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山西省怀仁县第一中学、应县第一中学校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扫描版

合集下载

山西省怀仁县第一中学、应县第一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英语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山西省怀仁县第一中学、应县第一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英语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山西省怀仁县第一中学、应县第一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第Ⅰ卷第一部分听力(百强校英语解析团队专供)(共两节,满分3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A. £ 19.15.B. £ 9. 15.C. £ 9.18.答案是B。

1. When will the man leave?A. On December 27B. On January 3C. On January272. What is the man supposed to do?A. Meet the headmasterB. Borrow some booksC. Attenda meeting3. Why does the man like collecting postcards?A. There are unique pictures on themB. It doesn’t cost him so much.C. He can get information from them.4.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man?A. He lives in Paris nowB. He once lived in ParisC. He will visit Paris soon.5. Where did the speakers spend their vacation?A. At the seasideB. In the mountainsC. On the farm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解析】山西省怀仁县第一中学、应县第一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

【解析】山西省怀仁县第一中学、应县第一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

山西省怀仁县第一中学、应县第一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第Ⅰ卷(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一个人站在阳台上,以相同的速率分别把三个球竖直向上抛出,竖直向下抛出,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

则三球落地时的速度大小:()A. 上抛球最大B. 下抛球最大C. 平抛球最大D. 三球一样大【答案】D【解析】由于不计空气的阻力,所以三个球的机械能守恒,由于它们的初速度的大小相同,又是从同一个位置抛出的,最后又都落在了地面上,所以它们的初末的位置相同,初动能也相同,由机械能守恒可知,末动能也相同,所以末速度的大小相同,故D正确,ABC错误。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受到的合力的冲量为零B. 当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时,物体的动量一定为零C. 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力越小,物体的动量变化量越小D. 发生相互作用的物体,如果不受合外力作用,每个物体的动量保持不变【答案】A【解析】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的合外力为零,因此合外力的冲量为零,故A正确;B、合外力为零时,物体的动量的改变量为零,但是物体的动量不一定为零,故B错误;C、根据动量定理可知合外力的冲量等于动量的变化量,如果合外力小,但是力的作用时间很长,动量的改变量可能很大,故C错误;D、发生相互作用的物体之间,如果不受合外力作用,那么这些物体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但是每个物体的动量可能变化,故D错误。

故选:A。

3. 如图所示,洗衣机脱水简在转动时,衣服贴靠在匀速转动的圆简内壁上而不掉下来,则衣服()A. 受到重力、弹力、静摩擦力和离心力四个力的作用B. 所需的向心力由重力提供C. 所需的向心力由弹力提供D. 转速越快,弹力越大,摩擦力也越大【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衣服受到重力、筒壁的弹力和静摩擦力的作用,共3个力作用,由于衣服在圆筒内壁上不掉下来,竖直方向上没有加速度,重力与静摩擦力二力平衡,靠弹力提供向心力.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

山西省怀仁县第一中学、应县第一中学校2017_2018学年高一数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理(含解析)

山西省怀仁县第一中学、应县第一中学校2017_2018学年高一数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理(含解析)

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理科数学试卷第Ⅰ卷(共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个小题,每小题分,共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答案】故选.. )【答案】考点:余弦定理.. 《莱茵德纸草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数学著作之一,书中有一道这样的题目:把个面为()【答案】;所以,最小的分为.故选.考点:等差数列的性质. ). . . .【答案】【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根据等差数列性质不难得到等差数列项的和,项的和与项的和成等考点:等差数列性质【名师点睛】该题属于常规题目,属于对等差中项性质的推广应用问题,难度不大,有一定的灵活性,充分考查了等差数列的基本性质,虽然难度不大,有一定的创新性,思考角度比较新颖,属于比较有价值的题目,一定要认真练习.. ).【答案】点睛:不等式只能线性运算,。

. )..【答案】【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可使用举反例法排除错误选项.项中,取,可见命题是错误的;项中,取,可见命题是错误的;项中,取,可见命题是错误的;而项中,,可得.考点:等差数列的运用.. ).. . 若【答案】错误.. 下列不等式一定成立的是().【答案】【解析】分析:带特殊值进行验证,利用均值不等式的三个条件“一正、二定、三相等”进行判断。

点睛:判断不等式成立,带特殊值进行验证,利用均值不等式、三角不等式,利用函数的性质进行研究。

. )【答案】故选() ..【答案】,等价于数的单调增区间为,故选.【方法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的单调性、三角函数的图像变换及最值,属于中档题.. )【答案】【解析】分析:,即可,利用正余弦转化到正切可以避免对角度的讨论。

. 恒成立,则实数). . 或【答案】【解析】试题分析:原不等式可转化为, 令,所以所以在上恒成立所以,考点:不等式的恒成立问题.第Ⅱ卷(共分)二、填空题(每题分,满分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故答案为【方法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向量的模及平面向量数量积公,属于中档题.平面向量数量积公式,二是:()求向量的夹角,(此时;()求投影,()向量垂直则.. 在中,三个角所对的边分别为成等差数列,且边【答案】等边三角形故为等边三角形。

教育最新K12山西省怀仁县第一中学、应县第一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英语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教育最新K12山西省怀仁县第一中学、应县第一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英语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山西省怀仁县第一中学、应县第一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第Ⅰ卷第一部分听力(百强校英语解析团队专供)(共两节,满分3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A. £ 19.15.B. £ 9. 15.C. £ 9.18.答案是B。

1. When will the man leave?A. On December 27B. On January 3C. On January272. What is the man supposed to do?A. Meet the headmasterB. Borrow some booksC. Attenda meeting3. Why does the man like collecting postcards?A. There are unique pictures on themB. It doesn’t cost him so much.C. He can get information from them.4.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man?A. He lives in Paris nowB. He once lived in ParisC. He will visit Paris soon.5. Where did the speakers spend their vacation?A. At the seasideB. In the mountainsC. On the farm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山西省怀仁县第一中学、应县第一中学校2017_2018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山西省怀仁县第一中学、应县第一中学校2017_2018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山西省怀仁县第一中学、应县第一中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第Ⅰ卷(共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个小题,每小题分,共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个人站在阳台上,以相同的速率分别把三个球竖直向上抛出,竖直向下抛出,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

则三球落地时的速度大小:(). 上抛球最大 . 下抛球最大 . 平抛球最大 . 三球一样大【答案】【解析】由于不计空气的阻力,所以三个球的机械能守恒,由于它们的初速度的大小相同,又是从同一个位置抛出的,最后又都落在了地面上,所以它们的初末的位置相同,初动能也相同,由机械能守恒可知,末动能也相同,所以末速度的大小相同,故正确,错误。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受到的合力的冲量为零. 当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时,物体的动量一定为零. 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力越小,物体的动量变化量越小. 发生相互作用的物体,如果不受合外力作用,每个物体的动量保持不变【答案】【解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的合外力为零,因此合外力的冲量为零,故正确;、合外力为零时,物体的动量的改变量为零,但是物体的动量不一定为零,故错误;、根据动量定理可知合外力的冲量等于动量的变化量,如果合外力小,但是力的作用时间很长,动量的改变量可能很大,故错误;、发生相互作用的物体之间,如果不受合外力作用,那么这些物体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但是每个物体的动量可能变化,故错误。

故选:。

. 如图所示,洗衣机脱水简在转动时,衣服贴靠在匀速转动的圆简内壁上而不掉下来,则衣服(). 受到重力、弹力、静摩擦力和离心力四个力的作用. 所需的向心力由重力提供. 所需的向心力由弹力提供. 转速越快,弹力越大,摩擦力也越大【答案】【解析】试题分析:衣服受到重力、筒壁的弹力和静摩擦力的作用,共个力作用,由于衣服在圆筒内壁上不掉下来,竖直方向上没有加速度,重力与静摩擦力二力平衡,靠弹力提供向心力.故错误,正确.故选。

山西省怀仁县第一中学、应县第一中学校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山西省怀仁县第一中学、应县第一中学校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在文明初起的时代,亚欧大陆的东西两端星光熠熠,照亮了各处的夜空。

一边天生仲尼,万古长夜将尽;一边柏拉图走出洞穴,迎接明媚的阳光。

虽然两个大陆中间的广漠横无际涯,峻岭层峦叠嶂,但声声驼铃却串起了东西文明汇聚、世界民族交融的动人故事,一卷卷绮丽的丝绸渲染了沿途壮美的风景。

这条沟通中西、美丽而又沧桑的文明纽带就是丝绸之路。

作为古代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一条实际通道,丝绸之路有着多条路线和悠久的历史。

春秋战国之际,随着古代游牧民族的脚步,东西方之间贸易往来已经开始,其路线被称为“草原之路”。

这就是丝路的前身。

草原之路,从黄河中游,北上经蒙古草原,越阿尔泰山脉进入哈萨克草原;再经里海北岸、黑海北岸直达多瑙河流域。

正是通过这条道路,当时为中国所独有的丝绸进入西方世界。

到两汉时期,张骞受命西进通使西域,正式宣告了陆上丝路主干道的形成。

及至唐代社会的繁荣,先进的文明,开放的文化,吸引了世界各国来华贸易,陆上丝路弦歌不绝,海上丝路也逐渐建立起来。

丝绸之路是一条鲜活的道路,它不仅加强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还加强了彼此间的思想文化交流。

隋唐时期,中国与波斯一直保持着非常友好的关系,双方使者不断,相互之间的文化交流丰富多彩,不论是作为波斯物质文化代表的金银器,还是作为精神文化的景教、摩尼教,都从波斯传入了中国,丰富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同时,撒马尔罕壁画上手捧丝绢的唐朝使者,波斯、阿拉伯文献对中国物产、工艺传入的记录,以及大量瓷器、丝织品的考古发现,都说明了中国文化向西传播的广度和深度。

事实上,古代中西之间的交流,不论是丝绸、玉器、香料、陶瓷、珍禽等物质层面的物品,还是佛教、景教、伊斯兰教、儒家思想、道教等思想层面的结晶,都是通过这条东西交往的道路双方交流的。

在丝绸之路汇聚的多种宗教文化既相互碰撞,又和平共处,和谐共存。

汉唐时期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思想观念以佛教的影响力最为巨大。

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县第一中学应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文)试题(解析版)

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县第一中学应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文)试题(解析版)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文科数学试题第Ⅰ卷(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在等差数列中,已知,则该数列前11项和()A. 58B. 88C. 143D. 176【答案】B【解析】在等差数列中,因为,则,该数列的前项和为,选B.2. 已知为等比数列,,,则()A. 5B. 7C. -7D. -5【答案】C【解析】分析:由等比数列的性质和通项公式,建立方程组求解出,再根据求值即可.详解:为等比数列,联立方程,解得或(1)当时,,.(2)当时,,.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等比数列性质的应用,灵活运用等比数列的性质,可以简化做题过程..3. 设则等于()A. B. C. D.【答案】C【解析】分析:利用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注意n的取值范围,即可求得答案.详解:由已知可知是首项为2,公比为8的等比数列的前项和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明确等比数列的首项、公比和项数是解题的关键.4. 已知是三角形的内角,且,则的值为()A. B. C. D. 或【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与角的范围,求得的值,联立方程组解得,即可求得.详解:是三角形的内角,且,为钝角,联立方程,解得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的应用,角范围的判断与,和三者关系的转换是解题关键.5. 函数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的解析式为()A. B.C. D.【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函数图象上的特殊点求出函数周期,结合,得,再由时函数取得最大值,即,求出的值,从而得到函数的解析式.详解:由图可知:,,又时函数取得最大值。

,解得所以函数解析式为.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解析式的求法,解题步骤为:(1)审条件,挖解题信息,即图象上的特殊点信息和图象的变化规律.(2)看问题,明确解题方向,确定方法.①振幅,均值②周期T:两个对称轴和对称中心间隔的整数倍,对称轴和对称中心间隔或的整数倍,③初相:通过特殊值代入法计算.主要从五点作图法和对称轴、对称中心入手.6. 若两单位向量的夹角为60°,则,的夹角为()A. 30°B. 60°C. 120°D. 150°【答案】B【解析】分析:由题设,,求得和,再由,即可求得答案.详解:是夹角为60°的两个单位向量,设,,则,又故选B.点睛:研究向量的数量积问题,一般有两个思路,一是建立直角坐标系,利用坐标研究向量数量积;二是利用一组基底表示所有向量,两种实质相同,坐标法更易理解和化简. 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的引入为向量提供了新的语言——“坐标语言”,实质是将“形”化为“数”.向量的坐标运算,使得向量的线性运算都可用坐标来进行,实现了向量运算完全代数化,将数与形紧密结合起来.7. 三角形中的对边分别为,且成等差数列,则等于()A. 30°B. 60°C. 90°D. 120°【答案】B【解析】分析:利用等差数列的性质和正弦定理的边化角,再结合三角恒等变换,即可求得角B的值.详解:成等差数列由正弦定理:,,,,,,故选B.点睛:三角形中角的求值问题,需要结合已知条件选取正、余弦定理,灵活转化边和角之间的关系,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其基本步骤是:第一步:定条件,即确定三角形中的已知和所求,然后确定转化的方向;第二步:定工具,即根据条件和所求合理选择转化的工具,实施边角之间的互化;第三步:求结果,即根据已知条件计算并判定结果.8. 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分别为,若,则()A. B. C. D.【答案】B【解析】∵ ,而∴ ,故选B.9. 数列满足,则()A. B. C. D.【答案】B【解析】,所以当时,,两式相减得,即,当时,,满足,故,故选B.10. 为得到函数的图象,只需将函数的图象()A. 向左平移个长度单位B. 向右平移个长度单位C. 向左平移个长度单位D. 向右平移个长度单位【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将图像向左平移后得,所以A 项正确考点:三角函数图像平移点评:将向左平移个单位得,向右平移个单位得11. 已知中,为边上靠近点的三等分点,连接,为线段的中点,若,则()A. B. C. D.【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意画出图形,结合图形利用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的三角形法则和平行四边形法则,用、表示,求出的值即可.详解:如图,中,为边上靠近点的三等分点,为线段的中点,则,,,,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的应用,考查了学生推理与运算能力.12. 设数列,下列判断一定正确的是()A. 若,则为等比数列B. 若,则为等比数列C. 若,则为等比数列D. 若,则为等比数列【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等比数列的定义和判定方法逐一判断各选项.详解:选项A,由若,得,,,即后一项与前一项的比不一定为常数,故A错误.选项B,当时,满足,但数列不是等比数列,故B错误.选项C,,则,,所以,则数列为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故C 正确.选项D,当时,满足,但数列不是等比数列,故D错误.故选C.点睛:证明或判断等比数列的方法(1)定义法:对于数列,若,则数列是等比数列;(2)等比中项:对于数列,若,则数列是等比数列;(3)通项公式法(均是不为0的常数,)⇔是等比数列.(4)特值法:若是选择题、填空题可以用特值法进行判断,特别注意的判断.第Ⅱ卷(共90分)二、填空题(每题5分,满分20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13. 已知数列的前项和,则__________.【答案】【解析】分析:当时,求得;当时,类比写出,由求出,再将代入检验,即可求出答案.详解:当时,当时,由,得,两式相减,,将代入上式,,通项公式为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已知数列的前项和,求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方法.其求解过程分为三步:(1)当时,求出;(2)当时,用替换中的得到一个新的关系,利用便可求出当时的表达式;(3)对时的结果进行检验,看是否符合时的表达式,如果符合,则可以把数列的通项公式合写;如果不符合,则应该分与两段来写.14. 如果数列满足,,则__________.【答案】【解析】分析:构造新数列,根据题意为以1为首项,1为公差得等差数列,从而求出的通项公式,进而求得答案.详解:又是以1为首项,1为公差得等差数列,即,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等差数列基本概念的应用,在解题的过程中,需要利用题中的条件,结合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得到数列的通项公式,从而求得结果.15. 已知数列的通项公式,则它的前24项和__________.【答案】4【解析】分析:由,利用裂项相消的求和方法求解.详解:数列的通项公式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裂项相消法求数列的和,裂项相消法是学生必须掌握求和方法之一,找到正确的裂项的方向是解题的关键,常见的裂项技巧有:(1);(2);(3)(4)此外,需注意裂项之后相消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丢项或多项的问题,注意计算结果中项的对称性,即正与负的项数是相同的.16. 已知直角梯形中,,,,,是腰上的动点,则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答案】5【解析】试题分析:以D为原点建系,设长为,,最小为5考点:向量运算视频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 已知.(1)求的值;(2)求的值.【答案】(1);(2).【解析】试题分析:(Ⅰ)用两角和的正切公式把展开得到关于方程即可求得的值;(2)先用诱导公式、二倍角公式把原式化简成关于角正、余弦的齐次式,化切,代入的值得解.试题解析:解:(Ⅰ),解得;(Ⅱ)=.考点:两角和的正切公式,诱导公式,二倍角公式和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及三角函数式的化简、求值.【方法点晴】在给条件求值的问题中,应先通过待求值式子的形式判断条件的处理方法,本题第(Ⅰ)问中欲求的值,只需把条件用两角和的正切公式展开即可得到关于的方程,同时要注意角的范围对三角函数值的影响,这往往是一个易错点;第(Ⅱ)问中,应先用诱导公式、倍角公式及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对待求值的式子进行化简,建立其与的关系,这个过程中用到了齐次式化切这种常用的化简技巧.18. 在中,内角的对边分别为,且,已知,,,求:(1)和的值;(2)的值.【答案】(1);(2).【解析】分析:(1)由数量积的定义和余弦定理,解方程组即可求得和的值;(2)根据同角的三角函数和正弦定理,求得B和C的正弦值和余弦值,再应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计算,即可得出所求的值.详解:解:(1)∵,,∴,即①,∵,∴由余弦定理得:,即,∴②,联立①②得:;(2)在中,,由正弦定理得:,∵,∴为锐角,∴.则.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和三角函数的恒等变换公式,以及向量数量积的定义.三角形内角范围的确定方法和向量夹角的定义是正确解题的关键.19. 设为等差数列,为数列的前项和,已知,.(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若,求数列的前项和.【答案】(1);(2).【解析】分析:(1)根据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建立关于和的方程组,求出和,再根据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出;(2)根据已知求出的通项公式,再应用分组求和法求出数列的前项和.详解:解:(1)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则∵,,∴即解得,∴(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等差数列的基本公式和数列的求和的分组求和法.分组求和法:若数列,且数列是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或常见特殊数列,可采用分组求和法求数列前n项和. (1)准确拆分:将数列通项公式的特征,将其分解为一些可直接求和的数列;(2)分组求和:分别求出各个数列的和;(3)得出结论:对拆分后每个数列的和进行组合,解决原数列的求和问题.20. 在中,内角对边的长分别是,且,.(1)若的面积等于,求;(2)若,求的面积.【答案】(1);(2).试题解析:解:(1)由余弦定理及已知条件,得。

高一英语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9)word格式

高一英语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9)word格式

山西省怀仁县第一中学、应县第一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英语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第Ⅰ卷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A. £ 19.15.B. £ 9. 15.C. £9.18.答案是B。

1. When will the man leave?A. On December 27B. On January 3C. On January 272. What is the man supposed to do?A. Meet the headmasterB. Borrow some booksC. Attenda meeting3. Why does the man like collecting postcards?A. There are unique pictures on themB. It doesn’t cost him so much.C. He can get information from them.4.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man?A. He lives in Paris nowB. He once lived in ParisC. He will visit Paris soon.5. Where did the speakers spend their vacation?A. At the seasideB. In the mountainsC. Onthe farm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