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三年级语文月考试题
2010届高三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试题

2010届高三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试题语文试卷一、基础知识(15分)1、下列划线字读音全部相同的一组是:()A.百战不殆.指日可待.不知好歹.严惩不贷.B.不拘.一格居.安思危举.世闻名笑容可掬.C.容颜憔悴.粹.而不杂心力交瘁.出类拔萃.D.风光绮.丽奇.货可居歧.路亡羊星罗棋.布2、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某市原副市长许运鸿家教不严,其妻儿收受贿赂80多万元。
有人认为,许运鸿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因为他事先不知,所以罪不容诛....。
B.一美国男子在中国多次撒野动粗,近日在公交车上将女司机打得鲜血直流。
对这种不可思议....的洋流氓,必须依照中国法律严惩不贷。
C.著名学者吴组缃教授生前说过,《红楼梦》的思想艺术成就被人们认识到的只是冰山一角....,藏在水下的更多。
D.十一期间,通往天安门广场人流如潮,接踵而至....,形成一道假日旅游的亮丽风景线。
3、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在海边他写浪花,写礁石;在山顶他写青松,写老藤;在田野他写春花,写秋月。
真可谓“远山近水皆有情。
”B.她爱买许多零碎的东西,什么黄花呀、木耳呀、干笋呀?满满地装了一筐;她一个人提不动。
C.省委负责同志向退居二、三线的老同志介绍了我省明年经济建设的总体规划。
D.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出他笑得不像平常,“怎么了,你?”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这首交响乐是作者在列宁格勒被法西斯围困,并疯狂叫嚣要占领这座城市的时候赶写的。
B.纵观科学史,科学的发展与全人类的文化是分不开的,在西方是如此,在中国也是如此。
C.最近又发动了全面的质量大检查运动,要在这个运动中建立与加强技术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工作。
D.我们要下决心,花大力气,争取把我国的教育事业达到先进水平。
5、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新乐府运动”是指唐朝中期白居易、元稹等人倡导的一种诗歌内容和形式的革新运动。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主张用新题材创作乐曲和诗,用新乐府描写民生疾苦,反映社会现实,白居易的新乐府五十首(包括《卖炭翁》,李绅的《悯农》二首)都是新乐府运动中的优秀作品。
2010高三月考卷

2010年高三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120分)第Ⅰ卷(38分)一、语言基础知识(60分,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A、修葺.小憩.迄.今同仇敌忾.休戚.与共B、情愫.夙.愿啰嗦.不速.之客沧海一粟.C、燕.雀谚.语妍.媸狼吞虎咽.雁.过拔毛D、晤.谈船坞.兀.自心无旁骛.戊.戌变法2、下列各组词语中每对加点字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A、发酵.\地窖.稗.官\裨.益风声鹤唳.\伶牙俐.齿B、数.落\频数.譬.如\壁.立祸起萧.墙\宵.衣旰食C、晦涩.\吝啬.僭.越\饯.别胼.手胝足\大腹便便..D、戕.害\铿锵.嚎.叫\诰.命暴殄.天物\如虎添.翼3、下列各组词语中每对加点字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关卡.\卡.壳活塞.\边塞.应.接不暇\应.运而生B、着.想\着.手画舫.\脂肪.锐不可当.\安步当.车C、殉.职\徇.私供.认\供.给遂.心如愿\半身不遂.D、露.骨\露.脸冠.军\桂冠.横.征暴敛\蛮横.无理4、下列各组词语中每对加点字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标识.\识.别漂.白\漂.泊奢靡.\靡.费恰当.\螳臂当.车B、滑稽.\稽.首繁殖.\骨殖.着.实\着.魔悄悄..\悄.寂无声C、角.力\角.逐模.仿\模.具强.压\强.求估量.\量.体裁衣D、够呛.\呛.水徘徊.\低徊.倾轧.\钆.账翘.楚\翘.首盼望5、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A、强.辩强.颜强.人所难自强.不息B、累.赘连累.累.教不改果实累累..C、削.弱削.平削.足适履悬崖削.壁D、血.统血.证血.雨腥风一针见血.6、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调.停\调.兵遣将拾.荒\拾.级而上弹.道\弹.丸之地B、露.面\藏头露.尾蚌.埠\鹬蚌.相争折.耗\损兵折.将C、龋.齿\踽踽..独行契.约\锲.而不舍肯綮.\罄.竹难书D、菱.角\棱.角分明粘.贴\拈.轻怕重福祉.\趾.高气扬7、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全不相同的一组是()A. 垃圾./汲.水惩.罚/驰骋.着.火/不着.边际B. 粘.连/占.星簇.拥/箭镞.薜.荔/穷乡僻.壤C. 道行./行.头范蠡./妯娌.擂.台/危若累.卵D. 框.架/诓.骗杂烩./教诲.打颤./颤.颤巍巍8、选出加点字读音全部相同的一组( )A.菲.薄/绯.闻阜.盛/河埠.蹩.脚/别.墅佶.屈聱牙/愤世嫉.俗B.监.生/太监.蕈.菌/驯.服相勖./和煦.长歌当.哭/安步当.车C.罪愆./阡.陌央浼./联袂.红绡./讥诮.叨.陪鲤对/韬.光养晦D.迤逦./嫠.妇怏怏./打烊.弥.望/弭.谤含蓄蕴藉./杯盘狼藉.9、下列词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是()A.家具炒鱿鱼声名雀起徇私舞弊B.装璜倒计时开源截流老生长谈C.邪教明信片和衷共济心无旁骛D.提词摄相机既往开来磬竹难书10、下列句子没有字形错误的一项是()A.尽管此文个别词句仍有锤练余地,但暇不掩瑜,作者表现出来的不俗文才仍博得了人们的青睐。
2010届高三语文上册月考试题

2010届高三语文上册月考试题语文试题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只选三小题)(6分)(1)于嗟女兮,。
(《诗经·氓》)嘈嘈切切错杂弹,。
(白居易《琵琶行》)(2),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
(李煜《虞美人》)(3)君子,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各抱地势,。
(杜牧《阿房宫赋》)(4)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师之所存也。
(韩愈《师说》)纵一苇之所如,。
(苏轼《赤壁赋》)(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4题。
游虞山记沈德潜虞山去.吴城才百里,屡欲游,未果。
辛丑秋,将之.江阴,舟行山下,望剑门入云际,未及登。
丙午春,复如江阴,泊舟山麓,入吾谷,榜人①诡云:“距剑门二十里。
”仍未及登。
壬子正月八日,偕张子少弋、叶生中理往游,宿陶氏。
明晨,天欲雨,客无意往,余已治.筇屐,不能阻。
自城北沿缘六七里,入破山寺,唐常建咏诗处,今潭名空心,取诗中意也。
遂从破龙涧而上,山脉怒坼.,赭石纵横,神物爪角痕,时隐时露。
相传龙与神斗,龙不胜,破其山而去。
说近荒惑,然有迹象,似可信。
行四五里,层折而度,越峦岭,跻蹬道,遂陟椒②极。
有土坯磈礧,疑古时冢,然无碑碣志谁某。
升望海墩,东向凝睇。
是时云光黯甚,迷漫一色,莫辨瀛海。
顷之,雨至,山有古寺可驻足,得少休憩。
雨歇,取径以南,益露奇境:龈腭摩天,崭绝中断,两崖相嵌,如关斯劈,如刃斯立,是为剑门。
以剑州大剑、小剑拟之,肖其形也。
侧足延伫,不忍舍去。
遇山僧,更问名胜处。
僧指南为太公石室;南而西为招真宫,为读书台;西北为拂水岩,水下奔如虹,颓风逆施,倒跃而上,上拂数十丈。
又西有三沓石、石城、石门,山后有石洞通海,时潜海物,人莫能名。
余识.其言,欲问道往游,而云之飞浮浮,风之来冽冽,时雨飘洒,沾衣湿裘,而余与客难暂留矣。
少霁,自山之面下,困惫而归。
2010级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高一语文月考试题一、语文基础知识(1-7每题3分。
8题每空1分共26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是()A.驽马(nú)喑哑(ān)葳蕤(ruí)将进酒(jiāng)B.蓊郁(wēng)鏖战(áo)央浼(mě i)如丸走坂(fǎn)C.嬗变(shàn)馈赠(zèng)煲粥(bāo)潸然泪下(shā n)D.广袤(máo)觊觎(kǎi)蹒跚(shuān)梵蒂冈(fàn)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听了她的深情倾诉,老李也禁不住动了恻隐之心。
B.既使你有出众的才华,也不能这么张狂地炫耀自己。
C.这首诗饱含着真情实感,让那些苍白的口号诗相形见绌。
D.快意同舒适像一对孪生兄弟,时而相傍相依,时而南辕北辙。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中东地区对于能源短缺的欧盟来讲战略意义非同小可,所以欧盟长期以来担任以巴调解人和巴方资助人的角色。
B.如果遵从”好歌曲支撑好唱家”这个艺规律,那么现在的电视歌手大奖赛,其实是舍本逐末的瞎忙活。
C.在今天举行的卫生部首次“定时定点”新闻发布会上,平价医院成为记者们从一而终的问题。
D.虽然出师不利,但我还是相信“经一事,长一智”。
通过总结经验,改进不足。
那么前一次失败就是下一次成功的开始。
4、下面文字介绍的是奥运主要场馆“鸟巢”和“水立方”。
用一个词语来评价它们配合的效果,最恰当的是()“鸟巢”与“水立方”遥相呼应。
如果说“鸟巢”像是一只巨大的椭圆形容器的话,那么,“水立方”就是一个“方盒子”。
中国自古就有“天圆地方”的建筑理念。
一圆一方,一个阴柔,一个阳刚,形成了鲜明对比,从而在视觉上更具冲击力。
由此,“鸟巢”与“水立方”也形成了天与地、放射与内敛、震撼与诗意的对话。
A.相得益彰B. 迥然不同C.两全其美D. 息息相关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国际社会认为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人类走出当前人口剧增、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的困境和未来发展的重要出路。
2010届高三语文上册第四次月考试卷

2010届高三语文上册第四次月考试卷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文章来源:xx——省掉您的烦恼,留下您的轻松!(请记住我们的网址)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每对加点字读音都不同的一项()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A.委员/虚与委蛇请贴/临摹碑帖顷刻/倾巢而出B.骠勇/骠骑将军奢靡/望风披靡瑕瑜/忠贞不渝C.落枕/下落不明款识/博闻强识拙劣/相形见绌D.连累/累教不改刊载/千载难逢创伤/满目疮痍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国萃嗜好再接再厉矫揉造作B.编纂漫溯宽洪大量冠冕堂皇C.睿智芥蒂愤世嫉俗形影相吊D.付梓踟躇殉私枉法杯盘狼藉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A.“5•12”大地震发生后,互联网及手机短信中流传着用三个“8”攻击北京奥运会的谣言,始作俑者是境外的“法轮功”邪教组织。
B.改革开放30年,千帆竞发。
中国农民破天荒地首次揭开了改革的序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成果不仅仅使农村经济本身迅速发展,还催生了城市的改革。
C.赵本山、宋丹丹均在近日宣布“不再上春晚”,这对于喜欢“山丹丹组合”的观众来说,明年春晚将不能再看到他俩神气活现的表演了。
D.100个日夜,从堰塞湖排险的谨小慎微,到灾区延期高考的兴师动众,执政为民、民生优先串连每一个时间节点,阐释着社会主义中国矢志不渝的价值追求。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2009年5月30日11时许,重庆市綦江县境内的重庆松藻矿务局同华煤矿发生一起特大瓦斯爆炸事故,充分暴露出一些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上存在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等,教训十分深刻。
B.如何才能富起来呢?关键在于知识起决定性作用,知识的贫乏必然造成财富的贫乏,财富的充足是以知识的充足为前提的。
C.备受诟病的“免检牌”被摘除后,“国家免检”食品企业失去的不仅仅是“光环”,而且要支付高昂的日常抽检费用。
2010届高三语文上册第二次月考试题

2010届高三语文上册第二次月考试题语文试题(2009.12.21)审题:钟双玲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10分)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0分)(1)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靡有朝矣。
(《诗经氓》)(2),池鱼思故渊。
(陶渊明《归园田居》)(3)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杜牧《阿房宫赋》)(4),只是朱颜改。
(《李煜《虞美人》》(5)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王羲之《兰亭集序》)(6)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驾一叶之扁舟,(苏轼《赤壁赋》)(7),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4题太学生何蕃传韩愈太学生何蕃,入太学者廿余年矣。
岁举进士,学成行尊,自太学诸生推颂不敢与蕃齿.,相与言于助教、博士①,助教、博士以状申于司业、祭酒②,司业、祭酒撰次蕃之群行焯焯者数十余事,以之升.于礼部,而以闻于天子。
京师诸生以荐蕃名文说者,不可迭纪。
公卿大夫知蕃者比肩立,莫为礼部;为礼部者,率蕃所不合者。
以是无成功。
蕃,淮南人,父母具全。
初入太学,岁率.一归,父母止之。
其后间一二岁乃一归,又止之,不归者五岁矣。
蕃,纯孝人也,闵亲之老不自克,一日,揖诸生归养于和州,诸生不能止,乃闭蕃空舍中。
于是太学六馆之士百余人,又以蕃之义行,言于司业阳先生城,请谕留蕃。
于是太学阙祭酒,会阳先生出道州,不果留。
欧阳詹生言曰:“蕃,仁勇人也。
”或者曰:“蕃居太学,诸生不为非义,葬死者之无归,哀其孤而字焉,惠之大小,必以力复,斯其所谓仁欤!蕃之力不任.其体,其貌不任其心,吾不知其勇也。
”欧阳詹生曰:“朱泚之乱③,太学诸生举将从之,来请起蕃,蕃正色叱之,六馆之士不从乱,兹非其勇欤!”惜乎!蕃之居下,其可以施于人者不流也。
2010级山东高三第一次语文月考

2010级山东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2012-10-07第Ⅰ卷(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在6月9日回答有关记者提问时指出,越南在中国南沙群岛万安滩海域进行非法油气勘探并中国渔船,严重侵犯了中国的主权和海洋权益。
中方要求越方停止一切活动,不再采取中国渔民人身和财产安全的行动,不再采取使争议复杂化和扩大化的行动。
A.驱赶侵权危及 B. 驱逐侵权危害C.驱赶侵犯危害 D.驱逐侵犯危及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对北大校长周其凤创作的《化学歌》,网友们从专业角度评析倒也无可非议,但通过这首歌曲去指责周其凤本人,甚至推测“权力无所不能”,反应太过激烈。
我们岂能去身为化学家的周其凤同时又是一位擅长作歌词的文学家呢?A.质疑不免渴求 B.质疑未免苛求C.置疑未免苛求 D.置疑不免渴求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新版《西游记》播出后,在网上引起了不少争议,众网友纷纷“拍砖”,甚至有网友喊出“张纪中,你毁了我的童年!”这样令人伤心的话。
B.在《中国哲学史大纲》中(1919年出版),胡适采用西方近代哲学的研究方法,把孔子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与诸子进行比较研究,具有开创性的影响。
C.据报道,全国五十所大中城市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地面沉降现象,人们在思考人类的活动对地质变化究竟会产生多大的影响?D.美伊之间擦枪走火的可能性并不大,双方现在只是在博弈中比拼手中的筹码。
作为斗争一方的伊朗,不会跨越红线,美国也是如此。
4.下列选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一代名医孙思邈曾说:“读书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治病三年,便谓天下无方可用。
”这确是切身经验之谈。
B.“民主”这个外来词,最初音译为“德谟克拉西”,《新青年》戏称为“德先生”,以后又译为“惟民主义”、“民主主义”,最后“民主”一词才通行。
C.这首诗将两种相互对立的行为——“离别”与“相逢”,两种不同的情感——“伤心”与“庆幸”平列,展示爱情的美好与纯真,引发人们的强烈共鸣。
2010年高三语文第二次月考-----语文卷

兰五中2011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为150分钟。
2.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卷上。
3.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5分,其中选择题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一哄.而散(hòng) 载.歌载舞(zài )卡.壳(qiǎ)训诂.(gǔ)B.民脂.民膏(zhí)宵衣旰.食(gàn)手癣.(xiǎn)遒劲. (jìng)C.退避三舍.(shè)风靡.一时(mí)口角.(jué)隽.永(juàn)D.连篇累.牍(lěi)怙恶不悛.(quān)袚.除(fú)眩晕.(yūn)2.下列词语中有两个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坐阵金箍咒皇天后土为渊驱鱼,为丛驱鹊B.宣泻捅娄子翻云复雨文武之道,一张一弛C.厮打白内障日臻完善管中窥豹,略见一般D.诈取照像馆惹事生非筚路蓝缕,以启山林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最恰当的一组是()①西方国家元首习惯在圣诞新年期间对国民讲话,祝愿来年顺利。
不过,在春节这个中国的新年节日,他们同样会向华人拜年。
②《华尔街日报》的新闻报道通过________的笔锋净化着商业市场,正是它的舆论监督使上市公司不能为所欲为。
③即便是这些水草,也像它们生于斯长于斯的湖水一样无垢,使人心旷神怡,完全忘却了尘世的烦恼。
④过度的欲望与贪求无益于心理的健康。
因此要用心去品味人生中平凡的充实,在功名、财富的追求中多存几分,使心灵清澄。
A.专程尖利清静淡薄B.专程尖厉清净淡薄C.专诚尖利清净淡泊D.专诚尖厉清静淡泊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1930年最后一条野生袋狼被杀于墨本纳,……袋狼这个曾经繁盛的物种从地球上销声匿...迹.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年级语文月考试题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一、(共4小题,每小题3分,计12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狩猎(shòu) 荼毒(tú) 哽咽(yè) 长歌当哭(dàng)B.盛器(chéng) 哨卡(kǎ) 讣告(bǔ) 博闻强识(zhì)C.秕谷(bǐ) 画帖(tiě) 徇私(xùn) 呼天抢地(qiǎng)D.应允(yìng) 哺育(bǔ) 荷载(hé) 稳操胜券(quàn)2.下列语段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清代的学者积累知识是明代人无法望其项背的,许多传统的学问在清代复兴了,但这种繁荣是以清代的文化限制、压迫和文字狱为前提的。
清代是文字狱最频繁的时代,只言片语就有可能招致飞来横祸,清代一朝禁毁之书达数千种之多,制造出一种非常恐怖的氛围,弄得文人士大夫危若累卵,动辄得咎,他们只好躲进离现实最远的文字训诂和考据当中去了。
A. 望其项背B. 飞来横祸C. 危若累卵D. 动辄得咎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世界银行18日公布一项计划,目的是旨在帮助发展中国家追讨被腐败官员转移到境外的非法资产。
B.信息时代传媒方式的变化对高中生的课外阅读方式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传统的阅读方式已经发生了变化。
C. 藏戏形成、发展于民间,孕育、成长于雪域高原,具有群众基础广泛、乡土气息浓郁、强烈的民族风情和神奇的高原特色。
D.中国的现代汉语与现代文学,都是接受了西方语言学文学的影响,在长期实践中形成、完善和发展起来的。
4.将下列各句排序成语段,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诗词也是交际手段。
②一,不失身份;二,大家都可以参与;三,带有一些竞技性,有助于活跃气氛。
③能够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的,就是诗词。
④文人士大夫们搞社交活动,聊什么呢? ⑤最好的话题要符合以下的标准:A. ④①⑤②③B. ⑤②③④①C. ①④⑤②③D. ④⑤②①③二、(共3小题,每小题3分,计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玉文化的价值中华玉文化是伴随着玉器生产而产生的,正是中国玉器在上万年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玉文化体系,玉器逐渐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文化内涵。
玉器不仅是权力、等级的标志,而且是财富的一种炫示。
玉器是一种殓葬品。
用玉殓葬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开始,到了秦汉皇权独尊的时代,在孝道和厚葬风气的影响下,有数千年历史的葬玉日趋完善。
玉器也是一种吉祥物。
我国古代很早就视玉为祥瑞之物,明代以后,各种吉祥图案的玉佩玉饰尤其普遍,反映了人们祈求吉祥的共同愿望。
玉器更是德行操守的象征。
自春秋末年,随着社会制度的变革,统治阶级为了维护社会安定,巩固其国家权力而崇尚玉器,并从社会理念上提倡“君子比德于玉”,玉器作为德行操守的象征,日益受到重视。
玉器还是美好事物的代名词。
由于玉的直观美一直受到人们的钟爱,所以“玉”也就成为了一切美的事物象征,以“玉”为美的修饰词在古代文献中比比皆是。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重德、重义,不论贫富、贵贱,皆把玉视为中国文化的代表、民族文化的基石、情操和道德的化身。
玉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深入到中国人的血脉,是有七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留给当今世界极为宝贵的文化资源。
玉文化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考古等诸多价值。
中国玉器发展源远流长,最早出土的玉器是距今1.2万年的辽宁海城县小孤山仙人洞古人类洞穴遗址出土的三件绿色蛇纹石制作的砍斫器。
玉器的产生、发展和演变,贯穿于中国文化史的始终,与中华民族7000年的文明史同步。
中国的玉文化,延续时间之长,内容之丰富,范围之广泛,影响之深远,是世界上其他文化难以比拟的,其成就和辉煌不亚于伟大的万里长城和秦始皇兵马俑。
玉器往往表现出“天公之美”(质地)加“人工之美”(工艺)的社会美,它是天地造化和精美工艺的融合。
玉质感温润细腻,佩之则倍感体贴;它色感纯洁无暇,赏之则净化心灵;它音感清脆悦耳,听之则涤荡胸怀。
而这些美学要素结合起来,不禁会使人感叹玉石乃天地之精华,进而在崇敬、景仰之余产生神秘的美感,这种神秘的美感与宗教等相互联系,更加深了人们对玉的既爱又敬、不平凡中又蕴涵神秘的独特审美趋向。
“玉器时代”的玉器是中华民族自己的艺术,其文化品位最高,反映历史、社会风貌最为全面和深刻,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石和世界文化艺术的奇葩。
5.下面对中国玉器“文化内涵”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中国玉器在长期发展演变中形成了独特的玉文化体系,其文化内涵也越来越丰富,既是殓葬品,又是吉祥物,还是德行操守的象征和美好事物的代名词。
B.中国玉器是玉文化的核心,其文化内涵很丰富,既是权力、等级的标志,也是财富的炫示,又是人们心目中的祥瑞之物,还是德行操守的象征。
C.中国玉器的“文化内涵”很丰富,它既是权力、等级的标志,也是财富的炫示,并且又属于殓葬品、吉祥物,还是德行操守的象征和美好事物的代名词。
D.中国玉器在上万年的演变过程中,被赋予越来越多的文化内涵,它以殓葬品而作为财富的炫示,也是吉祥物,还是德行操守的象征和美好事物的代名词。
6.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玉器作为“德行操守的象征”,既跟玉器自身的文化内涵有关,也跟统治阶级的权力崇尚和社会理念的倡导有关。
B.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重德、重义,因而“玉”也就成为了美好事物的象征,以“玉”为美的修饰词在古代文献中很多。
C.中国玉文化源远流长,影响深远,成就和辉煌不亚于伟大的万里长城和秦始皇兵马俑,世界上其他文化难以相比。
D.玉器质感温润细腻,色感纯洁无暇,音感清脆悦耳,可让佩戴者倍感体贴,观赏者净化心灵,聆听者涤荡胸怀。
7.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华玉文化是伴随着玉器生产而产生的,可见玉器是玉文化的重要组成元素,玉器的社会内涵构成了玉文化的全部内涵。
B.中华民族一直都把玉视为中国文化的代表、民族文化的基石、情操和道德的化身,表明我们民族一致认同“玉”的文化内涵。
C.玉器的神秘美感与宗教等相互联系,产生了不平凡中又蕴涵神秘的独特美感,从而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玉的喜爱和崇敬。
D.辽宁海城县小孤山出土的三件砍斫玉器和玉器表现出来的多种美学要素,体现出玉文化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三、(共4小题,每小题3分,计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越王勾践)元年,吴王阖庐闻允常死,乃兴师伐越。
越王勾践使死士挑战,三行①,至吴陈②,呼而自刭。
吴师观之,越因袭击吴师,吴败于檇李,射伤吴王阖庐。
阖庐且死,告其子夫差曰:“必毋忘越。
”三年,勾践闻吴王夫差日夜勒兵③,且以报越,越欲先吴未发往伐之。
范蠡谏曰:“不可,臣闻兵者凶器也,战者逆德也,争者事之末也。
阴谋逆德,好用凶器,试身于所末,上帝禁之,行者不利。
”越王曰:“吾已决之矣。
”遂兴师。
吴王闻之,悉发精兵击越,败之夫椒。
越王乃以余兵五千人保栖④于会稽,吴王追而围之。
越王谓范蠡曰:“以不听子故至于此,为之奈何?”蠡对曰:“卑辞厚礼以遗之,不许,而身与之市。
” 勾践曰:“诺。
”乃令大夫种行成⑤于吴,膝行顿首曰:“君王亡臣勾践使陪臣种敢告执事:勾践请为臣,妻为妾。
”吴王将许之。
子胥言于吴王曰:“天以越赐吴,勿许也。
”种还,以报勾践。
勾践欲杀妻子,燔宝器,触战以死。
种止勾践曰:“夫吴太宰嚭贪,可诱以利,请间行言之。
”于是勾践乃以美女宝器令种间献吴太宰嚭。
嚭受,乃见大夫种于吴王。
种顿首言曰:“愿大王赦勾践之罪,尽入其宝器。
不幸不赦,勾践将尽杀其妻子,燔其宝器,悉五千人触战必有当也。
”嚭因说吴王曰:“越以服为臣,若将赦之,此国之利也。
”吴王将许之。
子胥进谏曰:“今不灭越,后必悔之。
勾践贤君,种、蠡良臣,若反国,将为乱。
”吴王弗听,卒赦越,罢兵而归。
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其后四年,越复伐吴,吴师败,越王乃葬吴王而诛太宰嚭。
(节选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注】①三行:排成三行。
②陈:通“阵”。
③勒兵:练兵。
④保栖:守卫居住。
⑤行成:议和,求和。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悉发精兵击越 悉:尽,全部。
B. 卑辞厚礼以遗之 遗: 赠送。
C. 乃见大夫种于吴王 见: 接见。
D. 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吊: 慰问。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 乃兴师伐越B. 越因袭击吴师乃不知有汉 因击沛公于坐C. 种还,以报勾践D. 若反国,将为乱作《师说》以贻之 久不见若影10.下列对省略句成分的补充,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越王勾践使死士挑战(于吴) B.越欲先吴未发(兵)往伐之C.(越)败之(于)夫椒 D.(王)勿许(之)也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允常死后,吴王阖庐兴兵伐越,越王勾践用敢死之士在阵前自杀的战术,击败吴王于檇李,阖庐被射伤,吴越由此结怨。
B. 越王勾践欲先发制人攻打吴国,范蠡认为攻战是违背道德的,提醒越王逆德而谋会有不利,勾践不听,结果有了会稽之耻。
C. 越王勾践知道吴太宰嚭贪婪,因此在战败之后,想到了派大夫文种偷偷送给他美女和珠宝玉器的计策,在太宰嚭的劝说下,吴王最终赦免了越王勾践。
D. 越王勾践被吴王赦免回国后,便开始卧薪尝胆,亲自耕作,礼贤下士,与百姓同甘共苦,终于战胜了吴国。
四.(24分)12.把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1)以不听子故至于此,为之奈何(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夫吴太宰嚭贪,可诱以利,请间行言之。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8分)枫桥夜泊 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在诗中作者写哪几种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征?(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补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