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好生态屏障打造绿色银行——旺苍县核桃产业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合集下载

农业农村部关于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02636号(农业水利类200号)提案答复的摘要

农业农村部关于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02636号(农业水利类200号)提案答复的摘要

农业农村部关于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02636号(农业水利类200号)提案答复的摘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农村部•【公布日期】2024.08.12•【文号】农办案〔2024〕107号•【施行日期】2024.08.1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其他规定正文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02636号(农业水利类200号)提案答复摘要农办案〔2024〕107号民建中央:《关于大力发展再生稻的提案》收悉。

经商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人民银行,现答复如下:发展再生稻是有效利用光温资源、增加复种指数、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途径,我部大力支持再生稻生产,推进再生稻产业持续发展。

一是加强再生稻协同攻关。

2022年我部印发关于大力发展再生稻促进水稻生产能力提升的指导意见,促进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培育及筛选了一批适合机械化生产的优良品种,创制了一批机械化生产的技术及装备,集成了一批绿色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模式,稻作效率和产能潜力不断提升。

二是推动再生稻良田良种良法配套。

不断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支撑,持续释放再生稻发展潜力。

积极指导各地将农田水利设施作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要内容,改善农田灌溉排水等农业生产条件,满足再生稻生产要求。

将再生稻品种选育纳入国家水稻育种联合攻关,重点筛选出了一批再生力强、两季总产高的优良再生稻品种。

积极组织技术集成示范,开展头季稻—再生季稻—冬季作物周年种植制度配套研究,进一步完善头季稻—再生季稻栽培技术体系。

三是调动人才和企业的创新活力。

2016年中共中央印发《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支持高校、科研院所科研人员经所在单位同意,可在科技型企业兼职并按规定获取报酬。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出台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创业的指导意见,鼓励高校、科研院所涉农科研人员通过多种方式到乡村创业。

我部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关于深化农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推进农业系列职称制度改革。

猕猴桃“四改五提升”技术背景与推广应用

猕猴桃“四改五提升”技术背景与推广应用

猕猴桃“四改五提升”技术背景与推广应用作者:宋洁师慧叶赵菊琴来源:《果农之友》2024年第01期摘要:眉县猕猴桃经过30多年的发展,因国内外、省内外产业发展的压力和挑战,遇到了较大的瓶颈问题,以实现猕猴桃“百年产业、百亿产值”为目标,县委县政府决定大力开展“四改五提升”果业革命,即通过改土壤、改品种、改树形、改模式的“四改模式”,实现提升基础、提升技术、提升品质、提升品牌、提升效益的“五项提升”。

通过三年实施,采取党政推进、科技支撑、项目带动、主体引领的“四轮驱动”方式,着力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全面提升了眉县猕猴桃核心竞争力和综合效益,全力助推了乡村振兴。

关键词:猕猴桃;“四改五提升”技术;推广应用眉县位于关中平原西部、秦岭主峰太白山脚下,辖7镇1街,总人口33万,猕猴桃种植面积30.2万亩,户均4.5亩、人均1.16亩,形成了“一县一业”产业格局,是中国猕猴桃之乡。

1 “四改五提升”提出的背景眉县猕猴桃历经30多年的砥砺前行,产业勇立行业潮头,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为县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是由于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问题,目前遇到了较大的瓶颈问题,发展受到较大影响。

当前,摆在面前的唯一选择就是高举改革创新大旗,瞄准更高目标,凝聚磅礴力量,奋力赶超,全力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

1.1 产业发展暴露出的问题是内因目前国内外市场竞争压力很大,外省份大公司集约化发展模式(起步晚、建设标准高),给眉县每户种植3亩、5亩的小农经济发展模式带来了严峻挑战,暴露出在前生产、后整理中的诸多问题:一是多数果农对猕猴桃产业发展现状认识不足,果品质量标准意识较差,存在盲目乐观思想,缺乏忧患意识、危机意识。

二是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应用不到位,产业标准化程度不高,生产管理技术参差不齐,树龄老化现象严重,树体结构不规范、果园密闭不透光,部分果农一味追求产量,滥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果品品质差异较大、商品率不高,整体品质与新西兰猕猴桃还有很大差距。

抓机遇 用政策 增活力 练内功 强业务 显担当

抓机遇 用政策 增活力 练内功 强业务 显担当

抓机遇用政策增活力练内功强业务显担当作者:盛源菊香:多种模式驱动花椒产业提效增收来源:《发展》2021年第12期盛源菊香:多种模式驱动花椒产业提效增收甘肃盛源菊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盛源菊香)位于天水市秦安县,是一家专业化、规模化、系列化生产花椒系列产品的农产品加工企业。

近年来,依托当地花椒优势产业,创新经营发展模式,用心做好花椒产业富民增收大文章。

2020年全年销售额2.04亿元,其中花椒销售1.65亿元,占销售总额的80%,产品销售3900万元。

产业基地模式。

作为甘肃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盛源菊香通过与当地周边椒农、药农签订种植收购协议,由公司提供农药、化肥、种子、技术服务等生产资料,统一收购花椒等农副产品,逐步形成“公司+合作社+贫困农户+扶贫车间+基地”运营模式,在当地建设标准化花椒芽生产基地与中药材种植基地。

实行包供苗、包供料、包技术支持、包产品回收“一条龙”服务,带动秦安县10镇126村4650户农民从事花椒种植和花椒相关产业。

电商营销模式。

秦安县花椒等林果产业地域优势明显,盛源菊香借助公司电商平台,为广大农户提供技术培训、业务咨询、经验交流、电商项目策划实施等扶贫服务,拓宽秦安县林果产品网络销售渠道。

同时借助电子商务营销方式对传统农业进行现代化提升,实现农产品的品牌化、标准化、信息化和订单化生产。

灵活就业模式。

盛源菊香设立了“扶贫就业车间”,吸纳附近农民利用农闲时间就近务工,在解决公司临时用工困难的同时,给一些不能外出务工人员提供了就业机会,增加了劳务收入。

针对公司周边学校较为集中、陪读家长较多的实际,实行灵活的工作制度,比如晚上班、早下班,或由公司职工食堂提供方便用餐等形式,为既要照顾孩子上学、又需务工的一些陪读家长提供就业便利。

保底收益模式。

盛源菊香采取三种模式,为农户种植效益保底。

一是入股收益模式。

积极参与“农村三变”改革实践,吸收3个乡镇21个村632户产业脱贫收益632万元入股公司,并按保底年收益率8%参与分红。

特色产业转型升级三步走

特色产业转型升级三步走

特色产业转型升级三步走
马明张平
四川省南江县按照“一园一业、一园一特、集约经营、规模发展”的思路,提升经营水平,促进特色产业转型升级。

一是基地趋向规模化。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依托“一村一品”专业村,大力发展富硒茶、食用菌、金银花、核桃、南江黄羊等特色产业。

全县培育牡丹村、木罗村、桥亭村等一村一品专业村43个,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47个。

带动全县富硒茶、金银花、核桃种植面积分别达到10.02万亩、26万亩、20.5万亩,发展食用菌500余万袋,翡翠米原料基地14万亩,蔬菜种植面积10万亩;南江黄羊、生猪、肉牛、小家畜禽饲养量分别达到94.3万只、172.5万头、18.5万头、609万只。

二是龙头趋向集团化。

树立集团经营理念,坚持“壮大一批、引进一批、新建一批”的思路,进一步整合县内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人才、科技、品牌、厂房等资源,北牧南江黄羊集团、米仓林业集团、翡翠粮油集团、光雾山新合农特集团、茗兰茶业有限公司等各类农业龙头企业集团经济效益和竞争实力明显增强。

全县共培育省、市级龙头企业13家。

三是产品趋向品牌化。

按照“一个产业、一个企业、一个品牌”的要求,坚持统一名称、统一质量、统一标准,集中力量打造南江黄羊、云顶茗兰、南江金银花、米仓牌山核桃(核桃仁)、翡翠米等特色农产品优势品牌。

南江金银花、南江大叶茶、南江核桃、南江黄羊分获国家商标局地理保护品牌。

全县先后创建无公害农产品品牌9个、绿色食品品牌10个、有机食品品牌10个。

(四川省南江县委农办马明张平)。

固原市原州区彭堡镇核桃林下种养模式思考

固原市原州区彭堡镇核桃林下种养模式思考

林业科学现代农业科技2017年第23期摘要本文介绍了彭堡镇核桃基地发展蔬菜、中药材、小杂粮林下种植以及药膳杂粮鸡林下养殖模式,以期为林下种养立体化复合型养殖经济模式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核桃;林下种养模式;宁夏固原;原州区;彭堡镇中图分类号F326.2;F326.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739(2017)23-0122-01固原市原州区彭堡镇核桃林下种养模式思考王仁(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彭堡镇林业工作站,宁夏固原756000)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核桃营养保健认识的深化,人们对核桃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在原州区着眼发展生态旅游乡村、建立生态观光型美丽原州、吸引客商、培育新的旅游增长点、走出脱贫致富新路子的背景下,区内外各龙头企业,抓住机遇,积极贯彻原州区委、区政府的发展规划,响应自治区经济林产业发生的政策,在政府的扶持和支持下,通过流转土地,采用“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积极发展枸杞、红梅杏采摘园,以及油用牡丹、芍药、万寿菊等休闲观光园,以核桃、花椒、山楂为主的小杂果产业也纷纷兴起。

但是,由于原州区气候冷凉,年平均气温、有效积温偏低。

同时,栽培的核桃品种混杂、管理粗放、冻害严重等,核桃果型差、果壳厚、取仁不易、质量不过关、产量低,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导致经济林效益低,挫伤了企业发展经济林的积极性。

因此,要在幼树郁闭前发展林下种植业、养殖业,补偿早期投入。

1产业政策优厚袁助推核桃落户彭堡2014年,张贵良等积极响应自治区、原州区委、区政府以经济林产业和乡村旅游业的好政策,依托种养园区和古城遗址,投资180万元,在原州区彭堡镇别庄村通过流转土地30hm 2,吸收社员105户,其中包括建档立卡户30户,成立固原市原州区康禾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康禾合作社带动当地村民打造“三川寨休闲度假村”项目建设,主要引进山东8518优良核桃品种经营,建立新品种核桃种植、生态养殖科技试验、示范园区,打造核桃经济林和林下种养相结合的共同体。

有关乡村振兴调研的报告(精选10篇)

有关乡村振兴调研的报告(精选10篇)

有关乡村振兴调研的报告有关乡村振兴调研的报告在生活中,需要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内容的完整。

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写报告很是头疼的,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有关乡村振兴调研报告(精选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乡村振兴调研报告1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现状XXX地处县城南部,所在辖区共8个行政村,2个农村社区。

XXX 把农村基础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持续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发展,城乡二元结构差距逐步缩小。

(一)发展农业产业目前,农业产业调整成效明显,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个中心,以省果树所种植技术为支撑,依托XXX、XXXX等产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以海宏牧业为养殖龙头,大力推行“公司加合作社加银行加农户”的肉羊生产模式。

现有耕地6105亩,农业人口8362人,年出栏育肥羊达到20000只,生猪出栏量9360余头,能繁殖母猪148余头,年产肉鸡65000余只。

在坚持以农户为主体的基础上,大力培育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农业经营体系。

积极与农业大学、省果树所对接,在产业结构调整、新品种引进、产业技能培训上下功夫。

XXX村在农综开发的基础上与农业大学合作,并签订合同共建140亩试验田,更好的促进科技成果面向实际应用和需求转化,进一步带动相关产业的联动发展。

虽然目前XXX产业调整成效明显,但还存在很多问题:1、种植结构单一,农民基本还是以种植玉米等农作物生产生活;2、种植技术不发达,缺少专业农技人员的培训指导,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还需加强;3、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支持力度不够,帮扶方式方法还需改进。

(二)改善生态环境,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必须要坚持绿色生态导向,推动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

走农业绿色发展道路,才能实现乡村产业兴旺,建设生态宜居乡村。

洮南市人民政府转发市发改局关于洮南市“十二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洮政发〔2010〕10号

洮南市人民政府转发市发改局关于洮南市“十二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洮政发〔2010〕10号

洮南市人民政府转发市发改局关于洮南市“十二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正文:----------------------------------------------------------------------------------------------------------------------------------------------------洮南市人民政府转发市发改局关于洮南市“十二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洮政发〔2010〕10号各乡(镇)人民政府,市直各局、场、办,街道办事处:洮南市发改局《关于洮南市“十二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2010年05月17日洮南市“十二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十二五”时期是洮南市跨越争先、加速崛起的关键时期。

编制洮南市循环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科学指导循环经济发展,对于提高我市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物质能源消耗和最终废弃物排放,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规划紧密结合洮南市“十二五”规划纲要编制,规划期为2011-2015 年。

第一章基本情况一、区域概况(一)自然地理及区位情况。

洮南市地处吉林省西北部,西与内蒙古自治区突泉县接壤,北与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翼前旗相连,南与通榆县毗邻,东与洮北区、大安市相连,介于东经121°38′—123°20′,北纬45°02′—46°01′之间。

全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季节性强,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少雨且分布不均,秋季昼夜温差大,冬季少雪寒冷。

年平均气温4.2℃,日照时数3005小时,光照充足,无霜期多年平均135天,多年平均降雨量377.9毫米,降雨年内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多集中在7、8、9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70%以上,年平均蒸发量1230毫米,多年平均冻深1.8米。

主要作物有水稻、玉米、高梁、葵花、谷子、大豆、杂豆、辣椒、土豆、蓖麻、西瓜等。

【真题】2023年云南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及答案解析(县乡卷)

【真题】2023年云南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及答案解析(县乡卷)

【真题】2023年云南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及答案解析(县乡卷)注意:此试题来源于网友回忆及网络整理,仅供学习参考!材料一1.2米宽的木床、一个衣柜和一张单人书桌,4平方米的卧室被塞得满满当当,但15岁的小王很满足。

“这是我第一张书桌,床也终于不塌了。

”他用力在床上坐了坐,展示着新床的扎实。

“小王家4口人,他和妹妹以及患病的姑姑,全靠低保和父亲做零工维持生活。

”冶金社区杜书记至今记得小王卧室以前的样子,“衣服、书全部堆在床上、地上,床板中间还有两个大洞。

”石桥街道办易主任介绍说,过去,街道也曾收到社会捐赠,但资金有限,援助面小,且大多是送钱送米油等传统方式。

在街道,和小王家类似的困难家庭还有不少。

他们能享受政府兜底政策,但生活仍被重病、收入低、老人无人赡养等问题缠绕。

对这些情理之中、政策之外的难事,我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为此,我们成立了一个街道级社区服务中心,期望在街道层面聚拢更多资源。

2020年市慈善总会对石桥街道社区服务中心进行实地考察,并决定在石桥街道正式成立全市首个街道级“社区阳光基金”,市、区两级慈善总会共提供资金80万元,多家爱心企业联合捐赠了36万元,再加上街道原有的慈善资金和居民捐款,一共筹集了137万元资金和价值15万元的物资。

有了资金,该用在哪儿?怎么用?经过街道、社会组织和居民的共同商议,石桥街道“幸福家园·社区阳光基金”社区公益提案大赛应运而生。

“让专业的社工机构和社会组织到社区走访调研,了解居民需求,找准社区问题,拿出解决方案,再通过专家评审、居民投票决定支持哪个项目。

这样既能有效回应居民需求,也能让居民参与到社区治理中。

”易主任说。

第一届提案大赛共征集到80个公益项目,并最终确定支持23个项目,涵盖特殊困难人群帮扶、助学助困、关爱妇女儿童、养老服务、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等多个方面。

“征集到项目只是第一步,真正的工作还在后面。

”美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负责人小李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