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电数电复习题(已整理)讲课稿
模拟电路复习试题及答案教案资料

B.空穴数目增多,自由电子数目基本不变。
C.自由电子数目和空穴数目都增多,且增量相同。
D.自由电子数目和空穴数目都不变。
得分评卷人一.填空题(本大题共 20 个空,每空 1 分,共 20 分) 1.N 型半导体的多数载流子是自由电子 。
2.在图 2-2 所示电路中,D 、D 为理想二极管,则电压 U为 ( A ) A. 3V B. 5V C. 2V D. 1V2.二极管的典型特性是单向导电性。
3.三极管是电流控制元件,场效应管是电压控制元件。
4.测得放大电路中某三极管的各电极电位分别为 V = 5V ,V = 2.2V ,V = 2.9V,则 A极为集电极极,B 极为发射极极 ,C 极为基极极,该三极管(按结构分类)为图 2-2图 2-4NPN。
5. 差动放大电路的共模抑制比 K越大,表明差动放大电路对差模信号的放大能力3.某三极管的三个电极电位分别为 V =0V ,V =-6V ,V =-5.3V ,该三极管的工作区 为越强 (强/弱),对共模信号的抑制能力越强 (强/弱)。
A.放大区B.截止区C.饱和区D.击穿区( A )6.多级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等于 第一级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 ,输出电阻等于 最后一级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 。
7.引入电压串联负反馈可 增大 (增大 / 减小)输入电阻,稳定输出 电压(电压/电流)。
4.放大电路如图 2-4 所示,因静态工作点不合适而使 U 出现严重截止失真,通过调整 偏置电阻 R ,可以改善 U 的波形。
调整过程应是 R( B )A.增加B.减小C.不变D.等于零5.在场效应管的微变等效电路中,将场效应管等效为 ( B )8.多级放大电路的带宽 BW 一定比构成它的任何一级电路的带宽都 窄 (宽/窄)。
A.电压控制电压源B.电压控制电流源 9.已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存在 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交越 失真,克服该失真的方法是采用甲已C.电流控制电压源D.电流控制电流源6.两级共射极阻容耦合放大电路,若将第二级改成射极跟随器,则第一级的电压放大倍10.正弦波振荡电路可以产生振荡的相位平衡条件是 2, …) 。
模电数电复习题

模电、数电复习题一、 填空题1、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 价元素后称为P 型半导体,其少数载流子为 。
2、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 价元素后称为N 型半导体,其多数载流子为 。
3、PN 结加正向电压时,阻挡层将变 。
4、 晶体三极管的三种工作状态分别是 、 、 。
5、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时,发射结处于 状态;集电结处于 状态。
6、三极管工作在截止区时,发射结处于 状态;集电结处于 状态。
7、三极管工作在饱和区时,发射结处于 状态;集电结处于 状态。
8、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是指静态时的 、 、 值。
9、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越低,越容易出现 __________ 失真。
10、 出现饱和失真时,应当将基极电阻R B 调 。
11、 出现截止失真时,应当将基极电流I B 调 。
12、 射极输出器的输入与输出在大小上 ;在相位上 。
射极输出器的输入电阻比较 ,输出电阻比较 。
13、 差动放大电路两个输入端的输入信号 时为共模输入, 时为差模输入。
14、 差动放大电路的输入、输出连接方式有 、 、、 。
15、 理想运算放大器的条件是:放大倍数 、输入电阻 、输出电阻 、共模抑制比 。
16、 理想运算放大器工作在线性区时分析的依据是:同相输入端和反相输入端即可以看成 又可以看成 。
17、逻辑电路中,正逻辑规定 表示高电平, 表示低电平。
18、函数式B A AB Y ++=Y= 。
19、函数式C AB B A ABC Y ++=化简后的最简与或表达式为:Y= 。
20、寄存器、计数器及分频器属于 逻辑电路,译码器、加法器、数据选择器属于逻辑电路。
21、逻辑函数D C B D A C B A F +++=的对偶函数为 。
22、三态门输出的三种状态分别为 、 、 。
二、 今测得两个工作在放大状态的晶体三极管管脚的电位分别如下表所列,按要求填空。
晶体管1的管脚1为 极,管脚2为 极,管脚3为 极,该晶体管为 材 料, 型。
晶体管2的管脚1为 极,管脚2为 极,管脚3为 极,该晶体管为 材料, 型。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复习资料

模拟电路基础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 在P型半导体中, 多数载流子是(空隙), 而少数载流子是(自由电子)。
2. 在N型半导体中, 多数载流子是(电子), 而少数载流子是(空隙)。
3. 当PN结反向偏置时, 电源的正极应接( N )区, 电源的负极应接( P )区。
4.当PN结正向偏置时, 电源的正极应接( P )区, 电源的负极应接( N )区。
5. 为了保证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 应使发射结(正向)偏置, 集电结(反向)偏置。
6.根据理论分析, PN结的伏安特性为,其中被称为(反向饱和)电流, 在室温下约等于( 26mV )。
7. BJT管的集电极、基极和发射极分别与JFET的三个电极(漏极)、(栅极)和(源极)与之相应。
8. 在放大器中, 为稳定输出电压, 应采用(电压取样)负反馈, 为稳定输出电流, 应采用(电流取样)负反馈。
9. 在负反馈放大器中, 为提高输入电阻, 应采用(串联-电压求和)负反馈, 为减少输出电阻, 应采用(电压取样)负反馈。
10.放大器电路中引入负反馈重要是为了改善放大器. 的电性. )。
11. 在BJT放大电路的三种组态中, (共集电极)组态输入电阻最大, 输出电阻最小。
(共射)组态即有电压放大作用, 又有电流放大作用。
12.在BJT放大电路的三种组态中,.共集电. )组态的电压放大倍数小于1,.共.)组态的电流放大倍数小于1。
13. 差分放大电路的共模克制比KCMR=(), 通常希望差分放大电路的共模克制比越(大)越好。
14. 从三极管内部制造工艺看, 重要有两大特点, 一是发射区(高掺杂), 二是基区很(薄)并掺杂浓度(最低)。
15.在差分放大电路中发射极接入长尾电阻后, 它的差模放大倍数将(不变), 而共模放大倍数将(减小), 共模克制比将(增大)。
16. 多级级联放大器中常用的级间耦合方式有(阻容), (变压器)和(直接)耦合三种。
17. 直接耦合放大器的最突出的缺陷是(零点漂移)。
(完整版)《模拟电子技术》复习题10套及答案

《模拟电子技术》复习题一一、填空题1、在N型半导体中,多数载流子是;在P型半导体中,多数载流子是。
2、场效应管从结构上分为结型和两大类,它属于控制性器件。
3、为了使高阻信号源与低阻负载能很好地配合,可以在信号源与负载之间接入(共射、共集、共基)组态放大电路。
4、在多级放大器中,中间某一级的电阻是上一级的负载。
5、集成运放应用电路如果工作在线性放大状态,一般要引入____________。
6、根据下图中各三极管的电位,判断它们所处的状态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正弦波振荡电路通常由,,和四部分组成。
二、选择题1、利用二极管的()组成整流电路。
A 正向特性B 单向导电性C反向击穿特性2、P型半导体是在本征半导体中加入()后形成的杂质半导体。
A空穴B三价元素硼C五价元素锑3、场效应管的漏极特性曲线如图2-3所示,其类型为( )场效应管。
A P沟道增强型MOS型B P沟道耗尽型MOS型C N沟道增强型MOS型D N沟道耗尽型MOS型E N沟道结型F P沟道结型图2-10 4、有一晶体管接在放大电路中,今测得它的各极对地电位分别为V 1=-4V,V 2=-1.2V,V 3=-1.4V,试判别管子的三个管脚分别是( )。
A 1:e、2:b、3:cB 1:c、2:e 、3:bC 1:c、2:b、3:eD 其它情况 5、集成运放中间级的作用是( )。
A 提高共模抑制比 B 提高输入电阻 C 提高放大倍数 D 提供过载保护 6、根据相位平衡条件,判断图2-6所示振荡电路中( )发生振荡。
A 可能 B 不能7、差模信号电压是两个输入信号电压( )的值。
A 差 B 和 C 算术平均8、在单相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电路中,已知变压器二次电压有效值U 2=24V ,设二极管为理想二极管,用直流电压表测得R L 的电压值约为21.6V ,问电路的现象是( )。
A 正常工作情况 B R L 开路 C C 开路 D 一个二极管和C 开路 E 一个二极管开路 F 其它情况9、某仪表放大电路,要求输入电阻大,输出电流稳定,应选( )负反馈。
模电期末复习资料讲解47页PPT

谢谢!
Hale Waihona Puke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模电期末复习资料讲解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复习经典题库PPT课件

25
方法1:
(1) I
U
220A4.4A
Z 50
arX cL tX a C a nr4 c-8 0 t a 0 -n 5 3
R
30
因 ψ 为 u ψ i -5 ,所 3ψ i 以 7 3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 复习课
1
第一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
一、正确应用并理解公式
{ P=UI
P=-UI
U=IR U=-IR
i= C duc dt
i= - C
duc dt
u= L diL dt
u=
-
L
diL dt
例:求: UAB=, US IS供出多大功率?
+
US=10V -
R=10Ω IS=2A
7
第二章
一、电阻的计算
电路的分析方法
1、单纯电阻的计算
2、戴维南等效电阻的计算
8
二、电源的等效 电压源与电流源互换
I
a
+
Rs
+
U
Us
-
-
b
电压源模型
等效互换
Is
I′ a + ′
Gs U
b
电流源模型
IS = US /R 注意: IS的方向
9
二、电源的等效 原则:
IS
US
IS US
10
四、电源的等效
I3
VB VA 10
I2
VA 5
I4
VB 10
解:(1) 应用KCL对结点A和 B列方程
电子技术基础(数电、模电)复习资料

电子技术基础(数电、模电) 复习资料一 、填空题1. N 型半导体中的多数载流子是 ,少数载流子是 , P 型半导体中的多数载流子是 ,少数载流子是 。
答案:自由电子、空穴、空穴、自由电子2. 二级管的伏安特性可分为 、 和三部分来说明。
答案:正向特性、反向特性、反向击穿特性 3. 使用环路增益波特图判断是否处在自激状态: 稳定状态时 、自激状态时 、 临界状态时 。
答案: 、4. 多级放大电路的常用耦合方式有 、 和 。
答案:阻容耦合、直接耦合、变压器耦合5. 放大电路有 、 和三种工作状态答案:甲类工作状态、甲乙类工作状态、乙类工作状态6. 理想运算放大器工作在线性区时满足“虚短”和“虚断”,“虚短”是 指 ,用公式表达为 ,“虚断”是指 用公式表达为 。
答案:理想运放的差模输入电压等于零、 、 理想运放的输入电流等于零、 。
7. 按输入电压允许的极性分类,乘法运算电路可分为 、 和 。
答案:四象限乘法电路、二象限乘法电路、单象限乘法电路8. 正弦波振荡电路是指电路本身能自动产生特定 、 和 的正弦波信号。
答案:频率、振幅、稳定度9. n 个变量的逻辑函数最多可有 个最小项。
答案: 10.与非门的电压传输特性可分为 、 、 和 四个区段。
答案:截止区、线性区、转折区、饱和区1. 集成运算放大器通常由 、 、 和 四部分组成。
答案:输入级、中间级、输出级、偏置电路2. 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是指在输入正弦信号幅值不变的情况下,放大电路输出信号的 和 随频率变化的关系,以频率特性图中间平坦部分为准,将频率特性分为 、 和 。
答-+=u u 0==-+i i n2dB G f f m o c 0,<>dB G f f m o c 0,><dBG f f m o c 0,==案: 幅值、相位、中频区、低频区、高频区3. 产生正弦波振荡的幅度平衡条件和相位平衡条件表示为和 。
模电复习题和问题详解

《模拟电子技术实践》课程习题答案一、填空题1、共集电极放大器的特点有输入阻抗大、输出阻抗小、电压放大倍数≈1等。
是从射极输出,所以简称射极跟随器。
2、三极管有放大、饱和、截止三种工作状态,在数字电路中三极管作为开关使用时,它是工作在饱和、截止两种状态下。
3、在三极管的输出特性曲线中,当I B=0时的I C是穿透电流I CEO。
4、某同学用万用表测量一电子线路中三极管的管脚电压,得V E=3V,V C=8V,V B=3.7V,则该管是NPN 、处于放大状态。
5、集成运放其内部电路的耦合方式是直接耦合。
6、三极管的输出特性曲线分为饱和、截止、放大等区域,三极管放大器处于截止区的条件是发射结反偏、集电结反偏。
7、场效应管是一种利用电压来控制其电流大小的半导体三极管,所以我们说场效应管是电压控制型器件,三极管是电流控制型器件。
8、三极管具有放大作用的外部条件是发射结正向偏置,集电结反向偏置;三极管的结温升高时穿透电流I CEO将增加。
9、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两端加上正向电压时有一段“死区电压”,锗管约为0.1-0.2 V;硅管约为 0.4-0.5 V。
10、串联型可调稳压电源由取样电路、基准电路、比较放大、调整电路四个部分组成。
11、我们通常把大小相等、极性相同的输入信号叫做共模信号把大小相等、极性相反的信号叫做差模信号。
集成运算放大器一般由输入电路、电压放大电路、推动级、输出级四个部分组成。
12、稳压电源一般由变压电路、整流电路、滤波电路、稳压电路四个部分组成。
13、理想集成放大器的开环差模电压放大倍数A VO为_无穷大,共模抑制比K CMR为无穷大,差模输入电阻为无穷大。
14、单相半波整流电路输出电压的有效值U O=0.45U2 ,单相桥式整流电路输出电压的有效值U O=0.9U2 ;整流电路是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特性将交流电变成直流电的。
滤波电路是利用电容或电感的储能充放电性质来减少脉动成分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电数电复习题(已整理)第1章常用半导体器件自测题三、写出图Tl.3所示各电路的输出电压值,设二极管导通电压U D=0.7V。
图T1.3解:U O1=1.3V, U O2=0V, U O3=-1.3V, U O4=2V, U O5=1.3V, U O6=-2V。
四、已知稳压管的稳压值U Z=6V,稳定电流的最小值I Zmin=5mA。
求图Tl.4所示电路中U O1和U O2各为多少伏。
(a) (b)图T1.4解:左图中稳压管工作在击穿状态,故U O1=6V。
右图中稳压管没有击穿,故U O2=5V。
五、电路如图T1.5所示,V CC=15V, =100,U BE=0.7V。
试问:(1)R b=50kΩ时,U o=?(2)若T临界饱和,则R b=?解:(1)26BB BEBbV UI ARμ-==,2.6C BI I mAβ==,2O CC C cU V I R V=-=。
图T1.5(2)∵ 2.86CC BECScV UI mAR-==,/28.6BS CSI I Aβμ==∴45.5BB BEbBSV UR kI-==Ω习题1.2电路如图P1.2所示,已知10siniu tω=(V),试画出iu与ou的波形。
设二极管导通电压可忽略不计。
图P1.2 解图P1.2解:iu与ou的波形如解图Pl.2所示。
1.3电路如图P1.3所示,已知tuiωsin5=(V),二极管导通电压U D=0.7V。
试画出iu与ou的波形图,并标出幅值。
图P1.3 解图P1.3解:波形如解图Pl.3所示。
第2章 基本放大电路2.7电路如图P2.7所示,晶体管的β=80 ,'100bb r =Ω。
分别计算L R =∞和3L R k =Ω时的Q 点、uA 、i R 和o R 。
图P2.6 图P2.7解:在空载和带负载情况下,电路的静态电流、be r 均相等,它们分别为: 22CC BEQBEQ BQ bsV U U I A R R μ-=-≈1.76CQ BQ I I mA β=≈ '26(1)1.3be bb EQmVr r k I β=++≈Ω空载时,静态管压降、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分别为: 6.2CEQ CC CQ c U V I R V =-≈; 308cu beR A r β=-≈-// 1.3i b be be R R r r k =≈≈Ω; 93beus u be sr A A r R ≈⋅≈-+ 5o c R R k ==Ω3L R k =Ω时,静态管压降、电压放大倍数分别为:(//) 2.3LCEQ CC CQ c L L cR U V I R R V R R =-≈+(//)115c L u beR R A r β=-≈- 34.7beus u be sr A A r R ≈⋅≈-+ // 1.3i b be be R R r r k =≈≈Ω 5o c R R k ==Ω2.9 已知图P2.9所示电路中,晶体管β=100,be r =1.4kΩ。
(1)现已测得静态管压降U CEQ =6V ,估算R b ;(2)若测得i U 和oU 的有效值分别为1mV 和100mV ,则负载电阻R L 为多少?解:(1)mA R U V I c CECC C 2=-=,A I I C B μβ20/==, ∴Ω=-=k I U V R BBECC b 565。
(2)由(//)100o c L u i beU R R A U r β=-=-=-, 可得: 2.625L R k =Ω。
图P2.92.11 电路如图P2.11所示,晶体管β=100,b b r '=100Ω。
(1)求电路的Q 点、u A 、iR 和o R ; (2)若改用β=200的晶体管,则Q 点如何变化?(3)若电容C e 开路,则将引起电路的哪些动态参数发生变化?如何变化?解:(1)静态分析: 1122b BQ CC b b R U V V R R =⋅=+1BQ BEQ EQ f eU U I mA R R -==+101EQ BQ I I A μβ==+e (R ) 5.7CEQ CC EQ cf U V I R R V =-++= 图P2.11动态分析:'26(1)2.73be bb EQmVr r k I β=++≈Ω (//)7.7(1)c L u be fR R A r R ββ=-=-++12////[(1)] 3.7i b b be f R R R r R k β=++≈Ω 5o c R R k ==Ω (2) β=200时,1122b BQ CC b b R U V V R R =⋅=+(不变);1BQ BEQ EQ f eU U I mA R R -==+(不变);51EQ BQ I I A μβ==+(减小);e (R ) 5.7CEQ CC EQ cf U V I R R V =-++=(不变)。
(3) C e 开路时,(//)// 1.92(1)()c L c Lu be e f e fR R R R A r R R R R ββ=-≈-=-++++(减小);12////[(1)()] 4.1i b b be e f R R R r R R k β=+++≈Ω(增大); 5o c R R k ==Ω(不变)。
2.12 电路如图P2.12所示,晶体管的β=80,be r =1kΩ。
(1)求出Q 点; (2)分别求出R L =∞和R L =3kΩ时电路的u A 、i R 和o R 。
解:(1)求解Q 点:32.3(1)CC BEQ BQ b eV U I A R R μβ-=≈++(1) 2.61EQ BQ I I mA β=+≈ 7.17CEQ CC EQ e U V I R V =-≈(2)求解放大倍数和输入、输出电阻: R L =∞时;(1)0.996(1)eu be eR A r R ββ+=≈++ 图P2.12//[(1)]110i b be e R R r R k β=++≈ΩR L =3kΩ时;(1)(//)0.992(1)(//)e L u be e L R R A r R R ββ+=≈++//[(1)(//)]76i b be e L R R r R R k β=++≈Ω输出电阻:////371s b beo e R R r R R β+=≈Ω+第3章 多级放大电路3.3基本放大电路如图P3.3(a)、(b)所示,图(a)虚线框内为电路Ⅰ,图(b)虚线框内为电路Ⅱ。
由电路Ⅰ、Ⅱ组成的多级放大电路如图(c)、(d)、(e)所示,它们均正常工作。
试说明图(c)、(d)、(e)所示电路中(1)哪些电路的输入电阻较大; (2)哪些电路的输出电阻较小; (3)哪个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最大。
(a) (b)(c) (d)(e)图P3.3解:(1)图(d)、(e)所示电路的输入电阻比较大; (2)图(c)、(e)所示电路的输出电阻比较小; (3)图(e)所示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最大。
3.6图P3.6所示电路参数理想对称,晶体管的β均为100,'100bb r =Ω,0.7BEQ U V ≈。
试求R w 的滑动端在中点时T 1管和T 2管的发射极静态电流EQ I 以及动态参数A d 和R i 。
图P3.6 图P3.7解:R w 滑动端在中点时T 1管和T 2管的发射极静态电流EQ I 分析如下: ∵22WBEQ EQ EQ e EE R U I I R V +⋅+= ∴0.51722EE BEQ EQWe V U I mA R R -=≈+ 动态参数A d 和R i 分析如下: '26(1)5.18be bb EQmVr r k I β=++≈Ω 98(1)/2cd be W R A r R ββ=-≈-++2(1)20.5i be W R r R k β=++≈Ω3.7电路如图P3.7所示,T 1和T 2两管的β均为140,be r 均为4kΩ。
试问:若输入直流信号mV u I 201=,mV u I 102=,则电路的共模输入电压?=Ic u 差模输入电压?=Id u 输出动态电压?=∆o u解:电路的共模输入电压IC u 、差模输入电压Id u 、差模放大倍数d A 和动态电压O u ∆ 分别为:12152I I IC u u u mV +==; 1210Id I I u u u mV =-= 1752cd beR A r β=-≈-; 1.75O d Id u A u V∆==-第6章 放大电路中的反馈6.7分别判断图P6.5 (a) 、(b) 、(e) 、(f) 所示各电路中引入了哪种组态的交流负反馈。
解:(a)电压并联负反馈;(b) 电压串联负反馈;(e)电流并联负反馈;(f)电流串联负反馈。
6.8 分别估算图6.4 (d)~(h)所示各电路在理想运放条件下的电压放大倍数。
解:各电路在理想运放条件下的电压放大倍数如下: (d) 电流并联负反馈: 111o o L o L Luf i i f U I R I R R A U I R I R R =≈≈=(e) 电压串联负反馈: 311o o uf i f U U R A U U R =≈=+ (f) 电压串联负反馈: 1o ouf i fU U A U U =≈= (g) 电压串联负反馈: 211o o uf i f U U R A U U R =≈=+ (h) 电压串联负反馈: 311o o uf i f U U R A U U R =≈=+6.9分别估算图6.5 (a)、 (b) 、(e) 、(f)所示各电路在深度负反馈条件下的电压放大倍数。
解:各电路在深度负反馈条件下的电压放大倍数如下: (a)电压并联负反馈:f ff o usf s i s sI R R U A U I R R -==≈-(b)电压串联负反馈:41(1)o o uf i f U U R A U U R =≈=+ (e)电流并联负反馈:4142(//)//(1)o o L Lusf s f s sU I R R R R R A U I R R R =≈=+⋅ (f)电流串联负反馈:∵29292200249249f R R R R U R I R I I R R R R R R =⋅=⋅⋅=⋅++++∴0782497829(////)()(////)o L L uf i f U I R R R R R R R R R A U U R R ++=≈=-第7章 信号的运算和处理7.2电路如图P7.2所示,集成运放输出电压的最大幅值为±14V ,填表。
(a) (b)图P7.2u I /V0.1 0.5 1.0 1.5 u O1/V u O2/V解: 1(/)10O f I I u R R u u =-=-; 2(1/)11O f I I u R R u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