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施工--计算题实例
土木工程施工例题(3篇)

第1篇一、填空题1、土方工程中,将土按开挖难易程度分为八类,其中最易开挖的是[一类土]。
2、场地平整土方的计算方法有[方格网法]和[断面法]两种。
当场地地形较为平坦时,宜采用[方格网法];当场地地形起伏较大、断面不规则时,宜采用[断面法]。
3、土壁支护依据[开挖深度]、[宽度]、[土质]和[地下水位]的情况综合进行选择和设计,要求支护牢固可靠、安全方便。
4、影响基坑边坡稳定因素主要有[土的种类]、[基坑开挖深度]、[水的作用]、[坡顶堆载]、[震动]等五个方面。
5、某管沟宽度为8m,降水轻型井点在平面上宜采用[双排]布置形式。
6、影响填土压实质量的因素主要有[压实功]、[土的含水量]及[每层铺土厚度]。
7、按承载形状桩可分为[摩擦型桩]和[端承型桩]。
8、大模板角部连接方案采用[小角模方案]和[大角模方案]。
9、当柱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的边长和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的宽度[大于或等于2.5m]时,底板受力钢筋的长度可取边长或宽度的0.9倍,并宜[交错布置]。
10、施打群桩时,应根据[桩的密集程度]、[桩的规格]、[桩的长短]等正确选择打桩顺序以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
二、选择题1、下列哪项不属于土方工程中的常见问题?()A. 土方坍塌B. 流砂现象C. 土体变形D. 混凝土裂缝答案:D2、下列哪种土质易发生流砂现象?()A. 粗砂土B. 粘性土C. 砾石土D. 砂砾土答案:B3、土方工程中,为了减轻繁重的体力劳动,提高生产效率加快工程进度,应尽可能采用哪种施工工艺?()A. 人工施工B. 半机械化施工C. 机械化施工D. 全机械化施工答案:C4、下列哪种方法可以降低地下水位?()A. 水下挖土法B. 冻结法C. 枯水期施工D. 井点降水答案:D5、在土方工程中,以下哪种因素对填土压实质量影响最大?()A. 土的含水量B. 压实功C. 每层铺土厚度D. 土的干密度答案:A三、简答题1、简述土方工程中常见的施工问题及防治措施。
土木工程施工的计算题

以下是一道关于土木工程施工的计算题:【题目】某土木工程施工项目,需要在一片空地上开挖一个长方形的基坑。
基坑的长为100米,宽为80米,深度为6米。
基坑的四边均需要进行放坡处理,放坡的坡度为1:1.5。
请计算以下内容:1. 挖土的土方量是多少?2. 如果基坑底面需要铺设一层厚度为0.2米的砂垫层,那么需要多少砂料?3. 假设挖出的土方需要外运,每辆运输车的容量为5立方米,外运土方量是多少?需要多少辆运输车?【解题过程】1. 计算挖土的土方量首先,我们需要计算基坑的底面积和上口面积。
基坑的长为100米,宽为80米,因此基坑的底面积为:Sa = 100米× 80米 = 8000平方米基坑的深度为6米,因此基坑的体积为:V = Sa × 深度 = 8000平方米× 6米 = 48000立方米因此,挖土的土方量为48000立方米。
2. 计算砂垫层的砂料量基坑底面需要铺设一层厚度为0.2米的砂垫层,因此砂垫层的体积为:V' = Sa × 砂垫层厚度 = 8000平方米× 0.2米 = 1600立方米砂料的密度一般取为1.5吨/立方米,因此需要的砂料重量为:W' = V' × 砂料密度 = 1600立方米× 1.5吨/立方米 = 2400吨3. 计算外运土方量和运输车次数假设挖出的土方需要外运,每辆运输车的容量为5立方米,外运土方量为48000立方米,因此需要的运输车次数为:N = 外运土方量 / 每辆运输车容量 = 48000立方米 / 5立方米/车 = 9600车【答案】1. 挖土的土方量为48000立方米。
2. 需要2400吨砂料。
3. 外运土方量为48000立方米,需要9600辆运输车。
土木工程施工复习计算题

1、某基坑深3.8m 、长45m 、宽25m ,四边放坡,坡度1:0.5,实测土的最初可松性系数为1.24,最终可松性系数为1.04,问挖土土方量(天然状态)为多少? 拟在地坪以下浇混凝土体积为2890 m 3,则回填土(松散状态)需留置多少?外运土若采用斗容量为6 m 3的汽车运土,则需运多少车次?32014799))8.325()8.345()2/8.325()2/8.345(42545(68.3)4(6m F F F h V =+⨯+++⨯+⨯+⨯⨯=++=3/0220224.104.128904799m K K V V V s s =⨯-=⋅-=填 车次车填运593622022.14799=-⨯=-=V V VKs n2、某场地的方格网如图所示,方格网边长a=20 m ,泄水坡度取ix=0.3%,iy=0.2%,试用挖填平衡法确定挖、填土方量。
2-2解:1、场地设计标高:[]mH H H H nH 18.43)40.4399.42(4)56.422.4294.4379.4215.4470.43(2)79.4288.4148.4403.43(641)432(4143210=+⨯++++++⨯++++⨯=+++=∑∑∑∑2、泄水坡度度调整后各点设计标高:3、各点的施工标高:4、确定零线及挖填区域:5、计算挖、填土方量:32223223223204.50595.4463.129316.167.14263.21)11.167.08.019.0(4208.035.019.0620)19.067.017.19.0(42035.067.016.0620)16.09.07.02(62067.061.051.0620m V =+++++=++⨯+++++⨯+-+⨯+⨯=∑挖322232223232271.51395.6363.167.15025416.163.2167.20)11.144.08.061.0(4208.035.019.0620)19.091.077.02(620)16.091.017.13.0(42035.067.016.062067.061.051.0620)51.03.026.02(620m V =++++++=++⨯+-+⨯+++++⨯+⨯+-+⨯=∑填3、某基坑面积为18 m ×28 m ,深5 m ,边坡坡度系数为0.5,地下水为潜水,水位离地面1m ,不透水层离地面9 m ,渗透系数经现场抽水试验得,K=6.8 m/d ,水力坡度为1/10,拟采用轻型井点降水,井管管径为50mm ,长6 m ,滤管管径为50mm ,长1.2 m ,总管管径为100mm ,长4m ,每0.8 m 有一接口,试进行该轻型井点系统设计并画出布置图。
土木工程施工计算答案(3篇)

第1篇一、梁的混凝土用量计算1. 梁截面尺寸:宽b=300mm,高h=600mm,长L=6000mm2. 梁体积计算公式:V = L b h3. 梁体积计算:V = 6000 300 600 = 108000000 mm³4. 混凝土密度:ρ = 2400 kg/m³5. 梁混凝土用量计算:m = V ρ = 108000000 2400 = 259200000 g = 259.2 kg二、板的混凝土用量计算1. 板厚度:t = 100mm2. 板面积计算公式:A = L b3. 板面积计算:A = 6000 300 = 1800000 mm²4. 板体积计算公式:V = A t5. 板体积计算:V = 1800000 100 = 180000000 mm³6. 板混凝土用量计算:m = V ρ = 180000000 2400 = 432000000 g = 432.0 kg三、柱的混凝土用量计算1. 柱截面尺寸:宽b=300mm,高h=300mm,长L=6000mm2. 柱体积计算公式:V = L b h3. 柱体积计算:V = 6000 300 300 = 540000000 mm³4. 柱混凝土用量计算:m = V ρ = 540000000 2400 = 1296000000 g = 1296.0 kg四、混凝土总用量计算1. 梁混凝土用量:259.2 kg2. 板混凝土用量:432.0 kg3. 柱混凝土用量:1296.0 kg4. 混凝土总用量:259.2 + 432.0 + 1296.0 = 1997.2 kg综上所述,该住宅楼混凝土结构施工的混凝土用量为1997.2 kg。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还需考虑损耗、误差等因素,建议采购适量多余的混凝土以备不时之需。
第2篇题目:某建筑基坑开挖,已知基坑尺寸为长50m、宽40m、深6m,土方开挖采用1:1.5的边坡,求该基坑土方开挖总量。
土木工程施工计算题题库

土木工程施工计算题1、某基坑深、长45m 、宽25m ,四边放坡,坡度1:,实测土的最初可松性系数为,最终可松性系数为,问挖土土方量(天然状态)为多少? 拟在地坪以下浇混凝土体积为2890 m 3,则回填土(松散状态)需留置多少?外运土若采用斗容量为 6 m 3的汽车运土,则需运多少车次?32014799))8.325()8.345()2/8.325()2/8.345(42545(68.3)4(6m F F F h V =+⨯+++⨯+⨯+⨯⨯=++=3/0220224.104.128904799m K K V V V s s =⨯-=⋅-=填 车次车填运593622022.14799=-⨯=-=V V VKs n2、某场地的方格网如图所示,方格网边长a=20 m ,泄水坡度取ix=%,iy=%,试用挖填平衡法确定挖、填土方量。
2-2解:1、场地设计标高:[]mH H H H nH 18.43)40.4399.42(4)56.422.4294.4379.4215.4470.43(2)79.4288.4148.4403.43(641)432(4143210=+⨯++++++⨯++++⨯=+++=∑∑∑∑2、泄水坡度度调整后各点设计标高:3、各点的施工标高:4、确定零线及挖填区域:5、计算挖、填土方量:32223223223204.50595.4463.129316.167.14263.21)11.167.08.019.0(4208.035.019.0620)19.067.017.19.0(42035.067.016.0620)16.09.07.02(62067.061.051.0620m V =+++++=++⨯+++++⨯+-+⨯+⨯=∑挖322232223232271.51395.6363.167.15025416.163.2167.20)11.144.08.061.0(4208.035.019.0620)19.091.077.02(620)16.091.017.13.0(42035.067.016.062067.061.051.0620)51.03.026.02(620m V =++++++=++⨯+-+⨯+++++⨯+⨯+-+⨯=∑填2、已知设计配合比为: 1:S :G :W=1:::,每m 3水泥用量为300kg ,工地现场测出砂含水率为3%,石子含水率为1%,试求施工配合比;每m 3混凝土的配料用量;搅拌机出料容量为260L ,则每盘所需的配料用量。
土木工程施工计算题(3篇)

第1篇一、题目背景某简支梁桥,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梁,桥梁全长为60米,桥面宽度为9米,行车道宽度为7米,两侧各设0.5米的人行道。
桥梁横截面设计为等截面矩形,截面尺寸为1.2米×0.25米。
梁高为0.8米,梁底至桥面净空为4.5米。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钢筋强度等级为HRB400。
现将桥梁分为10个节段进行预制。
二、题目要求1. 计算桥梁混凝土总用量。
2. 计算桥梁钢筋总用量。
三、解题过程1. 计算桥梁混凝土总用量(1)计算单个梁节段的混凝土用量梁节段混凝土体积 = 梁长× 梁宽×梁高= 60米× 1.2米× 0.8米= 57.6立方米(2)计算桥梁混凝土总用量桥梁混凝土总用量 = 单个梁节段混凝土用量× 节段数量= 57.6立方米× 10= 576立方米2. 计算桥梁钢筋总用量(1)计算单个梁节段钢筋用量钢筋用量 = 梁长× 梁宽× 梁高× 钢筋配筋率梁节段钢筋配筋率 = 钢筋总面积 / 梁节段混凝土体积钢筋总面积= 2 × 梁宽× 梁高× 钢筋直径× 钢筋间距钢筋直径取为16mm,钢筋间距取为100mm。
钢筋总面积= 2 × 1.2米× 0.8米× 16mm × 100mm= 38400平方毫米钢筋配筋率 = 38400平方毫米 / 57.6立方米× 1000= 6.67%梁节段钢筋用量 = 57.6立方米× 6.67%= 3.84立方米(2)计算桥梁钢筋总用量桥梁钢筋总用量 = 单个梁节段钢筋用量× 节段数量= 3.84立方米× 10= 38.4立方米四、答案1. 桥梁混凝土总用量为576立方米。
2. 桥梁钢筋总用量为38.4立方米。
五、注意事项1.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用量及钢筋用量可能会因施工工艺、现场条件等因素而有所调整。
土木工程施工计算题

土木工程施工计算题涉及到基坑工程、混凝土工程、土方工程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以一个基坑工程为例,详细解析土木工程施工计算题的解题过程。
【题目】某基坑工程,基坑长50米,宽40米,深5.5米,四边放坡,边坡坡度1:0.5。
已知土的最初可松性系数Ks为1.14,最终可松性系数K's为1.05。
试计算以下内容:1. 挖土土方量是多少?2. 如果混凝土基础的体积为3000立方米,则回填土为多少?3. 多余土方外运,外运土方量为多少?4. 如果用斗容量3立方米的汽车运土,需运多少次?【解题过程】1. 挖土土方量计算根据基坑的尺寸,可以计算出基坑底面积Sa为50米×40米=2000平方米。
基坑上口面积Sb为(50米+2×0.5米×5.5米)×(40米+2×0.5米×5.5米)=2525平方米。
因此,挖方量Vw为1/3×H×(Sa-Sb),其中H为基坑深度,即5.5米。
代入数值,得到挖方量Vw=12393立方米。
2. 回填土计算回填土的体积应等于基坑底面积乘以基坑深度,即Vt=Sa×H=2000平方米×5.5米=11000立方米。
3. 多余土方外运量计算多余土方外运量即为挖方量减去回填土的体积,即Vex=Vw-Vt=12393立方米-11000立方米=1393立方米。
4. 运土次数计算如果用斗容量为3立方米的汽车运土,则每次运输量为3立方米。
因此,总运输次数N=Vex/每次运输量=1393立方米/3立方米=464.33次。
由于运输次数必须是整数,所以需要向上取整,即需运465次。
【答案】1. 挖土土方量为12393立方米。
2. 回填土为11000立方米。
3. 多余土方外运量为1393立方米。
4. 如果用斗容量为3立方米的汽车运土,需运465次。
土木工程施工计算题

1.计算下图双代号网络图各项时间参数。
并找出关键线路。
(10分)1.计算下图双代号网络图各项时间参数。
并找出关键线路。
(10分)假设:⑴ ET 1=0 ⑵ LT 10=ET 10=12关键线路:①→②→④→⑧→⑨→⑩2.基坑底宽1.8m ,深3m ,地下水位距地面1.2m ,土方边坡1:0.5,采用轻型井点降水。
试确定: ⑴ 平面布置类型;⑵ 井点管最小埋深及要求的降水深度;⑶ 当采用6m 长井点管时,其实际埋深及降水深度。
(8分)2.解: ⑴ 计算基槽上口宽度:(2分)∴ 采用单排线状布置。
(1分)⑵ 最小埋深H A 及降水深度S :(1.5分)mm mH B 68.435.028.128.1<=⨯⨯+=+=mh H S mILh H H A 3.22.15.032.158.4)0.135.08.1(415.031111=-+=-+==+⨯+++=++≥(1.5分) ⑶ 若采用6m 井点管,确定HA 和S :(1分)(1分)3.某工程由十项工作组成,各项工作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关系如下所述:A 、 B 均为第一个开始的工作,G 开始前,D 、P 必须结束,E 、F 结束后,C 、D 才能开始; F 、Q 开始前,A 应该结束;C 、D 、P 、Q 结束后,H 才能开始;E 、P 开始前,A 、B 必 须结束;G 、F 均为最后一个结束的工作。
上述工作持续时间如下表所示:五、绘图题(5分)逻辑关系正确得3分(每错一处扣0.5分,最多扣3分);编号正确得1分;工作名称、持续时间标注得1分。
mS mH A 52.3)58.48.5(3.28.52.00.6=-+==-= 82.某工程的流水施工参数为:m =6,n =4,D i 如下表。
试组织流水施工方案。
2.解:可采用分别流水方式。
⑴确定流水步距:∴ K Ⅱ,Ⅲ=5(天) ∴ K Ⅱ,Ⅲ=5(天)∴ K Ⅲ,Ⅳ=3(天)⑵确定工期:⑶绘制水平图表:①K Ⅰ,Ⅱ: 4,7,9,12,14,17 2,6, 9,11,14,18 - 4,5,3, 3, 3, 3,-18 - ②K Ⅱ,Ⅲ:2,6,9,11,14,18 3,6, 8,10,13,16 2,3,3, 3, 4, 5,-16 ③K Ⅲ,Ⅳ: 3,6,8,10,13,16 3,7,11,13,17,21 - 3,3,1, -1, 0, -1,(天))()(344424433551111,=++++++++=-++=∑∑∑∑=-=+CZ D K T zhm i zh i n j j j3.计算钢筋的下料长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木工作施工计算题实例
1、已知某混凝土的实验室配合比为1:2.37:4.41,水灰比为0.55,水泥用量为300kg/m3,现场测出砂石的含水率分别为5%和1%,若用装料容量为500L的搅拌机拌制混凝土(出料系数为0.65),求施工配合比及每盘配料量(用袋装水泥)。
解题步骤:
(1)由实验室配合比求施工配合比,也就是以水泥为基础,沙砂和石分别加上各自的含水率,算出水泥与含水的砂、石的比值。
具体如下:
施工配合比=1:2.37×(1+0.05):4.41×(1.01)
=1:2.49:4.45。
(2)计算每盘混凝土的出料容量,公式为:出料容量=装料容量×出料系数。
具体如下:
出料容量=500L×0.65=0.5m3×0.65=0.325 m3。
(3)计算每盘的配料量,即水泥、砂、石、水的用量。
具体如下:水泥:300kg/m3×0.325 m3=97.5kg。
(用袋装水泥,一袋50kg,取2袋,100kg)。
砂:100kg×2.49=249kg。
(以水泥为基础进行计算,水泥为100kg)
石:100kg×4.45=445kg。
(以水泥为基础进行计算,水泥为100kg)
水:先要根据水灰比减去砂、石的实际含水比例,计算出施工的实际用水比例,即:
实际用水比例=0.55-2.37×0.05-4.41×0.01
=0.55-0.1185-0.0441
=0.3874
所以水的用量为:100kg×0.3874=38.74kg。
(以水泥为基础进行计算,水泥为100kg)
2、某工程由8项工作组成,它们的持续时间和网络逻辑关系如下表所示,试绘制双代号网络图,找出关键线路(以工作表示),并计算工期。
H F、G —— 6 解题步骤:
(1)绘图
①绘制工作A
②绘制A的紧后工作B
③绘制B的紧后工作C、D、E。
注意三者的上下顺序。
看表格发现,C有2个紧后工作F、G,分别也是D、E的紧后工作,所以C应该在中间,D、E在上下。
④绘制D的紧后工作F。
同时它也是C的紧后工作,所以要添加从一个节点⑤出发的虚工作。
⑤绘制E的紧后工作G。
因为G的紧后工作是H,而F的紧后工作也是F,所以F、G指向同一个终止节点⑦。
同时,因为G也是C的紧后工作,所以要添
加从一个节点⑤出发的虚工作。
⑥绘制F、G的紧后工作H。
整个双代号网络图绘制完毕。
(2)寻找关键线路(以工作表示)。
根据绘制的双代号网络图,找出所有的线路,并分别计算持续时间。
①ABDFH=6+7+3+10+6=32天。
②ABCFH=6+7+5+10+6=34天。
③ABCGH=6+7+5+8+6=32天。
④ABEGH=6+7+4+8+6=31天。
根据上述计算,发现第②条线路持续时间最长,即关键线路为ABCFG。
(3)计算工期
工期就是关键线路的持续时间,即34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