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序贯治疗(半年会)(1)
丁苯酞的序贯治疗

丁苯酞的序贯治疗
张晓雪;张景平
【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
【年(卷),期】2017(033)032
【摘要】丁苯酞是我国第一个将序贯疗法写进指南的药物.坚持序贯治疗,可以有效减少卒中残障,具有成本低、效果好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总页数】2页(P17-18)
【作者】张晓雪;张景平
【作者单位】130051 长春市中心医院;130062 吉林省医疗器械检验所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丁苯酞序贯治疗并用支架成形术治疗脑梗死合并颈内动脉中重度狭窄的疗效 [J], 赵小妹;周炜;孙海川;刘永刚;任翠剑;王宁;赵静;齐伟静;许云鹤;曹姗;高爱民
2.丁苯酞注射液序贯丁苯酞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分析[J], 何润源
3.丁苯酞序贯治疗对于大面积脑梗死急性期后的临床疗效 [J], 张丽;郑伟
4.介入治疗联合丁苯酞序贯治疗急性脑梗死并颈动脉中、重度狭窄的有效性分析[J], 李江涛
5.介入治疗联合丁苯酞序贯治疗急性脑梗死并颈动脉中、重度狭窄的有效性分析[J], 李江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序贯疗法

3序贯疗法3·1提出序贯疗法的背景儿科细菌感染发生率远较成人为高,使抗生素的应用日益增加,造成患儿家长负担过重。
同时静脉补液较久也增加了患儿痛苦。
事实上,除深部组织感染如细菌性脑膜炎、骨髓炎及深部脓肿外,口服足量抗生素能进入大部分组织,达到一定浓度,控制炎症。
近年来观察到,有些感染在静脉应用抗生素24~72h后,临床表现即有所好转,提示可改为口服用药。
20世纪90年代开始,欧美国家就有对社区获得性肺炎采用静脉用药2~3d后改用口服的治疗方法,取得了很好效果,这就是序贯疗法[1]。
序贯疗法的依据是:在感染早期阶段,感染部位的细菌大量繁殖,细菌数量多,炎症反应也剧烈,因此用静脉给药,能使药物迅速达到感染部位,并在感染部位达到最低抑菌浓度(MIC),以控制细菌生长,有效地杀菌。
当病情改善及稳定后,给口服治疗量的药物可维持血药浓度大于MIC,维持炎症部位的药物浓度,继续起到杀菌作用。
3·2序贯疗法的应用采用序贯疗法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感染部位、感染程度以及选择适当的时机。
许多临床医生认为20%以上的患者在病情好转或稳定后,若继续住院治疗,将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2]。
但并非所有患者均能接受序贯治疗,有些感染性疾病的确需要静脉较长疗程的治疗,如老年患者、有各种并发症的患者,以及并发严重贫血、糖尿病及胃肠道功能障碍等患者。
序贯疗法的原则是采用同类抗生素或抗生素相仿的不同类药物[3],分静脉及口服两个阶段进行。
静脉一般用2~3d,口服根据病情可用3~5d或更长。
口服药的选择中,较多用头孢菌素类及新一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这些抗生素均有良好的生物利用度,患者的依从性也好。
由静脉给药改为口服给药的临床标准为:①经静脉用药后病情好转或稳定,体温恢复正常;②口服能耐受,无胃肠道功能紊乱或吸收障碍,如呕吐及腹泻;③无同时口服其它能引起药物互相作用而影响吸收的药物;④对口服药无过敏史。
3·3序贯疗法的优点在保证患者有效治疗情况下,采用序贯疗法有下列优点:①早停静脉注射可减少局部感染;②早日出院可减少院内感染;③减轻患者痛苦及家庭负担;④节省医疗资源[4]。
坚持序贯治疗

0-1级所占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 0-1级所占百分比高于B组。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2013;126 (18) 22
恩必普研发部在申报修改说明书: 目前正在申报修改说明书序贯治疗至 90 天,国家药监局 已经受理,预计年内会通过审批。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5(38)4:251-254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05;2(3):112-115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8(41)11:727-730
15
恩必普软胶囊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能力
Ⅱ期临床结果 Ⅲ期临床结果
Ⅳ期临床结果
恩必普治疗后第11天生活能力状态改善优于治疗前, 第21天治疗结果明显优于第11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6个月
治疗 目标
急性期 血管再通,改善血流灌注, 挽救半暗带,减轻神经功能损伤 血管再通,改善血流灌注, 急性期 挽救半暗带,减轻神经功能损伤 恢复期
干预脑缺血损伤的关键靶点及超微结构, 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减少机体残障
4
溶栓治疗现状
美国 中国 1.6%
第一时间,未得到溶栓治疗的 98.4%的患者何去何从?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5(38)4:251-254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05;2(3):112-115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8(41)11:727-730
17
恩必普软胶囊Ⅱ-Ⅳ期临床研究表明: 患者连续使用恩必普软胶囊 20天,NIHSS评分、BI评 分、总有效率等全面优于对照组及使用 10 天的患者,安 全性好。
48小时
30天
6个月
治疗 目标
序贯治疗

序贯治疗序贯治疗又称“转换治疗”,是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和欧洲学者提出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指使用药物治疗疾病时,初期采用胃肠外给药(静脉注射)2~3天,待临床症状基本稳定、病情改善后,改为口服药物治疗。
1简介序贯治疗涉及的范围较广,包括抗菌药物的序贯治疗、抗病毒药物的序贯治疗和抗肿瘤药物的序贯治疗等,其中以抗菌药物的序贯治疗应用最为广泛。
序贯疗法一般用来治疗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指人工周期,从月经期第5天开始,每晚服用己烯雌酚1mg,连服20天,在服药第11天后,每天加服安宫黄体酮6~10mg,两药同时用完停药后3~7天会出血,一般3个周期后可以自发排卵。
2优点序贯治疗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①序贯治疗可以极大程度地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节省个人和医疗机构的经费支出,节约有限的经济资源,减少患者住院所带来的相关社会劳动力损失。
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序贯治疗与全程输液治疗相比,可以降低20%~30%左右的医疗费用。
②静脉注射药物需要破坏人体血管的完整性,虽然对不能口服药物的患者具有及时治疗的目的,但难免会带来相应的不良反应,如输液反应、血管刺激与静脉炎,造成病人的痛苦。
序贯治疗缩短了静脉用药的时间,减少了输液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
3药效学基础1、β内酰胺类药物:此类药物为时间依赖型,即给药期间血药浓度超过致病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时间越长,则抗菌活性越强;但当其血药浓度超过MIC一定程度后,再增加药物浓度并不能增强其抗菌活性。
因此,这类药物的给药策略是尽量延长给药期间血药浓度超出致病菌MIC的时间。
临床疗效确切的口服抗菌药物可达到有效的血药浓度,通常应用头孢类抗生素。
2、氟喹诺酮类药物:此类药物的特点是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有明显的生物后效应(PAE),可损伤静止期细菌,口服吸收好,生物利用度高,血浆半衰期长等。
这些特点决定了应用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是序贯疗法的最佳选择。
4临床研究转换时机:序贯疗法在严重感染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应掌握适当时机。
乙肝抗病毒,不能序贯治疗是什么意思?1

乙肝抗病毒,不能序贯治疗是什么意思?
*导读:序贯治疗又称“转换治疗”,是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和欧洲学者提出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指使用药物治疗疾病时,初期采用胃肠外给药(静脉注射)2~3天,待临床症状基本稳定、病情改善后,改为口服药物治疗。
……
所以通俗的讲,序贯治疗就是先用一种药物控制病情,稳定后在换用另外一种药物。
这种方法在乙肝的抗病毒治疗上是非常不可取的,原因是容易导致乙肝病毒对多种抗病毒药物耐药。
为预防耐药,正确的方法是采取优化治疗,以拉米夫定为例,开始服用拉米夫定后,在半年时检测乙肝病毒含量和肝功能,发现乙肝病毒含量小于10的3次方,说明疗效很好,可以继续拉米夫定单药治疗,如果发现大于10的3次方,说明以后有耐药的可能,此时应该加用与拉米夫定没有交叉耐药的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能大大提高病毒的抑制率,同时减少耐药的发生。
日本的临床研究证实,拉米夫定耐药以后,加用阿德福韦治
3年,最终患者HBV DNA的转阴率是86%,只有1.6%的患者发生耐药。
希腊的另一个实验证实,拉米夫定耐药以后,加用阿德福韦治疗5年后,最终没人发生临床耐药,HBV DNA的转阴率高达95%。
2009年 AASLD指南明确指出:对于拉米夫定或替比夫定耐
药患者,由于恩替卡韦长期治疗的耐药风险仍然很高,因此不建
议换用恩替卡韦。
这点与中国指南是一致的。
*更多精彩请点击:共抗乙肝。
2024尘肺病的治疗

2024尘肺病的治疗尘肺病是肺组织结构破坏、肺功能受损的间质纤维化性疾病。
全面健康管理,早期开展抗纤维化治疗,积极预防和治疗肺结核等并发症及合并症,定期康复治疗和训练,尘肺病患者基本可以保持正常的生活质量和相对健全的社会活动能力。
近期,《尘肺病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发布,本文整理了推荐意见和治疗要点。
尘肺病的治疗措施及推荐意见一览尘肺病的治疗措施包括健康管理、抗纤维化治疗、综合治疗(对症治疗、并发症/合并症治疗和康复治疗)以及外科干预措施。
健康管理推荐意见(1)推荐尘肺病患者诊断后立即脱离粉尘作业岗位,并参加健康检查(1A)o(2)推荐患者进行自我管理,如戒烟、避免接触生活性粉尘、加强营养等(1A)。
抗纤维化治疗推荐意见(1)推荐快进型矽肺患者尽早口服汉防己甲素治疗,并尽量坚持多个疗程(1B)。
(2)建议煤工尘肺和其他尘肺病根据病情使用汉防己甲素治疗(2B)。
表1抗纤维化治疗药物不艮反应及注fl 事项义九携号矽肺•特利是快送更6的患者.早即解用汉防己中裁.并要样多疗ff*σ.□K,•次WIoomg,1B3X.Ie 用6d,停为Id,Je 用3个月停1个月。
对爆工尘肺(»»»)IO 其他矣肝嘉编例亦建仪∙J8R 情使用仅防己用素治疗. 始常见的不良皮皮包括・泻.当心Iafle 吐、n«.食欲Jt 里.住■下降和收«M 升*.大部分且看表IK 为粒、中磨粉下和忠心布吐,应予对正处理;如■度脱片或呕吐掩然存在则交停药,肝Bl 升高在降低刑■或停蔺后愎赁正常,1基转t1∙恢发至JMV8后,可再次串加至完整剂量或低剂开始治m综合治疗对症治疗推荐意见(1)推荐尘肺病患者针对临床症状进行对症治疗,如支气管舒张剂、祛痰、镇咳等(1A)。
表2尘肺病对症治疗药物合并症/并发症治疗推荐意见(1)推荐合并病毒性肺炎的尘肺病患者早期抗病毒及合理的对症支持治疗假有长感嗜,∙乏力.坳歌以及・图色素沉■,停药启可满遗。
从序贯疗法到合理用药

从序贯疗法到合理用药
钟振华
【期刊名称】《中国处方药》
【年(卷),期】2009(000)002
【摘要】抗生素滥用的问题在我国尤为突出。
北京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副所长肖永红教授指出,欧美发达国家抗生素的使用量大致占到所有药品的10%左右,而在我国,使用量最低的医院占到30%,某些基层医院甚至高达50%。
【总页数】1页(P29)
【作者】钟振华
【作者单位】(Missing)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和红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对比 [J], 赵青
2.红霉素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与单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对比分析 [J], 谢树英
3.莫西沙星序贯疗法与左氧氟沙星序贯疗法治疗老年肺炎的效果对比 [J], 季文锋;单建芳
4.三联疗法、序贯疗法及反向序贯疗法治疗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 [J], 陈晓仰;郑晓辉;林桂茹;杜冰
5.序贯疗法与临床合理用药 [J], 徐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序贯治疗

药效学基础
1、 β内酰胺类药物:此类药物为时间依赖型,即给药期间血药浓度超过致病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时 间越长,则抗菌活性越强;但当其血药浓度超过MIC一定程度后,再增加药物浓度并不能增强其抗菌活性。因此, 这类药物的给药策略是尽量延长给药期间血药浓度超出致病菌MIC的时间。临床疗效确切的口服抗菌药物可达到 有效的血药浓度,通常应用头孢类抗生素。
2、氟喹诺酮类药物:此类药物的特点是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有明显的生物后效应(PAE),可损伤静止 期细菌,口服吸收好,生物利用度高,血浆半衰期长等。这些特点决定了应用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是序贯疗法的 最佳选择。
临床研究
转换时机:序贯疗法在严重感染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应掌握适当时机。
临床治疗严重感染性疾病通常分3个阶段:
序贯疗法一般用来治疗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指人工周期,从月经期第5天开始,每晚服用己烯雌酚 1mg,连服20天,在服药第11天后,每天加服安宫黄体酮6~10mg,两药同时用完停药后3~7天会出血,一般3个 周期后可以自发排卵。
优点
序贯治疗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①序贯治疗可以极大程度地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节省个人和医疗机构的经 费支出,节约有限的经济资源,减少患者住院所带来的相关社会劳动力损失。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序贯治疗与 全程输液治疗相比,可以降低20%~30%左右的医疗费用。②静脉注射药物需要破坏人体血管的完整性,虽然对不 能口服药物的患者具有及时治疗的目的,但难免会带来相应的不良反应,如输液反应、血管刺激与静脉炎,造成 病人的痛苦。序贯治疗缩短了静脉用药的时间,减少了输液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
第一阶段是治疗最初的2~3天,这时感染的病原尚不明确,主要凭临床经验选择抗菌药,并要求感染部位的 药物能迅速达到有效浓度以控制感染,故多采用静脉内给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7月16日的《Neurology》杂志发表一 项由英国爱丁堡大学完成的系统评价。文章指出, 在中国,卒中已经是成人致残的首要原因。
Neurology. Jul 16, 2013; 81(3): 264–272
脑卒中的治疗目标:减少患者残障
根据卫计委的统计资料显
A2组:恩必普注射液+阿司匹林片
治疗90天后,恩必普序贯治疗组mRS 0-1分所占比例高 于其他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后90天A1组、A2组和B组mRS
0-1级所占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 A2组和B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35),但A2组mRS 0-1级所占百分比高于B组。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2013;126 (18)
示,在存活的脑卒中患者中,
约75%不同程度地丧失劳动能 力,其中重度致残者约占40%, 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脑卒中治疗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就是降低患者的残障 程度,减轻患者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1,11(2).
关注缺血性卒中不同阶段的治疗核心
onset
6小时
48小时
30天
恩必普软胶囊简明处方资料
【适 应 症】:用于治疗轻、中度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剂 型】:软胶囊 【规 格】:0.1g/粒 【包 装】:聚酯塑料瓶,24粒/瓶 【用 法 用 量】:2粒/次,3次/日,空腹口服 【不 良 反 应】:本品不良反应较少,主要为转氨酶轻度一过性升高, 停药后可恢复正常,偶见恶心、腹部不适等 【药物相互作用】:恩必普与抗凝药、抗血小板药、降纤药联合应用安全 【禁 忌】:对本品过敏者、有严重出血倾向者禁用
【注意事项】有严重出血倾向者慎用;肌酐清除率<30ml/min的患者慎用本品 【不良反应】本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主要为谷丙转氨酶轻度升高
【禁
忌】对本品任何成份过敏者
减少 卒中残障
恩必普软胶囊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
Ⅱ期临床结果 Ⅲ期临床结果 Ⅳ期临床结果
恩必普治疗后第11天神经功能改善优于治疗前,第21 天治疗结果明显优于第11天。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5(38)4:251-254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05;2(3):112-115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8(41)11:727-730
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减少机体残障
线粒体膜 通透性增加
保护线粒体是挽救神经细胞的最佳靶点
Clin Neurol Neurosurg 2009;111(6):483-495 Biochem Soc Trans 2006;34(Pt 6):1271-1276
保护线粒体
急性期第一时间治疗
+
恢复期持续治疗
恩必普软胶囊Ⅱ-Ⅳ期临床研究表明: 患者连续使用恩必普软胶囊 20天,NIHSS评分、BI评 分、总有效率等全面优于对照组及使用 10 天的患者,安 全性好。
软胶囊
20天 规范用药,
疗效更好!
恩必普20天规范治疗
2013年2月27日,国家食品药品监 督管理局下发关于丁苯酞软胶囊补 充申请批件,主要审批内容为: “10天为一疗程”改为 “20天为一疗程”
恩必普软胶囊临床有效率高
Ⅱ期临床结果 Ⅲ期临床结果
Ⅳ期临床结果
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恩必普软胶囊治疗后第21天总有 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5(38)4:251-254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05;2(3):112-115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8(41)11:727-730
6个月
治疗 目标
急性期 恢复期
血管再通,改善血流灌注, 挽救半暗带,减轻神经功能损伤
干预脑缺血损伤的关键靶点及超微结构, 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减少机体残障
急性期改善血液灌注的三条途径
侧支开放与
血管新生
溶栓 改善
微循环
恢复血 流灌注
侧支循环实现血管未通血流再通
Lancet Neurol 2011; 10: 909–21
恩必普注射液简明处方资料
【适 应 症】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 损的改善
【性
【规
状】本品为无色的澄明液体
格】100ml:丁苯酞25mg与氯化钠0.9g
【用法用量】静脉滴注,每日2次,每次100ml,每次滴注时间不少于50分钟,两次用
药时间间隔不少于6小时,疗程14天。输注本品时仅允许使用PE或聚丙烯弹性体输液器
恩必普软胶囊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能力
Ⅱ期临床结果 Ⅲ期临床结果
Ⅳ期临床结果
恩必普治疗后第11天生活能力状态改善优于治疗前, 第21天治疗结果明显优于第11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5(38)4:251-254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05;2(3):112-115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8(41)11:727-730
恩必普序贯治疗90天,显著减少残障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2013;126 (18)
恩必普94天 序贯使用恩必普软胶囊至90天
恢复 期
90天序贯治疗研究结果
A1组:恩必普注射液+恩必普软胶囊 B组:奥扎格雷注射液+阿司匹林片
恩必普研发部在申报修改说明书: 目前正在申报修改说明书序贯治疗至 90 天,国家药监局 已经受理,预计年内会通过审批。
注射液+软胶囊 90天 序贯治疗,
显著减少残障!
恩必普指南推荐用药
《中华神经科杂志》2015年4月第48卷第4期
恩必普规范用药,减少卒中残障
减少卒中残障,应 关注患者在急性期、恢 复期的完整、持续的治 疗。恩必普的规范使用, 可以让更多的患者恢复 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减 轻患者家庭和社会的负 担!
微循环障碍
脑梗死时首先发生微循环障碍,并导致“无复流”现象产生。
8
改善侧支循环
改善微循环
关注缺血性卒中不同阶段的治疗核心
onset
6小时
48小时
30天
6个月
治疗 目标
急性期 恢复期
血管再通,改善血流灌注, 挽救半暗带,减轻神经功能损伤
干预脑缺血损伤的关键靶点及超微结构, 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减少机体残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