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冻存和复苏2

合集下载

细胞冻存和复苏的概念

细胞冻存和复苏的概念

细胞冻存和复苏的概念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细胞冻存和复苏这个神奇的事儿。

你说细胞冻存啊,就好像是给细胞们安排了一场冬眠!想象一下,冬天到了,好多小动物都找个暖和地方睡大觉去了,等春天来了再出来活动。

细胞冻存也差不多是这个道理呀!我们把细胞小心翼翼地保存起来,让它们在低温的环境里安静地待着,等到需要的时候再把它们唤醒。

那怎么冻存呢?这可不是随随便便把细胞扔到冰箱里就行的哦!这可是个技术活儿。

得先给细胞准备好合适的“小窝”,也就是冻存液,这就像是给它们盖了一层厚厚的棉被,保护它们不受伤害。

然后呢,慢慢地把温度降下来,让细胞舒舒服服地进入“睡眠”状态。

等过了一段时间,需要这些细胞发挥作用了,那就得让它们复苏啦!这就像是春天来了,小动物们揉揉眼睛,伸伸懒腰,开始新的生活。

复苏也不简单呢,得掌握好温度和时间,不能太着急,也不能太慢了。

要是不小心出了差错,那细胞可能就醒不过来了,或者醒来也没精神啦!细胞冻存和复苏的好处可多啦!比如说,有些珍贵的细胞,我们可以把它们好好保存起来,以后随时都能用。

就像你有个宝贝,放在一个安全的地方,啥时候想用了就拿出来。

再比如说,在医学研究里,我们可以把一些细胞保存起来,以后用来做实验,这样就能不断地探索新的发现啦!你想想,要是没有细胞冻存和复苏技术,那得有多少宝贵的细胞资源被浪费呀!这就好比你有一堆好吃的,要是不放进冰箱里,那不就都坏了嘛!所以说呀,这个技术可太重要啦!咱平时生活中可能不太能直接用到这个技术,但它在很多领域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呢!像医学、生物学,都离不开它。

它就像是一个幕后英雄,默默地为科学进步做贡献。

总之呢,细胞冻存和复苏是个很神奇又很有用的技术。

它让我们能更好地利用细胞资源,为人类的健康和科学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咱可得好好感谢那些研究出这个技术的科学家们,是他们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呀!大家说是不是呀!。

细胞的冻存和复苏实验原理

细胞的冻存和复苏实验原理

细胞的冻存和复苏实验原理细胞的冻存和复苏实验主要是为了在需要时能够保存活性细胞,以便以后使用。

此过程主要涉及到细胞的冷冻、保存和复苏等环节。

细胞的冻存过程主要包括细胞培养、准备细胞冻存液、细胞冷冻和冷冻保存。

首先,培养细胞是实验的第一步。

细胞可以来自动物组织、细胞系、细胞株等,根据不同的细胞类型和需要,选取合适的培养基和条件进行细胞培养。

培养基中一般含有营养物质、生长因子、激素等,提供细胞生长所需的基础条件。

接下来,要准备细胞冻存液。

细胞冻存液是用于维持细胞的生命状态和保护细胞免受冻融损伤的溶液。

常用的细胞冻存液成分包括冻存液基础培养基、血清、DMSO(二甲基亚砜)等。

其中,冻存液基础培养基可以提供细胞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和生长因子,血清则包含有细胞生长因子、蛋白质、维生素等,可以提供细胞所需的生长因子;DMSO作为一种保护剂,可以降低细胞因冻融过程中的机械损伤。

然后进行细胞的冷冻。

将细胞培养物中的细胞用生长基础培养液洗涤去除残存的细胞培养液和旧的培养基,然后加入适量的细胞冻存液,混匀后分装于冷冻管中,最后将细胞冷冻管放入低温冰箱或液氮罐中。

低温环境下,细胞的代谢活动明显减慢,可以有效降低细胞死亡率。

细胞的冷冻保存是将细胞保存在低温条件下,通常为-80或更低的温度。

在低温下,细胞的代谢活动几乎停止,能够大大延缓细胞的老化和死亡,从而实现长期保存。

冷冻保存期间,细胞内部的水分被DMSO等冻存液成分替代,以防止细胞因冻结而受到损伤。

细胞的复苏是将被冷冻保存的细胞通过逐渐升温,使其从低温环境中恢复到生理温度并重新开始生长的过程。

复苏过程中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操作,其中最关键的是将细胞从冷冻状态逐渐恢复到室温。

一般情况下,将冷冻管放入37水浴中,然后缓慢将温度逐渐升高。

此外,为了减小细胞受到冻融损伤,可以将细胞冻存液缓慢滴入含有细胞培养基的离心管中,将细胞悬浮液转移到细胞培养器皿中进行培养。

总之,细胞的冻存和复苏实验的主要原理是通过低温环境延缓细胞的代谢活动,同时使用合适的冻存液来保护细胞免受损伤,从而实现细胞的长期保存和生存能力的恢复。

细胞冻存和细胞复苏的方法步骤以及细胞的运输

细胞冻存和细胞复苏的方法步骤以及细胞的运输

细胞冻存和细胞复苏的方法步骤以及细胞的运输细胞株(系)的使用,为医学研究和测试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但细胞的传代是有限制的,长期连续传代的细胞,不仅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且细胞的生长与形态等会有一定退变或转化,因而细胞失去原有的遗传特性,有时还会由于细胞污染而造成传代中断,种子丢失。

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常需冻存一定数量的细胞,以备替换使用。

细胞冷冻与复苏是细胞培养室的常规工作和通用技术。

细胞的冻存一、概述目前,细胞冻存最常用的技术是液氮冷冻保存法,主要采用加适量保护剂的缓慢冷冻法冻存细胞。

细胞在不加任何保护剂的情况下直接冷冻,细胞内外的水分会很快形成冰晶,从而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

如细胞脱水使局部电解质浓度增高,pH值改变,部分蛋白质由于上述原因而变性,引起细胞内部空间结构紊乱,溶酶体膜由此遭到损伤而释放出溶酶体酶,使细胞内结构成分造成破坏,线粒体肿胀,功能丢失,并造成能量代谢障碍。

胞膜上的类脂蛋白复合体也易破坏引起细胞膜通透性的改变,使细胞内容物丢失。

如果细胞内冰晶形成较多,随冷冻温度的降低,冰晶体积膨胀造成细胞核DNA空间构型发生不可逆的损伤,而致细胞死亡。

因此,细胞冷冻技术的关键是尽可能地减少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内冰晶的形成。

采用甘油或二甲基亚砜作保护剂,这两种物质分子量小,溶解度大,易穿透细胞,可以使冰点下降,提高细胞膜对水的通透性,且对细胞无明显毒性。

慢速冷冻方法又可使细胞内的水分渗出细胞外,减少胞内形成冰结晶的机会,从而减少冰晶对细胞的损伤。

二、主要冷冻设备和材料常用的细胞冷冻贮存器为液氮贮存器,规格有35L3和50L3两种。

使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一般两周需充液氮一次,至少一个月充氮一次。

液氮温度达-19 6℃,使用时注意勿让液氮溅到皮肤上,以免引起冻伤。

(2)液氮容器为双层结构,中间为真空层,瓶口有双层焊接处,应防止焊接部裂开。

(3)在装入液氮时,要注意缓慢小心,并用厚纸卷筒或特制漏斗作引导,使液氮直达瓶底,如有专用液氮灌注装置则更好。

细胞冻存和复苏的原则

细胞冻存和复苏的原则

细胞冻存和复苏的原则细胞冻存和复苏是一种先进的技术,可以将细胞保存在极低温下,并在需要时重新复苏。

它在医学和科学研究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细胞治疗、尸体保存和生物研究等。

然而,细胞冻存和复苏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涉及到许多原则和技术。

本文将介绍细胞冻存和复苏的原则和一些常见的方法。

细胞冻存的原则主要包括细胞处理、冷冻保护剂和冷冻过程等。

1.细胞处理:在冻存细胞之前,需要进行适当的处理。

首先,需要确保细胞的纯度和活力。

通常使用细胞培养的方法,将细胞培养至富有生长活力的阶段,然后进行冷冻。

同时,还需要对细胞进行适当的处理,如细胞除膜、固定细胞骨架等,以增加细胞的抵抗力。

2.冷冻保护剂:冷冻保护剂是一种在冷冻过程中起到保护细胞的作用的物质。

常见的冷冻保护剂包括甘油、DMSO(二甲基亚砜)和微生物发酵的液体。

这些保护剂可以减少细胞在冷冻过程中的损伤,防止冰晶的形成,从而保证细胞的完整性和功能。

在添加保护剂时,通常需要控制浓度和时间,以避免对细胞的毒性。

3.冷冻过程:冷冻过程是细胞冻存的核心环节。

一般来说,冷冻过程需要经历冷冻速率的调控、冷冻温度的选择和冷冻存储条件的维护等步骤。

细胞的冷冻速率是决定细胞成活率的一个重要因素,过快或过慢的冷冻速率都会导致细胞死亡。

冷冻温度的选择也非常重要,通常选择深度冷冻,即将细胞冰冻至极低温下,以防止细胞的新陈代谢和生物活动。

冷冻存储条件的维护是确保细胞冷冻的安全和稳定性的关键,包括低温保存、无菌保存和无氧保存等。

细胞复苏的原则主要包括解冻过程和恢复过程等。

1.解冻过程:解冻过程是将冷冻细胞重新回温至正常温度的过程。

在解冻过程中,需要控制解冻速率和解冻温度,以避免细胞的损伤。

解冻速率过快或温度过高都会导致冰晶的形成和细胞的破坏。

因此,解冻过程需要缓慢而温和,可以通过温水浴、离心和悬液稀释等方法进行。

2.恢复过程:细胞在解冻后需要进行恢复过程,以恢复其正常的生理和生化功能。

细胞传代培养的原理及操作步骤细胞冻存细胞复苏

细胞传代培养的原理及操作步骤细胞冻存细胞复苏

细胞传代培养的原理及操作步骤细胞冻存细胞复苏1.准备培养器具和试剂:清洁并消毒培养器具,准备好所需的培养基、培养皿、细胞传代液等。

2.涂覆培养皿:将培养皿内涂覆一层适宜的基质(如凝胶、基质蛋白等)使细胞黏附在培养皿表面。

3.移植细胞:将细胞传代液中的细胞取出,经过适当的处理(如洗涤),将其转移到新的培养皿中。

可选择不同的分离方法,如以胰酶来切割细胞聚集物或以细胞转染剂来解离细胞。

4.培养细胞:将新的培养皿放入恒温培养箱中,提供适宜的培养基和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CO2浓度等),使细胞可以继续增殖和生长。

5.观察细胞生长:每天观察细胞的形态、数量和健康状况,记录细胞的生长曲线和其他相关信息。

6.传代细胞:当细胞生长到达一定程度(一般为80-90%的密度)时,可将细胞传代到新的培养皿中。

首先将细胞培养液抽吸并丢弃,并用适当的缓冲液(如PBS)洗涤细胞数次,以去除细胞培养液中的残留物。

接着加入胰酶等酶消化液,使细胞分离,并加入培养基将细胞转入新的培养皿中。

7.重复培养:重复以上步骤,使细胞不断地进行传代培养。

细胞冻存及复苏:细胞冻存是将细胞在低温条件下保存,以便长期保持细胞的活力和功能。

细胞冻存可避免细胞在传代培养中的漂变和突变,并保持细胞库的物种多样性。

而细胞复苏则是指将冻存的细胞重新从冷冻状态回复到活跃状态,以供进一步的研究或应用。

细胞冻存及复苏的步骤如下:1.准备培养器具和试剂:清洁并消毒培养器具,准备好所需的培养基和冻存液。

2.预培养:将要冻存的细胞在新鲜的培养基中进行预培养,以使细胞处于最佳的生长状态。

3.细胞冻存液配制:根据细胞的特性和需要,配制适宜的冻存液。

一般来说,冻存液中含有维持细胞生存的缓冲剂、保护剂(如DMSO)、营养物质和蛋白质(如血清)等。

4.细胞冻存:将细胞培养液去掉,并用PBS洗涤细胞数次,以去除细胞培养液中的残留物。

然后加入适量的冻存液,使细胞和冻存液混合均匀。

最后将混合物分装到试管或冷冻管中,并迅速放入低温处。

细胞学堂|细胞冻存与复苏的技术原理和操作步骤

细胞学堂|细胞冻存与复苏的技术原理和操作步骤

细胞学堂|细胞冻存与复苏的技术原理和操作步骤细胞冻存与复苏是一种常用的细胞保存方法,用于长期保存细胞并保持其生理活性。

下面将详细介绍细胞冻存与复苏的技术原理和操作步骤。

技术原理:细胞冻存是通过将细胞在低温下快速冷冻,并加入保护剂以减少冷冻引起的细胞损伤,从而降低细胞的新陈代谢活动,保持细胞的生命特性。

具体原理如下:1.冷冻缓慢升温原理:冷冻过程中细胞内水分形成冰晶,容易损伤细胞结构。

为了降低损伤,冷冻时的降温速率应尽量缓慢。

而复苏时,也需要采取缓慢升温的方法,以避免溶解冰晶时造成的细胞破坏。

2.保护剂的添加:在冷冻过程中,加入一定浓度的保护剂能够防止细胞水分快速冻结而形成冰晶,从而减少冷冻引起的细胞膜和细胞器损伤。

一般常用的保护剂有甘露醇、二甘醇和甘油等。

操作步骤:下面将介绍细胞冻存与复苏的具体操作步骤:1.细胞选择与培养:选择要冻存的细胞,并保证细胞处于健康和活跃状态。

采用无菌操作,将细胞培养在适当的培养基中,并严格控制培养条件。

2.细胞冻存液的配制:将适当的冻存液配制好。

一般的冻存液组成包括培养基、胎牛血清/胎儿犊牛血清、20%-50%的甘油或其他保护剂。

保护剂的浓度取决于细胞的类型和耐受性。

3.细胞冻存:将培养好的细胞用冻存液冷冻保存。

首先,用培养基洗涤细胞,去除残留的培养基。

然后,添加冻存液,将细胞悬浮均匀。

最后,将细胞悬液装入标记好的冻存管中,并缓慢冷冻至-80℃或液氮中。

4.细胞复苏:将冷冻的细胞迅速取出,用温暖的手掌加热,迅速溶化冰晶。

将细胞悬液转移到离心管中,并加入预先配制好的培养基。

然后,用离心机离心,除去冻存液或保护剂。

最后,加入适当的培养基,将细胞继续培养。

5.细胞复苏后培养条件的控制:在细胞复苏后的培养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培养条件,包括温度、CO2浓度、培养基成分和营养物质的供给等,以确保细胞能够正常生长和繁殖。

总结:细胞冻存与复苏是一种常用的细胞保存技术,可以长期保存细胞并保持其生理活性。

细胞冻存与细胞复苏标准操作规程(SOP)

细胞冻存与细胞复苏标准操作规程(SOP)

背景知识:细胞培养的传代及日常维持过程中,在培养器具、培养液及各种准备工作方面都需大量的耗费,而且细胞一旦离开活体开始原代培养,它的各种生物特性都将逐渐发生变化并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和体外环境条件的变化而不断有新的变化。

因此及时进行细胞冻存十分必要。

细胞冷冻储存在-70℃冰箱中可以保存一年之久;细胞储存在液氮中,温度达-196℃,理论上储存时间是无限的。

原理:细胞冻存及复苏的基本原则是慢冻快融,实验证明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保存细胞活力。

目前细胞冻存多采用甘油或二甲基亚砜作保护剂,这两种物质能提高细胞膜对水的通透性,加上缓慢冷冻可使细胞内的水分渗出细胞外,减少细胞内冰晶的形成,从而减少由于冰晶形成造成的细胞损伤。

复苏细胞应采用快速融化的方法,这样可以保证细胞外结晶在很短的时间内即融化,避免由于缓慢融化使水分渗入细胞内形成胞内再结晶对细胞造成损伤。

主体内容(操作步骤):一、材料(一)仪器1. 净化工作台2. 离心机3. 恒温水浴箱4. 冰箱(4℃、-20℃、-70℃)5. 倒置相差显微镜6. 培养箱7. 液氮冰箱易生物仪器库:/yp/product-list-42.html(二)玻璃器皿1. 吸管(弯头、直头)2. 培养瓶3. 玻璃瓶(250ml、100ml)4. 废液缸(三)塑料器皿1. 吸头2. 枪头3. 胶塞4. 移液管(10ml)5. 15ml离心管6. 冻存管(1~2ml)(四)其他物品1. 微量加样枪2. 红血球计数板3. 记号笔4. 医用橡皮膏5. 移液枪(五)试剂1. D-Hanks液2. 小牛血清3. 培养液4. 双抗(青霉素、链霉素)5. 胰蛋白酶(0.08%)6. 1NHCl7. 7.4%NaHCO38. DMSO(分析纯)或无色新鲜甘油易生物试剂库:/yp/product-list-43.html二、操作步骤(一)细胞冻存1. 配制含10%DMSO或甘油、10~20%小牛血清的冻存培养液;2. 取对数生长期的细胞,用胰蛋白酶把单层生长的细胞消化下来,悬浮生长的细胞则直接将细胞移至15ml离心管中、;3. 离心1000rpm,5min;4. 去除胰蛋白酶及旧的培养液,加入适量配制好的冻存培养液,用吸管轻轻吹打使细胞均匀,计数,调节冻存液中细胞的最终密度为5×106/ml~1×107 /ml;5. 将细胞分装入冻存管中,每管1~1.5 ml;6. 在冻存管上标明细胞的名称,冻存时间及操作者;7. 冻存:标准的冻存程序为降温速率-1~-2℃/ min;当温度达-25℃以下时,可增至-5℃~-10℃/min;到-100℃时,则可迅速浸入液氮中。

细胞的冻存与复苏

细胞的冻存与复苏

细胞的冻存与复苏为了保存细胞,特别是不易获得的突变型细胞或细胞株,要将细胞冻存。

冻存的温度一般用液氮的温度为-196℃,将细胞收集至冻存管中加入含保护剂(一般为二甲亚砜或甘油)的培养基,以一定的冷却速度冷冻后,最终保存于液氮中。

在极低的温度下,细胞保存的时间几乎是无限的。

冻存过程中保护剂的选用、细胞密度、降温速度及复苏时温度、融化速度等都对细胞活力有影响。

复苏一般采用快速融化方法,即从液氮中取出冻存管后,立即放入37℃水中,使之在一分钟内迅速融解,然后将细胞转入培养器皿中进行培养。

一、细胞的冻存(一)仪器、用品与试剂细胞培养箱、液氮罐、普通冰箱、-80℃超低温冰箱、离心机、冻存管、离心管、冻存盒、倒置显微镜、吸管、废液缸、添加有0.02%EDTA 的0.25%胰蛋白酶消化液、细胞冻存液(10ml体系:含7ml培养基、2ml FBS、1ml 甘油或DMSO)、细胞培养基(如添加有10%FBS的RPMI1640)等。

(二)方法1、取旺盛生长的、已基本上快要长满细胞的培养瓶,小心吸干瓶内培养液。

给每个培养瓶中加入1-2ml胰蛋白酶消化液,37℃消化细胞。

2、待大部分细胞从瓶壁脱落下来后,加入3-5ml细胞培养基终止消化。

3、1000rpm 离心5分钟,收集细胞沉淀。

4、加入适量细胞冻存液,调整细胞密度在1-10×106个/ml。

5、将上述细胞悬液小心分装入冻存管中,拧紧冻存管盖子,标注清楚细胞名称、冻存日期等内容。

6、置4℃普通冰箱中预冷30min或者1h。

7、将冻存管放入冻存盒中,立即转移入-80℃超低温冰箱过夜。

8、将冻存管转移入液氮罐中,在记录本上记录清楚细胞冻存管的位置、名称等信息。

(三)注意事项1、冻存细胞的生长状态要好,建议在冻存前24小时内对培养基进行换液,冻存前培养瓶中细胞的密度不宜过高。

2、冻存液的配方可根据细胞种类之不同进行适当调整,血清的浓度可以更高一些,甘油和DMSO的浓度也可在5-20%之间调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冻存和复苏细胞低温冷冻贮存是细胞室的常规工作。

细胞冻存与细胞传代保存相比可以减少人力、经费,减少污染,减少细胞生物学特性变化。

冻存和复苏的原则冻存细胞的理论基础当细胞冷到零度以下,可以产生以下变化:细胞器脱水,细胞中可溶性物质浓度升高,并在细胞内形成冰晶。

如果缓慢冷冻,可使细胞逐步脱水,细胞内不致产生大的冰晶;相反.结晶就大,大结晶会造成细胞膜、细胞器的损伤和破裂。

复苏过程应快融,目的是防止小冰晶形成大冰晶,即冰晶的重结晶。

细胞冻存方法预先配制冻存液:20%血清培养基10%DMSO (二甲基亚砜)取对数生长期细胞1ml于冻存管中,经胰酶消化后,加入适量冻存液,用吸管吹打制成细胞悬液(1×106—5×106细胞/ml),密封后标记冷冻细胞名称和冷冻日期。

慢冻程序标准程序(放哪里?)当温度在-25 ℃以上时,1-2 ℃/min当温度达-25 ℃以下时,5-10℃/min当温度达-100℃时,可迅速放入液氮中简易程序将冻存管于4℃放置1小时,于-20℃放置1小时,通过线绳将装有冷冻管的纱布袋固定于液氮罐罐口(-70℃),放置1小时,后直接投入液氮中(-196℃)细胞复苏方法从液氮中取出冻存管,迅速投入37℃水浴中,使其融化(1分钟左右)注意防护(冻存管爆炸)!5分钟内用培养液稀释至原体积的10倍以上低速离心10分钟去上清,加新鲜培养液培养刚复苏的细胞低温保护剂的应用在细胞冻存时加入低温保护剂,能大大提高冻存效果。

常用的低温保护剂是DMSO,它是一种渗透性保护剂,可迅速透入细胞,提高胞膜对水的通透性,降低冰点,延缓冻结过程,能使细胞内水分在冻结前透出细胞外,在胞外形成冰晶,减少胞内冰晶,从而减少冰晶对细胞的损伤。

注意事项:在使用DMSO前,不要对其进行高压灭菌,因其本身就有灭菌作用。

高压灭菌反而会破坏其分子结构,以致降低冷冻保护效果。

在常温下,DMSO对人体有毒,故在配制时最好带手套。

在将细胞冻存管投入液氮时,动作要小心、轻巧,以免液氮从液氮罐内溅出。

若液氮溅出,可能对皮肤造成冻伤。

操作过程中最好带防冻手套、面罩、工作衣或防冻鞋。

应注意控制冻存细胞的质量。

既要在冻存前保障细胞具有高活力,还要确保无微生物污染,这样的细胞才具有冻存价值。

另外,在每批细胞冻存一段时间后,要复苏1~2管,以观察其活力以及是否受到微生物的污染。

冻存管宜采用塑料冻存管,不宜使用玻璃安瓿。

因为在复苏时,需要从-196 ℃的液氮中取出冻存管,立即投入37℃温水中,温差很大,玻璃安瓿瓶容易爆炸而发生危险。

污染的类型细胞培养过程中的污染不仅仅指微生物,而且还包括所有混入培养环境中的、对细胞生存有害或造成细胞不纯的物质,包括生物(真菌、细菌、病毒和支原体)、化学物质和细胞(非同一种的其他细胞)。

微生物污染的途径空气:微生物传播的最主要途径。

器材:清洗消毒不彻底。

操作:无菌观念不强,操作不规范。

血清:支原体或病毒污染。

组织样本:造成原代培养污染。

微生物污染对细胞的影响体外培养细胞自身没有抵抗污染的能力;培养基中加入的抗生素的抗污染能力有限;培养细胞一旦发生污染,多数将无法挽救;污染早期或污染程度较轻时,及时处理,部分细胞有可能恢复。

污染物持续存在对细胞的影响:轻者细胞生长缓慢,分裂相对减少,细胞变得粗糙,轮廓增强,胞质中出现较多的颗粒状物质;重者细胞增殖停止,分裂相消失,胞质中出现大量的堆积物,细胞变圆或崩解,从瓶壁脱落。

微生物污染的检测真菌污染真菌污染是细胞培养过程中最常见的一种,尤其在霉雨季节进行细胞培养更易污染。

最常见的真菌有烟曲霉、黑曲菌、孢子霉、毛霉菌、白色念珠菌和酵母菌等。

培养细胞受真菌污染后,可见培养液中漂浮着白色或浅黄色的小点,有的散在生长,培养液一般不发生混浊;倒置显微镜下可见丝状、管状或树枝状的菌丝纵横交错在细胞之间或培养基中,有的呈链状排列。

念珠菌和酵母菌呈卵圆形散在细胞周边和细胞之间。

个体细小,有增多趋势。

镜下看时,要将培养瓶用酒精棉球擦干净,以防止与瓶外尤其瓶底外面生长的菌丝相混淆。

真菌污染后,细胞生长变慢,但最后由于营养耗尽及毒性作用而使细胞脱落死亡。

细菌污染细菌污染是实验室细胞培养中常见的污染,即使在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了抗菌素(一般为预防剂量),也可能因为操作不慎而引起污染。

最常见的有革兰氏阳性菌,如枯草杆菌以及大肠杆菌、假单胞菌等革兰氏阴性菌,其中又以白色葡萄球菌较常见。

培养细胞受细菌污染后,会出现培养液变混浊,pH改变。

也有的培养液肉眼观察无多少改变,只能在镜下发现菌体才知污染。

所以,每天应仔细观察。

污染后细胞发生病理改变,胞内颗粒增多、增粗,最后变圆脱落死亡,造成试验失败和细胞株(系)丢失。

支原体污染支原体是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能独立生活的最小微生物,最小直径0.2μm,一般过滤除菌无法去除干净,光镜下难以看清它的形态结构。

开始不易发现,能在偏碱条件(pH7.6-8.0)下生存,对青霉素有抗药性。

多吸附于细胞表面或散在于细胞之间。

电镜下可见其有三层结构,无细胞壁,中央有电子密度大的密集颗粒或丝状的中心囊。

培养细胞受支原体污染后,部分敏感细胞可见细胞生长增殖变慢,部分细胞变圆,从瓶壁脱落。

但多数细胞污染后无明显变化,或略有变化,若不及时处理,还会产生交叉污染。

病毒污染采用组织细胞培养法生产疫苗,如果没有除去潜在病毒的组织培养物,会产生病毒污染。

目前,从原代猴肾细胞的培养中已发现不少于20种血清性病毒。

尽管病毒污染的细胞不影响原代培养,但生产疫苗是不安全的。

若二倍体细胞系有SV40或多发瘤病毒,B淋巴细胞含EB病毒,细胞和会发生变异、转化,形成异倍体的细胞系。

因此,潜在病毒是细胞大量生产和疫苗、干扰素等生物制品制作中的难题。

非同种细胞污染由于细胞培养操作时各细胞株所需的器材和溶液没有严格分开,操作不当,往往会使一种细胞被另一种细胞污染。

如“灵长类”细胞系发现猴和鼠类细胞的混合物。

目前,世界上已有几十种细胞都被HeLa细胞所污染,致使许多实验宣告无效。

化学成分的污染非细胞培养物所造成的化学成分的污染也偶有发生,大多是由于细胞培养所需物品清洗消毒不彻底而带入一些有毒化学物质所致。

污染的鉴别1、细菌、真菌污染的检测(1)肉眼观察细菌、真菌污染常在传代、换液、加样等开放性操作之后发生,而且增生迅速,若有污染,在48小时内可明显观察到。

如培养液变混浊,或略加振荡有很多漂浮物漂起。

(2)镜下观察在倒置显微镜的高倍镜下可见培养液中有大量圆球状颗粒漂浮,即为细菌污染。

若细胞之间有丝状、管状、树枝状或卵形的物质常为真菌污染。

(3)接种观察采用普通肉汤接种或用未加双抗药物的培养液接种,也可发现是否有污染。

支原体污染的检测(1)相差显微镜观察将细胞接种于事先放置于培养瓶内的支持物(一般用长形盖玻片),24小时后用清洁尘镊子从培养瓶中取出支持物,细胞面向上放置于载物片上,再盖上较大盖玻片,用相差油镜观察;若不用支持物培养法,直接取少许培养液滴在载物片上,再盖上盖片观察亦可。

支原体在镜下呈暗色微小颗粒,多位于细胞与细胞之间,有时可见类似于布朗运动的表现。

应注意与细胞破碎溢出的内容物如线粒体等相区别(2)低渗溶涨处理地衣红染色观察固定染色法,通过对细胞低渗处理,使细胞体积扩张,细胞膜表面的褶皱和结构减少,使附在细胞表面的支原体容易被识别。

取已在培养瓶中的支持物盖片或培养液,用新鲜配制的0.5%枸椽酸溶液处理盖片细胞。

用新配制的Carnoy液固定两次,每次10分钟,取出盖片凉干。

用培养液时,先吸取1mL,500~800r/min离心5分钟后去除上清,留0.2mL,将0.5%枸椽酸溶液加入其中,置10分钟,加入Carnoy液固定,离心弃上清固定液,余0.2mL沉淀物,制成2~3张涂片。

然后用2%醋酸地衣红(地衣红2g,冰醋酸60mL,加蒸馏水至100mL)染5分钟。

纯酒精过三次,每次1分钟,封入Euparal 或树胶中。

若染色过深,可先用75%酒精脱色,再封片。

镜下观察见支原体呈暗紫色小点,位于细胞外或细胞之间。

(3)荧光染色法观察用荧光染料Hoechst33258,此染料能与DNA特异地结合,可使支原体内的DNA着色,然后用荧光显微镜观察。

染色方法为:用支持物盖片培养法将细胞接种在盖片上,在细胞汇合前(即未长满前)取出玻片,于碟皿中,用不含酚红的Hanks液漂洗,1:3醋酸钾固定10分钟,再用生理盐水漂洗后置于50μg/mL的Hoechst33258(生理盐水配制)中染色10分钟,置于蒸馏水漂洗1~2分钟,向细胞面滴加数滴pH5.5磷酸缓冲液,然后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

若用细胞培养液,先离心去除上清液,再加入Hanks液漂洗,离心弃上清后加入1:3醋酸甲醇固定10分钟,再用生理盐水漂洗后去上清液,再用Hoechst33258染色10分钟,加入蒸馏水漂洗,离心去上清蒸馏水,加3~5滴pH5.5磷酸缓冲液,稍吹打使沉淀细胞重悬浮,用吸管吸出,滴于载物片上,盖上盖片后观察。

荧光显微镜下支原体呈亮绿色小点,散在于细胞周围或附于细胞表面。

(4)电镜检测若条件许可,可用扫描电镜或透射电镜观察。

一般在细胞培养48~72小时,细胞接近汇合前,用胰酶消化细胞制成细胞悬液后进行。

需经过固定、包埋、切片后才能进行观察。

详细方法同细胞形态观察法。

(5)培养检测将2.5×109/L细胞悬液5mL加入45mL支原体肉汤培养基(Sigma或北京生物制品所生产的均可),培养14天后观察肉汤培养有无雾状沉淀,然后取0.5ml加入已冷却到50℃的培养基中,再用琼脂培养基做分离培养,37℃培养3天观察有无“荷包蛋”菌落出现。

污染的清除和预防污染的清除培养细胞一经污染,多数较难处理。

如果污染细胞价值不大,宜弃之;有细胞株留存的或可购置的,可在寻找原因后彻底消毒操作室,复苏或重新购置细胞,再培养。

若污染细胞价值较大,又难于重新得到,可采取以下办法清除。

1、使用抗生素抗生素对杀灭细菌较有效。

联合用药比单独用药效果好。

预防用药比污染后再用药效果好。

预防用药一般用双抗生素(青霉素100u/mL加链霉素100μg/mL),污染后清除用药需采用大于常用量5-10倍的冲击处理,于加药后作用24-48小时,再换常规培养液。

此法在污染早期可能有效。

所用抗生素品种除青霉素、链霉素外,还可用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多粘菌素、四环素、制霉菌素等。

常用400-800μg/mL卡那霉素或200μg/mL四环素处理,每隔2-3日换液1次,传1-2代进行治疗。

2、加温处理将污染的组织培养物放在41℃培养18小时,可杀死支原体,但对细胞有不良影响。

所以在处理前要进行预试验,摸索能最大限度杀死支原体又对细胞影响最小的加热时间。

此法有时不可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