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摄影附件 第一节 电子闪光灯
电子闪光灯工作原理

电子闪光灯工作原理电子闪光灯是一种常用的摄影设备,它通过产生强烈的光辐射,为拍摄对象提供足够的光线,以便在暗环境下拍摄清晰明亮的照片。
本文将介绍电子闪光灯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部分。
一、电子闪光灯的组成部分电子闪光灯主要由灯体、感光电路、触发电路、电容器和氙气管组成。
1. 灯体电子闪光灯的灯体是一个密封的金属外壳,用于保护内部电路和元件。
它通常由铝合金或塑料制成,并具备散热功能,以防止过热引起的损坏。
2. 感光电路感光电路是电子闪光灯内部的核心部分,它能够精确地感知环境光线,并据此控制闪光灯的亮度和持续时间。
感光电路由光敏元件和控制电路组成。
3. 触发电路触发电路是电子闪光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接收来自相机的信号并触发闪光灯的工作。
触发电路通常由触发器、放大器和稳压电路等元件构成。
4. 电容器电容器是存储电能的元件,是电子闪光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当闪光灯工作时,电容器会储存一定的电能,并在合适的时机释放出来,从而产生强烈的闪光。
5. 氙气管氙气管是电子闪光灯中发光的源头,它由两个电极和一个充满氙气的管体组成。
当电容器释放电能时,会产生高压电流,使得氙气管中的氙气激发并发出强烈的白光。
二、电子闪光灯的工作原理电子闪光灯的工作原理基于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和氙气管的激发。
当相机上的快门按下时,触发信号通过触发电路传输至电子闪光灯。
接收到触发信号后,闪光灯开始工作。
1. 充电过程在闪光灯启动时,电容器开始充电。
触发电路将电流导入电容器,使其逐渐储存电荷。
电容器的充电时间取决于电容器的容量和外部电源的电压。
2. 放电过程电子闪光灯的放电过程是通过触发电路的控制来实现的。
当电容器充电达到一定电压时,触发器感应到这一信号,并迅速将电容器的电荷释放到氙气管中。
3. 氙气管激发通过放电,电容器中的电能被释放到氙气管中。
氙气管中的氙气被激发,产生强烈的白光。
氙气管的亮度和持续时间取决于电容器的电荷大小和放电过程的控制。
电子闪光灯的历史与种类_大学摄影基础教程_[共3页]
![电子闪光灯的历史与种类_大学摄影基础教程_[共3页]](https://uimg.taocdn.com/55d224ff915f804d2b16c1ed.webp)
196大学摄影基础教程成拍摄需要。
电子闪光灯作为摄影常用的间歇式人工光照明手段,不仅能起到照明的作用,在夜间保证充分的曝光量,而且还是一种非常有意思的摄影技巧,利用它可以拍摄到很多我们肉眼无法直接观察到的精彩影像。
只有把现场光和闪光灯巧妙地结合起来,才能获得相对好一点的效果。
有些时候,如果不使用闪光灯,使用慢速快门把人拍摄清楚了,后面的景物就会曝光过度,而如果直接按后面景物曝光不使用闪光灯,人就将是一个黑影。
只有把闪光灯和环境本身的光线综合起来,才能获得相对好一些的效果。
所以,我们就采用了“闪光摄影”这样一个比较新颖的名词,企图引起读者朋友们对利用闪光灯拍摄的足够 兴趣。
图7-14 闪光灯让主体和环境的亮度协调起来一、电子闪光灯的历史与种类摄影是光影的艺术,离开了光与影,拍摄也就无从谈起。
早期的摄影实践更多地是利用现场自然光进行曝光,人造光源的使用相对比较单一,直到闪光灯的出现才使得摄影师有了更多创作上的自由。
电子闪光灯的出现与发展经历了一百余年的历史,大致分为三个发展阶段:闪光粉摄影、闪光灯泡摄影和电子闪光灯摄影。
1887年,德国的迪盖克(Johannes Gaedicke)和米索(Adolf Miethe)首先采用燃烧的镁粉发出刺眼的强光,来作为照明光源,因此最早的闪光灯更大意义上并非如今天所见的灯具,而是一种特殊的闪光粉。
镁粉燃烧的时候发出的光强烈,价格比较低廉,且光的强度可以通过调整镁粉的数量来控制,达到预想中的正常曝光量。
其曝光的过程就是一次燃烧的过程,燃烧过程中光的亮度并不稳定,而且燃烧时散发出大量的烟雾,对环境和人造成一定的影响。
镁粉在燃烧时也不够安全。
1925年,德国人欧斯特迈尔(J.Oster-meyer)制作出了闪光灯泡,1930年美国通用公司购买了这项发明专利,并开始大规模生产、出售闪光灯泡,从而结束了闪光粉摄影的时代。
单次闪光灯泡的出现,立即显示了它比镁粉闪光更大的。
公安部门刑侦——刑事影像学---摄影器材(电子闪光灯)

一、电子闪光灯:也称万次闪光灯,是由脉冲氙灯制成的一种光源,可以多次闪光,反复使用。
其种类包括影室用的大型闪光灯、便携式闪光灯、内藏式闪光灯、环形闪光灯、水下闪光灯等。
二、电子闪光灯的特点:1、发光强度大(相当于50只100瓦的灯泡)2、光质强3、发光时间极短(高于1/1000秒)4、色温高(约为5500K左右)。
三、单体式电子闪光灯的结构:电池腔、灯体、灯头。
四、单体式电子闪光灯的电池腔:是专门安放电池的腔体。
一般需要4节五号干电池,可以选用碱性干电池或可充电的镍镉电池、镍氢电池等。
五、单体式电子闪光灯的灯体:主要有:开关档(电源总开关)、充电指示灯(灯亮表示充电完毕,可以闪光)、感光度档位(调节以适应所使用的胶卷感光度的变化。
获得正确曝光)、试闪钮(用来测试闪光是否正常的按钮)、功率输出档位(供选择不同的功率)、光圈与闪光距离的关系(直接显示闪光距离与光圈系数的对应关系,方便使用)。
还有手动/自动转换按钮、闪光数据显示屏等。
六、灯头:内装有闪光灯管,提供照明光线。
为方便使用,多数闪光灯的灯头可以在水平方向旋转360°;灯头前后可以伸缩一定距离,从而改变闪光角度,分别适用于广角、标准和长焦镜头的视场角。
灯头上还可以使用遮光板、漫射器、有色滤光片等附件。
七、内藏式闪光灯的结构:是照相机的一部分,一般在机身顶部。
这种闪光灯一般应用于便携式全自动相机,功率较小,有效照明距离一般只有2~3m,它的结构,除灯头外,其他如电容器、集成电路等都与照相机合为一体。
有些闪光灯使用时灯头会从机身上弹出来。
八、电子闪光灯的常用方法:单灯正面闪光、单灯侧面闪光、单灯反射闪光、单灯多次闪光、多灯多向闪光。
九、单灯正面闪光:也称机位直接闪光,是指闪光灯在相机的位置,直接照射被摄物体。
拍摄时闪光灯安装在机身顶部的闪光灯插座上,闪光灯的灯头方向与相机镜头方向一致进行闪光拍摄。
特点是操作简单、使用灵活、容易掌握;但被摄物体受光平淡,立体感较差;前后景物接受的闪光量差别悬殊,因而前景亮、后景暗的不协调效果较为突出;照片上常常会出现浓重的黑影。
摄影灯及附件的解释20110521105840

摄影灯及附件的解释2011 05 2110 58 40摄影灯及附件的解释(2011-05-21 10:58:40)00闪光灯1、室内闪光灯闪光灯的英文名为FLASH LIGHT,中文全称为“电子闪光灯”,又称高速闪光灯。
电子闪光灯通过电容器存储高压电,脉冲触发使闪光管放电,完成瞬间闪光。
通常的电子闪光灯的色温约为5500K,接近白天阳光下的色温,发光性质属于冷光型,适合拍摄怕热的物体。
公司现有室内闪光灯品牌包括U2、金贝、海力欧、欧宝、A8五个品牌2、外拍闪光灯采用电池的形式来为闪光灯提供电量,使闪光灯在出外景的时候不必到处找电源而困扰,随时随地使用!公司现有外拍闪光灯品牌包括U2、金贝、A8三个品牌连续光源灯具主要有强光白炽灯、卤钨灯、金属卤素灯、冷光源灯等。
1. 强光白炽灯强光白炽灯有连续的辐射光谱,标准色温为3200K或3400K。
2. 卤钨灯在没有兴起闪光灯以前,影棚里的拍摄基本都是使用连续光源的卤钨灯作为照明灯具的。
卤钨灯是利用卤素再生原理制造的光源,标准色温3200K。
这类灯具的最大优点就是“所见即所得”,布光时看到的光效基本上就是最终看到照片的光效,但是它在拍摄人像方面还存在一些缺陷。
例如:由于色温为3200K左右的橙黄色光,在使用日光片拍摄时都需要在灯头的前面加蓝色的色片来升高灯光的色温;还有长时间工作时其散发的热量很大,在灯光下工作的模特往往因为温度太高而经常出汗,这既破坏妆面效果又影响模特在动作上的发挥;工作达一定时间后,其发光强度、色温都会慢慢下降。
正因为卤钨灯在拍摄人像方面存在种种缺陷,已逐渐被现在所使用的电子闪光灯取代。
但目前在电影的拍摄中,卤钨灯还是作为主要的照明光源。
卤钨灯与强光白炽灯相比,色温相对比较稳定,体积小,发光率高和寿命较长。
卤钨灯通常分为两种类型。
(1)聚光型卤钨灯(公司名称为石英灯)U2-PHOTO LIGHT1000石英灯金贝-Q2-1000石英灯聚光型卤钨灯通常在灯泡的前面附有一个集光透镜。
摄影讲座PPT 5.电子闪光灯

(2)帘幕快门的同步速度—— 帘幕快门的运 动方式是以前后两块帘幕先后启动,根据 第二块帘幕启动迟早而产生进光宽度的大 小来制定较高的快门速度。这就使帘幕快 门的同步速度受到了限制,这种限制在不 同的帘幕快门相机上又有所不同。横向运 动的帘幕快门:通常在1/60秒时(或1/45秒, 因相机而异),前后帘幕的进光宽度正好使 全画面露出,慢于这一速度则以全画面露 出时间的长短来控制。
2· 专用型自动闪光灯 现代中、高档自动曝光相机,多数有其配 套的专用电子闪光灯。专用型自动闪光灯 的主要优点是与配套相机使用时,能取得 较多的自动化功能,如自动调整相机的闪 光同步速度,自动显示有关自动闪光曝光 的情况等等。先进的专用型闪光灯采用 "TTL——OTF自动闪光",即通过相机镜头 测量胶片平面的反射光来控制自动闪光量。
1、内装式闪光灯 这种电子闪光灯在制造时内装于相机,与相机 合为一体,不能卸下,常见于袖珍型平视取景 的135自动曝光相机。它的主要优点是使用极为 简便,无须考虑闪光曝光的调节问题。它是依 赖相机的自动曝光系统完成闪光曝光。它的主 要缺点是功率小,通常闪光指数为1214(lS0100/米)。这类相机的最大光圈通常为 f2.8,这就意味着最远的闪光摄距为4*5米,再 远的景物就曝光不足了。此外,因其无法卸下 也就不能用于其他相机。
七. 闪光灯用光技巧
电子闪光灯的基本用光技巧主要有八种:机位直接 闪光、侧位直接闪光、反射闪光、直接漫射闪光、 慢门闪光、辅助闪光、多灯闪光和反光伞闪光。 1.· 机位直接闪光 机位直接闪光就是把闪光灯位于相机上(或紧靠相 机)向被摄体闪光拍摄,是最常用的闪光拍摄法之 一。这种闪光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使用灵活、 容易掌握; 光线效果明亮;影像清晰度高。
第六讲摄影附件

补充:闪光指数(GN)
• 闪光灯指数(GN)是衡量闪光灯功率(亮
度)的指标,GN的数值越大,表示功率越 大。公式是GN值=光圈*距离(感光度为 ISO100,距离单位为米)。例如:当闪灯 GN值=20,与被摄物体相距5米时,光圈应 设为F4,当与被摄物体相距10米时,光圈 则需设为F2。
• 内置相机的闪光灯有效距离一般为3m
• 电子闪光灯已经成为摄 影者的最主要选择。
燃烧镁丝 产生的强光 是最初的闪
光摄影
• 20世纪50年代 ,闪光灯泡已 经取代了闪光 粉。
一、闪关灯的种类
• 1.从形式上分为独立式和内嵌式 • 2.从功能分自动闪光和手控闪光 • 3.从输出功率上分为大小之别和是否手动调 节的区别 • 4.从输出光向上分有单向和多向 • 5.从输出光角上分为固定的与可调式
第四章 引言
• 闪光灯是我们接触摄影熟悉的内容,但熟 悉就一定熟知吗? • Q1:摄影时白天为什么要用闪光灯? • Q2:使用闪光灯交给相机就行,还需要知 识? • 这节课我们来了解闪光的几个概念
第四章 闪光灯、滤光镜和摄影附件
• 第一节 闪光灯 • 第二节 滤光镜 • 第三节 常用摄影附件
第一节
二 闪光灯闪光特性
发光强度大 GN22/ISO100=100 只100瓦 闪亮的持续时间极为 短暂<1/1000秒 色温与日光相近,约 为5500K 发光性质属于冷光型
补充 购买闪光灯时主参
• 闪光类型:专业闪光灯 • 曝光控制:搭载了配合高速快门的高速同 步,... • 涵盖范围:20-200mm (这是什么?) • 闪光指数:最大闪光指数60(ISO 100 • 回电时间:约3.3秒
• 照射角度:对应E-TTL II自动闪光,灯头可 旋... • 发布日期:2012年3月2日 • 适用电池:4×AA电池 • 外形尺寸:79.7×142.9×125.4mm • 产品重量:425g • 其他功能:无线闪光传输除了有光学脉冲 传输... • 其他特点:适用机型:所有型号EOS相机
电子闪光灯工作原理
电子闪光灯工作原理电子闪光灯是一种常见的摄影用品,用于提供强烈的光照,以使摄影师在拍摄照片时能够获得正常曝光的效果。
本文将介绍电子闪光灯的工作原理。
一、引言电子闪光灯是一种通过电能转换成光能的装置。
它采用了一种称为气体放电闪光灯的技术,通过放电产生的电弧来激发气体中的原子和分子,从而产生可见光。
电子闪光灯通常由充电电路、电容器、气体放电管和发光灯管组成。
二、充电阶段当摄影师按下相机上的快门按钮时,电子闪光灯中的充电电路开始工作。
充电电路会将电能从电池或交流电源转换为直流电,并存储在电容器中。
电容器对电能的存储能力使得电子闪光灯能够提供足够的电能用于后续的放电过程。
三、气体放电当电容器充电完毕后,电子闪光灯进入了气体放电阶段。
这一阶段的核心部分是气体放电管。
气体放电管一般由二极管、感光电阻和气体灯泡组成。
当电容器的电能通过引线接触到气体放电管时,气体放电管内的二极管会开始导通,电容器中储存的电能会通过二极管无阻力地流过,同时电容器放电的电流也会被感光电阻控制。
四、电弧的产生在气体放电管导通的过程中,脉冲电流会通过气体放电管的芯片。
通过芯片的加热,气体放电管中的气体分子和原子会被激发,电子和阳离子的产生将形成一个电弧。
当电弧形成时,闪光灯管内的气体开始瞬间电离,产生高亮度的光。
五、发光灯管的工作当电弧产生后,闪光灯管中的气体会变得非常热,这就使得发光灯管变成了等离子态。
发光灯管能够通过辐射可见光的等离子体来产生所需的光照。
发光灯管内的光照通过闪光灯的反射器和扩散器进行控制,以使得光照的角度和亮度最佳化。
这样,摄影师就能够获得理想的拍摄效果。
六、总结电子闪光灯是一种重要的摄影辅助设备,其工作原理基于气体放电技术和发光灯管的发光原理。
通过充电阶段、气体放电阶段和发光灯管的工作,电子闪光灯能够提供强大且稳定的光照,为摄影师创造了理想的拍摄机会。
了解电子闪光灯的工作原理对于摄影爱好者和专业摄影师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它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一摄影装备。
电子闪光灯的使用
电子闪光灯的使用闪光灯在摄影中的利用价值非常高,它的作用不仅是弱光环境的补光,更是为摄影作品增光添彩的重要设备。
那么何谓“善用闪光灯”“巧用闪光灯”呢?首先为自己的相机配置一只外置的闪光灯。
我们知道,现在的照相机大多具有内置闪光灯,在弱光环境拍摄时,打开内置闪光灯便可以得到曝光正确的图像了。
但是很多时候使用闪光灯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曝光正确,更需要利用闪光灯营造出丰富的光影效果。
而多数内置闪光灯的照射角度是固定的,无法进行反射或离机闪光。
所以配置一只外置的闪光灯非常必要;其次,需要熟悉自己闪光灯的闪光指数和功能。
随着技术的进步,如今的闪光灯不仅闪光指数大,而且功能也非常丰富。
一般人们在使用专业闪光灯时,只会使用TTL的自动控制闪光,而不会使用其他的功能,这也就失去了“善用闪光灯”的意义了。
所以必须了解自己的闪光灯能够覆盖多大范围,掌握闪光灯的所有功能。
也许一些功能很少会用得上,但是一旦遇到合适使用的拍摄内容时,这个功能可能会使你的作品一鸣惊人;第三,把握闪光技术。
有了闪光灯, 而且熟悉并了解了闪光灯的功能并不等于“善用闪光灯”了。
关键还要控制好闪光灯,在拍摄前就明白想要得到的效果是什么?闪光灯的功能如何设置?灯头的照射方向在哪里?与自然光的配比是多少……这切都能够轻松把握了。
“巧用闪光灯”是指平时摄影创作时,善于把握自然光与闪光的匹配,营造出既自然又优于自然光的效果。
而单纯地依靠闪光灯同样可以进行有意思的创作、比如创造立休感的闪光灯离机闪光、布光均匀的多灯闪光、凝结子弹的高速闪光、色彩绚丽的有色滤光闪光、连续凝固动作的频闪闪光等。
这些独特的闪光技术不仅可以给观赏者带来独特的视觉感受,而且在创作过程中还有着极大的拍摄乐趣。
因为闪光灯在我们自己手中,只要有想象就会有创新,新的闪光技法,新的艺术创作,可能就在足不出户的平凡小屋内诞生了。
一、“反射闪光”:是指闪光灯不对着被摄体直接闪光,而是利用其它物体(白色)的反射光来照明主体不是所有的闪光灯都可以进行反射闪光,首先,闪光灯的灯头可以向上折起或左右旋转,可以调整角度的灯头便是闪光灯用于反射光照明的基本功能。
电子闪光灯基础知识
电子闪光灯基础知识在摄影术发明的初期,太阳是唯一的光源,这使摄影的应用受到极大的限制。
随着相机镜头孔径的加大和胶卷性能的提高,以及光电技术的发展,各种人造光源在摄影中被广泛应用,其中给人们带来最大便利的就是电子闪光灯。
电子闪光灯的优点是体积小,亮度高,色温与晴天阳光接近,约为5500-5700K,在彩色胶卷上可产生准确的色彩还原。
电子闪光灯的基本工作原理,是通过振荡电路把低压直流电转换成高频交流电,然后再经过变压器升压、整流,变成高压直流电,储存于充电电容,在氮气闪光管中瞬间放电,形成强烈的闪光。
闪光灯闪光达到二分之一峰值强度时至它衰变为同一值时的间隔时间,称为闪光灯的有效闪光持续时间,通常大约为1/20000秒—1/3000秒。
闪光灯一般可分为影室灯、便携灯和内藏式灯。
影室灯体积大、亮度高、色温准、充电快,没有任何自动功能,但是可以进行非常精确的控制,一般在专业摄影棚中使用。
内藏式闪光灯镶嵌于照相机内,使用方便,缺点是亮度小,并且很难根据具体需要进行调节。
便携式闪光灯应用最为广泛,其闪光强度有大有小可供选用,大多有先进的电子控制系统,可与相机完美配合,充分体现摄影者的意图。
二三十年前的便携式闪光灯基本是全手动型,每次闪光的强度是不可调节的,使用时要根据胶卷感光度和距离的不同,参照灯身上印刷的光圈距离对应表,随时调整光圈的大小。
后来研制出一种自动型闪光灯,灯身前面板上有一个闪光强度感应窗,可以自动测量闪光时反射光的强度,强度积累足够大时自动停止闪光。
它减去了随时调整光圈的麻烦,但是在使用时要注意依照闪光灯的要求设定光圈的大小,同时它对反射光的测量也不够精确。
现在我们普遍使用的是TTL全自动专用闪光灯,闪光灯通过一组触点与相机联动,当光线很暗时,闪光灯的对焦辅助灯可以发射红色光栅辅助对焦,改变镜头焦距时,可以同时自动改变闪光灯的涵盖角度,既保证足够的均匀范围,又不使其过大而损失亮度。
闪光时,相机上的控制元件对到达胶片平面的光照进行测量,根据胶片感光度自动控制闪光量。
+ 第四章 摄影用光--闪光灯的使用g
摄影技术
Photography
3.自动曝光
闪光灯的热靴装置可与照相机的快门同步装置相 接;在具有TTL测光系统的照相机上,闪光灯还能控 制并指令机内电脑系统在闪光灯发光的瞬间,使快门 速度或光孔系数达到测光系统预测的指数,使颜色的滤色镜片, 可以调整被摄物体本身的影调层次和色彩层次,为特 殊效果的摄影创造了外部条件。另外,闪光灯就其本 身发光的光谱成分相当于日光下的日光色温,因此在 彩色摄影过程中还可以利用闪光灯提高环境光的色温。
闪光指数GN 光圈F数=
闪光灯至被摄物体的距离
拍摄时,根据所使用的闪光灯和闪光距离 就可确定光圈系数。(而且,由于闪光灯的瞬间发光亮
度极强,明灭时间极短,一般情况下快门无法起到调节光量的 作用,曝光基本由光圈决定。)
例如,闪光灯指数为GN28,闪光距离5m, 拍摄时所用光圈
摄影技术
Photography
6.连续摄影
频闪式电子闪光灯具有双套控制电路,做到能 量的储存与释放间歇进行,使闪光灯达到频闪的效 果。若照相机的导片系统配上电动导片系统,每秒 钟可连续闪光5~6次,为拍摄高速运动物体的连续 动作创造了条件。
摄影技术
Photography
二、闪光灯的闪光指数
闪光指数是指用闪光灯照明拍摄时 的曝光指数。按闪光指数控制曝光量, 可使胶片正确曝光。闪光指数用英文字 母“GN” 来表示。一般闪光灯在出厂时 闪光指数已经确定,可在说明书或闪光 灯上找到。
摄影技术
Photography
六、使用闪光灯的注意事项
(1)注意闪光要同步。闪光同步是指闪光灯在照 相机快门完全开启的瞬间闪光,使整幅画面均匀感光。 镜间快门照相机的任何一挡速度都能达到速度同步的效 果。帘幕快门照相机的同步以“X”表示或以不同的颜 色在速度盘上标出,易于识别。帘幕快门照相机所标出 的闪光同步速度是闪光同步的最高速度,等于或者低于 这个速度才能使胶片感光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