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考化学总复习考点聚焦第12讲化学方程式试题(1)

合集下载

2017中考化学试题汇编带解析考点12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2017中考化学试题汇编带解析考点12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考点12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一、选择题10.(2017天津市,题号10,分值2)在反应A+3B=2C+3D 中,已知2.3gA 跟4.8gB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C 。

又知D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则A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 .23B .46C .92D .96 【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的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应用。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及反应的A 和B 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C 和D 物质的质量总和,因此生成D 的质量为2.3g+4.8g-4.4g=2.7g 。

设A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 A + 3B = 2C + 3D2.3g 2.7g x 3×181837.2⨯=xgg2.3 x=46 故B 正确。

(2017天津市,题号15,分值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质量相等的氧化镁和硫酸镁中镁元素的质量比为3:1B .质量相等的硫和碳分别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硫比碳消耗氧气的质量大C .硫酸铵和氯化钾的混合物中氮元素质量分数为14%,该混合物中硝酸铵的质量分数为40%D.质量和质量分数均相等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向所得溶液中滴加硫酸铜,不会出现蓝色沉淀【答案】AC【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化学式的相关计算,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

A.氧化镁中镁元素质量分数为60%,硫酸镁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所以质量相等的氧化镁和硫酸镁中镁元素的质量比为6:2=3:1;,故正确;B.硫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计量数比可知,消耗32份质量的O2所需碳、硫的相对质量分别为:12、32,即消耗等量氧气所需碳最少.则燃烧等量的碳和硫时,碳消耗的氧气最多,故错误;C.硫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5%,混合物中氮元素质量分数为14%,则混合物中硝酸铵的质量分数为14%比35%等于40%,故正确;D.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发生中和反应,反应化学质量比是80:98,故质量和质量分数均相等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氢氧化钠过量,向所得溶液中滴加硫酸铜,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故错误,AC正确;8.(2017四川省德阳市,题号18,分值3)向盛有10gCu-Al合金样品的烧杯中加入1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结束后,测得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为109.4g,则合金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是()A. 73% B. 54% C. 46% D. 27%【答案】C【解析】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铝和铜加入稀硫酸中只有铝和稀硫酸反应,总质量减少的量就是生成的氢气的质量,再根据氢气的质量和化学方程式求出反应的铝的质量,用合金样品的总质量减去铝的质量就是铜的质量,进而求出合金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化学方程式复习默写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化学方程式复习默写

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反应过程的简化和符号化表示。

默写化学方程式可以帮助巩固化学知识,提高对化学反应的理解和记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九年级化学知识点的化学方程式,供参考:1.金属与非金属的单质反应:-钠与氯化铜反应:2Na+CuCl2->2NaCl+Cu-铁与硫反应:Fe+S->FeS2.金属活动性序列和金属的置换反应:-镁与盐酸反应:Mg+2HCl->MgCl2+H2-铜与硫酸反应:Cu+H2SO4->CuSO4+H23.酸与碱的中和反应:-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HCl+NaOH->NaCl+H2O-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H2SO4+Ba(OH)2->BaSO4+2H2O4.金属碱式氧化物与非金属酸的中和反应:-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NaOH+HCl->NaCl+H2O-氢氧化铝与硫酸反应:Al(OH)3+H2SO4->Al2(SO4)3+3H2O5.金属碳酸盐与酸的反应:-碳酸钠与盐酸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碳酸镁与硫酸反应:MgCO3+H2SO4->MgSO4+H2O+CO26.金属氢氧化物与酸的反应:-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2NaOH+HCl->NaCl+2H2O-氢氧化铜与硫酸反应:Cu(OH)2+H2SO4->CuSO4+2H2O7.钙、镁与水的反应:-钙与水反应:Ca+2H2O->Ca(OH)2+H2-镁与水反应:Mg+2H2O->Mg(OH)2+H28.酸与金属碱的反应:-醋酸与氢氧化钠反应:CH3COOH+NaOH->CH3COONa+H2O-磷酸与氢氧化镁反应:H3PO4+Mg(OH)2->Mg3(PO4)2+2H2O9.氯水与亚硫酸钠的反应:Cl2+2Na2SO3+H2O->2NaHSO4+2NaCl10.电解质溶液的电解反应:-铜电解:Cu2++2e-->Cu-氯电解:2Cl-->Cl2+2e-以上只是一些九年级化学知识点的化学方程式示例,还有很多其他化学方程式需要掌握和复习。

中考化学考点讲解练习17 化学方程式(含解析)

中考化学考点讲解练习17 化学方程式(含解析)

考点17 化学方程式聚焦考点☆温习理解一、化学方程式1、含义: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能直接反映质量守恒定律。

2、表示的意义:⑴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⑵表示各物质间的质量比(质量比=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乘以各化学式前面系数得到的积之比)⑶表示各物质的微粒个数比(即各化学式前面的系数比)点燃3、化学方程式的读法以2H2+O22H2O为例①从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角度:氢气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②从各物质的质量比角度: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完全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③从各物质的微粒个数比角度: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2个水分子。

二、书写原则:1、以客观事实为基础2、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标准:方程式两边原子的种类和数目相等)三、方程式的配平1、标准:方程式两边原子种类和数目相等即配平了2、配平的原则:在化学式前面加上适当的系数来保证方程式两边原子种类和数目相等。

3、配平的方法:最小公倍数法四、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1、写:写出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2、配:配平方程式3、注:注明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的状态4、等:将横线改为等号五、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依据:利用化学方程式能反映物质间的质量比,且质量比呈正比例关系。

六、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步骤:①设未知数;②根据题意写出方程式;③根据化学方程式找出已知量与未知量的质量比;④列出比例式,并求出未知数;⑤答注意:①由于方程式只能反映物质间的质量比,因此代入方程式中的各个量必须是质量。

②由于方程式中各物质是纯净物,因此代入方程式中的量必须是纯净物的质量。

③单位必须统一。

名师点睛☆典例分类类型一、判断化学方程式的正误【例1】1.(2013江苏镇江)下列化学方程式能正确表示所述内容的是A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4Fe+3O 2=======点燃2Fe 2O 3 B .实验室制备CO 2:CaCO 3=======高温CaO+CO 2↑ C .盐酸除铁锈:Fe 2O 3+6HCl═2FeCl 3+3H 2OD .CO 2通入CaCl 2溶液中:CO 2+CaCl 2+H 2O═CaCO 3↓+2HCl类型二、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及质量守恒定律的运用【例2】 7.(2013辽宁沈阳)下列有关“2CO+O 2=======点燃2CO 2”的质量关系,不正确的是A .若56g CO 参加反应,则消耗O 2的质量一定是32gB .若16g O 2参加反应,则生成CO 2的质量一定是44gC .若10g CO 2生成,则消耗CO 和O 2的质量总和一定是10gD .若5g CO 和2g O 2混合点燃,则CO 2生成的质量一定是7g 【答案】D【解析】A 、根据化学方程式意义可知,若56gCO 参加反应,则消耗O 2的质量一定是32g ,故说法正确;B 、每56份质量的一氧化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能生成88份质量的二氧化碳,因此若16gO 2【点睛】化学方程式有三层含义,宏观上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及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微观上表示各物质之间的微粒个数比.类型三、有关化学式的简单计算【例3】1.(2013广西柳州)现有锌粉和另一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在6.5g该混合物中加入1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后,混合物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为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混合物为Zn,Mg,m可能是0.2gB.若混合物为Zn,Fe,m等于0.2gC.若混合物为Zn,Fe,m等于0.1g,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为50%D.若混合物为Zn,Mg,则稀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7.3%【点睛】虽是选择题的形式但解题要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在计算时要注意格式的规范,步骤的严谨,化学式下面要放纯净物的质量.课时作业☆能力提升1.(2013河北)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S + O 2=SO 2B .Cu + O 2=====△CuOC .2Al + O 2=======点燃2AlO D .4P + 5O 2=======点燃2P 2O 52.(2013福建漳州)以下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Fe+O 2=======点燃Fe 3O 4 B .2H 2O=2H 2↑+O 2↑C .Fe+3CuCl 2=2FeCl 3+3CuD .CaCO 3+2HCl=CaCl 2+H 2O+CO 2↑3.(2103四川自贡)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 .3Fe+2AlCl 3=3FeCl 3+2AlB .3Cu+2AlCl 3=3CuCl 2+2AlC .Fe+CuCl 2=FeCl 2+CuD .2Fe+3H 2SO 4=Fe 2(SO 4)3+3H 2↑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 、铁的活动性比铝弱,不能与氯化铝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故化学方程式错误;B 、铜的活动性比铝弱,不能与氯化铝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故化学方程式错误;C 、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D 、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Fe+H 2SO 4=FeSO 4+H 2↑,故选C 。

【化学】中考必备化学《化学方程式》技巧全解及练习题(含答案)

【化学】中考必备化学《化学方程式》技巧全解及练习题(含答案)

【化学】中考必备化学《化学方程式》技巧全解及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图为甲烷与水反应得到水煤气的反应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该反应前后存在元素化合价的变化B .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C .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D .四种物质中有三种氧化物【答案】D【解析】由图示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甲烷和水,生成物是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 4+H 2O CO+3H 2;A .反应前在甲烷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4,反应后在一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2,发生了改变,故A 正确;B .由上述方程式可知,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故B 正确;C .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故C 正确;D .由反应的方程式可知,四种物质中有CO 、H 2O 两种氧化物,故D 不正确;故选D 。

2.如图表示某个化学反应,据图分析判断,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A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 .反应中乙、丙两物质质量比为2: 7C .图示中x 的数值为4D .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答案】B【解析】【分析】 由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图可知,该反应是在一定条件下氢气与四氯化硅(SiCl 4)反应生成了硅和氯化氢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2SiCl +2H Si+4HCl 一定条件,由方程式可知:【详解】A 、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A正确;B、反应中乙、丙两物质质量比就是氢气和硅的质量比为:(2×1×2):28=1:7,故B不正确;C、由方程式可知,图示中x的数值为4,故C正确;D、由方程式可知,氢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变成了+1价,故D正确。

故选B。

3.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B.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C.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未发生变化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l22HCl【答案】D【解析】A、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错误;B、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不变,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错误;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错误;D、该反应是氢气和氯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了氯化氢气体,化学方程式为:H2+Cl22HCl,正确。

2017年全国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解析汇编-专题25 化学方程式

2017年全国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解析汇编-专题25 化学方程式

专题 25 化学方程式一、选择题1.【2017湖南邵阳】下列化学方程式及其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22.【2017重庆A】在“欢迎来找茬”的趣味活动中,老师举出四个错误实例,在学生的错因分析中错误的是3.【2017重庆A】科研人员以纳米镍粒子为催化剂,将二氧化碳和氢气混合加热生成甲烷和水。

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该反应为置换反应B.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C.纳米镍粒子反应前后质量不变D.二氧化碳的排放易引起温室效应4.【2017浙江绍兴】下列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H2+CuO Cu+H2O B.2KMnO4K2MnO4+MnO2+O2↑C.HCl+NaOH=NaCl+H2O D.2MgO+O22MgO5.【2017浙江嘉兴】以下四个化学反应都有气体产生,其反应类型和产生的气体性质均正确的是H22KCl+3O6.【2017浙江杭州】工业上可用如下反应侧取金属钡:2Al+4BaO3Ba↑+Ba(AlO2)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物铝能被磁铁吸引B.生成物Ba(AlO2)2属于氧化物C.反应前后铝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D.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7.【2017四川内江】下列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A.CO2+ H2O==H2CO3B.2HC1 +Ca(OH)2=CaCl2+ 2H2OC.2KMnO4K2MnO4+MnO2+O2↑D.2Na+2H2O==2NaOH + H2↑8.【2017四川内江】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A.Na2CO3+2HCl= 2NaCl+H2O+CO2↑B.CO2+Ca(OH)2==CaCO3↓+H2OC.CuSO4+ BaOH=CuOH↓+ BaSO4D.3CO+Fe2O3高温2Fe+3CO29.【2017山东临沂】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2NaOH+CuSO4=Cu(OH)2↓+NaSO4 B.Ba(NO3)2+H2SO4=BaSO4↓+HNO3 C.C+2CuO高温2Cu+CO2 D.Fe2O3+6HCl=2FeC12+3H2O 10.【2017江苏扬州】下列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2H2O2H2↑+O2↑B.H2+CuO △Cu+H2OC.S+O2SO2D.NaOH+HCl=NaCl+H2O11.【2017天津】己知A+3B=2C+3D中,已知2.3gA跟4.8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C。

中考总复习化学1-第12讲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2)

中考总复习化学1-第12讲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2)
化学思想: 影响化学 控制变量 反应速率 的因素 比较产生
气体速率 的方法
知识考点清单
考点 1 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定义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叫化学变化
常见 现象
物质的状态、形状可能发生变化,可能 有发光、放热等现象出现
颜色改变、放出气体、 生成沉淀等,并吸热、 放热、发光等
【温馨提示】 (1)化学变化常伴随发光、放热、颜色改变、生成气体和产生沉淀等 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但不能作为判断化学 变化的依据。例如灯泡通电发光、放热是物理变化而不是化学变化。 (2)爆炸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如自行车轮胎爆胎为物理变化,而火药 爆炸等属于化学变化。 (3)所谓的有新物质产生指的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不同于反应物的物质, 如石墨变金刚石的变化是④ 化学变化 。因为金刚石、石墨在组成上 相同,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但它们的结构不同,所以也是两种物质。
1
2
3
2.(2022·湖南湘潭)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B ) A.酒精用作燃料 B.石墨用作电极 C.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熟石灰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例2
1
2
3
3.(2022·山西)在我国的传统节日中,春节期间的民俗活动最为丰富多彩, 以下图片展示的是四个不同的侧面,其中与物质化学性质相关联的一项 是( A )
例2
1
2
3
题型解法 区分性质的种类时,首先要将表述变化的选项排除掉,然后再依据 是否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进行区分。
例2
1
2
3
题型演练
1.(2022·河北平山县模拟)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 是( D ) A.铜用于制作导线 B.干冰用作制冷剂 C.铜用于制作铜火锅 D.赤铁矿用于炼铁

中考化学总复习《化学方程式》专题训练(附含答案)

中考化学总复习《化学方程式》专题训练(附含答案)

中考化学总复习《化学方程式》专题训练(附含答案) 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

(16题)1、如图所示探究质量守恒定律,随着蜡烛的燃烧,天平反映的信息是( )A 、指针逐渐向右倾斜B 、指针逐渐向左倾斜C 、指针不动D 、蜡烛燃烧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2、碳酸氢铵(NH 4HCO 3)区别于其他氮肥的重要特点是在常温下就能分解,产生强烈的氨味,同时生成两种氧化物,则生成物不可能是( )A.NH 3B.ClO 2C.CO 2D.H 2O3、不能从以下两个化学方程式中获取的信息是 ( )反应①:2H 2O 2=====MnO 22H 2O +O 2↑反应②:2KMnO 4=====△K 2MnO 4+MnO 2 +O 2↑A .反应①和反应②都有气体生成B .反应①和反应②是在不同条件下进行的C .反应①和反应②都放出热量D .反应①和反应②的反应物中都含氧元素4、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当您走进化学实验室时,会发现有些药品装在棕色瓶中这是因为这些药品见光,在紫外线作用下容易分解,您预测硝酸银见光分解不可能得到的产物是( )A .N 2B .NOC .NO 2D .NH 35、人在剧烈运动后,血液中产生较多的乳酸(化学式为C 3H 6O 3),使肌肉酸痛。

放松一段时间后,由于乳酸与吸入的氧气反应而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使肌肉的酸痛感消失。

表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C3H6O3+3O23CO2+3H2OB.C3H6O3+O2CO2+H2OC.C3H6O3+3O2CO2↑+3H2OD.2C3H6O3+6O26CO2+6H2O6、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A克,加热完全反应后得到B克氧气和C克氯化钾,则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 )A.(A+B-C)克B.(A-B-C)克C.(A+B+C)克D.(A+C)克7、下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代表氧原子,“”代表氢原子。

初三化学九上化学方程式所有知识点总结和常考题型练习题

初三化学九上化学方程式所有知识点总结和常考题型练习题

初三化学九上化学方程式所有知识点总结和常考题型练习题知识点总结:1. 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概念- 化学方程式由反应物和生成物组成,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学反应过程。

- 反应物在化学方程式左侧,生成物在右侧。

2.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 化学方程式需要满足质量守恒定律和电荷守恒定律。

- 平衡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必须符合化学反应的实际情况。

- 平衡方程式中元素的原子数必须相等。

3. 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式-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用元素符号和下标表示,表示化学反应的组成。

- 反应物和生成物中的元素根据需要使用括号分组。

4. 化学反应类型- 合成反应:两个或多个反应物生成一个产物。

- 分解反应:一个反应物分解成两个或多个产物。

- 置换反应:一个元素被另一个元素取代。

- 双替反应:两个化合物中的阳离子或阴离子交换位置。

常考题型练题:1. 根据下列方程式,选择正确的描述:a) H2 + O2 -> H2Ob) H2O -> H2 + O2c) H2O + CO2 -> H2CO3d) CO2 + O2 -> CO + O32. 下列方程式中,属于合成反应的是:a) CaCO3 -> CaO + CO2b) 2H2 + O2 -> 2H2Oc) NaCl + AgNO3 -> NaNO3 + AgCld) HgO -> Hg + O23. 将下列方程式改写为符合电荷守恒定律的方程式:a) K + H2O -> KOH + H2b) Na + Cl2 -> NaClc) 2Al + 6HCl -> 2AlCl3 + 3H2d) Mg + O2 -> MgO4. 根据下列方程式,选择正确的描述:a) 2H2 + O2 -> 2H2Ob) 2H2O -> 2H2 + O2c) CO2 + H2O -> C6H12O6 + O2d) H2 + Cl2 -> 2HCl5. 用化学式表示下列化学反应:a) 碳酸钙分解产物是氧气和氧化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2讲化学方程式
第1课时质量守恒定律
一、选择题
1.(2016,邵阳)用下列装置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托盘天平未画出),能达到目的是(D)
2.(2016,邵阳)某化学反应可表示为:二氧化碳+水→M+氧气。

根据以上信息,下列关于M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A.一定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
B.只含有C、H元素
C.含有C、H、O三种元素
D.无法确定
3.(2016,淄博)化学家拉瓦锡将“精确定量”的概念引入化学实验,他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空气成分,其中一项实验就是加热氧化汞粉末得到了汞和氧气(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该实验可说明分子质量大、原子质量小
B.该实验所得氧气与空气中的氧气化学性质相同
C.该实验可说明原子的数目在化学反应前后是发生变化的
D.该实验可说明元素的种类在化学反应前后是发生改变的
4.(2015,遂宁)甲烷和水反应可以制水煤气(混合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根据以上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D)
A.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
B.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氧气
C.该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三种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甲烷和水的计量系数比为1∶1
5.(2016,随州)在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甲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反应过程中乙、丙的变化质量比为3∶5
D.丙可能是单质
6.(2016,常德)某有机物6.0 g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共得到17.6 g二氧化碳和10.8 g 水,则该化合物的组成元素是(B)
A.一定只含有碳元素
B.一定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C.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7.(2015,孝感)如图的反应中,甲、乙、丙三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3∶2,则从图示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C)
A.生成物一定属于氧化物
B.原子种类在化学反应中发生了变化
C.该反应不可能是分解反应
D.乙分子中A与B的原子个数比为1∶2
8.(2016,盐城)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X的值为22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W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D.W中碳、氢元素原子个数比为1∶4
9.(2015,攀枝花)在一定条件下,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B)
A.参加反应的c
B.x的取值范围:0≤x≤30
C.当y≤20时,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D.x+y=65
10.(2015,南京)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 1、t 2时各物质质量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
A .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 .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 .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7∶5
D .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4 二、填空题
11.(2016,菏泽)应用所学知识,分析有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最近我市完成了92号和95号汽油的推广使用,降低了汽车尾气中的含硫氧化物,为进一步减少污染,通常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换器”。

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O +2NO =====催化剂
N 2+2CO 2;
在反应前后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的元素是氧(或氧元素或O)。

(2)已知金属镁可以在某种点燃气体中燃烧,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Mg +X=====点燃
2MgO +C ,则X 的化学式为CO 2;若金属镁的质量为m 1,完全反应后生成碳的质量为m 2,则m 1>(填“>”“=”或“<”)m 2。

12.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反应中的重要规律,请运用此规律解答下列问题: (1)某纯净物X 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 +3O 2===2CO 2+3H 2O(反应条件已略去),则X 的化学式为C 2H 6O 。

(2)在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A 与B 反应生成C 和D 。

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d(填序号)。

a .该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b .4种物质中只有D 属于氧化物
c .反应前后,氮元素化合价升高
d .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 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 3+5O 2=====催化剂

4NO +6H 2O 。

13.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学习和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理论。

(1)下列表述正确的是B 。

A .蜡烛燃烧后质量减少,说明质量守恒定律不是普遍规律
B .每32 g S 和32 g O 2完全反应后,生成64 g SO 2
C .在化学反应aA +bB=== cC +d
D 中一定有:a +b =c +d
(2)有机化合物R 与足量氧气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CO 2和H 2O ,实验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则x =88;已知参加反应的物质R 与氧气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3,则R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6。

三、实验探究题
14.(2016,孝感)以下是老师引导学生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片段,请你参与探究并帮忙填写空格(包括表中的空格)。

【提出问题】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 【猜想与假设】猜想1:不相等;猜想2:相等。

【实验探究】甲、乙两组同学用托盘天平分别称量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

【反思评价】
究竟哪种猜想正确?通过讨论,同学们发现甲组中有气体溢出,导致指针向右偏转。

得到启示: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时,凡有气体生成或参加的反应一定要在密闭容器(或封闭体系等合理答案) 中进行。

【优化装置】
同学们对甲组实验左盘中的反应装置进行了如下三种改进,你认为最佳装置是B(填序号),从另外两种装置中任选一种指出其不足A 装置中反应产生气体,气球膨胀,浮力增大,导致称量结果不准(或C 装置中反应产生气体,瓶内气压增大,可能导致瓶塞迸出)。

【得出结论】
同学们利用改进后的最佳装置进行再次探究,均得出猜想二正确。

进一步分析发现,反应体系中器材和未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最终得出结论:参加化学反
应(或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解释应用】
解释: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不变,所以质量守恒。

应用:某固体物质受热会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三种物质,则该固体物质一定由四(或4或C、H、O、Cu四)种元素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