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的开口三角电压

合集下载

电压互感器开口三角形侧电压是多少?

电压互感器开口三角形侧电压是多少?

电压互感器开口三角形侧电压是多少?因为电压互感器负载额定电压为100V,所以要求开口三角上输出的最高电压不能超过100V,110kV系统为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单相短路后,其他两相电压不变,非接地两相取向量和为√3倍的相电压,为了保证100V的输出,因此每相绕组的比为100/√3V,10kV 系统为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单相接地后,其他两相电压升高为√3倍相电压,非接地两相再取向量和即为√3倍的√3倍相电压,也就是3倍的相电压,要保证开口三角输出电压为100V,单相绕组电压应为100/3V。

不知讲的能否明白,自己划一下向量图就一目了然了。

为使继电保护装置的制造标准化和系列化,一般要求单相接地故障发生后,PT开口三角绕组的二次电压为100V,典型设计中对大接地系统的PT二次额定电压选择为100V,小接地系统的PT二次额定电压选择为100/3V(开口三角)。

大接地电流系统单相接地后,开口三角绕组二次端子输出为1倍二次额定电压值;小接地电流系统单相接地后,开口三角绕组二次端子输出为3倍二次额定电压值.接地系统的开口三角PT变比是U1/100,单相接地时一次零序电压为U1,故二次为100V;不接地系统的开口三角PT变比是U1/33,单相接地时一次零序电压为3U1,故二次为33*3=100V;PT开口三角形电压一般都整定为100V,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PT开口三角形绕组额定电压是100V,中性点不直接接地系统中,PT开口三角形绕组额定电压100/3V,这样就保证了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开口三角形输出电压是100V;而在中性点不直接接地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时,开口三角形输出电压也是100V,这个可以从向量图上求出来,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故障相电压降为0,其他两相电压不变,求向量和就是100V,在中性点不直接接地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时,故障相电压降为0,非故障相电压升高为线电压,求向量和就是100V。

开口三角电压

开口三角电压

正常时,由于3U取自PT的变比为//,因此PT开口三角所属三绕组电压Ua =Ub=Uc=100/3 V,(1)开口三角绕组接反一相(c相)接反时,3=-2c ,即3U=66.7V;两相(b、c)接反时,30=a-b-c=2a,即3U=66.7V。

(2)二次中性线断线二次中性线断线时,由于各相二次负载相同,二次三相电压不变,指示为Ua =Ub=Uc=100/=57.7V;当一次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由于二次三相电压所构成的电压三角形Δabc为等边三角形,相同的各相二次负载所产生的三相对称电压在二次中性线断口形成57.7V的断口电压,因此二次三相电压仍不变,指示为57.7V,但开口三角电压为100V。

(3)一次一相(两相)断线由于PT二次相间和各相均有负载,其负载阻抗所形成电路决定断相电压,以及三相磁路系统的影响,断相电压不为0,但要降低,其它相电压正常。

图1 单电源单回线断线运行一相(C相)断线时,30=a+b=-c,即3U=33.3V;两相(B、C)断线时,30=a,即3U=33.3V。

(4)二次一相(两相)断线由于无磁路系统的影响,断相电压比一次断线时要低,其他相正常。

电压互感器二次侧有基本二次侧和辅助二次侧,变比是不同的,一般应为10/0.1/(0.1/√3)。

开口三角是辅助二次侧,所以应为10/(0.1/√3)。

一般10kV系统电压互感器的变比应该是10/0.1/(0.1/3).当高压一相熔丝熔断时,开口三角对应相电压为零,故开口三角侧电压为另外两相电压之相量和,大小与相电压相等,所以是100/3V。

当系统出现接地时,由于10kV系统是中性点不接地系统,所以接地相对地电压为零,而另外两相电压对地电压升高√3倍,而它们的相量和是3倍的相电压,所以开口三角侧为100V。

PT开口三角(三相五柱式电压互感器)的工作原理

PT开口三角(三相五柱式电压互感器)的工作原理

PT开口三角(三相五柱式电压互感器)的工作原理PT开口三角(三相五柱式电压互感器)的工作原理电压互感器是将电力系统的一次电压按一定变比缩小为要求的二次电压,向测量表计和继电器供电,其工作原理与变压器基本相同。

电压互感器通常有单相、三相三柱式、三相五柱式电压互感器等几种,由于使用方法不同,各有优、缺点。

三相五柱式电压互感器,是磁系统具有五个磁柱的三相三绕组电压互感器,广泛采用于大中型企业,具有低电压、过电压保护、低电压启动等各种保护功能;备自投等所有电压继电器电压值均来自电压互感器二次。

信息来自:输配电设备网1 三相五柱式电压互感器的接地方式信息请登陆:输配电设备网电压互感器二次绕组接地方式与保护、测量表计及同步电压回路有关,有b相接地和中性点接地两种方式,其接线方式见图1、2。

信息来源:图1 电压互感器二次通过b相及JB接地原理图信息来源:图2 电压互感器二次不接地原理图信息来源:1.1 电压互感器二次绕组两种接地方式的比较信息:输配电设备网1.1.1 在同步回路中在b相接地系统中,对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时,中性点位移,不能用相电压同步,必须用线电压同步。

如同步点两侧均为b相接地,其中一相公用,同步开关档数减少(如采用综保,则接线更为简单),同步接线简单。

对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可用辅助二次绕组的相电压同步。

信息来自:1.1.2 在保护回路中信息来源:在b相接地系统中,①在零线上串接的隔离开关辅助触点G,如不可靠而断开时,会使10kV 以上电压距离保护断线闭锁装置失去作用,这时若再发生一相或两相断线,将导致保护误动作。

②因为辅助信息请登陆:输配电设备网绕组的一端与b相接地点相连,由于基本二次侧绕组上有负荷电流流过,在电缆芯出上产生电压降,使正常开口三角形有电压3U0,对零序方向元件不利。

若单独从接地点引接零序方向继二次侧固定为100 V)。

二次侧线圈所接入的各种仪表和继电器的绝缘等级低,并且经常与人员接触,如果电压互感器的一、二次线圈之间的绝缘被击穿,一次侧的高压将直接加到二次侧线圈上,极易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

PT开口电压

PT开口电压

5楼所讲是正确的,按照不对称短路的公式,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时,开口三角电压最高为3Ua(这里所说的Ua为正常时相电压的开口三角二次电压),即若PT开口三角变比为“110kV/根号3:0.1kV”,则产生高达3×100V的开口电压;若PT开口三角变比为“110kV/根号3:0.1/3kV”时,侧产生高达3×100/3V的开口电压。

有人跟我说:“PT开口三角变比做成这样是为了保证单相短路时开口三角电压最大为100V”。

我认为这在不接地系统中,基本上是正确的(假设不接地系统的零序阻抗为无穷大)。

但是对于直接接地系统或有效接地系统来说,这句话就显得不妥。

经进行不对称短路计算验算后,我无法验证直接接地系统单相短路时最大开口三角电压为Ua。

直接接地系统的若发生单相短路,按照公式推导,当系统“2×零序阻抗>正序+负序阻抗”时,其开口三角电压3Uo即大于Ua。

这样能延伸到,在直接接地系统中,“2×零序阻”的值是否不可能大于“正序阻抗+负序阻抗“?若这个条件假设成立,那么“PT开口三角变比做成这样是为了保证单相短路时开口三角电压最大为100V”这句话就算正确的了。

开口三角电压

开口三角电压

正常时,由于3U取自PT的变比为//,因此PT开口三角所属三绕组电压Ua =Ub=Uc=100/3 V,(1)开口三角绕组接反一相(c相)接反时,3=-2c ,即3U=66.7V;两相(b、c)接反时,30=a-b-c=2a,即3U=66.7V。

(2)二次中性线断线二次中性线断线时,由于各相二次负载相同,二次三相电压不变,指示为U a =Ub=Uc=100/=57.7V;当一次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由于二次三相电压所构成的电压三角形Δabc为等边三角形,相同的各相二次负载所产生的三相对称电压在二次中性线断口形成57.7V的断口电压,因此二次三相电压仍不变,指示为57.7V,但开口三角电压为100V。

(3)一次一相(两相)断线由于PT二次相间和各相均有负载,其负载阻抗所形成电路决定断相电压,以及三相磁路系统的影响,断相电压不为0,但要降低,其它相电压正常。

图1 单电源单回线断线运行一相(C相)断线时,30=a+b=-c,即3U=33.3V;两相(B、C)断线时,30=a,即3U=33.3V。

(4)二次一相(两相)断线由于无磁路系统的影响,断相电压比一次断线时要低,其他相正常。

电压互感器二次侧有基本二次侧和辅助二次侧,变比是不同的,一般应为10/0.1/(0.1/√3)。

开口三角是辅助二次侧,所以应为10/(0.1/√3)。

一般10kV系统电压互感器的变比应该是10/0.1/(0.1/3).当高压一相熔丝熔断时,开口三角对应相电压为零,故开口三角侧电压为另外两相电压之相量和,大小与相电压相等,所以是100/3V。

当系统出现接地时,由于10kV系统是中性点不接地系统,所以接地相对地电压为零,而另外两相电压对地电压升高√3倍,而它们的相量和是3倍的相电压,所以开口三角侧为100V。

PT断线

PT断线

PT断线PT断线!6KV母线PT,一次保险熔断和二次保险熔断,现象上有什么区别?主要是在二次侧开口三角形电压上的区别。

简而言之,一次保险断一相,开口三角形电压约有100/3(V),可能发出“接地信号”,二次保险断一相,开口三角形无电压或很小。

1、高压侧两相熔断:开口三角处电压为1/3全电压,熔断相电压及熔断相之间电压为零,熔断相与健全相间电压为正常的相电压值,健全相相电压为正常值。

2、高压侧一相熔断:开口三角处电压为1/3全电压,熔断相相电压为零,它与健全相之间线电压为正常相电压值,健全相相电压及健全相之间线电压为正常值。

3、低压侧一相熔断:开口三角处电压为零,健全相相电压与正常相电压接近。

健全相相间线电压为正常线电压值。

4、低压侧两相熔断:健全相电压为正常相电压值,其余电压不稳定(随二次负载而变化)。

一次保险熔断:发“6KV电压回路断线”和“6KV单相接地”光子牌,用绝缘监察装置判断有一相电压降低或降为零。

二次保险:1)、直流保险熔断,发“6KV低电压回路断线”2)、交流保险熔断,发“6KV电压回路断线”为啥一相高压侧保险熔断,对应低压侧相电压说接近零而不说为零呢PT二次负载间分压造成的测量有电压。

但我觉得是互感的影响是B,C两相的磁通引起的我经历过几回, 如果高压保险熔断或者单相线路断线不接地,熔断相或者断线相电压降低很多,但不为零;发接地信号,其它两相电压不变如果低压保险熔断,熔断相电压降低很多,但不为零;其它两相电压不变,无接地信号一次保险熔断:发“6KV电压回路断线”和“6KV单相接地”光子牌,用绝缘监察装置判断有一相电压降低或降为零。

二次保险:1)、直流保险熔断,发“6KV低电压回路断线”2)、交流保险熔断,发“6KV电压回路断线”PT的低压侧线圈和开口三角线圈是两个线圈,开口三角一般不装设熔断器。

所以高压侧熔丝熔断影响两个线圈。

低压侧熔丝熔断只影响一个线圈。

所以在现象上不一样。

1 看有没有接地信号2 看故障相电压能否降到零这足够了不,我们的6KV系统是大电流接地,就是不允许接地运行的,如果出现接地就要跳的,所以不会出现接地报警,只有PT断线报警和电压变化。

关于开口三角形PT

关于开口三角形PT

关于开口三角形PT
采用三只单相三绕组电压互感器的Y/Y/△接线。

由于原绕组接成中性点接地星形,绕组电压按相电压设计,所以这种接线可用来接入任何测量仪表。

副绕组接成星形,接入测量仪表和继电器。

三个辅助绕组接成开口三角形,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对称三相系统相电压的向量和等于零,开口引出端电压为零;当系统内发生单相接地时,则开口端上的电压等于两个未故障是相相电压的向量和。

由于开口端电压定为100V。

则每相辅助绕组的额定电压按100V来设计。

开口三角形的两端接有电压断电器时,正常状态电器不动作;当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断电器线圈两端加上100V电压,断电器动作,发出接地信号,起绝缘监视作用。

针对单相PT而言,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里,其每相辅助绕组的额定电压才按100V 来设计;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里,其每相辅助绕组的额定电压要按100V/3来设计。

而无论哪种方式,其最终目的都是两个:
(一)要确保正常运行时,三只辅助绕组之电压向量和理论上为0(实际整定为15~20V);
(二)要确保单相故障时,三只辅助绕组之电压向量和理论上为100V,以推动相关元件动作,发出接地信号。

PT开口三角电压异常分析

PT开口三角电压异常分析

PT开口三角电压异常分析
开口三角电压异常是指在三相交流电路中,三相电压中的一个相电压
突然变为零,形成一个开口的三角波形。

这种异常情况可能会导致设备损坏、电网稳定性下降等问题,因此需要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解决。

开口三角电压异常的原因多种多样,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1.电源故障:电源的故障可能导致电压异常。

可以检查供电电压是否
稳定,若发现供电电压波动大,可以考虑更换电源或进行电源稳压。

2.线路故障:线路的故障也可能导致电压异常。

可以检查线路连接是
否牢固,是否有松动或腐蚀现象。

如果有问题,需要及时修复或更换线路。

3.电源开关故障:电源开关的故障可能导致一些相电压为零。

可以检
查电源开关的工作状态,如果发现异常,需要及时修复或更换开关。

4.负载不平衡:负载不平衡也是一种导致开口三角电压异常的原因。

可以通过平衡负载或重新分配负载来解决问题。

6.电压传感器故障:电压传感器的故障可能导致测量数据异常。

可以
检查传感器的连接是否正常,若发现异常,需要及时修复或更换传感器。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开口三角电压异常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在进行分析时,需要充分考虑以上可能的原因,并进行逐一排除和修复。

同时,还需
要注意安全问题,在处理电压异常时,必须断开电源并进行相关安全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T的开口三角电压
1.开口三角形是指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电压互感器三相的三个二次绕组的接法,三相二次绕组按三角形接线连接,但最后有一点不连上,即构成开口三角。

简单说明下:就是对电压互感器三相的三个二次绕组“da-dn”、“db-dn”、“dc-dn”,开口三角就是“da-dn”的dn与“db-dn”的db相连,“db-dn”中的dn与“dc-dn”的dc相连,从“da-dn”的da与“dc-dn”dn引出电压;这个没有完全闭合的三角形就是开口三角形,从这开口三角形引出的电压U△,就是开口三角电压。

正常情况下,开口三角上没有电压,当发生系统单相接地时,电压互感器一次绕组就会有一相上无电压,造成对应的二次绕组上也无电压,则开口三角上就会出现电压。

通过检测开口三角上的电压,就可以知道高压系统是否有接地现象,这在系统上被称为“接地监察”
开口三角接线的检查
(1)不能以检查3U。

回路是否有不平衡电压的方法来确认3U。

回路良好。

(2)不能单独依靠“六角图”测试方法确证3U。

构成的方向保护的极性关系正确。

(3)可以包括电流及电压互感器及其二次回路联接与方向元件等综合组成的整体进行试验,以确证整组方向保护的极性正确。

(4)对于正常时采用自产3U。

,而PT断线时采用外接3U。

的保护装置一定要验证整组方向保护的极性正确。

(5)最根本的办法,是查清电压及电流互感器极性,所有由互感器端子到继电保护盘的联线和盘上零序方向继电器的极性,作出综合的正确判断。

2.开口三角电压的作用
在三相PT的二次侧接成开口三角形,用以发生接地故障时做继电保护所用。

当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电压互感器一次绕组相电压一相为零,另两相升高√3倍,相应的二次绕组、剩余电压绕组的相电压也升高√3倍。

剩余电压绕组的三相绕组中,一相电压为零,另两相电压为√3×100/3伏,且两相电压夹角为60度,所以PT二次侧输出为幅值2√3×U相的两相矢量和,所以开口三角的输出为100伏。

工程竣工交接试验的试验方法是:把二次绕组的三相引出端a、b、c短接,与其中性点端子0之间加上50HZ、100/√3V的单相电压,在开口三角处测得的电压应为100V。

做为绝缘监察用的电压继电器整定值为15—20伏。

3.二次规程7.
4.10第3要求"对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需要检查和监视一次回路单相接地时,应选用三相五柱或三相单相式电压互感器,其剩余绕组额定电压应为100/3V.中性点直接接
地系统,电压互感器剩余绕组额定电压应为100V."对上述论述该怎样理解?
1)一般二次仪表的正常运行电压最高是100V,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就将PT变比故意作成某种形式。

对于中性点绝缘的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非故障相对地电压升高到√3倍,且他们之间的夹角为60度,所以叠加出开口三角输出电压要变为原来的3倍。

为此,开口三角变比就是100/3了。

对于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则当单相接地时由于一次电压被强制为0,所以二次侧开口绕着刚好有一相为0,所以三相和刚好缺了100,当然指的是向量和,而非简单加减。

2)电网正常运行时,三相电压对称,开口三角绕组引出端子上的电压Ua1,x1为三相二次电压之相量和,其值为零,但实际上因漏磁等因素的影响,Ua1,x1一般不为零,而有几伏的不平衡电压。

当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电压互感器一次侧的零序电压也感应到二次侧,因三相零序电压大小相等、相位相同,故开口三角绕组输出的电压Ua1,x1=3U0/Kμ(Kμ为电压互感器变比)。

a)把这种接线用于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电网中,在电网发生单相(如A相)接地故障时,开口三角绕组两端的3倍零序电压Ua1,x1为3倍相电压。

为使此时的Ua1,x1=100V,开口三角绕组每相的电压为100/3V。

因此,电压互感器的变比为(UN/√3)/(100/√3)/(100/3)V(UN为一次系统的额定电压)。

b)把这种接线用于中性点直接接地电网中,在电网发生单相(如A相)接地故障时,故障相A相的电压为零,非故障相B、C相的电压大小和相位均与故障前的相同,开口三角绕组两端的3倍零序电压Ua1,x1为相电压。

为使此时的Ua1,x1=100V,故电压互感器的变比为(UN/√3)/(100/√3)/(100)V。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