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抗日战争的胜利

合集下载

八年级历史上册 4.20 抗日战争的胜利(日本无条件投降)文字素材 北师大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4.20 抗日战争的胜利(日本无条件投降)文字素材 北师大版

第20课抗日战争的胜利——日本无条件投降1945年夏,德国法西斯已经灭亡,欧洲战争结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进入最后阶段,盟军在亚洲大陆各战场对日军发起反攻。

7月26日,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立即无条件投降。

但是,日本军国主义统治集团执迷不悟,继续负隅顽抗。

据此,盟国决定对日实行摧毁性打击的最后一役。

8月6日和9日,美国先后在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颗原子弹。

8月8日,苏联召见日本驻苏大使,通告苏联参加《波茨坦公告》,并宣布对日作战。

8月9日,苏联出兵我国东北,对日本关东军发动全面进攻。

同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

我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人民武装力量在全国各地向侵华日军发起强有力的攻势。

至此,日本法西斯的全面失败已成定局。

8月14日,日本政府照会美、英、苏、中四国政府,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

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以广播“终战诏书”形式正式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

9月2日,的同盟国代表接受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在停泊于日本东京湾的美军战列舰“密苏里”号上举行。

4分,日本政府、表日本帝国大本营在投降书上签字。

9时8分,高司令官的身份签字,降,然后是接受投降的中、美、英、苏等9个盟国代表分别代表本国依次签字。

签字结束后,数千架美式飞机越过“密苏里”号军舰上空,庆祝这个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时刻。

至此,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结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也落下帷幕。

南太平洋地区和太平洋诸岛的300多万日本军队,陆续向盟国投降。

其中,中国战区的投降仪式于9月9日在南京举行。

日方的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冈村宁次在投降书上签了字,并交出他的随身佩刀,以表示侵华日军正式向中国缴械投降。

同年9月3日,中国国民政府下令举国庆祝,放假1天,悬旗3天。

1951年8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出由周恩来总理签署的通告,确定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为9月3日。

通告指出:本院在1949年12月23日所公布的统一全国年节和纪念日放假办法中,曾以8月15日为抗日战争胜利日。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二、中共“七大”的召开
二、中共“七大”的召开
你知道中共七大召开的时间、地点吗?
你能归纳并理解中共七大的 主要内容吗? 中共七大的召开有何 伟大的历史意义?
1.召开:1945年5月在延安召开。
七大会场
周恩来和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在七大主席台上
2.主要内容
①政治上: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 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 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1945年9月2日,日本向盟国投降签字仪式在东京湾美 国战舰“密苏里”号举行。
日本外相重光葵代表 日本天皇和政府在投 降书上签字
中国代表徐永昌代表中国 政府在受降书上签字
降参 典加 礼中 的国 中战 国区 代台 表湾 合省 影受
四、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伟大意义
问题讨论
抗日战争以 中国的胜利
请结合史实,谈谈你对抗日战争 取得最后胜利原因的看法。
屈原 —— 指
日本屈服于美 国投下的两颗 原子弹。
蒋干——蒋
介石政府正 面战场组织 抗战的结果。
苏武——苏联
红军出兵东北, 一举击溃日本 关东军。
毛遂——毛泽
东领导的抗日 武装坚持敌后 抗战的结果。
课后练习
1.中共为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前途做准
而告终,原 因有哪些?
1.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① 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 勇的民族抗争,是决定性因素; ② 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起了中流砥柱作用; ③ 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
2.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1)国内意义: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 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一. 教材分析本课《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材的第22课。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中国的近代史,对中国的历史背景有了初步的了解。

本课主要讲述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历史意义,是学生对中国近代史的重要认识之一。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但是,对于抗日战争的细节和深层次原因可能还不够了解,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深化理解。

同时,学生可能对战争的历史事件比较感兴趣,需要引导他们关注战争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历史意义。

三.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抗日战争的胜利过程,理解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国家荣誉感和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抗日战争的胜利过程和历史意义。

难点: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深远影响。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和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抗日战争的胜利过程和历史意义,通过分析战争中的具体事件,理解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深远影响。

六. 教学准备教材、多媒体教学设备、战争相关的历史图片和视频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抗日战争的宣传片,引导学生回顾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抗日战争的胜利过程,包括主要战役和重要历史事件,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抗日战争的胜利历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深远影响。

教师通过提问和引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4.巩固(5分钟)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通过分析战争中的具体事件,总结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深远影响。

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5.拓展(5分钟)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通过查找资料和思考,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对中国的历史意义,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课的主要内容进行小结,强调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激发学生的国家荣誉感和民族自豪感。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抗日战争的胜利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抗日战争的胜利
• 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 对日本关东军发起进攻
1945 年 8 月 15 日, 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 条件投降
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即二战)胜利结束 的标志
台湾也回到祖国怀抱
我国台湾是在哪个时期哪个 事件中被迫割让给日本?
知识讲解三: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 日本侵略者又是怎样失败的?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伟大意义 又有哪些?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22课,共同 见证中华民族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 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知识讲解
知识讲解一:全民族坚持抗战
国民政府 政治诱降,军事打击
敌后抗日 根据地
占领区
加紧进攻 军事统治,经济掠夺
读课本P104,说一说日军侵华 政策有哪些改变
的 抗日战争 胜 胜利的原 利 因与伟大
意义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抗日战争的感悟和启示
随堂训练 1. 抗日战争的起止时间是( C ) A.1931.9.18~1945.9.2 B.1931.9.18~1945.8.15 C.1937.7.7~1945.8.15 D.1937.7.7~1945.9.2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 以卓越的政治领导力和正确的战略策 略,指引了中国抗战的前进方向
➢ 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坚持独立 自主、团结抗战,维护了团结抗战大局
➢ 勇敢战斗在抗日战争最前线,支撑起 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
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人民争取 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坚强核心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国民党亲日派 国民党顽固派
汪精卫1940 年 3 月在南京建 立伪国民政府
于1941 年 1 月制造了震惊 中外的“皖南事变

八年级历史第16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八年级历史第16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屈原‛“苏武‛ “蒋干‛ “毛遂‛ “共工‛
毛遂——毛泽
东领导的抗日 武装坚持敌后 抗战的结果。
共工——共产
党、国民党、 国际反法西斯 力量等共同努 力的结果。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在 抗击外来侵略的过程中, 都以失败而结束,为什 么抗日战争却能够取得 胜利?
“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一览表
名称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时间 1840-1842 1856-1860 1894-1895 国家 英国 英、法 日本 英法日美德俄 意奥 结果(中国) 失败 失败 失败 失败
4、中共七大召开的历 史意义:
为抗战胜利和实 现中国的光明前途 准备了条件
二、抗日战争的胜利(日本无条件投降)
1、1945年8月8日,百万苏联红军向中国东北的日本关 东军发起猛烈进攻。这是苏联红军解放大连时中国人 民欢呼庆祝的情景。
2、1945年8月6日和 9日,美国在日本广 岛和长崎投下了两 枚原子弹。这是执 行轰炸任务的战机 和原子弹爆炸后形 成的蘑菇云。
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中共七大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 意义是什么? 2.日本无条件投降的过程和时间如何? 3.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中国和世界产生 了什么样的影响?
一、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1、会议背景:
(1)、为了争 取抗日战争的最 后胜利。 (2)、为了在战 后建立一个独立、 自由、民主、统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 一、富强的新中 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杨家岭 中央大礼堂召开,历时50天。出席大会 国。 的正式代表547名,候补代表208名,共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1901
抗日战争
1937-1945
日本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2017年新编)《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说课稿)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2017年新编)《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说课稿)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2017年新编)《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2017年新编)中的一课,主要讲述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历史意义。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抗日战争的胜利原因、抗日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以及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抗日战争的胜利过程,认识抗日战争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抗日战争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抗日战争的胜利原因、抗日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以及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存在疑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解答学生的疑惑。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抗日战争的胜利原因,掌握抗日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认识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抗日战争的胜利原因,抗日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2.教学难点:抗日战争的胜利原因中,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共产的领导和人民战争的伟大力量等方面的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讲授法、提问法等教学方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文献资料等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抗日战争胜利的音频资料,引导学生回顾抗日战争的历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抗日战争的胜利原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合作探讨: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探讨抗日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抗日战争的经过和胜利的意义。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抗日战争的爆发、国共合作抗日的局面、抗日战争的胜利等方面。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经过和胜利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历史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学习了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对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于抗日战争的经过和胜利的意义可能了解不深,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于抗日战争中的英雄人物和重大事件感兴趣,可以借此机会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抗日战争的经过和胜利的意义,掌握抗日战争中的重要事件和英雄人物。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历史责任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抗日战争的经过和胜利的意义。

2.难点:抗日战争中的重要事件和英雄人物的评述。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抗日战争的经过和胜利的意义。

2.合作探讨:分组讨论抗日战争中的重要事件和英雄人物,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和经过。

4.情感教育:通过讲述英雄人物的故事,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历史责任感。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2.课件:制作课件,包括图片、文字和动画等,辅助教学。

3.视频资料:准备相关视频资料,用于展示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和经过。

4.作业素材:准备相关作业素材,包括练习题和案例分析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引发学生对抗日战争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抗日战争的经过和胜利的意义。

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知识点归纳: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知识点归纳: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广州、武汉沦陷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日军改变策略日军改变策略:①对国民政府进 行政治诱降,辅之以军事打击。②加紧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③加强对占领区的军事统 治和经济掠夺。
2. 在日本诱降下,国民党亲日派汪精卫公开叛国投敌,于 1940 年 3 月在南京建立伪国民政 府;国民党顾固派于 1941 年 1 月制造“皖南事变”。
3.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在敌后抗日根据地掀起了大生产运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打 破日、伪军的封锁。 4.共同抗敌民族英雄:①在枣宜会战中,第 33 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上将牺牲。 ②在反“扫荡”中,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牺牲。 ※5.中共七大:①时间、地点:1945 年 4 月;延安 ②内容:(1)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③选举产生了中央领导机关,毛泽东在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 ④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共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6)意义: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共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 的奋斗方向。 6.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率先发起局部反攻;1945 年 8 月,美国向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 弹;苏联出兵中国东北;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声明。 7.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9 月 2 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 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台湾重回祖国怀抱。(1931 年 9 月 18 日--1945 年 9 月 2 日 14 年抗 战) 8.抗战胜利的原因:(1)决定性因素: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 的民族抗争;(2)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3)世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 9.抗战胜利意义: ①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②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共带领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