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_2016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专题20《庄子》故事两则(测)(基础版,学生版)(新版)新人教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20《庄子》故事两则(练习1)

初中语文试卷灿若寒星整理制作20 《庄子》故事两则达标训练1、《〈庄子〉故事两则》,均选自。
庄周,是(朝代)哲学家,是诸子百家中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2、《惠子相梁》中比喻巧妙贴切,“鹓鶵”比喻,“鸱”比喻,“腐鼠”比喻。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惠子相.梁()(2)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3)是.鱼之乐也()(4)子非鱼,安知鱼之乐()4、翻译下列句子。
(1)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2)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5、就《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这则故事看,惠子觉得每个人无论如何不会知道第三者的心灵状态,对此,你是否赞同?为什么?能力提高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题目。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泾流之大,两岸渚崖之间,不辨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庄子·秋水》)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1)秋水时至..:(2)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3)东面..而视:(4)而轻.伯夷之义者:2、下列句子中的“于”与“至于北海”的“于”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B.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C.吾非至于子之门D.生于忧患3、翻译句子“我之谓也”译为:4、本选段主旨为:开放探究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后面问题。
大宗有一骏马特爱之恒于宫中养饲无病而暴死太宗怒养马宫人将杀之。
皇后谏曰:“昔齐景公以马死杀人,晏子请数其罪云:‘尔养马而死,尔罪一也。
使公以马杀人,百姓闻之,必怨吾君,尔罪二也:诸侯闻之,必轻吾国,尔罪三也。
’公乃释罪:陛下尝读书见此事,岂忘之邪?”大宗意乃解。
又谓房玄龄曰:“皇后庶事相启沃,极有利益尔。
”(选自《贞观政要》)1、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答:2、皇后谏言中讲到晏子历数养马人的罪状,晏子的真正用意是什么?答:3、文中有几句活没有标点符号,请用“/”线标示出需要加际点符号的位置。
九年级下册::第20课《庄子》故事两则课件

通过纪渻子驯养斗鸡的故事,阐述了道家思想中“无为而 治”的理念,即顺应自然、不加干预地让事物按照自身规 律发展是最好的治理方式。
追求内在品质而非外在表现
斗鸡最终呆若木鸡却能战无不胜,这告诉人们真正的强大 来源于内在的修养和品质,而非外在的表现和炫耀。
03 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重点字词解释和用法举例
填空题
选取课文中的关键语句, 挖空部分词汇,要求学生 根据上下文填写正确的词 语或短语。
简答题
提出问题,要求学生简要 回答,考查学生对课文内 容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答案详细解析,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选择题答案解析
给出每个选项的详细解析,指出 正确选项的依据和错误选项的误 区,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正确的
九年级下册第20课《庄子》故事 两则课件
目录
• 课文背景及作者简介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 拓展延伸与跨文化对比 • 思考题与课堂互动环节 • 练习题设计与答案解析
01 课文背景及作者简介
庄子生平与思想体系
生平简介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人, 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与老子 并称“老庄”。
01
02
03
提问
庄子的“逍遥游”思想在 故事中是如何体现的?
提问
如何理解故事中人物的行 为和决策?
提问
故事所传达的价值观对现 代社会有何启示?
小组讨论或角色扮演等形式开展课堂互动
小组讨论
分组讨论故事中的主题和意义,并分 享各自的观点。
角色扮演
邀请学生分别扮演故事中的角色,通 过表演形式呈现故事情节,加深对人 物性格和情节的理解。
跨文化交流中的寓言故事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中西方寓言故事在跨文化交流中相互借鉴与融合,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这种交流不仅丰富 了各自的文化内涵,也为世界文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九年级语文下册 专题20《庄子》故事两则(练)(提升版,教师版)(新版)新人教版

一、积累与运用(21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3分)A.醴.泉(lí)确凿(záo) 触(cù)目伤怀长吁(xū)短叹B.鯈.(tiáo)鱼勾(gòu)当百鸟啾(jiū)啾大彻(chè)大悟C.嗤(chī)笑倒坍(tā) 一抔(póu)黄土苦心孤诣(yì)D.绮( qí)丽执拗(niù) 影影绰(chuò)绰味同嚼(jiáo)蜡【答案】B(3分)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广漠滞留翻来覆去莫衷一事B. 升腾托辞囊萤映雪合辙押韵C. 虐待翡翠犹然而生相形见拙D. 轩昂犀利引经据典粗制烂造【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词语辨析能力,考查等级为A。
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多积累词语,多查工具书,注意形近字、易错字。
A:莫衷一是. C:油.然而生相形见绌. D:粗制滥.造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二、阅读柳宗元“永州八记”选段,完成题目。
(15分)【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乙】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
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
”问其价,曰:“止四百。
”予怜而售之。
李深源、元克己①时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
九年级语文下册 专题20《庄子》故事两则(基础版) 新人教版

字子休(一作子沐),汉族,战国中期宋国蒙(蒙又称萧蒙或小蒙,一说为今
安徽蒙城,另说为今河南商丘)人。做过宋国地方漆园吏。庄子是我国先秦
(战国)时期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原系楚国公族,楚庄王后裔,
后因乱迁至宋国,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课堂探讨☆
做的怎样?
庄子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 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代表作品为《庄子》,又名《南 华经》。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人合 一”和“清静无为”。 《庄子》书分内、外、杂篇,原有五十 二篇,乃由战国中晚期逐步流传、揉杂、附益,至西汉大致成 形,然而当时流传版本,今已失传。目前所传三十三篇,已经 郭象整理,篇目章节与汉代亦有不同。根据书信格式的要求, 写一封短短的家信。
☆课堂提高☆
做的怎样?
【答案】D(3分) 【解析】试题分析:D中《装在套子里的人》是俄国小说家契诃 夫的作品。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课堂探讨☆
运用寓言故事阐发议论,讲道理。
探究一下
☆课堂探讨☆
探究一下
《惠子相梁》中,庄子运用鹓鶵和鸱的故事,表明自己淡泊富贵, 志向高远的情怀。
先学一点
☆温故知新☆
先学一点பைடு நூலகம்
• 1、给加点的字注音: • 答案:⑴yuān chú ⑵ lí ⑶ háo liáng ⑷tiáo • 2、解释下列词语 • 答案:⑴.做宰相 ⑵.栖息 ⑶.这 ⑷.怎么。
☆课堂探讨☆
积累有关庄子的文学常识及思想。
探究一下
☆课堂探讨☆
你知道吗?
庄子(约前369-前286),即庄周,中国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
☆课堂提高☆
九年级下册第20课《庄子》故事两则

惠子相梁
1.了解《庄子》及庄子的生平、思想。 2.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丰富文言知识。 3.欣赏《惠子相梁》的趣味性,把握比喻的深意。
庄子(约前369—前286) ,名周,战 国时宋国蒙人。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后世将他与 老子并称为“老庄”。平民哲学家,一 向不慕功名,无意于仕途,追求一种自 由自在的隐居生活,主张君王“无为而 治”。代表作有《逍遥游》《庖丁解牛》 等。所著文章,内容丰富,气势磅礴, 笔锋犀利,寓意深刻,《庄子》一书, 其中有许多奇特有趣的寓言故事。
(2)从逻辑上看,惠子是胜者。前面说过,庄子是靠 故意曲解惠子的意思,才在争论中得以维持自己最初 的判断,而这种做法显然是有悖于逻辑判断规则的, 所以说,惠子才是胜者。 (3)从逻辑上看,庄子其实并不应该输,只是他没找 准方向,以致给惠子留下了可乘之机。惠子最初的发 问是这样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这里暗含有 这样的判断:惠子能够知道庄子“非鱼”。因此,庄 子完全可以这样回敬惠子:你既然可以知道我不是鱼, 我当然也可以知道鱼的快乐。
害怕。怕庄子取代他的位置。起初的反应也可能 是欣喜。可是在别人的挑拨下,他马上对庄子起了疑 心,进而大动干戈,在城里进行大搜捕,非要把庄子 拿捏在自己手里不可。说明惠子薄情寡义,见利忘义。
2.庄子对此有什么反应呢? 他没有躲,没有逃,没有破口大骂、当面痛
斥,而是大大方方地主动来到惠子面前。面对利 欲熏心、薄情寡义的惠子,给他讲了一个鹓 的故事,极其辛辣地讽刺了惠子醉心功名利禄, 心胸狭小,让惠子自己去感悟故事的用意。
③吓:拟声词,模仿鸱 发怒的声音。
④以:用。
⑤吓:作动词,吓唬。
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说说事情的起因、经过和 结果。
惠子为相 起因:
九年级语文下册 专题20《庄子》故事两则(测)(基础版,

(30分 3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1.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论语》是儒家经典,记录了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行;《庄子》属于道家经典,是战国时期哲学家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
B.《桃花源记》借虚构的故事寄托社会理想,《五柳先生传》用传记的形式表现人物的性格志趣,这两篇文章都是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作品。
C.同样以母爱为主题,现代著名作家冰心在散文诗《荷叶母亲》中借助具体形象来表达,而学者胡适在《我的母亲》中通过回忆母亲的教子方式来体现。
D.法国作家莫泊桑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我的叔叔于勒》就选自其小说集《羊脂球》,其代表作还有《项链》、《装在套子里的人》等。
【答案】D(3分)考点:识记文学常识。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填入文中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一次次自然灾害的考验,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民本色,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也在着一个深刻道理:只要我们有准备,团结一心,共同应对,就完全能够从容应对征途上的各种复杂局面,战胜各种可能出现的艰难险阻,在风险挑战中不断“中国梦”的新高度。
A.严酷验证磨练诠释到达B.严格证实锻炼阐明腾达C.严重证明磨砺阐述进达D.严峻见证砥砺阐释抵达【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近义词的辨析,运用排除法即可。
严峻的考验,是固定搭配,故选D。
考点:理解常见词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3.根据上下文,填写在横线上的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
____。
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①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②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③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④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⑤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A. ④②③⑤①B. ④①⑤②③C.②③④①⑤D. ②⑤①③④【答案】D【解析】做本题要注意描述对象、关联词、句子内容的关系和标点符号。
九年级语文下册 20《庄子》故事两则 新人教版

•课文选的两则 故事均节选自 《庄子·秋 水》。标题是 编者加的。
惠子:即惠施,战国时宋国人,哲 学家,庄子好友。
•相:xiàng 辅助君主的人,这 里作动词,做宰相。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
去
有人
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 取代 动词,做宰相
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
国都、京城
北冥有鱼①,其名为鲲②。鲲之大,不知其几千 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③。鹏之背,不知 其几千里也;怒而飞④,其翼若垂天之云⑤。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⑥。南冥者,天池 也⑦。 北海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鲲的巨大, 不知道有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叫做 鹏。鹏的背,不知道有几千里长;奋起而飞时, 它的翅膀象遮盖天空的云气。这只鸟,当海动 风起时就飞往南海。那南海,就是个天然的大 地。《齐谐》这部书,是记载怪异之事的。 《齐谐》的记载说:“大鹏飞往南海时,激溅 起来的水化达三千里,翼拍旋风而直上九万里 高空,它飞了六个月才停息下来。 ——庄子 《逍遥游 》
《庄子》 故事两则
• 庄子
• (约前369—前 286)名周,宋 国蒙(今河南商 丘东北)人。战 国时哲学家,道 家学派主要代表 人物。与老子并 称为道学之祖。
• 《庄子》是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为道家 经典之一。《庄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文 章多采用寓言、故事形式,文笔汪洋恣肆,想 象丰富,气势壮阔。富有浓厚的文学气息和浪 漫主义色彩。其经典著作《庄子》(亦称《南 华经》)在道学和文史上对后世颇有影响。现 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 与老子并 称“老庄”。
起因:惠子为相
庄子看望
经过:受人挑拨
从容往见
结果:辛辣讽刺
2015届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精品课堂(基础版)专题20《庄子》故事两则(测)

第五单元宽厚以待人第20课庄子故事两则(30分 30分钟)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习题。
(5分)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肥沃,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字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1.解释下列加点词(3分)⑴.鯈鱼出游从容..⑵.请循其本.⑶.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2.翻译句子(2分)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的问题。
(25分)[甲]王著教帝学书太宗①朝②,有王著学右军③书,深得其法,侍书翰林④。
帝听政之余,留心笔札,数遣内侍持书示著,著每以为未善,太宗益刻意临学。
又以问著,对如初。
或询其意,著曰:“书固佳矣,若遽⑤称善,恐帝不复用意。
”其后,帝笔法精绝,超越前古,世以为由著之规益也。
(选自王辟之《渑水燕谈录》)【注释】①太宗:宋太宗赵匡义。
②朝:一代君主的统治时期③右军:指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
④翰林:皇帝的文学侍从官。
⑤遽:匆忙。
[乙]陈番立志番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9.下面句中的“其”,与“其后,帝笔法精绝”的“其”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百姓多闻其贤B.其如土石何C.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D.其一犬坐于前11.解释加点的字在文中的意思。
(6分)(1)闲处.一室()(2)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3)甚奇.之()(4)安事.一室乎()⑸世以为由著之规益.也()⑹书固.佳矣()10.依据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义,写出一个成语。
(2分)太宗益刻意临学 ___________________12.用“/”给乙文画线处断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宽厚以待人
第20课庄子故事两则
(30分 3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
1.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论语》是儒家经典,记录了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行;《庄子》属于道家经典,是战国时期哲学家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
B.《桃花源记》借虚构的故事寄托社会理想,《五柳先生传》用传记的形式表现人物的性格志趣,这两篇文章都是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作品。
C.同样以母爱为主题,现代著名作家冰心在散文诗《荷叶母亲》中借助具体形象来表达,而学者胡适在《我的母亲》中通过回忆母亲的教子方式来体现。
D.法国作家莫泊桑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我的叔叔于勒》就选自其小说集《羊脂球》,其代表作还有《项链》、《装在套子里的人》等。
2.填入文中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一次次自然灾害的考验,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民本色,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也在着一个深刻道理:只要我们有准备,团结一心,共同应对,就完全能够从容应对征途上的各种复杂局面,战胜各种可能出现的艰难险阻,在风险挑战中不断“中国梦”的新高度。
A.严酷验证磨练诠释到达
B.严格证实锻炼阐明腾达
C.严重证明磨砺阐述进达
D.严峻见证砥砺阐释抵达
3.根据上下文,填写在横线上的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
...的一项是( )(3分)
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
____。
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①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②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③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④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⑤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A. ④②③⑤①
B. ④①⑤②③
C.②③④①⑤
D. ②⑤①③④
4.下面三句话中有两处存在语病,请在原题上修改:(4分)
今年年初,我市政府首次将发展公共交通事业列为民生工程,(1)全市上下为这一民生工程献出力量。
几个月过去了,公共交通悄无声息地发生着变化:街上拖着“黑尾巴”的公交车少了,乘客在站台等候公交车不再像以往那样“等到花儿也谢了”,每日客流量约50万人次,(2)乘客的投诉量却急剧锐减,(3)公交车驾驶员的服务态度有了明显提高。
公共交通为城市的健康运转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的问题。
(17分)
又见鹭鸶
陈忠实
①那是春天的一个惯常的傍晚,我沿着水边的沙滩漫不经意地溜达。
旱草和水草都已经蓬勃起来,河川里满眼都是盎然生机,野艾苦蒿薄荷和鱼腹草的气味混和着弥漫在空气里,风轻柔而又湿润。
在桌椅间蜷窝了一天的四肢和绷紧的神经,渐渐舒展开来松弛开来。
②绕过一道河石垒堆的防洪坝,我突然瞅见了鹭鸶,两只!当下竟不敢再挪动一步,生怕冲撞了它惊飞了它,便蹑手蹑脚悄悄在沙地上坐下来,压抑着冲到唇边的惊叹。
哦!鹭鸶又飞回来了!
③在顺流而下大约30米处,河水从那儿朝南拐了个大弯儿,弯儿拐得不急不直随心所欲,便拐出一大片生动的绿洲,靠近水流的沙滩上水草尤其茂密。
两只雪白的鹭鸶就在那个弯头上踯躅,在那一片生机盎然的绿草中悠然漫步;曲线优美到无与伦比的脖颈迅捷地探入水中,倏忽又在草丛里扬起头来;两只峭拔的长腿淹没在水里,举足移步悠然雅然;一会儿此前彼后,此左彼右,一会儿又此后彼前此右彼左:断定是一对儿没有雄尊雌卑或阴盛阳衰的纯粹感情维系的平等夫妻……
④于是,小河的这一方便呈现出别开生面令人陶醉的风景。
清澈透碧的河水哗哗吟唱着在河滩里蜿蜒,两个穿着艳丽的女子在对岸的水边倚石搓洗衣裳,三头紫红毛色的牛和一头乳毛嫩黄的牛犊在沙滩草地上吃草,三个放牛娃坐在草地上玩扑克,蓝天上只有一缕游丝似的白云凝而不动,落日正渲染出即将告别时的热烈和辉煌……这些时常见惯的景致,全都因为一对鹭鸶的出现而生动起来。
⑤不见鹭鸶,少说也有20多年了。
小时候在河里耍水在河边割草,鹭鸶就在头前或身后的浅水里,有时竟在草笼旁边停立;上学和放学涉水过河时,鹭鸶在头顶翩翩飞翔,我曾经妄想把一只鸽哨儿戴到它的尾毛上;大了时在稻田里插秧或是给稻畦里放水,鹭鸶又在稻田圪梁上悠然踱步,丝毫也不戒备我手中的铁锨……(A)难以泯灭的永远鲜活的鹭鸶的倩影,现在就从心里扑飞出来,化成活泼的生灵在眼前的河湾里。
⑥至今我也搞不清鹭鸶突然离去突然绝迹的因由,许是水流逐年衰枯稻田消失绿地锐减,这鸟儿瞧不上越来越僵硬的小河川道了?许是乡民滥施化肥农药污染了流水也污浊了空气,鹭鸶感到窒息而逃逸了?许是沿河两岸频频敲打的庆贺“指示”发表的锣鼓和震天撼地的炮铳,使这喜欢悠闲的贵族阶级心惊肉跳恐惧不安,抑或是不屑于这一方地域上人类的愚蠢可笑拂尾而去?许是那些隐蔽在树后的猎手暗施的冷枪,击中了鹭鸶夫妻双方中的雌的或雄的,剩下的一个鳏夫或寡妇悲怆遁逃?
⑦又见鹭鸶!又见鹭鸶!
⑧我便天天傍晚到河湾里来,等待鹭鸶。
连续五六天,不见踪影,我才发现没有鹭鸶的小河黯然失色。
我明白自己实际是在重演那个可笑的“守株待兔”的寓言故事,然而还是忍不住要来。
鹭鸶的倩影太富于诱惑了。
那姿容端庄的是一种仙骨神韵,一种优雅一种大度一种自然;起飞时悠然翩然,落水时也悠然翩
然,(B)看不出得意时的昂扬恣肆,也看不出失意下的气急败坏;即使在水里啄食小虫小虾青叶草芽儿,也不似鸡们鸭们雀们饿不及待的贪馋和贪婪相。
二三十年不见鹭鸶,早已不存再见的企冀和奢望,一见便不能抑止和罢休。
我随之改变守候而为寻找,隔天沿着河流朝下,隔天又溯流而上,竟是一周的寻寻觅觅而终不得见。
⑨我又决定改变寻找的时间,宁可舍弃了一个美好的出活儿的早晨,在晨曦中沿着河水朝上走。
大约走出五华里路程,河川骤然开阔起来,河对岸有一大片齐肩高的芦苇,临着流水的芦苇幼林边,两只鹭鸶正在悠然漫步,刚出山顶的霞光把它们白色的羽毛染成霓虹。
⑩哦!鹭鸶还在这小河川道里。
⑪哦!鹭鸶对人类的信赖毕竟是可以重新建立的。
⑫我在一块河石上悄然坐下来,隔水眺望那一对圣物,心头便涌出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1.文章第①段景物描写的用意是什么?(4分)
2.第⑥段“又见鹭鸶!又见鹭鸶!”在文中有何作用?试从内容和结构上简要分析。
(4分)
3.文章第⑧段“我明白自己实际是在重演那个可笑的‘守株待兔’的寓言故事”这句话该怎么理解?(4分)
4.请从文中画线的A、B两句中任选一句进行赏析,写出它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效果。
(5分)
我选( )句,赏
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