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电大系列】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核算
待摊费用与预提费用有什么区别

待摊费用与预提费用有什么区别,它们的会计分录是怎么做的?能举例说明吗?待摊费用与预提费用的区别:1、待摊费用是资产类帐户,预提费用是负债类帐户。
2、待摊费用是先发生,后摊销;预提费用是先预提,后发生。
待摊费用与预提费用的联系:二个同属于跨期摊提帐户,发生时都记该帐户的借方,摊销(预提)时都记该帐户的贷方。
待摊费用是款项已经支付了,而此费用是由本期和以后各期分摊的费用;预提费用是款项未支付,而由本期分摊的费用.1.待摊费用是资产类的.如订了一年期的报纸花了2400元:借待摊费用2400贷银行存款或现金之类2400之后,每个月再做一笔:借管理费用200 (2400/12)贷待摊费用2002.预提费用是负债类的.如向借银行12000万,每月利息10万本金利息一年后到期一次支付,每个月要做:借财务费用10贷预提费用10待摊费用:事先支出的费用,用于以后各会计期间进行摊销,摊销时记入当期损益。
资产类科目,但已作为费用支出,依据会计上的配比原则,作为资产保留在账面上,几乎无法兑现。
例:2008年1月1号支付给报社1200元的订阅报刊费,2008年以后各月平均摊销100元。
会计分录:2008年1月1号借:待摊费用 1200贷:现金 1200以后每月借:管理费用 100贷:待摊费用 100预提费用:按照规定从成本费用中预先提取,但尚未支付的费用,费用发生时不记入当期损益,直接记入本科目,会计年度(或季度)期末将累计的费用记入成本。
负债类科目,费用发生,但尚未支付金额,依据权责发生制原则,作为负债进行登记。
(跟待摊费用相反)例:2008年1月——6月,每月花费1000元维修某批机器设备,于7月份向乙方单位支付上半年的维修费用6000元。
会计分录:1——6月份每月借:制造费用 1000贷:预提费用 10007月份借:预提费用 6000贷:银行存款 60001。
待摊费用是已经发生的费用,已经支付了一定期间的款,需要在以后的期间分摊,比如1月份支付了6个月的房租60000元,那就需要在1月份起每个月分摊10000元。
第四章待摊费用与预提费用

工 资 福 利 费 折 旧 费 修 理 费
基本生产车间
办 公 费
581
月 日 3 3
31
摘要
货币资金支出7
水 电 费
657
运 输 费
保 险 费
机 物 料
其 他
合计
转 出
余 额
901.8 2139.8 2360 2360
123
机物 其 料消 他 耗
合 计
转 余 出 额
3 3 31 31 31 31 31 31
货币资金支出(表7) 原材料费用(表1) 动力费用(表3) 工资费用(表4)
计提职工福利费(表5) 3850 1160 162.4 1050 447
191 1110 105
121.6 435.6
1110 3955 1160 162.4 1050 447
待摊费用及其摊销原则 待摊费用——是指企业已经支付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负 担的摊销期在一年以内(包括一年)的各项费用。 特点:支付在前,摊配在后。支付期在前,受益期在后。 待摊费用的发生(或支付)和摊销 ⒈支付时: ⒉分期摊销: 借:待摊费用 借:制造费用 贷:银行存款 辅助生产成本 管理费用 营业费用 贷:待摊费用
计提职工福利费(表5) 3850 1160 162.4 1050 447
191 1110 105
121.6 435.6
1110 3955 1160 162.4 1050 447
折旧费用(表6)
预提大修理费用(表10)
31
31 31
摊销保险费(表8)
420
420
会计经验: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核算和列报

会计经验: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核算和列报
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
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核算和列报
新的准则体系下,公布的科目中并无这二个科目。
但是按权责发生制的会计核算基础(在新准则下,权责发生制不再是核算的一条原则,而是上升到了会计的基础地位,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该基础贯穿于整个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总过程),根据这一基础,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记入利润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因此企业已经支出,但应当由本期和以后各期分别负担的各项费用,或企业尚未支出,但应当由本期承担的各项费用,但新准则下应当如何核算,值得我们思考。
科目没了,报表中也没有这二个项目了,如何对这些会计事项进行核算、如何进行列报和披露?
准则中没有这二个科目了,并不代表我们无法对上述的这些事项进行核算可无须进行核算,因为这不符合权责发生制的会计核算基础要求,但我们使用什么科目进行核算?应当如何进行核算?我们可以看一下准则的指南-附录《会计科目和主要的账务处理》,在这里提到了企业在不违反会计准则中的确认、计量和报告规定的前提下,可以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自行增设、分拆、合并会计科目科。
待摊费用、预提费用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待摊费用、预提费用如何进行会计处理导读: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是按照会计分期假设,根据权责发生制,为平衡各会计期间的损益,准确反映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而设置的。
2006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虽明确并提高了权责发生制的地位,但却规定不再使用“待摊费用”与“预提费用”科目,一般企业资产负债表也相应取消了这两个项目。
以往在该科目核算的经济业务,分散于其他账户核算。
本文根据新准则及其应用指南的内容,举例说明了原“待摊费用”与“预提费用”科目核算业务的处理。
一、原“待摊费用”科目核算业务会计处理原准则、制度中常见的待摊费用有低值易耗品摊销、出租出借包装物摊销、预付保险费、预付租金、预付报刊杂志费以及一次交纳数额较大的印花税等,其特点是先支付,后摊入有关成本费用。
对此可根据待摊费用的不同性质选择相应处理方法。
(一)低值易耗品摊销、出租出借包装物摊销根据现准则应用指南,低值易耗品、包装物应通过“周转材料”科目核算,也可以单独设置“低值易耗品”、“包装物”科目。
本科目可按材料的种类,分别“在库”、“在用”、“摊销”进行明细核算。
采用一次转销法的,领用时应按其账面价值,借记“管理费用”、“生产成本”、“销售费用”等科目,贷记“周转材料”科目。
采用其他摊销法的,领用时应按其账面价值,借记“周转材料”科目(在用),贷记“周转材料”科目(在库);摊销时应按其摊销额,借记“管理费用”、“生产成本”、“销售费用”等科目,贷记“周转材料”科目(摊销)。
可见,对于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不论采用何种摊销方法,都不再记入“待摊费用”科目,而是直接通过“周转材料”科目核算。
【例1】昌盛公司基本生产车间领用专用工具一批,实际成本为8000元,采用五五摊销法进行摊销。
应做如下会计处理:(1)领用专用工具借: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在用) 8000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在库) 8000(2)领用时摊销其价值的'一半借:制造费用 4000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摊销) 4000(3)报废时摊销其价值的一半借:制造费用 4000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摊销) 4000同时。
第四章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核算

摊销时:
借:制造费用/营业费用/管理费用等 贷:待摊费用
第二节 预提费用的核算
一、预提费用及其特点
企业按照规定从成本费用中预先提取但尚未支付的费 用。
特点:预提在前,支付在后
二、预提费用的预提和支付 预提时: 借:制造费用/辅助生产成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等 贷:预提费用
支付时: 借:预提费用
贷:银行存款等
借:待摊费用
贷:银行存款/低值易耗品/包装物等
摊销时:
借:制造费用/营业费用/管理费用等 贷:待摊费用
第二节 预提费用的核算
一、预提费用及其特点
企按照规定从成本费用中预先提取但尚未支付的费 用。
特点:预提在前,支付在后
二、预提费用的预提和支付 预提时: 借:制造费用/辅助生产成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等 贷:预提费用
第四章 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核算 教学目标:了解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性质, 掌握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核算方法。
第一节 待摊费用的核算
一、待摊费用及其摊销原则
企业已经支付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负担的摊销期 在一年以内(包括一年)的各项费用。
摊销原则:权责发生制、配比原则 特点:支付在前,摊销在后
二、待摊费用的发生(或支付)和摊销 发生时:
支付时: 借:预提费用
贷:银行存款等
第一节 待摊费用的核算
一、待摊费用及其摊销原则
企业已经支付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负担的摊销期 在一年以内(包括一年)的各项费用。
摊销原则:权责发生制、配比原则 特点:支付在前,摊销在后
二、待摊费用的发生(或支付)和摊销 发生时:
借:待摊费用
贷:银行存款/低值易耗品/包装物等
预提费用和待摊费用的区别(比较容易理解)

预提费用和待摊费用的区别预提费用指预先计提但是还没有实际发生的费用,如企业为了大修理而预先计提的大修理准备(现在已经不许计提了)待摊费用指已经付款,但是应当分期负担的费用,如企业车辆的养路费,在第一个月一次预缴三个月的费用,在受益的三个月内分期摊销。
待摊预提之歌待摊预提都跨期,权责发生来摊提。
先花货币是待摊,后掏腰包走预提。
支付待摊借方记,贷方资金来放弃。
摊销需从贷方转,借走费用进损益。
预提费用贷方提,四费借方来对应。
付费借方减预提,现金存款别忘记。
这个口诀可以这样解释:第一句指出按照账户的用途和结构进行分类,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都属于跨期摊提费用,二者核算的基础都是“权责发生制”。
第二句指出了二者在资金耗费时间先后的区别。
第三句对应的待摊费用在付费时候的会计分录,即“借:待摊费用贷:银行存款”。
第四句对应的待摊费用在分摊时候的会计分录,即“借:管理费用贷:待摊费用”。
其实这个分录的借方可能是制造费用,也可能是管理费用等,主要是期间费用,所以言其“进损益”。
第五句对应的预提费用在提取时候的会计分录,即“借:管理费用贷:预提费用”。
其借方主要是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费用,所以是“四费”。
第六句对应的预提费用在付费时候的会计分录,即“借:预提费用贷:银行存款”。
当然,以上会计分录中的银行存款也可以是现金,二者都属于货币资金。
例如:1,年初定购本年度的报刊费,先掏钱受益是以后的十二个月,记待摊费用2,年底需付本年房租,年初时就要按月提取一部分费用,后掏钱先受益,记做预提费用“预提费用”是对应归属于本期负担的但不是在本期付款,而是在以后付款的费用,根据权责发生制和配比性原则的要求而预先提取的,是负债类科目。
说俗一点,就是先计入本期损益,而在以后付款。
如:本月水电费大多是在次月交纳,11月的水电费在12月初交纳,款是在12月付出的,但这水电费是11月的,不是12月的,所以要先预提,11月要先做一笔分录:借:管理费用等贷:预提费用——水电费12月交纳时:借:预提费用——水电费贷:现金等“待摊费用”是也是根据权责发生制和配比性原则,对款项在本期支付但不是属于本期负担的费用,不能直接计入本期的损益,就要先挂“待摊费用”,该科目是资产类科目。
期间费用与预提费用、待摊费用的核算

1.3.2 待摊费用的核算
· (1) 科目设置
· 待摊费用的核算需设置"待摊费用"账户,本账户是资产类 账户,专门核算企业已经支出,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分 别负担的分摊期限在一年以内(包括1年)的各项费用。借 方登记发生或支付的各项待摊费用的实际成本,贷方登记 每月月末摊销进入成本或费用的金额,期末余额在借方, 表示已经支出尚未摊销的费用。待摊费用应按费用种类设 置明细账。
1.3 待摊费用的核算
· 1.3.1 待摊费用的概述 · 1.3.2 待摊费用的核算
1.3.1 待摊费用的概述
· 待摊费用是指本月发生,但应由本月及以后各月产品成本或期间费用 共同负担的费用。这种费用发生后不是一次全部计入当期成本、 费 用,而是按照费用的受益期限摊入各月成本、费用。待摊费用的 摊 销期限,要根据费用的受益期确定。有些费用的受益期是可以明 确 确定的,如预付租金、预付书报费等,都可以预先肯定具体的受 益 期;但有些费用的受益期不能明确肯定,如一次领用的工具模型、数 量较大、费用较多,这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对受益期加以估计,分 月 摊销进入成本、费用。待摊费用一般要在一年内摊销完。待摊费 用 问题的产生也是由于会计分期和权责发生制原则所致。
· 施工企业一般是先投标工程项目,中标后再进行施工,工程项目不 需再进行销售,故施工
1.1.2 管理费用的核算
· 管理费用是指施工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 营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
· (1) 公司经费 · 公司经费是指企业的董事会和行政管理部门在企业的经营
管理中发生的、或者由企业统一负担的公司经费,包括行 政管理部门职工工资、修理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 销、办公费和差旅费等。 · (2) 工会经费 · 工会经费是指按职工工资总额的2% 计提的拨交工会的经 费。 · (3) 职工教育经费 · 职工教育经费是指按职工工资总额1.5% 计提的,用于企 业职工学习先进技术和提高文化水平的费用。
待摊及预提费用的处理

待摊及预提费用的处理一、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含义(一)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定义待摊费用是指企业已经支出,但应当由本期和以后各期分别负担的各项费用[1]157,204,如低值易耗品和出租出借包装物的摊销、预付保险费、固定资产修理费用、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发生租金及改良支出等。
预提费用是指企业按照规定从成本费用中预先提取但尚未支付的费用[1]227,如预提的租金、保险费、借款利息等。
(二)两者的联系和区别1.联系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均属跨期摊提的费用,严格划分费用的受益期间,以正确计算各个会计期间的成本费用,都是权责发生制下的产物。
2.区别(1)两者发生和记录受益期的时间不一致。
待摊费用是发生或支付在先,摊入受益期在后,即:按实际数支付,按平均数在以后受益期内分摊;预提费用是先将费用计入受益期,支付费用在后,即:按预计的平均数在受益期预提,以后按实际数支付。
(2)填制会计报表的处理不同。
待摊费用为费用发生后据实摊销,事先知道具体的分配标准及分配金额,期末余额在借方,填制会计报表时作为资产列示;而预提费用事前并不知道具体的金额或标准,需要事前估算,所以实务中经常出现多提或少提的现象,在填制会计报表时,期末若为贷方余额在负债项目中列示,若为借方余额则应将其在资产项目中列示,视同待摊费用处理。
二、旧准则(或制度)对待摊及预提费用的账务处理(一)待摊费用的账务处理旧准则下待摊费用区分1年内(含1年)和1年以上的待摊费用。
分别设置“待摊费用”和“长期待摊费用”两科目对摊销期在1年以内(含1年)和1年以上的各项待摊费用进行核算。
企业发生各项待摊费用时,借记“待摊费用”或“长期待摊费用”,贷记相关资产科目;按受益期限平均摊销时,借记相关成本费用科目,贷记“待摊费用”或“长期待摊费用”。
如果待摊费用所应摊销的费用项目,不能再为企业带来利益,应将尚未摊销的待摊费用的摊余价值,全部转入当期成本、费用。
(二)预提费用的账务处理预提费用设置“预提费用”科目对预提的各项费用进行核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 核算
待摊费用 的核算
待摊费用及其 原则:
待摊费用的发 生和摊销:
权责发生制 配比原则
设置“待摊费 用”和“长期 待摊费用”过 渡科目
11/10/2012
预提费用 的核算
பைடு நூலகம்
预提费用及其 特点:
预提费用的预 提与支付:
权责发生制 配比原则
设置“预提费 用”过渡科目
11/10/2012
计算与分析题
练习一:某企业一月初以转账支票预付财产保险费8400元, 其中:基本生产车间7200元,行政管理部门1200元,分三 个月摊销。 要求:编制预付和摊销财产保险费用的会计分录。
11/10/2012
计算与分析题
练习二:某工业企业基本生产车间的一台设备计划在6月份 进行大修理。预计大修理费用21000元,年度内各月均衡 负担该项费用。企业规定从1月份开始,每月预提1750元。 该项大修理由机修车间进行,领用材料9860元,发生工资 费用8300元,制造费用5840元。 要求:编制1-12月份预提固定资产修理费用和修理费用分配 的会计分录。
11/1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