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分管理对稻田氧化亚氮产生及排放的影响

合集下载

水生植物净化稻田灌溉排水探析

水生植物净化稻田灌溉排水探析

水生植物净化稻田灌溉排水探析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同时也是水稻种植面积最广、产量最高的国家。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和生物质能源的生产都会对水稻种植区域的水质产生一定的影响,水稻种植区域的水质污染也成为了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

为了净化水稻田的灌溉和排水水质,人们普遍采用水生植物的方法来进行处理,因为水生植物可以有效地吸收和降解水中的有害物质,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本文就水生植物净化稻田灌溉排水的相关问题进行探析。

一、水稻田的灌溉和排水水质问题水稻主要生长在湿地环境中,需要充足的水源来维持生长,因此在水稻田的灌溉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资源。

水稻田在长期的农业生产中会大量使用化肥农药,这些化肥农药在水稻田的施用和生长过程中会残留在土壤和水体中,造成水稻田的灌溉和排水水质污染。

水稻田通过排水来调节土壤中的水分,排出过多的水分,但这些排水中也会带走一些土壤中的有机物质和化学物质,对周围的水质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水生植物在净化水稻田灌溉排水中的作用机理水生植物在净化水质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机理:1. 吸收有害物质:水生植物的根系可以有效地吸收水中的有机物质、重金属和其他有害物质,将其固定在植物体内,减少了这些有害物质对水质的影响。

2. 降解有害物质:水生植物自身具有一定的分解能力,可以降解水中的有机物质和重金属物质,将其转化为无害或较低毒性的物质,净化水质。

3. 增加氧气含量:水生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能够释放氧气,增加水体中的氧气含量,改善水体的生态环境,促进水质净化。

4. 吸附污染物:水生植物的茎叶表面也可以吸附水中的悬浮颗粒和有机物质,起到过滤的作用,净化水质。

通过引入水生植物在水稻田的灌溉和排水过程中,可以有效地降低水中有害物质的浓度,净化水质,改善水质环境,有利于水稻生长和周围生态环境的保护。

在实际的水稻田生产中,人们已经开始尝试使用水生植物来进行稻田灌溉和排水水质的处理。

水分管理对麦茬稻直播产量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水分管理对麦茬稻直播产量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水分管理对麦茬稻直播产量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一、麦茬稻直播的水分管理现状麦茬稻直播是指在小麦收割后,不翻耕、不耙地、不插秧、不育秧,直接将水稻种子投入到田间,采用干直播管理的一种栽培方式。

这种种植方式节省了劳动力和时间,减少了耕作对土壤的伤害,同时也可以节约水资源。

由于水稻的特殊生长需求,对于水分的管理要求较高。

目前,麦茬稻直播中存在着一些水分管理方面的问题。

由于种植方式的改变,传统的水稻灌溉管理方式可能不能完全适用于麦茬稻直播,导致水分利用效率不高。

受到气候变化和水资源供给的限制,很多地区的麦茬稻直播无法保证良好的水分管理,影响了产量和质量。

还存在着水稻生长过程中水分亏缺或过多的情况,导致了土壤退化和生态环境恶化。

水分管理对于麦茬稻直播产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充足的水分是作物生长发育的必要条件之一,而缺水或者过多的水分都会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

对于麦茬稻直播来说,适当的水分管理可以提高产量,而不当的管理则会导致产量下降。

一方面,充足的水分可以促进水稻的生长和发育,提高光合作用强度和养分吸收能力,从而增加产量。

适当的灌溉可以保证水稻在生长期内能够得到足够的水分供应,有效地满足水稻的需求,提高了产量和质量。

过多或者过少的水分都会影响水稻的产量。

如果灌溉不足,会影响作物的生长和发育,导致干旱危害,降低产量。

而过多的水分会导致水稻根系缺氧,影响养分吸收,同时也容易引发水稻病虫害,导致产量下降。

合理的水分管理对于麦茬稻直播的产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科学合理地制定灌溉方案,根据土壤湿度和作物生长需求来进行灌溉,是提高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关键。

水稻田是重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之一,特别是甲烷的排放。

而水分管理对于水稻田中温室气体的排放有着重要的影响。

合理的水分管理可以有效地减少水稻田中的温室气体排放,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水稻田中的温室气体主要是由于土壤中微生物的代谢作用而产生的。

而水分是微生物代谢活动的关键因素之一,适当的水分管理可以调节土壤中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水肥管理对稻田土壤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

水肥管理对稻田土壤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

淹水 6 8h后 氧 就 被 消耗 殆 尽 ,当兼 性 和专 性厌 氧 ~
菌将 N 3 Mn+ F , O 2 O。 , 4, e S 4等作为 电子受体依次 - 还原后 ,即 以 C 2 O 作为电子受体 ,生成 甲烷 。稻 田淹水一段时间后 甲烷排放量随土壤 E h的迅速下 降而 急剧 增 加 ¨ 。 … 研究表明 ,稻 田排放的甲烷只是甲烷生成量 的 2 %,而土壤 中产生 的甲烷大部分 ( 0 ) 0 8% 在排放 前 已被 氧 化 消耗 掉 …】 。因此 ,不 仅影 响 甲烷生 成 的
水 肥 管 理 对 稻 田土 壤 甲烷 和 氧 化 亚 氮 排 放 的 影 响
田光 明,何云峰 ,李勇先
浙 江 大学 环境 与 资 源学 院 .浙 江 杭州 30 2甲烷 和氧化亚氮排放 的影 响研究进 行了综述 。文献分 析表 明 .甲烷 和氧化亚 氮的排放条 件存在 明显
的研 究结 果后 发 现 ,虽 然 稻 田 的平 均 排放 通 量小 于
生成与甲烷氧化消耗 的综合结果 , 田水分管理不 农
仅影 响土壤 甲烷 的生 成 ,也 影 响 甲烷 的 氧化 消耗 : 淹水 是 土壤 产 生 C 的 主要 条 件 , 壤 悬液 试 验表 H 土 明 ,只有 当土 壤 氧化 还 原 电 位低 于.0 10到.5 10 mV 时 ,才有 甲烷 生 成 。而 且 氧 化 还原 电位越 低 ,甲烷 生 成 量越 大 ,当 E h从 .0 20降 到 .0 3 0 mV 时 ,甲烷 生 成量 增 加 l 倍 ,排 放量 增 加 l 【 0 7倍 :E h在 .5 10 2 0mV 范 围 内 ,E 5 h每 下 降 5 0mV,甲烷排 放 量 就增加约 l 倍L。 0 8 除水土界 面和根土界面外 , ] 土壤

水稻灌区农田退水氮磷污染现状研究

水稻灌区农田退水氮磷污染现状研究

水稻灌区农田退水氮磷污染现状研究随着我国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水稻种植逐渐成为了我国南方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并且水稻栽培需要大量的水资源。

为了保证水稻的生长发育,灌区会在生长季节中采取多次灌溉,因此水稻灌区的农田退水的水量非常大,这种退水中含有大量的氮、磷等有机物质,长期以来这种退水对水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水稻种植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的灌水,而在灌溉过程中,少量的养分随着灌水输入到土壤中,然后由作物吸收,但大部分养分则通过土壤、地表川流以及地下水传输进入水体,造成水体污染。

特别是在农艺管理方面存在不规范的情况下,会导致化肥、农药大量使用,从而加剧了水体污染的严重程度。

利用田间水文主要测试田间灌溉水量的变化,通过测试不同排水方式的排水量及其养分含量,分析养分转化的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水稻灌区的农田退水中养分含量较为浓厚,其中氮、磷是主要的有机养分,在养分含量方面波动性较大。

氮的含量一般为2~5mg/L 左右,磷的含量在 0.2~0.6mg/L 之间。

培肥量的大小是导致农田退水中氮、磷含量差别的主要原因。

二、水稻灌区农田退水对水环境的影响在水稻灌区,农田退水经过地表或地下水传输进入湖泊、江河、运河、水库等水体中,造成水体化学参数异常,影响水体生态系统的平衡。

通常情况下,农田退水生态环境中氮、磷含量较高,容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形成大面积藻类水华,肯定会前所未有的影响到水生态环境平衡,破坏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对水体中原有的生物造成深远的影响。

(一) 处理污水水稻灌区农田退水含有的污染物主要是有机物和营养物,利用轮作、间作等农业管理措施降低养分含量,同时采用粪便和废物处理,减少有机物的污染,或者利用水生植物净化出水中的有机物和养分,都是一些有效的处理污水的方式。

(二) 肥料施用及管理合理施用肥料,减少农业排放,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比如选择有机肥料,增加磷肥量等方式都是可行的,在运用化肥的同时也可以对其进行有机复合控制等管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

农田 氧化亚氮测定

农田 氧化亚氮测定

农田氧化亚氮测定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农田氧化亚氮测定是农业科研和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对于了解氮肥利用率、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氮是植物生长发育中必需的元素之一,但氧化亚氮是一种温室气体,如果排放过多会对大气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农田氧化亚氮测定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农田氧化亚氮的来源农田氧化亚氮主要来源于氮肥的裂解和微生物的作用。

氮肥在土壤中分解后会形成氨,通过细菌的作用转化成亚硝酸盐、硝酸盐等形式的氧化亚氮。

土壤微生物的代谢活动也会产生氧化亚氮。

在农田中,氧化亚氮的含量受到氮肥的施用量、土壤pH值、温度、湿度等因素的影响。

1. 土壤样品采集:为了准确测定农田中氧化亚氮的含量,首先需要进行土壤样品的采集。

通常选择在播种前、播种后、植被生长期和收获后等时段采集样品,保证全面覆盖各种情况。

2. 氧化亚氮测定仪器:目前常用的氧化亚氮测定仪器有气相色谱仪、光化学生物反应器(PCB)等。

气相色谱仪适用于氧化亚氮含量较低的土壤样品,通过分离和检测氧化亚氮的浓度来进行测定;光化学生物反应器则是利用光催化反应测定土壤中氧化亚氮的含量。

3. 标准曲线法:在进行氧化亚氮的测定过程中,需要建立标准曲线来对样品中的氧化亚氮含量进行定量分析。

通过标准物质的稀释和浓度调整,构建出一系列浓度不同的标准曲线,从而校准测定结果。

4. 定量分析:经过样品的处理和测定仪器的检测,得出氧化亚氮在土壤中的含量数据。

通过计算、比较和分析,得出农田氧化亚氮的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

1. 氮肥利用率:农田氧化亚氮的测定可以了解氮肥的利用率和转化情况,帮助合理施用氮肥,减少氮素的流失和浪费,提高农田氮素的利用效率。

2. 环境保护:氧化亚氮是一种温室气体,过多的排放会导致大气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

通过测定农田氧化亚氮的含量,可以评估土壤和大气环境中的氮素排放情况,制定相应的环保政策和措施,减少氮素污染。

3. 气候变化:氮素循环和变化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

水稻土甲烷产生、氧化和排放过程的相互影响-以水分历史处理为例

水稻土甲烷产生、氧化和排放过程的相互影响-以水分历史处理为例

水稻土甲烷产生、氧化和排放过程的相互影响-以水分历史处理
为例
水稻土甲烷产生、氧化和排放过程的相互影响-以水分历史处理为例
通过盆栽和培养试验研究了不同水分历史水稻土CH4产生、氧化及排放间的相互影响.水稻土CH4产生、氧化和排放皆受土壤水分历史条件的强烈影响,非水稻生长期土壤水分含量越高,随后水稻生长期CH4排放量越大,产生和氧化能力也越强.无论是水稻生长期平均值还是季节变化,CH4排放皆受CH4产生的显著影响.CH4产生量和排放量的相对差值很好地说明了各处理间土壤CH4氧化潜力的差异.水稻土CH4排放通量主要受CH4产生率,而不是CH4氧化潜力的影响,但CH4氧化能牵制CH4产生率对CH4排放通量的影响,水稻土这种自然调节CH4排放量的特性对减少稻田CH4排放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徐华蔡祖聪八木一行XU Hua CAI Zu-cong YAGI Kazuyuki 作者单位:徐华,蔡祖聪,XU Hua,CAI Zu-cong(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南京,210008) 八木一行,YAGI Kazuyuki(日本国立农业环境技术研究所,日本筑波,305)
刊名:土壤ISTIC PKU英文刊名:SOILS 年,卷(期):2006 38(6) 分类号:S5 关键词:水稻土甲烷产生甲烷排放甲烷氧化水分历史。

水稻田管理的四个不利

水稻田管理的四个不利

水稻田管理的四个不利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和战略作物之一,但在农业生产中,由于各种原因,水稻种植面临很多不利因素,导致产量下降、质量下降,极大地影响着农民的收入和国家的粮食安全。

本文将深入剖析水稻田管理中的四个不利因素,探究其影响和应对措施。

一、土地退化土地退化是指靠人为或自然作用使土地变得不利于生产的过程。

包括造成土壤质量、地形、水文、生物环境等方面的退化。

特别是长期做稻,土壤各项指标表现出退化的倾向,其中一些耕作措施的问题是罪魁祸首。

土地退化会带来以下不利影响:1.降低土壤肥力,使水稻生长受到限制,导致产量下降和质量下降。

2.变硬变粘,影响水分和氧气的交换,让水稻根系生长困难。

3.使土壤容易被水侵蚀和风蚀,导致水稻田的水土流失,降低土地的生产力。

应对措施:1.推广合理耕作方案,种植旋作作物,轮作、间作等综合措施。

2.做好有机肥、复合肥的施用,改善土壤肥力,避免长期稻作。

3.开展植被恢复和水利工程的治理,保持水稳定,减少水土流失和压实。

二、灌溉不当水是水稻生产的前提和保障,而灌溉不当则是水稻田管理中面临的重要不利因素之一。

不当的灌溉方式将影响水稻的生长发育和产量质量。

灌溉不当会带来以下不利影响:1.水分利用率低,浪费水资源,甚至造成水害。

2.水分不足,易引起旱害,影响水稻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3.水分过多,容易导致倒伏和病虫害的发生,影响水稻的品质和产量。

应对措施:1.推广科学、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喷灌等,在其基础上加强现代化控制手段。

2.合理利用雨水资源,开辟水源渠道,丰富田间水源。

3.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水平,保证水资源充足。

三、病虫害防治不力水稻是一个高易感植物,很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而病虫害防治不力则是影响水稻产量和质量的重要不利因素之一。

病虫害防治不力会带来以下不利影响:1.直接影响水稻产量和质量。

2.部分病虫害还能在播种季节对未来季节及周围作物造成侵染影响。

科普农田氧化亚氮(N2O)减排机制和措施

科普农田氧化亚氮(N2O)减排机制和措施

科普农田氧化亚氮(N2O)减排机制和措施农环格格有话说:9月1日周四(农历八月初一),大家早安!!步入九月,一个最能代表秋季的月份.....祝我们一切顺利!!.......................今天文章由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胡荣桂教授和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郑循华研究员共同执笔完成。

文章让我们了解了---农田氧化亚氮(N2O)的减排机制和措施!...................................................文胡荣桂1 郑循华21.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2.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背景氧化亚氮(N2O)是仅次于二氧化碳(CO2)和甲烷(CH4)的第三大温室气体,对全球温室效应的贡献占6-7%,但其在100 年尺度上的增温效应是 CO2的 298 倍,所以,其在大气中含量微弱的变化也会带来全球温室效应的增加。

不仅如此,N2O在对流层非常稳定,可上升到平流层并与臭氧发生光化学反应而破坏臭氧层。

IPCC 第五次评估报告估算,2011年大气中 N2O 浓度已达到 324 ppb,比工业化前升高了 20%。

N2O 的排放源N2O 的排放源既有自然源也有人为源,自然源包括海洋、森林和自然土壤,人为源则包括农田施肥、畜牧业生产、生物质燃烧和工业过程等。

其中,人类农业生产活动,特别是土壤耕作管理是全球N2O 最重要的排放源,在2005年即占到全球N2O排放量的55%,2030年将占到59%。

若加上其它如养殖粪便管理等,农业活动对全球N2O 排放贡献在2030年将高达84%。

控制N2O排放中国是农业大国,2012年氮肥施用量已达到2.39×107 t,并且每年在以4%的速率增长。

据报道,2005年中国因氮肥施用排放的N2O 占总排放量的52.9%,是中国N2O的主要排放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意义 。
1 稻 田土壤 中N , O的产 生机理
土壤 生 物过 程 、土 地 利刚 及 农事 活动 是大 气N, 0
摘 要 :氧化 氮 ( N O)是稻田, I 念系统
关 键 词 :稻 Ⅲ:氧化 氮 :水 分符理 :综述
种 要的温室 体,存全球温室效 L } l 起唇很大作用。介绍丁稻… 壤- l ・ 氧化q 氮的产 机
露点探 、 f 了水分倌 对稻 田生态系统 氧化 氮 生及排放 的影 响,并提 出 了令』 r 研究的 方 。
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6 — 0 6 0 X( 2 0 1 4 )0 3 . 0 0 5 3 . 0 3
Ef f e c t s o f W a t e r Ma na g e me n t on Pr o duc t i o n a nd Em i ’ s s i ‘ o n o f Ni t r o us Ox i de i n Pa dd y Fi e l d
水分管理对稻 田氧化亚氮产 生及排放 的影 响
汤 宏 ,张杨珠 ,刘杰云 ,王 聪 ,刘伦 沛 ,王云生 ,王 建伟 ,李向阳
( 1 . 凯里学院环境 与生命科 学学院,贵 州 凯里 5 5 6 0 1 l ;2 . 湖南农 业大学资源环境 学院 ,湖南 长 沙 4 l 0 1 2 8 ;3 . 中国科 学院亚 热带农 业生态研 究所亚 热带农 业生态过程重点 实验 室,湖南 长 沙 4 1 0 1 2 5 )
Ab s t r a c t : Ni t r o u s o x i d e ( N2 O ) i s l f k i n d o f i mp o r t a n t g r e e n h o u s e g a s i n p a d d y i f e l d e c o s y s t e m, wh i c h p l a y s a b i g r o l e i n g l o b a l g r e e n h o u s e
Ke y wo r d s : p a d d y i f e l d ; n i t r o u s o x i d e ; wa t e r ma n a g e me n t ; r e v i e w
氧 化亚 氮 ( N, O)是大气 中含量 很低但滞 留时间较 长 的一 一 种痕量温 室气体 , 由于N, 0在大气层 中 的寿 命可 达1 5 0 a 左右 ,所 以它对全球环境的影响是长期的和潜在
p r o d u c t i o n a n d e mi s s i o n o f N2 O i n p a d d y i f e l d . Mo r e o v e r , t h e r e s e a r c h d i r e c t i o n i n t h e f u t u r e wa s p u t f o r wa r d i n o r d e r t o p r o v i d e s c i e n t i i f c r e f e r e n c e s f o r d e c r e a s i n g N2 O e mi s s i o n i n p a d d y ie f l d e c o s y s t e m.
I n s t i t u t eo f S u b t r o pi c a l Ag r i c u l t u r e , C h i n e s e Ac a d e my o fS c i e n c e s ,C h a n g s h a 4 1 0 1 2 5 , P RC)
e f f e c t . T h i s p a p e r i n t r o d u c e d t h e p r o d u c t i o n me c h a n i s m o f N2 0 i n p a d d y s o i l , a n d ma i n l y d i s c u s s e d t h e e f f e c t s o f wa t e r ma n a g e me n t o n
TANG Hon g ‘ , ZHANG Ya n g— z h u , LI U J i e — y un W ANG Co ng , LI U Lun — p e i ,

W ANG Yu n— s h e n g , W ANG J i a n— we i , LI Xi a n g — ya n g‘ t 1 . Co l l e ge o f E nv i r o n me n t a n dLi f eS c i e n c e , Ka z T iU n i v e r s i t y , Ka i l i 5 5 6 0 1 L P RC , 。 2 . Co l l e g eo f Re s o u r c e sa n dE n v l T o n me n t ,
HNAU. C h a n g s h a 4 1 0 1 2& P RC ;3 . Ke yLa b o r a t o r yo f Ag r o — e c o l o g yP r o c e s s e si n Su b t r o pz c a l Re g i o n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