掺加改性剂和稳定剂的改性沥青配方优化设计
改性沥青中SBS改性剂掺量测试方法(滴定法)

改性沥青中SBS改性剂掺量测试方法(滴定法)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改性沥青中SBS改性剂掺量测试的化学滴定法,本标准适用于对现场改性或工厂制备的路用改性沥青中SBS改性剂的掺量进行控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T 601 《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GB/T 9725 《化学试剂电位滴定法通则》JTG E20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F40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SBS改性剂 styrene-butadiene-styrene block copolymer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称为热塑性丁苯嵌段共聚物或热塑性丁苯橡胶,简称SBS,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可用作沥青改性剂。
3.2SBS改性沥青 SBS modified asphalt以基质沥青为原料,加入一定比例的SBS改性剂、稳定剂以及其它外加剂,通过剪切、搅拌等方法使其均匀地分散于沥青中,形成的改性沥青共混材料。
3.3稳定剂 stabiliaer改性沥青加工过程中,作为外加剂,可改善基质沥青与改性剂的化学平衡,降低表面张力,防止改性剂凝聚、离析,提高改性沥青的贮存稳定性。
3.4相容剂 compatibilizer借助于分子间的键合力促使改性剂和基质沥青结合为一体形成稳定共混物的助剂。
3.5SBS改性沥青标准样品 SBS modified asphalt type sample参考SBS改性沥青制作工艺制备的SBS改性剂掺量准确已知的SBS改性沥青样品,用于检测仪器的标定和检测方法的验证。
3.6SBS检测化学滴定法 SBS detection of chemical titration采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加到待测SBS改性沥青样品中,直到化学反应完全时为止,根据耗用化学试剂剂量及浓度,确定待测样品SBS改性剂掺量。
改性剂和稳定剂对SBS改性沥青的影响研究

0.1
0.1
0.2
针入度比(25℃)/% 76 68 72
延度(5℃)/cm 16.9 11 12
≥40 ≥20 ≤1
≥65 ≥15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看出:①三种型号的 SBS 改性剂
对同一种基质沥青的改性效果不同。②对于东海 70 号沥
青,线型改性剂生产的改性沥青对软化点的提高较小,但
是在 5℃延度、针入度、薄膜烘箱老化后的质量损失、针入
拉伸强度(35min)/MPa
≥ 15
13
15
扯断伸长率(35min)/%
≥ 750
650
700
(3)稳定剂。由于 SBS 改性沥青体系存在不稳定的状
况 ,所 以 有 必 要 通 过 加 入 稳 定 剂 以 改 善 聚 合 物 之 间 界 面 能
以及增加相间的粘合,加入稳定剂使其与改性沥青体系发
生化学反应,从而达到使 SBS 改性沥青具有长期稳定性的
度、软化点和延度),老化后质量损失,针入度比,老化后延
度和离析后软化点差值进行。试验包括沥青针入度、软化
点、延度试验、老化试验和离析试验。
2 改性剂类型对 SBS 改性沥青性能影响
改性沥青的技术指标反映了改性沥青的改性效果以
及改性沥青的路用性能, 不同的改性剂改性后其技术性能
变化不同, 不同改性剂与同一种基质沥青的改性结果见表
号沥青,其基本技术参数如表 1 所示。
表 1 基质沥青基本技术参数
参数类型 软化点 /℃ 针入度(25℃)/mm 延度(15℃)/cm 延度(5℃)/cm 旋转粘度(135℃)/mPa·s
参数值 55.5 6.34 147 0.5 485.1
(2) SBS 改性剂。本研究选用了三种不同类型的 SBS
DB21T2538-2015SBR改性沥青混合料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粘附性,粘附性应不低于4级。
5.3.2 用于 SBR 改性沥青混合料面层的细集料可采用天然砂、机制砂和石屑。细集料应洁净、干 燥、无风化、无有害杂质,有适当的颗粒组成,并与改性沥青有良好的粘附性。细集料的粒径规 格与质量要求应符合 JTG F40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规定。天然砂用量不超过矿料总 量 8%。
6.1.2 制备 SBR 改性沥青时,应采用适宜的生产条件和方法进行,通过试验确定适宜的加工温度, 制订详细的生产工艺和操作规程。SBR 改性剂在基质沥青中应分散均匀。
II
DB21/T 2538—2015
引言
SBR(Styrene-Butadiene-Rubber)丁苯橡胶是丁二烯-苯乙烯橡胶的简称,是一种橡胶类改性剂, 主要用于提高沥青及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性能。近几年在我国北方地区应用比较广泛。我省近年开始引进 该项技术,并正式立项对SBR改性沥青应用于公路路面的技术进行专题研究。
br改性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技术要求气候条件与技术指标相应的技术要求七月平均最高气温范围冬寒区92试验方法一般交通路段车辙试验动稳定度次mm不小于6ma混合料sbr改性沥青车辙试验动稳定度br改性沥青混合里水稳定性技术要求气候条件与技术指标相应的技术要求年降雨量mm及气候分区湿润区试验方法浸水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残留稳定度不小于br改性沥青混合料ma混合料sbr改性沥青冻融劈裂试验的残留强度比不小于br改性沥青混合料ma混合料sbr改性沥青br改性沥青混合料施工br改性沥青适用于密级配沥青混合料sma等类型的混合料
5.6 贮存
改性沥青中SBS改性剂的掺量分析

文章编号:1008Ο844 X(2004) 04Ο0006Ο02改性沥青中SB S 改性剂的掺量分析蒋俊( 长沙理工大学, 湖南长沙410076)摘要: 通过湖南某高速公路对基质沥青掺加改性剂改善沥青性能的试验, 以数据说明改性沥青在感温性、粘度、高低温性能、弹性恢复性能等方面有较大的改善, 以及SB S改性剂掺量的确定。
关键词: 改性沥青; SB S改性剂; 掺量中图分类号: U 414 . 7 文献标识码:B改性沥青是通过特殊的生产过程加工出来的沥青或液体沥青、改性剂和添加剂的混合物,使原沥青在使用性能得到明显的改善。
使用适当的改性沥青,能防止和减少路面早期破坏,降低养护费用,延长使用寿命。
随着改性沥青成本的进一步降低和对路面使用功能要求的提高,改性沥青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SB S改性剂是用阳离子聚合方法的丁二烯、苯乙烯热塑性橡胶。
1995 年, 我国石化行业标SH/ T1610Ο95 将SB S 命名为热塑性丁苯橡胶。
通过SB S改性后的沥青与原始沥青相比, 在感温性、粘度、高低温性能、弹性恢复性能等方面,均有明显的改进。
本文以湖南某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设计中改性沥青中SB S 的掺量试验对比,来说明SB S 对沥青性能的显著改善和合适的掺量。
根据我国的公路自然区划《公路自然区划标准》(J T J 033Ο86) ,湖南属于江南丘陵过湿区( Ⅳ5) ,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是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地带。
按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 T J 032Ο94) 附录A 的沥青路面施工气候分区,湖南属于热区,最低月平均气温大于0 ℃,另外根据湖南地区的降雨量,属于多雨潮湿地区。
该高速公路位于京珠高速公路湖南的南段,经过湖南省重要的矿产基地,运输矿产的重荷载交通量较大,超载严重。
其改性效果,确定SB S改性剂的最佳掺量。
1 .1 针入度试验同样的针入度级沥青温度敏感性并不一定相同,为此根据我国现行规范把某产地的A HΟ70 沥青及将其采用SB S改性沥青的针入度作为分级的主要依据,进行了三种温度下的针入度的试验,结果见表1 。
稳定剂对改性沥青热储存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K e y w o r d s: S BS mo d i i f e d a s p h a l t ; t h e m a r l s t o r a g e s t a b i l i y; t s t a b i l i z e r ; d o s e
中图分类号 :T u5 7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 0 0 3 - 8 9 6 5( 2 0 1 3 ) 0 3 ~ 0 ¨ 0 5 2 — 0 3
一种稳定剂及其应用和SBS改性沥青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稳定剂及其应用和SBS改性沥青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ce2deb80a98271fe900ef915.png)
专利名称:一种稳定剂及其应用和SBS改性沥青及其制备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吴信朋,刘金景,吴士玮,苏长泳,王充,徐佳龙
申请号:CN201911378842.X
申请日:20191227
公开号:CN111057167A
公开日:
20200424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稳定剂及其应用和SBS改性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该稳定剂由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制备得到:将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与长链醇在酸催化的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得到所述稳定剂。
本发明的稳定剂可较稳定地吸附作用于SBS的聚苯乙烯链和沥青质大分子上,利用其长链烷基不仅可以防止热储存过程中SBS的团聚以及沥青质的聚集沉降,还有利于增强沥青中轻质组分对SBS和沥青质的分散作用,从而使得SBS改性沥青具有长久的热储存稳定性。
申请人:河南东方雨虹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地址:457000 河南省濮阳市濮阳工业园区金濮路36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北京思创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高爽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SBS改性沥青的生产及质量控制

SBS改性沥青的生产及质量控制摘要:SBS改性沥青的生产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诸多因素都会对其生产质量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必须要采取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
基于此,文章主要对影响SBS改性沥青生产的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进而对相关的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有效探讨,希望能够为全面提高SBS改性沥青的生产质量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SBS 改性沥青;生产过程;影响因素;质量控制;基质沥青前言SBS改性沥青,是在基质沥青的基础上掺入一定量的SBS改性剂,采用合理方式使得改性剂均匀分散在基质沥青当中,同时加入一定量的稳定剂,进而获得的SBS混合材料,在经过对这些混合料进行改性处理之后,最终得到SBS改性沥青。
SBS改性沥青具备比传统沥青材料更好的耐高温、耐低温、稳定性等优越性能,在诸多行业领域都有着较为重要的应用。
在SBS改性沥青生产过程中,存在诸多因素会对SBS改性沥青生产质量产生不利影响,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才能确保SBS改性沥青生产的较高质量。
一、SBS改性沥青生产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一)基质沥青在SBS改性沥青生产过程中,基质沥青会对其生产质量产生较大影响。
不同的基质沥青在成分上有着十分明显的差异性,进而导致获得的SBS改性沥青质量的较大差异性。
目前,在改性沥青生产过程中,对基质沥青质量有着较高要求。
生产不同类型的SBS改性沥青对于基质沥青的选择有着相应的要求。
基质沥青会对SBS改性沥青针入度方式造成较大影响,进而影响其生产质量。
但是在实际上,基质沥青的选择并不需要完全按照针入度要求进行选择,一些类型的油渣也能够代替基质沥青进行使用,但是在选择沥青作为基质时必须遵循一定原则。
(二)SBS改性剂若是SBS改性剂发生改变也会对SBS改性沥青性质造成较大影响。
在生产SBS改性沥青过程中需添加一定量颗粒物,颗粒物悬浮在材料中,需要添加一定量改性剂,改变材料的软化点。
通常来说,将改性剂的加入量控制在4.2%~4.6%之间,能够有效提高材料的延度。
沥青改性剂配方及其沥青改性剂生产工艺

1 01806586.4 用于生产高分子改性沥青的促进剂-凝胶体添加剂2 02158702.7 道路沥青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3 02111244.4 使用脱墨污泥制备的沥青复合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4 02140429.1 一种用于聚合物改性沥青的稳定剂组合物及制备方法5 02113581.9 沥青混合料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及改性沥青混合料6 97104845.2 沥青改性剂组合物和沥青组合物7 91103106.5 一种橡胶沥青改性剂及其生产方法8 93120020.2 一种高聚物溶剂和一种橡胶沥青改性剂及生产方法9 93115289.5 新型丁苯橡胶沥青改性剂10 95100322.4 改性沥青添加剂及其生产工艺11 96106781.0 一种沥青改性剂12 98113347.9 溶剂型再生胶沥青防水涂料化学改性方法13 99123221.6 表面改性沥青油井堵水剂14 99108716.X 一种橡胶沥青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15 99807459.4 改善用于筑路材料的含沥青混合物性能的改性剂16 00113119.2 硅改沥青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17 01135414.3 沥青改性剂及改性沥青的组合物18 00129156.4 溶剂法制造聚合物改性沥青方法19 01135281.7 一种沥青改性剂的制备方法20 200610062960.6 一种沥青阻燃改性剂21 200610062961.0 一种沥青阻燃改性剂22 200710009696.4 一种用于聚合物改性沥青的稳定剂组合物23 200610063561.1 高粘沥青改性剂24 200710066454.9 DE(硅改)复合沥青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25 200610147599.7 一种含有改性剂的沥青组合物26 200710169004.2 沥青混凝土抗车辙改性剂27 200680024388.2 使用交联粒状生胶的改性沥青粘合剂材料和制造改性沥青粘合剂的方法28 200680024243.2 使用粒状生胶的改性沥青粘合剂材料和制造改性沥青粘合剂的方法29 200610063248.8 一种交通抗车辙的沥青改性剂及其改性沥青和沥青混合料30 01230508.1 沥青改性剂输送分配装置31 03155246.3 一种用于沥青砼酸性集料改性的沥青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32 03135742.3 一种道路沥青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33 200410012512.6 液体沥青改性剂的制造方法34 200310111178.5 一种用于沥青砼酸性集料改性的沥青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35 200510010615.3 一种用于沥青砼道路的沥青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36 200510023227.9 一种高粘度沥青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37 200410029770.5 沥青改性剂及其使用方法38 02125848.1 一种稳定化的道路回收沥青改性再生剂及其制备方法39 02125847.3 一种旧沥青路面的改性再生剂及其制备方法40 02149072.4 一种热塑性树脂类改性沥青复合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41 200410021602.1 一种废旧沥青改性剂42 200380106325.8 嵌段共聚物改性的沥青以及由此制成的油毡、涂料、密封剂和道路43 200510000067.6 硬沥青用做高分子材料添加改性剂44 200510114560.0 废旧沥青改性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工艺45 200410051747.6 一种沥青化学改性添加剂46 200410050775.6 路面沥青常温改性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47 200510047545.9 一种氮锂引发剂合成端胺基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及其制备贮存稳定的改性沥青的方法48 200480015422.0 用作沥青的聚合物改性剂的管式反应器制得的乙烯/丙烯酸烷基酯共聚物49 200610012547.9 一种道路沥青改性剂及其应用方法50 200610026122.3 高粘度沥青改性剂生产装置51 200510016803.7 硅藻土沥青混凝土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52 200610074316.0 具有合成功能的沥青改性剂合成物和制造方法53 200610083568.X 提高粘度的排水路面沥青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54 200510044711.X 一种沥青改性剂55 200610141133.6 用于路面的泡沫沥青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56 200580015699.8 具有低发射的改进的聚合物改性的沥青粘合剂57 200610022696.3 一种提高SBS改性沥青高低温性能的新型助剂及其使用方法58 200710020826.4 一种沥青改性剂59 200710073969.1 一种沥青混合料改性剂及其运用方法60 200610080064.2 一种用于交通抗车辙的沥青改性剂及其改性沥青和沥青混合料61 200710077703.4 沥青改性剂62 200580035791.0 无机酸与交联剂在聚合物改性沥青中的应用63 200610046635.0 路面沥青常温改性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64 200610046636.5 一种沥青改性剂及沥青组合物65 200710066065.6 一种用于道路的沥青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66 200710120677.9 岩沥青复合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及用途67 200610106677.9 一种用作钻井液防塌剂的天然沥青改性产品及其制备方法68 200610015152.4 改性沥青溶剂型防水涂料的制备方法69 200810017684.0 一种公路沥青增强纤维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70 200810025564.5 高剂量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改性沥青桥面防水粘结层的施工方法71 200710039036.0 一种含有改性剂的沥青组合物72 200710054222.1 一种宽域、高粘改性乳化沥青改性剂及用法和制备的沥青73 200810150313.X 路用沥青抗老化复合改性剂74 200710188380.6 高强度沥青混凝土改性剂75 200810050972.6 一种热塑性丁苯橡胶水性胶乳沥青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76 200810222273.5 一种沥青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77 200810222272.0 一种改性沥青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78 200810182856.X 耐候性沥青改性剂及其应用工艺79 200710171683.7 一种改善SBS改性沥青低温性能的改性剂及其使用方法80 200810207297.3 高粘度沥青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81 200910077238.3 粘贴式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和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82 200910082246.7 SBS沥青改性剂含量测定方法83 200910011948.6 道路沥青改性剂84 200910053344.8 一种高粘度沥青改性剂生产装置85 200810115228.X 一种硬质沥青改性剂及用其改性的一种浅度改性沥青86 200910063309.4 一种高粘度高弹性沥青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87 200910023627.8 一种SBS改性沥青稳定剂及其制备方法88 200910183162.2 适于改性沥青再生的专用再生剂及其制备方法89 200810041915.1 用于改性乳化沥青的添加剂90 200810058845.0 一种复合型沥青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91 201010205321.7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改性沥青改性剂掺量测试方法92 201010202811.1 用于锌锰电池封口的改性沥青电池封口剂及其制备方法93 201010250504.0 高粘薄层沥青混合料改性剂及其应用94 200910146058.6 抗车辙沥青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及改性沥青及其应用95 200980101513.9 用于暖沥青应用的聚磷酸盐改性剂96 201010231599.1 一种改性沥青中SBS改性剂含量的红外光谱分析方法97 200910024351.5 基于粘度—温度曲线的改性沥青中聚合物剂量检测方法98 200910024352.X 基于凝胶色谱技术的改性沥青聚合物剂量的检测方法99 200910024350.0 基于针入度—温度曲线的改性沥青中聚合物剂量检测方法100 200910312337.5 一种纳米沥青阻燃抑烟改性剂及其制备101 200810207600.X 道路沥青用改性聚乙烯添加剂母料及其制备方法102 200880100588.0 沥青的粘附和粘结改性剂103 200810241755.5 沥青混合料改性剂及其应用方法104 200910191813.2 改性沥青降粘剂105 201010112647.5 CDE复合型沥青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106 201010153726.0 一种改善煤沥青流变性和提高煤沥青结焦值的方法及其改性剂107 201010184135.X 改性沥青再生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108 201010120726.0 沥青热再生改性剂109 201010179352.X 一种废白土沥青改性剂的生产装置及生产方法110 201010167080.1 一种橡胶改性沥青温拌剂、制备方法和应用111 201010179373.1 一种易溶于沥青的高粘度沥青改性剂的生产装置及生产方法112 201010179374.6 一种易溶于沥青的高粘度沥青改性剂及其生产方法113 200880113665.6 具有改进的熔融速率的沥青改性剂组合物和使用它们制备的改性沥青114 201010178080.1 一种利用废橡胶粉制备沥青改性剂的方法115 201010179372.7 一种废白土沥青改性剂及其生产方法116 201010171920.1 浇注式沥青混凝土用高强度沥青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117 200910106576.5 一种抗车辙沥青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及改性沥青及应用118 200880116167.7 包括增粘剂的用于“温拌”应用的沥青改性剂119 201010256820.9 一种沥青混合料高模量改性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120 200620041363.0 高粘度沥青改性剂生产装置付款方式:1、本套技术资料160元2、资料都为电子版的,部分资料包括专利和科研成果资料,可以打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 匮z 圄彳
C NA MUNI I AL E HI C P NGI EE N N RI G
N . ( ei o 12 o 2 S r l .5 ) aN
Ao .2 1 r 0 1
D -0 3 6 /. s . 0 4— 6 5 2 1 . 2 0 9 OI . 9 9 j s n 1 0 4 5 . 0 1 0 . 2 1 i
组分分 析结果见 表 1 。
表 1 基质 沥青 组 பைடு நூலகம் 试 验 结果
组 分 7A O 7B 0 7C O
改 性 剂 , 不 同基 质 沥青 的改 性效 果 也 有很 大 差别 , 对
这就是 改性 剂与沥青 的配伍 性 。
配伍性 反 映 了沥 青 改 性 效 果 的显 著程 度 。 改性
要技术性能指标( 针入度指数 P 、 ,软化点 、 5℃延度) 进行综合 比选 , 从而得出每种基 质沥青最适合 的改性剂和稳定剂及 其最佳掺配量 , 使改性沥青性能最优。此配方可提高沥青面层高 、 低温路用性能 , 而延长路面使用寿命 。 从
关 键 词 :配方 优 化 ; 面 层理 论 ;改性 沥 青 ; 伍 性 ; 储 存 稳定 性 界 配 热
0o .o
1 3 .9
6 . 52
1 7 7. 1. 89
O 1 .2
1 51 .
6 . 76
2 1 0. 89
改性 前
7C 0 改 性后
△
一10 .0
—04 ..9
0 5 . l
4 . 68
5 . 85
1 . 17 1. 15
—1O .H D
掺 加改性 剂 和稳 定剂 的改性 沥 青配 方优化设 计
郑 同 才 张 , 瑁 周 卫 峰 ,
( . 津港 保 税 区管委 会 ,天 津 300 ; . 津 市 市政 工 程 设 计研 究 院 ,天 津 30 7 ) 1天 03 8 2 天 00 4
摘 要 : 基 质 沥青 与 改 性剂 的配 伍 性 、 性 沥 青 的热 储 存稳 定 性 和改 性 沥 青 的 性 能 3大 方 面进 行 了研究 。通 过 选 取3种 对 改 A 7 交 石 油 沥 青 中掺 加 3种 S S改性 剂 ( H 6 、 H 9 一H、 改 2号 ) 2种稳 定 剂 ( a、 ) 对 改性 沥青 的 主 H一 0重 B Y 7 1Y 7 1 道 和 w jWT ,
+O 4 . % +O 8 . % +O 4 . % +0 4 . %
wj d 上 部 下部
5 2 5.
WT
5 O 7.
Wl O
5 . 30
wj d
5 . 35
上 部
> 8 0
下 部
5 . 85
上 部
> 8 0
下 部
5 6 5
软化 点 /c c
沥青加 工过 程 中 , 入 稳 定 剂 , 方 面 降 低 S S与 沥 加 一 B 青界 面的 张力 , 另一方 面通 过化学 反 应 , 沥青 与 S S 使 B
闪点/ ℃
≥20 3
26 7
32 4
32 4
28 6
溶解 度/ %
离析, 软化点 差/ K
≥9 9
≤25 .
9.o 99
22 .
9 .2 98
16 .
9.7 98
I . 6
1 对 于 3种基质 沥青 , ) 添加 改性 剂后 无论 是 高温
性 能还是低 温性能都 得到 改善 。
2 就 5c 延度而论 , ) c 从改性前后 的值可 以看出, 7 6与 Y 6 0 H7 1掺配 改性效果 最 显著 ,0 7 6与 Y 9 H7 1一
H次 之 ; 型 S S改 性 沥 青 的 5 ℃ 延 度 变 化 相 对 星 B
Y 7 1 改 性剂最好 。 H 9 一H
同的 , 同一 种 改性 剂 对不 同 的基 质沥 青 , 性效 果 而 改
收 稿 日期 : 0 0 2 2 9— 6— 2 0
7 8
中 彳 回 丛2
郑 才张 ,卫 : 加 性 和 定 的 性 青 方 化 计 同 ,瑁周 峰 掺 改 剂 稳 剂 改 沥 配 优 设
性 剂 , 质 沥 青 的选 择 顺 序 依 次 是 : 青 7 B、 青 基 沥 0 沥
7 C 沥 青 7 A。 0、 0
好, 并且通 过加 入稳定 剂来 提高 改性 沥青 的稳定性 。 考虑 到沥青 路 面铺 筑地 区处 于 夏热 冬 冷 区 , 沥 对
3 改性沥 青热储 存 稳定性 研究 S S与沥青 之 间一 旦 停 止搅 拌 , 会 发 生 S S凝 B 就 B 聚和离 析 。表 4是 3种 改性沥 青 离析试 验结 果 。可 J 见 , 、 部分 沥青 软化 点差很 大 , 上 下 规范 要求 4 8 h软化 点差 ≤2 5K, . 因此 不符 合要求 。
— .4 0 2
0. 6 7
4 . 68
6 . 00
1 2 3. 1. 17
—10 .0
OO .l
1 01
4 . 68
6 . 24
1 6 5. 9 2
4 从 改 性 后 沥青 高 、 温 性 能 来 看 , 于 3种 改 ) 低 对
7 B与 Y 7 17 A 和 7 C与 YH 9 0 H 6 、0 0 7 1一H改 性 效 果最
表 6 改 性 沥 青 技 术 性 能
改 性沥 青试验 结果
I —D 7A+ 0
.
7 B+ O
7】 + ( B
7 OC+
技术 指标
7 B+ . % 0 35
YH7 61
7 C+ .% 0 4O
YH7 1一H 9
级 改性 4 沥青 技 5 % 35 .% 4O .% 40 .% 术要 求 Y{ l Y 7l Y 7 l HY Ⅳ l H } 9 —H H 6 H 9 — } 9 — 7
%
剂能使 沥青 的性 能得 到改 善 , 条件 为改 性剂 均 匀分 其
散于沥青 中形成物 理 混融 的匀 质体 系 ; 改性 剂 与基 质
饱 和分
1.1 5 6
1 .2 0 5
l .o 5o
芳香分 胶质 沥青质
3 .6 32 4 .4 07 1 .5 O 1
4 .o 9 o 3 .7 3 4 1.3 06
1 3 3.
软 化点 / ℃ 5℃ 延 度/ m c 4 . 64
6 . 37
1 3 7. 6. 5
改 性 前
一1 3 .9
4 . 75
—1 3 .9
4 . 75
—1 9 3
4 . 75
7B 0
改 性 后
△
一O2 .3
1 1 .6
6 . 07
l 2 3. 1 .1 5
表 4 改性 沥青 未加 稳定 剂 离 析试 验 结 果
改 性 沥 青 7 A+ . % 0 40
YH7 1一H 9
青高 温 性 能有 较 高 的要 求 J选择 I , —D级 S S改性 B
沥青 。表 6是 经过优 选 后 用 3种 基 质 沥青 配 制 I —D
级改 性 沥青 的配方 和改 性沥青 性能 。
3 .O 73 3 .0 5 4 1.9 0 3
沥 青界面应 形成较 强 的作 用力 , 以克服 改性 剂要 降 低 表 面能而发 生凝 聚 ; 性剂 自身 的特性 不 被降 低 。要 改
满足 以上 3个 条件 , 沥青 与改 性剂 的相 容 性 是至 关重 要 的… 。相 容性好 , 改性剂 在 沥青 中能够 吸附 较 多 则 的轻质组 分发生溶 胀 , 通过 物 理作 用及 氢 键等 分 子 问 作 用力 与沥青形成 较 厚 的界 面层 , 使改 性剂 颗 粒 均匀 分散 于沥 青 中。整个 改性 沥青 匀 质 体 系形 成 一 种 同
2O . 1 8
20 . 1 4
20 . 1 4
扯断伸长率/ %
扯 断 永久 变 形/ % 硬 度 邵 尔 A 度 熔体 流 动 速率 / (0m n g・ 1 i )
70 5 3 0 7 5 05 .
7o o 4 0 7 8 0~ O 0~ . 05
60 5 3 0 7 7 0 0 .l
中圄 分 类 号 :U 1 . 5 4 47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 0 4— 6 5 2 1 ) 2— 0 8—0. 1 0 4 5 f 0 0 0 7 1 2
1 原材 料性质
也 不 同。不 同结构 、 同嵌 段 比 、 同分子 质量 的 S S 不 不 B
1 基质 沥青 。选 择 3种 A ) H一7 交石 油 沥青 , 0重
软化点 ( 环球法) ℃ / ≥ 印
运动 黏度 15 / 3
f a.s ) P 一 ≤3
8. 1 5
14 3 .6
7. 3 6
26 5 .2
7. 97
16 8 . 3
7. 1 9
1 33 .6
采用 加入稳 定剂 的方 法 提 高界 面 层稳 定 性 , 即在 改 性
02 .6
3 . 38
02 .4
3 . 25
> 2 . 15
> 2 . 44
5
延度 ( 5℃ ,
c mi / m m/ n) c
提高 S S改性 沥青 热储 存稳 定性 主要有 减小 S S B B
颗粒粒 径 、 提高界 面层 稳 定 性 2种 措 施 。本 研 究 提 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