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制氧气实验步骤
实验室制取氧气

3.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
实验操作步骤
(1)按要求连接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以3:1比例混合均 匀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单孔皮塞塞紧试管口; (3)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4)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 (5)当导管口有连续均匀的气泡冒出时开始 用排水集气法收集; (6)将导管移离水面 (7)熄灭酒精灯,整理好仪器。
C.氧化汞
加热
二氧化碳+水
汞+氧气 氧化镁
D.镁+氧气
点燃
7.医院给病人输氧时用到类似下 图所示的装置。 关于该装置,下列说 法不正确的是( B ) A.b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 B.b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料 管 C.使用该装置来观测是 b 否有氧气输出 D.使用该装置用来观测 氧气输出的速率
a
文字表达式:
过氧化氢
2H2O2 二氧化锰 水
+ 氧气
MnO2
=
2H2O + O2↑
催化剂
催化剂的概念: 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 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质量和化 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 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
催化剂的特点: 一变:化学反应速率变; 二不变:质量不变、化学性质不变。 催化剂的作用: 用高效催化剂生产汽油、煤油等; 在汽车尾气处理中促进有害气体的化; 用于酿造工业和制药工业。
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固固要 加热型
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气体收集装置
适用范围
不易或难溶解于水的气体
优点
(1)易于收集到较纯净的气体 (2)便于观察气体是否已经收集满
缺点
(1)收集的气体较潮湿 (2)不如排空气法方便
排水法收集装置
气体收集装置
适用范围
制取氧气实验步骤

制取氧气实验步骤实验材料:1.氢氧化钠(NaOH)固体2.按摩器3.烧杯4.水5.水槽6.两个气球7.水银(Hg)8.铜丝(Cu)9.火柴10.镊子11.磁力搅拌器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a)在操作台上准备一个水槽,并将水装满,用于收集气体。
2.制备氢氧化钠溶液:a)在烧杯中添加适量的水,并加入氢氧化钠固体。
搅拌溶解直到固体完全溶解。
制备的浓溶液需保持透明度。
3.填充按摩器:a)将按摩器连接到瓶身上,并使用长颈漏斗将氢氧化钠溶液倒入按摩器中。
小心不要将气泡引入按摩器。
4.准备两个气球:a)取两个气球,并用手指捏住一个气球的口。
5.收集氧气:a)将捏住口的气球的开口伸入水槽中并松开。
气球将充满水,然后通过排除水的方法,将氧气收集到气球中。
重复此步骤收集氧气到另一个气球中。
6.直接制取氧气:a)准备一个装满水的烧杯,在其中倒入氢氧化钠溶液,然后用水银密封烧杯。
通过牛顿砂的原理,允许水银从烧杯中流入水槽中。
b)将铜丝用镊子拿起,点燃铜丝末端,然后放入装有氧气的烧杯中。
铜丝会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火焰。
7.使用磁力搅拌器制取氧气:a)准备一个装满水和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并将磁力搅拌器放入其中。
b)通过磁力搅拌器搅拌溶液,使氧气从溶液中逸出。
8.注意安全措施:a)进行实验时,要确保实验室通风良好,以防止气体积聚导致爆炸。
b)制取氧气时,要小心处理火源,并确保远离易燃物质。
c)操作时要佩戴防护眼镜和手套,以避免溶液飞溅引起伤害。
总结: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包括准备氢氧化钠溶液、填充按摩器、准备气球、收集氧气、直接制取氧气以及使用磁力搅拌器制取氧气。
在进行实验时,要注意安全措施,并小心处理可能的火源。
制取氧气的实验过程可以帮助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实验室制取氧气

实验室制取氧气实验室制O2固+固Δ气(O2,NH3,CH4)反应原理:↑2KMnO4K2MnO4+MnO2+O2↑Δ(此外,2H2O2MnO22H2O+O2↑也是实验室制方法之一)一、用MnO2作催化剂,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有时闻到有氯气的气味,并看到有白烟产生。
这是为什么?1、KClO3热分解反应较复杂KClO3晶体单独加热到368°C时熔融,约在395℃时生成KClO4、KCl和O2,此时发生两个放热反应:4KClO3→3KClO4+KCl…①,KClO3熔化后进行;2KClO3→2KCl+3O2↑…②,反应慢;此时仅有少量KCl和O2等生成:继续加热至400℃以上时,KClO4分解为KCl和O2.~500°C发生的化学反应是KClO4→KCl+2O2,771°CKCl熔融。
单独加热MnO2在808K也能分解,3MnO2→Mn3O4 +O2↑,此反应是吸热反应。
利用酒精灯加热,不易达到这个温度,∴MnO2不会分解。
*相关链接:KClO4是一种极强的氧化剂。
白色结晶粉末或无色斜方系晶体, 熔点610℃,加热分解为氯化钾和氧气,2KClO4=2KClO+O2,Δr=-16.36kJ/mol;完全燃烧时的分解反应为:2KClO4→2KCl +4O2,Δr m=-71。
10 kJ/mol;当有氯化钾、溴化钾、碘化钾、铜、铁等存在时,分解反应加剧.基于这一性质(高氯酸盐均具有此性质),高氯酸钾用作火箭及喷气推进器的助燃剂、潜艇等的供氧剂,在炸药、照相、化学试剂方面也得到应用。
∴单独加热KClO3实验,在加热到400~500℃时分解放出氧气。
2、MnO2作催化剂,KClO3受热分解2KClO3MnO2△2KCl+3O2,约70°C开始反应,至100°C剧烈,分解温度至150°C,在实验室制时O2,控制在200℃左右(150℃~240℃)。
产物中除KCl和O2外,还有高达3%的ClO2、Cl2等。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实验室中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有化学法和物理法。
化学法制取氧气的步骤如下:1.准备原料:准备氢氧化钠(NaOH)和高纯度的双氧水(H2O2)。
2.混合反应物:将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溶解于适量的双氧水中,并搅拌均匀。
3.收集氧气:将混合液倒入一个装满水的容器中,并用一根漏斗将混合液缓慢滴入容器的底部,使氧气逐渐释放出来。
氧气会在容器的顶部形成气泡,可以用一个空气袋或气体收集瓶收集氧气。
4.除杂:氧气在制取的过程中可能伴随有一些杂质,可以使用吸附剂或过滤器进行净化,以去除杂质。
5.存储氧气:将净化后的氧气存放在密闭的容器中,以免被其他气体或杂质污染。
在进行化学法制取氧气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安全操作:实验中使用的氢氧化钠和双氧水都是腐蚀性的物质,操作时需要戴上防护手套和护目镜,避免与皮肤和眼睛接触。
实验室操作时应注意其他安全操作规程。
2.操作环境:制取氧气的实验应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下进行,以避免氧气积聚导致的安全隐患。
3.反应速度:在滴加混合液时要注意速度,过快或过慢都会影响氧气的生成。
应该控制滴入速度,保持适量的混合液进入容器。
4.收集器具:收集氧气的装置应该选择具有较高密封性的器具,以免氧气泄漏或被其他气体污染。
5.净化氧气:制取的氧气可能伴随有一些杂质,需要进行净化处理,以保证气体的纯度。
另外,物理法制取氧气的步骤如下:1.准备原料:准备一定质量的高纯度双氧水。
2.加热分解:将双氧水加热至其沸点以上的温度(约150℃),双氧水分解生成氧气和水,反应方程式如下:2H2O2->2H2O+O2↑3.收集氧气:将产生的氧气收集在一个收集瓶或气囊中。
4.除杂:同样,由于制取氧气时可能伴随有一些杂质,需要使用吸附剂或过滤器进行净化。
物理法制取氧气时的注意事项如下:1.安全操作:实验中使用的高纯度双氧水是一种强氧化剂,所以在操作时应注意安全,防止烧伤和有毒物质产生等安全问题。
制取氧气的三种方法整理版

● 制取气体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氯酸钾制取氧气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药品状态 过氧化氢(H 2O 2)溶液、二氧化锰[MnO 2黑色固体,不溶于水] 氯酸钾[KClO 3白色晶体] 、二氧化锰高锰酸钾[KMnO 4 紫黑色晶体]反应条件 常温下,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优点:安全简便,节能环保 加热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加热反应原理 过氧化氢水 + 氧气 H 2O 2H 2O + O 2氯酸钾MnO 2△氯化钾 + 氧气 KClO 3 MnO 2 △ KCl + O 2 高锰酸钾△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KMnO 4△K 2MnO 4 + MnO 2 +O 2气体发生装置固液不加热型固固加热型固固加热型收集装置1、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收集氧气】2、排水法(不易溶于水)【收集氧气】 实验步骤 注意事项查:检查装置气密性先将导管一端浸入水中,再用两手紧握容器外壁,若有气泡冒出,则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装:将药品装入试管药品要斜铺在试管底部,便于均匀加热 定: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铁夹夹在距试管口1/3处点:点燃酒精灯,先预热,再对准药品的部位集中加热。
先让试管均匀受热,防止试管因受热不均而破裂,然后对准药品部位用外焰加热 收:收集气体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应伸入到集气瓶底部离:收集完毕,将导管撤离水槽。
熄:熄灭酒精灯二氧化锰二氧化锰验满方法:(1)用排水法收集时,如果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冒出时说明收集满(2)向上排空气法,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集满。
操作注意事项:1.收集氧气可以用排水法的原因是什么?答:氧气不易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2、利用固体加热制取氧气,试管口为什么要略向下倾斜?答:目的是防止冷凝水回流到试管底部而使试管炸裂。
3、伸入试管中的导气管为什么刚刚露出橡皮塞即可呢?答:导气管太长,不利于气体导出。
4、实验前,为什么要先给试管预热?答:为了使试管底部均匀受热,防止破裂。
5、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试管口为什么要放一团棉花?答: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颗粒随气流进入导气管。
实验室制氧气的五条实验步骤

实验室制氧气的五条实验步骤
实验室制氧气的五条实验步骤如下: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这一步是为了确保实验装置没有漏气,从而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2.装入药品。
根据实验的具体要求,装入适量的药品,如高锰酸钾等。
3.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这一步是为了使试管在加热过程中保持稳定,防止药品洒出或试管破裂。
4.给试管加热。
这一步是为了使药品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氧气。
加热过程中需要注意火候和加热时间,以防止药品燃烧或产生其他不必要的副产物。
5.收集气体。
当药品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氧气时,需要通过适当的装置收集氧气。
常见的收集方法有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等。
以上就是实验室制氧气的五条实验步骤。
在实验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安全操作规范,如佩戴防护眼镜、手套等,
以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同时,实验结束后需要及时清理实验现场,保持实验室的整洁和卫生。
制表:审核:批准:。
制取氧气的三种方法整理版

● 制取气体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氯酸钾制取氧气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药品状态 过氧化氢(H 2O 2)溶液、二氧化锰[MnO 2黑色固体,不溶于水] 氯酸钾[KClO 3白色晶体] 、二氧化锰高锰酸钾[KMnO 4 紫黑色晶体]反应条件 常温下,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优点:安全简便,节能环保 加热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加热反应原理 过氧化氢水 + 氧气 H 2O 2H 2O + O 2氯酸钾MnO 2△氯化钾 + 氧气 KClO 3 MnO 2 △ KCl + O 2 高锰酸钾△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KMnO 4△K 2MnO 4 + MnO 2 +O 2气体发生装置固液不加热型固固加热型固固加热型收集装置1、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收集氧气】2、排水法(不易溶于水)【收集氧气】 实验步骤 注意事项查:检查装置气密性先将导管一端浸入水中,再用两手紧握容器外壁,若有气泡冒出,则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装:将药品装入试管药品要斜铺在试管底部,便于均匀加热 定: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铁夹夹在距试管口1/3处点:点燃酒精灯,先预热,再对准药品的部位集中加热。
先让试管均匀受热,防止试管因受热不均而破裂,然后对准药品部位用外焰加热 收:收集气体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应伸入到集气瓶底部离:收集完毕,将导管撤离水槽。
熄:熄灭酒精灯二氧化锰二氧化锰验满方法:(1)用排水法收集时,如果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冒出时说明收集满(2)向上排空气法,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集满。
操作注意事项:1.收集氧气可以用排水法的原因是什么?答:氧气不易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2、利用固体加热制取氧气,试管口为什么要略向下倾斜?答:目的是防止冷凝水回流到试管底部而使试管炸裂。
3、伸入试管中的导气管为什么刚刚露出橡皮塞即可呢?答:导气管太长,不利于气体导出。
4、实验前,为什么要先给试管预热?答:为了使试管底部均匀受热,防止破裂。
5、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试管口为什么要放一团棉花?答: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颗粒随气流进入导气管。
制取氧气的6种方法

制取氧气的六种方法
1.物理法(工业法)
氧气的工业制法,它是利用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来分离出氧气。
具体步骤是:首先将空气净化除去杂质等,然后在高压低温的条件下,使空气液化,控制温度蒸发液态氮气,沸点较低的氮气先蒸发出来,余下的便是沸点较高的淡蓝色液态氧气,将其加压贮存在钢瓶中备用即可。
2.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加热生成氯化钾与氧气
2 KClO
3 ===加热MnO2 === 2 KCl + 3 O2↑,该方法也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之一。
3.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与二氧化锰与氧气
2 KMnO4 = 加热= K2MnO4 + MnO2 + O2↑
4.水通电生成氢气与氧气
2 H2O==通电==2 H2+O2↑
5.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生成水与氧气
2 H2O2 = MnO2 = 2 H2O + O2↑
6.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
2 Na2O2 + 2 CO2 = 2Na2CO
3 + O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1)实验室制氧气
2KMnO4加热=K2 MnO4 + MnO2 + 02
(2)气体制取与收集装置的选择
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选甲装置: 固体与固体加热制气体(实验室常用说法:固固加热型)
用过氧化氢制氧气选乙装置: 液体与固体不加热制气体(实验室常用说法:固液不加热型)
(3)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
A.(以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为例)
a、步骤:组一查一装一定一点一收一离一熄(组,茶庄定点收利息)
组-- 现组装好仪器
查--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装-- 装药品
定-- 把试管固定到铁架台上
点-- 点燃酒精灯加热(先预热,注意:一律先让试管均匀受热,否则会因冷
热不均炸裂试管)
收-- 收集气体(可以使用排水法、向上排空法)
离-- 把导气管从水槽中取出(如果使用向上排空法,此步骤基本不需要,
但是最好先取出导管在盖上玻片)
熄-- 熄灭酒精灯
b、注意点
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在管口冷凝水倒流回热的试管引起试管破裂
②药品平铺在试管的底部:均匀受热,之后可以将酒精灯外焰对准装有药品部位定向加热,不过还要不时均匀受热
③铁夹夹在离管口约1/3 处
④导管应稍露出橡皮塞:便于气体排出(大约0.5cm)
⑤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并堵塞导管,使所治气体无法较好排出
⑥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此时收集气体不纯)
⑦实验结束时,先移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冷水倒吸进热的试管引起试管炸裂
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以便把空气排尽
B.(以过氧化氢制氧气为例)
a. 步骤: 查--- 装--- 收
查---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用夹子把导管夹上(应使用两节导管,中间用较短橡皮管连接,便于检查),然后往长颈漏斗中加水, 长颈漏斗的颈部中的水柱如不下降,说明气密性良好)
装--- 装药品,先装固体,后装液体(防止液体飞溅)
收--- 收集气体(同上高锰酸钾收集法)
b、注意点
①长颈漏斗的颈部应在液面以下: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泄露,可用分液漏斗
代替(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以及反应的速度)
②导管应稍露出橡皮塞:便于气体排出
(4)氧气的检验与验满
排气法: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说明已满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瓶口
排水法:当集气瓶瓶口冒气泡时(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才是纯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