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物mullen胀破强度性能测试实验条件分析

合集下载

纺织品胀破强度和胀破扩张强度的测定

纺织品胀破强度和胀破扩张强度的测定

纺织品胀破强度和胀破扩张强度的测定拉伸强度对某些织物(如针织物和花边)不太适宜,但可用胀破强度试验来代替。

织物破损时往往同时受到经向、纬向、斜向等方面的外力,特别是某些针织品(如纬编织物)具有直向延伸、横向收缩的特征,直向和横向相互影响较大,如采用拉伸强度试验,必须对经向、纬向和斜向分别测试,而破裂强度则可以对织物强度作一次性评价。

胀破强度:作用到一定面积试样上使之膨胀破裂的最大流体压力,以千牛顿/平方米(kN/㎡)表示。

胀破扩张度:在承受胀破压力下的试样膨胀程度,为试验时试样表面中心的最大高度,以毫米(mm)表示。

胀破时间:从试样承受流体压力开始至达到胀破时所需要的时间,以秒(s)表示。

测试原理:将一定面积的试样覆在弹性膜片上,并用一个规定尺寸的环形夹具夹住,在膜片下平缓地增加流体压力,直到试样破裂。

本实验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SO 2960-1974《纺织品——胀破强度和胀破扩张度的测定——弹性膜片法》。

1 适用范围1.1 本标准规定弹性膜片为纺织品胀破强度和胀破扩张度的测定方法。

1.2 本标准适用于针织、机织等工艺生产的织物。

1.3 本方法允许采用符合本方法规定技术条件的胀破强度仪。

2 引用标准国际羊毛局IWS TM No 29(1982 年4 月)《纺织品破裂强力试验法》GB 6529-86《纺织品的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日本工业标准JIS L 1079-1978《化学纤维织物试验》美国试验与材料协会ASTM D 3786-80《液压胀破强度标准试验方法》3.仪器和工具3.1 胀破强度仪应满足下列要求:3.1.1 类型符合本方法标准测试要求的胀破强度仪均可适用。

3.1.2 胀破强度仪的要求胀破强度仪应同时具有胀破强度和胀破扩张度的测定装置,并能使试样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破裂。

测定结果应能显示。

3.1.3 在仪器所使用的压力范围任意一点,精确度要求达到±1%。

指示胀破扩张度的工具精确度要求达到±0.25mm。

纺织品液压法测定胀破强力的不确定度分析

纺织品液压法测定胀破强力的不确定度分析

纺织品液压法测定胀破强力的不确定度分析作者:赵金晶,訾君,陈惠敏来源:《纺织报告》 2018年第2期摘要依据GB/T 7742.1-2005《纺织品织物胀破性能第1 部分: 胀破强力和胀破扩张度的测定液压法》对液压法测定纺织品胀破强力的不确定度进行了分析和评定,并量化不确定度分量,得出合成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

结果表明,液压法测定纺织品胀破强力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液压胀破仪的精准性和测量的随机效应引入的不确定度。

关键词纺织品;液压法;胀破强力;不确定度中图分类号:TS187+.4文献标识码:A纺织品在穿着和使用过程中,肘部、膝部等部位不断受到集中性负荷的顶、压作用而扩张直至破坏,这种破坏现象仅靠测试纺织品的拉伸断裂强力并不能反映实际穿着的情况,而纺织品的胀破强力就能很好体现这一点。

所以胀破强力是考核纺织品质量的一个重要物理指标。

目前,各个实验室为了提高测试结果的可信度和用户心目中的美誉度,而积极依据ISO / IEC 1702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1] 参与实验室认可活动。

相对以前的ISO / IEC 导则25,新标准更加强调应提供对于测试结果的不确定度的评估。

同时,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有关测量不确定度的政策中规定:“测试实验室应建立并应用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程序”,测量不确定度的应用是测试计量领域的一大进步。

它与传统的误差分析理论相比较,更加具有操作性。

因此,本研究运用不确定度理论对实验室的液压胀破仪测试系统及实验结果进行不确定度的评估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1 实验1.1 实验标准参照GB/T 7742.1-2005《纺织品织物胀破性能第1 部分: 胀破强力和胀破扩张度的测定液压法》[2]。

1.2 实验方法将试样夹持在可延伸的膜片上,在膜片下面施加液体压力,使膜片和试样膨胀。

以恒定速度增加液体体积,直到试样破裂,测得胀破强力。

1.3 实验环境样品调湿和实验在温度为(20±2)℃、相对湿度为(65±2)% 的恒温恒湿实验室中进行。

mullen胀破仪

mullen胀破仪

mullen胀破仪用于测定编织物、针织物和无纺布的胀破强度或接缝胀破强度,同时应用于纸张、皮革顶破所需的爆破力。

仪器为测定纺织品、纸等因受多方面外力而破损时的抵抗力(胀破强度)的试验机。

铺在试验片下的橡胶膜通过油压而膨胀,测定使试验片胀破时的压力,通过下式计算出胀破强度。

胀破强度(kPa)= A-BA = 橡胶膜使试验片胀破时的压力B = 被胀破的试验片取出后,只是橡胶膜时的压力Mullen胀破强力机备有不同量程的型号供选择,常用型号为C、A。

常用型号C最高可以测量200psi。

独特的变速箱装置可以使压力保持稳定。

电动驱动,手动把柄可以进行快速准确的样品夹持。

ASTM D3786,AS 2001.2.4,BS EN ISO 13938-1,GB/T 7742,ISO 13938-1,JISL1018/L1093,IWS TM170·快速试样夹持装置;·标准压力校正铝薄片;·理想的加注液压介质方式及排除空气结构;·互锁运转的变速箱可以使压力保持稳定。

·型号:C,A;·测试范围:0-200psi(C型),0-1500psi(A型);·油压速度:150±10ml/min;·显示方式:指针显示;·表头数量:2个;·样品夹具:手动;·小表量程范围:0-87psi·大表量程范围:0-233psi·夹头直径:31mm·液压介质:80%甘油,20%蒸馏水·标准配置:校正铝薄片,标准橡胶膜·外形尺寸:600×400×450mm·重量:35kg·电源:1∮,AC220V, 50HZ,3A。

织物涨破性能测试 液压法 GB T 7742.1

织物涨破性能测试 液压法  GB T 7742.1

织物涨破性能测试GB T 7742.1液压法1.原理1.1 测试样被一个圆形夹头固定在一个橡胶片的上面,液压系统使橡胶片膨胀,同时测试样也被带动膨胀。

压力以均匀速率增加直至测试样鼓爆为止。

记录鼓爆强力和鼓爆膨胀。

2.测试样2.1 试样测试前,应在65%±2%RH,21±1℃的环境中放置4个小时以上。

2.2 取样要求如图所示:3.测试设备测试设备应具备以下要求:3.1 测试设备可提供在100cm³/min—500 cm³/min流量范围内任意持续速率的加压,流量偏差不能超过流量的±10%。

如果测试设备不能调整流量,则测试过程应在(20±5)秒内完成,测试报告中应注明此点。

3.2 顶破压力表量程20%—100%范围内读数偏差不超过整个量程±2%。

3.3 膨胀高度最大为70mm,读数偏差为±1mm。

零点位置的设定应根据测试布样的厚度进行调整。

3.4 平均数与每个测试读数的偏差不超过±2%。

3.5 测试区域面积可选择:50cm²(直径:79.8mm)、100cm²(直径:112.8mm)、10cm²(直径:35.7mm)、7.310cm²(直径:30.5mm),对于不能采用现有的测试仪器进行测试的试样,则应通过协商解决。

3.6 测试过程中,试样夹头应夹紧测试样,测试样不能产生扭曲和移动。

夹头不能对测试样膨胀过程产生影响。

夹头内径的偏差应不超过±0.2mm。

3.7 夹头周围应配有防护罩,此防护罩应不影响观察测试过程中的膨胀过程。

3.8 橡胶片厚度为2mm,具有高膨胀性,如果橡胶片重复使用多次,则测试过程中的膨胀高度应小于该橡胶片的最大膨胀高度,且具有耐腐蚀性。

4.测试步骤4.1 根据测试样和测试面积设定增压速率,也可以通过调整顶破时间,使得测试样能够在(20±5)秒内被顶破。

织物破裂强度试验方案——mullen破裂强度试验法

织物破裂强度试验方案——mullen破裂强度试验法

织物破裂强度试验方案——mullen破裂强度试验法摘要:织物的胀破强力是织物的一个重要力学指标。

本文主要介绍采用MULLEN破裂强度试验机评价织物胀破强度的方法,简要的描述了实验过程,可以为科研单位、检测机构和相关企业评价产品的性能提供参考方法。

关键词:破裂强力;顶破;mullen胀破仪;破裂强度试验机;FZ/T 01030—19931、意义织物在一垂直织物平面的负荷作用下鼓起、扩张进而破裂的现象称为胀破。

织物的胀破强力是织物的一个重要力学指标。

目前主要采用弹性膜片法测定织物的胀破强力,测试标准有GB/T 7742.1—2005《纺织品织物胀破性能第1部分胀破强力和胀破扩张度的测定液压法》、FZ/T 01030—1993《针织物和弹性机织物接缝强力和扩张度的测定顶破法》等。

2、相关标准FZ/T 01030—1993《针织物和弹性机织物接缝强力和扩张度的测定顶破法》3、试验样品试验样品:纯棉织物4、试验材料及设备Mullen破裂强度试验机(标准集团(香港)有限公司供应)5、研究方法5.1 样品的选取随机选取不同成分和组织结构的样品8份,测试每个样品的胀破强力10次,以它们结果的平均值进行分析比较。

5.2 试验研究方法选定不同的设备仪器和不同的试验方法,试样的胀破强力结果也不同。

FZ/T 01030—1993中规定油压速度为(85±10)mL/min。

本文采用选择试验面积为7.3 cm2,定胀破20 s为终止条件进行试验。

6、结果分析记录织物胀破强力值的大小,并同时记录下试验条件和试验环境。

7、结论本文介绍了MULLEN破裂强度试验机用于评价织物胀破性能的方法及结果分析。

通过分析表明,标准集团(香港)有限公司提供的MULLEN胀破仪能够满足测试所需的试验条件,同时该设备具有使用范围广、操作简单、测试精度高、实验结果重复性好等优点。

织物撕破强力实验报告

织物撕破强力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测试不同类型织物的撕破强力,了解和掌握织物在承受局部外力时的抗撕裂性能,为纺织品的选择、设计和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原理撕破强力是指织物在规定条件下,使其初始切口扩展到一定长度所需的力。

织物的撕破强力与其材料、结构、加工工艺等因素密切相关。

通过测定织物的撕破强力,可以评估其耐撕裂性能。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不同类型织物样品(如棉、麻、丝、毛、化纤等)。

2. 实验仪器:YG(B)033E型数字式撕裂仪、YG(B5)026G型电子织物强力机、剪刀、直尺、夹具等。

四、实验方法1. 样品准备:将织物样品裁剪成规定尺寸的试样,并按照要求进行标记。

2. 测试方法:采用冲击摆锤法和裤型法(单缝)两种方法进行测试。

- 冲击摆锤法:将试样夹持在撕裂仪的夹具中,调整好摆锤的位置和角度,使摆锤击中试样切口处,记录撕裂到规定长度所需的力。

- 裤型法(单缝):将试样夹持在撕裂仪的夹具中,使试样切口线呈直线,调整好拉伸速率,使试样撕裂到规定长度,记录撕裂所需的力。

3. 数据记录:记录每次实验的撕破强力值,并计算平均值。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冲击摆锤法测试结果:- 棉织物的撕破强力平均值为50N。

- 麻织物的撕破强力平均值为45N。

- 丝绸织物的撕破强力平均值为60N。

- 毛织物的撕破强力平均值为55N。

- 化纤织物的撕破强力平均值为70N。

2. 裤型法(单缝)测试结果:- 棉织物的撕破强力平均值为55N。

- 麻织物的撕破强力平均值为50N。

- 丝绸织物的撕破强力平均值为65N。

- 毛织物的撕破强力平均值为60N。

- 化纤织物的撕破强力平均值为75N。

通过对比分析两种测试方法的结果,可以看出,冲击摆锤法测得的撕破强力普遍高于裤型法(单缝)测得的结果。

这可能是由于冲击摆锤法更能模拟实际撕裂过程,而裤型法(单缝)则更注重试样的撕裂强度。

六、结论1. 织物的撕破强力与其材料、结构、加工工艺等因素密切相关。

织物液压胀破强力试验详细步骤介绍

织物液压胀破强力试验详细步骤介绍

织物液压胀破强力试验详细步骤介绍一、范围1、本方法用液压胀破强度测试仪来测试织物的耐胀破性能。

此方法被广泛用于各种纺织品的生产测试中。

2、此方法也可用于弹性机织物和工业用布。

3、数值使用S.L单位作为标准。

二、原理1、把试样夹固定在可变形的薄膜上﹐然后通过液压挤压薄膜直至织物被胀破。

胀破样品所需的总压力和挤压薄膜所需压力的差就是织物胀破强度。

三、意义和用途1、按照测试方法D3786得到的测试结果和实际的性能没有关联。

因为此标准已广泛地用于贸易中﹐所以本测试方法还是被作为纺织品贸易的胀破强力的标准测试。

当供应采购双方在使用测试方法D3786作为接受标准测试时﹐如有分歧﹐则需从被评估的原料中取一个试样并随机剪取样品进行对比测试来发现双方化验室间的统计偏差。

2、这个用于测定针织物﹐无纺布和机织布的薄膜胀破强力的方法具有广泛的产品适用性。

注﹕为了防止已经使用过的针织物或无纺布在测试过程中发生负荷的转移或伸长﹐需按照方法中描述来夹持样品。

四、设备和原料1、液压薄膜胀破测试仪--适用于①-④标准要求的测试机器。

夹具﹐使样品在两个环形的互相平行的平面间可以稳定均一固定﹐最好是不锈钢表面﹐在测试中不可以滑动。

用足够的力使其达到最小的滑动。

①、上下夹具的表面应该是一个直径为75mm(3in)的圆环形﹐同轴孔直径为31±0.75mm﹐夹具的表面有一些同心槽﹐槽间距不小于0.8mm﹐深度不小于0.015mm。

下夹具为金属的﹐同心圆的间距不小于0.4mm。

下夹头的空腔内可以提供给薄膜恒定均匀(95±5ml/min)的液压。

注﹕考虑到夹具及表面可能磨损和变形﹐应定期检查﹐维修或必要时更换。

夹具表面沟槽的具体形式没有规定。

②、薄膜﹐直径为48mm﹐厚度为1.80±0.05mm(0.070±0.002in)的合成橡胶薄膜﹐中间部分加固。

把薄膜固定在下夹具和设备之间﹐使薄膜在被下面的压力胀起之前﹐它的表面低于夹具的平面。

织物撕破性能实验报告

织物撕破性能实验报告

织物撕破性能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评估不同织物的撕破性能,以了解织物的耐久性和质量。

2. 实验原理使用撕破试验仪进行实验,该仪器能够施加力量来撕裂织物。

实验中使用的主要参数包括:撕破强度(Tearing strength),撕破延伸率(Tear elongation)和撕破强度指数(Tearing strength index)。

3. 实验步骤1. 预备工作:根据实验要求,准备不同种类的织物样品,并进行编号。

2. 调整试验仪器:根据织物的厚度和材质,调整撕破试验仪的参数。

3. 样品准备:将织物样品切割成特定的尺寸,确保每个样品的长度和宽度接近。

4. 实验操作:将样品夹在试验仪器的夹持装置中,确保夹持的位置均匀并没有皱褶。

调整撕破试验仪的参数,例如撕破速度、撕破预载荷等。

按下开始按钮,观察实验过程。

5. 数据记录:记录实验数据,包括撕破强度、撕破延伸率和撕破强度指数。

6. 数据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比较不同织物的撕破性能,并进行讨论。

4. 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通过实验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样品编号撕破强度(N/cm)撕破延伸率(%)撕破强度指数-1 25 40 0.62 30 35 0.73 20 45 0.5从表中可以看出,样品编号2的织物具有最高的撕破强度和撕破延伸率,它的撕破强度指数也较高。

而样品编号3的织物则表现出最低的撕破强度和撕破延伸率,其撕破强度指数也是最低的。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撕破强度是衡量织物抵抗撕裂的能力的重要指标,撕破强度较高的织物具有较好的耐久性。

- 撕破延伸率是指织物在受力时能够拉伸的最大程度,影响织物的柔软性和延展性。

- 撕破强度指数综合了撕破强度和撕破延伸率,能够更全面地评估织物的撕破性能。

5. 实验结论本次实验通过使用撕破试验仪,评估了不同织物的撕破性能。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织物的撕破强度和撕破延伸率对于织物的耐久性和质量有重要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织物mullen胀破强度性能测试实验条件分析
一、试验
1.1 仪器
SDL Atlas M229型胀破仪,试验面积(有效膜片面积)7.3、10.0、50.0 cm2,由于100 cm2胀破时间较长且仅能胀破少数低延展性试样,因此本文研究未采用该面积。

1.2 原理
将试样夹持在橡胶膜片上方,匀速增加液体体积,使液体压迫膜片膨胀,顶破试样,试样的胀破强力为液体压强与膜片弹性强度的差值。

1.3试验步骤
①将样品在标准大气下调湿,取适合试验面积大小的代表性试样,每次测试取3个平行样。

②选择合适试验面积的膜片,调节液压速度,使胀破时间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③装载试样到膜片上,使试样处于无压状态。

④将设备调零后启动,记录胀破速度、时间、高度和强力,计算平均值。

二、结果与讨论
2.1 试验面积
在胀破试验中,试验面积越大样品受力面积也越大,织物上受力纱线的数量也增多。

表1为胀破时间在18~25 S范围内,不同试验面积下的胀破强度。

由表1可以看出,随着试验面积增大,各类型试样的胀破
强度明显减小,本文以梭织物为例分析原因。

当梭织物受力面积增大4倍时,织物受力部位的直径增大2倍,受力经纬纱线数量也增大2倍。

由于受力纱线数量相对受力面积减少,而单纱强力不变,因而导致胀破强度相对变小。

实际上,胀破的力值等于胀破强度和受力面积的乘积,从表1数据可以估算出,胀破的力值是随试验面积增大而增大的,可见虽然强度减小而力值却增大。

胀破强度与试验面积理论上应呈反比关系,但实际情况下,纱线节点会有相当大的摩擦力,且试验面积与受力面积不等,因此,其反比关系有所减弱。

从表1可以看出,试验面积7.3 cm2与50.0 cm2相比,各试样的胀破强度约为3倍左右的关系;
10.0 cm2与50.0 cm2相比,各试样的胀破强度约为2倍多的关系。

试验者可从某一试验面积的结果中初步估计其他面积的结果。

2.2 胀破时间
胀破时间是指胀破过程所需要的时间,GB/T7742.1—2005对胀破时间有明确规定,但仪器无法设置胀破时间,因此要通过对胀破速度的控制来实现规定的胀破时间。

图1为胀破面积为7.3 cm2时,3种试样的胀破速度与胀破时间的关系。

从图1可以看出,胀破时间与胀破速度并非线性关系,这是由织物内部的非线性应力应变关系所导致的。

对于不同织物,胀破速度对应胀破时间的变化速度不同,但总体趋势上都是随胀破速度的增加胀破时间减少,且在较小范围内,胀破速度和胀破时间具有一定的线性关系。

因此,调整胀破时间时,可通过第1次测试的结果推断出所希望的胀破时间。

2.3 胀破速度
胀破速度是胀破试验中加压液体体积增加的速率,GB/T 7742.I一2005要求胀破时间为(20±5)s内,经2.2分析可知,这实际上是规定了胀破速度应处于一定范围,可见胀破速度对测试结果有一定影响。

本文试验对6组试样进行了测试,试验面积为7.3 em2,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以看出,胀破强度随胀破速度提高而增大,但强度变化明显小于速度变化,且不同试样对胀破速度的敏感程度不同。

可以推断,在胀破速度小幅变化时对测试结果影响较小,但在结果处于合格评定极限时应考虑此方面影响。

2.4 变异系数
CV值表示测试结果的离散程度,为测试结果标准差与均值的百分比。

均匀试样的CV值也可反映出测试方法的精密度。

本文试验取3种均匀试样做10次重复性测试,结果如表3所示。

由表3可见,对于均匀试样,不同类型织物的CV值无明显差别,且CV值较小说明该测试方法具有较好的精密度。

3 结论
本文研究表明:胀破强度随试验面积增大而减小,对测试结果有明显影响;胀破时间随胀破速度增大而减少,可通过初次测试结果对胀破时间作出有效调整;胀破速度小幅变化时对测试结果影响较小,但也不能忽略;该测试方法精密度较好,均匀性样品的变异系数较小。

GB/T 7742.1—2005《纺织品织物胀破性能第1部分胀破强力和胀破扩张度的测液压法》推荐的试验面积为50 cm2,而其旧版本GB/T7742--1987(纺织品胀破强度和胀破扩张度的测定弹性膜片法》推荐的试验面积为7.3 cm2和100 cm2,纤检机构原常用7.3 cm2的试验面积,这造成了测试方法标准更新后产品标准的指标不再适用,旧标准测试合格的产品很可能在新标准测试中不合格。

这需要纤检机构在试验面积方面达成共识,或对相应的产品标准作出修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