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2.3 学生实验:探究物质的密度练习 (新版)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3“学生实验:探究物质的一种属性密度”过关检测练习题

2.3“学生实验:探究物质的一种属性—密度”过关检测练习题一、单选题1.甲、乙两个铁球熔化后重新制成一个大铁球丙,则丙的密度()A. 是甲、乙的密度之和B. 是甲的密度的2倍C. 和甲、乙的密度相同D. 无法确定2.把一只实心铁球放入一满杯水中,溢出水的质量为m1,放入满杯酒精中溢出酒精的质量为m2,(ρ水>ρ)( )酒精A. m1<m2B. m1=m2C. m1>m2D. 无法确定3.下列单位中属于密度的单位的是()A. NB. dm3C. mlD. g/cm34.对于密度公式ρ= 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密度ρ与质量成正比B. 密度ρ与体积成正比C. 密度ρ与质量m、体积V有关 D. 密度ρ在数值上等于质量m与体积V的比值5.A、B两个实心球,A球质量是B球质量的4倍,A球体积是B球体积的2倍,那么A球的密度是B球密度的()A. 1/4倍B. 1/2倍C. 1倍D. 2倍6.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一体积图像,由图像可知()A. ρ甲>ρ乙B. ρ甲<ρ乙C. ρ甲=ρ乙D. 无法比较密度大小7.以下是测定盐水密度的实验步骤:①用天平测出空矿泉水瓶的质量m;②在矿泉水瓶中装满水,用天平测出总质量m1;③在矿泉水瓶中装满盐水,用天平测出总质量m2;④将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用量筒测出矿泉水瓶里所盛盐水的体积V1;⑤将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剩余盐水和瓶的总质量m3⑥读出量筒中所盛盐水的体积V2⑦计算出盐水的密度有三个实验小组的同学,分别选用其中部分实验步骤测量出了盐水的密度,则选用下列哪一组实验步骤会使测量结果偏大?()A.①②③⑦B.①③④⑦C.③⑤⑥⑦D.无法确定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一杯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大了B. 同种物质组成的实心物体,质量越大,密度越大C. 1kg的棉花比1kg的铁块质量小D. 为减轻质量,比赛用自行车采用强度高、密度小的材料制造9.如图所示是用烧杯盛装某种液体时,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和液体体积V的关系图象,根据图象判断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 根据图象不能求得烧杯的质量B. 根据图象可以求得烧杯的质量为60gC. 根据图象可以求得液体的密度为1.0×103kg/m3D. 因图象不过原点,所以该液体的质量和体积不成正比关系10.如图所示,在副食商店中,商家常用“提子”来量度液体物品的质量.如果用刚好能装0.5k酱油的“提子”来量度白酒,则对装满一“提子”的白酒质量的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ρ酱油>ρ酒精)()A. 等于0.5kgB. 小于0.5kgC. 大于0.5kgD. 以上判断都不正确11.体积为0.5m3的钢瓶内装有密度为6kg/m3的氧气,某次电焊中用去了其中,则钢瓶内剩余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kg,剩余氧气的密度为________kg/m3.12.)a、b是两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它们的质量分别为128g、60g,体积分别为16cm3、12cm3.在这两个金属球中,如果有一个是实心的,那么()A. 这个实心球是a,金属的密度是5g/cm3B. 这个实心球是a,金属的密度是8g/cm3C. 这个实心球是b,金属的密度是5g/cm3D. 这个实心球是b,金属的密度是8g/cm313.盛夏天气炎热,小云利用冰箱制作冰块。
初中物理八上北师大2.3 学生实验:探究--物质的密度(原卷版)(北师大版)

2.3 学生实验:探究--物质的密度高频易错同步题精选【易错考点精讲】1.密度公式的应用利用公式ρ=及它的变形公式V=,m=ρV,可以解决一些实际应用中的问题。
(1)根据公式ρ=来鉴别物质。
测出物体的质量和体积,运用公式ρ=求出物质的密度,然后对照密度表就可以知道该物质的种类。
(2)利用公式V=计算不便测量的物体的体积。
测出物体的质量,利用密度表查出该种物质的密度,利用公式V=就可以计算出物体的体积。
(3)利用m=ρV计算不便测量的物体的质量。
测出物体的体积,利用密度表查出该种物质的密度,利用公式m=ρV就可以计算出物体的质量。
2.密度的应用与物质鉴别利用公式ρ=及它的变形公式V=,m=ρV,可以解决一些实际应用中的问题:(1)鉴别物质: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可根据密度公式测出体积及质量求出密度鉴别物质。
(2)求质量: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体积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质量用公式m=ρV算出它的质量。
(3)求体积: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质量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体积用公式V=算出它的体积。
3.空心、混合物质的密度计算(1)判断这个球是空心还是实心及鉴别物质的组成有三种方法:有密度比较法、质量比较法、体积比较法三种.即当ρ物=ρ为实心,ρ物<ρ为空心;m物=m为实心,m物<m为空心;V物=V为实心,V物>V为空心.(2)求解混合物的问题,要注意以下几点:(1)混合前后总质量不变;(2)混合前后总体积不变;(3)混合物的密度等于总质量除以总体积。
【热点题型精练】一、选择题1.关于质量、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种物质随着温度降低,密度会增大B.质量是指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C.固体的密度一定大于液体、气体的密度D.物体的质量随着它的形状、状态和位置的改变而改变2.如图,我国首款国际水准的大型客机C919在上海浦东机场首飞成功,标志着我国航空事业有了重大突破。
它的机身和机翼均采用了极轻的碳纤维材料。
(新)北师版物理八上第二章《学生实验:探究——物质的密度》精品练习(附答案)

课时作业(三)学生实验:探究——物质的密度(30分钟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题2分,共14分)1.关于密度,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把一块砖切成体积相等的两块后,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B.铁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表示铁的质量比水的质量大C.密度不同的两个物体质量可能相同D.密度相同的两个物体质量一定相同2.现代宇宙学告诉我们,恒星在演变过程中,会形成密度很大的天体,如白矮星、中子星或黑洞。
据推测,1 cm3中子星物质的质量是1.5×109t,则中子星的密度约为()×1012kg/m3×1015kg/m3×1018kg/m3×1021kg/m33.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种食用油的密度时,以下操作步骤中,不必要且不合理的是()A.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B.取适量的油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杯和油的总质量C.将烧杯中的油倒入量筒中,测出倒入量筒中的油的体积D.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4.一个瓶子能盛1 kg水,可用该瓶子盛1 kg的以下哪种液体(ρ水银>ρ水>ρ植物油>ρ酒精>ρ汽油)()A.酒精B.汽油C.植物油D.水银5.如以下图,密封容器中装有氧气,当活塞P向右移动时,容器内氧气的密度将()A.不变B.变大C.变小D.无法确定6.在实验室中常用“悬垂法〞测木块的密度,用天平测出木块的质量m,用量筒测量木块的体积,如以下图,则计算木块密度的公式为()A. B.C. D.7.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得到的数据如表,根据数据绘出的图像如以下图。
则量杯的质量与液体的密度是()液体与量杯的质量m/g 40 60 80 100液体的体积V/cm320 40 60 80A.20 g,1.0×103kg/m3B.60 g,0.8×103kg/m3C.60 g,1.0×103kg/m3D.20 g,0.8×103kg/m3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8分)8.杯中的蜡从液态变成固态时,中间会凹陷下去,蜡的质量,蜡的密度。
八年级物理上册 2.3探究物质的密度精选练习(含解析)(新版)北师大版-(新版)北师大版初中八年级上

2.3 探究物质密度精选练习一、夯实基础1.(2019·某某)为确定某种矿石的密度,用天平测量出一小块矿石的质量为。
用量筒测小块矿石的体积如图所示,该小块矿石的体积为______cm3。
根据测量结果可知,该矿石的密度为______g/cm3。
【答案】10;3.52。
【解析】(1)用量筒进行排水法测物体体积时,物体的体积等于物体和水的总体积减去水的体积;(2)物体的密度等于物体的质量除以物体的体积。
(1)矿石的体积:V=V2-V1=40ml-30ml=10ml=10cm3。
(2)矿石的密度:。
故答案为:10;3.52。
2.(2019·某某)全国著名的“油茶之都某某县盛产茶油,小华同学为了测量家中茶油的密度,课后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如下实验:(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街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
(2)取适量茶油倒入烧杯,用天平测量烧杯和茶汕的总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
然后将烧杯中部分茶油倒入量筒中,再次测出烧杯和剩余茶油的总质量为27g,则量筒中茶油的质量是g。
(3)量筒中茶油的体积如图丙所示,请你计算出茶油的密度是kg/m3。
【答案】(1)右;(2)36;(3)0.9×103。
【解析】(1)天平静止时指针偏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左边,根据“左偏右调,右偏左调”的调节规则,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2)根据图乙,用砝码总质量加上游码示数,可读出烧杯和茶油的总质量为63g,减去烧杯和剩余茶油的总质量27g,解得倒入量筒中茶油的质量为36g。
(3)由图丙可读出,量筒中茶油的体积为40cm3,使用公式ρ/cm3=0.9×103kg/m3,所以茶油密度为0.9×103kg/m3。
故答案为:(1)右;(2)36;(3)0.9×103。
3.(2019·某某)用不同的方法测量小石块和小瓷杯的密度。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练习:第二章三、学生实验探究——物质的密度

第二章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和密度三、学生实验:探究——物质的密度基础巩固1.(题型一)[广东深圳龙新区期末]如图2-3-1所示,能正确反映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的是( )图2-3-12.(题型二)[湖南湘西中考]一瓶矿泉水被小华喝了一半,则剩下部分水的密度将( )A.变大B.变小C.不变D.无法确定3.(题型一、二)[广东中考]如图2-3-2所示的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2-3-2A.乙物质的密度比水大B.体积为50 cm3的乙物质的质量为35 gC.质量为25 g的甲物质的体积为30 cm3D.当甲和乙两物质的质量相同时,乙物质的体积较大4.(题型二)[江苏常州中考]有一捆粗细均匀的铜线,其横截面积是2.5 mm2,质量为89 kg,已知铜的密度为8.9×103 kg/m3,则这捆铜线的长度为( )A.4 mB.40 mC.400 mD.4 000 m5.(题型四)[山东东营中考]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形状不规则的小石块的密度,下列步骤不需要的是()A.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m1B.用天平测量量筒的质量m2C.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记下量筒中水的体积V1D.用细线系住小石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记下量筒中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26.(题型四)[贵州安顺中考]小强想测量一个底面积为10 cm2的长方体木块的密度,他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高,如图2-3-3甲所示,则木块高_______cm.用托盘天平测量木块的质量,调节天平平衡时,先将游码移至标尺“0”刻线,再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的.当右盘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2-3-3乙所示时天平平衡,则木块质量为_______g,密度为_______kg/m3.图2-3-3能力提升7.(题型二、三)(多选)现有密度分别为ρ1、 ρ2(ρ1< ρ2)的两种液体,质量均为mg,某工厂要用它们按体积比为1∶1的比例配制一种混合液(设混合前后总体积不变),且使所得混合液的质量最大,则( )A.这种混合液的密度为12122ρρρρ++ B.这种混合液的密度为122ρρ+C.按要求配制后,剩下的那部分液体的质量为1021m ρρ⎛⎫-⎪⎝⎭D.按要求配制后,剩下的那部分液体的质量为2011m ρρ⎛⎫- ⎪⎝⎭8.(题型三)小明在学校运动会上获得一块奖牌,他想知道这块奖牌是否是由纯铜制成的,于是他用天平和量筒测出该奖牌的质量和体积分别为14 g 和2 cm 3,并算出它的密度为_______g/cm 3.小明通过查密度表知道,铜的密度为8.9×103 kg/m 3,由此他判断该奖牌_______(填“是”或“不是”)由纯铜制成的.9.(题型一、四)[江苏南京中考]在探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小明找来大小不同的塑料块和某种液体做实验.(1)图2-3-4甲是小明在水平桌面上使用托盘天平的情景,他的错误是.___________①分析图像可知,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物理学中将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定义为密度,塑料的密度为___________kg/m3.②往烧杯内倒入10 cm3的液体,如图2-3-4丙所示,用天平称得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___________g,若烧杯内液体的体积为20 c m3,则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应为___________g.10.(题型三)质量为200 g的瓶子,盛满水后质量为1.2 kg.如果用这个瓶子盛某种液体,液体和瓶子的总质量为13.8 kg.则:(1)这种液体的密度是多少?(2)这种液体可能是什么液体?答案基础巩固2. C 解析: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的大小与物质的多少无关,一瓶矿泉水喝了一半后,剩下部分水的密度不变. 4. D 解析:铜线的体积V =m ρ=3389kg 8.910kg /mmρ=⨯ =0.01 m 3,铜线的长度l=332620.01m 0.01m 2.5mm 2.510m V S -==⨯=4 000 m.5. B 解析:由题意知,石块的质量为m 1,体积V=V 2-V 1,则石块的密度ρ=121=m m V V V -,所以没有必要测量量筒的质量.故选B. 6. 2.50 中央刻线 14 0.56×103 解析:由题图甲知,木块的高度h=2.50 cm ,则木块的体积V=Sh =10 cm 2×2.50 cm=25 cm 3,调节天平平衡时,指针应指在分度盘中央刻线处;由题图乙可知,木块的质量m=10 g+4 g=14 g ,木块的密度ρ314g =25cmm V ==0.56 g/cm 3=0.56×103 kg/m 3.7. BC 解析:设液体的体积为V ,则混合液体的体积为2V ,两种液体的质量分别为m 1=ρ1V,m 2=ρ2V ,则混合液体的质量m=m 1+m 2=ρ1V+ρ2V ,所以混合液体的密度ρ=121222V VVρρρρ++=,故A 错误,B正确;因为ρ=mV,ρ1<ρ2,m 0一定,所以V 1>V 2,要使混合液质量最大,则V 2全取,V 1有剩余,则m 剩=m 0-ρ1V 2=m 0-012m ρρ =(1-12ρρ ) 0m ,故C 正确,D 错误.8. 7 不是 解析:奖牌的密度ρ=314g =2m V cm =7g/cm 3,不等于纯铜的密度,所以该奖牌不是纯铜的.10.(1)13.6×103 kg/m 3 (2)可能是水银 解析:用瓶子盛满水后,瓶中水的质量m 水=1.2 kg-200 g=1.2 kg-0.2 kg=1 kg,瓶子的容积V =V 水=331kg 110kg /m m ρ=⨯水水=1×10-3 m 3,用该瓶子装满某种未知液体时,未知液体的质量m=13.8 kg-200 g=13.8 kg-0.2 kg=13.6 kg ,它的体积与瓶子的容积相等,则未知液体的密度ρ=3313.6kg 110kg /m m V -=⨯ =13.6×103 kg/m 3,因为未知液体的密度等于水银的密度,所以它可能是水银.。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学生实验:探究物质的一种属性-密度 测试题(含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2.3学生实验:探究物质的一种属性-密度测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单位中,属于密度单位的是()A. m/sB. N/kgC. kg/m3D. mg2.如图是在探究甲、乙两种物质质量跟体积关系时作出的图象.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 不同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B. 甲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比乙物质小C. 若V甲=V乙则m甲<m乙D. 若m甲=m乙,则V甲>V乙3.如图所示,验电器甲带负电,箔片张开一定的角度,乙不带电,用一根带绝缘柄的铜棒连接两验电器,则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 电流方向为甲→乙,甲箔片张角减小,乙箔片张角增大B. 电流方向为乙→甲,甲箔片张角减小,乙箔片张角增大C. 电流方向为乙→甲,甲、乙张角不变D. 因为只有甲箔片上带负电,所以铜棒中无电流,甲、乙箔片张角都不变4.甲、乙两个实心金属球,密度之比ρ甲:ρ乙=2:5,质量之比m甲:m乙=1:2,那么甲乙两球的体积之比V甲:V乙为()A. 1:5B. 5:1C. 4:5D. 5:45.为了测盐水的密度,某实验小组制定如下的实验计划:①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盐水,测出它们的总质量②将烧杯中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③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④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⑤测出空烧杯的质量⑥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盐水的密度.以上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的是()A. ①②③④⑥B. ⑤①②③⑥C. ①②④③⑤⑥D. ⑤①②④③⑥6.关于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B. 物体的质量越大,密度越大C.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性质,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D. 物体的体积越大,密度越大7.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m和体积V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则两种物质的密度ρ甲、ρ乙的关系正确的是()A. ρ甲>ρ乙B. ρ甲=ρ乙C. ρ甲<ρ乙D. 无法判断8.如图所示是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乙物质的密度比水大B. 体积为50cm3的乙物质的质量为35gC. 质量为25g的甲物质的体积为20cm3D. 当甲和乙两物质的质量相同时,甲物质的体积较大9.如图所示的是A、B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像,由图像可知,A、B两种物质的密度ρA、ρB和水的密度ρ水之间的关系是()A. ρB>ρ水>ρAB. ρB>ρA>ρ水C. ρA>ρ水>ρBD. ρ水>ρA>ρB10.如图所示,两只完全相同的盛水容器放在磅秤上,用细线悬挂质量相同的实心铅球和铝球,全部没入水中,此时容器中水面高度相同,设绳子的拉力分别为T1和T2,磅秤的示数分别为F1和F2,则()A. F1=F2,T1=T2B. F1>F2,T1<T2C. F1=F2,T1>T2D. F1<F2,T1>T211.我国自主研发生产的一种碳纤维产品,各项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密度是钢的四分之一,强度是钢的十倍.它最适合用于制作( )A. 汽车的底盘B. 产品包装盒C. 打夯的重锤D. 航空器部件12.已知空气的密度是1.29kg/m3,则你所在的考试课室里空气的质量大约是()A. 20kgB. 200kgC. 2000kgD. 20000kg13.下列是学校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数据,正确的是()A. 中学生上学正常骑自行车的速度约18km/hB. 从学校一楼登到三楼高度约9mC. 教室内空气的密度约1.29g/cm3D. 打扫卫生时拿起一把笤帚的力约1N14.小明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并结合下列表格中的数据,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物质密度ρ/(kg•m﹣3)(常温常压下)熔点t/℃(标准大气压下)比热容c/[J•(kg•℃)﹣1]冰0.9×1030 2.1×103铝2.7×103660 0.88×103铁7.9×1031535 0.46×103A. 寒冬季节盛有水的水缸放在室外不可能破裂B. 标准大气压下,铝在660℃时一定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 体积相等的铁球和铝球,如果它们的质量相等,铁球可能是实心的D. 质量相等的实心铁块和实心铝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块吸收的热量较多二、填空题15.食用油总是浮在水面上,这是因为油的密度比水 ________(小/大);用同样的炉火给相同质量的水和食用油加热,发现水先沸腾,说明食用油的 ________比水高.16.a、b是两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a的质量为81g体积为30cm3,b的质量为50g,体积为25cm3.如果其中有一个球是实心的,那么,这个实心球应该是________(a/b)这种金属的密度是________g/cm3 17.一个能装500g水的玻璃瓶,能否装下500g水银?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用该玻璃瓶装满水后的总质量是750g,则瓶子的体积是________cm3,如果用该瓶装满酒精后的总质量为________g。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2.3《探究-物质的密度》课堂精练含答案(北师八上)

2.3《探究-物质的密度》课堂精练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单选题:(提示:本大题共15小题,下面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相信你一定会作出正确的选择,努力~~加油~~你是最棒的!)1.铜雕产生于商周,是以铜料为胚,运用雕刻、铸塑等手法制作的一种雕塑。
如图所示,是茶馆人物雕像,假设其密度为8×103kg/m3,则每一尊雕像的质量约为()A.5kgB.50kgC.500kgD.5000kg2.关于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B.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C.密度与物体所处的状态无关D.密度与物体的温度无关3.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里面装有水,把质量相同的实心铜块、铁块、铝块依次放在甲、乙、丙三个杯子中,水面恰好相平,原来装水最多的杯子是()A.甲杯B.乙杯C.丙杯D.原来装水一样多4.下列物体经过一定变化后其质量和密度都不变的是()A.一杯水放入冰箱后结成冰B.温度计中的水银柱受热后膨胀C.一支粉笔被老师用去一半D.将铁球压瘪5.小华同学在探究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时,做出了如图所示的图像,根据图像提供的信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当甲和乙的体积相同时,甲的质量比乙的质量小B.当甲和乙的质量相同时,甲的体积比乙的体积小C.甲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比乙的大D.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6.关于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密度不同的两个物体,其体积就不同B.一支粉笔折成两段,则半支粉笔的密度变小C.铝的密度是2.7g/cm3,表示体积是1cm3的铝的质量为2.7g/cm3D.铜比铁的密度大,则体积相等的铜块和铁块,铜块的质量较大7.如图所示,在副食商店中,商家常用“提子”来量度液体物品的质量。
如果用刚好能装0.5kg 酱油的“提子”来量度白酒(ρ酱油>ρ白酒),则对装满一“提子”的白酒质量的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等于0.5kgB.小于0.5kgC.大于0.5kgD.以上判断均不正确8.关于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把一块砖切成体积相等的两块,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B.铁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表示铁的质量比水的质量大C.密度不同的两个物体其质量可能相同D.密度相同的两个物体其质量一定相同9.下列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的是()10.用密度为2.7×103kg/m3的铝制成甲、乙、丙三个大小不同的正方体,要求它们的边长分别为0.1m、0.2m和0.3m,制成后经质量检验员称得它们的实际质量分别为3kg、21.6kg 和54kg,质量检验员指出:有两个不合格,其中一个掺入了杂质,为次品,另一个混入了空气泡,为废品。
【教育资料】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3学生实验:探究物质密度质量检测练习题学习专用

2.3“学生实验:探究物质的一种属性—密度”质量检测练习题一、单选题1.将一块长木板截成长短不同的两段,则这两段木板()A. 质量相等B. 密度相等C. 重力相等D. 体积相等2.将一根短的铁丝拉长,一定变大的是它的( )A. 质量B. 体积C. 密度D. 电阻3.由公式ρ=m/V得出以下的结论,正确的是()A. 密度跟质量成正比B. 密度跟体积成反比C. 密度跟质量成正比,跟体积成反比D.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性质,同种物质的密度一般不随自身质量或体积的变化而变化4.如图是将一个气球压入水中的过程(气球不会漏气且不会爆裂),球内气体的质量和密度变化情况是()A.质量变大,密度变大B.质量不变,密度变小C.质量变小,密度不变D.质量不变,密度变大5.根据你对生活中物理量的认识,下列数据中最符合生活实际的是()A. 一个中学生的质量大约是50gB. 中学生课桌高约为80mC. 人体的密度约为1.0×103kg/m3D. 初中生跑100m用时8s6.一个氧气瓶里的氧气密度为ρ,用去后,余下的氧气密度为()A. ρB. 0.75ρC. 0.5ρD. 0.25ρ7.如图所示,甲、乙、丙是三个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将质量相等的酒精、硫酸和盐水分别装在这三个容器中,根据下表给出的密度值,甲、乙、丙三个容器依次装的是()A. 硫酸、盐水、酒精B. 盐水、酒精、硫酸C. 酒精、硫酸、盐水D. 硫酸、酒精、盐水8.有甲、乙两金属块,他们的密度之比为2:1,,他们的质量之比为4:5,则他们的体积之比为()A. 5:2B. 2:5C. 8:5D. 5:89.夏天在教室吹起一个不漏气的橡皮气球扎紧后放入冰箱,一段时间后球内气体的质量与密度的变化情况是()A.质量增加,密度增加B.质量不变,密度增加C.质量减小,密度减小D.质量不变,密度不变10.在实施“国家863”计划中,材料科学家研制出一种高分子聚合材料,它的某些性能优于制造飞机的铝合金,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 学生实验:探究物质的密度一.选择题(共15小题)1.人们常说:“木头比铁轻”这句话的实际含义是指木头与铁相比具有较小的()A.密度 B.体积 C.重力 D.质量2.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象由图象可知,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ρ甲、ρ乙和水的密度ρ水之间的关系是()A.ρ乙>ρ甲>ρ水B.ρ乙>ρ水>ρ甲C.ρ甲>ρ水>ρ乙D.ρ水>ρ甲>ρ乙3.一物块轻轻放入盛满水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68g水溢出;将其轻轻放入盛满酒精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64g酒精溢出酒精的密度是0.8×103kg/m3,则物块的密度是()A.0.85×103kg/m3B.0.90×103kg/m3C.0.94×103kg/m3D.1.10×103kg/m34.在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的左右两盘上分别放两个体积相同的实心物体甲和乙,天平不平衡,指针向右偏,由此可以知道()A.甲物的密度比乙物的密度大B.甲物的密度比乙物的密度小C.甲物与乙物的密度相同D.无法判断甲、乙两物体密度的大小5.很多同学知道自己的身高和体重,却不知道自己的体积某同学身高170cm,体重60kg,他的体积约为()A.0.006m3B.0.06m3C.0.6m3D.6m36.有甲、乙两物体,它们的体积之比是2:1,质量之比是4:1,则它们的密度之比是()A.8:1 B.2:1 C.1:4 D.1:87.古代劳动人民巧妙地利用水来开山采石:冬季,在白天给石头打一个洞,再往洞里灌满水并封实,待晚上降温,水结冰后石头就裂开了(冰的密度比水的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石头裂开后密度减小B.石头裂开后密度增大C.水结冰后质量增大,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D.水结冰后质量不变,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8.王兵在“测量石块的密度”的实验时,测出几组数据,根据这些数据绘出图象,能正确表示“密度与质量的关系”的图象是()A.B.C.D.9.实验室里常用悬重法测蜡块的密度,如图所示,量筒内原来水的体积为V0,只浸没入重物时,量筒内水与重物总体积为V1,将蜡块及重物全浸入水中后,量筒水面所示总体积为V2,已知蜡块的质量为m,则蜡块的密度为()A.B.C.D.10.小明为测量老陈醋的密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①用天平测出空量筒的质量②向量筒中倒入适量醋,测出醋的体积③用天平测出量筒和醋的总质量对上述实验步骤所持的观点应是()A.易使量筒从天平上倾斜而摔碎,不宜提倡B.能测出醋的密度且步骤合理C.所测出醋的体积一定不准确,不可取D.测出醋的密度值偏大,不可取11.在2018年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下一届冬奥会主办方﹣中国北京的演员进行了“北京八分钟”的精彩表演,表演中两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让人印象深刻,据悉这两只熊猫是由演员穿着木偶道具表演的熊猫木偶由铝合金材料制成,高度达到2.35米,质量却只10kg 这熊猫木偶是利用了铝合金材料的哪种特性?()A.比热容小 B.密度小C.透光性好 D.导电性能好12.两枚外形相同的实心戒指,一枚由纯金制作,另一枚用铜合金制作为了分辨哪一枚是金戒指,下列做法最好的是()A.量体积进行比较B.称质量进行比较C.测密度进行比较D.以上方法都可以13.A、B两物体,它们的质量相等,已知ρA:ρB=4:3,且两物体体积V A:V B=3:2,则下述结论正确的是()A.A物体肯定是空心的B.B物体肯定是空心的C.两物体肯定是空心的D.两物体肯定是实心的14.在测量盐水的密度时,几个实验小组讨论设计了以下一些实验步骤: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②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盐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③将烧杯中的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记下量筒中盐水的体积;④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⑤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记下量筒中盐水的体积;⑥把测得的数据填入表格,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下列选项中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顺序最合理的是()A.①②⑤⑥ B.②③④⑥ C.②⑤⑥① D.③④②⑥15.测定一块石块的密度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在分度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B.用调节好的天平测石块的质量时,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石块质量为52g C.用量筒测出石块的体积如图丙所示,石块体积为20cm3D.石块的密度为2.6kg/m3二.填空题(共8小题)16.小东买了一瓶矿泉水,喝去了一半后,剩余的矿泉水的密度(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水的密度是1.0×103kg/m3,表示的物理意义是17.分别由不同物质a、b、c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体积和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密度最大的物质是(选填“a”、“b”或“c”);等质量的a、b实心物体的体积之比是;若用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制成大小相同的三个空心球,则空心部分最大的是(选填“a”、“b”或“c”)物质制成的18.体积相同的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3:2.则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为,把甲乙两物体都截去一半,两物体剩余部分的密度之比为19.质量为0.4kg的空瓶,装满水后的总质量为1.9kg,装满酒精后的总质量为g,该瓶能装某液体2.7kg,此液体密度为kg/m3.(酒精密度800kg/m3)20.故事影片中所展现的楼房倒塌的场面中,砸在人们身上的“混凝土块”是由密度很的材料制成的道具“削铁如泥”通常用来形容某种刀具品质优良,从科学的角度来讲,说明制作刀具的材料比铁大21.小明将托盘天平放在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测出小石块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g;接着测出小石块的体积为10cm3,则小石块的密度为kg/m322.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得到的数据如表,根据数据绘出的图象如图所示则量杯的质量是,液体的密度是23.有一个质量是540g、体积为360cm3的空心铝球,其空心部分的体积是cm3.如在空心部分注满水后,总质量为g.(ρ铝=2.7g/cm3)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24.小元同学在完成“测量某小合金块密度”的实验中,进行如下的实验操作:A.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橫梁平衡B.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将小合金块用细线系好后,慢慢地浸没在水中,记下小合金块和水的总体积C.将小合金块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橫梁恢复平衡(1)该实验原理是(2)为了减小实验误差,最佳的实验操作顺序是(填写字母)(3)正确操作后读取数值,如图甲、乙所示,小合金块的质量为g,小合金块的体积为cm3,由此可得出小合金块的密度为g/cm3.25.用“排水集气法”测量空气密度主要的实验步骤如下:①用电子天平测出打足了气的篮球质量m1;②测量出集气瓶的内径并算出其内部横截面积S;③集气瓶装满水,口朝下放在水槽内,带夹导管一端连接篮球的气嘴,另一端放在瓶内,准备排水集气;④轻轻松开导管夹,让篮球内的空气进入集气瓶,在篮球体积没有明显减小前,停止放气;⑤测出放气后篮球的质量m2;⑥调整瓶的高度,使瓶外水面相平,测量瓶内空气柱的高度h;⑦利用密度公式算出集气瓶内空气密度(1)篮球在放气过程中,球内空气质量、空气密度(填“减小”或“不变”)(2)若瓶内水面明显高于水槽内水面,需要缓慢地(填“向上提或向下压”)集气瓶,直至瓶内外水面相平(3)当瓶内外水面相平时,瓶内外气压,此时瓶内外空气密度相等(4)空气密度ρ= (用所测物理量表示)(5)实验中要求篮球体积不发生明显变化,是为了减小(填“重力”或“浮力”)对质量测量的影响26.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定某种液体的密度的实验中:(1)调节天平时,指针静止的位置如图甲所示为使天平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2)如图乙,将待测液体倒入烧杯中,用已调好的天平测量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由图可知,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是g;(3)如图丙,将烧杯中的液体一部分倒入到量筒中,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是cm3;(4)如图丁,用已调好的天平测量剩余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由此可知液体的密度是kg/m3四.计算题(共2小题)27.有甲、乙两个溢水杯,甲溢水杯盛满酒精,乙溢水杯盛满某种液体将一不吸水的小球轻轻放入甲溢水杯中,小球下沉到杯底,溢出酒精的质量是40g;将小球从甲溢水杯中取出擦干,轻轻放入乙溢水杯中,小球漂浮且有的体积露出液面,溢出液体的质量是50g,已知ρ酒精=0.8×103kg/m3,试问:(1)小球的体积是多少?(2)液体的密度是多少?28.已知砖的密度为1.5×103千克/米3,用长25厘米、宽12厘米、厚6厘米的砖铺一人行道,若人行道的总面积为750米2,要求人行道路面铺砖厚度为12厘米求:(1)铺完此路至少需要多少块砖;(2)如果汽车一次能运载4吨砖,则最少需要运多少次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15小题)1.A 2.B 3.A 4.B 5.B 6.B 7.D 8.A 9.B 10.A 11.B 12.C 13.A 14.B 15.D二.填空题(共8小题)16.不变;1m3的水的质量是1.0×103kg17.c;2:1;c18.3:2; 3:219.1600;1.8×10320.小;硬度21.水平;26;2.6×10322.20g;1.0×103kg/m323.160;700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24.(1)ρ=;(2)ACB;(3)32;10;3.2×10325.(1)减小;减小;(2)向上提;(3)相等;(4);(5)浮力26.(1)左;(2)72.4;(3)40;(4)1.13×103四.计算题(共2小题)27.(1)由题知,小球在甲溢水杯中下沉,则小球的体积就等于排开酒精的体积,根据ρ=可得小球的体积:V=V排酒精===50cm3;(2)由题意知,小球漂浮在乙溢水杯的液体中,根据漂浮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可得:F浮乙=G=G排液,所以可得小球的质量:m=m排液=50g;则小球的密度:ρ球===1g/cm3;小球在乙中漂浮,且有的体积露出液面,则V排=V,由漂浮条件可得:F浮乙=G,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得:ρ液g×V=ρ球gV,则液体的密度:ρ液=ρ球=×1g/cm3=1.1g/cm3答:(1)小球的体积是50cm3;(2)液体的密度是1.1g/cm328.(1)人行道路面铺砖厚度为12cm,说明砖是侧放,如图所示一块砖铺路的面积:S0=25cm×6cm=150cm2=1.5×10﹣2m2,需要砖的数量:n===5×104(块);(2)一块砖的体积:V=25cm×12cm×6cm=1800cm3=1.8×10﹣3m3,由ρ=得一块砖的质量:m0=ρV0=1.5×103kg/m3×1.8×10﹣3m3=2.7kg,所需砖的总质量:m总=5×104×2.7kg=1.35×105kg,因为汽车一次能载4t=4000kg,所以需要运载的次数:新人教部编版初高中精选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