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乡镇水利站现的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乡镇水利调研报告

乡镇水利调研报告

乡镇水利调研报告《乡镇水利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为了解乡镇水利设施的现状和发展需求,提出合理化建议,促进乡镇水利工作的改善和发展。

二、调研内容1. 乡镇水利设施的基本情况:包括水库、堤坝、灌溉系统等设施的建设情况、运行状况、维护情况等。

2. 水资源的利用情况:了解当地水资源的利用率、水质情况、污染情况等。

3. 乡镇居民对水利设施的需求:调查当地居民对水利设施的需求和意见,以及对水资源利用和保护的看法。

4. 乡镇水利工作存在的问题:探讨乡镇水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提出改进措施。

三、调研方法1. 实地调研:实地查看乡镇水利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了解当地居民的实际需求。

2. 问卷调查:向乡镇居民发放调查问卷,了解他们对水利设施和水资源利用的需求和看法。

3. 座谈会:与乡镇相关部门和专家学者进行座谈,深入探讨乡镇水利工作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四、调研结果1. 乡镇水利设施普遍存在老化和运行不畅的问题,需要加大投入进行维护和改造。

2. 水资源利用率不高,部分地区存在严重的水污染问题,亟需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治理。

3. 乡镇居民对灌溉设施和饮用水的需求较为迫切,需要加大对这些方面的投入和改善。

4. 乡镇水利工作缺乏专业化人才和资金支持,需要加强水利专业人才的培养和资金的投入。

五、建议1. 加大对乡镇水利设施的投入,提升设施的技术含量和运行效率。

2. 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加大对水污染的治理力度,保障乡镇居民健康用水。

3. 加大对水利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升乡镇水利工作的专业化水平。

4. 加强对乡镇水利工作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居民对水资源的保护意识和对水利设施的维护意识。

以上为《乡镇水利调研报告》内容,希望能够为乡镇水利工作的改善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农村水利设施调查报告

农村水利设施调查报告

农村水利设施调查报告一、引言近年来,农村发展水利设施成为许多地区关注的焦点。

水利设施是农村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对农民的生活和农业生产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因此,为了更好地了解农村水利设施的现状和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查,本报告旨在总结并分析我们的调查结果。

二、调查目的和方法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了解农村水利设施的基本情况,包括渠道、水库、水泵等设施的分布、数量和质量状况。

我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通过走访农户和与当地农村水利部门的洽谈,获得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

三、农村水利设施的分布根据我们的调查,农村水利设施的分布存在不均衡情况。

在一些发达地区,水利设施比较完善,涵盖了大部分农田,为农民提供了稳定的灌溉条件。

然而,在一些偏远的农村地区,水利设施的建设相对滞后,农民面临着极大的灌溉难题。

四、农村水利设施的数量我们的调查还显示,虽然水利设施在很多地方得到了建设和改造,但在全国范围内仍存在着数量不足的问题。

特别是在一些山区和贫困地区,农村水利设施的覆盖率相对较低,给当地农民的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因此,我们建议政府加大对农村水利设施的投入,加强农村水利设施的建设和改造。

五、农村水利设施的质量状况调查还发现,农村水利设施的质量状况参差不齐。

一些新建的水利设施在一开始使用时质量较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疏于维护和管理,导致设施老化,功能下降,影响了农业生产。

另外,一些农村水利设施在建设时存在质量问题,影响了正常的使用。

因此,我们呼吁加强对农村水利设施的维护和管理,确保设施能够长久地发挥作用。

六、农村水利设施的管理调查显示,农村水利设施的管理问题也不容忽视。

由于缺乏足够的财力和人力资源,许多地方的农村水利设施管理不到位,给设施的正常使用带来了很多不便。

因此,我们建议地方政府加强对农村水利设施的管理,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确保设施能够有效地运作。

七、农村水利设施的改进措施为了解决农村水利设施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改进措施:1. 增加投入: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水利设施的投入,提供足够的经费和资源,确保设施的建设和改造。

水利调查报告4篇范文

水利调查报告4篇范文

水利调查报告4篇我与市农村办、市水利局的同志一道,就新形势下特别是农村两工及堤防保护费取消后,如何加强农村水利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问题进行了一次专题调研。

通过调研,我们形成的一个基本看法与基本结论是:农村水利已经成为制约三农发展的瓶颈问题,成为构建和谐农村的严重问题,加快解决农村水利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迫在眉睫。

一、现状与问题:农村水利问题已到非解决不可的地步经过多年治水努力,虽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最大市情是水情,最大忧患是水患这一问题并没有根本改观,而且近年来有些问题呈现更加严峻的趋势。

1、堤防抗洪能力脆弱。

经过近__年大规模二期治理,我市堤防工程尤其是重点垸堤防抗洪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但由于泥沙淤积加快、工程老化严重、资金投入不足等多种因素影响,堤防标准依然不高,防洪形势依然严峻。

一是重点垸堤防险工隐患仍然较多。

我市5个重点垸一线大堤全长503.7公里。

到目前为止,按二期治理设计标准,重点垸还有52公里未达标;按历史最高水位标准,未达标堤段有352.0公里,占堤防总长的69.89%;此外,尚有病险穿堤建筑物77处,当冲当浪堤段104公里,砂基堤642处,两水夹堤39处,每年汛期险情不断。

二是蓄洪垸及一般垸堤矮单薄。

我市蓄洪垸和一般垸共有33个,其中万亩以上的22个,一线大堤全长618公里,其中556.2公里大堤欠高,309公里堤段为沙基沙堤,247公里堤段迎流当冲,一遇高洪险情频发。

三是撇洪工程和内江内湖防洪标准极低。

我市撇洪工程和内江内湖堤防总长1500多公里,线长面广,先天不足。

由于国家投资少,地方财政和群众投入有限,工程长年失修,防洪标准极低。

特别是五强溪等一批大型水库建成后,外河中高水位时间延长,致使内江内湖挤排撇洪机率减少,电排排水效益降低,高洪水位时间过长,防汛任务加重。

每到主汛期,内江内湖堤基翻砂鼓水、堤身散浸滑坡及穿堤建筑物险情接连不断,层出不穷,成为湖区人民的一块心病。

基层水利调研报告

基层水利调研报告

基层水利调研报告基层水利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基层水利状况,为进一步推动我国水利工作提供参考,特别是在农村地区。

通过实地走访和调查,收集信息和数据,全面了解基层水利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寻找改进和发展的思路和方向。

二、调研内容1. 农村供水情况:调查了农村供水设施的建设情况、供水井的数量和水质状况。

发现有一部分乡村供水设施老化严重,导致供水问题频发,并且供水质量不合格,导致农民饮用水困难。

2. 农田灌溉情况:通过走访农田灌溉管道和水渠,了解了农田灌溉设施的状况。

有的地方由于渠道损坏或阻塞,导致农田灌溉不便,影响了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3. 农村防洪排涝设施:调查了农村防洪排涝设施的情况,发现一些农村地区因为防洪设施不完善,每年都会面临洪水灾害的威胁,造成农作物严重受损。

4. 水土保持情况:了解了农村水土保持措施的落实情况,发现有的地方缺乏科学的水土保持措施,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农田退化。

三、调研结果1. 农村供水设施老化严重,供水质量不合格,需要加大基层供水设施改造和维护力度。

2. 农田灌溉设施不完善,需要加大投资,改善农田灌溉条件,提高农田水利设施的管理水平。

3. 农村防洪排涝设施不完善,需要加大投资,改善农村地区的防洪排涝条件,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

4. 农村缺乏科学的水土保持措施,需要加强农村水土保持工作,推广科学的水土保持技术和方法,减少水土流失,保护农田。

四、改进思路和方向1. 增加财政投入:加大对基层水利建设的投资,保证农村水利设施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2. 推行科学管理:加强对农村水利设施的管理和维护,提高管理水平,确保供水、灌溉、防洪等功能正常发挥。

3. 加强技术支持:加大对基层水利工作者的培训和技术支持,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技能。

4. 着重解决重点问题:在改进工作中,重点解决供水、灌溉和防洪排涝设施不完善的问题,确保农田水利设施的安全和正常运行。

五、总结基层水利建设是农村发展的重要一环,农村水利设施的完善和改善对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乡镇水利工作调研报告

乡镇水利工作调研报告

乡镇水利工作调研报告一、进一步提高对乡镇统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近年来,我县通过强化乡镇统计基础工作,乡镇统计工作水平逐步提高,乡镇统计数据总体上反映了乡镇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乡镇统计工作在服务党委、政府科学决策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是,我县乡镇统计工作还存在力量薄弱、经费不足、基础欠实、数据质量欠高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全县统计工作的科学性、准确性、及时性和一致性,影响了统计公信力和统计信息、咨询、监测作用的充分发挥。

当前,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乡镇统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各乡镇要充分认识统计工作的重要性,把统计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统计保障。

二、切实加强乡镇统计基础工作各乡镇人民政府要按照《省统计管理条例》及有关文件要求,设立乡镇统计站,并确保乡镇统计站独立开展统计工作,认真履行统计职能。

各乡镇要配备与工作任务相适应的2名以上业务精通、责任心强的高素质统计工作人员(其中专职综合统计员1名计台帐、统计工作制度,强化统计资料整理建档和统计数据管理工作。

三、提升乡镇统计信息化建设水平各乡镇要在统计部门为乡镇统计站已配备好"四机"(微机、打印机、电话机、传真机)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先进的统计技术设备,开通乡镇统计互联网,实现县、乡两级统计联网,保证网络畅通,确保统计网上直报工作顺利开展,提高统计工作效率。

要建立健全乡镇统计电子台帐,并建设好乡镇统计信息网站,最大限度地实现县、乡两级和部门之间的统计信息资源共享。

四、提高乡镇统计服务水平乡镇统计站要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认真履行服务职能,及时、准确地提供统计数据和信息。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要集中人力、财力、物力,组织做好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

同时,要突出抓好农业生产统计、工业统计、投资统计,进一步做好统计工作,完善手续,夯实基础,确保数出有源、数出有据。

乡镇水利站改革的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_

乡镇水利站改革的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_

乡镇水利站改革的调查报告一、*市乡镇水利站现状*市所辖6个县(市、区),现有68个乡镇办,改革前设有58个水利站,共有职工308人,其中正式工211人,临时工59人,退休职工38人。

乡镇水利站的设置,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按乡镇设置,由县市水利部门主管;二是按小流域设置,由县市水利部门主管;三是按乡镇设置,由乡镇政府主管。

目前乡镇水利站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是:1.人员结构不合理,技术力量薄弱。

主要表现在乡镇水利站人员学历偏低,专业技术人员偏少。

在270名在职职工中,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只占总人数的31.5%,有技术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只占总人数的38.6%。

2.体制不顺,机制不活。

多年来,乡镇水利站承担了大量的基层水利建设任务,如抗旱防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村水利工程维护管理、水资源开发保护等,这些工作大多具有很强的公益性,而政府又没有对乡镇水利站的公益性和经营性职能进行明确界定,并采取相应的财政政策或市场机制,以致长期以来职能混杂,难以建立合理有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3.经费紧缺,维系艰难。

*市六县区中,除咸安区水利站下放乡镇管理,人员工资由乡镇负担外,其余五县市均实行县水利局和当地乡镇双重管理,人员工资和管理经费由县水利局从财政拨款或水费返还中列支。

XX年五县市水利局共支付水利站经费121.6万元(其中财政仅为2.9万元),不足总费用的42%。

随着水利站改革的推进,市县水利局已不能继续收取水费,也就不能再列支水利站的相关费用,水利站经费来源面临更大的困难。

由于经费严重不足,职工收入低下,工作条件也极为艰苦,导致职工队伍不稳,人才难留。

二、*市乡镇水利站改革情况目前,*市水利站改革正随着全省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同步推进。

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1、站段(库)合一。

这种形式是将原水利站职能及有关人员就近并入一个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进行优化配置,达到减人、减支、不减事的目的。

嘉鱼县就是采用这种改革方式,对全县8个乡镇水利站进行了撤并。

乡镇水利调研报告

乡镇水利调研报告

乡镇水利调研报告乡镇水利调研报告一、研究目的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乡镇水利建设的现状和问题,为进一步改善乡镇水利设施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方法1. 实地调查:选择了几个乡镇进行实地走访,了解其水利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情况。

2. 问卷调查:制定了一份针对农民的问卷调查,以了解他们对乡镇水利设施的需求和满意度。

三、调研结果1.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实地调查发现,大部分乡镇的农田灌溉系统良好,农民的用水需求得到满足。

然而,一些乡镇的排水系统存在问题,导致田地内积水,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2.水利设施运行管理情况在实地走访过程中,观察到一些水闸因长时间不进行维护和清理而出现漏水现象,严重影响了其正常使用。

此外,由于农民使用水的不规范,造成浪费,加大了乡镇水利设施的压力。

3.农民对乡镇水利设施的需求和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大部分农民认为乡镇的水利设施基础设施较好,但希望有更好的排水系统来避免农田积水。

同时,一些农民希望能够得到更多的水资源,以满足其日常生活和农田灌溉的需求。

四、问题分析1.水利设施的运行管理不规范,维护不及时,导致设施的功能受到影响。

2.农民使用水的不规范,浪费水资源的问题亟待解决。

3.部分乡镇的排水系统存在问题,需要进行改善和更新。

五、建议1.加强水利设施的运行管理,定期维护和清理水闸,确保其正常运行。

2.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加强对农民节水意识的宣传教育。

3.改善和更新排水系统,确保农田不受积水影响。

4.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争取更多的资金投入乡镇水利建设。

六、结论乡镇水利设施建设相对完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强运行管理和设施改善。

增加对农民的宣传教育,提高节水意识,更好地利用和管理水资源。

同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争取更多资金投入乡镇水利建设,提高水利设施的整体水平。

农村水利设施调查报告

农村水利设施调查报告

农村水利设施调查报告农村水利设施调查报告⒈调查概况⑴调查目的本次调查旨在全面了解农村水利设施的现状,包括水源情况、灌溉工程、排水系统、水库、水井、管道等基础设施情况,以便为改善农村水利条件提供参考和依据。

⑵调查范围本次调查的范围涵盖了县所有农村地区。

⒉调查方法⑴问卷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以便获得农村居民水利设施的基本情况、满意度及意见建议等信息。

⑵实地考察通过实地考察的方式,对农村水源、排水系统、灌溉工程、水库、水井、管道等设施进行详细的调查,包括设施规模、维护情况等。

⒊水源情况调查⑴水源类型调查了农村使用的主要水源类型,包括自然水源、人工水源等。

⑵水源配套设施调查了水源周边的配套设施情况,包括取水设施、净化设备等。

⒋灌溉工程调查⑴灌溉管道及设备调查了灌溉工程的主要管道和设备,包括管道种类、长度、直径、阀门等情况。

⑵灌溉工程维护情况调查了灌溉工程的维护情况,包括是否存在破损、堵塞等问题,维护频次等。

⒌排水系统调查⑴排水管道及设备调查了排水系统的主要管道和设备,包括排水管道种类、长度、直径、排水口等情况。

⑵排水系统效果评估对排水系统的效果进行评估,包括排水速度、排水能力等。

⒍水库调查⑴水库基本情况调查了水库的面积、容量、年均蓄水量等基本情况。

⑵水库维护情况调查了水库的维护情况,包括是否存在漏水、破损等问题,维护频次等。

⒎水井调查⑴水井类型调查了农村使用的主要水井类型,包括普通井、抽水机井等。

⑵水井维护情况调查了水井的维护情况,包括是否存在堵塞、漏水等问题,维护频次等。

⒏管道调查⑴管道类型调查了农村使用的主要管道类型,包括自来水管道、供水管道等。

⑵管道维护情况调查了管道的维护情况,包括是否存在破损、渗漏等问题,维护频次等。

⒐结论与建议根据以上调查结果,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结论和建议内容根据实际调查情况填写)附件:⒈调查问卷⒉相关照片⒊相关统计表格法律名词及注释:⒈水资源管理办法:指国家和地方制定的管理水资源的法规文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乡镇水利站现状的调查报告
一、***市乡镇水利站现状
***市所辖6个县(市、区),现有68个乡镇办,改革前设有58个水利站,共有职工308人,其中正式工211人,临时工59人,退休职工38人。

乡镇水利站的设置,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按乡镇设置,由县市水利部门主管;二是按小流域设置,由县市水利部门主管;三是按乡镇设置,由乡镇政府主管。

目前乡镇水利站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是:1.人员结构不合理,技术力量薄弱。

主要表现在乡镇水利站人员学历偏低,专业技术人员偏少。

在270名在职职工中,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只占总人数的31.5%,有技术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只占总人数的38.6%。

2.体制不顺,机制不活。

多年来,乡镇水利站承担了大量的基层水利建设任务,如抗旱防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村水利工程维护管理、水资源开发保护等,这些工作大多具有很强的公益性,而政府又没有对乡镇水利站的公益性和经营性职能进行明确界定,并采取相应的财政政策或市场机制,以致长期以来职能混杂,难以建立合理有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3.经费紧缺,维系艰难。

***市六县区中,除XX区水利站下放乡镇管理,人员工资由乡镇负担外,其余五县市均实行县水利局和当地乡镇双重管理,人员工资和管理经费由县
水利局从财政拨款或水费返还中列支。

xx年五县市水利局共支付水利站经费121.6万元(其中财政仅为2.9万元),不足总费用的42%。

随着水利站改革的推进,市县水利局已不能继续收取水费,也就不能再列支水利站的相关费用,水利站经费来源面临更大的困难。

由于经费严重不足,职工收入低下,工作条件也极为艰苦,导致职工队伍不稳,人才难留。

二、***市乡镇水利站改革情况
目前,***市水利站改革正随着全省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同步推进。

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1、站段(库)合一。

这种形式是将原水利站职能及有关人员就近并入一个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进行优化配置,达到减人、减支、不减事的目的。

XX县就是采用这种改革方式,对全县8个乡镇水利站进行了撤并。

水利站撤并整合后,汛期的主要职责是防汛,非汛期的主要职责是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这样有利于水利工作的有机结合和站段技术力量的优化配置。

2、按小流域设水利服务中心。

即按县(市、区)小流域或水系设立水利服务中心,统一负责所在乡镇的基层水利工作。

XX县拟采用这种形式,将水利局按流域设立的7个水利中心站改为水利服务中心。

服务中心由两类人员组成,一是1-2名流域内相邻乡镇水利助理员,从现有水利站人员中竟聘产生,由财政供养。

二是转制聘用人员,走社会供养、自
收自支的路子。

3、乡镇水利助理员+水利服务公司。

这种形式是在乡镇选配一名年富力强、业务熟练的水利助理员,同时成立一个水利服务公司,作为基层水利发展的平台。

水利助理员主要承担政府对水利的行政管理和公益性事务,而水利服务公司主要提供社会化、市场化服务,实行企业化运作。

XX区拟采取这种形式。

三、***市乡镇水利站改革的启示
1、乡镇水利站改革势在必行。

搞好乡镇水利站改革是农村水利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水利站自身生存与发展的要求,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

因此,各级水利部门务必高度重视,站在推动农村水利事业发展,促进小康社会建设的高度,搞好乡镇水利站改革。

2、乡镇水利站改革应坚持三个原则。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有情操作的原则,立足于水利事业的长远发展和社会稳定,妥善制定人员安置方案。

二是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湖区、丘陵、山区、平原等不同特点,合理确定改革模式。

三是坚持有利发展、促进发展的原则,把建立农村水利事业发展的长效机制作为改革的根本目标。

3、乡镇水利站改革应做到三个结合。

一是水利站改革与水管单位体制改革相结合。

有条件的地方可把水利站并入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并按照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
严格定性定编,积极推行管养分离。

二是水利站改革与水价改革相结合。

要抓住水价改革的契机,理顺水价形成机制,同时大力发展农村供水等,进一步拓展水利站服务领域和发展空间。

三是水利站改革与农村水利发展相结合。

要抓住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加大农村水利建设投入力度的机遇,以体制与机制的创新,促进农村水利事业与水利站自身同步发展。

4、乡镇水利站改革要搭建好发展平台。

要结合实际,组建农村水利经济技术服务实体,作为促进农村水利事业发展新的载体和平台。

一方面协助政府搞好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另一方面以市场化方式,承接面广量大的小型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及运行管理任务。

5、乡镇水利站改革应妥善解决人财物问题。

一是要通过竞争上岗的方式,择优选配水利助理员,使其真正做到懂水利、爱水利、干水利。

二是要充分考虑分流人员的正当权益和要求,妥善解决退休人员的供养问题,为分流人员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创造必要的条件。

三是要及时对撤并的水利站进行清产核资,妥善解决水利站的债权债务问题。

6、乡镇水利站改革要加强组织领导。

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关系到农村水利事业的发展,关系到水利职工的切身利益,改革过程中的人员分流、债权债务处理以及改革后新
的基层服务组织的生存与发展都离不开国家的政策与资金支持。

要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完善的改革方案,做好职工的思想工作,争取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确保改革的各项工作健康有序地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