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语文必备的14篇背诵默写试题及答案课件(共26张PPT)
高中语文必背14篇 理解性默写31页PPT

•
46、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 留。
•
4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48、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
49、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 有所长 。
•
50、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 ,箪瓢 屡空, 晏如也 。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谢谢!
2020年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14篇必背13念奴娇·赤壁怀古(含原文,译文,理解默写,真题汇编)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guān)巾,谈笑间,樯(qiáng)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lèi)江月。
【注】①加粗标红字是易错字。
②画线句是高考高频考查句。
此词上阕,先即地写景,为英雄人物出场铺垫。
开篇从滚滚东流的长江着笔,随即用“浪淘尽”,把倾注不尽的大江与名高累世的历史人物联系起来,布置了一个极为广阔而悠久的空间时间背景。
它既使人看到大江的汹涌奔腾,又使人想见风流人物的卓荦气概,更可体味到作者兀立江岸凭吊胜地才人所诱发的起伏激荡的心潮,气魄极大,笔力非凡。
接着“故垒”两句,点出这里是传说中的古代赤壁战场。
在苏轼写此词的八百七十多年前,东吴名将周瑜曾在长江南岸,指挥了以弱胜强的赤壁之战。
关于当年的战场的具体地点,向来众说纷纭,东坡在此不过是聊借怀古以抒感,读者不必刻舟求剑。
“人道是”,下字极有分寸。
“周郎赤壁”,既是拍合词题,又是为下阕缅怀公瑾预伏一笔。
以下“乱石”三句,集中描写赤壁雄奇壮阔的景物:陡峭的山崖散乱地高插云霄,汹涌的骇浪猛烈地搏击着江岸,滔滔的江流卷起千万堆澎湃的雪浪。
这种从不同角度而又诉诸于不同感觉的浓墨健笔的生动描写,一扫平庸萎靡的气氛,把读者顿时带进一个奔马轰雷、惊心动魄的奇险境界,使人心胸为之开扩,精神为之振奋。
煞拍二句,总束上文,带起下片。
“江山如画”,这明白精切、脱口而出的赞美,应是作者和读者从以上艺术地提供的大自然的雄伟画卷中自然而然地得出的结论。
“地灵人杰”,锦绣山河,必然产生、哺育和吸引无数出色的英雄,三国正是人才辈出的时代:横槊赋诗的曹操,驰马射虎的孙权,隆中定策的诸葛亮,足智多谋的周公瑾……真可说是“一时多少豪杰!”上片重在写景,将时间与空间的距离紧缩集中到三国时代的风云人物身上。
高考考纲名篇名句默写ppt

1、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 , (李商隐《锦瑟》) 2、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李白《行 , 路难》) 不知老之将至 3、快然自足, ;及其所之既倦, 情随事迁 ,感慨系之矣。 (王羲之《兰亭集序》 恢弘志士之气 4、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 不宜妄自菲薄 ,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诸葛亮《出师表》)
1
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 ·鱼 我所欲也》) 2、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 白头搔更短,浑 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3、 , ,所以游目骋怀, 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 序》) 4、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少, , 。(李煜 《虞美人》)
25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26
19
又重之以修能 竟无语凝噎 暮霭沉沉楚天阔 蓝田日暖玉生烟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20
1、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 路。 , 。(《春 江花月夜》 张若虚 ) 2、 ,最难将息。 ,怎敌他、 晚来风急? (《声声慢》 李清照 ) 3、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 者, 。 (《师说》 韩愈) 4、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 勋。 , 。(《燕歌行》 高 适)
23
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 海上明月共潮生 何处春江无月明 上书谏寡人者 能谤议于市朝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24
1、江流宛转绕芳甸, 。 ,汀上白沙看不见。(《春江花 月夜》 张若虚 ) 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 。 (《山居秋暝》 王维) 3、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 。(《滕王阁序》 王维 ) 4、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 。(《燕歌行》 高适 )
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测试题高中部分及答案

高考理解性默写-----高中部分(14篇)(一)《劝学》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这句话印证了这句话。
2.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观点相同。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
4.《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
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
5.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
6.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
7.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子是:,,,,。
(二)《逍遥游》1.在《逍遥游》中描绘大鹏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
2.《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
3.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将徙”作对比,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的句子是,,。
4.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
5.庄子从奇妙莫测的描写后接着以现实社会的四种人的具体描述,文中描写四种人的句子分别是:,,,。
6.作者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的并列句了三类人的句子是:,,。
7.文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
8.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
9.当看到大鹏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才能“图南”之后,蜩与学鸠通过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休息的样子来嘲笑大鹏鸟的句子是:,。
(三)《师说》1.愈所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明确自己所说的老师不是指启蒙教师的句子是:,,。
2.本文从多个方面进行对比,抨击“耻学于师”的人,先用古今对比,指出从师与不从师的两种结果,并用一个反问句推断圣人更圣明,愚人更愚笨的原因的语句是:,,。
高中14篇必考课文理解默写(情景默写)最新整理版(附答案)

高中14篇必考课文理解默写(情景默写)最新整理版(附答案)高中必背课文14篇之《诗经·氓》1.《诗经·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用比兴的手法,奉劝年轻女子,不要迷恋爱情。
2.《诗经·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写出了男子婚后对待女子的恶劣态度,与婚前的蚩蚩形成鲜明的对比。
3.《诗经·氓》中,通过写叶子凋落喻指女子年华逝去、青春不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经·氓》中,女主人公回忆自己年少时与男子恋爱的美好时光,与青梅竹马意境相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诗经·氓》中,女主人公用一个祈使句来宽慰初次求婚失败的男子同时给予对方期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诗经·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了对比的手法,写出了婚后的实际情况与婚前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期待有着巨大的反差。
7.在面临不幸婚姻的时候,古代大多数女子都会选择隐忍和消沉,但《诗经·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却让我们看到了女主人公坚强和勇敢的一面。
8.《诗经·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分别写出了女子和男子婚后对待感情的不同态度和行为,对比鲜明,反差极大,字句中充斥着女子对男子变心的控诉。
9.《诗经·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用了一个双重否定的句式,写出了女子婚后每天起早摸黑、忙里忙外的辛劳生活。
高考语文复习:理解性默写手法篇+课件26张

• 【答案】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极力渲染大鹏往南方大海迁徙时的气势, 境界雄奇阔大。
• 【答案】水击三千里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 里
•
12、烘托
• 杜甫《登高》中的“________ ”这一句,和 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一句,都是
用猿猴的悲鸣声来烘托诗人悲凉的心境。
• 【答案】风急天高猿啸哀 杜鹃啼血猿哀 鸣
•
13、化用
•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中词人虽然白发已生,却依然眷念曾经浴血
奋战的疆场。这种眷念之情从词中所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细节可以感 受到。
• 【答案】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
6、借景抒情
• 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借景抒情,表 达羁旅之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两句,化用西晋张载《剑阁 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的句子,写 剑阁的险要,告诫人们警惕战乱。
• 【答案】所守或匪亲 化为狼与豺
•
14、借古讽今
• 杜牧《阿房宫赋》以“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两句作结,使用借古讽今的 手法,警醒后人不要重蹈秦人灭亡的覆辙。
•
18、借代
• 借代手法能够更形象地突出事物特征,因此 在诗词中常被运用,如“______,______”。
• 【答案】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或者“朱 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或者“故人具鸡黍, 邀我至田家”)
•
19、联想
• 联想是回忆的一种形式。表象联想就是表象 之间彼此互相引起的。《琵琶行并序》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由 琴声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
高考名句名篇默写默写ppt课件(25页)

•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宋]辛弃疾
• 25、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 26、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 27、马作的卢飞速 ,弓如霹雳弦惊。
• 28、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 可怜白发生!
• 氓 《诗经》
• 29、氓之蚩蚩 ,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 • 30、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名句默写
• 《观沧海》曹操
• 1、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 2、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 3、日月之行
,假设出其中。
• 4、星汉灿烂
,假设出其里。
• 出师表 诸葛亮
• 5、不宜妄自菲薄
,引喻失义,以塞
〔sè〕忠谏之路也。
• 6、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
不宜异同。
• 7、亲贤臣,远小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 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 1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论魏晋。
,无
• 醉翁亭记 欧阳修
• 14、林壑尤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
琅琊也。
• 15、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
• 16、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 ,风霜
高洁,水落而石出者
,山间之四时也。
• 17、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
• 41、 芳与泽其杂糅兮, 唯昭质其犹未亏 。
• 42、民生各有所乐兮, 余独好修以为常 。
• 43、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 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 • 44、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 • 45、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 短歌行 曹操
46、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47、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 48、月明星稀 ,乌鹊南飞。 49、绕树三匝 ,何枝可依? 50、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 51、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
新课标全国卷高中语文14篇必考课文情景默写(理解默写)精选、精校汇编(含答案)

新课标全国卷高中语文14篇必考课文情景默写(理解默写)精选、精校汇编(含答案)第一部分《逍遥游》《师说》《登高》8.《师说》中,韩愈毫不留情地指出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部分,每小题2分(每空1分),满分共32分。
句是:“,”。
1.庄子在《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9. 荀子在《劝学》一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这与韩愈《师说》中“,”。
“,”的观点是相同的。
2.庄子在《逍遥游》中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10.中国是一个有着尊师传统的国家,韩愈在《师说》一文中指出教师作用的一句是: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
“,”。
11.《师说》中强调了从师是为了学道,和他人的年龄大小无关的两句是:3.庄子在《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
或沮丧的句子是:“,”。
12.《师说》中强调从师学习是不分贵贱,也不管年龄大小的两句是:4.庄子在《逍遥游》写到,当看到大鹏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才能“图南”之后,蜩与学“,”。
鸠通过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休息的样子来嘲笑大鹏鸟的句子是:13.杜甫在《登高》中发出:“,”的感“,”。
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5.庄子在《逍遥游》中通过打比喻来描述鲲鹏奋飞时翅膀好像天边的云的句子是:14.杜甫的《登高》一诗,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
“,”。
6.韩愈在《师说》一文中以“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直接点明自己的15.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 态度,认为这样做,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
独步”的“句中化境”。
7.韩愈在《师说》中,对当时耻于学习的现象发出两句慨叹:16.杜甫的《登高》道出了郁积在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以及无限悲凉难以排“,”,其中,“久”字写遣的句子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⑷ 表现诗人刚正不阿、一身正气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⑸ 表现诗人洁身自好、自我完善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阿旁宫赋》
▪ 1、写出了秦始皇一统天下的豪迈气概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言阿旁宫占地之广,状阿旁宫楼阁之高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阿旁宫赋》中指出,那些供秦始皇享乐的阿旁宫中的宫人和歌舞者,实 际上是六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离骚》默写答案:
▪ 1、“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
▪ 2、上衣:制芰荷以为衣兮;下衣:集芙蓉以为裳;
帽子:高余冠之岌岌兮;饰物: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 3、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茞
▪ 4、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 5、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 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 13、《诗经·氓》中,男子婚前诚恳与婚后变心对比,揭示其虚伪的句 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诗经·氓》中,女子不再希望男子回心转意,下定决心与男子分 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诗经·氓》默写答案: 1.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2.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3.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4.泣涕涟涟。载笑载言 5.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6.无食桑葚,无与士耽 7.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8.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9.士贰其行,士也罔极 10.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11.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12.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13.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14.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 10、屈原在《离骚》中表现出了高尚的品德和爱国情怀,请按要求写 出有关诗句:
▪ ⑴ 表现诗人忧国忧民、心系百姓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⑵ 表现诗人坚持真理、献身理想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语文必备14篇背诵默写
(一)《离骚》
▪ 1、《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 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屈原在《离骚》中所描写的“初服”是什么样子的,请你用诗中的 原句写出来。上衣_________;下衣__________。帽子____________; 饰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心燥也 ”,《劝学》 从反面设喻,告诉我们学习应当专一,如果不专一,就会像螃蟹一样,一事无成。
(四)《劝学》默写答案; ▪ 1、学不可以已。 ▪ 2、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 3、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 4、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 5、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 6、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 7、锲而舍之,锲而不舍 ▪ 8、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 9、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 10、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 6、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 7、“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 8、“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 9、“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 10、诗人在诗中表现出了高尚的品德和爱国情怀,请按要求写出有 关诗句:
▪
⑴ 长太息以掩涕悔
(四)《劝学》 ▪ 1.《劝学》开篇就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劝学》中用“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两个比喻进行论证,进而推
论出人必须通过不断学习和反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矣”的境地。 ▪ 3.《劝学》中,用好马和劣马进行对比,强调学习必须持之以恒,其表示劣马坚
▪ 6、《诗经·氓》中,用桑葚、斑鸠做比喻,来告诫女子不可沉溺于爱情 ▪ 的句子:“于嗟鸠兮,___________!于嗟女兮,______________”
▪ 7、《诗经·氓》中,“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女主人公以桑树的日渐凋零比喻夫妻情意淡 薄,也暗示了她的容颜由娇美润泽到憔悴衰老的变化。
▪ 9、作者认为六国要想抵抗秦国,就应该采用正确做法,文中表达这个意思的 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阿旁宫赋》一文采用了借古讽今的手法,文中体现作者对当朝统治者 敲响警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使用对比手法,极言阿旁宫中音乐声音嘈杂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作者对神奇瑰丽之阿房宫毁于一旦表达无限感叹惋惜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个对比,强调空想 不如学习,说明了学习的作用。
▪ 9.《劝学》以蚯蚓为例,论证了为学必须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同篇中与之相反 的例证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诗经·氓》中,写女子不得不乘车渡淇水回娘家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诗经·氓》中,谈到女子对爱情态度专一,而男子对爱情却常怀 二心。这种鲜明的对比集中体现在 “女也不爽,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二三其德”.
▪ (三)《阿旁宫赋》默写答案 ▪ 1、六王毕,四海一 ▪ 2、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 3、妃嫔媵嫱,王子皇孙 ▪ 4、绿云扰扰,梳晓鬟也。 ▪ 5、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 6、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 7、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 8、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 9、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 10、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 3、《诗经·氓》中,面对因求婚未果而生气的男子,女子最后做出的承 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4、《诗经·氓》中,表现女子对心上人盼望急切、深挚依恋的句子是: “不见复关,_________。既见复关,___________”。
▪ 5、《诗经·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女 主人公以桑树的繁茂比喻男女未婚时的情意浓厚。
(五)《蜀道难》
▪ 1、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了蜀地和秦地之间阻隔着太 白山,只有鸟儿可以飞过。 2、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用“五丁开山”的神话传说, 为蜀道的形成增添了神奇的色彩。 3、李白《蜀道难》中,用太阳神到了蜀地也要回转车头的 神话来表明蜀地之高的两句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白《蜀道难》中,借黄鹤与猿猱反衬山势高危的句子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是对青泥岭的侧面描写,表现了蜀道的 曲折高险。 6、李白在《蜀道难》中用星宿分野之说表现由秦入蜀难行 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5、诗人怨恨楚怀王昏聩糊涂,轻信谣言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继而指斥那班奸佞小人违背规矩,追随邪曲, 为了顺适人意,不惜歪曲真理的语句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诗中体现诗人要坚持美与善的理想和坚定信念,至死不渝的诗句 (反问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诗 人此时产生了退隐的思想。
▪ 8、选文第二段中作者用对偶句反复强调自己高尚纯洁、光明磊落品 格的诗句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自己追 慕古代圣贤,宁死不失正义。
▪ 4、以夸张和比喻手法,渲染清晨宫女梳妆时头发之多的句子是: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 5、《阿旁宫赋》中写雷鸣般的宫车越走越远,最终消失得无影无踪,以此来
体现阿旁宫十分庞大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写秦统治者掠夺时一丝一毫不放过,挥霍时却无比浪费的语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