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中药铺

合集下载

2012年高考真题试卷语文(浙江卷)答案解析版1

2012年高考真题试卷语文(浙江卷)答案解析版1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语文试题(解析版)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D )A. 昵.(nì)称质.(zhǐ)量衣钵.(bō)因噎.(yē)废食B. 刍.(chú)议熟稔.(rěn)露.(lù)脸瘙(sào)痒难忍C. 奇葩.(pā)笑靥.(yǎn)当.(dàng)真物阜.(fù)民丰D. 绮.(qǐ)丽木讷.(nè)顷.(qǐng)刻入不敷.(fū)出解析:A质(zhǐ)量应为质(zhì)量;B露(lù)脸应为露(lòu)脸;C笑靥.(yǎn)应为笑靥.(yè)。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C )A.散文是倍受读者青睐的文体,古今中外的散文家凭借生花妙笔,写下了无数文采斐然、脍炙人口的名篇。

B.上课铃声过后,他才慌慌张张地冲进教室,‚报告‛声刚落,同学们轰堂大笑,原来他衣服的纽扣错位了。

C.毋庸讳言,得过且过、敷衍塞责的教师确实存在,但像‚最美女教师‛张丽莉那样爱生如子、恪尽职守的人,才是教师队伍中的主流。

D.作为领导干部,面对群众时需要很强的亲和力,只有贴近群众,和颜悦色而不是急言厉色,才能真正听到群众的心声。

解析:A倍受应为备受;B轰堂大笑应为哄堂大笑;D急言厉色应为疾言厉色。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C )A.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温总理对于..一些地方房价还没有回到合理价位,调控不能放松的表态,让市场对楼市调控政策放松的预期落了空。

B.要解决愈演愈烈的医患矛盾,既需要运用法律武器制止违法行为,更需要从根本上釜底..,进一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抽薪C.中国古典诗歌所用的许多物象,本是无情无知的,但经过历代诗人反复继承、运用和发展,积淀..了丰厚的象征意蕴,成为传统的审美意象。

A3现代文阅读之语言赏析

A3现代文阅读之语言赏析

【2013· 浙江卷· 牛铃叮当】 19.赏析第5自然段中画线句。(4分) ⑤水牛天生就能游泳,还是长距离泅渡的高手。水浅处水牛游得很慢,一 边游还一边不忘啃食水中的荷叶、蒿草和野生水稻;一旦游到水深处,它 便变得特别快捷,一边用力划动四肢,一边高高抬起头角,“嗯呀——嗯 呀”十分得意地叫唤不停。夏天,水牛成了我和一班好伙伴的“游泳老 师”。跟着水牛学游泳,我们先是用柳条鞭子将水牛赶至河里,双手死死 地拽住牛尾巴,待水牛飞速抢渡时,再使劲用双脚拍击水面。不消两日, 我们便掌握了“牛刨”“蛙泳”等全套的游泳本领。 ⑥与水牛朝夕相处,我们也摸透了它温和、驯良的习性。只要你往牛头前 一站,哪怕它正在吞食草料,也会赶紧把头一低,让你攀住牛角,爬到它 背上。待你坐好,水牛还不忘摆动头角,“嗯呀——嗯呀”撒娇般地叫唤 几声,牛铃也会“叮当——叮当”地响个不停。骑在牛背上的我们,头上 扎着柳条帽,腰间别着把弹弓,右手高高扬起柳条鞭子,活像一个个舞剑 骑马、披挂出征的大将军。
这个句子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提醒读者注意 ,引发思考(设置悬念)
反问——语气强烈,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强调……
这个句子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语气强烈,具 有无可辩驳的力量,强调了……
反复——突出强调
这个句子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突出强调了 ……的思想感情。
拟人——使事物生动形象,表意丰富。
这个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物人格化, 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描写了)……,抒发了……
【2012· 山东卷· 被时间决定的讲述】 21.以③④段为例,简要分析本文语言的两个主要特点。(4分)
【2011· 天津卷· 塔上的树】 19.请细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写一段80字以内的赏析性文字。
【2013•天津卷· 胡杨人家】

《母亲的中药铺》2017高三

《母亲的中药铺》2017高三

现代文阅读失分的主要原因:
1· 不能仔细审题,导致答题方向偏差或 答题要点遗漏; 2· 答题概述能力不强; 3· 缺乏强烈的得分意识。 4· 卷面马虎,书写潦草。

5.作者在文末说“母亲就是我人生一味 无价的中药”,联系全文谈谈你对这句 话的理解。(5分) (1)母亲这味“中药”,为“我”抵 御世间的伤害。(具体方面) (2)如同中药的药理,母亲的爱与美 德,慰藉“我”的心灵,成为“我” 无价的精神财富。(抽象方面) (3)用比喻的修辞形象地表达我对母 亲的真挚感情。 (4)呼应标题,深化题旨。
•3分
知 识 储 备
白描---简笔勾勒,简洁准确传神 工笔\渲染---细描精雕细刻,纤毫毕见,具体生 动 运用描写手法总的作用:表现人物性格、反映作 品主题
熟悉各种描写手法的特点.
2.第四段中作者写由药名引发的联想,有何用意? (3分)(作用题,可从结构和内容角度答题) (1)由药名想到国画和传说故事,点明药名与传 统文化的联系。(写了什么内容) (2)连续两个问句,表现“我”对中药的好奇 心和亲近感。(表达了什么情感) (3)丰富文章的内容。(联想本身的作用)
4.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5分)
(1)运用排比、比喻手法,层层推进, 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2)从有生命之物写到无生命之物, 再由物到人,表达世间万物皆可入药, 万物皆有其性、各有各用的道理,丰 富了中药的含义。 (4)用比喻手法,以灵芝设喻,把人与 人之间的关系升华为不可或缺的依存 关系。
5题--审题
“文末”这个词要注意,你会想到什么? “联系全文”意味着? 此题其实是理解句子的含义(对重要语句的理解)
所谓重要的句子,通常指以下几种语句:1.结构 比较复杂,意思难懂的句子;2. 使用了修辞, 内涵丰富的句子;3. 揭示文章脉络层次的句子; 4. 统摄全篇,或揭示文章中心、主旨、观点、 情感的句子。

母亲的中药铺

母亲的中药铺

①修辞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②常见表达技巧的运用; ③句子多重内涵的探讨; ④划线句子与上下感染力。 ②世间万物皆可入药,丰富了“中药”的含 义。 ③点明万物皆有其性、各具其用的哲理。 ④用“灵芝”设喻,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升 华为不可或缺的依存关系。
• 5. 作者在文末说“母亲就是我人生一味无 价的中药”,联系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 解。(5分)
2. 第四段中作者写由药名引发的联想, 有何用意?(3分)
解析:引发的联想或者是引用等的用意多从内 容、结构和表达效果上来解答。 答案示例: ①丰富文章的内容。 ②点明药名与传统文化的联系。 ③表现“我”对中药的好奇心与亲近感。
3. 文中为什么用较多的笔墨 写“甘草”?(4分)
•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写作意图,多从上下文 的联系以及作品的主题来考虑答案。 • 答案示例: • ①“我”的姓氏关联着甘草,与甘草有渊源。 • ②“我”嚼着甘草长大,对甘草有特殊的感情。 • ③甘草具有“甜味”,是处于那个年代的“我” 充实、幸福的写照。 • ④甘草使“我”悟出了人生的真谛。
【解析】:题目考查了人物形象塑造中的动作描写,整个 “抓药”的细节只用了几个传神的动作就刻画出三个阿姨 抓药的娴熟。
11.简析第三段中的“抓药” 细节。(3分)
答案示例: ①用白描手法,(或动作描写,1分)通过“瞟”、 “抓”、“称”、“添”、“减”、“包”、“扎” 等一系列动作,表现了她们娴熟的抓药技艺与细致、 耐心的工作态度。(1分) ②用质朴的语言真实地再现人物及相关场景。( 1分)
4. 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5分)
现在,父亲走了,去了天国。母亲一个人守着我们,在空旷的屋 顶上栽花种菜。母亲身子瘦弱,时有病痛,我很是耽忧,同时, 我又安慰自己:生病不正常吗?不正证明了人在活着?何况,这 世上,还有那么多栩栩如生的药在陪护呢。一根草是药,一撇叶 是药,一线阳光,一滴水,也都是,甚至,一个人可以是另一个 人的灵芝。母亲多年与草木为伴,沉浸于无边无际的药香之中。 于我而言,母亲就是我人生一味无价的中药,为我清热解毒,可 以抵御这世间的种种伤害。 【句子赏析题的答题一般思路】

母亲的中药铺

母亲的中药铺

那时候,我最喜欢去的地方,一是新华书店,一是母亲的中药铺。

前者,是因为我爱看爱买连环画;后者,是因为我喜欢嗅闻那些中药的味道,特别是咀嚼几片苦甜苦甜的甘草。

母亲当过赤脚医生。

八十年代初,母亲参加医疗培训后,加入了城关镇合作医疗站。

医疗站在我读书的中学附近,临街两间旧木房。

一间开处方和打针,另一间,是药铺。

和母亲一起在守药铺的,还有三个阿姨。

一天到晚,她们就做三件事:抓药,打针,织毛衣。

除此之外,便是无休无止的聊天。

我注意到,她们抓药非常麻利,瞟一眼处方,就可以找到相应的抽屉。

仅凭手抓.就基本准确,最后还是放进小秤称一称,添点或减点。

然后,把药倒入毛边纸或废报纸,包好扎紧,写几个字交待几句,递给别人。

只要一走进药铺,我就被一股浓重的药香包裹得严严实实,有点喘不过气来,但一习惯就好了。

我望着那些神秘莫测的抽屉,瞅着那些贴着标签的药名,兴奋不已:什么“半夏,黄精”,什么“益母草、白芨”,都是曼妙的植物。

当然,也有的是矿物和其他异类,比如“朱砂、雄黄、海马”,不由得使我产生了相关的联想:这朱砂,肯定就是国画中传统的红色颜料吧?李可染曾用顶级朱砂绘过四张毛主席诗意图《万山红遍》,已成画史上的经典。

至于雄黄,不就是许仙意气用事的东西吗?所谓的海马,只是相当于一条小鱼而已。

其中,我最喜欢的药草,是甘草。

首先,是因为它的名字,甘草,望文生义,不就是“甘甜之草”吗?昔时,神农氏遍尝百草,解毒靠的就是这宝贝。

再加上,我自己就姓“甘”,与这甘草,是家门,五百劫前,应是同根而生之族。

最早,是母亲教我嚼的甘草,一是因为它的药理,二是可以变相地替代水果糖,八十年代,任何甜味都是奢侈品。

就这样,我嚼着甘草成长着,自以为嚼出了甘草的本真之味,破解了甘草的一切密码。

母亲还爱用党参来炖乌骨鸡和猪肚,补血。

她营养不足,严重贫血。

人参太贵,吃不起。

还有金银花和枸杞,母亲他们都用来泡茶喝。

自然,我也跟着全部享受到了。

在自家的院子墙角,母亲还栽了几株三七。

《母亲的中药铺》阅读答案

《母亲的中药铺》阅读答案

《《母亲的中药铺》阅读答案.doc》①那时候,我最喜欢去的地方,一是新华书店,一是母亲的中药铺。

前者,是因为我爱看...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推荐度:点击下载文档https://m./wenxue/yuedudaan/42113.html下载说明:1. 下载的文档为doc格式,下载后可用word文档或者wps打开进行编辑;2. 若打开文档排版布局出现错乱,请安装最新版本的word/wps 软件;3. 下载时请不要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否则会导致无法下载成功;4. 网页上所展示的文章内容和下载后的文档内容是保持一致的,下载前请确认当前文章内容是您所想要下载的内容。

付费下载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限时特价:6.00元/篇原价20元免费下载仅需3秒1、微信搜索关注公众号:copy839点击复制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3、将验证码输入下方框内,确认即可复制联系客服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温馨提示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我知道了咨询客服×常见问题•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3、如何联系客服?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公众号“网站在线小助理”,及时联系客服解决。

请把【付款记录详情】截图给客服,同时把您购买的文章【网址】发给客服。

客服会在24小时内把文档发送给您。

(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母亲的中药铺》阅读练习及答案

《母亲的中药铺》阅读练习及答案

《母亲的中药铺》阅读练习及答案(1)那时候,我最喜欢去的地方,一是新华书店,一是母亲的中药铺。

前者,是因为我爱看爱买连环画;后者,是因为我喜欢嗅闻那些中药的味道,特别是咀嚼几片苦甜苦甜的甘草。

(2)母亲当过赤脚医生。

八十年代初,母亲参加医疗培训后,加入了城关镇合作医疗站。

(3)医疗站在我读书的中学附近,临街两间旧木房。

一间开处方和打针,另一间,是药铺。

和母亲一起在守药铺的,还有三个阿姨。

一天到晚,她们就做三件事:抓药,打针,织毛衣。

除此之外,便是无休无止的聊天。

我注意到,她们抓药非常麻利,瞟一眼处方,就可以找到相应的抽屉。

仅凭手抓,就基本准确,最后还是放进小秤称一称,添点或减点。

然后,把药倒入毛边纸或废报纸,包好扎紧,写几个字交待几句,递给别人。

(4)只要一走进药铺,我就被一股浓重的药香包裹得严严实实,有点喘不过气来,但一习惯就好了。

我望着那些神秘莫测的抽屉,瞅着那些贴着标签的药名,兴奋不已:什么“半夏,黄精”,什么“益母草、白芨”,都是曼妙的植物。

当然,也有的是矿物和其他异类,比如“朱砂、雄黄、海马”,不由得使我产生了相关的联想:这朱砂,肯定就是国画中传统的红色颜料吧?李可染曾用顶级朱砂绘过四张毛主席诗意图《万山红遍》,已成画史上的经典。

至于雄黄,不就是许仙意气用事的东西吗?所谓的海马,只是相当于一条小鱼而已。

(5)其中,我最喜欢的药草,是甘草。

首先,是因为它的名字,甘草,望文生义,不就是“甘甜之草”吗?昔时,神农氏遍尝百草,解毒靠的就是这宝贝。

再加上,我自己就姓“甘”,与这甘草,是家门,五百劫前,应是同根而生之族。

最早,是母亲教我嚼的甘草,一是因为它的药理,二是可以变相地替代水果糖,八十年代,任何甜味都是奢侈品。

就这样,我嚼着甘草成长着,自以为嚼出了甘草的本真之味,破解了甘草的一切密码。

(6)母亲还爱用党参来炖乌骨鸡和猪肚,补血。

她营养不足,严重贫血。

人参太贵,吃不起。

还有金银花和枸杞,母亲他们都用来泡茶喝。

《母亲的中药铺》讲评讲评1

《母亲的中药铺》讲评讲评1

14.作者在文末说“母亲就是我人生一味 无价的中药”,联系全文谈谈你对这句 话的理解。(5分)
考场答卷实录一:
母亲从小让作者嚼甘草,炖汤给作者喝,母 亲十分关心爱护作者,就像中药一样,为 作者清热解毒,使作者受益良多,表达了 作者对母亲的赞美和对母亲的爱。
3分
14.作者在文末说“母亲就是我人生一味 无价的中药”,联系全文谈谈你对这句 话的理解。(5分)
12题---整合答案
一部分同学仍不知道从文中找答案 (第五段) 只知摘录,不会概括整合。 转化信息:通过联想、推断,将重 要信息转化为答案要点。
12.文中为什么用较多的笔墨写“甘草”? (4分) (1)“我”的姓氏关联着甘草,与甘 草有渊源。 (2)“我”嚼着甘草长大,对甘草有 特殊的感情。 (3)甘草具有甜味,是处于那个年代 的“我”充实、幸福的写照。 (4)甘草使“我”悟出了人生的真谛。
1· 不能仔细审题,导致答题方向偏差或 答题要点遗漏; 2· 答题概述能力不强; 3· 缺乏强烈的得分意识。 4· 卷面马虎,书写潦草。
现代文阅读法则
读懂文章 全面审题 规范答题 完整表达

母亲的中药铺
10.简析第三段中的“抓药”细节。 (3分) (审题) 11.第四段中作者写由药名引发的联想, 有何用意?(3分) (审题) 13.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5分) (审题) 14.作者在文末说“母亲就是我人生一 味无价的中药”,联系全文谈谈你对 这句话的理解。(5分) (审题) 12.文中为什么用较多的笔墨写“甘 草”? (4分)(整合答案)
阅读思维方法欠缺? 所得分是实力分还是运气分?
得了分的题目未必是因为知识学得扎实, 有时属于歪打正着?
语文学习没有常胜将军,一马当 先不必沾沾自喜,马失前蹄不必 妄自菲薄,语文学习关键在于细、 实、慢、活,坚持不懈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那时候,我最喜欢去的地方,一是新华书店,一是母亲的中药铺。

前者,是因为我爱看爱买连环画;后者,是因为我喜欢嗅闻那些中药的味道,特别是咀嚼几片苦甜苦甜的甘草。

母亲当过赤脚医生。

我记得,八十年代初,母亲参加医疗培训,学习积极性很高,在一本标着毛主席语录的红壳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作了记录,内容是关于各类药物的名称、习性、特征、用途及各种治疗技术。

母亲的字写得很好,比我父亲的还好,让我非常的惊异:小学文化程度的她,笔迹丝毫不见稚拙,反倒像一个文化干部写的。

直到今天,在书法艺术上颇为自得的我,重新去审视母亲二十多年前的字迹,还是可观的。

不过,她常常写错别字。

现在,我还保留着母亲的这个笔记本,以及配套的两册中医教材。

我把它们插在书架上,似乎仍然能闻到书页之间散发出来的淡淡药香。

经过合格培训,母亲加入了城关镇合作医疗站,地点在我读书的中学附近,临街两间旧木房。

一间开处方和打针,由老中医李医生坐堂;另一间,是药铺,有两排暗红色大柜子,柜中塞满抽屉,
抽屉门贴着一张白色泛黄的小纸片,毛笔楷书着奇奇怪怪的中药名。

抽屉的拉手很独特,是一颗划着纹路的白瓷。

这些药名,全是白发苍苍的李医生写的,他面貌清瘦,戴着老花镜,一口上海腔,好像是一个回不去了的老知青。

在我们这个小县城,上海知青来过不少,留下来的几个,都很另类:一个热爱骑单车,不管天晴下雨还是有事无事,都在街上溜达;一个善于拉手风琴吹笛子,曲调总是那么的忧郁孤独,多年之后,我终于听出了,一首叫做《鹧鸪飞》,一首唤作《姑苏行》。

因为有了这个神仙一般形貌和气质的老中医,很多人慕名而来,连看他开处方都是一种享受:望闻问切一阵,他就在处方笺上龙飞凤舞,写出一串天书般的符号,递给我母亲。

每天上学,我都路过这里。

我还发现,学校的一个退休老教师也最爱来,他姓史,教美术的,因为爱画毛主席像,出过名,但也因此而遭罪。

听说,他被关过牛棚。

从此,失魂落魄,无以排忧,就来找李医生讲话,声音压得很低,时不时仰天叹息。

和母亲一起在守药铺的,还有三个阿姨。

我看见,一天到晚,她们就做三件事:抓药、打针、织毛
母亲的
中药铺□甘
典江
小品文选刊
8
品艺
衣。

除此之外,便是无休无止的聊天。

我注意到,她们抓药非常麻利,瞟一眼处方,就可以找到相应的抽屉。

仅凭手抓,就基本准确,最后还是放进小秤称一称,添点或减点。

然后,把药倒入毛边纸或废报纸,包好扎紧,写几颗字交待几句,递给别人。

只要一走进药铺,我就被一股浓重的药香包裹得严严实实,有点喘不过气来,但一习惯就好了。

我望着那些神秘莫测的抽屉,瞅着那些贴着标签的药名,震惊不已:它们的名字,怎么那样奇异呀,什么“半夏,黄精”,什么“益母草、白芨”,都是曼妙的植物,当然,也有的是矿物和其他异类,比如“朱砂、雄黄、海马”等,不由得使我产生了相关的联想:这朱砂,肯定就是国画中传统的红色颜料吧?李可染曾用顶级朱砂绘过四张毛主席诗意图《万山红遍》,已成画史上的经典。

至于雄黄,不就是许仙那厮意气用事的东西吗?所谓的海马,只是相当于一条小鱼而已。

其中,我最喜欢的药草,是甘草。

首先,是因为它的名字,甘草,望文生义,不就是“甘甜之草”吗?昔时,神农氏遍尝百草,解毒靠的就是这宝贝。

再加上,我自己就姓“甘”,与这甘草,是家门,五百劫前,应是同根而生之族。

最早,是母亲教我嚼的甘草,一是因为它的药理,二是可以变相地替代水果糖,八十年代,任何甜味都是奢侈品。

就这样,我嚼着甘草成长着,自以为嚼出了甘草的本真之味,破解了甘草的一切密码。

母亲还爱用党参来炖乌骨鸡和猪肚,补血。

她营养不足,严重贫血。

人参太贵,吃不起。

还有金银花和枸杞,母亲他们都用来泡茶喝。

自然,我也跟着全部享受到了。

在自家的院子墙角,母亲还栽了几株三七。

蔓延的藤叶牵上墙,覆盖成了一面翠绿的毯子,像青绿山水画的设色,极其养眼。

可惜,后来拆迁,毁于一旦,使我失去了这一片翠绿。

母亲只好把三七块茎挖出,收藏好。

她说,三七可以治妇科恶疾,以及跌打损伤。

九十年代的某一天,这个合作医疗站被撤销了。

听说,是市场经济原因:母亲他们这个小小的
中药铺,并不赚钱,无论是卖药还是打针,收费都
极其低廉,近乎成本价,我亲眼看见,一大包药,
只收几角钱块把钱,有什么赚头?母亲讲,他们的
工资是由卫生局补贴的。

现在,政府要改革,得撤
销不太规范的中药铺。

于是,大家被迫把门面卖了,各分得了几千块钱,散伙走人。

回到家,母亲专职做她的家庭主妇。

赚钱的
任务,彻底由父亲负责。

那个中药铺,被别人买去,改作了服装店。

从此,街上流行的药店,大多
是连琐的西药店。

在我的印象中,传统的中药是
文化,望闻问切的中医大夫,等同于诗人,比如,
我所仰慕的傅青主傅山。

相反,我害怕西药西医,
因为这些东西是实验室配制合成出来的化学组织,成分复杂而可疑,至少没有一个在阳光之下
生长的过程,没有温度、湿度,更无个性与灵魂。

我实在难以想象,“阿莫西林”比母亲的“金
银花”会更让我亲近与信赖。

甚至,当我感冒受寒,母亲亲手煎熬的一罐红糖姜开水,也会比最
昂贵的感冒灵帮我发热而痊愈,至少,我心已暖。

现在,父亲走了,去了天国。

母亲一个人守着我们,在空旷的屋顶上栽花种菜。

母亲身子瘦弱,时
有病痛,我很是担忧,同时,我又安慰自己:生病
不正常吗?不正证明了人在活着?何况,这世上,
还有那么多栩栩如生的药在陪护呢。

一根草是药,一撇叶是药,一线阳光,一滴水,也都是,甚至,一个人可以是另一个人的灵芝。

母亲多年与草木为伴,沉浸于无边无际的药
香之中,应该已有一层延年益寿的包浆护体。


对于我而言,母亲就是我人生一味无价的中药,
为我清热解毒,可以抵御这世间无奈的愁啼悲苦。

选自《雨花》
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