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 古代印度共22张PPT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3课 古代印度课件(共20张PPT)优秀课件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3课 古代印度课件(共20张PPT)优秀课件
农业发展条件十分优越,成 为文明发源地。
从图中圈出文明城市
古代印度的文明历程
1.约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
域开始出现国家。摩亨佐·达
罗和哈拉帕是当时最为著名的
城市。
摩亨佐·达罗城遗 址
2.公元前15世纪,来自中亚的
雅利安人侵入南亚次大陆,征
服当地居民,陆续建立一些小
国。
3.公元前6世纪,半岛逐渐统
释迦牟尼创立佛 教
释迦牟尼
1、佛教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
2、时间: 公元前6世纪
3、地点: 古印度
4、教义: 众生平等、消灭欲望 刻苦修行、忍耐服从
5、发展: 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
6、传播: 7、著作:《金刚经》 8、重要节日: 浴佛节
腊八节
涅槃节
世界三大宗教
北非、西亚 伊斯兰教
亚洲 佛教
欧洲、美 洲基督教

4.公元前3世纪摩揭陀国阿育 阿育王 王基本统一半岛

明 图
摩亨佐·达罗城市遗址

摩亨佐·达罗城中的大浴池遗址
摩亨佐·达罗的排水沟
摩亨佐·达罗的深井

明 图
哈拉帕残留的土 墙

哈拉帕的内城
哈拉帕谷仓遗址
哈拉帕商人使用的石质砝码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1.确立 雅利安人进入印度之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3.特点
(1)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
(2)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业, 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印度政府一直试图消除种姓制度,但结果并不理想。
材 料: 1955年起,印度法律允许跨种姓通婚。但大部分印度人仍只 与同种姓的人联姻,以免受到配偶“高种姓”亲属们“为维护荣誉而 进行的迫害”。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3课古代印度(共22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3课古代印度(共22张PPT)

8.在古代印度,商人的女儿不能嫁给官吏的儿子,这是
因为( ) D
A.商人的财产多于官吏
B.官吏的财产多于商人
C.商人和官吏的喜好不同 D.等级制度的严格限制
9.九(1)班的元旦节目是有关印度种姓制度的课本剧。
其中不符合史实的场景是( ) A. 刹帝利对婆罗门毕恭毕敬
C
B. 婆罗门主持祭祀活动
C. 首陀罗担任官吏在巡视

首陀罗
被统治阶级
在社会上遭到
等外级
贱民
歧视和凌辱
2.阅读教材说出印度种姓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根据材料思考分析其对印度社会产生了什么 影响?
特点
各等级贵贱分明,世代相袭,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 等级的人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实质
是为保护奴隶主特权的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 P12
那时,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理发师的儿子爱上了一个少 女。他父亲告诫说:“儿子,你不要把愿望寄托在办不到的事情 上。你是理发师的儿子,属于低级种姓(首陀罗)。而那个女孩 属于高级种姓(刹帝利)。刹帝利的女儿是不能与你结婚的。” 结果,理发师的儿子在绝望中忧郁而死。
都是古代印度统治者维护其统治的工具
1、据报道,某国东部一名属贱民阶层的15岁少年,因自
家山羊误入高一等级种姓农民的稻田而被烧死。根据所学
知识判断,文中某国是( C )
A.希腊
B.埃及 C.印度
D .巴比伦
2、阿育王在印度家喻户晓,他在位时,孔雀王朝成为印
度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王国。按照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
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山西五台山、浙 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 。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在古印度这块肥沃 的土地上产生了四大文明之一的古印度文明。在这里 产生了种姓制度、佛教。种姓制度界限森严,对在当 今印度社会仍然产生消极影响。佛教成为了世界三大 宗教之一,在东南亚一些国家分别被列为国教。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古代印度》课件(共25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古代印度》课件(共25张PPT)
雅利安人入侵
古代印度河上游两岸土地肥沃,请问:造 成这里土地肥沃的原因和我们前面讲过的哪个 国家相似?
埃 及
大约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这里出现了一些奴 隶制小国。但后来来自北方的白种人自称雅利安人 进入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他们征服了当地居民,建 立起一些奴隶制小国,到公元前三世纪,恒河下游 的摩揭陀国经济发展较快,力量强大,国王阿育王 统一了除南端以外的印度。但是,这种统一是不巩
种姓制度对印度社会发展有什么影响?
随着印度社会发展,种姓制度逐渐成 为社会前进的障碍,激化社会矛盾
工作整体概述 佛教的建立
释迦牟尼少年时代接受婆罗门教的传统教育, 兼习兵法与武艺。相传释迦牟尼16岁那年曾驾车出游, 在东南西三门的路上先后遇着老人、病人和死尸,亲眼 看到那些衰老、清瘦和凄惨的现象,非常感伤和苦恼。 最后在北门外遇见一位出家修道的沙门,从沙门那里听 到出家可以解脱生死病老的道理,便萌发了出家修道的 想法。29岁(一说19岁)时,他不顾父王的多次劝阻, 毅然离开妻儿,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道。 离家之后,释迦牟尼先到王舍城郊外学习禅定, 后又在尼连禅河畔的树林中独修苦行,每天只吃一餐, 后来七天进一餐,穿树皮,睡牛粪。6年后,身体消瘦, 形同枯木,仍无所得,无法找到解脱之道。于是便放弃 苦行,入尼连禅河洗净了身体,沐浴后接受了一个牧女 供养的乳糜,恢复了健康。之后他渡过尼连禅河,来到 伽耶城外的荜钵罗树(即菩提树)下,沉思默想。 据说,经过七天七夜,终于恍然大悟,确信已 经洞达了人生痛苦的本源,断除了生老病死的根本,使 贪、瞋、痴等烦恼不再起于心头。这标志着他觉悟成道, 成了佛。佛即佛陀,意为觉者、 知者。这一年释迦牟尼
工作整体概述 种姓制度
婆罗门 掌管祭祀
刹帝利
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 古代印度课件(共21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 古代印度课件(共21张PPT)

种姓制度对印度的影响
种姓制度激 化了社会矛盾, 阻碍了印度社会 的发展。种姓制 度虽已废除,在 当今印度社会仍 有影响。
第3课 古代印度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1.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后,为了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建立了森严 的等级制度——种姓制度。 2.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包括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个等级, 此外还有“不可接触者”——贱民。 (1)婆罗门:(祭司贵族)掌管祭祀; (2)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 (3)吠舍:(农民、牧民、商人)从事农、牧、商业; (4)首陀罗:(被征服者)从事农、牧、渔和手工业; 3.特点:种姓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低等级的人不得从 事高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释迦牟尼 乔达摩·悉达多
如来佛祖
第3课 古代印度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1.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在印度创立佛教。 2.早期佛教反对婆罗门特权,宣扬“众生平等”“忍耐顺从”等。
佛教的传播
公元前3世纪后,佛教开始向外传播
第3课 古代印度
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
C
___吠___舍____
农民、牧民、手工 供,供养第一、第二等
业者、商人

从事农业、畜牧业、捕
D
__首__陀___罗___
被征服者、贫困破 鱼业和手工业,要为前
产失去土地的人
三个等级服务
3.探究材料一、二所反映的古代印度的社会 关系。
种姓制度说明了古代印度四个等级地 位不平等,界限森严;佛教却说明了古代 印度人渴望“众生平等”。
度很多地方尤其在农村,“贱民”还遭受到奴隶一样的歧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古代印度(共22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古代印度(共22张PPT)

目的: 维护高级种姓的统治。 实质:
是贵族统治的工具, 是为保护奴隶主特权的一种等级制度。
影响:
随着印度社会的发展,种姓制度 逐渐成为社会前进的障碍,激化了社 会矛盾。种姓制度虽已废除,在当今 印度社会仍有影响。
四、 佛教的产生
产生背景:印度种姓制度引起人们的 强烈不满,社会矛盾尖锐。 产生时间:公元前6世纪
佛教的传播
朝鲜
中亚
中国
(公元前1世纪) 日本
古代印度(公元前3世纪)
东南亚
藏传佛教的文化代表——拉萨布达拉宫
课堂小结
南亚的印度是人类文明的又一个发源地。印度 是著名的文明古国之一。大约在公元前2500年,这里 出现了奴隶制小国。后来,来自中亚的雅利安人侵 入印度,在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建立起奴隶制国家。 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在印度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 度,史称“种姓制度”。它人为地把印度社会自上 而下分为四等,等级不同,权利义务不同。在反对 种姓制度的斗争中,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了佛教。
1-5
三、森严的种姓制度
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 史称“种姓制度”。
材料: 杀害婆罗门者,应损毁自己,并三次投入火中; 杀1个刹帝利,应立誓守戒6年,并交出1000头母牛和一头公牛;
杀1个吠舍,应同样立誓守戒3年,并交出100头母牛和一头公牛;
杀1个首陀罗,应同样立誓守戒1年,并交出10头母牛和一头公牛。 从材料中,你能看出古印度有哪些等级?你能不能排列一个顺序?
第3课 古代印度
学习目标
1、知道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
2、知道古巴比伦王国的建立和君主专制制度的实行;
3、了解楔形文字;
4、理解《汉穆拉比法典》的特点和历史价值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 古代印度课件(共19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 古代印度课件(共19张PPT)
(1)产生的时间: 公元前6世纪 (2)产生的地点: 古代印度 (3)创始人: 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
(4)影响: 早期佛教反对种姓制度,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
特权,因而也得到国王和一些富人的支持。佛教提出 __通__俗__易__懂___,教义“__众__生__平__等__”,信仰的民众日益增多, 一度成为印度的国教。
6、古代印度有一户人家,有自己的住房,在城市开了一家
店,同时销售自己手工制作的衣服。你认为这户人家所属的等
C 级是(
)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D 7、下列示意图能够反映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是(

A、
B、
C、
D
第3课 古代印度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国家产生:公元前2500年, 哈拉巴和摩亨佐•达罗 雅利安人入侵:公元前15世 纪后,建立一些小国
统一:公元前3世纪,孔雀王朝 阿育王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
二、 种姓制度
梵天
婆罗门(第一等级) 掌管祭祀
掌握神权
贱民——“不可接 触者”
刹帝利(第二等级) 国王、武士、官吏 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
产生
背景
婆罗门实际上属于外来的雅利
安人,他们进入印度后,自封为出
身高贵的人,通过种姓制度来压制
当地居民,必然引起吠舍、首陀罗

乃至刹帝利的不满。 种姓制度不但在当时激化了社
明 白 了
会矛盾,而且对印度后来的社会发

展也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当今种姓

制度虽已废除,但对印度社会仍有
影响。
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婆罗门 刹帝利 吠 舍
首陀罗
(四)佛教的创立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 古代印度课件(共20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 古代印度课件(共20张PPT)

C、佛教
D、《天方夜谭》
4、古代印度有一户人家,有自己的住
市开了一家店,同时销售自己手工制作
你认为这户人家所属的等级是( C )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在我的印象里,他一直努力而自知,每天从食堂吃饭后,他总是习惯性地回到办公室看厚厚的专业书不断提升和充实自己,他的身上有九零后少见的沉稳。同事们恭喜他,大多看 到了他的前程似锦,却很少有人懂得他曾经付出过什么。就像说的:“如果这世上真有奇迹,那只是努力的另一个名字,生命中最难的阶段,不是没有人懂你,而是你不懂自已。” 而他的奇迹,是努力给了挑选的机会。伊索寓言中,饥饿的狐狸想找一些可口的食物,但只找到了一个酸柠檬,它说,这只柠檬是甜的,正是我想吃的。这种只能得到柠檬,就说 柠檬是甜的自我安慰现象被称为:“甜柠檬效应”。一如很多人不甘平庸,却又大多安于现状,大多原因是不知该如何改变。看时,每个人都能从角色中看到自已。高冷孤独的安 迪,独立纠结的樊胜美,乐观自强的邱莹莹,文静内敛的关睢尔,古怪精灵的曲筱绡。她们努力地在城市里打拼,拥有幸或不幸。但她依然保持学习的习惯,这样无论什么事她都 有最准确的判断和认知;樊胜美虽然虚荣自私,但她努力做一个好HR,换了新工作后也是拼命争取业绩;小蚯蚓虽没有高学历,却为了多卖几包咖啡绞尽脑汁;关睢尔每一次出镜 几乎都是在房间里戴着耳机听课,处理文件;就连那个嬉皮的曲筱潇也会在新年之际为了一单生意飞到境外……其实她们有很多路可以走:嫁人,啃老,安于现状。但每个人都像 个负重的蜗牛一样缓缓前行,为了心中那丁点儿理想拼命努力。今天的努力或许不能决定明天的未来,但至少可以为明天积累,否则哪来那么多的厚积薄发和大器晚成?身边经常 有人抱怨生活不幸福,上司太刁,同事太蛮,公司格局又不大,但却不想改变。还说:“改变干嘛?这个年龄了谁还能再看书考试,混一天是一天吧。”一个“混”字就解释了他 的生活态度。前几天我联系一位朋友,质问为什么好久不联系我?她说自已每天累的像一条狗,我问她为什么那么拼?她笑:“如果不努力我就活得像一条狗了。”恩,新换的上 司,海归,虽然她有了磨合几任领导的经验,但这个给她带来了压力。她的英语不好,有时批阅文件全是大段大段的英文,她心里很怄火,埋怨好好的中国人,出了几天国门弄得 自己像个洋鬼子似的。上司也不舒服,流露出了嫌弃她的意思,甚至在一次交待完工作后建议她是否要调一个合适的部门?她的脸红到了脖子,想着自己怎么也算是老员工,由她 羞辱?两个人很不愉快。但她有一股子倔劲,不服输,将近40岁的人了,开始拿出发狠的学习态度,报了个英语培训班。回家后捧着英文书死啃,每天要求上中学的女儿和自己英 语对话,连看电影也是英文版的。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听力渐渐能跟得上上司的语速,并流利回复,又拿出漂亮的英文版方案,新上司看她的眼光也从挑剔变柔和,某天悄悄放了 几本英文书在她桌上,心里突然发现上司并没那么讨厌。心态好了,她才发现新上司的优秀,自从她来了后,部门业绩翻了又翻,奖金也拿到手软,自己也感觉痛快。她说:这个 社会很功利,但也很公平。别人的傲慢一定有理由,如果想和平共处,需要同等的段位,而这个段位,自己可能需要更多精力,但唯有不断付出,才有可能和优秀的人比肩而立。 人为什么要努力?一位长者告诉我:“适者生存。”这个社会讲究适者生存,优胜劣汰。虽然也有潜规则,有套路和看不见的沟沟坎坎,但一直努力的人总会守得云开见月明。有 些人明明很成功了,但还是很拼。比如剧中的安迪,她光环笼罩,商场大鳄是她的男闺蜜,不离左右,富二代待她小心呵护,视若明珠,加上她走路带风,职场攻势凌历,优秀得 让身边人仰视。这样优秀的人,不管多忙,每天都要抽出两个小时来学习。她的学习不是目的,而是能量,能让未来的自己比过去更好一些。现实生活中,努力真的重要,它能改 变一个人的成长轨迹,甚至决定人生成败。有一句鸡汤:不着急,你想要的,岁月都会给你。其实,岁月只能给你风尘满面,而希望,唯有努力才能得到!9、懂得如何避开问题的 人,胜过知道怎样解决问题的人。在这个世界上,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就选择学习,也许是最佳选择。胜出者往往�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 古代印度课件共23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 古代印度课件共23张PPT

3.佛教(2)发展
(3)传播
佛教发展
分类 经典 节日
小乘佛教(不拜偶像、自我超渡);大乘 佛教(尊奉如来、崇拜偶像,普度众生) 。三大教派: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和南传 佛教
《金刚经》、《大悲神咒》、《般若 波罗密多心经》、《大藏经》、《华 严经》等
佛祖释迦牟尼:浴佛节(农历四月初八, 纪念释迦牟尼佛诞辰)、涅槃节(农历二 月十五,纪念释迦牟尼佛逝世)等
(1)地理位置
古 代
1.发展历程(2)早期文明 (3)出现小国
印 度
2.种姓制度(4)鼎盛时期
(1)创立
3.佛教(2)发展
(3)传播
佛教传播
公元前3世纪后,佛教开始向外传播。公元前1世纪, 佛教经中亚传到中国新疆,再传入中国内地。后又传 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佛教往南经锡兰,传到东 南亚的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
曾被称为“土匪女王”的 普兰·黛维因为在低种姓 人群中颇有影响而曾当选 议员。2001年7月25日, 她遇刺身亡。
种姓制度
贫富悬殊富人的天堂穷人的地狱
种姓制度引发暴乱不断
种姓制度不但在当时激化了社会矛盾,而且对印度后来的社 会发展也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尽管自印度独立以后,废除 了种姓制度,印度宪法文规定不准阶级歧视,但是种姓制度 对今天的印度社会特别是印度农村仍然保留着巨大的影响。
修行。35岁时,他在菩提树下大彻
大悟,遂开启佛教,随即在印度北
乔达摩·悉达多
部、中部恒河流域一带传教。年80
(约公元前563一公元前483) 岁时涅磐。
佛教创立
降生于无忧树下 无忧
树是
自尊 佛
而出
世的 象征

得道于菩提树下
菩提 树是 向善 而得 道的 象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若夫族姓殊者,有四流焉:一曰婆罗门,净行 也,守道居贞,洁白其操。二曰刹帝利,王种也, 奕世君临,仁恕为志。三曰吠奢,商贾也,贸迁有 无,逐利远近。四曰戍陀罗,农人也,肆力畴陇, 勤身稼穑。凡兹四姓,清浊殊流,婚娶通亲,飞伏 异路,内外宗枝,姻媾(gòu)不杂。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叩问历史:种姓制度何以长存
从种姓制的另一端看,穷人和地位卑微者也有支持种
姓制二度、的互强烈相理歧由视。的除了优最越悲感惨固的和化最了边种缘的姓人制之度外,所
有的人都可以轻视某些人,这是种姓制度一个并非不重要
的心理特点。
——威廉·麦克尼尔《世界史》
《摩奴法经》的根本精神是人从思想上接受和承认一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追根溯源:种姓制度深探究
实质:
是贵族统治的工具, 是为保护奴隶主特权 的一种等级制度。
影响:
种姓制度严格限制人口流动、 职业选择以及各阶层交流, 严重阻碍了这一文明古国发 展、革新的脚步。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中国古代有没有类似 的等级制?
“我想建立一个连穷人也承认的自己 国家的国家”…… “在这个国家里,人们无高低贵贱之 分,所有人都可以自己自由接触”
第3课 古代印度
一、 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古印度的位置:南亚次 大陆,出现在印度河流 域。 古印度早期文明遗址: 哈拉帕和摩亨佐——达 罗遗址 时间:公元前23——18 世纪 古印度有“黄金之 国”的美称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雅利安人
古印度的主要居民:雅利 安人 公元前1500年定居印 度河流域。 孔雀王朝统治时期古印度
面对与我们文化不同的印度文明, 我们该抱有怎样的心态去看待?
文明必须通过交融才能发展,没有交融就没有 文明。一个古老文明的产生就像是点燃一支蜡烛, 其光亮有限,也很容易熄灭。但如果许多文明同 时产生,许多蜡烛同时点燃,就会连成一片光明 之光……
——钱乘旦《文明的冲突与交融》
和而不同,美美与共!
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 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
佛 四谛:苦、集、灭、道。
宣扬“众生平等”, 反 受到下层人民
教 对婆罗门的种姓制度。
的欢迎。
教 只有消灭欲望,忍耐服从 义 才能到达“极乐世界”。
受到统治者的欢迎
三、佛教的起源发展
传播
通过佛教的传
播,印度文化对 周边地区产生了 广泛而深远的影 响。
印度
中亚
பைடு நூலகம்
中国
朝鲜半岛、 日本
傣族地区以及斯里兰 卡、缅甸和泰国等
当年,释迦牟尼在菩提伽耶悟道成佛后,西 行200公里,来到鹿野苑,随后就在这里对父亲 净饭王派来照顾他的5个随从讲解佛法,向他们 阐述人生轮回、苦海无边、善恶因果、修行超脱 之道。5人顿悟后,立即披上了袈裟,成为世界 上最早的佛教僧侣。
——选译自《大唐西域记》卷八
三、佛教的起源发展
发展
有心灵慰籍的作用
文明进入鼎盛时期,印度 基本实现统一。 古印度首 都:华氏城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鼎盛时期
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具体有哪些表现?
1.除半岛最南端外,印度基本实现了统一。
2、农业和工商业都比较繁荣,出现了许多 工商业中心城市。
阿育王 孔雀王朝(公元前324一前187)
3、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 最多的大城市之一。
——《大唐西域记》卷二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雾里看花:种姓制度为何物
活动二:1、根据提示,阅读教材P12的内容以及《大唐西域
记》相关记载,了解古印度种姓制度的概况。
2、每小组代表一个等级,根据老师提供的资料,先在组内交 流对所代表等级的认识,经过讨论选出一名发言人,向其他小 组介绍本等级的基本状况。
提示:等级名称、人员构成、权利、义务、生活状况等。
华氏摩揭城陀里国设:了恒6河个南局边:有手一工座旧业城管,理方局圆、七商十多业 管理里陀,足局虽印、然经商已舍务经 边条荒不例芜远很处监久,管了有局,一、但根商基大品址石售还柱在,价高…征三…税十佛局、 外侨多尺接。待铭局文和残生缺死。登记—局—译。自《大唐西域记》卷八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雾里看花:种姓制度为何物
文化之盛 ——灿烂的印度文化
四、灿烂的印度文化
1、玄奘西行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语言:因果、庄严、法宝、圆满、觉悟、昙花一现、 大千世界、百尺竿头、如梦幻泡影
丰富了中华文化,是中印友 好交往的一个例证。传播佛法;
带回大量书籍,包括佛 经、因明学、语言学等
四、灿烂的印度文化
2、印度文化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
——甘地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叩问历史:种姓制度何以长存
种姓制度持续数千年的原因何在?
(印度)历史上较大的外来民族的征服,现在 知道的就有十多次,如雅利安人、马其顿人、 塞种人、贵霜国人、匈奴人、波斯人、土耳其 人、阿拉伯人、莫卧儿人以及近代英国人等。
——尚会鹏:《种姓与印度教社会》
一、频繁的外来入侵强化了种姓制度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婆罗门(第一等级) 掌握神权
祭司贵族
刹帝利(第二等级) 国王、武士、官吏
把持国家军事和行政大权
梵天
吠 舍(第三等级) 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
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一、二等级
首陀罗(第四等级) 被征服者、贫困破产 失去土地的人
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剥削和奴役, 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在数学方面:
在文学方面: 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
在天文历法方面:
认识恒星星座,确定了太阳和各行 星在天空中的位置。使用阴阳历, 把一年定为360日,12个月。
四、灿烂的印度文化
2、印度文化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
在哲学方面:
创立了“因明学”,相当于今天
的逻辑学。




四、灿烂的印度文化
切现三存、的底社会层制民度众是丧合理失的了。反个抗人生意活识上的痛苦都是前生
所种下的“因”所致。
——雷海宗《世界古代史纲要》
佛教之源 ——佛教的起源发展
三、佛教的起源发展
创立 活动三:请同学们讲讲佛教创立的故事。
乔答摩·悉达多 (约公元前563一公元前483)
释迦牟尼,大约与我国孔子同时代。
三、佛教的起源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