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表的作用-会计实务之财务报表
利润表主要项目包括哪些-会计实务之财务报表

会计实务优秀获奖文档首发!
利润表主要项目包括哪些-会计实务之财务报表
利润表主要项目包括哪些
利润表又称收益表或损益表,是反映公司一定期间生产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
利润表把一定时期的营业收益与其同一会计期间的营业费用进行配比,以计算出公司一定时期的税后净利润。
通过利润表反映的收入、成本和费用等情况,能够反映公司生产经营的收益情况、成本耗费情况,表明公司生产经营成果。
同时,通过利润表提供的不同时期的比较数字(本月数、本年累计数、上年数),可以分析公司今后利润的发展趋势、获利能力,了解投资者投入资本的完整性。
由于利润是公司经营业绩的综合体现,又是进行利润分配的主要依据,因此,利润表是会计报表中的主要报表,是企业应该重点关注的对象。
利润表的基本结构是收入减去成本等于利润,利润表主要反映的是企业在某一经营期间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各项费用和实现利润的情况。
那么利润表的主要项目主要包括:
(1)营业成本和税金:营业成本主要是公司为产生营业收入需要直接支出的成本和费用,其中主要包括原材料成本和固定资产折旧费用、燃料动力费用和人工费用等。
营业税金是鱼销售收入直接挂钩所征收的税金,通常有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等。
(2)营业收入: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因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取得的各项的收入,它是企业取得现金和利润的源泉也是企业补偿各项成本费用支出的资金来源,在利润表中占据首位。
(3)期间费用:是在会计核算期间内所发生的与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不直。
全面解读利润表的主要作用[会计实务优质文档]
![全面解读利润表的主要作用[会计实务优质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ad854e4a3c1ec5da50e270ae.png)
全面解读利润表的主要作用[会计实务优质文档]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报表.由于它反映的是某一期间的情况,所以,又被称为动态报表.有时,利润表也称为损益表、收益表.由于通过利润表可以掌握企业各种经营现状与成果,并能提供企业经营决策依据,因此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必须重视利润表.通过利润表,可以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的收入实现情况,即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有多少、实现的其他业务收入有多少、实现的投资收益有多少、实现的营业外收入有多少等等;可以反映一定会计期间的费用耗费情况,即,耗费的主营业务成本有多少、主营业务税金有多少、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各有多少、营业外支出有多少等等;可以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成果,即,净利润的实现情况,据以判断资本保值、增值情况.将利润表中的信息与资产负债表中的信息相结合,还可以提供进行财务分析的基本资料,如将赊销收入净额与应收账款平均余额进行比较,计算出应收账款周转率;将销货成本与存货平均余额进行比较,计算出存货周转率;将净利润与资产总额进行比较,计算出资产收益率等,可以表现企业资金周转情况以及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水平,便于会计报表使用者判断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作出经济决策.编制利润表的主要目的是将企业经营成果的信息,提供给各种报表使用者,以供他们作为决策的依据或参考.主要作用有:(1)可据以解释、评价和预测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获利能力.经营成果通常指以营业收入、其他收入抵扣成本、费用、税金等的差额所表示的收益信息.经营成果是一个绝对值指标,可以反映企业财富增长的规模.获利能力是一个相对值指标,它指企业运用一定经济资源(如人力、物力)获取经营成果的能力,这里,经济资源可以因报表用户的不同需要而有所区别,可以是资产总额、净资产,可以是资产的耗费(成本或费用),还可以是投入的人力(如职工人数).因而衡量获利能力的指标包括资产收益率、净资产(税后)收益率、成本收益率以及人均实现收益等指标.经营成果的信息直接由利润表反映,而获利能力的信息除利润表外,还要借助于其他会计报表和注释附表才能得到.通过比较和分析同一企业在不同时期,或不同企业在同一时期的资产收益率、成本收益率等指标,能够揭示企业利用经济资源的效率;通过比较和分析收益信息,可以了解某一企业收益增长的规模和趋势.根据利润表所提供的经营成果信息,股东、债权人和管理部门可解释、评价和预测企业的获利能力,据以对是否投资或追加投资、投向何处、投资多少等作出决策.(2)可据以解释、评价和预测企业的偿债能力.偿债能力指企业以资产清偿债务的能力.利润表本身并不提供偿债能力的信息,然而企业的偿债能力不仅取决于资产的流动性和资本结构,也取决于获利能力.企业在个别年份获利能力不足,不一定影响偿债能力,但若一家企业长期丧失获利能力,则资产的流动性必然由好转坏,资本结构也将逐渐由优变劣,陷入资不抵债的困境.因而一家数年收益很少,获利能力不强甚至亏损的企业,通常其偿债能力不会很强.债权人和管理部门通过分析和比较收益表的有关信息,可以间接地解释、评价和预测企业的偿债能力,尤其是长期偿债能力,并揭示偿债能力的变化趋势,进而作出各种信贷决策和改进企业管理工作的决策,如维持、扩大或收缩现有信贷规模,应提出何种信贷条件等.管理部门则可据以找出偿债能力不强之原因,努力提高企业的偿债能力,改善企业的公关形象.(3)企业管理人员可据以作出经营决策.比较和分析收益表中各种构成要素,可知悉各项收入、成本、费用与收益之间的消长趋势,发现各方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揭露缺点,找出差距,改善经营管理,努力增收节支,杜绝损失的发生,作出合理的经营决策.(4)可据以评价和考核管理人员的绩效.比较前后期利润表上各项收入、费用、成本及收益的增减变动情况,并查考其增减变动的原因,可以较为客观地评价各职能部门,各生产经营单位的绩效,以及这些部门和人员的绩效与整个企业经营成果的关系,以便评判各部门管理人员的功过得失,及时作出采购、生产销售、筹资和人事等方面的调整,使各项活动趋于合理.利润表上述重要作用的发挥,与利润表所列示信息的质量直接相关.利润表信息的质量则取决于企业在收入确认、费用确认以及其他利润表项目确定时所采用的方法.由于会计程序和方法的可选择性,企业可能会选用对其有利的程序和方法,从而导致收益偏高或偏低.例如,在折旧费用、坏账损失和已售商品成本等方面都可按多种会计方法计算,产生多种选择,影响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利润表中的信息表述的是各类业务收入、费用、成本等的合计数以及非重复发生的非常项目,这也会削弱利润表的重要作用.结语:学习财务会计,要注意两个不良,一个是“营养不良”,没有一定的文史基础,没有科学理论上的准备,没有第一手资料的收集,搞出来的东西,不是面黄肌瘦,就是畸形发展;二是“消化不良”,对于书本知识,无论古人今人或某个权威的学说,要深入钻研,过细咀嚼,独立思考,切忌囫囵吞枣,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粗枝大叶,浅尝辄止。
财务报表分析之利润表解读

• 普通股或潜在普通股已公开交易的企业,以 及正处于公开发行普通股或潜在普通股过程
利润表
编制单位:
年月
单位:元
项目
本期金额
一、营业收入
减:营业成本营业税Leabharlann 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资产减值损失
加 :公 允价 值变动 收益 (损 失以“- ”号填 列)
〔三营业税金及附加
• 将该项目与企业的营业收入配比,并进行 前后期间的比较.因为企业在一定时期内 取得的营业收入要按国家规定交纳各种 税金及附加.如果二者不配比,则说明企 业有"偷税"、"漏税"之嫌.或者,营业收 入是虚假的.
〔四销售费用
• 销售费用一般与营业收入存在一定的配比关 系.销售费用率反映了销售费用的有效性.可以通 过该比率的行业水平比较,考察其合理性.例 如,1998年我国冰箱制造业,销售费用平均占主营 业务收入的6%.
第3章 利润表解读
投资者开办企业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利润,并且,长期 偿债能力也要建立在稳定的收益基础上.利润表反映了企 业在一定期间发生的收入、费用和利润,是企业经营业绩 的综合体现,它揭示了企业的未来前景和是否有能力为投 资者创造财富.因此,对利润表的分析一度成为财务报告 分析的重点 .
3.1 利润表概述
• 其次,谨防企业操纵营业成本的行为.常见的操 纵营业成本的方式有:〔1不转成本,将营业成 本作资产挂帐,导致当期费用低估,资产价值高 估,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2将资产列作费用, 导致当期费用高估,资产价值低估,既歪曲了利 润数据,也不利于资产管理;〔3随意变更成本 计算方法和费用分配方法,导致成本数据不准 确.
利润表的重要性及其解读方法

利润表的重要性及其解读方法利润表是一份重要的财务报表,用于展示公司或组织在一定时间内的盈利情况。
它向股东、投资者、合作伙伴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了关于企业盈利状况的重要信息。
利润表不仅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了判断企业经营绩效的依据,同时也为投资者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潜在价值提供了依据。
本文将重点探讨利润表的重要性及其解读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利润表。
一、利润表的重要性1. 提供盈利情况信息利润表直观地展示了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销售收入、成本和利润情况。
通过查看利润表,我们可以了解企业的销售额、净收入、毛利润和净利润等重要指标,从而判断企业的盈利能力。
投资者可以根据利润表评估企业的盈利潜力和未来发展方向。
2. 揭示企业经营绩效利润表还能够反映企业的经营绩效。
比较不同时间段的利润表可以了解企业盈利情况的变化趋势,判断企业是否在扩大盈利规模,提高盈利能力。
管理者可以通过分析利润表,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企业的经营状况。
3. 辅助决策和规划利润表提供了关于企业经营业绩的详细数据,为企业管理者在决策和规划过程中提供了依据。
通过利润表,管理者可以了解不同产品、项目或部门的盈利状况,从而决策是否继续投入资源或调整经营策略。
利润表还可以为企业的预算编制和目标设定提供重要参考。
二、利润表的解读方法1. 分析收入和成本构成利润表中的收入和成本构成是评估企业盈利能力的关键指标。
分析收入的来源和成本的构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企业的盈利模式。
比如,我们可以分析销售收入的构成,看不同产品或服务的销售情况。
同时,我们还可以了解不同成本项目的占比,找出成本过高或成本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2. 计算和分析各项利润指标利润表中包含了多个重要的利润指标,包括毛利润、净利润、利润率等。
这些指标能够帮助我们综合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经营状况。
比如,毛利润能够反映企业产品或服务的盈利能力;净利润能够反映企业的综合盈利能力;利润率能够判断企业的盈利水平是否健康。
中级财务会计利润表的作用及结构

3.可以据以解释、评价和预测企业的偿债能力,并据以 考评管理当局的绩效。
二、本期营业观与收益总括观
1.本期营业观(current Operating income view) 指本期利润表中所计列的收益仅包括本期由营业活动所产 生的各项成果,即仅反映本期经营性业务收支。前期损益 调整项目以及不属于本期经营活动的非常利得与损失不列 入利润表,而径直在留存利润表或利润分配表中反映
2.收益总括观(All-inclusive income view )
指本期利润表应包括所有在本期确认的业务活动所引 起的损益项目,依此观点,所有当期营业活动引起的收入、 费用等项目、营业外收支、非常净损失,以及前期损益调 整项目等均纳入利润表。利润分配表仅包括期初末分配利 润余额、本期税后净利润、股利分配及期末分配利润。
三、利润表结构和项目排列顺序
我国规定利润表的标准格式为逐步报告式。包括四个步骤: 第一步,计算营业利润(profit of main operation)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 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第二步,计算利润总额(total amount of profit )。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或减)公允 价值变动损益-资产减值损失-资产处置损益; 第三步,计算净利润((Net income)。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income Taxes) 第四步,以“补充资料”的形式列报出一些特殊项目的利 润(或亏损)情况。
利润表的作用及结构
一、利润表的作用
利润表(The income statement)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 期间的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它是一张动态报表,其附表 包括利润分配表和分部报表(业务分部和地区分部)。具体 作用如下:
现金流量表与资产负债表及利润表的关联分析-会计实务之财务报表

会计实务优秀获奖文档首发!现金流量表与资产负债表及利润表的关联分析-会计实务之财务
报表
现金流量表与资产负债表及利润表的关联分析
现金流量表是以收付实现制为编制基础,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情况的报表。
对现金流量表的分析,既要掌握该表的结构及特点,分析其内部构成,又要结合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进行综合分析,以求全面、客观地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
因此,现金流量表的分析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现金流量及其结构分析
企业的现金流量由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三部分构成。
分析现金流量及其结构,可以了解企业现金的来龙去脉和现金收支构成,评价企业经营状况、创现能力、筹资能力和资金实力。
(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分析。
1、将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与购进商品、接受劳务付出的现金进行比较。
在企业经营正常、购销平衡的情况下,二者比较是有意义的。
比率大,说明企业的销售利润大,销售回款良好,创现能力强。
2、将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与经营活动流入的现金总额比较,可大致说明企业产品销售现款占经营活动流入的现金的比重有多大。
比重大,说明企业主营业务突出,营销状况良好。
3、将本期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上期比较,增长率越高,说明企业成长性越好。
(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分析。
《财务分析》第二章利润表分析定稿

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分析
销售费用是企业为了推广产品或服务而支出的费用,例如广告和销售人员薪资。管理费用则包括 企业日常管理活动所产生的费用。
税前利润和净利润分析
税前利润是企业在扣除各项费用(如税金和利息)之前的利润,净利润则是 扣除了所有费用后的最终利润。
利润表分析应用实例
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展示利润表分析在实际业务决策中的应用,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财务状况, 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
财务分析 第二章 利润表 分析
本章将深入讨论利润表的定义、作用,及其结构和要素。还将介绍利润表分 析的方法、常用指标,以及一些实际应用示例。
利润表的定义与作用
利润表是一份财务报表,用于显示企业在一定期间内所实现的收入、成本和利润。它是衡量企业 盈利能力和财务健康状况的重要工具。
利润表的结构和要素
营业收入
企业在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过程中所获得 的全部收入。
销售费用
将产品或服务推广给潜在客户所产生的费 用,如广告费用和销售人员薪资。
营业成本
与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直接相关的成本, 包括原材料、人工和制造费用等。
管理费用
与企业常规管理活动相关的费用,如行政 人员薪资和办公设备租金。
利润表分析的方法和指标
1
横向分析
通过对比不同期间的利润表数据,分析企业在净利润、营业收入和成本方面的变 化。
2
纵向分析
分析企业在利润表中各项指标业成本后的剩余利润与营业收入的比例,用于衡量企业的盈利能 力。
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分析
营业收入是企业核心经营活动所带来的全部收入。营业成本则是与核心经营活动直接相关的各项 成本,例如原材料和人工成本。
《财务报表分析》-利润表分析

财务报表分析是一项关键性的财务分析技能。通过利润表分析,我们可以了 解到一家公司的盈利情况以及公司的经营状况。
利润表的定义和目的
利润表是一份财务报表,它记录了公司在特定时间段内的销售收入、成本、 费用以及净利润等关键指标。其目的是为了让投资者、分析师以及管理层了 解公司的盈利能力和经营状况。
利润表中的重要指标和公式
1 毛利润
公式:销售收入 - 销
售成本
2 营业利润
公式:销售收入 - 销
售成本 - 营销费用 -
管理费用
3 净利润
公式:销售收入 - 销 售成本 - 营销费用 管理费用 - 税费 - 其 他费用
利润表分析的步骤
1
步骤二:计算重要指标
2
计算并分析毛利润、营业利润骤四:与行业对比
4
将公司的利润表与同行业的竞争对手进 行对比,以评估公司的盈利能力。
步骤一:获取利润表
从公司的财务报表中获取利润表。
步骤三:对比历史数据
将当前期间的利润表与过去几期的利润 表进行对比,以了解公司的盈利趋势。
利润表分析的常见问题
收入来源
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是什么?该来源是否稳定?
成本变化
成本中的哪些部分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有何 影响?
盈利能力
公司的盈利能力如何?是否有上升或下降趋势?
竞争对手
与竞争对手相比,公司的利润表表现如何?
利润表分析的案例分析
公司A的利润表分析
通过对公司A的利润表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其销售收 入稳定增长,但营业利润率下降。
公司B的利润表分析
公司B的利润表显示出销售成本过高,导致毛利润率 下降,需要采取措施来提高盈利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计实务优秀获奖文档首发!
利润表的作用-会计实务之财务报表
编制利润表的主要目的是将企业经营成果的信息,提供给各种报表用户,以供他们作为决策的依据或参考。
(1)可据以解释、评价和预测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获利能力。
经营成果通常指以营业收入、其他收入抵扣成本、费用、税金等的差额所表示的收益信息。
经营成果是一个绝对值指标,可以反映企业财富增长的规模。
获利能力是一个相对值指标,它指企业运用一定经济资源(如人力、物力)获取经营成果的能力,这里,经济资源可以因报表用户的不同需要而有所区别,可以是资产总额、净资产,可以是资产的耗费(成本或费用),还可以是投入的人力(如职工人数)。
因而衡量获利能力的指标包括资产收益率、净资产(税后)收益率、成本收益率以及人均实现收益等指标。
经营成果的信息直接由利润表反映,而获利能力的信息除利润表外,还要借助于其他会计报表和注释附表才能得到。
通过比较和分析同一企业在不同时期,或不同企业在同一时期的资产收益率、成本收益率等指标,能够揭示企业利用经济资源的效率;通过比较和分析收益信息,可以了解某一企业收益增长的规模和趋势。
根据利润表所提供的经营成果信息,股东、债权人和管理部门可解释、评价和预测企业的获利能力,据以对是否投资或追加投资、投向何处、投资多少等作出决策。
(2)可据以解释、评价和预测企业的偿债能力。
偿债能力指企业以资产清偿债务的能力。
利润表本身并不提供偿债能力的信息,然而企业的偿债能力不仅取决于资产的流动性和资本结构,也取决于获利能力。
企业在个别年份获利能力不足,不一定影响偿债能力,但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