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测试题含解析
【初二政治试题精选】2018八年级历史上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测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8八年级历史上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测试题含
解析新人教版
5 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一、选择题
1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迷梦的战役是()
A 第三次长沙会战
B 武汉会战 c 台儿庄战役 D 淞沪会战
【答案】D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淞沪会战开始于1937年8月13日,是卢沟桥事变后,蒋介石为了把日军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导改变为由东向西,以利于长期作战,而在上海采取主动反击的战役。
中日双方共有约100万军队投入战斗,战役本身持续了三个月。
淞沪会战中日军因遭到国民党的顽强抵抗而损失惨重,这场战役对于中国而言,标志两国之间不宣而战、全面战争的真正开始,卢沟桥事变后的地区性冲突升级为全面战争,并彻底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计划。
故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了淞沪会战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
学生要掌握淞沪会战的时间、结果和意义。
2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与指挥中枢是()
A 南昌
B 延安 c 西安 D 瑞金
【答案】B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根据地君民顽强抗战,成为抗击日本侵略的中流砥柱,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是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
故答案为B。
【点评】知道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与指挥中枢,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本题难度适中。
人教版(新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全民族抗战时期,面对日军疯狂侵略,中华民族取得了鼓舞人心的胜利,下列不属于的是
A.百团大战B.台儿庄战役C.平型关大捷D.八一三事变
2.“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最后关头已临到,牺牲到底不屈挠。……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在卢沟桥事变中为国牺牲的将领有
21.(1)指南针:促进世界航海业的发展(大大促进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火药:促进了传入地区经济和科学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2)说明: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要贡献。
地位: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的东方主战场。
22.(1)鉴真。
A.北洋政府黑暗统治——国弱民贫B.井冈山会师——重庆谈判
C.全民族抗战——抗日战争胜利D.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长征
6.“它是近代以来中国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了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它”是:
A.虎门销烟B.台儿庄战役.抗日战争D.平型关大捷
(4)中国:百团大战;俄国: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战役。联合行动:政治上发表《联合国家宣言》、雅尔塔会议;军事上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
(5)世界人民团结起来,建立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对付共同的敌人;反法西斯战争的正义性;法西斯主义不得人心。各国人民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坚强不屈和英勇奋战等。
25.(1)指反法西斯联盟或国际反法西斯力量
C.孟良崮战役﹣﹣打退了国民党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D.北平解放﹣﹣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结束
二、简答题
21.自古以来,中国就为世界的进步和发展不断做出重要贡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人教版(新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单元检测题(解析版)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单元检测题一、选择题1.与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有因果关系的是()A.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B.全民族抗战爆发,国共正式合作C.张、杨发动西安事变D.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2.张学良曾与杨虎城一起发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爆发说明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地方与中央的矛盾B.中华民族和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C.国民党内部的矛盾D.国民党和共产党的矛盾3.明确规定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会议是()A.遵义会议 B.洛川会议C.瓦窑堡会议 D.中共七大4.自安倍再次组阁以来,国际社会围绕中日“钓鱼岛”争端和安倍参拜靖国神社进行了深刻地大讨论,逐渐形成一个共识:历史真相不容掩盖,军国主义不得人心。
下列历史事件中标志着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日本开始武装侵略并占领中国的是()A.卢沟桥事变 B.甲午战争C.南京大屠杀 D.九一八事变5.“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
……中国人民的巨大民族觉醒、空前民族团结和英勇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上述材料表明了( )A.苏美对日作战,对中国的有力配合,是中国抗战胜利的外因B.正义性的反侵略战争,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是抗战胜利的主要原因C.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是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D.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抗战胜利的主要原因6.“晴天霹雳太行山,万里阴霾一鼓收。
英帅朱彭筹此役,意扶危局定神州。
”诗中的“此役”指的是()A.平型关战役 B.台儿庄战役C.百团大战 D.淮海战役7.下列史实与结论搭配不正确的是A.九一八事变——抗日战争开始B.西安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C.台儿庄战役——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D.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战胜利做了重要准备8.“巍巍金陵,滔滔大江,钟山花雨,千秋芬芳。
一九三七,祸从天降,一二一三,古城沦丧,侵华倭寇,掳掠烧杀,尸横遍野,血染长江。
2018年秋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单元测试题: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单元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2015年,我国举行了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庆典。
八年抗日战争,中国人民最终取得了伟大胜利,其重大意义是()①是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②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胜利③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④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和中国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抗战,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
下列属于正面战场抗战的有①百团大战②台儿庄战役③平型关战役④武汉会战⑤长沙会战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②④⑤3.“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最后关头已临到,牺牲到底不屈挠……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1937年在这里发生了()A.八一三事变 B.九一八事变C.双十二事变 D.七七事变4.抗日战争是近代历史上空前规模的全民族的反侵略战争。
这场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是()A.平津守卫战 B.南京保卫战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5.“九一八”事变后,知名民主人士何香凝将自己的裙子送给蒋介石,并在裙子上赋诗一首:“妄自称男儿,甘受敌人气。
不战送江山,万世同羞耻……”诗中的“江山”是指()A.平津地区 B.东北地区 C.华北地区 D.华东地区6.下图反映的是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这个罪行指()A.南京大屠杀 B.“三光政策” C.细菌战 D.旅顺大屠杀7.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组织的大战役有()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长沙会战8.下列对中国抗日战争胜利意义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扭转了100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屡败局面B.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C.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D.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9.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是A.七七事变B.西安事变C.八一三事变D.国共合作宣言发表10.某校八年级几位学生在一次晚餐用餐过程中,七嘴八舌再现百团大战相关知识。
新人教版2018-2019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测试题含解析

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一、选择题1.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迷梦的战役是()A. 第三次长沙会战B. 武汉会战 C. 台儿庄战役 D. 淞沪会战【答案】D【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淞沪会战开始于1937年8月13日,是卢沟桥事变后,蒋介石为了把日军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导改变为由东向西,以利于长期作战,而在上海采取主动反击的战役。
中日双方共有约100万军队投入战斗,战役本身持续了三个月。
淞沪会战中日军因遭到国民党的顽强抵抗而损失惨重,这场战役对于中国而言,标志两国之间不宣而战、全面战争的真正开始,卢沟桥事变后的地区性冲突升级为全面战争,并彻底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计划。
故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了淞沪会战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
学生要掌握淞沪会战的时间、结果和意义。
2.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与指挥中枢是()A. 南昌B. 延安 C. 西安 D. 瑞金【答案】B【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根据地君民顽强抗战,成为抗击日本侵略的中流砥柱,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是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
故答案为B。
【点评】知道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与指挥中枢,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本题难度适中。
3.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提出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中国的重要会议是()A.中共“一大”B.中共“三大”C.中共“七大”D.中共“八大”【答案】C【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延安举行。
大会通过了毛泽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朱德《论解放区战场》的军事报告。
大会提出党的政治路线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故AB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共七大的有关知识,属于常考的知识点,难度适中。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单元检测题(解析版)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单元检测题一、选择题1.在115师的战前动员大会上,指挥官讲道:“同志们!中华民族正在经历着巨大的考验!我们要在敌人进攻平型关时,利用这一带的有利地形,从侧后猛击一拳,打一个大胜仗。
给敌人一个打击!给友军一个配合!给人民一个振奋!”文中的“敌人”和“友军”分别是A.美军和国民党军队 B.美军和八路军C.日军和国民党军队 D.日军和新四军2.下图照片是一座图形独特的纪念馆,从图中可以看到它纪念的事件发生的日期是:1931年9月18日,农历辛未年。
一个日本访问团为了反省战争罪恶要参观这座纪念馆,他们应去()A.南京 B.北京 C.武汉 D.沈阳3.该事件拉开了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序幕,中国在东方开辟了第一个大规模的反法西斯战场。
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形成。
该事件指的是()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台儿庄战役 D.七七事变4.“日本人、真凶暴、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导致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A.八国联军侵华 B.九一八事变 C.西安事变 D.卢沟桥事变5.下列史实与结论搭配不正确的是A.九一八事变——抗日战争开始B.西安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C.台儿庄战役——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D.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战胜利做了重要准备6.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发布命令:“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这个命令发布于()A.九一八事变时 B.双十二事变时C.七七事变时 D.八一三事变时7.为了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和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基础,我党特制定了政治路线。
这一路线制定于()A.中共“一大” B.八七会议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D.中共“七大”8.为了打破日、伪军对抗日根据地的分割和封锁,促进全国的抗战,1940年在彭德怀的率领下,八路军集中兵力对华北的日、伪军实施了大规模的破袭战,历史上称这次战役为()A.百团大战 B.台儿庄战役 C.长沙会战 D.淞沪会战9.“时间:1937年;参战部队:八路军一一五师;战果:歼敌一千余人;历史地位: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首次重大胜利。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测试题含解析

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一、选择题1 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迷梦的战役是()A 第三次长沙会战B 武汉会战C 台儿庄战役D 淞沪会战【答案】D【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淞沪会战开始于1937年8月13日,是卢沟桥事变后,蒋介石为了把日军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导改变为由东向西,以利于长期作战,而在上海采取主动反击的战役。
中日双方共有约100万军队投入战斗,战役本身持续了三个月。
淞沪会战中日军因遭到国民党的顽强抵抗而损失惨重,这场战役对于中国而言,标志两国之间不宣而战、全面战争的真正开始,卢沟桥事变后的地区性冲突升级为全面战争,并彻底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计划。
故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了淞沪会战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
学生要掌握淞沪会战的时间、结果和意义。
2 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与指挥中枢是()A 南昌B 延安C 西安D 瑞金【答案】B【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根据地君民顽强抗战,成为抗击日本侵略的中流砥柱,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是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
故答案为B。
【点评】知道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与指挥中枢,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本题难度适中。
3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提出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中国的重要会议是()A 中共“一大”B 中共“三大”C 中共“七大”D 中共“八大”【答案】C【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延安举行。
大会通过了毛泽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朱德《论解放区战场》的军事报告。
大会提出党的政治路线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故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共七大的有关知识,属于常考的知识点,难度适中。
学生要掌握中共七大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和意义。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测试卷(解析版)

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测试卷一、选择题(共25小题)1.蒋介石曾宣称:“我们的敌人不是倭寇而是土匪,东三省热河失掉了……我们应该要负责任……无论外面怎样批评诽谤,我们总是以先清内匪为惟一要务。
”对此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A.蒋介石领导的国民政府以先清除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为惟一要务B.蒋介石认为国民政府的主要敌人不是日本侵略者C.对于失掉东三省热河,蒋介石领导的国民政府愿意承担责任D.蒋介石认为国民政府的主要敌人是盘踞在深山老林的土匪2.蒋介石在台儿庄大捷后的电报中说:“此次台儿庄之捷,幸赖我前方将士之不惜牺牲,后方同胞之共同奋斗……”日本军方也公认战役的失败是中国方面“集中国力”,提出要促使国共“两党分裂”。
这些材料说明台儿庄战役胜利的根本原因是( )A.国军将士不惜牺牲B.后方同胞全力支援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八路军的支援配合3.为提醒大家牢记“九一八事变”,勿忘国耻,居安思危,我国每年都在9月18日鸣放防空警报。
当年,日本制造这一事变的借口是()A.西安事变B.柳条湖事件C.八一三事变D.一名士兵失踪4.为了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和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基础,我党特制定了政治路线。
这一路线制定于()A.中共“一大”B.八七会议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D.中共“七大”5.下列对中国抗日战争胜利意义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扭转了100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屡败局面B.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C.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D.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6.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下列事件与该纪念日无关的是()A.平型关大捷B.台儿庄战役C.百团大战D.渡江战役7.“淞沪会战”是抗战时期规模较大、战斗最惨烈的战役之一,其积极意义是A.显示了国军实力B.显示了八路军的实力C.粉碎了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D.日军迅速投降8.“……月自壬子,四十二天,杀我同胞,三十万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测试题含解析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一、选择题1.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迷梦的战役是()A. 第三次长沙会战B. 武汉会战C. 台儿庄战役D. 淞沪会战【答案】D【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淞沪会战开始于1937年8月13日,是卢沟桥事变后,蒋介石为了把日军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导改变为由东向西,以利于长期作战,而在上海采取主动反击的战役。
中日双方共有约100万军队投入战斗,战役本身持续了三个月。
淞沪会战中日军因遭到国民党的顽强抵抗而损失惨重,这场战役对于中国而言,标志两国之间不宣而战、全面战争的真正开始,卢沟桥事变后的地区性冲突升级为全面战争,并彻底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计划。
故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了淞沪会战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
学生要掌握淞沪会战的时间、结果和意义。
2.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与指挥中枢是()A. 南昌B. 延安C. 西安D. 瑞金【答案】B【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根据地君民顽强抗战,成为抗击日本侵略的中流砥柱,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是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
故答案为B。
【点评】知道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与指挥中枢,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本题难度适中。
3.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提出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中国的重要会议是()A.中共“一大”B.中共“三大”C.中共“七大”D.中共“八大”【答案】C【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延安举行。
大会通过了毛泽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朱德《论解放区战场》的军事报告。
大会提出党的政治路线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故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共七大的有关知识,属于常考的知识点,难度适中。
学生要掌握中共七大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和意义。
4.指挥中国军队血战台儿庄的将领是()A. 顾祝同B. 卫立煌C. 李宗仁D. 闫锡山【答案】C【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38年春日军从山东分两路南下,进攻徐州。
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在山东台儿庄同日军展开激战。
中国军队共歼敌一万多人,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因此指挥中国军队血战台儿庄的将领是李宗仁。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历史基础知识的能力。
重点掌握台儿庄战役及意义。
本题难度不大。
5.一位日本青年手举“向南京市民谢罪”的标语牌参加抗议日本右翼势力篡改历史教科书的活动(见下图)。
其“谢罪”针对的是日本侵略者()A. 签订的《马关条约》B. 发动的九一八事变C. 发动的七七事变D. 进行的南京大屠杀【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的“向南京市民谢罪”,联系所学知识,1937年12月,日本侵略军占领南京,对南京人民进行了长达六周的血腥大屠杀,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
A项签订的《马关条约》地点在马关,不符合题意。
B项发动的九一八事变地点在沈阳,不符合题意。
C项发动的七七事变地点在北平,不符合题意。
D项进行的南京大屠杀地点在南京,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南京大屠杀的史实。
6.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前,国际条件虽然不利,但仍以极大的勇气和毅力坚持下来,挡住了日本百万大军的进攻。
该情形的出现,主要是由于()A. 中国实行了全民族抗战B. 中国人民的持久抗战 C. 中国抗战的正义性 D. 日本的战略失误【答案】A【解析】【分析】抗战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抗击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洗雪了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中国人民为抗击法西斯侵略斗争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或主要原因是全民族抗战。
A项中国实行了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符合题意。
B项中国人民的持久抗战不是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不符合题意。
C项中国抗战的正义性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但不是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不符合题意。
D项日本的战略失误不是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7.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我军主动出击日军最大规模的战役,这次战役的主要目标是()A.破坏敌人的交通线,摧毁日伪军据点B.粉碎敌人的“蚕食”政策C.打退日伪军对抗日根据地的进攻D.粉碎国民党顽固派对抗日根据地的封锁【答案】A【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0年,为了打破日军对根据地的封锁、克服投降危险,中共领导的抗日力量主动出击日军,进行了百团大战,百团大战的主要目标是破坏敌人交通线、摧毁日伪军据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了百团大战的有关知识。
学生还要掌握百团大战的时间、领导人物和作用。
本题难度适中。
8.“十四年抗战”是指中国抗日战争开始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
关于这一事件的说法不恰当的是()A.它是日本蓄谋已久发动的侵略战争B.它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C.它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D.它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答案】C【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了侵略东北的战争,被称为九一八事变,这是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C项说法不正确,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ABD都符合九一八事变的内容和影响。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了抗日战争的有关知识。
学生要掌握14年抗战是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投降。
9.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这里的“时局”主要是指()A. 日本全面侵华B. 国共分裂对峙C. 美日争夺激烈D. 抗日高潮出现【答案】B【解析】【分析】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党中央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调停,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而不是正式形成。
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重大意义。
本题难度适中。
10.台湾自古是中国的领土。
回顾历史,甲午战争中被日寇侵占的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澎湖列岛回到祖国怀抱是在()A. 北伐胜利时B. 抗战开始时C. 抗战胜利后D. 新中国成立时【答案】C【解析】【分析】依据课本所学,1895年甲午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日本割占了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澎湖列岛。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签订的《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国际法律文件规定,日本必须无条件归还其窃取的中国领土。
1945年抗日战争的胜利,日本窃取的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澎湖列岛回到祖国怀抱。
C符合题意;北伐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取得胜利。
A不合题意;抗战开始时日本不断侵占中国的领土,B不合题意;新中国成立时结束了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
注意掌握台湾的相关知识点。
本题难度适中。
11.下表反映的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的概况,它是()战役时间战斗次数毙伤俘日伪军数破坏交通线拔掉据点3个半月1800多次4万多人2000多公里近3000个A.平型关战役 B.淞沪会战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答案】D【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0年8月,在彭德怀等指挥下八路军,在华北向日军发起大规模攻击,发动百团大战,这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
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表格数据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度适中。
学生要掌握百团大战的时间、领导人和意义。
12.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有句台词:“我们要主动‘关照’日本鬼子,让它尝尝被八路军打的滋味。
”能有力的证明这一台词的战役是()A. 渡江战役B. 台儿庄战役 C. 淮海战役D. 百团大战【答案】D【解析】【分析】题目中的“主动”关照日本一词可知这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战役,A项和C项属于解放战争时期,首先排除;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取得的最大的一次胜利,主要指挥者是国民党的李宗仁;百团大战是抗战时期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
所以D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
本题难度适中。
13.下列近代历史事件中,性质和其他三个明显不同的是()A. 西安事变B. 七七事变C. 九一八事变D. 八一三事变【答案】A【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36年12月12日,为迫使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张学良、杨虎城联合发动了“兵谏”事变,扣押了前来督战的蒋介石。
因此西安事变是一次“兵谏”;七七事变、九一八事变、八一三事变是日本发动的侵华事变,由此可知,西安事变的性质和其他三个明显不同,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西安事变知识点的识记能力。
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
熟记基础知识很重要。
本题难度适中。
14.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
下列史实与推论对应不正确的是()选项史实推论A 1937年,七七事变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B 1937年,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C 1938年,台儿庄战役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D 1937年,平型关大捷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A. AB. BC. CD. D【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史实与推论对应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粉碎敌人的“囚笼”,1940年8月,八路军在彭德怀指挥下,组织一百多个团,在华北两千多公里的战线上,发起百团大战。
主要目标是破坏敌人的交通线,摧毁日伪军的据点。
百团大战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A项1937年,七七事变和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对应正确,不符合题意。
B项1937年,淞沪会战和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对应正确,不符合题意。
C项1938年,台儿庄战役和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对应不正确,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的是百团大战,符合题意。
D项1937年,平型关大捷和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对应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