日,壮族有很多关于“三月三”的民间传说,你们都收集或听说了哪些有趣的故事?(2)幼儿分组说一说自己收集到的故事,然后每组推选一名幼儿到集体面前来讲述。
(3)根据幼儿的讲述出示相应的图片,请幼儿说一说自己喜欢哪个民间故事,为什么。
通过谈论故事人物的性格特征,引导幼儿感受故事主人公的勤劳、勇敢和智慧。
2.“三月三”的习俗向幼儿介绍壮族“三月三”的节日习俗:做五色糯米饭、戴香包、搭彩棚、摆歌台、抛绣球、碰彩蛋等。
三月三教案21.了解壮族传统节日“三月三”的由来、习俗等。
2.学会防范危险,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了解壮族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
1.引导幼儿了解壮族传统节日“三月三”。
2.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加深幼儿对壮族文化的认知。
1.如何引导幼儿理解节日的文化内涵。
2.如何通过游戏和手工等形式,加深幼儿对安全知识的印象。
3.如何促进幼儿的民族认同感。
1.制作大型场景图。
2.准备相关歌曲和音响设备。
3.为幼儿准备绘画用具、颜料、画纸等材料。
1.唱歌学习(5分钟)老师播放《三月三》儿童歌曲,引导幼儿跟唱。
2.游戏体验(20分钟)老师引导幼儿进入“乡村田野”场景中,了解危险并学会防范。
3.制作手工(20分钟)幼儿用画纸和颜料制作传统壮族头饰,了解壮族文化和风俗。
三月三是哪个民族的传统节日

三月三是哪个民族的传统节日一、农历三月三是中国多个民族的传统节日,其中以壮族为典型,在古代壮族青年男女聚集街头欢歌、汇聚江边饮宴。
在壮族中,三月三是壮族始祖布洛陀诞辰日。
汉族为上巳节,有三月三拜祖先、三月三拜轩辕说法。
二、农历三月三,不仅仅是单纯的壮族传统踏青歌节,也是壮族祭祖、祭拜盘古、布洛陀始祖的重要日子。
三、农历三月三也是广西壮族、汉族、瑶族、侗族、苗族等民族传统节日。
歌节不仅是弘扬民族的盛会,亦是民族经济交流的盛会。
据记载,歌节已有上千年历史。
壮族山歌的发展尤为突出,歌会十分盛行,在古代男女青年聚集街头或江边饮宴欢歌。
到了清代,形成了数百人以致数千人聚唱的大规模“歌圩。
布依族三月三习俗介绍三月三日,是布依族较为普遍的传统节日,节日来源与活动内容,随居住地区不同有所区别。
贵阳市乌当区新堡乡一带布依族将“三月三”又叫“祭地蚕”,俗称“地蚕会”。
传说古时有一庄稼汉,发现年年春播之后都有许多地蚕将幼苗咬死。
经过反复观察,他认为地蚕是天神放到大地的“天马”。
为避免幼亩遭受虫害,他用了许多祭把都不灵验。
后来,他在春播时炒包谷花去喂地蚕,结果保住了幼苗。
这个消息很快传到远近的布依人家。
此后,这一带的布依族为了保护农作物,争取获得丰收,于每年三具初三会天,不动上砂包谷花作供品,三五成群地至附近山坡祭祀“天神、地蚕”,祈求天神保佑,不叫地蚕咬死田地里的禾苗,让五谷丰登。
祭毕,人们沿田边土坎边走边唱山歌,并把包谷花撒向田土中。
人们认为,祭了地蚕,既可使它们迷糊,又能封住它们的嘴巴,田里的禾苗即可免遭虫害。
后来将三月三定为“歌会节”。
金嗓子。
你劳动到哪里,哪里就会听到金嗓于唱歌,害虫听到这声音就不敢伤害庄稼了。
“三月三”是贵州罗甸县布依族的“扫墓节”。
此日以二家或宗族集体到祖坟墓地挂青,杀猪宰鸡,摆设酒菜和花糯米饭祭奠。
扫墓后,人们在坟山上娱乐、打猎和野餐。
罗甸县南部红水河一带,“三月三”又称“枫叶节”。
北部坝王河一带,因气温较低,此时枫叶尚小,未能着色,以三月十三日为“枫叶节”。
三月三民间谚语

三月三民间谚语
【谚语】:
1、三月三,荠菜当灵丹。
2、三月三,荠菜煮鸡蛋。
3、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
4、三月三,小鬼闹翻天。
三月初三风俗:
吃荠菜煮鸡蛋
农历三月初三有吃荠菜煮鸡蛋的习俗,老人们说,吃了可以一年当中腰腿不疼、头不疼。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是汉人迎接祖先灵魂的日子,用吃鸡蛋的方式纪念祖先,并希望沾点灵气。
放风筝
江南人民自古就有清明放风筝的习俗。
沪谚:“二月二,搓麻线,三月三,放风筝”又如:“杨柳青,放风筝。
”民间还有说将风筝送上天空,将线剪断,任其飘逝,将把一年的病痛和烦恼一同带走。
三月三起源及各地风俗

三月三起源及各地风俗【三月三概述】三月三是汉族及多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时在农历三月初三。
【三月三起源】要说“三月三”的来历,可推到追念伏羲氏。
伏羲和其妹女娲抟土造人,繁衍后代,豫东一带尊称伏羲为“人祖爷”,在淮阳建起太昊陵古庙,由农历二月二到三月三为太昊陵庙会,善男信女,南船北马,都云集陵区,朝拜人祖。
农历三月三,还是传说中王母娘娘开蟠桃会的日子。
有一首北京竹枝词是这样描述蟠桃宫庙会盛况的:“三月初三春正长,蟠桃宫里看烧香;沿河一带风微起,十丈红尘匝地。
”传说西王母原是我国西部一个原始部落的保护神。
她有两个法宝:一是吃了可以长生不老的仙丹,二是吃了能延年益寿的仙桃——蟠桃。
神话传说中的嫦娥,就是偷吃了丈夫后羿弄来的西王母仙丹后飞上月宫的。
此后,在一些志怪小说中,又把西王母说成是福寿之神。
古时以三月第一个巳日为“上巳”,汉代定为节日。
“是月上巳,官民皆絜(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病),为大絜”(《后汉书·礼仪志上》)。
后又增加了临水宴宾、踏青的内容。
晚上,家家户户在字己家里每个房间放鞭炮炸鬼,传说这天鬼魂到处出没。
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后代沿袭,遂成汉族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
【三月三民俗】壮族“三月三”是壮族的重大节日之一,是传统骆越文化的主要表现,统称为“三月三”歌圩。
目前在广西壮乡南宁市武鸣县举办了六届“三月三”歌圩暨武鸣骆越文化旅游节。
在歌圩旁边,摊贩云集,民贸活跃,附近的群众为来赶歌圩的人提供住食,无论相识与否,都热情接待。
一个较大的歌圩,方圆几十里的男女青年都前来参加,人山人海,歌声此起彼伏,煞是热闹。
田阳县的乔业都是历来较大的歌圩。
人们到歌圩场上赛歌、赏歌;男女青年通过对歌,如果双方情投意合,就互赠信物,以为定情。
此外,还有抛绣球、碰彩蛋等有趣活动。
侗族节日举行抢花炮、斗牛、斗马、对歌、踩堂等活动,亦称“花炮节”。
侗家传说,古时侗家的原始属地总是以桐树开花时为插秧节。
三月三是什么节

三月三是什么节篇一:三月三是什么节日三月三是什么节日?农历三月初三,时近清明,是时天气暖和,大地返青,河水开流,百花盛开,鸟兽发情,求偶而鸣,人也处于激情勃发时期,是外出郊游和求偶欢会的绝佳时节。
那么三月三是什么节日呢?三月三是什么节日三月三是中国多个民族的传统节日,时在农历三月初三。
古称上巳(sì)节,是一个纪念黄帝的节日。
相传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
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后代沿袭,遂成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
农历三月三日,也是道教神仙真武大帝的寿诞。
真武大帝全称“北镇天真武玄天大帝”,又称玄天上帝,玄武,真武真君。
生于上古轩辕之世,农历三月三日。
不少专家倡议将轩辕黄帝诞辰三月三日、上巳节设立“中华圣诞节”,以增强民族凝聚力。
三月三也是壮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壮族人称“窝埠坡”或“窝坡”,原意为到垌外、田间去唱歌,所以也称“歌圩节”也有称是为纪念刘三姐,因此也叫“歌仙会”。
三月三是广西法定假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常务会议上获悉:每年农历“三月三”将成为广西公众假日,自治区全区放假两天。
具体放假时间,将由自治区政府办公厅每年年初确定后公布。
20XX年的三月三,广西壮族自治区定于三月初三、初四放假两天,全区放假。
20XX年的三月三,广西壮族自治区定于4月20、21(三月初二、初三)全区放假两天,与周末凑成4天小长假。
20XX年的三月三,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内全体公民放假2天,放假时间为4月9日(周六)、10日(周日),即农历三月初三、初四。
因为今年“三月三”放假时间正逢周末,所以4月8日(周五)、11日(周一)补休,凑成4天小长假。
“壮族三月三”不仅是广西壮族的重要节日,也是当地汉、瑶、苗等民族的重要节日,在广西各族群众心目中的地位不亚于春节。
每年,广西12个世代居住民族中有2700多万人采取不同方式欢度“壮族三月三”,占全区总人口的54%。
三月三是什么节日

三月三是什么节日三月三是什么节日:上巳节、壮族歌圩节农历三月三,亦称“上巳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其中以汉族、壮族、苗族、瑶族为典型,自古皆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轩辕生”的说法。
“三月三”在壮族传说中,是壮族始祖布洛陀诞辰日。
在广西,农历三月三,不仅是壮族传统踏青歌节,也是壮族祭祖、祭拜盘古、布洛陀始祖的重要日子。
每到三月三时节,壮族青年男女聚集街头欢歌、汇聚江边饮宴。
同时,“壮族三月三”不仅是壮族重要的传统习惯节日,也是广西汉族、瑶族、侗族、苗族等民族传统节日。
三月三有什么风俗包五色糯米饭节前家家户户准备五色糯米饭和彩蛋。
人们采来红兰草、黄饭花或黄吉、枫叶、紫蕃藤,用这些植物的汁浸泡糯米,做成红、黄、黑、紫、白五色糯米饭。
相传,这种食品是深得仙女们的赞赏后流传下来的;也有人说是祭祀歌仙刘三姐的。
吃了这种饭,人丁兴旺,身体健壮。
抢花炮在农历三月初三以及秋收之后,广西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民间会自发组织抢花炮运动。
参与抢花炮的每支队有8人,队员通过突破、挡人、变向、快冲等方式冲进对方炮台,将花炮放入算得分。
规则类似于西方的橄榄球运动,故被称为“东方橄榄球”。
传统的“花炮”是一个铁制圆环,直径约5厘米,外用红布或红绸缠绕。
比赛场地通常设在河岸或山坡上,不限人数,也不分队数,每炮必抢,三炮结束。
绣球传情歌圩的绣球是姑娘们在节前赶制的工艺品,制作工艺都很精巧,个个都是丝织工艺品:十二花瓣连结成一个圆球形,每一片花瓣代表着一年中的某个月份,上面绣有当月的花卉。
有些绣球做成方形、多角形等。
绣球内装豆粟或棉籽。
球上连着一条绸带,下坠丝穗和装饰的珠子,象征着纯洁的爱情。
打扁担打扁担是传统的自娱自乐活动,每一个壮家人都是“打着堂”的演员,妇女的动作轻巧优美,男子的动作刚劲有力,自娱自乐的“打着堂”,寄托着壮族人民祈望丰收的愿望。
打扁担的舞蹈形式有双人舞、四人穿花、多人穿花等各种套式。
舞者多为双数。
表演者手拿扁担,围在长凳或舂米槽旁,有节奏地时而敲打板凳,时而互相撞击扁担。
三月三的来历有哪些

三月三的来历有哪些每年农历“三月三”将成为广西公众假日,自治区全区放假两天。
农历三月三,亦称“上巳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三月三的来历有哪些,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三月三的来历三月三是壮族的传统节日。
壮族人在洞外和田野里唱歌。
因此,三月三也被称为“歌圩节”。
有人说三月三是纪念刘三杰的日子,所以三月三也会被称为“歌仙会”。
有人说,古代有一对恋人,他们经常用专业的方法唱民歌来表达爱意。
但由于封建礼教的桎梏,此时两人无法结婚,于是选择了为爱而死。
为了纪念这对夫妇,人们说他们将在三月三唱歌哀悼。
还有一个传说,这是最流行的一个,关于刘三杰。
壮族歌仙刘三杰经常用民歌这样歌颂劳动和爱情,也用这种方式揭露富人的罪恶。
一年三月三,刘三杰在山上砍柴时,富户选择派人砍掉藤蔓,导致刘三杰死亡。
为了纪念这位歌唱家,后人选择了在这一天聚会唱歌。
在这个时候,唱三天三夜,从而形成了三月三的习俗。
然而,这些传说现在很难查证,但早在宋代就有记载。
三月三不同民族的风俗有哪些1、汉族汉族过三月三,除了祭祀之外,后期陆续发展为河畔嬉戏、男女相会、插柳赏花等民俗活动。
同时这个节日也是男男女女出游踏青的日子,亦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女儿节。
2、黎族每年的“三月三”,正当山花烂漫、红棉争艳、槟榔飘香的时候,黎族男女便会穿上盛装,带着山兰米酒、竹筒饭和粽子,从四面八方来到集会点祭祀始祖。
3、苗族三月三是苗族的情人节,这一天苗族姑娘穿着盛装,来到一个固定的地方展示她们的美丽。
小伙子们也等着这一天,他们有机会认识很多姑娘,和她们对歌,载歌载舞、谈情说爱。
4、壮族壮族过三月三大多是赶歌圩,搭歌棚,举办歌会,青年男女们对歌、碰蛋、抛绣球。
相传三月三这一天还是为纪念壮族歌仙刘三姐而形成的节日,故又称歌仙节。
5、瑶族也称“干巴节”,干巴节是瑶族集体渔猎的节日,这天天刚亮,瑶族成年男子手持弓弩、火枪,带上粑粑于破晓时踏上捕鱼打猎征途,留下的妇女便在家杀鸡、宰鸭,做糯米饭,备办丰盛的节日食物。
三月三是哪位神仙的生日

三月三是哪位神仙的生日三月三是哪位神仙的生日?每年农历的三月初三,相传就是王母娘娘的生日。
在民间的神仙信仰中,男神仙的首领,是玉皇大帝,而女神仙的首领,就是王母娘娘。
作为女神仙的首领,王母娘娘的地位无比崇高,如果她要过生日,那么定然是一场群仙必至的大宴会。
按照《西游记》的说法,王母娘娘的生日宴会,名曰“蟠桃会”,它因群仙吃蟠桃园中的蟠桃而得名。
王母娘娘保佑什么?王母娘娘:生育万物、调和阴阳!西姥保佑你:生儿育女、婚姻美好传说,“王母娘娘”乃是“天上人间”的“女仙之首”,据说,三界内外的“女神仙”皆为其所管辖,而且,其还管理着人间的“婚姻与生儿育女”之事,正是如此,其也拥有着:掌握天地生灵的“无上权力”,并又被称之为:“上圣白玉龟台九灵太真无极圣母瑶池大圣西王金母无上清灵元君统御群仙大天尊”(上古神灵)。
王母娘娘和西王母是一个人吗?王母娘娘得知牛郎织女的故事之后,派天兵天将去捉拿私自下凡的织女,织女被抓回来之后,牛郎披着牛皮上了天庭,而王母娘娘得知后雷霆大怒,拿下发簪在他们之间画了一道银河,后来喜鹊在每年的七月初七就会在银河上搭上喜鹊桥,并且这一天也成为了中国的情人节。
王母娘娘也落得个拆人姻缘的一个人设?那么王母娘娘和西王母是同一个人吗?后羿究竟是从西王母那里求得的长生不老药呢,还是在王母娘娘那求得的呢?如果西王母和王母娘娘不是同一个人,那么她们会不会有什么关系呢?今天这篇*就来解密一下西王母究竟是谁?王母娘娘又是否真实的存在过。
其实王母娘娘和西王母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的确是同一个人,而且可以说王母娘娘在某种程度上是西王母的另一种演化过程的结果。
王母娘娘的全名叫做“上圣白玉龟台九灵太真无极圣母瑶池大圣西王母无上清灵元君统御群仙大天尊”。
所以西王母和王母娘娘是同一个人。
只不过是王母娘娘的别称叫做西王母。
但是王母娘娘的这种说法比西王母的叫法要晚得多得多。
其实王母娘娘的叫法是在受到《西游记》的影响之后才广泛传播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昨天是阴历的三月初三。
朋友打电话来问有时间没有,能不能去城外的桃园去摘些套话。
安排好工作就去了。
城外向北,钢筋水泥的丛林刚过,公路上突兀的一拐,眼前一片葱郁。
郊区的发展是比村野好一些,规范而有序,颇有科技农业的气息。
走不多久,路边出现成片的桃园。
因着下过一场春雨的关系,桃花显得很艳,粉的、红的、白的开的一树树煞是好看。
阴历年今年没有春天,惹出很多的谣言来。
我倒也没觉得怎样。
只是前些日子热的旱的有些过头,全然是夏初的氛围。
这千树万树的桃花是因了天热的缘故,热烈的争相开了去,全然不顾了月份。
一场寒雨下来,一树树的竟有些瑟瑟的在风中惹人怜。
朋友说今天来是为了摘桃花未开之前的花苞,为了母亲。
中医说,必须使用三月初三日的未沾露水的花苞做药引,六服药用六两花苞。
神乎其技。
下了车走进桃林。
天见可怜这一份孝心————桃花开过,一地落红。
满树的只见过了花期的残蕊和执著枝头的没了底气的花儿。
找吧,既来之*******
分量远远不够,多少有些泄气。
换一片桃林。
这里比刚才的林子大,开阔。
跋涉在树下松软的沙地。
远处惊叹声:快看啊,这棵树好多!
寻声去看,果然一棵桃树满树开满了花儿,花儿繁得人眼晕。
许是花多的缘故,枝头上尽是未开的花苞。
这下丰收了。
替农民疏花了————花太密不利于结果。
这一树的花儿若全结了果,一定破了吉尼斯纪录,想着不禁莞尔。
掂一掂份量觉得差不多了,就收了手。
说附近有鱼塘开的饭馆儿老碗鱼一流。
空空的饭馆儿我们是唯二的一桌。
看着邻桌的菜咽着口水。
菜上来,味道不如想象。
说厨子换了。
世间变幻,月新日异。
梦里也开满了千树万树的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