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2018)九年历史上册 第3课 古代印度(共15张PPT)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 古代印度 (共15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 古代印度 (共15张PPT)

1.印度种姓制度中,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的等级是 ( ) A.吠舍 B.刹帝利 C.首陀罗 D.婆罗门
A
2.在一部反映印度古代社会生活的电影中,符合印 度种姓制度的史实是( ) A.刹帝利命令婆罗门率兵出征 B.婆罗门在主持祭祀活动 C.吠舍在法庭上审判犯人 D.首陀罗在自家的农田里劳动
B
想为什么佛教能广泛传播?
时 间:公元前6世纪;
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
佛教教义:众生平等、忍耐顺从
佛教的传播
公Hale Waihona Puke 前3世纪后,佛教开始向外传播古印度象兵
课堂小结
古代印度河流 域文明
地理位置 雅利安人入侵 孔雀王朝
古 代 印 度
婆罗门
森严的种姓制 度 刹帝利 吠舍 首陀罗
释迦牟尼创建佛教
随堂训练
婆罗门
刹帝利
1)种姓界限森严; 2)等级低的人不得从事 高等级的职业; 3)种姓实行内婚。
吠舍 首陀罗
种姓等级金字塔示意图
2.种姓制度的影响: 严重地阻碍古代印 度社会的发展
目标导学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同学们都看过《西游记》齐天大圣孙悟空 辅佐他的师父唐僧到西天取经,实际上就是到
印度研究佛经。那么,佛教的创始人是谁?想
第3课 古代印度
地处南亚次大陆,濒临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 北回归线横穿印度北部。
(南亚次大陆指的是喜马拉雅山以南的地区)
极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属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温暖湿润 (印度河、恒河)肥沃的土壤和丰沛的河水
公元前2500年出 现城市国家 雅利安人入侵 建立一些小国
前6世纪起半 岛逐渐统一 前3世纪摩揭 陀国阿育王基 本统一半岛
目标导学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 古代印度(共19页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 古代印度(共19页PPT)
——据季羡林《印度古代文学史》整理
婆罗门
刹帝利
乔达摩·悉达多,古印度迦毗罗卫 国净饭王太子,名为悉达多,意为“一 切义成就者”。
菩 提 树 下 顿 悟
佛陀说法
众平等 忍耐顺从
公元前3世纪后, 佛教 开始向邻近国家传播,逐渐 成为世界性宗教。
古代印度文明关键词
印度河、恒河 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
梵文
吠舍 婆罗门 首陀罗 刹帝利
案例一
➢ 有一位青年出身于婆罗门这一等级,他非常有慈善之心, 想学习医药知识,救死扶伤做一名医生,大家想一下他这 个愿望能实现吗?
职业世袭
案例二
➢ 古印度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理发师的儿子爱上了
一个少女。他父亲告诫说:“儿子,你不要把愿望寄托在
办不到的事情上。你是理发师的儿子,属于低级种姓(首
摩亨佐 · 达罗
公元前 1500年左右,来自中亚的一 支游牧部落侵入印度。 他们自称“雅利 安人”,逐步征服了印度河流域,并扩张 到恒河流域。他们逐渐放弃了游牧转向农 业和定居生活,生产小麦、大麦和水稻等。
➢ 孔雀王朝基本实现统一;经济繁荣; 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 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
陀罗)。而那个女孩属于高级种姓(刹帝利)。刹帝利的
女儿是不能与你结婚的。”结果,理发师的儿子在绝望中
忧郁而死。
内部联姻
低贱种姓的人如果用身体的某一部分伤害了高级种姓的人, 就必须将那一部分肢体斩断;如果是首陀罗辱骂了婆罗门,就要 用滚烫的油灌入他的口中和耳中,而高级种姓的人如果杀死了一 个首陀罗,仅用牲畜抵偿。
被统治阶级
首陀罗(第四等级) 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 :几乎没有权利, 受奴隶主阶级剥削和奴役,干最低贱的职业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 古代印度( 课件)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  古代印度( 课件)
——陈荣月《古印度文明读本》
材料五 种姓制度的严格规定下,印度民众极为讲究门当户对的方式,双方 结婚对象大多数是处于同一种姓氏的阶层,不得以较低种姓氏与高级阶层结婚, 使高贵的血统受到污染,甚至会将不遵守种姓制度的夫妻一同贬为贱民,也让双 方家庭成员受到外界的冷嘲热讽。
——颜刚威《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历史溯源》
——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卷)
3、特点
材料一 瓦尔那制度(种姓制度)原是部落社会的组织方式,它拖着一条氏族
血缘关系的尾巴。各个瓦尔那的社会等级地位取决于其家庭出身,严格按照血统关
系世袭相传。
——培伦《印度通史》
材料二 低贱种姓的人如果用身体的某一部分伤害了高级种姓的人,就必须将 那一部分肢体斩断;如果是首陀罗辱骂了婆罗门,就要用滚烫的油灌入他的口中和 耳中,而高级种姓人的如果杀死了一个首陀罗,仅用牲畜抵偿。
1、文明的起源——地理位置
(1)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温暖湿润)
(2)河流: 印度河和恒河,定期泛滥
气候温暖湿润, 河水泛滥给沿 河地带耕作带 来足够多的淤 泥,形成冲积 平原,有利于 发展农业。
约公元前23 世纪
约公元前18 世纪
哈拉帕遗址
2、古印度文明的发展历程
哈拉帕和摩亭佐•达罗都是城市遗址。 从遗址看,这两座城市的建设都经过 精心规划。城市分为上城和下城两部 分:上城是政治中心,有高大的公共 建筑;下城是住宅区和工商业活动区, 街道笔直宽阔,垂直交叉,街区整齐 划一,有完整的下水道系统。
第三课 古代印度
1.通过识读古代印度示意图,获取有效信息,学会识别历史地图,了解 印度河流域的地理位置。
2.通过图片和材料展示,掌握种姓制度的建立和其对印度社会发展的 深远影响。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 古代印度【课件】共18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 古代印度【课件】共18张PPT
尼罗河
幼发拉底河 底格里斯河
印度河 恒河
文明的代表 金字塔
汉谟拉比法典 种姓制度
下课啦!
佛教的传播
公元前3世纪后,佛教开始向外传播。公元前1世纪,佛教经中亚传到中国新疆,再传入内地,后又传到 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佛教往南经锡兰,传到东南亚的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
3
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佛说:
人生有八苦,生,老,病, 死,爱别离,怨憎会,求 不得,五阴炽盛。
基本教义:
“众生平等” “忍耐顺从” “因果报应”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ER
第3课 古代印度
目录
CONTENTS
1 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2
森严的种姓制度
3
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4
其他文明成就
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1 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摩亨佐·达罗城市遗址
摩亨佐·达罗城 的大浴池遗址
摩亨佐·达罗的排水沟 摩亨佐·达罗的深井
其他文明成就
4
其他文明成就
阿拉伯数字
古印度人发明,后经阿拉伯 人传播,故称阿拉伯数字。
佛像艺术
古代印度的佛像艺术对中国 影响巨大,如云冈石窟、龙 门石窟、敦煌莫高窟等都深 受印度佛像艺术的影响。
4
其他文明成就
古印度象兵
5
文明比较
文明 古埃及
时间 前3500
古巴比伦
前3500
古印度
前2500
发源的河流
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 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2.种姓制度的内容
最高等级是婆罗门,掌管祭祀。 第二等级是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 第三等级是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 第四等级是首陀罗,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要为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2018部编版)第3课 古代印度 课件(18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2018部编版)第3课 古代印度 课件(18张PPT)

种姓制度
种姓制度对印度的影响
种姓制度激化 了社会矛盾,阻碍 了印度社会的发展。 种姓制度虽已废除, 在当今印度社会仍 有影响。
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一)佛教产生的时间、地点、创始人?


间: 公元前6世纪
点: 印度
创始人:
释迦牟尼(乔达 摩·悉达多)
(二)佛教教义 “众生平等” “忍耐顺从” “因果报应”
2.孔雀王朝是古印度摩揭陀国著名的奴隶制王朝, 因其创建者旃陀罗笈多出身于一个饲养孔雀的家 族而得名。下面对孔雀王朝的表述有误的是 ( D.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 大城市之一
3.在古印度,有一户人家在城里有自己的住房,开 着一家棉布店,同时销售自己手工制度的衣服。据 此判断这户人家属于( )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4.阿育王在印度家喻户晓,他在位进,孔雀王朝是 第一个基本统一印度的政权。按照古代印度种姓制 度的划分,阿育王应属于哪一等级( )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洛阳龙门石窟
甘肃敦煌莫高窟
建国:公元前1500年左右
古 代 印 度
鼎盛:孔雀王朝统治时期
社会制度:种姓制度 时间:公元前6世纪 创立者:乔达摩·悉达多 教义:众生平等,忍耐顺从 传播:向北、向南
佛 教
课堂检测
• 1. (2016·临沂)宗教在世界上各个国家和民族中几 乎都存在。在古代如图所示的区域主要传播( ) • A.佛教 B.道教 •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印度是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国,具有丰富的 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印度是当今金砖国家 之一,也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已 成为全球软件、金融等服务业重要出口国。 但同时也是个社会财富分配极度不平衡的发 展中国家,种姓制度问题较为尖锐。

2018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古代印度 (共15张PPT)

2018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古代印度 (共15张PPT)
吠舍 Vaisya 首陀罗 Sudra
刹帝利 Ksatriya
建立: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 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 称“ 种姓制度 ”。 四个等级:最高等级是 婆罗门 , 掌管祭祀;第二等级是 刹帝利 ,掌 管军事和行政权力;第三等级是 吠 舍 ,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第 四等级是 首陀罗 ,主要由被征服居 民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 业和手工业,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在这四个等级之外,还有最卑贱 的“不可接触者”——贱民。
C
A
D A、 B、
C、
D
4.下列关于佛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佛教是在印度社会矛盾非常尖锐的情况下产生的 B.佛教教义对当时渴望解除苦难的人们有很大的吸 引力 C.佛教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同时也否认众生平 等 D.很多国王利用佛教“忍耐服从”的教义并大力扶 植 5.电视剧《西游记》中描述的“如来佛”这一角色, 其原型来自于历史人物( ) A.乔达摩· 悉达多 B.耶稣 C.“真主”安拉 D.宙斯神
从上述材料分析种姓制
度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保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时 间: 公元前6世纪
创始人:
乔达摩·悉达多
佛教教义 反对种姓制度 :众生平等、忍耐顺从
佛教的传播
公元前3世纪后,佛教开始向外传播
佛教的传播
中亚
中国
朝鲜 日本
(公元前 1世纪)
古代印度(公元前3世纪) 东南亚
藏传佛教的文化代表——拉萨布达拉宫
2008年5月23日开始,古吉拉特人发动了一场“种姓战 争”。几千名古吉拉特人与警察冲突,目前冲突已导致 43人死亡,印度的多条铁路线也陷入瘫痪。
课堂小结
建国:公元前1500年左右 鼎盛:孔雀王朝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上《古代印度》课件PPT完整版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上《古代印度》课件PPT完整版


3.在品读文字中,继续巩固总分的构 段方法 ,初步 学习围 绕中心 句概述 自然段 主要内 容。

4.第五节讲只要细心观察就能获得更 多的知 识。从 植物妈 妈的办 法中, 学生能 感受到 大自然 的有趣 ,生发 了解更 多植物 知识的 愿望, 培养留 心观察 身边事 物的习 惯。

5.根据诗歌内容,课文中配有相应的 插图, 形象地 描绘了 三种植 物传播 种子的 方法, 同时告 诉小读 者植物 传播种 子的方 法有很 多,仔 细观察 就能得 到更多 的知识 。
社会阶层
职责和义务
婆罗门 祭司贵族
掌握神权
刹帝利
国王、武士、 把持国家军事和行
官吏
政大权
吠舍
农民、牧民、向国家纳税,向神庙
手工业者、 上供,供养一、二等
商人

首陀罗
被征服者、 贫困破产失 去土地的人
几乎没有权利,受奴 隶主阶级剥削和奴役 ,干最低贱的职业, 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上第3课《古代印度 》课件 (共28 张PPT)
三、释迦摩尼创立佛教
1.创立
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 世纪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创始人为乔达摩·悉达多, 后来被称为“释迦摩尼”。
三、释迦摩尼创立佛教
2.教义
四谛说 苦谛:指人生的各种痛苦,一共有八种,即生老病死、求 不得、怨憎会、爱别离、五受阴; 集谛:人生多苦的根源是欲望; 灭谛:消灭人生痛苦的关键在于消除欲望; 道谛:要消除欲望就要修行,修行的途径被称为“八正道”
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内部逐渐分化产生 了不同的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 “种姓制度”。“种姓”一词在印度的梵文中 意为颜色、品质。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上第3课《古代印度 》课件 (共28 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2018部编版)第三课 古代印度 (共21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2018部编版)第三课 古代印度 (共21张PPT)

B
A
C
被奴隶主阶级剥 削和奴役,干最低贱的职业
3、实质:
是贵族统治的工具,是保护奴隶主特 权的一种等级制度。 4、影响:P8 第2段 种姓制度激化了社会矛盾。随着社会 的发展,种姓制度日益引起人们的不满, 反对婆罗门特权的情绪不断高涨。百姓生 活困苦,社会矛盾尖锐。 当今种姓制度虽已废除,但对印度社 会仍有影响。
刹帝利 国王、官吏、武士 把持国家军政大权
向国家纳税;向神 农牧民、手工业者、 庙上供; 供养第一、 吠舍 商人 二等级。 几乎没有权利,受 被征服者、贫困破 上层等级的剥削和 首陀罗 产失去土地的人 奴役,从事最苦、 最累、最脏的职业。
二、文明成就: 1、种姓制度
婆罗门(第一等级) 祭司贵族
掌握神权 刹帝利(第二等级) 国王、武士、官吏 把持国家军事和行政大权 吠 舍(第三等级) 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 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 一、二等级 首陀罗(第四等级)
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
乔达摩·悉达多 释迦族的圣人
4、释迦牟尼的意思
5、佛教的基本教义
a、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等 级制度。b、它认为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的, 苦的根源在于人有欲望,因此只有消灭欲望,忍 耐顺从,刻苦修行,才能达到“极乐世界”。 6、佛教被弘扬的时间人物
公元前3世纪 阿育王
(二)古代印度的兴衰历程
1---5
(三)古代印度的等级制度
婆罗门 刹帝利 吠 舍 首陀罗
(四)佛教的创立
1--7
练习
1、印度种姓制度中,农民、牧民、手工业者、 商人属于( ) A、吠舍 B、刹帝利 C、首陀罗 D、婆罗门
A
2、下列与古代印度文明无关的是( A、种姓制度 B、阿拉伯数字 C、佛教 D、《天方夜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1—12
你知道玄奘求取的是哪一宗教的经文? 佛教
据图,说说唐玄奘西天取经的回程路线。
印度——中亚——西域——敦煌——凉州——长安
欲望
欲望
只有消除欲望,忍耐服从, 刻苦修行,才能摆脱“苦”, 达到“极乐世界”。
婆罗门(第一等级) 祭司贵族 掌握神权 刹帝利(第二等级) 国王、武士、官吏 把持国家军事和行政大权 吠 舍(第三等级) 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 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 一、二等级 首陀罗(第四等级) 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 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剥削 和奴役,干最低贱的职业
众生平等,反对种姓制度。 要忍耐服从、刻苦修行才能摆脱苦, 达到“极乐世界”。 Nhomakorabea 莫 高 窟
印度的佛塔
云 岗 石 窟
印度埃罗拉石窟内的舍利佛塔
龙 门 石 窟
缅 甸 仰 光 寺
佛教的传播
前3世纪国王阿 育王宣布佛教为 国教。兴建佛寺 佛塔,召集佛教 徒聚会、整理和 编纂佛教经典, 派僧侣到邻国传 教。
不久后
古 代 印 度 历 史 的 发 展
再次分裂
公元前 3世纪 公元前 6世纪
基本统一半岛,建立古印度 (建立者:摩揭陀国的阿育王)
印度半岛逐渐统一
后来
雅利安人入侵建立国家
公元前 2500年
出现城市国家
进入文明时代
佛教的创立
(1)创立者: 乔达摩· 悉达多
公元前6世纪 (2)创立时间: (3)教义:
四大文明古国的位置
古代印度
介绍印度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位置 南亚,毗邻阿拉伯海、 孟加拉湾 河流 印度河、恒河 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温暖湿润
肥沃的土壤、丰沛的河水,农业发达
公元前2500年出现城市国家
雅利安人
泰姬陵
佛教发源地
“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君 主,即历史上著名的阿育王。 阿育王通过武力征伐扩大王 朝的版图,他在位的时期 (公元前273~前236年)是 印度古代史上最辉煌的时期。 后来阿育王认识到依靠杀戮 不能巩固统治,必须征服人 心,于是,他宣布以佛教为 国教。随着阿育王的胜利, 佛教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从 恒河流域传到印度各地,并 远及斯里兰卡、缅甸、叙利 亚、埃及等国。
种姓制度。 根据种姓制度规定,四个等 级之间有严格的界限,不同等级 的人不得相互通婚。理发师的儿 子属于首陀罗,他爱上的女孩属 于刹帝利,所以不能结婚。
1.释迦牟尼创 立佛教的目的? 2.释迦牟尼认 为人痛苦的根 源是什么? 3.怎样才能消 除痛苦?
为了寻求解脱生、老、病、 死等痛苦的办法,帮助人民 解脱苦难。
种姓制度四等级:
第一等级:婆罗门(祭司贵族,掌握神权)
第二等级: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把持国家军 事和行政大权 )
第三等级: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向 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一、二等级 )
第四等级:首陀罗(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 的人,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剥削和奴役, 干最低贱的职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