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阅读黄宗羲《柳敬亭传》阅读练习及答案含翻译
文言文黄宗羲《南雷文定柳敬亭传》阅读练习及答案(黑龙江哈尔滨名校2022届高三五检)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名校2022届高三第五次检测语文试卷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余读《东京梦华录》《或林旧事记》,当时演史小说者数十人,自此以来,其姓名不可得闲。
乃近年共称柳敬亭之说书。
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本姓曹。
年十五,犷悍无赖,犯法当死,变姓柳,之盱眙市中为人说书,已能倾动其市人。
久之,过江,云间有儒生莫后光见之,曰:“此子机变,可使以其技鸣。
”于是谓之曰:“说书虽小技,然必句性情,习方俗,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
”敬亭退而凝神定气,简练揣摩,期月而诣莫生。
生曰:“子之说,能使人欢哈唱噱①矣。
”又期月,生曰:“子之说,能使人慷慨满泣矣。
”又期月,生喟然曰:“子言未发而哀乐具乎其前,使人之性情不能自主,盖进乎技矣。
”由是之扬,之杭,之金陵,名达于缙绅间。
华堂旅会,闲亭独坐,争延之使奏其技,无不当于心称善也宁南②南下,皖帅欲结欢宁南,致敬亭于幕府。
宁南以为相见之晚,使参机密。
军中亦不敢以说书目敬亭,宁南不知书,所有文檄,幕下儒生设意修词,援古证今,宁南皆不悦。
而敬亭耳剽口熟,从委巷活套中来者,无不与宁南意合。
尝奉命至金陵,是时朝中皆畏宁南闻其使人来莫不顾动加礼案执以下俱使之南面上坐称柳将军数亭亦无所不安也其市井小人普与敬亭尔汝者,从道旁私语:“此故吾侪同说书者也,今富贵若此!”亡何国变,宁南死。
敬亭丧失其资略尽,贫困如故时,始复上街头理其故业。
敬亭既在军中久,其豪猾大侠、杀人亡命、流离遇合、破家失国之事,无不身亲见之,且五方土音,乡欲好尚,习见习闻,每发一声,使人闻之,或如刀剑铁骑,飒然浮空,或如风号雨泣,鸟悲兽骇,亡国之恨顿生,檀板之声无色,有非莫生之言可尽者矣。
(节选自黄宗羲《南雷文定·柳敬亭传》)【注】①欢哈唱噱:欢笑不止的样子、②宁南:即宁南侯左良玉,南明重臣。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是时朝中皆畏/宁南闻其使人来/莫不顾动加礼/宰执以下俱使之南面上坐/称柳将军/敬亭亦无所不安也/B.是时朝中皆畏宁南/闻其使人来/莫不顾动加礼/宰执以下俱使之南面上坐/称柳将军/敬亭亦无所不安也/C.是时朝中皆畏宁南/闻其使人来/莫不顾动加礼宰执/以下俱使之南面上坐/称柳将军/敬亭亦无所不安也/D.是时朝中皆畏/宁南闻其使人来/莫不顾动加礼宰执/以下俱使之南面上坐/称柳将军/敬亭亦无所不安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金陵,南京的古称,明朝建国时都城,建康、江宁、应天、石头城都是南京的别称。
黄宗羲《柳敬亭传》阅读练习及答案(含翻译)

黄宗羲《柳敬亭传》阅读练习及答案(含翻译) 柳敬亭传(节选)黄宗羲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本姓曹。
年十五,犷悍无赖①,犯法当死,变姓柳,之盱眙市中为人说书,已能倾动②其市人。
久之,过江,云间有儒生莫后光③见之,曰:“此子机变④,可使以其技鸣⑤。
”于是谓之曰:“说书虽小技,然必句⑥性情,习方俗,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
”敬亭退而凝神定气,简练揣摩,期月而诣莫生。
生曰:“子之说,能使人欢咍嗢噱⑦矣。
”又期月,生:“子之说,能使人慷慨涕泣矣。
”又期月,生喟然曰:“子言未发而哀乐具和乎其前,使人之性情不能自主,盖进乎技矣。
”由是之扬,之杭,之金陵,名达于缙绅⑧间。
华堂旅会⑨,闲亭独坐,争延之使奏其技,无不当于心称善也。
【注释】①无赖:刁钻,不讲道理。
②倾动:使人倾倒动容。
③莫后光:人名。
下文的“优孟”也是人名。
④机变:机敏灵活。
⑤鸣:扬声名。
⑥句:同“勾”,勾画。
⑦欢咍嗢噱:欢快大笑。
⑧缙绅:指官绅。
⑨旅会:大聚会。
小题1: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每句标一处。
(2分)(1)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2)使人之性情不能自主小题2: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意思。
(4分)(1)犯法当死()(2)之盱眙市中为人说书()(3)习方俗()(4)期月而诣莫生()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
(4分)争延之使奏其技,无不当于心称善也。
小题4:文中画线句是否可以删掉?为什么?(3分)小题5:柳敬亭最终能够技艺精熟、被人“称善”的原因有哪些?(3分)参考答案:小题1:(1)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2)使人之性情/不能自主小题2:(1)处死(2)到,去(3)熟悉(4)满一个月小题3:(人们)争着请柳敬亭表演他的技艺,没有人不发自内心地说他演得好的。
(延、使、当于心、善四个词必须准确翻译出,句子不通顺酌情扣分)小题4:不能删去,这几句话写出了柳敬亭的名气越来越大,从侧面表现了他的技艺越来越精湛。
小题5:(1)有天赋(2)有高人指点(3)自身刻苦勤奋(也可摘引文中相应词句作答,答出两点即可得满分)小题1:试题分析:先题解句子的意思,再分析句子中主要人物的行为(抓住动词),把句意几层分清楚即可划分节奏。
柳敬亭说书翻译

柳敬亭说书翻译篇一:《柳敬亭传》阅读答案及翻译柳敬亭传黄宗羲余读《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记》,记当时演史小说者数十人。
自此以来,其姓名不可得闻。
乃近年共称柳敬亭之说书。
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本姓曹。
年十五,犷悍无赖,犯法当死,变姓柳,之盱眙市中为人说书,已能倾动其市人。
久之,过江,云间有儒生莫后光见之,曰:此子机变,可使以其技鸣。
于是谓之曰:说书虽小技,然必句性情,习方俗,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
敬亭退而凝神定气,简练揣摩,期月而诣莫生。
生曰:子之说,能使人欢咍嗢噱矣。
又期月,生曰:子之说,能使人慷慨涕泣矣。
又期月,生喟然曰:子言末发而哀乐具乎其前,使人之性情不能自主,盖进乎技矣。
由是之扬,之杭,之金陵,名达于缙绅间。
华堂旅会,闲亭独坐,争延之使奏其技,无不当于心称善也。
宁南南下,皖帅欲结欢宁南,致敬亭于幕府。
宁南以为相见之晚,使参机密。
军中亦不敢以说书目敬亭。
宁南不知书,所有文檄,幕下儒生设意修词,援古证今,极力为之,宁南皆不悦。
而敬亭耳剽口熟,从委巷活套中来者,无不与宁南意合。
尝奉命至金陵,是时朝中皆畏宁南,闻其使人来,莫不顾动加礼,宰执以下俱使之南面上坐,称柳将军,敬亭亦无所不安也。
其市井小人昔与敬亭尔汝者,从道旁私语:此故吾侪同说书者也,今富贵若此!亡何国变,宁南死。
敬亭丧失其资略尽,贫困如故时,始复上街头理其故业。
敬亭既在军中久,其豪猾大侠、杀人亡命、流离遇合、破家失国之事,无不身亲见之,且五方土音,乡欲好尚,习见习闻,每发一声,使人闻之,或如刀剑铁骑,飒然浮空;或如风号雨泣,鸟悲兽骇,亡国之恨顿生,檀板之声无色,有非莫生之言可尽者矣。
注:①《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记》:两部宋人笔记。
②优孟:楚国的老歌舞艺人,善于讽谏。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敬亭丧失其资略尽资:资财B.然必句性情句:勾画。
C.已能倾动其市人倾:折服。
D.可使以其技鸣鸣:出名。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之盱眙市中为人说书仰观宇宙之大B.无不当于心称善也设九宾于廷C.而敬亭耳剽口熟抟扶摇而上D.军中亦不敢以说书目敬亭足以极视听之娱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柳敬亭机智灵活,后来又在莫后光的指导下,说书技艺经过三重境界的提升,达到了精妙的程度。
柳敬亭说书翻译

柳敬亭说书翻译篇一:《柳敬亭传》阅读答案及翻译柳敬亭传黄宗羲余读《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记》,记当时演史小说者数十人。
自此以来,其姓名不可得闻。
乃近年共称柳敬亭之说书。
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本姓曹。
年十五,犷悍无赖,犯法当死,变姓柳,之盱眙市中为人说书,已能倾动其市人。
久之,过江,云间有儒生莫后光见之,曰:此子机变,可使以其技鸣。
于是谓之曰:说书虽小技,然必句性情,习方俗,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
敬亭退而凝神定气,简练揣摩,期月而诣莫生。
生曰:子之说,能使人欢咍嗢噱矣。
又期月,生曰:子之说,能使人慷慨涕泣矣。
又期月,生喟然曰:子言末发而哀乐具乎其前,使人之性情不能自主,盖进乎技矣。
由是之扬,之杭,之金陵,名达于缙绅间。
华堂旅会,闲亭独坐,争延之使奏其技,无不当于心称善也。
宁南南下,皖帅欲结欢宁南,致敬亭于幕府。
宁南以为相见之晚,使参机密。
军中亦不敢以说书目敬亭。
宁南不知书,所有文檄,幕下儒生设意修词,援古证今,极力为之,宁南皆不悦。
而敬亭耳剽口熟,从委巷活套中来者,无不与宁南意合。
尝奉命至金陵,是时朝中皆畏宁南,闻其使人来,莫不顾动加礼,宰执以下俱使之南面上坐,称柳将军,敬亭亦无所不安也。
其市井小人昔与敬亭尔汝者,从道旁私语:此故吾侪同说书者也,今富贵若此!亡何国变,宁南死。
敬亭丧失其资略尽,贫困如故时,始复上街头理其故业。
敬亭既在军中久,其豪猾大侠、杀人亡命、流离遇合、破家失国之事,无不身亲见之,且五方土音,乡欲好尚,习见习闻,每发一声,使人闻之,或如刀剑铁骑,飒然浮空;或如风号雨泣,鸟悲兽骇,亡国之恨顿生,檀板之声无色,有非莫生之言可尽者矣。
注:①《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记》:两部宋人笔记。
②优孟:楚国的老歌舞艺人,善于讽谏。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敬亭丧失其资略尽资:资财B.然必句性情句:勾画。
C.已能倾动其市人倾:折服。
D.可使以其技鸣鸣:出名。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之盱眙市中为人说书仰观宇宙之大B.无不当于心称善也设九宾于廷C.而敬亭耳剽口熟抟扶摇而上D.军中亦不敢以说书目敬亭足以极视听之娱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柳敬亭机智灵活,后来又在莫后光的指导下,说书技艺经过三重境界的提升,达到了精妙的程度。
泰州市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精选

2019年泰州市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精选泰州市(09江苏省)(二)阅读黄宗羲的《柳敬亭传》(有删节),完成13-16题。
(12分)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本姓曹。
年十五,犷悍无赖①,犯法当死,变姓柳,之盱眙市中为人说书,已能倾动②其市人。
久之,过江,云间有儒生莫后光③见之,曰:此子机变④,可使以其技鸣⑤。
于是谓之曰:说书虽小技,然必句⑥性情,习方俗,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
敬亭退而凝神定气,简练揣摩,期月而诣莫生。
生曰:子之说,能使人欢咍嗢噱⑦矣。
又期月,生:子之说,能使人慷慨涕泣矣。
又期月,生喟然曰:子言未发而哀乐具和乎其前,使人之性情不能自主,盖进乎技矣。
由是之扬,之杭,之金陵,名达于缙绅⑧间。
华堂旅会⑨,闲亭独坐,争延之使奏其技,无不当于心称善也。
【注】①无赖:刁钻,不讲道理。
②倾动:使人倾倒动容。
③莫后光:人名。
下文的优孟也是人名。
④机变:机敏灵活。
⑤鸣:扬声名。
⑥句:同勾,勾画。
⑦欢咍(hāi):欢快。
嗢(wā)噱(jué):大笑。
⑧缙绅:指官绅阶层。
⑨旅会:大聚会。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粗词的意思。
(4分)(1)之盱眙市中为人说书( )(2)可使以其技鸣( )(3)句性情,习方俗( )(4)期月而诣莫生( )14.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2分)使人之性情不能自主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 由是之扬,之杭,之金陵,名达于缙绅间。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争延之使奏其技,无不当于心称善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读完上面的选文后,说说柳敬亭最终技艺精熟、被人称善的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3.(4分)(1)给(2)凭借(3)熟悉(4)过了一个月(每处l分)14.(2分)使/人之性情/不能自主(每处l分)15.(4分)(1)于是柳敬亭就到扬州、杭州、南京等大城市说书,声名显扬于达官贵人之中。
黄宗羲《柳敬亭传》阅读练习及答案(含翻译)

黄宗羲《柳敬亭传》阅读练习及答案(含翻译)篇一:柳敬亭传(节选)阅读附答案柳敬亭传〔节选〕黄宗羲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本姓曹。
年十五,犷悍无赖①,犯法当死,变姓柳,之盱眙市中为人说书,已能倾动②其市人。
久之,过江,云间有儒生莫后光③见之,曰:“此子机变④,可使以其技鸣⑤。
〞于是谓之曰:“说书虽小技,然必句⑥性情,习方俗,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
〞敬亭退而凝神定气,简练揣摩,期月而诣莫生。
生曰:“子之说,能使人欢咍嗢噱⑦矣。
〞又期月,生:“子之说,能使人慷慨涕泣矣。
〞又期月,生喟然曰:“子言未发而哀乐具和乎其前,使人之性情不能自主,盖进乎技矣。
〞由是之扬,之杭,之金陵,名达于缙绅⑧间。
华堂旅会⑨,闲亭独坐,争延之使奏其技,无不当于心称善也。
【注释】①无赖:刁钻,不讲道理。
②倾动:使人倾倒动容。
③莫后光:人名。
下文的“优孟〞也是人名。
④机变:机敏灵活。
⑤鸣:扬声名。
⑥句:同“勾〞,勾画。
⑦欢咍嗢噱:欢快大笑。
⑧缙绅:指官绅。
⑨旅会:大聚会。
小题1: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每句标一处。
〔2分〕〔1〕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2〕使人之性情不能自主小题2:写出以下句子中加线词的意思。
〔4分〕〔1〕犯法当死〔〕〔2〕之盱眙市中为人说书〔〕〔3〕习方俗〔〕〔4〕期月而诣莫生〔〕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
〔4分〕争延之使奏其技,无不当于心称善也。
小题4:文中画线句是否可以删掉?为什么?〔3分〕小题5:柳敬亭最终能够技艺精熟、被人“称善〞的原因有哪些?〔3分〕参考答案:小题1:〔1〕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2〕使人之性情/不能自主小题2:〔1〕处死〔2〕到,去〔3〕熟悉〔4〕满一个月小题3:〔人们〕争着请柳敬亭表演他的技艺,没有人不发自内心地说他演得好的。
〔延、使、当于心、善四个词必须准确翻译出,句子不通顺酌情扣分〕小题4:不能删去,这几句话写出了柳敬亭的名气越来越大,从侧面表现了他的技艺越来越精湛。
中考文言文《柳敬亭传》全文详细翻译

中考文言文《柳敬亭传》全文详细翻译柳敬亭传作者:黄宗羲我读了《东京梦华录》和《武林旧事记》两部宋人笔记,(知道)两宋说书艺人多达数十人。
从那以后,说书艺人的姓名,就不为人们所知了。
只是近几年来,人们才异口同声称赞柳敬亭的说书技艺。
余读《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记》,当时演史小说者数十人。
自此以来,其姓名不可得闻。
乃近年共称柳敬亭之说书。
柳敬亭是扬州府泰州人,原姓曹。
十五岁时,(因为)蛮横凶悍,刁钻不讲道理,触犯刑法,应当处死刑,(因此他)改姓柳,逃到盱眙城里,给人们说书。
那时(他说书)已经能使市民佩服、感动。
很久以后,到了江南,松江府有个叫莫后光的读书人见了他,说:“这人机智灵活,可以帮助他,用他的演技出名。
”于是对柳敬亭说:“说书虽是低微的技艺,但也必须勾画出(故事中人物的)性格情态,熟悉各地方的风土人情。
要象春秋时楚国优孟那样以隐言和唱歌讽谏,而后才能达到目的。
”柳敬亭回到家里,聚精会神,专心致志,用心练习,反复推求。
过去一个月,(他)前往莫后光处,莫(对他)说:“你说书,能够使人欢乐喜悦,大笑不止了。
”又过了一个月,莫(对他)说:“你说书,能使人感慨悲叹,痛哭流涕了。
”又过了一个月,莫后光不禁赞叹地说:“你说书,还没有开口,哀伤、欢乐的感情就先表现出来了,使听众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你)说书的技艺达到了精妙的程度。
”于是柳敬亭就到扬州、杭州、南京(等大城市去说书),名声显扬于达宫贵人之中。
在豪华大厅的盛大集会之上,在悠闲亭榭的独坐之中,(人们)争着请柳敬亭表演他的技艺,没有不从内心感到满足,说他演得好的。
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本姓曹。
年十五,犷悍无赖,犯法当死,变姓柳,之盱眙市中为人说书,已能倾动其市人。
久之,过江,云间有儒生莫后光见之,曰:“此子机变,可使以其技鸣。
”于是谓之曰:“说书虽小技,然必句性情,习方俗,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
”敬亭退而凝神定气,简练揣摩,期月而诣莫生。
生曰:“子之说,能使人欢咍嗢噱矣。
中考文言文《柳敬亭传》全文详细翻译

中考文言文《柳敬亭传》全文详细翻译导读:柳敬亭传作者:黄宗羲我读了《东京梦华录》和《武林旧事记》两部宋人笔记,(知道)两宋说书艺人多达数十人。
从那以后,说书艺人的姓名,就不为人们所知了。
只是近几年来,人们才异口同声称赞柳敬亭的说书技艺。
余读《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记》,当时演史小说者数十人。
自此以来,其姓名不可得闻。
乃近年共称柳敬亭之说书。
柳敬亭是扬州府泰州人,原姓曹。
十五岁时,(因为)蛮横凶悍,刁钻不讲道理,触犯刑法,应当处死刑,(因此他)改姓柳,逃到盱眙城里,给人们说书。
那时(他说书)已经能使市民佩服、感动。
很久以后,到了江南,松江府有个叫莫后光的读书人见了他,说:“这人机智灵活,可以帮助他,用他的演技出名。
”于是对柳敬亭说:“说书虽是低微的技艺,但也必须勾画出(故事中人物的)性格情态,熟悉各地方的风土人情。
要象春秋时楚国优孟那样以隐言和唱歌讽谏,而后才能达到目的。
”柳敬亭回到家里,聚精会神,专心致志,用心练习,反复推求。
过去一个月,(他)前往莫后光处,莫(对他)说:“你说书,能够使人欢乐喜悦,大笑不止了。
”又过了一个月,莫(对他)说:“你说书,能使人感慨悲叹,痛哭流涕了。
”又过了一个月,莫后光不禁赞叹地说:“你说书,还没有开口,哀伤、欢乐的感情就先表现出来了,使听众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你)说书的技艺达到了精妙的程度。
”于是柳敬亭就到扬州、杭州、南京(等大城市去说书),名声显扬于达宫贵人之中。
在豪华大厅的盛大集会之上,在悠闲亭榭的独坐之中,(人们)争着请柳敬亭表演他的技艺,没有不从内心感到满足,说他演得好的。
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本姓曹。
年十五,犷悍无赖,犯法当死,变姓柳,之盱眙市中为人说书,已能倾动其市人。
久之,过江,云间有儒生莫后光见之,曰:“此子机变,可使以其技鸣。
”于是谓之曰:“说书虽小技,然必句性情,习方俗,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
”敬亭退而凝神定气,简练揣摩,期月而诣莫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文阅读]黄宗羲《柳敬亭传》阅读练习及答案(含翻译)
[古诗文阅读]黄宗羲《柳敬亭传》阅读练习及答案(含翻译)
文言文阅读(22分。
其中,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
柳敬亭传
黄宗羲
余读《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记》,记当时演史小说者数十人。
自此以来,其姓名不可得闻。
乃近年共称
柳敬亭之说书。
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本姓曹。
年十五,犷悍无赖,犯法当死,变姓柳,之盱眙市中为人说书,已能倾
动其市人。
久之,过江,云间有儒生莫后光见之,曰:“此子机变,可使以其技鸣。
”于是谓之曰:“说书虽
小技,然必句性情,习方俗,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
以得志。
”敬亭退而凝神定气,简练揣摩,期月而诣莫生。
生曰:“子之说,能使人欢咍嗢噱矣。
”又期月,
生曰:“子之说,能使人慷慨涕泣矣。
”又期月,生喟
然曰:“子言末发而哀乐具乎其前,使人之性情不能自主,盖进乎技矣。
”由是之扬,之杭,之金陵,名达于
缙绅间。
华堂旅会,闲亭独坐,争延之使奏其技,无不
当于心称善也。
宁南南下,皖帅欲结欢宁南,致敬亭于幕府。
宁南
以为相见之晚,使参机密。
军中亦不敢以说书目敬亭。
宁南不知书,所有文檄,幕下儒生设意修词,援古证今,极力为之,宁南皆不悦。
而敬亭耳剽口熟,从委巷活套
中来者,无不与宁南意合。
尝奉命至金陵,是时朝中皆
畏宁南,闻其使人来,莫不顾动加礼,宰执以下俱使之
南面上坐,称柳将军,敬亭亦无所不安也。
其市井小人
昔与敬亭尔汝者,从道旁私语:“此故吾侪同说书者也,今富贵若此!”
亡何国变,宁南死。
敬亭丧失其资略尽,贫困如故时,始复上街头理其故业。
敬亭既在军中久,其豪猾大侠、杀人亡命、流离遇合、破家失国之事,无不身亲见之,且五方土音,乡欲好尚,习见习闻,每发一声,使
人闻之,或如刀剑铁骑,飒然浮空;或如风号雨泣,鸟
悲兽骇,亡国之恨顿生,檀板之声无色,有非莫生之言
可尽者矣。
注:①《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记》:两部宋人笔记。
②优孟:楚国的老歌舞艺人,善于讽谏。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敬亭丧失其资略尽资:资财 B.然必句性情句:
勾画。
C.已能倾动其市人倾:折服。
D.可使以其技鸣
鸣:出名。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
组是( )
A.之盱眙市中为人说书仰观宇宙之大
B.无不当于心称善也设九宾于廷
C.而敬亭耳剽口熟抟扶摇而上
D.军中亦不敢以说书目敬亭足以极视听之娱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柳敬亭机智灵活,后来又在莫后光的指导下,说
书技艺经过三重境界的提升,达到了精妙的程度。
B.柳敬亭说书技艺达到精妙程度后,先后到了盱眙、扬州、杭州、金陵等地,名声显扬于达官贵人之中。
C.宁南侯结识柳敬亭后,感觉相见恨晚,并且让他
在府中担要职,因此军中官员也不敢轻视柳敬亭。
D.宁南死后,柳敬亭上街头重操旧业,他结合在军
中的见闻,使得说书造诣超过了莫后光所说的那种境界。
8、给下面文段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仁,人心也;义,人路也。
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
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
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孟子·告子上》
A.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B.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C.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D.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子言未发而哀乐具乎其前,使人之性情不能自主,盖进乎技矣。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争延之使奏其技,无不当于心称善也。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其市井小人昔与敬亭尔汝者,从道旁私语:“此故吾侪同说书者也,今富贵若此!”(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5.C 使……折服
6.B A动词,到,往/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B
介词,在。
C连词,表转折/连词,表修饰。
D、介词,
凭借(拿)……身份/连词,表目的
7.B 盱眙是其说书开始的地方,还没有接受莫后光的指点,说书技艺未达精妙程度。
8、D.译文:仁是人的心,义是人的路。
放弃正路不去走,丧失了良心不去求,太可悲了!人丢了鸡犬,都
知道去找,良心丢了却不知去找,治学问的道理没有别的,就是把丧失了的良心找回来就行了。
”
9.⑴(3分)你说书,还没有开口,哀伤、欢乐的
感情就先表现出来了,使听众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你)说书的技艺达到了精妙的程度。
(意思对1分,状语后置、“具”各1分)
(2)(人们)争着请柳敬亭表演他的技艺,没有不
从内心感到满足,说他演得好的。
(意思对1分,
“延”“当”各1分)
(3)(4分)那些街市上往日和柳敬亭很亲近互称
你我的市民,在路边私下说:“这人是过去和我们一起
说书的,如今他竟这样飞黄腾达了!”(意思对1分,“尔汝”“故”“吾侪”各1分)
译文:
我读了《东京梦华录》和《武林旧事记》两部宋人笔记,(知道)两宋说书艺人多达数十人。
从那以后,说书艺人的姓名,就不为人们所知了。
只是近几年来,人们
才异口同声称赞柳敬亭的说书技艺。
柳敬亭是扬州府泰州人,原姓曹。
十五岁时,(因为)蛮横凶悍,刁钻不讲道理,触犯刑法,应当处死刑,(因此他)改姓柳,逃到盱眙城里,给人们说书。
那时(他说书)已经能使市民佩服、感动。
很久以后,到了江南,松江府有个叫莫后光的读书人见了他,说:“这人机智灵活,可以帮助他,用他的演技出名。
”于是对柳敬亭说:“说书虽是低微的技艺,但也必须勾画出(故事中人物的)性格情态,熟悉各地方的风土人情。
要象春秋时楚国优
孟那样以隐言和唱歌讽谏,而后才能达到目的。
”柳敬
亭回到家里,聚精会神,专心致志,用心练习,反复推求。
过去一个月,(他)前往莫后光处,莫(对他)说:
“你说书,能够使人欢乐喜悦,大笑不止了。
”又过了
一个月,莫(对他)说:“你说书,能使人感慨悲叹,痛哭流涕了。
”又过了一个月,莫后光不禁赞叹地说:
“你说书,还没有开口,哀伤、欢乐的感情就先表现出
来了,使听众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你)说书的技艺达到了精妙的程度。
”于是柳敬亭就到扬州、杭州、南京(等大城市去说书),名声显扬于达宫贵人之中。
在豪华大厅的盛大集会之上,在悠闲亭榭的独坐之中,(人们)争着请柳敬亭表演他的技艺,没有不从内心感到满足,
说他演得好的。
宁南侯左良玉渡江南下时,安徽提督社宏域想结交
左良玉,介绍柳敬亭到(左良玉的)府署。
左良玉惋惜与柳敬亭相见太晚,让柳敬亭参与决定重要秘密军务。
军
中官员也不敢以说书人的身份来看待柳敬亭。
左良玉没
有读过书,所有公文,都是部下文人立意谋篇,炼字炼句,引古证今,努力写成,(可是)左良玉都不满意。
而柳敬亭耳朵经常听到的,口里经常说的,从僻陋里巷俗
语常谈中得来的,倒没有不合左良玉之意的。
(柳敬亭)曾奉命到南京,当时南明朝中群臣都敬畏左良玉,听说
他派人来,上下没有谁不以恭敬之礼接待(他),宰相以下的官吏都让柳敬亭坐在向南的尊位上,称呼他柳将军,柳敬亭也没有什么不安的表现。
那些街市上往日和柳敬
亭很亲近互称你我的市民,在路边私下说:“这人是过去和我们一起说书的,如今他竟这样飞黄腾达了!”
不久,南明朝庭覆灭,左良玉也死了。
柳敬亭的资财差不多花光,又象昔日一样贫困,于是又开始走上街头,重操旧业。
柳敬亭既然在军队里的时间很长,那些蛮横狡诈、不守法纪的人,杀人犯法、改名换姓、逃亡在外的人,流离失所、悲欢离合、国破家亡的事,(他)都亲眼见过,而且各地的方言,大众的爱好和崇尚,都是他所熟悉的。
(因此他)每讲一词一语,让人听起来,有的象刀枪剑戟碰撞,带甲骑兵突然冲出,飒飒作响,腾空而起;有的象狂风怒号,苦雨泣诉;有的象鸟鹊悲鸣,群兽惊骇,使人立即产生亡国之恨,听不清伴奏的乐声。
(他的艺术造诣)已大大超过了莫后光所说的那种境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