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作文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作文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作文(精选5篇)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作文1在这个暑假里,我又把以前读过的书,重读了一遍,又有了不少的收获,大家和我一起分享吧。
我认为“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并不是让我们读了一遍,又一遍,而是当你再读一遍时,因为知道故事的前因后果,这次重读要带着问题去读,去想。
比如当我这次重读《三国演义》时,我就想找一个让人感动的小人物,当我读到后三国《妙计收姜维》这一节,虽然刚开始姜维出场时,没有写他多了不起,而是直接说天水一战,赵云的失败,而衬托出了姜维的智慧。
这引起了我的好奇,因为赵云是一个大家都喜欢的一员大将,他的勇猛和智慧不次于关羽、张飞。
而第一次出来的姜维,就让赵云这样的人物感到很吃力。
再接下来诸葛亮对姜维的喜欢,更加引起了我的好奇。
所以细细读下来,竟然发现姜维的孝、忠、智、勇,但可惜的是生不逢时,遇到阿斗这样的无能的主人,导致最后的惨死,他真是一个的智勇兼备,文武双全的悲壮英雄啊!同学们,当你把一本书读了许多遍,你会发现,每读一遍,就会有不同的收获。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是我们读书到思考的一个过程,也是我们读书的一种方法。
这就是我在这次读书活动中的一点心得体会,也是我在这次书香班级活动的读书过程中的最大的收获。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作文2《千字文》这本书中的知识通俗易懂,内容丰富多彩,让我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让我既增长了知识,又明白了道理。
《千字文》里有许多关于做学问的语句,对我有深深的启发。
“尺璧非宝,寸阴是竞。
”说明古人很早就认识到光阴的可贵,“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笃初诚美,慎终宜令。
”修身、求学,重视开头固然不错,但始终如一坚持到最后更是难能可贵。
做学问不可以半途而废、虎头蛇尾,应该坚持不懈,最终才能到达胜利的彼岸。
“守真志满,逐物意移。
”说的是每个人要保持善性,学习要专一,不要转移意志,甚至玩物丧志。
“孤陋寡闻,愚蒙等诮。
”学问浅薄,见识少,就会被别人耻笑。
与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相近的教学方法[001]
![与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相近的教学方法[001]](https://img.taocdn.com/s3/m/dc02cae8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92.png)
与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相近的教学方法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相近,这是一句古语,也是一种教学方法。
这种方法强调通过反复阅读书籍来理解其内涵和意义,从而能够深入思考和掌握书中所传递的知识。
首先,这种教学方法强调反复阅读。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难以理解或难以掌握的问题。
这时候,我们应该保持耐心,通过不断地反复阅读书籍,来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每一次阅读都会让我们对书中的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逐渐形成完整的概念框架。
其次,这种教学方法鼓励深入思考。
除了反复阅读,我们还应该在阅读过程中积极思考,与书中的内容进行对话。
通过思考,我们可以分析和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思路,进而形成自己的见解。
深入思考有助于我们将书中的知识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和应用知识。
再次,这种教学方法追求自主学习。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相近的意思是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主学习来掌握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发挥指导和引导的作用,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学生应该积极主动地在指导下进行反复阅读和思考,通过自主学习来形成自己的理解和见解。
最后,这种教学方法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通过书读百遍,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具体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习的方法和思维的习惯。
在反复阅读和深入思考的过程中,学生能够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培养自己的观察力、思辨力和创造力。
综上所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相近的教学方法是一种非常有效且有指导意义的方法。
通过反复阅读、深入思考、自主学习和培养学习能力,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综合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形成学习的好习惯,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使他们成为积极、主动、有思想的学习者。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知识的传递和学生成长的目标。
蒲松龄的千古名言

蒲松龄的千古名言
蒲松龄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文学家、历史学家和小说家,其名言如下:
1.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意思是说,要想成功必须克服困难,敢于冒险。
2.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这句话告诫人们要多读书,多思考,才能更好地理解书中的道理。
3. “水滴石穿,不是一日之功。
”这句话告诫人们要耐心,用时间和努力去达成自己的目标。
4. “事实胜于雄辩。
”这句话强调实际行动胜过口头雄辩,要注重实际效果。
5.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这句话告诫人们要有强烈的意志力和坚持不懈的毅力,才能成就大事业。
6.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
”这句话告诫人们要注重细节,把握机遇,在看似微小的事情中获得成功。
7.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这句话强调包容、开放的态度能够使人更加成功,宽容待人才能获得更多的支持和信任。
课堂教学的名言名句

课堂教学的名言名句关于课堂教学的名言名句1. 三分文章七分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一章三遍读,一句十回吟。
我们教师应放心让学生读书,指导学生读好书,使学生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音。
2. 叶圣陶先生指出:多年来我一直认为,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训练思维,训练语言(同时也训练思想品德),而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儿童时期打下的基础极关重要。
3. 叶圣陶先生在几十年前就指出,我相信书本是一种工具,或者说是一种凭借,却不是惟一的工具惟一的凭借。
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4. 刘勰的《文心雕龙》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这是劝诫我们要进行大量的积累,才能提高鉴别力。
5. 著名语文教育家语言学家吕叔湘所说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把课教活了,如果说一种教学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学法之上,还有一把总钥匙,它的名字就叫做'活'(《课程·教材·教法》年第期)。
6. 儿童学习任何事情的最合适的时机是当他们兴致高心里想作的时候。
英国教育家洛克7. 要求学生必须用手用舌用头脑去工作!促使他去透彻了解教材,使它成为他的根深蒂固的习惯。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8.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语文课程标准》9.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语文课程标准》10. 课堂教学要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将预设和生成结合起来,好的课堂效果也只有在师生互动中才能生成。
著名特级教师沈大安11. 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前提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
最新-关于读书名人名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精品

关于读书名人名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好似爬山,爬得越高,望得越远;读书好似耕耘,汗水流得多,收获更丰满。
——孔子2、谁游乐无度,谁就没有功夫学习。
——谚语3、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晋·陈寿4、养子莫徒使;先教勤读书。
——对联集锦5、不怕读得少,只怕记不牢。
——徐特立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7、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韩愈8、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9、为乐趣而读书。
——毛姆10、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11、一日无书,百事荒废。
——陈寿12、自得读书乐,不邀为善名。
——清王永彬13、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孟子14、读书贵精不贵多。
15、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
——陶行知16、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易经17、读书要玩味。
——程颢18、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19、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曹雪芹20、求学将以致用,读书先在虚心。
——书摘21、只要愿意学习,就一定能够学会。
——列宁22、人的全部本领无非是耐心和时间的混合物。
——巴尔扎克23、灵感不过是顽强的劳动而获得的奖赏。
——列宾24、春庭早色和烟暖;午夜书声带月寒。
——对联集锦25、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
——朱舜水26、读书是我惟一的娱乐。
——美国富兰克林27、书籍备而不读,等于废纸。
——英国谚语28、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29、学习要有三心一信心,二决心,三恒心。
30、读书何所求,将以通事理。
——张维屏31、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
——培根32、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33、读一本好书,就像交了一个益友。
——藏克家34、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郑耕老35、成功=艰苦劳动+正确方法+少说空话。
——爱因斯坦36、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书的影响下,仿佛在火上一样,渐渐溶化。
——雨果37、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语文阅读赏析

文言文表面看似枯燥,但细细品味,却是浓香醇厚 的,只要我们按老师的指导,重诵读、赏美点、有 兴趣,我相信,只要同学们肯动脑筋,调动学习积 极性,对文言文产生学习兴趣,不断积累,将会有 一个质的飞跃,同学们的文学素养就会有很大的提 高。
A、做,这里是雕刻;判断动词,是。 B、句末语气词;说 C、奇妙;零数,余数 D、好像。
初中文言文学习技巧与方法
“文言文”中的第一个“文”,是书面文 章的意思。“言”,是写、表述、记载等 的意思,最后一个“文”,是作品、文章 等的意思,表示的是文种。“文言文”的 意思就是指“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文章”。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 已。(节选自林嗣环《口技》)
1、请解释下列画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奇:
如有所语
语:
其两膝相比者 比:
俄而百千人大呼 俄而:
两股战战
股:
2、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2)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一、是培养文言文语感
语感对整句的理解很重要,语感好才知道怎么断句,怎么去确 定一些较长的句子的主谓宾部分。
培养语感别无他法,只有多去朗读古文,在理解每句意义的基 础上去朗读。
二、正确断句
确断句须注意以下几点:理解关键词语,判断词与词之间关系; 了解一定的古代文化赏识;掌握文中对话、转述、引用的规律; 根据句首和句尾的词语以及句中的惯用语进行判断。根据单音 词双音词推断,文言实词以单音词为主,这与现代汉语词汇以 双音词为主有很大区别。
根据提示,完成下列诗句的填空。
关于读书的句子名言美句好句摘抄经典80句

关于读书的句子名言美句好句摘抄经典80句关于读书的句子名言美句好句摘抄经典(精选篇1)1、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2、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我阅读关于我所不懂的题目之书籍时,所用的方法,是先求得该题目的肤表的见解,先浏览许多页和好多章,然后才从头重新读起,以求获得精密的智识。
我对该书的终末,就懂得它的起音。
这是我所能介绍给你唯一正解的方法。
——狄慈根《辩证法的逻辑》5、只有知识才是有用的,只有它才能够使我们在精神上成为坚强、忠诚和有理智的人,成为能够真正爱人类、尊重人类劳动、衷心地欣赏人类那不间断的伟大。
6、和书籍生活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气。
——罗曼·罗兰7、书和人一样,也是有生命的一种现象,它也是活的、会说话的东西。
——高尔基《论文学》8、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9、不动笔墨不读书。
10、无目的读书是散步而不是学习。
11、我们自动的读书,即嗜好的读书,请教别人是大抵无用,只好先行泛览,然后决择而入于自己所爱的较专的一门或几门;但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必须和现实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
12、攀登科学文化的高峰,就要冲破不利条件限制,利用生活所提供的有利条件,并去创造新的条件。
13、我爱书。
我常常站在书架前,这时我觉得我面前展开一个广阔的世界,一个浩瀚的海洋,一个苍茫的宇宙。
14、不好的书也像不好的朋友一样,可能会把你戕害。
——菲尔丁15、我有八位好朋友,肯把万事指导我。
你若想问真名姓,名字不同都姓何:何事、何故、何人、何时、何地、何去、何如,好象弟弟与哥哥。
还有一个西洋派,姓名颠倒叫几何。
若向八贤常请教,虽是笨人不会错。
16、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
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所欲求者尔。
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
17、读书如行路,历险毋惶恐。
《清诗铎·读书》18、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荀子·劝学》19、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故事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故事
我给你讲个“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故事哈。
从前有个小书呆子叫阿呆,这人啊,脑子不算特别灵光,但是有一股子轴劲儿。
有一次,他老师给他一本老厚的古书,让他读。
那书里的字他倒是都认识,可组合在一起就像一团乱麻,啥意思根本搞不懂。
第一天,阿呆就坐在院子里摇头晃脑地读啊读,读得磕磕巴巴的,读了几遍之后,只觉得这书像是在故意和他作对,越读越迷糊。
他就想啊:“这啥玩意儿啊,怎么这么难!”
但是阿呆不服输啊,第二天接着读。
这时候他发现,有些句子好像有点眼熟了,不再像第一天那么陌生,不过书里讲的道理还是像隔着一层雾,看不清楚。
就这么一天又一天的,阿呆读了几十遍了。
周围的小伙伴都笑话他,说:“阿呆啊,你读那破书有啥用,还不如跟我们去玩呢!”阿呆可不管,他就闷着头读。
读到大概八九十遍的时候,神奇的事情发生了。
那天他正读着,突然就像有一道光在脑子里闪过。
他一拍大腿,说:“原来这句话是这个意思啊!”之前那些迷迷糊糊的地方,就像拼图一样,一块一块地开始凑在一起,变得清晰起来。
等他读到第一百遍的时候,他合上书本,就像一个武林高手闭关修炼成功了一样。
他对书里的内容理解得透透的,什么深刻的道理、隐晦的含义,他都能说得头头是道。
从那以后啊,阿呆就更加相信“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个道理了。
不管多难懂的书,他都耐着性子读好多好多遍,最后都能把书里的精华吸收了。
你看,这就是书读百遍的魔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