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超声诊断声像图质量的物理因素分析
超声仪故障原因分析报告

超声仪故障原因分析报告一、引言超声仪作为一种重要的医疗设备,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然而,超声仪故障可能会导致不准确的诊断结果,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因此,我们通过对超声仪故障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旨在提高超声仪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从而确保医疗过程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二、故障原因分析1. 电源问题超声仪由电源供电,电源问题是导致超声仪故障的常见原因之一。
电源不稳定、电压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导致超声仪无法正常工作。
解决方法包括检查电源线路,确保电压稳定,并定期检测电源以排除任何问题。
2. 软件故障超声仪的软件系统是其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
软件故障可能源于程序错误、系统崩溃或病毒感染等。
为了解决软件故障,需要经常对超声仪进行软件更新、安装最新的防病毒软件,并确保软件的稳定性和兼容性。
3. 机械故障超声仪的机械部件容易受到损坏或磨损,导致超声仪无法正常工作。
机械故障的常见原因包括零件松动、电机故障、传感器故障等。
为了避免机械故障,需要定期对超声仪进行检查和保养,确保机械部件的正常运转。
4. 传感器问题由于超声仪依赖传感器来获取图像和数据,传感器问题是导致超声仪故障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传感器故障可能由传感器本身的质量问题、连接问题或使用不当等引起。
为了解决传感器问题,需要定期检查传感器的连接,确保其正常工作,并及时更换损坏的传感器。
5. 操作或操作员错误超声仪的操作和使用需要经过专业的培训和指导,否则操作员的错误可能导致超声仪的故障。
例如,过度拉扯传感器线缆、错误设置扫描参数、误操作按钮等都可能导致超声仪出现故障。
为了避免操作或操作员错误,需要对操作员进行充分的培训,并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
三、解决方案和建议针对上述故障原因,我们提出以下解决方案和建议:1. 定期维护和检查超声仪,包括检查电源线路、软件更新、传感器检查和替换以及机械部件的保养和维修。
2. 尽量避免电源不稳定的环境,确保超声仪处于稳定的电压和电流状态。
超声图像的质量评价

(1)回 声 强 弱 。 根 据 图 像 中 的 不 同 灰 阶 ,可 以 把 回 波 信 号 分 为 强 回声 、中等 回声 、低 回 声 探 测 脏器 或 组 织 的正 常 回声 为标 准 .利用 病 变 部
1 清 晰 均 匀 性
·
·
Monographic Research I专 题 研 究
超声 图像的质量评价
姬 军 ,潘 关 玲 ,张 春 霞
【摘 要】 介 绍 了超 声 图像 质 量 评 价 的 因素 和 声像 图的 分 类特 征 ,通 过 临床 实 际对 图像 进 行 分 析 ,得 出须 有 其他 影 像 诊 断 方 法 的相 互补 充 ,才能 达 到 正确 诊 断 的 目的 ,对 促 进 超 声设 备 质 量 的全 面提 高 具有 深 远 的 意 义。 [关 键词 】 对 比清 晰度 ;图像 均 匀性 伪 像 ;声像 图;回 声分 布 【中国 图 书资 料分 类 号] R318.6 [文献 标 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1003—8868(2010)12—0004—02
of Military Medical Sciences,Beijing 1 00056,China)
Abstract The factors of quality evaluation on ultrasound image are introduced.At ier the analysis of practical clinical image, it S suggested that other im aging diagnostic techniques have to be involved in to complement each other.It is
探究超声误诊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探究超声误诊的原因及防范措施作者:贾铁娥来源:《人人健康》2018年第12期【摘要】超声波检查能够为临床诊断提供大量数据,但超声波诊断的正确率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一方面它会受到仪器本身精度的制约,另一方面还会受到操作者的能力和经验以及疾病本身复杂性等的影响,难免会出现误诊现象。
为避免出现这种现象,本文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对误诊进行分析。
【关键词】超声;误诊;原因;措施1超声误诊的原因分析超声诊断可为患者的病情做出特异性诊断,但是由于任何仪器都无法保证诊断结果百分之百正确。
超声误诊的原因多与仪器的质量和性能、医生操作不当以及伪像的产生等有关。
1.1仪器的质量和性能多种因素都会对图像的成像质量产生影响,包括仪器分辨力、对比度、图像动态范围以及图像的均匀性等,比如在对腹部进行超声检查时,图像的清晰度如果较低,容易对病情造成疏忽。
比如在连续多普乐超声和脉冲多普勒对患者进行检查,对声束角度和標尺范围方面一定要加以注意,这样能够帮助医生正确诊断血流速度以及压力差,避免出现误诊。
用彩色多普勒监测血流时,一旦仪器的灵敏度过低,容易产生错误的诊断或者遗漏病情。
1.2不规范操作延误病情①调整仪器不规范:如果医生出现操作失误,即使再先进的仪器设备也无法获得高质量画面。
并且,探头本身的质量以及和肌肤的接触,耦合剂的多少,检查范围也会对诊断结果产生影响。
②临床经验:如果超声医生缺少临床经验,其就很难对病情做出正确判断。
③检查不全面:诊断过程中,可能会存在多种疾病,有可能只发现了其中一种疾病,造成漏诊;④超声检查时间不足:如果工作量较大,人为会缩短检查时间,造成检查不全面的现象,出现漏诊。
1.3声像图的非特异性及伪像产生误差①声像图具有非特异性:临床超声诊断在诊断某些疾病时,由于疾病的特殊性容易造成误诊。
某些疾病在声像图上有类似的表现,或者无法观察到,我们把这称之为声像图的非特异性。
比如肝癌液化和肝脓肿难以加以辨别,很可能造成错误的诊断。
超声诊断学试题集和答案及解析

超声诊断学试题集与答案超声诊断基础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超声波是指频率超过()以上的一种机械波。
A,10000Hz B,20000Hz C,30000Hz D,40000Hz2.超声的三个基本物理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可表达为如下哪种公式:A,λ=cf B,f=cλC,λ=c/f D,f=cλ3.现在临床使用的超声诊断主要利用超声的什么物理原理?A,散射B,折射C,绕射D,反射4.下列关于超声的分辨力叙述正确的是:A,超声的分辨力主要与超声的频率有关。
B,纵向分辨力是指与超声垂直的平面上两个障碍物能被分辨的最小间距。
C,超声的分辨力越高,超声在人体中的传播距离越远。
D,为提高超声的横向分辨力,不可以通过声学聚焦的方法实现。
5.下列不属于彩色多普勒技术的是:多普勒血流成像 B,能量多普勒6.超声换能器的作用是:C,频谱多普勒D,多普勒速度能量图A,将动能转化为势能C,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B,将势能转化为动能D,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7.人体组织中的反射回声强度可以分为哪几个等级?A,高回声 B,等回声 C,无回声 D,弱回声8.下列哪种不属于超声伪像?A 混响伪像 B,密度伪像 C,镜面伪像 D,折射伪像9.下列不属于超声成像设备主要组成的是:A 主机B,超声换能器 C,视频图象记录仪D,视频图象显示仪10.下列不是彩色多普勒成像的显示方式的是:A,速度型 B,能量型 C,加速度型 D,运动型二、多项选择题1、层流频谱特征A、速度梯度大B、频谱与基线间有空窗C、速度梯度小.频谱窄D、包络毛刺.多普勒声粗糙刺耳E、包络光滑.多普勒声平滑有乐感A、有声源与接收体B、没有回声或回声太弱C、声源与接收体产生相对运动D、有强的反射源与散射源E、声源与接收体两者处于静止状态3、从多普勒频谱图上能了解到血流的参数是:A、血流性质B、时相C、方向D、速度4、声学造影剂须符合下列哪些项的要求:A、微泡小,能安全稳定通过肺循环B、可进入心肌或全身血池C、无毒副作用D、能停留相对较长时间5、用于检查血流速度参数的多普勒技术是A、二次谐波成像B、多普勒血流成像C、连续波多普勒D、脉冲波多普勒E、多普勒组织成像6、连续波多普勒的技术特点是A、出现信号混迭B、间歇发射超声C、选择接收不同深度的回声D、不间断发射超声E、检测高速血流7、增大脉冲波多普勒检查测深度的错误方法是A、提高发射超声脉冲重复频率B、增大超声入射角C、提高超声频率D、降低E、降低超声频率发射超声脉冲重复频率8、彩色多普勒的用途是A、检出血流B、判断血流方向C、鉴别管道性质D、测量血管体积E、测量峰值流速9、右心超声造影的主要用途是C、右心瓣口的反流D、A、大血管间左向右分流B、心腔与大血管间的左向右分流识别心腔解剖结构E、心腔右向左分流10、用彩色多普勒怎么样区别动脉与静脉血流A、动脉血流信号呈闪动显现B、收缩期动脉血流信号强度最C、静脉血流信号可高持续出现D、舒张期动脉可无血流信号E、呼吸可影响静脉血流速度三、名词解释1、多普勒效应2、超声波3、侧向分辨力5、B 型诊断法四、简答题1、什么是超声波,它与一般声波有什么不同?2、什么是超声换能器?3、何谓超声仪的灵敏度?4、获得最佳超声信息的基本条件有哪些?5、超声检查的主要用途有哪些?超声诊断基础试题参考答案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 2C 3D 4A 5C 6C 7ABC 8B 9C 10C二、多选题答案1BCE、2ACE、3ABCD、 4 ABCD、5CD、6DE、7BCD、8ABC、9CDE、10ABCDE三名词解释1、多普勒效应答:当声源与声接收器之间有相对运动时,接收器所接收到的声波的频率就会发生改变,这种物理现象为多普勒效应。
评价B超诊断图像质量的指标综述

评价B超诊断图像质量的指标综述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评价B超诊断图像质量的指标综述[摘要]医学超声诊断仪在临床上用于疾患和计划生育已得到了肯定,并广泛应用。
正因为如此,它的图像质量问题涉及到人类的生命健康及生命繁衍。
如何提高图像质量,尽可能获取真实丰富的人体信息,便成为该领域内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的焦点。
而影响图像质量的指标就是其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本文对这些技术参数进行了分析和描述。
[关键词] B超伪像图像质量分辨率探测深度盲区1 B超B超成像的基本原理就是:向人体发射一组超声波,按一定的方向进行扫描。
根据监测其回声的延迟时间,强弱就可以判断脏器的距离及性质。
经过电子电路和计算机的处理,形成了我们今天的B超图像。
B超的关键部件就是我们所说的超声探头(probe),其内部有一组超声换能器,是由一组具有压电效应的特殊晶体制成。
这种压电晶体具有特殊的性质,就是在晶体特定方向上加上电压,晶体会发生形变,反过来当晶体发生形变时,对应方向上就会产生电压,实现了电信号与超声波的转换。
2.伪像B超成像过程中形成的伪像包括混响伪像,声像图伪像,镜面伪像(mirrorartifacts),旁瓣伪像,切片厚度伪像等。
混响伪像:是指超声垂直照射到平整的界面如胸壁、腹壁上,超声波在探头和界面之间来回反射,所引起的多次反射。
混响的形态呈等距离多条回声,回声强度依深度递减。
声像图伪像:是指超声显示的断层图像与其相应的客观的解剖断面之间存在的差异。
镜面伪像(mirrorartifacts):遇到深部的界面,即声阻抗差异较大的平整大界面时,在近侧的结构同时在图像的该界面另一侧出现的伪像。
当肋缘下向上扫查右肝和横膈时,声束遇到膈-肺界面而发生全反射和镜面伪像。
膈下出现肝实质回声(实象),膈上也出现对称性的肝实质回声(虚象或伪像)。
b超回声不均匀的原理

b超回声不均匀的原理
B超,作为一种无创、无痛、无辐射的医学影像技术,在临床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有时在B超扫描中会出现回声不均匀的现象。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先要了解B超的工作原理。
B超通过高频声波在人体组织中的反射和传播,将声波的回声信号转换为图像信息。
人体组织中的不同结构和密度会形成不同的回声反射,从而在B超图像中呈现出不同的回声强度和分布。
当B超图像出现回声不均匀时,通常意味着被扫描的组织存在一定的不均匀性。
这可能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包括:
1. 组织结构差异:人体组织中的不同结构,如肌肉、脂肪、骨骼等,具有不同的声阻抗和反射系数,因此会产生不同的回声强度。
当这些组织结构分布不均匀时,就会导致回声不均匀的现象。
2. 病理改变:某些疾病或病理改变会导致组织结构的变化,如炎症、肿瘤、结
石等。
这些病变区域与周围正常组织的声阻抗和反射系数存在差异,因此会在B 超图像中呈现为回声不均匀的区域。
3. 设备参数和操作因素:B超设备的参数设置和操作方式也会对回声不均匀产生影响。
例如,探头的频率、增益、动态范围等参数调整不当,或者操作人员的手法不当,都可能导致回声不均匀的现象。
需要注意的是,回声不均匀并不一定意味着存在严重的问题。
在许多情况下,它是正常生理差异的表现。
然而,当B超图像出现明显的不均匀回声时,医生通常会进一步评估和分析这些区域,以确定是否存在潜在的疾病或病理改变。
B超回声不均匀的原理涉及到人体组织结构差异、病理改变以及设备参数和操作因素等多个方面。
了解这些原理有助于我们正确解读B超图像,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准确的信息。
超声设备常见问题与应对

超声设备常见问题与应对超声设备在医疗、工业和科研领域中被广泛应用,可以用于成像、治疗、检测等多种用途。
在使用过程中,超声设备也会出现一些常见问题,影响其正常运行。
本文将重点介绍超声设备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希望对相关领域的从业人员有所帮助。
一、超声设备常见问题1.图像质量不佳超声成像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诊断的准确性,如果图像质量不佳,就会影响医生的诊断结果。
图像质量不佳的表现有:模糊、噪声大、分辨率低等。
2.频率不稳定超声波的频率不稳定会导致成像质量下降,对于需要高精度成像的应用尤为影响。
3.设备故障超声设备在长时间使用后,可能会出现一些硬件故障,例如传感器、探头等部件损坏,导致无法正常工作。
4.声学障碍声学障碍是指在声波传播过程中,由于组织结构变化或者器械的干扰,导致声波无法正常传播或者产生回声干扰,最终影响成像。
5.校准问题超声设备需要定期进行校准,以确保成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如果校准不到位,就会导致成像质量下降。
6.操作人员技术不熟练超声设备的操作需要一定的技术水平,如果操作人员技术不熟练,就会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
以上就是超声设备常见问题的一些情况,接下来让我们了解一下针对这些问题的应对措施。
1. 图像质量不佳针对图像质量不佳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斀:(1)检查探头和连接线是否完好,及时更换损坏的配件。
(2)调整超声设备的设置参数,优化成像效果。
(3)操作人员需要掌握良好的操作技巧,对于特殊情况需要及时调整操作方式。
2. 频率不稳定频率不稳定可能是由于超声探头连接不良造成的,应检查连接线是否牢固。
也可能是设备内部元件老化导致的,此时需要联系厂家进行维修或更换部件。
3. 设备故障设备故障需要由专业的维修人员进行检测和处理。
在设备故障时,操作人员应及时停止使用,以免对患者造成影响。
4. 声学障碍对于声学障碍,除了提前进行检查和评估外,还需要操作人员经过良好的培训,掌握相应的操作技巧。
在操作时,要注意不要在声学窗口的位置进行任何活动,以免产生回声干扰。
评价B超诊断图像质量的指标综述

评价B超诊断图像质量的指标综述[摘要]医学超声诊断仪在临床上用于疾患和计划生育已得到了肯定,并广泛应用。
正因为如此,它的图像质量问题涉及到人类的生命健康及生命繁衍。
如何提高图像质量,尽可能获取真实丰富的人体信息,便成为该领域内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的焦点。
而影响图像质量的指标就是其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本文对这些技术参数进行了分析和描述。
[关键词] B超伪像图像质量分辨率探测深度盲区1 B超B超成像的基本原理就是:向人体发射一组超声波,按一定的方向进行扫描。
根据监测其回声的延迟时间,强弱就可以判断脏器的距离及性质。
经过电子电路和计算机的处理, 形成了我们今天的B超图像。
B超的关键部件就是我们所说的超声探头 (probe),其内部有一组超声换能器,是由一组具有压电效应的特殊晶体制成。
这种压电晶体具有特殊的性质,就是在晶体特定方向上加上电压,晶体会发生形变,反过来当晶体发生形变时,对应方向上就会产生电压,实现了电信号与超声波的转换。
2.伪像B超成像过程中形成的伪像包括混响伪像,声像图伪像,镜面伪像(mirror artifacts),旁瓣伪像,切片厚度伪像等。
2.1 混响伪像:是指超声垂直照射到平整的界面如胸壁、腹壁上,超声波在探头和界面之间来回反射,所引起的多次反射。
混响的形态呈等距离多条回声,回声强度依深度递减。
2.2声像图伪像:是指超声显示的断层图像与其相应的客观的解剖断面之间存在的差异。
2.3镜面伪像(mirror artifacts):遇到深部的界面,即声阻抗差异较大的平整大界面时,在近侧的结构同时在图像的该界面另一侧出现的伪像。
当肋缘下向上扫查右肝和横膈时,声束遇到膈-肺界面而发生全反射和镜面伪像。
膈下出现肝实质回声(实象),膈上也出现对称性的肝实质回声(虚象或伪像)。
如肝内肿瘤或囊肿回声(实象)在膈上对称部位也会出现一个相应的肿瘤或囊肿回声。
(虚象或伪像)。
2.4旁瓣伪像:旁瓣产生较大的旁瓣回声和主瓣回声相互重叠所形成的伪像,遇到强反射界面时,旁瓣回声能产生重影和虚影所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超声诊断声像图质量的物理因素分析[日期:2008-06-09] 来源:作者:王静[字体:大中小]【关键词】影响摘要:超声诊断是医学临床普遍应用的一种诊断方法。
声像图的质量极大地影响着临床的诊断,而超声诊断声像图的质量易受诸多因素的影响。
从超声和人体作用的物理规律、物理定律等方面,分析了影响超声诊断声像图质量的物理因素及其控制对策。
关键词:声图像;质量;物理因素;控制对策人体超声成像是用不可见也听不到的超声波能量实现的一种人体组织成像方法。
所依据的是声波强度在人体内的分布,其机制是高频短波段的声波和组织之间的机械振动引起的相互作用。
用于成像的声波是从人体的组织反射回来的分量,故超声诊断所依据的是脉冲回波检测技术,即利用超声波在传播路线上遇到介质的不均匀界面能发生反射的物理原理检测回波信号,并对其进行接收放大和信号处理,最后在显示器上显示[1]。
超声成像过程中有诸多因素影响图像的质量,使得图像对比度差,极大地制约了临床的诊断,所以分析影响超声图像质量的物理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控制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空间分辨力空间分辨力就是能清晰区分细微组织之间差别的能力。
它是评价图像质量好坏的主要指标。
空间分辨力又分为横向分辨力和纵向分辨力。
11 横向分辨力横向分辨力是指在与超声波束垂直的平面上,能分辨开相邻两点间的最小距离。
对于单个晶体未加聚焦的换能头,束流的直径决定最小物体模糊的程度。
当超声束的直径小于两点间的距离时,能显示出来;否则,不能显示。
由于超声波束在横向上的宽度是不相等的,所以在近场和远场的交界面上系统具有最好的横向分辨率,其值等于在这个位置上换能头的半径。
离开这个位置则横向分辨力变差,远场更是如此。
这是因为远场中的超声束因扩散角而扩散,超声束直径随距离增大而增大的缘故[2]。
改善横向分辨力的办法是:①增加晶体的直径或用高频脉冲;②用声学透镜可以对横向超声波进行聚焦,控制束流在不同的深度进行聚焦并把回波延迟,减小焦距,提高横向分辨力;③增加实时图像显示中每帧图像扫描线的数目。
12 纵向分辨力纵向分辨力是指在超声传播方向上两界面回波不重叠时的最小距离。
超声探头不能在同一时间发射和接收声波,只有当探头发射完脉冲以后,处于静止期间,才能进行接收。
假设有两个界面A和B相距很近,当一束脉冲射入时,一部分被A面反射,另一部分传到B面被反射,如果脉冲前沿经B反射到A时脉冲后沿还没有离开A,这样经A反射的脉冲后沿就和经B反射的脉冲前沿衔接起来,重叠成一个脉冲,接收到的图像中不能分辨出两个脉冲,那么A、B两点将不能被分辨。
所以,只有当脉冲宽度小于往返两点之间所需的时间时,回波显示器上才能显示出两个独立的回波信号。
脉冲宽度愈小,纵向分辨力愈高。
但是缩短脉冲宽度又会减小发射超声的能量,影响灵敏度。
改善纵向分辨力的办法是在适当缩短脉冲宽度的同时靠提高脉冲频率来补偿发射能量,保证达到最佳的纵向分辨力和高的灵敏度。
随着探测距离的增大,远声区声束的扩散,即使是聚焦换能器,处于聚焦区内的内外波束直径差别也较大,故横向分辨力随之下降,因此处于不同距离上相同尺寸的目标,在声像图上大小不一致。
所以换能头空间分辨力的局限性造成图像产生分辨力伪影。
当超声在界面上的反射回波刚好被接收到时,探头到界面之间的距离为最小探测深度。
脉冲持续时间愈短,最小探测深度愈小,纵向分辨力愈高。
最小探测深度以内的距离称为“盲区”。
如果病灶处于盲区内,由于发射干扰,声场能量分布不均,反射信号不能完全被接收,可以引起图像模糊不清和分辨力降低。
2 对比度分辨力超声仪能显示不同灰阶细微差别的回声能力,或者说在低对比度条件下鉴别软组织类型和分清细微结构的能力叫对比度分辨力,实际上就是信噪比。
图像的对比度主要取决于像素数和扫描声线数。
像素数越多,灰阶愈多,图像的层次越丰富,包含的信息量就越多,对比度愈好,分辨力愈高;声线数越多,图像越清晰细腻,分辨细节的程度愈高,对比度愈好。
改善对比度的办法是:①提高超声的发射频率或重复发射频率;②选择低噪声和高增益的放大电路;③充分应用影像增强和边缘提取等图像处理技术[3]。
3 图像的均匀性声像图在整个显示画面内,提供均匀分布的分辨力和清晰度的能力。
信号幅度的动态范围小,形成的亮度曲线的连续性就好,图像的层次就丰富,能分开的组织层数就多,图像的均匀性就好。
改善图像均匀度的办法是尽可能压缩信号的动态范围,使图像呈等亮度显示。
4 伪影由于超声成像原理的不完善、技术的限制、方法的不全、诊断的主观推断等客观条件和人为因素造成的图像畸变或假象,使检测到的数据与真实情况之间存在的差异。
超声诊断是以三个物理假定为基础的,事实上,三个假定条件在实际组织中很难满足,因此就会造成图像与实际组织情况不一致,形成伪影。
41 边缘失落伪影超声波与一般声波不同,由于频率高,波长短,在介质中呈直线传播,因此具有良好的指向性。
这是超声对人体器官进行定向探测的基础。
当超声波传播遇到两种声阻抗不相等的媒质界面且尺寸远大于声波波长时,超声波将发生部分反射。
界面反射是超声诊断的基础,主要是反射脏器边界、轮廓及管壁等大界面的图像。
大界面反射如同几何光学那样,遵守镜面反射定律。
当入射超声束与界面垂直时,入射角等于零,则反射回声沿原路返回,几乎被探测器全部接收。
如果入射超声束不与界面垂直时,反射回声沿入射角相等的方向发生反射,不能被探头接收,呈边缘失落伪影。
这种伪影常出现在球形结构或器官的两侧,如囊肿或肿瘤其外围包以光滑的纤维薄膜。
声像图上可清晰显示前、后壁,但侧壁不能显示,出现细长狭窄纵向条状的无回声区。
改善的办法是调整探头与界面的位置,使回波最大限度的被探头接收,减少边缘失落。
42 混响伪影当超声束垂直照射到平整的界面而形成声束在探头与界面之间来回反射,出现等距离的多条回声,其回声强度逐渐减少,形成混响伪影。
胸壁和腹壁常出现混响伪影,使膀胱、肾脏、浅表囊肿等部位出现假回声。
改善的办法是侧动探头,避免声波垂直腹壁或加压探测,使等距离多次反射间的距离变小,减少混响伪影。
43 多途径反射伪影当声束非垂直入射到组织内某界面,并反射偏离到另一界面,然后再反射直到被接收时,显示的位置与目标实际位置相差甚远,形成多途径反射伪影。
这些反射伪影多表现为环状或拖尾形状,对诊断影响甚大。
改善的办法是测量时根据需要变换探测器的探测角度,以减少甚至消除多途径反射伪影。
44 透镜折射伪影入射于大界面的超声,除部分反射外,其余部分超声将透过此界面,进入第二介质,称为折射。
折射角与入射角的正弦比值与界面两侧的声速比值相等。
由于这种折射效应,声像图将发生畸变。
折射可以使测量和超声导向两方面产生误差。
当入射声束与界面垂直时,进入第二介质的透射声束方向不变。
当入射声束与界面不垂直时,折射声束的方向要发生改变。
声束在人体内腹壁横断面扫描时,由于腹直肌起透镜的作用,可在声像图上出现正中线直下方结构如肠系膜上动脉和腹主动脉的双像。
改善的办法是尽可能地让入射声束与界面垂直,使得折射声束的方向不变。
45 后方回声增强伪像声束在介质中传播时,遇小界面散射,遇大界面反射。
声束传播时的扩散,以及软组织对超声能量的吸收等,都造成超声能量的衰减。
所以声束在传播过程中必然随着深度的增加,强度要不断的减弱,这就使得回波信号的幅度产生很大差异,而回波信号的幅度又决定像点的灰度(亮度),故这种现象给成像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解决的办法是对不同深度上的回波按照衰减幅度进行时间增益补偿。
当时间增益补偿与软组织衰减的能量损失一致时,获得“正补偿”。
而在整体图形正补偿后,其中某一小部分的声衰减很小时,又呈“过补偿”状态,较同等深度的周围组织比较又明亮得多,形成后方回声增强伪像。
出现这种伪像要有一个前提,即在其后方必须有足够的散射体存在。
常出现在囊肿或胆囊等液体性结构的后方。
声像图上显示后方明亮,且呈内收状态。
46 声影伪影在扫描成像中,由于前方有强反射或声衰减很大的物质存在,致使在后方出现声线不能到达的地方,在该区域内检不到回声,紧随回声的后方出现纵向条状无回声区,称为声影。
声影伪像常出现在高反射系数和高吸收物体的下方,声像图表现为暗区,是探测不到的盲区。
在单次扫描中,超声从低声速介质进入高声速介质,在入射角超过临界角时,发生全反射,以致后方出现全反射声影。
多见于球形结构的两侧后方或器官的两侧边缘,呈细狭纵向条状无回声区。
另外,如果超声从高声速介质进入低声速介质,情况正好和全反射声影相反,这时球形病灶如同一个光学透镜,该声透镜使声线向其后方偏折,而其侧后方的物体处声束不能到达,形成了折射声影。
临床上在胆囊的纵切声像图中,胆囊底及胆囊颈侧后就出现这种声影。
因为声束进入胆囊时依次通过肝胆囊壁界面和胆囊壁胆汁界面,所以在入射角未超过临界角时出现折射声影,在入射角超过临界角时形成全反射声影,出现两种声影毗邻的现象[4]。
47旁瓣伪影声场中的声压不但随距离而变,同时还随方向角而变,当θ=0°时,声场的声压为最大,表现为主瓣;θ在其他方向上,称为旁瓣。
医学上利用主瓣进行超声检查和成像而决非旁瓣。
当主瓣声束检查目标时,旁瓣也同时在检查成像,但旁瓣对同一目标测距长、能量又小,图像极不清楚。
而旁瓣图像又重叠在主瓣图像上,形成各种虚线,分布在主瓣回声图的两侧,具有浅淡的拱形长线。
比如结石能产生“狗耳”伪像,如检查女性膀胱后壁时,因子宫前突,后壁两侧呈现“纱状披肩”伪影。
改善旁瓣伪影的办法是增大超声频率;改变换能头的方位。
48 镜面伪影对于声束来说,横膈尤如一个巨大光滑的反射凹面镜。
在横膈回声的两侧出现对称的两个肿块回声,其中表浅的一个是来自肿块直接回声,是实像;另一个较深的肿块回声,是由横膈把超声反射到肿块后,肿块回声沿原路经过横膈再次反射回探头,才由探头接收到,是虚像。
虚像在时间上落后于实像。
落后的值恰好等于肿块到横膈间的超声传播时间,在超声图上出现横膈两侧对称的两个肿块回声。
落后的值恰好等于肿块到横膈间的超声传播时间,在超声图上出现横膈两侧对称的两个肿块回声。
在空间关系上,伪像的位置和物体的位置总是以镜面为对称的。
所以在B超检查中,肝内靠近横膈的囊肿常常被误以为在胸腔内也有一个。
49 切片厚度伪像超声扫描的声束有一定的宽度。
当声束宽度较大(即超声切层图像的切片厚度较大),病灶尺寸小于声束宽度或虽然大于声束宽度,但部分处在声束内时,病灶回声与周围正常组织的回声重叠,形成切片厚度伪像,又叫部分容积效应。
这种伪像常见于小型液体形病灶。
如肾上腺肿瘤重叠于肝脏内,误诊为肝内占位[5]。
声像图上表现为一定厚度范围内体层容积中回声信息在厚度方面的叠加。
扫描声束愈宽,这种回声信息叠加愈严重。
切片厚度伪像在声像图中是比较常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