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之道
董仲舒“天人三策”管理思想蕴含及启示

董仲舒“天人三策”管理思想蕴含及启示张宇【摘要】董仲舒是汉代儒学发展的集大成者,他以儒家经典思想为基础独创了“新儒学”体系.“天人三策”是这一体系的重要内容,是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书”的奠基之作,为汉武帝的集权统治提供了理论基础.通过分析“天人三策”提出的时代和社会背景,梳理解读这一思想在天人关系、古今之道和治乱之端的核心内涵,从而可以现代管理的视角予以积极借鉴,因人制宜,采取不同管理方式提高效率;以人为本,德法结合推动管理有序运行;文化自信,提升民族凝聚力适应一体化发展趋势.【期刊名称】《陕西行政学院学报》【年(卷),期】2017(031)002【总页数】4页(P53-56)【关键词】天人三策;天人感应;古今之道;大一统;管理【作者】张宇【作者单位】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西安71006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234.5董仲舒的《天人三策》又称为《举贤良对策》,是以与汉武帝一问一答的形式而提出的。
董仲舒的“天人三策”为武帝的专制统治以及施政方针提供了理论基础。
董仲舒,字宽夫,约生于公元前179年即汉文帝刘恒前元元年,是西汉广川董故庄人,即现今河北景县河渠乡大董故庄村。
[1]董仲舒幼时家境富有,田连阡陌,牛马成群,家中有大量书籍,是他的思想自成一家的物质条件。
董仲舒出生于文景盛世,出仕于汉武时期,稳定的社会秩序和富裕的生活为他思想的成熟奠定了客观环境基础。
董仲舒的一生包括求学出仕、讲述思想、撰写书籍三大阶段,他用自己的儒学影响着西汉社会,晚年通过修学著述来传承他毕生所学和他的思想精华,完成了时代赋予他的使命。
研究董仲舒思想的重要著作是《春秋繁露》,这本书是对董仲舒思想的系统介绍,其中也包含了他具有丰富的哲学、政治、管理、社会涵义的“天人三策”的思想主张。
汉朝的建立结束了秦末割据战乱的局面,基本上形成了国家的大一统。
由于经过秦朝君王的暴政、秦末的农民起义以及连年的征战使得民不聊生,对外面对强大的匈奴的威胁无力再战。
老子之道

取法天道
▪
早晨5点至7点是人体大肠经最旺的时候,人体需要把代 谢的浊物排出体外,此时如果不起床,大肠得不到充分 活动,无法很好的完成排浊功能,使浊物停留而形成毒 素,危害人体血液和脏腑百骸。 ▪ 早晨7点到9点人体胃经最旺,9点到11点人体脾经最旺, 这时人的消化吸收运化的能力最好,如果这时还不起床, 人体胃酸会严重腐蚀胃粘膜,人体在最佳吸收营养时间 得不到营养,长期以来会患脾胃疾病,造成营养不良、 中气塌陷。 ▪ 所以千万不要赖床,赖床会造成头昏、疲惫不堪、睡眠 不足的感觉,而应按时起床,历史上许多伟人都是有三 四点钟起床的习惯,比如华盛顿、拿破仑、康熙皇帝、 曾国藩等。
肝与脾,过子时不睡觉,会引起肝胃不和,由于肝助脾 胃消化,由于肝气太虚不能助脾胃消化,使人脾胃消化 功能不好,表现为舌苔厚,长期以来会造成中气塌陷。
取法天道
肝与肺,过子时不睡觉,无法滋阴潜阳, 肝阴亏损,引起肝火过盛灼肺,出现干咳、 或咳嗽、咳痰血等木火刑金的证状,易导 致牛皮癣等各种皮肤病。
肝与肾,过子时不睡觉,肝虚导致肾亏, 由于肝肾同源,容易造成生殖系统疾病、 不育、骨病、牙病、脱发、糖尿病、肾衰 竭等疾病。
自然之道
▪ 自然:自,自己;然,这样。自己这样, 没有原因,即为自然。
▪ 道:混沌生阴阳,阴阳冲和,生万物。混 沌为一,阴阳为二,冲和为三。道生一, 一生二,二生三,生生万物。
道在屎溺
▪ 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 庄子曰:“无所不在。” 东郭子曰:“期而后可。” 庄子曰:“在蝼蚁。” 曰:“何其下邪?” 曰:“在稊稗。” 曰:“何其愈下邪?” 曰:“在瓦甓。” 曰:“何其愈甚邪?” 曰:“在屎溺。” (《庄子·知北游》)
道生万物
▪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家思想核心“道”的基本含义

道家思想核心“道”的基本含义道家是中国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汉书‧艺文志》谓:“道家者流,盖出於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
或许是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神秘玄妙,把“道”这个概念推向了中国思想领域的核心;也可能是老子“道可道,非常道”的玄之又玄,使“道”成为了某种高深的象征。
在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中,道是一个深奥而又平实的概念。
宇宙创生之道,天道、人道、武道、剑道、茶道、官道、师道等等,充分显示了道在古代文化中的份量。
中国思想中最崇高的概念似乎是道。
所谓行道、修道、得道,都是以道为最终的目标。
道,早已成为中国人心领神会、日用而不知的概念。
按照许慎《说文解字》的解释:道的本义,是指道路。
后人由此而引申出了其他的意义。
无论如何,道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确实是一个使用率频高的概念。
王中江先生在他的《道家形而上学》中,对老子之前的典籍中有关道字的含义进行了考察与归纳,认为大致有七种含义。
这七种含义,分别为“道路”、“言说”、“理则或法则”、“方法”、“命令”、“正义或公正”、“通和达”。
老子的思想,是中国古代形上思想的巨大突破;老子的道的概念,自然而然地被赋予了形而上的含义。
当然,这并不是说《老子》一书中所出现的所有的道,都要从形而上的意义上来理解。
从中国古代思想发展的事实来看,老子思想的形上突破,使道的含义具有了形而上的意义。
然而,在老子之前已经出现的道的词义,并没有因老子思想的出现而被全部抛弃。
相反,倒是老子的形而上意义的道,把此前的诸多含义融到了一起,为中国古代思想的形上思考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道的各种词义的融合,使此后的思想史上的道更为神秘。
正是道的词义的丰富特色,使道这一概念客观地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一种崇高的象征,而使各个领域、各种意义上的道得以相互沟通。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上者,即超越经验者。
从文献资料看,在主客二分的认知模式下,道包含了两个最根本的含义:其一,是指隐藏于现象背后的本质规律而言的,是指中国人反复强调的“体用不二”之“体”。
郑玄的“古今”之辨

郑玄的“古今”之辨◎陈壁生内容提要 两汉今文经学以经为常道,克服经的“时间性”与“历史性”,五经之文,在材料的意义上,是先王之法,经过孔子的删削述作,把殊时、异世,各不相沿袭的先王之法,结合成为统一的孔子一王之法。
郑玄吸纳《周礼》,并以《周礼》为本注其他经书,将经传中大量与《周礼》不同的内容理解为唐虞夏殷之法,其中最典型的,是在对《士冠礼》“古者生无爵,死无谥”,《祭统》“古者不使刑人守门”,《王制》“古者公田藉而不税”等问题的解释上,因其制度是“古”,又与《周礼》不同,所以郑玄将“古”理解为夏殷之制。
在这一类问题上,今文经学以“古”为价值,郑玄以“古”为历史。
经过郑玄的重新理解,整个五经体系的内部出现了一种时间意识,这种时间意识带来的结果,就是在经学内部构建起时间上具有连续性、制度上具有继承性的不同的圣人之法。
关键词 郑玄 经学 古今〔中图分类号〕B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21)02-0030-09 两汉今文经学法度定于五经,经义一尊孔子,使经成为“常道”,如《白虎通》所云:“经,常也”。
①以经为常道,其意义之一,在于克服经的“时间性”与“历史性”,五经之文,在材料的意义上,是先王之遗,而先王之法,“五帝殊时,不相沿乐,三王异世,不相袭礼”,正是孔子的删削述作,把殊时、异世,各不相沿袭的先王之法,结合成为统一的孔子一王之法。
自《周官》《左传》出于山崖屋壁,跻于经传之列,其制度、礼义,与两汉今文经学所载,不免诸多差异,故有许慎《五经异义》之作,专述今古文经说异义。
郑玄要统合新的经典体系,所用的方法,是再一次让五经之文,各归时世。
也就是说,郑玄用时间性来解决今古文经书的差异性问题,从而塑造出一套以时间性为主轴的经学体系。
而其典型的例子,便是郑玄对经典中的“古今”问题的新辨。
一、“古”:时间与价值在晚清经学中,无论是廖平的《知圣篇》还是康有为的《孔子改制考》,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都是孔子与尧、舜、禹、汤、周公的关系,而其背后的问题,则是中国文明的立法者到底是孔子,还是孔子之前的历代圣王。
古今中外交友之道识人之道的文章

古今中外交友之道识人之道的文章《古今中外交友之道》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来讲讲交友之道。
在古代,有个叫李白的大诗人,他和好朋友孟浩然的友情那叫一个深厚。
他们一起游山玩水,写诗喝酒,互相倾诉心里话。
就像我们和好朋友一起玩耍一样开心。
在国外呢,也有很多很棒的交友故事。
比如马克思和恩格斯,他们互相帮助,一起为了伟大的理想而努力。
那我们要怎么交朋友呢?要真诚!不能说谎骗人。
还要懂得分享,有好吃的、好玩的,和朋友一起。
比如你有一块巧克力,分给朋友一半,朋友会很开心,你们的关系也会更好。
小朋友们,记住这些,就能交到好多好多好朋友啦!《古今中外交友之道》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交朋友可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再说说国外,有一对叫夏洛和威尔伯的小伙伴,这是《夏洛的网》里的故事。
夏洛为了救威尔伯,想了好多办法。
这就是真正的好朋友,会互相帮助。
我们在学校里,也要这样和同学交朋友。
看到同学摔倒了,要赶紧扶起来。
一起做游戏的时候,要守规则,不能耍赖。
这样,大家都会喜欢和你做朋友啦!《古今中外识人之道》小朋友们,我们在生活中会遇到很多人,那怎么能看出谁是好人,谁是坏人呢?在外国,有个叫白雪公主的故事。
恶毒的皇后看起来很漂亮,但是心可坏啦。
那我们怎么识人呢?要多观察,看看这个人说话算不算数,做事是不是认真。
还要听听别人对他的评价。
可不能轻易相信陌生人哦!《古今中外识人之道》小朋友们,今天来讲讲识人之道。
比如说,古代有个叫“烽火戏诸侯”的故事。
周幽王为了让妃子笑,乱点烽火台,结果失去了大家的信任。
这就告诉我们,那些不诚实、乱开玩笑的人,可能不是值得信任的朋友。
国外也有这样的例子,像《小红帽》里的大灰狼,假装很友好,其实坏得很。
那我们怎么才能认清一个人呢?可以从他对待小动物的态度看,如果他总是欺负小动物,那可能不是个善良的人。
还可以看他在班级里是不是愿意帮助同学,如果总是自己玩,不愿意帮忙,可能就不是个热心肠的朋友。
小朋友们,记住这些,就能找到真正的好朋友啦!。
思考与练习1.结合课文谈谈古今大学之道的异同2.结合现代大学

思考与练习1.结合课文谈谈古今大学之道的异同2.结合现代大学首先,古代大学教育与现代大学教育相比,教学方式是较为全面的,并附有针对性的。
即孔子所谓的因材施教,有教无类;西方也有像柏拉图学院这样的场所,对专业人才给予专业教育。
两者都是可以细化到个人的,而现代大学教育虽然也分了专业,但一般还是大班授课,采用一对多的教育教学形式。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古代能够接受教育的人比现代而言相对较少,知识相对于现代而言也更加简单易懂,这样一来既方便教师传道授业解惑,也便于学生接受新知;另一个方面则是因为现代大学教育更加注重于学生个人的自学的能力,教师仅仅起一个引导与辅导的作用,重要的学习任务,必须依靠学生自己来完成,这不能单纯地认为是现代大学教育的退步或进步,我们必须一分为二地看待。
采用一对一的方式授课固然可以使学生领悟更加透彻,但在时间如此宝贵,知识如此日新月异的时代,仅凭借老师的讲解,也恐怕很难弄清楚本专业所有的知识。
但这并不是说一对一的交流并不重要,反而,如果是需要深入研究,请教本领域的大牛,也是必不可少的工作,毕竟牛顿也说过,自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
第二,古代大学教育与现代大学教育相比,基础设施,尤其硬件设施,是显然不可同日而语的。
其原因也有很多。
我认为,生产力水平的飞速发展是最主要的原因。
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科技的进步是第一生产力。
所以我们不妨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现代教育不同于古代教育,无论是在大学教育,还是基础教育上,时代的进步总归会朝着前进的方向,这一点也无需一分为二看待,先进淘汰落后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不需要为落后的教学设施找借口,什么席地而坐,这些不是礼仪,在笔者看来,就是由于生产力落后的情况下诞生的落后习俗,是应予取缔的。
第三,古代大学教育与现代大学教育的内容是不一样的。
谈过了授课方式,教学设施,我们再来关注教学内容。
在我看来,这才是最为重要的,也是变化最大的不同点。
“序者,射也。
儒家者流

儒家者流,蓋出於司徒掌管教育之官,助人君順陰陽明教化者也。
游文於六經之中,留意於仁義之際,祖述堯舜,憲章效法文武,宗師仲尼,以重其言增強他們學說的重要性,〔一〕於道最為高。
孔子曰:「如有所譽,其有所試。
」《論語‧衛靈公》原文作「如有所譽者,其有所試矣。
」〔二〕唐虞之隆,殷周之盛,仲尼之業,已試之效者也。
然惑者既失精微,而辟者邪僻不正之人又隨時抑揚上下進退,有曲解附會之意,違離道本,〔三〕苟以譁眾取寵謂以浮誇之言迷惑大眾,以博取尊寵也。
〔四〕後進循之,是以五經乖析支離破碎,違背本意,儒學浸逐漸衰,此辟儒之患。
〔五〕〔一〕師古曰:「祖,始也。
述,修也。
憲,法也。
章,明也。
宗,尊也。
言以堯舜為本始而遵修之,以文王、武王為明法,又師尊仲尼之道。
」〔二〕師古曰:「論語載孔子之言也。
言於人有所稱譽者,輒試以事,取其實效也。
譽音弋於反。
」〔三〕師古曰:「辟讀曰僻。
」〔四〕師古曰:「譁,諠也。
寵,尊也。
譁音呼華反。
」〔五〕師古曰:「浸,漸也。
辟讀曰僻。
」道家者流,蓋出於史官,歷記成敗、存亡、禍福、古今之道,然後知秉要執本把握事情的要點與根本。
秉、執皆持也,清虛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術也。
合於堯之克攘能讓,〔一〕易之嗛嗛通「謙」,一謙而四益《易‧謙‧彖辭》云:「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好盈而好謙。
」,此其所長也。
〔二〕及放者放蕩的人為之,則欲絕去禮學,兼棄仁義,〔三〕曰獨任清虛可以為治。
〔一〕師古曰:「虞書堯典稱堯之德曰『允恭克讓』,言其信恭能讓也,故志引之云。
攘,古讓字。
」〔二〕師古曰:「四益,謂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也。
此謙卦彖辭。
嗛字與謙同。
」〔三〕師古曰:「放,蕩也。
」陰陽家者流,蓋出於羲和羲氏、和氏。
相傳在堯時掌天文四時歷象的官之官,敬順昊天,歷象推算曆法,觀測天象。
歷,記數之書。
象,觀天之器日月星辰,敬授民時告民以天時﹝即祭祀、耕作之時﹞,包括日、月、晦、朔、弦、望、四時、節氣等,此其所長也。
此君人南面之术也君的用法

此君人南面之术也君的用法
“此君人南面之术也”这是班固对道家的评论(见《汉书.艺文志》),原文是: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合于尧之克让,易之谦谦,一谦而四益,此其所长也。
首先我们要搞懂什么叫南面之术,我们知道过去君王是坐北朝南的,面南就是面对他的臣下,所以这里说的君人南面之术就是道家在教君王如何当好领导啦。
班固认为道家这个流派,是从史官记录录历史的成败、存亡、祸福的古今之道基础上发展出理论的。
他们从中知道君王之道就是要抓住要点和根本(秉要执本),以清心淡泊,谦卑高洁来自守自持。
这正应合古时尧帝能谦让的美德。
正如易经中说谦卦的四益(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
总结来说,就是教君王谦虚治理之道。
当然如果你不知道背景,那就可以通过前后判断:
“此......也”:这是......
“人”是名词,“南面之术”还是名词。
所以君只能是动词。
这里译作教,传授。
至于意动和使动,一个是以......君,一个是使......君。
意动和使动后均只接一个名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也帅 。也 ”, 子 匹曰 夫: 不“ 可三 夺军 志可 夺
—— ·
关 羽
—— 温 酒 斩 华 雄
人生自古谁 无死,留取丹心 照汗青。
——文天祥
二、坚定理想
(一)、对自己有信心
非 诚 勿 扰
“彼可取而代也”
二、坚定理想
(一)、对自己有信心 (二)、对国家有理想
一个国家想要和谐,需要做到哪几条?
兵 ,足 子曰:“足 食 ,民 信之矣.” “去兵” “去食”
子贡问政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自古皆有死, 民无信不立”
爱
国
钓鱼岛
南海
三、解放思 想
︽ 论 语 宪 问 ︾
小 人 下子 达曰 。: ”“ 君 子 上 达 ,
︾
︽ 论 语 卫 灵 公
必 有 近子 忧曰 。: ”“ 人 无 远 虑 ,
——
—— ·
·
三、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做一个纯粹的人;
坚定理想,做一个高尚的人; 解放思想,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古今之道
——读《论语》有感
奥 运 击 缶
孔子
半 部 论 语 治 天 下
赵 普
知之 汝 也, 知 。不 之 子 ”知 乎 曰 为,: 不知“ 知之由 ,为! 是知诲
一、实事求 是
怎样做到 实事求是呢?
一、实事求是
(一)、认识你自己
斯 芬 克 斯
一、实事求是
(一)、认识你自己
(二)、做人要诚实
(一)、学会思考
子曰:“学而不 思则罔;……”
——《论语· 为证》
子曰:“道听而 途说,德之弃也。”
——《论语· 阳货》
哪个更珍贵?
三、解放思想
(一)、学会思考
(二)、学会创新
创新是一个 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 的不竭动力。
——江泽民
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华盛顿砍树
做人可以不老 实,但一定不能不 诚实!
——《读者》
11:30
10:30
多一份诚实,就能多一份信任。 多一份信任,就能多一些肯定。 多一些肯定,就能多一次机会。 多一次机会,就能多一项成功。 多一项成功,就能多一种幸福。
多一种幸福,将美好你一生!
二、坚定理 想
︽ 论 语 子 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