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普查方案介绍83页PPT
合集下载
人口普查工作情况介绍幻灯片

★人口普查采用按现住地登记的原那么。每 个人必须在现住地进展登记。普查对象不在 户口登记地居住的,户口登记地要登记相应 信息。
二、普查对象
★现有人口+户籍外出人口
★本次普查首次把居住在中国大陆的港澳台 和外籍人员纳入普查对象〔不包括短暂停留 的境外人员〕。
★ 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及军队管理 的离退休人员,由军队领导机关统一进 展普查、汇总。
★ 依法被判处徒刑、劳动教养的人员, 由当地公安机关和监狱、劳教机关进展 普查,普查表移交县、市人口普查办公
主要特点:
▲普查员判断普查对象的难度大为降低;
▲获取的流动人口或者人户别离人口的信息 更全面;
▲登记人数不等于常住人口,常住人口数量 不仅与普查对象有关还与填表质量有关;
▲普查登记工作量明显增加:一是户口登记 地与常住地不一致,并且是跨了村〔居〕委 会范围的本市户籍流动〔人户别离〕人口 〔居住地在市内〕,要登记两次,户籍地一 次,居住地一次。二是增加了港、澳、台和 外籍人口。
摸底数据出来后国家检查组检查;人口流出地反响 情况的核查。
5.人口数据是实施政府管理的根底性信息,人口普查 数据是未来10年常住人口测算的根底。
常住人口使用领域逐步扩大的潜在可能。
■特别注意整栋房子甚至整片区域漏登问题。
■要及早向领导汇报实际的人口情况。
■对人口总量主要指标要实行全过程监控:户口整顿、 摸底、登记和复查。
9、户口整顿
★积极参与、协调;掌握户口整顿结果:户籍人口、 流动人口、出生、死亡人口、入户登记表。
★ 特别关注几个主要指标:死亡未销户、迁出未销 户、未落常住户口人口、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 人数〔县内、县外市内、外市、外省〕、居住本地, 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人口〔县内、县外市内、 外市、外省〕、居住本地,离开户口登记地不到半 年人口〔县内、县外市内、外市、外省〕。
二、普查对象
★现有人口+户籍外出人口
★本次普查首次把居住在中国大陆的港澳台 和外籍人员纳入普查对象〔不包括短暂停留 的境外人员〕。
★ 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及军队管理 的离退休人员,由军队领导机关统一进 展普查、汇总。
★ 依法被判处徒刑、劳动教养的人员, 由当地公安机关和监狱、劳教机关进展 普查,普查表移交县、市人口普查办公
主要特点:
▲普查员判断普查对象的难度大为降低;
▲获取的流动人口或者人户别离人口的信息 更全面;
▲登记人数不等于常住人口,常住人口数量 不仅与普查对象有关还与填表质量有关;
▲普查登记工作量明显增加:一是户口登记 地与常住地不一致,并且是跨了村〔居〕委 会范围的本市户籍流动〔人户别离〕人口 〔居住地在市内〕,要登记两次,户籍地一 次,居住地一次。二是增加了港、澳、台和 外籍人口。
摸底数据出来后国家检查组检查;人口流出地反响 情况的核查。
5.人口数据是实施政府管理的根底性信息,人口普查 数据是未来10年常住人口测算的根底。
常住人口使用领域逐步扩大的潜在可能。
■特别注意整栋房子甚至整片区域漏登问题。
■要及早向领导汇报实际的人口情况。
■对人口总量主要指标要实行全过程监控:户口整顿、 摸底、登记和复查。
9、户口整顿
★积极参与、协调;掌握户口整顿结果:户籍人口、 流动人口、出生、死亡人口、入户登记表。
★ 特别关注几个主要指标:死亡未销户、迁出未销 户、未落常住户口人口、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 人数〔县内、县外市内、外市、外省〕、居住本地, 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人口〔县内、县外市内、 外市、外省〕、居住本地,离开户口登记地不到半 年人口〔县内、县外市内、外市、外省〕。
《人口普查方案介绍》课件

将分析结果以报告、图表等形式发布,为 社会各界提供参考。
反馈与改进
根据反馈意见和社会需求,对普查方案进 行改进,提高下一次普查的质量。
03
人口普查方案内容
普查对象
全体人口
包括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 国境内的自然人,无论其 户籍登记地、出生地、现
住地等。
外籍人员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居 住的外籍人员,包括短期
组织培训
对参与普查的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确 保他们具备相应的技能和知识。
宣传动员
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宣传,提高公众对普查 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普查登记阶段
01 现场登记
按照计划,派遣普查员到指定 的地点进行登记,确保不漏一 人。
02 数据采集
使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收集被 普查对象的年龄、性别、民族 、教育程度等基本信息。
现代人口普查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目前,中国每10年进行一次全 国人口普查,同时还有年度的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和五年一次的1%人口抽样 调查。
02
人口普查方案流程
普查准备阶段
确定普查目标
明确普查的目的、范围和对象,为后续工 作提供指导。
制定普查计划
根据普查目标,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包 括时间安排、人员分工、经费预算等。
《人口普查方案介绍》ppt课 件
CONTENTS
• 人口普查方案概述 • 人口普查方案流程 • 人口普查方案内容 • 人口普查方案实施难点及解决
方案 • 人口普查方案案例分析
01
人口普查方案概述
人口普查的定义
01 02
人口普查
指在国家统一规定的时间内,按照统一的方法、统一的项目、统一的调 查表,对全国人口进行全面调查登记,以掌握全国人口数量、结构、分 布和居住地等基本情况。
反馈与改进
根据反馈意见和社会需求,对普查方案进 行改进,提高下一次普查的质量。
03
人口普查方案内容
普查对象
全体人口
包括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 国境内的自然人,无论其 户籍登记地、出生地、现
住地等。
外籍人员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居 住的外籍人员,包括短期
组织培训
对参与普查的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确 保他们具备相应的技能和知识。
宣传动员
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宣传,提高公众对普查 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普查登记阶段
01 现场登记
按照计划,派遣普查员到指定 的地点进行登记,确保不漏一 人。
02 数据采集
使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收集被 普查对象的年龄、性别、民族 、教育程度等基本信息。
现代人口普查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目前,中国每10年进行一次全 国人口普查,同时还有年度的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和五年一次的1%人口抽样 调查。
02
人口普查方案流程
普查准备阶段
确定普查目标
明确普查的目的、范围和对象,为后续工 作提供指导。
制定普查计划
根据普查目标,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包 括时间安排、人员分工、经费预算等。
《人口普查方案介绍》ppt课 件
CONTENTS
• 人口普查方案概述 • 人口普查方案流程 • 人口普查方案内容 • 人口普查方案实施难点及解决
方案 • 人口普查方案案例分析
01
人口普查方案概述
人口普查的定义
01 02
人口普查
指在国家统一规定的时间内,按照统一的方法、统一的项目、统一的调 查表,对全国人口进行全面调查登记,以掌握全国人口数量、结构、分 布和居住地等基本情况。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方案-PPT课件

凡普查标准时点在中国境内的自然人,无论是大 陆常住人口、港澳台侨人员还是外国人,原则 上都属于人口普查对象 在中国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国公民,包括驻外领 事馆人员、出国留学人员、外派劳务人员等, 属于人口普查对象 已经在境外定居的中国公民,不属于人口普查 对象 来华出差、旅游等在中国境内短期停留的境外 人员,不包括在人口普查对象范围内
普查表短表
普查表长表
境外人员 普查表 年龄、性别 国籍、来华原因 来华时间 就业状况
死亡人口 调查表 普查前一年 死亡人口 年龄、性别、 民族、教育状况
90%的户
基本状况
10%的户 基本状况、迁移 经济活动、 婚姻、生育
健康、住房
特殊人口的登记办法
• 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及军队管理的离 退休人员,由军队领导机关统一进行普查 、汇总。
(二)普查对象
• 人口普查的主要目标为准确计算一 个国家在某个时点的人口数提供可 靠的依据。 • 人口普查的对象,是指被普查登记 的人。即什么样的人被普查登记。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普查对象
• 人口普查对象是指普查标准时点在中华人 民共和国境内的自然人以及在中华人民共 和国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国公民,不包括在中 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员( 方案第七条) • 与历次人口普查相比,增加了在中华人民 共和国境内的港澳台和外籍人员
8
二、方案的基本规定(2)
(十)摸底工作
(十一)长表抽样 (十二)登记复查 (十三)快速汇总 (十四)非专项编码 (十五)专项编码 (十六)数据处理方式和模式 (十七)数据发布
9
(一)普查标准时点
10
什么是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标准时点 ?
•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方案》规定: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培训课件1-1 方案介绍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方案
普陀区第六次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0年8月)
1
主要内容
一、方案的总体框架 二、方案的基本规定
三、方案的主要特点
一、方案的总体框架
(一)方案的基本内容
(二)方案的技术文件
(三)人口普查总体工作安排
(四)组织实施办法
(一)方案的基本内容(九章54条)
人口普查的基本原则(总则)
(二)普查登记原则
1、什么是普查登记原则 • 人口普查的登记原则就是明确每个人应在哪里 进行普查登记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登记采用按现住地登记的 原则。每个人必须在现住地进行登记。登记对 象不在户口登记地居住的,户口登记地要登记 相应信息。
•
2、为什么要界定普查登记原则
• • • • • • 明确规定人口的登记地 保证每个人都被普查登记 保证不被重复登记 确保人口总数准确 准确反映人口的地区分布 准确反映人口的其他结构特征
43
• 依法被判处徒刑、劳动教养的人员,由当地公安 机关和监狱、劳教机关进行普查,普查表移交当 地区(县)人口普查办公室。 • 看守所、拘留所在押人员不在看守所、拘留所登 记,而视其在家中,在原住户内进行普查登记。 • 强制戒毒所、安康医院内的强制戒毒人员、强制 治疗精神病人的普查登记工作由市公安局强制治 疗管理处负责。
• 派普查员入户登记还是保证每个人被登记的必需的 办法。
特殊人口的登记办法
• 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及军队管理的离退休人 员,由军队领导机关统一进行普查、汇总。
在军队各类单位服务的职工、文职人员、非现役 公勤人员以及家属、保姆等,居住在军队营院内 的,由军队机关负责普查,普查表移交当地人民 政府指定的人口普查机构;不在军队营院内居住 的,由地方人口普查机构负责普查。
普陀区第六次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0年8月)
1
主要内容
一、方案的总体框架 二、方案的基本规定
三、方案的主要特点
一、方案的总体框架
(一)方案的基本内容
(二)方案的技术文件
(三)人口普查总体工作安排
(四)组织实施办法
(一)方案的基本内容(九章54条)
人口普查的基本原则(总则)
(二)普查登记原则
1、什么是普查登记原则 • 人口普查的登记原则就是明确每个人应在哪里 进行普查登记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登记采用按现住地登记的 原则。每个人必须在现住地进行登记。登记对 象不在户口登记地居住的,户口登记地要登记 相应信息。
•
2、为什么要界定普查登记原则
• • • • • • 明确规定人口的登记地 保证每个人都被普查登记 保证不被重复登记 确保人口总数准确 准确反映人口的地区分布 准确反映人口的其他结构特征
43
• 依法被判处徒刑、劳动教养的人员,由当地公安 机关和监狱、劳教机关进行普查,普查表移交当 地区(县)人口普查办公室。 • 看守所、拘留所在押人员不在看守所、拘留所登 记,而视其在家中,在原住户内进行普查登记。 • 强制戒毒所、安康医院内的强制戒毒人员、强制 治疗精神病人的普查登记工作由市公安局强制治 疗管理处负责。
• 派普查员入户登记还是保证每个人被登记的必需的 办法。
特殊人口的登记办法
• 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及军队管理的离退休人 员,由军队领导机关统一进行普查、汇总。
在军队各类单位服务的职工、文职人员、非现役 公勤人员以及家属、保姆等,居住在军队营院内 的,由军队机关负责普查,普查表移交当地人民 政府指定的人口普查机构;不在军队营院内居住 的,由地方人口普查机构负责普查。
人口普查的工作汇报PPT

社会学研究
人口普查数据可以提供关于家庭、婚姻、职业等方 面的信息,为社会学研究提供参考。
经济学研究
通过对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可以了解人口 与经济的关系,为经济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支持。
06
人口普查的经验教训和改进方向
经验教训总结
01
组织协调
普查过程中,各部门之间需要加强 沟通协调,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数据处理
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清洗、整理、汇总和分析 ,形成人口普查数据库,为政府决策提供参 考依据。
03
人口普查数据质量评估
数据质量评估的方法和标准
01
02
03
04
数据完整性
通过对比各种来源的数据,检 查是否存在缺失、遗漏或重复 的情况。
数据准确性
采用抽样调查、现场核实等方 法,对数据进行验证,确保其 真实性。
人口普查的目标和任务
目标
明确本次人口普查的总体目标和具体 目标,如提高数据质量、提升普查效 率、加强信息化建设等。
任务
阐述本次人口普查的主要任务,包括 方案设计、组织实施、数据处理和分 析等方面。
人口普查的时间和范围
时间
明确本次人口普查的起始时间、结束时间和关键时间节点,如宣传动员、入户登记、数据审核和公布 等。
等。
强化宣传动员
拓宽宣传渠道,创新宣传方 式,提高居民对普查的认识 和参与度。
推进信息化建设
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 术手段,提高普查效率和准 确性。
未来人口普查的展望
智能化普查
借助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实现数 据采集、分析和应用的智能化。
实时更新与维护
建立动态监测机制,实时更新与维护 普查数据,确保数据的时效性和准确 性。
人口普查PPT

人口普查
统 计
• 统计工作的具体任务 • 1、全面、准确、及时地提供有关社会经济发展情 况的资料,为国家制定政策和检查政策,贯彻情 况提供依据 • 2、为科学编制计划提供依据,对计划执行情况进 行统计检查和监督 • 3、为加强各部门各地区和各单位的经济管理提供 所需的统计资料和分析资料 • 4、为积累统计资料和开展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依据
人口普查对我国的意义
• 为合理安排劳动就业和发展教育文化事业服务 • 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以来,国企深化改革、调整产业结构,积极扶 持和发展个体及私营企业、股份制企业,使我国 的行业、职业人口分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人们 的择业观念也在不断改变,特别是大量农村剩余 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使我国劳动力市场发生了较 大变化。通过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全面了解我 国10年就业结构发生的变化,经济活动人口的状 况,对于更加充分合理利用劳动力资源,调整产 业结构,将起到很大作用。
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
• ———先进的指标体系。“五普”分为“按户填 报项目”23项和“按人填报项目”26项,比 “四普”增加了28项。 “按人填报项目”增加了人口迁移的内容, 如“出生地”、“何时从何地来本乡镇街道”等。 “何时从何地来本乡镇街道”不是指户口的迁移, 而是人们实际居住地的变化,可以反映改革开放 以来人口流动量大的实际情况。“按户填报项目” 主要增加了住房的内容。 第一次在普查中加进住房项目。普查员询问 “你家是喝自来水还是另行购买的桶装饮用 水?”、“洗澡是用统一供的热水、自家热水器 还是凉水?”、“你家有厕所吗?是独立的还是 和国在1790年进行的第一次人口普查 被认为是现代人口普查的开始。
人口普查的历史
• 1928年,中国政府颁布了《户口调查 统计报告规则》,进行人口调查。但由于 当时的政府几乎没有进行任何组织和技术 上的准备,普查失败了。 • 1937年、1938年、1941年和 1946年又多次提出了人口普查的计划, 由于抗战、政权更替等原因都搁臵了。
统 计
• 统计工作的具体任务 • 1、全面、准确、及时地提供有关社会经济发展情 况的资料,为国家制定政策和检查政策,贯彻情 况提供依据 • 2、为科学编制计划提供依据,对计划执行情况进 行统计检查和监督 • 3、为加强各部门各地区和各单位的经济管理提供 所需的统计资料和分析资料 • 4、为积累统计资料和开展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依据
人口普查对我国的意义
• 为合理安排劳动就业和发展教育文化事业服务 • 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以来,国企深化改革、调整产业结构,积极扶 持和发展个体及私营企业、股份制企业,使我国 的行业、职业人口分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人们 的择业观念也在不断改变,特别是大量农村剩余 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使我国劳动力市场发生了较 大变化。通过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全面了解我 国10年就业结构发生的变化,经济活动人口的状 况,对于更加充分合理利用劳动力资源,调整产 业结构,将起到很大作用。
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
• ———先进的指标体系。“五普”分为“按户填 报项目”23项和“按人填报项目”26项,比 “四普”增加了28项。 “按人填报项目”增加了人口迁移的内容, 如“出生地”、“何时从何地来本乡镇街道”等。 “何时从何地来本乡镇街道”不是指户口的迁移, 而是人们实际居住地的变化,可以反映改革开放 以来人口流动量大的实际情况。“按户填报项目” 主要增加了住房的内容。 第一次在普查中加进住房项目。普查员询问 “你家是喝自来水还是另行购买的桶装饮用 水?”、“洗澡是用统一供的热水、自家热水器 还是凉水?”、“你家有厕所吗?是独立的还是 和国在1790年进行的第一次人口普查 被认为是现代人口普查的开始。
人口普查的历史
• 1928年,中国政府颁布了《户口调查 统计报告规则》,进行人口调查。但由于 当时的政府几乎没有进行任何组织和技术 上的准备,普查失败了。 • 1937年、1938年、1941年和 1946年又多次提出了人口普查的计划, 由于抗战、政权更替等原因都搁臵了。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方案-PPT课件

(三)普查登记原则
• 1、什么是普查登记原则 • 人口普查的登记原则就是明确每个 人应在哪里进行普查登记的原则
3、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登记原则
• 人口普查对象具体是指普查标准时点在普查 小区内的全部人口。包括以下两部分人:
2019年11月1日晚居住在本普查小区内的人 (不管此人户口在哪、中国人还是外国人) 户口在本普查小区,2019年11月1日晚未居 住在本普查小区内的人 (不管离开本小区多 长时间)
24
• 驻外外交机构人员、驻港澳机构人员、其 他各驻外机构人员以及派往境外的专家、 职工、劳务人员、留学生(包括公费和自 费)、实习生、进修人员等,由其出国前 居住的家庭户或者集体户申报登记。
• 依法被判处徒刑、劳动教养的人员,由当 地公安机关和监狱、劳教机关进行普查, 普查表移交区人口普查办公室。
8
二、方案的基本规定(2)
(十)摸底工作
(十一)长表抽样 (十二)登记复查 (十三)快速汇总 (十四)非专项编码 (十五)专项编码 (十六)数据处理方式和模式 (十七)数据发布
9
(一)普查标准时点
10
什么是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标准时点 ?
•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方案》规定:
“人口普查的标准时点是2019年11 月1日零时。”
(二)普查对象
• 人口普查的主要目标为准确计算一 个国家在某个时点的人口数提供可 靠的依据。 • 人口普查的对象,是指被普查登记 的人。即什么样的人被普查登记。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普查对象
• 人口普查对象是指普查标准时点在中华人 民共和国境内的自然人以及在中华人民共 和国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国公民,不包括在中 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员( 方案第七条) • 与历次人口普查相比,增加了在中华人民 共和国境内的港澳台和外籍人员
2020年11月全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宣传PPT课件

人口普查工作
包括对人口普查资料的搜集、数据汇总、资 料评价、分析研究、编辑出版等全部过程。
第一章
-5-
人口普查
• 是当今世界各国广泛采用的搜集人口资料的一种最基本的科学方法, • 是提供全国基本人口数据的主要来源。
人口普查可以
• 可以查清全国人口的数量、结构和分布等基本情况,还可以查清人口的社会特征、家庭特 征、教育特征、经济特征、住房状况以及普查标准时间前一年人口的出生死亡状况等。
第一章
-14-
1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 2 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统计改革发展的决策部署, 3 坚持实事求是、改革创新,科学设计、精心组织,周密部署、依法实施, 4 确保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真实准确,全面客观反映我国人口发展状况。
第一章
-15-
第七次 全国人口普查
口普查。
1964年 第二次人口普查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于 1964年2月11日分布了 《关于进行第二次全国 人口普查工作的指示》, 明确指出,这次普查的 目的是为了制定第三个 五年计划(1966-1970 年)和长远规划提供依
据。
1982年 第三次人口普查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于1982 年2月19日分布了《第三 次人口普查办 纪念邮票 纪念邮票 法》共28条, 规定1982年7月1日零时 为全国人口普查的标准时
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况等。 • 我国人口普查的对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居住的自然人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
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国公民,不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员。
第一章
-12-
《通知》 共五个部分
第一章 总体要求 第二章 普查对象、内容和时间 第三章 组织实施 第四章 经费保障 第五章 工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