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基础力学

合集下载

力学基础知识

力学基础知识

工程单位制
大小
单位制
国际单位制
物理量
类别
量纲


基本量纲
导出量纲 量纲幂次式
常用量 速度,加速度 体积流量,质量流量 密度,重度 力,力矩 压强,压力,弹性模量
粘度,运动粘度
其他量 角速度,角加速度 应变率
第三节 变形体力学基础
一、材料力学的任务 二、关于变形固体及其基本假设 三、内力、截面法、轴力及轴力图
光滑辊轴而成. 约束力:构件受到垂直于光滑面的约束力.
5.平面固定端约束
=
=

=
四.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
第二节 平面力系和平衡方程
一.平面力系的简化 二.平面力系的平衡方程
三.力学单位制与量纲 物理量的量纲
基本量纲dim m = M , dim l = L , dim t = T
导出量纲:用基本量纲的幂次表示。
二、关于变形固体及其基本假设
1.可变形固体
关于变形的基本概念和名词 弹性 ––– 物体在引起变形的外力被除去以后,
能即刻恢复它原有形状和尺寸的性质。
弹性变形 ––– 变形体在外力被除去后能 完全消失的变形。
塑性变形 ––– 变形体在外力被除去后不能 消失的变形。
2. 基本假设
• 连续性假设
认为组成物体的物质毫无空隙地充满了整个 物体的几何体积。
•小变形 假设物体产生的变形与整个物体的原始尺寸
相比是极其微小的。
PP
L
理论力学与材料力学的研究对象在模型上的区别。 理论力学:刚体 材料力学:变形固体完全弹性体
三.内力、截面法、轴力及轴力图
(一)内力的概念 它是由于外力的作用而使物体的各部分之间

力学基础知识汇总

力学基础知识汇总

一、力和力的图示1、定义: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2、作用效果:(1) 使物体发生形变(2)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力的性质:(1)物质性: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

(2)相互性: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单独存在,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总是同时存在。

4、力的三要素:(1)力的大小,用弹簧测力计测量。

单位:牛顿,符号:N。

(2)力的方向。

(3)力的作用点。

5.力的图示和示意图(1)力的图示精确表示(大小、方向、作用点)(2)力的示意图粗略表示(方向、作用点)(即表示这个物体在这个方向上受到了力)二、重力1、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特点:(1)重力是非接触力。

(2)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2、重力的大小。

大小:G=mg ,g=9.8N/kg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4、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对重心的理解:(1)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在其几何中心。

(2)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重心跟其质量分布和几何形状都有关系。

(3)重心可能在物体上,也可能在物体之外。

5、重力的测量:弹簧测力计力的测量用弹簧测力计。

注意弹簧测力计要竖直放置且必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三、四种基本相互作用1.万有引力——相互吸引的作用存在于一切物体之间,作用的强度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弱。

(距离增大到2倍,万有引力减小到原来的1/4)常见的重力是万有引力在地球表面附近的表现2.电磁相互作用——(1)电荷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磁体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3)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本质上是同一种相互作用的不同表现,所以称为电磁相互作用。

3.强相互作用——(1)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

(2)强相互作用:能使原子核紧密地保持在一起的强大相互作用力。

其作用范围在10-15m内。

(3)仅仅存在于原子核内部来粘结质子,外部无任何表现。

力学基础

力学基础

1. 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重力的施力物体是( ),与物体( )接触;弹力的两物体( )接触,手用绳子提水桶,水桶受到提力的施力物体是( )。

2.力的作用效果是( ),( );平衡力可以相互抵消,因此平衡力(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将保持( )或( )状态。

3. 平衡力的两力作用在( )物体上,相互力的两力作用在( )物体上。

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本受到的平衡力是( )和(),受到的相互力是()和()。

两力的三要素都相同,这两个力()平衡力。

4.1N相当于拿起()鸡蛋的力。

5.从斜面上滑下的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在图1中画出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的力,该力的施力物体是();在图2中画出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力;在图3中画出水平面受到的压力。

6. 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是( )。

拉同样的弹簧拉力器,手臂越长的同学越( ),原因是()。

弹簧测力计两端受到4N的拉力作用,它的示数是( ).7 . 足球运动员将足球踢出弧线,主要是由力的( )和( )决定的;越靠近门轴推门越费力,主要由力的( )决定的。

8. 在受力分析时,不要忽略了物体的运动状态!在水平面上推箱子,没推动,箱子处于()状态,受到( )力的作用,因此箱子受到的摩擦力( )受到的推力;在水平路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处于( )状态,受到( )力的作用,汽车受到的摩擦力( )汽车的牵引力,汽车上的箱子也处于( )状态,在水平方向上( )力的作用。

若汽车做加速运动,箱子与汽车的运动状态( ),汽车受到的摩擦力( )汽车的牵引力,箱子在水平方向上受到( )的作用。

树上的苹果处于( )状态,受到( )力的作用,因此苹果受到的( )与苹果受到树枝的( )相互平衡。

9. 弹簧测力计在使用时,一般向上拉,当向下拉时,示数会偏小,给实验带来误差,原因是( )。

弹簧测力计测的是( )力,若要测重力、摩擦力,依据( )的原理,间接来测。

10. 用力捏椭圆形厚玻璃瓶,捏宽的部分,水柱( ),捏窄的部分,水柱(),这说明( )。

四大基础力学

四大基础力学

四大基础力学
四大基础力学是力学学科中最基础、最重要的四个分支,包括:牛顿力学、静力学、动力学和弹性力学。

牛顿力学是描述物体受力运动的基础,其中最重要的三大定律为:惯性定律、动量定律和作用与反作用定律。

牛顿力学是工程与科技领域最常用的力学分支。

静力学则研究物体在平衡状态下受力平衡的情况,其中最基础的定理为平衡定理。

静力学常用于建筑学、机械学等领域。

动力学研究物体在运动状态下受力的情况,包括运动学和动力学两个方面。

其中最重要的定理为牛顿第二定律,即物体的加速度与受到的合外力成正比。

弹性力学则研究物体受力后的形变和应力情况,其中最基础的定理为胡克定律,即物体受到的形变与受到的应力成正比。

弹性力学常用于材料学和结构力学领域。

四大基础力学是物理学、工程学、地球科学等领域中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对于研究自然现象、解决实际问题有着重要的作用。

- 1 -。

力学基础含答案

力学基础含答案

力学基础1 .(多选)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 . 一个力可能有两个施力物体B .不存在不受力的物体C .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其运动状态未必改变D .物体发生形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2 .在湖水中划船时,使船前进的动力是A .桨对水的推力 C 人对船的推力 3 .两个物体间有力的作用时A.一定要相互接触 C.互相接触,并要发生形变 4 .关于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才有力的作用B.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它必然也是受力物体C.日常生活中有些物体可能不受力的作用D.受三个力的物体一定不会静止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B.受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施力物体C.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可能有力的作用D.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能够影响力的作用效果6 . “神舟”五号发射过程中,在火箭将“逃逸舱”弹射后,火箭的运动状态A.一定改变B.可能改变C.不改变D.无法判断 7 .关于力的概念,下面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离开物体就没有力的作用B. 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力时,同时也受到另一个物体对它的作用力C.我们通常说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一定还有一个施力物体,只不过省略不谈了D.当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其施力物体不一定存在B .水直接对船的推力 D .水对桨的推力B.可以不接触D.互相接触并发生相对运动8.力的作用都是相互的,下列现象中没有利用这一原理的是A.向前划船时,要用桨向后拨水8.人向前跑步时,要向后下方蹬地C.火箭起飞时,要向下方喷气D.头球攻门时,要向球门方向用力顶球9.下列各种现象中,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发生变化的是A.冬冬沿不太光滑的直滑梯匀速滑下B.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匀速转动C.沿平直轨道上正在进站的火车D.公共汽车正在减速转弯10.如图所示,马拉车在水平路面上前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马对车的拉力大于车对马的拉力B.马对车的拉力小于车对马的拉力C.马对车的拉力等于车对马的拉力D.只有当马车匀速前进时,马对车的拉力才等于车对马的拉力11.我市于2011年6月6日(端午节)成功举办了第五届“中国湛江海上国际龙舟邀请赛”,在划龙舟比赛活动中,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以龙舟上的运动员为参照物,龙舟是运动的B.龙舟漂浮在水面上时,龙舟所受的浮力大于重力C.桨往后划,龙舟前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停止划桨后,龙舟还会继续前进一段距离,是因为受到惯性力的作用12.以下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现象:①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变化;②篮球撞击在篮板上被弹回;③用力握小皮球,皮球瘪了;④一阵风把地面上的灰尘吹得满天飞扬.在这些现象中,物体由于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是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13.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离开物体就没有力B.一个受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施力物体C.马向前拉车,同时车用同样大小的力向后拉马D.从空中降落的雨滴不受力的作用14.下列各图中反映力的作用效果是用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15.在航空领域,常常发生小鸟撞毁飞机事件。

力学基础(含答案)

力学基础(含答案)

力学基础1.(多选)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力可能有两个施力物体B.不存在不受力的物体C.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其运动状态未必改变D.物体发生形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2.在湖水中划船时,使船前进的动力是A.桨对水的推力B.水直接对船的推力C.人对船的推力D.水对桨的推力3.两个物体间有力的作用时A.一定要相互接触B.可以不接触C.互相接触,并要发生形变D.互相接触并发生相对运动4.关于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才有力的作用B.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它必然也是受力物体C.日常生活中有些物体可能不受力的作用D.受三个力的物体一定不会静止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B. 受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施力物体C. 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可能有力的作用D.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能够影响力的作用效果6.“神舟”五号发射过程中,在火箭将“逃逸舱”弹射后,火箭的运动状态A.一定改变B.可能改变C.不改变D.无法判断7.关于力的概念,下面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离开物体就没有力的作用B. 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力时,同时也受到另一个物体对它的作用力C. 我们通常说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一定还有一个施力物体,只不过省略不谈了D. 当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其施力物体不一定存在8.力的作用都是相互的,下列现象中没有利用这一原理的是A.向前划船时,要用桨向后拨水B.人向前跑步时,要向后下方蹬地C.火箭起飞时,要向下方喷气D.头球攻门时,要向球门方向用力顶球9.下列各种现象中,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发生变化的是A.冬冬沿不太光滑的直滑梯匀速滑下B.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匀速转动C.沿平直轨道上正在进站的火车D.公共汽车正在减速转弯10.如图所示,马拉车在水平路面上前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马对车的拉力大于车对马的拉力B.马对车的拉力小于车对马的拉力C.马对车的拉力等于车对马的拉力D.只有当马车匀速前进时,马对车的拉力才等于车对马的拉力11.我市于2011年6月6日(端午节)成功举办了第五届“中国湛江海上国际龙舟邀请赛”,在划龙舟比赛活动中,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以龙舟上的运动员为参照物,龙舟是运动的B.龙舟漂浮在水面上时,龙舟所受的浮力大于重力C.桨往后划,龙舟前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停止划桨后,龙舟还会继续前进一段距离,是因为受到惯性力的作用12.以下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现象:①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变化;②篮球撞击在篮板上被弹回;③用力握小皮球,皮球瘪了;④一阵风把地面上的灰尘吹得满天飞扬.在这些现象中,物体由于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是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13.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离开物体就没有力B.一个受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施力物体C.马向前拉车,同时车用同样大小的力向后拉马D.从空中降落的雨滴不受力的作用14.下列各图中反映力的作用效果是用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15.在航空领域,常常发生小鸟撞毁飞机事件。

基础物理力学试题及答案

基础物理力学试题及答案

基础物理力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A. 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B. 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会改变运动状态C. 物体在外力作用下,运动状态不变D. 物体在静止状态下,不会受到外力作用答案:A2. 以下哪个选项是重力加速度的单位?A. 米每秒B. 米每秒平方C. 米每平方秒D. 米每平方分钟答案:B3.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下落时间t秒,其下落距离s与时间t 的关系是:A. s = 1/2gtB. s = gtC. s = gt^2D. s = 2gt答案:C4.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以下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 一个系统内,如果外力为零,则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B. 一个系统内,如果外力不为零,则系统的总动量会改变C. 一个系统内,无论外力如何,系统的总动量总是保持不变D. 一个系统内,系统的总动量只有在没有外力作用时才保持不变答案:A5. 以下哪个选项是描述物体惯性的?A. 物体的质量B. 物体的速度C. 物体的加速度D. 物体的动能答案:A6.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恒定的拉力F,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摩擦系数为μ,若物体开始运动,则其加速度a为:A. a = F/mB. a = (F - μmg)/mC. a = (F + μmg)/mD. a = μF/m答案:B7.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以下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 能量可以在不同形式之间转换,但总量不变B. 能量可以在不同形式之间转换,但总量会增加C. 能量可以在不同形式之间转换,但总量会减少D. 能量不能在不同形式之间转换答案:A8. 一个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向上的拉力作用,若拉力大于重力,则物体的运动状态是:A. 静止B. 匀速上升C. 匀速下降D. 先加速上升,后匀速上升答案:D9. 以下哪个选项是描述牛顿第三定律的?A.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B.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C.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不等,方向相反D.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不等,方向相同答案:A10.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恒定的摩擦力Ff,若物体开始运动,则其最大静摩擦力Fm与滑动摩擦力Ff的关系是:A. Fm > FfB. Fm = FfC. Fm < FfD. Fm与Ff没有直接关系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a与作用力F和物体质量m的关系是:a = ________。

力学基础知识总结

力学基础知识总结

第二章质点运动学基础知识总结⒈基本概念(向右箭头表示求导运算,向左箭头表示积分运算,积分运算需初始条件:)⒉直角坐标系与x,y,z轴夹角的余弦分别为。

与x,y,z轴夹角的余弦分别为.与x,y,z轴夹角的余弦分别为⒊自然坐标系⒋极坐标系⒌相对运动对于两个相对平动的参考系(时空变换)(速度变换)(加速度变换)若两个参考系相对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为伽利略变换,在图示情况下,则有:第三章基础知识总结⒈牛顿运动定律适用于惯性系、质点,牛顿第二定律是核心。

矢量式:分量式:⒉动量定理适用于惯性系、质点、质点系。

导数形式:微分形式:积分形式:(注意分量式的运用)⒊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惯性系、质点、质点系。

若作用于质点或质点系的外力的矢量和始终为零,则质点或质点系的动量保持不变。

即(注意分量式的运用)⒋在非惯性系中,考虑相应的惯性力,也可应用以上规律解题.在直线加速参考系中:在转动参考系中:⒌质心和质心运动定理⑴⑵(注意分量式的运用)第四章基础知识总结⒈功的定义式:直角坐标系中:自然坐标系中:极坐标系中:⒉重力势能弹簧弹性势能静电势能⒊动能定理适用于惯性系、质点、质点系⒋机械能定理适用于惯性系⒌机械能守恒定律适用于惯性系若只有保守内力做功,则系统的机械能保持不变,⒍碰撞的基本公式对于完全弹性碰撞 e = 1对于完全非弹性碰撞e = 0对于斜碰,可在球心连线方向上应用牛顿碰撞公式。

⒎克尼希定理绝对动能=质心动能+相对动能应用于二体问题u为二质点相对速率第五章基础知识总结⒈力矩力对点的力矩力对轴的力矩⒉角动量质点对点的角动量质点对轴的角动量⒊角动量定理适用于惯性系、质点、质点系⑴质点或质点系对某点的角动量对时间的变化率等于作用于质点或质点系的外力对该点的力矩之和⑵质点或质点系对某轴的角动量对时间的变化率等于作用于质点或质点系的外力对该轴的力矩之和⒋角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惯性系、质点、质点系⑴若作用于质点或质点系的外力对某点的力矩之和始终为零,则质点或质点系对该点的角动量保持不变⑵若作用于质点或质点系的外力对某轴的力矩之和始终为零,则质点或质点系对该轴的角动量保持不变⒌对质心参考系可直接应用角动量定理及其守恒定律,而不必考虑惯性力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 o u a o f n u a s i ao s i e e r o tx u d rC U fp p l t n o e r o c l t r n c r b a c re n e O 。 i l l l
基于逆 系统方法 的航天 器姿 态跟 踪最优鲁棒控制=A pi l not ma
提 出 了一 种新 型的单轴柔 性较 链结构 型式—— 正割 曲线形柔 性铰 链. 以力学 卡 氏第二 定理 为理论基础 ,通过 引入 中间参 数 ,推导 出正割 曲线形柔性铰链柔度和转动精度的闭环解 析公 式 ,在此基础上,分析 了正割 曲线形柔性铰链的应力状态 .利 用有 限元 方法对柔 性铰链 的柔度和转动精度公式进行校验,结 果表 明:有 限元分析结果与 闭环解析公式结果基本一致.并分 析 了正割 曲线 形柔 性铰链 结构参数对其柔度 的影响关系 ,为柔 性铰 链的工程 设计提供 了重 要的理论依据 .图5 参 1( 表2 1黄丽
n o u t i e ta k n o to fs c c a t a e n i e s a d r b s  ̄ t d —r c i g c n r lo a e r f b s d o v r e a u p n
ss m to [ ,中] 袁长清 ( yt me d 刊 e h / 清华大学航天航 空学院 ,北 京 10 8 ) 00 4,李俊 峰,王天舒 ,宝音贺西 ∥工程力 学. 2 o , 一 08
mo e d i tt t a a y i wi la i t r wt y o e i dl n a ssa s c la l ss t r ib l y g o h h p t ss t ii n he i h
个平面双臂空 间机器人系统 的数值仿真 ,验证 了算法的有效 性. 图4 1( 参 黄丽艳) 1 关键词 : 漂浮基双臂 空间机器人 ; 完整运动规划 ; 非 最优控制;
维普资讯
20 0 8年 第 1 4卷 第 1 3期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
个加权 的重构误差优化 问题 , 后通 过改进的非线性迭代部 然 分最小二乘( : L ) N】A S算法来求得 问题的最优解 ,在此基础上建 P 立主 元模 型并构造监 控统计 量检测 过程故 障.在连 续搅 拌反 应器( s R 仿真系统上的应用 结果表 明,鲁棒 P A 方法能够 cT) C 消除离群 点对主元模型 的影响 ,比 P A 方法分析过程数据更 C 为准确 ,能更有效地诊断过程故障. 图6 参 1 表5 4 关键词 :故障诊断 ;鲁棒主元分析 ;离群点 ;N P S算法 ; IAL M 估 计 0 1 0 6 8 3 19 1 0・ 0 系统评估与可行性分析 2 4 基于可靠性增长 的备件需求模型及其统计分析 =s aed mad pr e n

自适 应 遗 传 算 法 ;关 节 空 间
0107 83 12 1 0 ・1 3 0
正 割 曲线 形 柔性铰 链 的计 算 与分 析 :Dein c cl in a d s a uao g l t n n l io c x r n e 刊 a a s f eat e ue ig s[ ,中] 张志杰( ys s n f l h / 哈尔滨工业大 学 自动化测试 与控制系 , 哈尔滨 10 0 ) 袁怡宝∥工程 力学. 5 0 1, 一
艳) 关键 词:机械传动机构 ;柔性铰链 ;正割曲线;柔度 ;转动精
度 :应 力
1 0 力 学 3
0107 83 10 1 0・ 0基础 力学 3 1
0107 8313
1 0・1 3 0

耦合 条件 下大脑皮层神经振子群 的能量函数 =E eg u co nry fnt n i
1( 0黄丽 艳)
pig c n io [ ,中] 王如彬( i o dt n 刊 n i / 华东理工大学信 息科学与工 程学 院脑信 息处理与认 知神经动 力学研 究中心 ,上海2 0 3 ) 027, 张志 康 ∥ 力学 学 报 . 2 o ,4 () 2 8 29 一 0 8 02. 3  ̄ 4 - 探讨 了局部脑 皮层 网络 活动 中,耦合条件下 的大规模神经振子 群 的能量 消耗 与神 经信 号编码之 间的内禀关系 ,得到 了神经元 集 群在 阙下和 阈上互相耦 合 时神经元膜 电位变化 的函数 .这 个 能 量 函数 能够 精 确地 再现 神 经 电生理 学 实验 中 的E S , P P I S ,动作 电位 以及动作 电流.最近功 能性核磁共振实验证明 PP 了神 经信 号的编码 是与能量的消耗紧密地耦合在一起 的,因此 研 究结果 表 明利用能量 原理研 究大脑在 神经 网络层 次上 是如 何 进行编 码 的这一重大科 学 问题的讨 论是十分有 益 的. 可 以 预 计得 到的能 量函数将 是生物 学神经 网络动力 学稳定性计 算
2 0 ,2 ( ) 8 ~9 0 8 52 . 8 2 一
[ 刊,中] 程文鑫( / 海军工程大 学兵 器工程系 ,武汉4 0 3 ) 3 0 3 ,秦 健 ,张志华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0 8 83. 2 0 3 一2 o ,2 () 3  ̄2 2 - 通过对备件早期故障规律 的分析 ,从理论上推导出 了备件早期 可靠性分布规律 ,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备件早期可靠性信息 的 备 件 需 求 量 统 计 模 型 . 应 用 该 模 型 所 获 得 的 备 件 使 用 可 靠 性评 估结果 ,求 出了满足 一定保 障度 的备 件需求量 .通 过算 例 ,验证 了该方法 的可行性.表2 参7 关键词 :备件需求 ;可靠性 ;保 障度
2 () 2 4 2 8 52 . 1 ~ 1 —-
针对航天 器有 效载荷( 如星载天线 、星载相机) 快速 持续指 向地 面或在轨特定 目标等空 间任务 ,研究 了航天器姿态快速连续跟 踪控制 问题.提 出了一种计算跟踪参考姿态 的新方法 ,给 出了 目标姿态参数 的解析表达式.大范 围机动 时,姿态动力学方程 是强耦合非线性 的,用传统鲁棒控制方法处理 比较 困难.用机 动 四元数描述姿态误差 ,以避免姿态跟踪可能产生 的奇异.在 考虑参数 不确定性和干扰力矩 的情况下 ,应用逆系统方法和输 入不确定性鲁棒控制与最优控制转换定理 ,将鲁棒控制 问题转 化为最优控制 问题 ,回避 了传统鲁棒控制复杂 的设计过程.控 制器 的设计方法简单 ,可应用 于更复杂的对象 ,且参数选择具 有很大 的灵活性 ,易于工程实现 .仿 真结果表 明:控制器具有 良好 的鲁棒 性 ,较 高 的跟 踪精度和 快速 响应能力 . 图5 1 表 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