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音乐下册 第六单元 楚商教案2 湘教版
初中音乐《楚商》课件PPT

• 介绍编钟及编钟音乐。
• 编钟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用青 铜铸成,它由大小不同的扁圆钟按照音调 高低的次序排列起来,悬挂在一个巨大的 钟架上,用丁字形的木锤和长形的棒分别 敲打铜钟,能发出不同的乐音,因为每个 钟的音调不同,按音谱敲打,可以演奏出 美妙的乐曲。
•
• 演奏时,由三个乐工双手各执丁字形木槌, 分别敲击中层三个组演奏旋律,其中第二 组,可能处于领奏地位。还有两名乐工, 各执一大木棒,分别撞击下层低音甬钟, 配以和声,起烘托气氛的作用。
• 《楚商》是一首最能体现楚国音乐韵味的 代表曲目。乐曲优美抒情、古朴典雅。因 为这首乐曲是楚国的一首商调式的音乐, 所以曲名叫作《楚商》。稍慢的速度、松 弛的节奏使乐曲的旋律优美而流畅。乐曲 表现了楚国人民幸福生活的情景。
编钟曲楚商ຫໍສະໝຸດ 教学目标:• 1.组织和引导学生根据之前课学习过的歌曲 《阳关三叠》编排并表演音乐情景剧。发 挥学生自主创造的能力。
• 2. 能够在音乐情景剧中将舞蹈、器乐演奏 (吹竖笛)、吟诗等相关艺术手段融人其中,充 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综合表现的 能力。
• 3.通过欣赏,使学生了解以编钟、乐舞等为 代表的我国古代辉煌的音乐成就。引导学 生将各门学科(如历史、语文等)的相关知识 综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概念。
音乐楚商教案

音乐楚商教案教案标题:音乐楚商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楚商音乐的起源、特点和发展历程。
2. 学习楚商音乐的基本乐器和演奏技巧。
3. 培养学生对楚商音乐的欣赏能力和表演技巧。
4. 通过学习楚商音乐,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准备:1. 楚商音乐的相关资料和音频/视频资源。
2. 楚商音乐的乐器,如磬、筑、笙等。
3. 音乐教室或多媒体教室。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楚商音乐的特点和表演形式,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提问:你们对楚商音乐有了解吗?你们对楚商音乐有什么印象?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楚商音乐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包括楚文化和商代文化的影响。
2. 介绍楚商音乐的特点,如以磬为主要乐器、音调婉转悠扬等。
3. 展示楚商音乐的基本乐器,解释其演奏原理和技巧。
三、乐器体验(20分钟)1. 让学生亲自体验楚商音乐的乐器,如磬、筑、笙等。
2. 演示乐器的正确演奏姿势和技巧,引导学生尝试演奏简单的音乐段落。
四、音乐欣赏(15分钟)1. 播放楚商音乐的录音或视频,让学生欣赏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美妙的旋律。
2. 引导学生分析音乐中的乐器演奏技巧和音乐元素,如节奏、旋律等。
五、表演与创作(2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选择一段楚商音乐进行表演。
2. 引导学生在表演中加入自己的创意,如舞蹈动作、合唱等。
3. 鼓励学生进行小组间的互动和交流,分享彼此的表演经验和创作成果。
六、总结与展望(10分钟)1. 总结楚商音乐的特点和学习收获。
2. 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学习传统音乐,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更多楚商音乐的知识和技巧。
2. 组织学生参加楚商音乐比赛或演出,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
3. 邀请专业音乐人士或演奏家来学校进行楚商音乐的讲座或表演。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乐器体验环节的参与程度和乐器演奏的表现。
2. 评价学生在表演和创作环节的合作能力和创意发挥。
湘艺版 音乐 七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楚商

楚商一.教学目标:1.了解八音、古琴及钟磬的音色特点,熟悉《梅花三弄》和《楚商》的主旋律,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
2.能在合唱练习中模拟钟磬的音色,感受了解民族和声的特点;能用竖笛、打击乐器等合奏表演《楚商》。
3.培养学生对中国古老民族音乐的喜爱,鼓励他们将其发扬光大。
二.教学重点:了解古琴、钟磬的音色特点,熟悉《梅花三弄》和《楚商》的音乐情绪及主题内容。
教学难点:和谐演唱模拟钟磬的《楚商》多声部合唱练习,用竖笛、打击乐器等表现乐曲主题。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由著名导演张艺谋编导,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我们来回顾一下其中一个精彩的片断!欣赏《击缶而歌》。
教师: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全球瞩目的奥运会开幕式用缶而不用鼓呢?学生回答。
教师:对,缶是我国很古老的乐器,能体现中华民族的厚重。
今天我们就一起沿着历史的长河,去了解中华古代音乐。
板书课题《八音和鸣》。
(二)欣赏与体验1.八音教师:(放课件)在古代,人们根据乐器的制作材料把乐器分为了八音——金、石、土、木、丝、竹、匏、革。
金:用金属制成的乐器,如编钟。
石:用石或玉制成的乐器,如编磬。
土:用陶器制成的乐器,如缶。
木:用木质制成的乐器,如木鱼。
丝:用丝弦来拉响的乐器,如古琴、筝。
竹:用竹管制成的乐器,如笛、箫。
匏:匏,古意指葫芦,匏类乐器是用葫芦作音乐制成的乐器,如笙。
革:用各种皮革制成的乐器,如鼓。
(学生看图认识乐器及其分类。
)2.古琴曲欣赏《梅花三弄》教师:(放课件,古琴图片,正反面。
)这是什么乐器呢?古琴和古筝有什么区别呢?从外观来说,古琴较小,古筝比古琴要大很多。
古琴只有七根弦,古筝有二十多根弦;从声音上来说,古筝的声音大,很动听,古琴声音小,比较内向。
古筝倾向于是弹给别人听的,古琴是极雅极私密的,则更倾向于弹给自己听。
古筝一弹,就会有许多人被吸引过来,而古琴的知音却总是可遇不可求的。
古琴属于八音中的哪一种?丝类乐器里最讲究的就是古琴,它是文人雅士的心爱之物,被尊为“国乐之父”。
楚商-湘文艺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楚商-湘文艺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不同地区的音乐文化,发掘湖南音乐文化的特点。
2.掌握湖南民歌的基本唱腔与节奏,理解湖南民歌的传统文化内涵。
3.了解湖南音乐家、作曲家及其代表作品,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4.学会通过制定谱表和敲打非常规乐器等方式,进行音乐创作。
二、教学内容与难点1. 教学内容1.湖南音乐文化的特点2.湖南民歌的基本唱腔与节奏3.湖南音乐家、作曲家及其代表作品4.音乐创作2. 难点1.理解湖南民歌的传统文化内涵2.掌握制定谱表和敲打非常规乐器等方式,进行音乐创作的方法三、教学过程1. 湖南音乐文化的特点1.分享湖南音乐文化的历史背景和基本特点。
2.听取相关的民歌,解析其基本唱腔和节奏。
3.分小组讨论湖南音乐文化的特点,并自由展示。
2. 湖南民歌的基本唱腔与节奏1.分析苗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理解其与汉族音乐文化的异同。
2.听取并学习湖南民歌《茉莉花》等代表作品,掌握其基本唱腔和节奏。
3.将学习内容进行演唱和合唱,并自由演绎。
3. 湖南音乐家、作曲家及其代表作品1.介绍湖南音乐家、作曲家王福星、谭盾及其代表作品。
2.听取并欣赏王福星的《双调胡琴曲》和谭盾的《倩女幽魂》等音乐作品。
3.阐述每首歌曲的音乐特点、文化内涵及背后的故事。
4.与学生讨论歌曲的情感、艺术表现和创作音乐的思路和方法。
4. 音乐创作1.学习和掌握制定谱表和敲打非常规乐器等方式,进行创作的方法。
2.集体讨论、头脑风暴,选取切合课程要求的主题和内容。
3.各小组根据主题进行创作,融入湖南音乐文化的基本特点。
4.对创作作品进行选讲、评析和展示。
四、教学方法1.听、说、唱结合的综合教学法。
2.听力教学法、示范教学法、创新教育法等。
五、评价与作业1.评价方式:课堂表现评价、创作作品评价、小组互评等。
2.作业:听取湖南民歌《夜深沉》和《白菊花》,理解其音乐特点、文化内涵及背后的故事,并写下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七年级音乐下册 第六单元 八音和鸣(二)教学设计2 湘教版

第六单元八音和鸣(二)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能介绍我国古乐器的有关知识,欣赏古乐器演奏的乐曲。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讲解、讨论、交流等方法,让学生识别骨笛、埙、编钟、编磬、古琴,听辩其声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欣赏教学,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识别骨笛、埙、编钟、编磬、古琴,听辩其声音;教学难点:感受中国古代音乐厚重的人文内涵。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上课礼仪1、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在暑假看了《中国新声代》,请学生说出《中国新声代》比赛中所关注过的伴奏乐器。
(钢琴,小提琴,二胡……)生:举例(略)师:刚才同学们列举了很多例子,那么,在我们的古代音乐园地里,老祖先们又有哪些惊人的创造呢?生:答(略)。
师:这节课我们就沿着我国这条传统音乐文化的历史长河,到远古时代去领略一下祖先们在音乐园地里的风采。
二、新课教学1、认识笛、埙(1)骨笛A、骨笛的历史河南舞阳出土的骨笛,距今八千多年,比古埃及第一王朝时期陶制器皿状笛子和在化妆版上刻画的类似后世阿拉伯竹笛的笛子形象早。
比古埃及出现的笛子要早2000年,被称为我国笛子的鼻祖。
同时还是世界上同时期遗传物中最完整、音乐性能最好的音乐实物!是竖吹的笛子。
浙江余姚出土的骨笛:距今七千年前,是横吹的笛子。
B、你知道这些骨笛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吗?它是用什么工具加工而成的呢?动物骨骼是远古先民制作生活器物的重要材料之一。
进入文字记载的历史,随着人类物质文化的显著进展,骨制品已大为减少。
“笛”字初写作“篴”,但部首均从竹,说明二字产生的年代,笛子早已采用竹类来进行制作了。
甚至当时的人们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祖先曾经制造过骨笛。
然而骨笛并没有因此而完全绝迹。
C、欣赏骨笛与乐队演奏的《原始狩猎图》,边欣赏边想象原始人去森林打猎时,可能出现的声音。
然后请大家一起讨论。
2、了解钟、磬(1)引出磬。
拿出石头敲击,从石头能发声引出磬。
(2)介绍商代虎纹大石磬(看图片)石磬简称“磬”,是中国古老的石制打击乐器,为“八音”中的“磬石”音。
七年级音乐下册第六单元楚商教学设计湘教版

楚商1教学目标能认真听赏本课的古代音乐作品,了解中国古代乐曲的特点。
能积极参与本课的“听赏与体验”“交流与探究”活动,大胆发表自己的听赏感受,与同学一起分享。
并能初步熟悉古代乐器的音色,了解宫廷音乐的特点。
2重点难点了解八音的音色,知晓八音的分类。
教学难点感受古代音乐厚重的人文内涵。
3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一)导入师:2008年的奥运会大家还记忆犹新吧!今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开幕式中的精彩画面。
欣赏:《击缶而歌》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为什么全球瞩目的奥运会的开幕式用缶而不用鼓?生:缶是我国传统的古老乐器。
师:队,缶是我国很古老的乐器,能体现中华民族的厚重。
今天我们就一起沿着历史的长河,了解中华古代音乐。
活动2【讲授】(二)新课教学介绍八音现代的乐器按演奏方式分为拉弦乐器、弹拨乐器、吹管乐器、打击乐器。
在古代人们则把乐器分为八音:金石土木丝竹匏革。
师:在古代人们是根据什么来将乐器分为八音的?(乐器的制作材料)图片展示土木类、丝竹类、匏革类以及钟石类的乐器有哪些。
土木类——埙介绍埙听赏埙独奏曲《哀郢》提问:1、埙的音色有什么特点?2、埙代表着什么样的情绪?丝竹类——古琴播放《高山流水觅知音》的动画,介绍伯牙钟子期的故事,引出古琴。
介绍古琴丝类乐器里最讲究的就是古琴,它是文人雅士的心爱之物。
充满着传奇的象征色彩。
琴长3尺6寸5分象征着什么?(一年有365天)琴面弧形,琴底为平象征着什么?(天圆地方)最初的五根弦象征着什么?(金、木、水、火、土)C、听赏古琴曲《流水》古人在弹琴之前会焚香沐浴,我们今天欣赏古琴曲时应该怎样?我们一起来深呼吸,把浮躁的心平静下来,一起欣赏《流水》。
同时请大家关注下列哪些词语和你听到的音乐相配。
出示词语:弹琴、抚琴、节奏自由、节奏规整、音色清脆、音色深沉。
金石类——钟磬师:在这八音中哪类乐器最能体现天子、诸侯的“至尊至高”?生:金石乐即钟、磬,突出展示了古人“金声玉振”的音响理念。
湘艺版七年级下册音乐课件 6.欣赏 楚商 (共23张PPT)

编馨是用特殊石头(如玉石)制成的具有若干固 定音列的组合馨。
石磬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玉磬 ►
《楚商》
钟磬与民乐合奏
土类
埙是我国最早的吹奏乐器之一,用土烧制而成,埙是除骨 笛之外,已发现的原始时代乐器中唯一能确定地发一个以上 乐音的乐器。埙的音色幽深、悲凄、哀婉、绵绵不绝,具有 一种独特的音乐品质。
缶
丝类
古琴又称七弦琴,充满着传奇的 象征色彩:长3尺6寸5分,代表一 年有365天;13个徽位,代表一年 的12个月及闰月。琴面弧形代表天, 琴底为平象征地,为天圆地方。
古琴长约三尺六寸五分,代表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琴 面弧形象征天,琴背平、象征地,有“天圆地方”,十 三个徽,代表一年十二个月加一个闰月。
3、2003年,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组织列 入“世界非物质和口述文化遗产”。
古琴曲《酒狂》
“竹林七贤”及阮籍
魏国在晋公司马昭的统治时期,七位才华横溢的名士 深知司马昭逼迫他们出来辅佐朝政的险恶之心,因此常隐 于山间竹林,终日吟诗作赋,饮酒弹琴,不愿出来做官, 当时人们称他们为“竹林七贤”。
噫! 从今 一别 两岸 相思 如 梦 频
3 3 | 3 — |2 — |
闻 雁 来 宾。
中国古代音乐
请用简洁的语言阐述中国古代音乐与近 现代音乐有着什么样的关系 ? 古代音乐文化的发展奠定了中国音乐 的优秀传统,是近现代和当代中国音乐 创作与表演的重要源泉。
思考:我们应当如何继承发扬优秀的传 统中国文化?
俞伯牙与钟子期的的故事
高山流水遇知音
钟子期,春秋楚(今湖北汉阳)人。史载伯牙 鼓琴于汉江之滨,子期闻声叹曰:“巍巍乎若高山, 荡荡乎若流水。”两人遂成至交。子期死后,伯牙 以世无知音,终身不再鼓琴。
七年级音乐下册第六单元八音和鸣二教学设计湘教版

七年级音乐下册第六单元八音和鸣二教学设计湘教版1教学目标1、能知道“八音”是我国最早的乐器分类方法。
2、能识别骨笛、编钟、编磬,并分辨其音色。
3、能在听赏《原始狩猎图》、《楚商》中体会其音乐的古韵意境,激发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热情。
4、能够在小组内共同合作完成“水杯编钟”的实验,感受古人演奏编钟的乐趣!2学情分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对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八音和鸣》的知识扩展和延伸,其目的旨在扩大学生对中国民族乐器认知的视野以及对传统民族音乐独特体验,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和爱国主义情操的重要手段。
本课由“学习了解古代乐器骨笛、钟磬”及动手制作“水杯编钟”两大部分组成,既激发学生热爱民族音乐并以弘扬民族音乐为己任的热情,又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探索音乐的兴趣。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认识古老的乐器骨笛、编钟、编磬,赏析《原始狩猎图》《楚商》。
教学难点:通过水的增减调整水杯编钟的音高,从而排列出1、2、3、4、5、6、7、i这8个音符。
4教学过程一、导语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及深厚文化底蕴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发展岁月中创造了灿烂的音乐文化。
西周时已将当时的乐器按制作材料把古代乐器分成八音。
展示:古代乐器分为:金、石、丝、竹、匏、土、革、木,统称“八音”。
二、中国最古老的乐器:骨笛1、师:当我们的祖先还在从事非常简单的劳动时,就利用动物的腿骨制成笛子来演奏、伴奏和伴舞,以表达朴素的思想感情2、展示几千年前出土骨笛图片,简单介绍制作原理。
3、《原始狩猎图》音乐赏析引导学生想象原始人去森林打猎时可能出现的声音,猎人们狩猎后发出欢呼的声音!4、讨论分享想象到狩猎情景。
5、提问归纳骨笛出土的考古价值。
二、古代体积最庞大的乐器----编钟、编磬1、播放《中国瑰宝——曾侯乙编钟出土》视频片段,让学生了解编钟编磬在研究古代乐器和古代音乐中的历史重要地位。
2、听赏《楚商》,请学生对比编钟和编磬的异同点?3、得出结论:不同点:音色:钟声浑厚、磬声清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楚商
1教学目标
(1)欣赏音乐《楚商》、《诗经˙小雅˙鹿鸣》,感受古乐器,了解我国历史悠久的音乐文化,激发对古代音乐的学习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2)学生自主探究了解展示古代乐器编钟、编磬、骨笛,能够听辨其音色。
2学情分析
进入初中以来,学生的生理、心理日趋成熟,参与的意识和交往的愿望逐渐增强,虽然教材呈现的音乐、图片、文字的编排,都比较精当,但是以当下初中学生的生活经历而言,古代音乐离他们确实是比较遥远。
所以对于学生在知识性目标的达成方面,可以停留在乐器外形、音乐特色认知等层面。
这对激发学生感知中国古代乐器以及传统音乐的兴趣,是大有裨益的。
3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古代乐器编钟、编磬、骨笛,能够听辨其音色
难点:学生课前研究古乐器编钟、编磬、骨笛及其他古乐器,并制作成展示PPT。
4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古乐器——编钟、编磬
1.通过小组抢答,老师补充了解编钟
提问:①从编钟的演奏形式,它属于哪一类乐器?
②编钟兴起于哪个朝代?
③编钟使用的鼎盛时期是什么时代?
④目前出土数量最多、规模最大、保存较好的是什么编钟?
⑤看图片猜猜是哪个时期的编钟?
2.欣赏编钟演奏音乐片段,老师引导学生用人声模仿编钟的声音
3. 通过小组抢答,老师补充了解编磬
提问:①从编磬的演奏形式,它属于哪一类乐器?
②编磬用什么材料做成?
4.欣赏中国民间艺人编磬杨浚滋
5.比较两种古代大型打击乐器——编钟、编磬
提问:编钟与编磬音色有什么区别?它们的形状象什么,外形有什么特点?你能猜出它们是什
么演变而来的吗?”
6.欣赏《楚商》视频
提问:乐曲速度如何?让你感受到怎样的情绪?乐曲在古代适合在民间还是适合在宫廷演出?为什么?
7.欣赏视频韶乐中八音的介绍
8.欣赏《诗经˙小雅˙鹿鸣》
(三)古乐器——骨笛
1.通过小组抢答,老师补充了解骨笛
提问:①我国目前出土最古老的骨笛是什么骨笛?距今多少年?用什么材料制作而成?
②鹰骨笛是用什么材料制作而成?在什么场合使用?
2.欣赏骨笛演奏
提问:骨笛音色有什么特点呢?
(四)小结与拓展
1.听音鉴宝
将同类古今乐器对比聆听,找出古乐器
2.看图鉴宝
3. 小结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