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讲义(知识梳理+基础验收+明确考向)第一章 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含解析)(1)
高三一轮复习讲义有机化学

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第一节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知识要点一、有机物的分类(一)按碳的骨架分类:有机化合物链状化合物脂肪环状化合物 脂环化合物 化合物芳香化合物1.链状化合物 这类化合物分子中的碳原子相互连接成链状。
(因其最初是在脂肪中发现的,所以又叫脂肪族化合物。
)如:正丁烷 正丁醇2.环状化合物 这类化合物分子中含有由碳原子组成的环状结构。
它又可分为两类: (1)脂环化合物:是一类性质和脂肪族化合物相似的碳环化合物。
如:环戊烷 环己醇(2)芳香化合物:是分子中含有苯环的化合物。
如:苯 萘(二)按官能团分类:官能团:是指决定化合物化学特性的原子或原子团.烃的衍生物:是指烃分子里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取代所生成的一系列新的有机化合物。
可以分为以下12种类型:❖ 例题精讲1.下列有机物中属于芳香化合物的是( )2.〖归纳〗芳香族化合物、芳香烃、苯的同系物三者之间的关系:〖变形练习〗下列有机物中(1)属于芳香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2)属于芳香烃的是________,(3)属于苯的同系物的是______________。
CH 3CH 2CH 2CH 3CH 3CH 2CH 2CH 2OHOHNO 2CH 3CH 2 —CH 33.按官能团的不同对下列有机物进行分类:4.按下列要求举例:(所有物质均要求写结构简式)(1)写出两种脂肪烃,一种饱和,一种不饱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属于芳香烃但不属于苯的同系物的物质两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别写出最简单的芳香羧酸和芳香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写出最简单的酚和最简单的芳香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大一轮复习资料化学

高中大一轮复习资料化学
高中大一轮复习已经开始,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的学习,在这里,我准备了一些资料关于化学的学习。
一、基础知识
学习化学的第一步就是掌握一些基础知识,例如化学元素周期表、原子结构和化合物。
这些知识是后续学习和理解更深层次的化学概念的基础。
二、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是化学的核心,包括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编写和化学反应的类型。
了解这些部分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和了解化学反应的结果。
三、化学平衡
化学平衡是化学反应的一个重要方面。
了解化学平衡的概念和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对于理解化学反应体系有很大帮助。
四、酸碱化学
酸碱化学是一个非常广泛的领域。
这里主要包括了理解酸碱及其性质,并了解pH计算和酸碱中和反应。
五、氧化还原化学
氧化还原化学是化学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其中包括了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半反应、氧化数等概念。
六、实验操作
学习化学不仅仅是理论,实验操作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通过实验操作,我们可以巩固理论知识,同时也可以了解化学实验的注意事项和安全措施。
以上是关于化学学习的基本内容。
这些资料只是浅尝辄止,高
中化学还涉及到了更多更深入的内容。
但是,掌握以上基本内容,对于学习后续更深层次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大家要记住,化学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实现考试目标,
而是为了培养我们的实际分析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也可以帮助
我们更好的认识自然界的物质世界。
化学超人一轮讲义高三分享

化学超人一轮讲义高三分享第一章:化学基础知识概述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变化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化学超人一轮讲义是为高三学生准备的一份综合性讲义,旨在帮助同学们全面、系统地复习和巩固化学基础知识。
第二章:物质的分类与性质物质可以分为纯物质和混合物,纯物质又可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了解物质的分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物质的性质。
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是指物质在不改变物质组成的情况下可观察到的性质,而化学性质是指物质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时的性质。
第三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由原子核和围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
了解原子的结构有助于我们理解元素的性质。
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元素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表格,通过元素周期表我们可以了解元素的基本信息,如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以及电子排布规律等。
第四章:化学键与化合物化学键是原子之间形成的相互作用力,常见的化学键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以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物质。
了解化学键和化合物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
第五章:化学反应与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是指物质发生变化产生新的物质的过程。
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符号和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了解化学反应和化学方程式有助于我们理解物质的转化过程和化学反应的平衡。
第六章:溶液与酸碱中和反应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混合物。
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了解溶液和酸碱中和反应有助于我们理解溶液的性质和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
第七章: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中的原子或离子发生氧化和还原的反应。
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物质的电荷转移和电子交换过程。
第八章:化学平衡与反应速率化学平衡是指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动态平衡的状态。
反应速率是指化学反应中物质转化的速度。
了解化学平衡和反应速率有助于我们理解化学反应的动力学过程。
第九章:化学能与化学热力学化学能是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学热力学是研究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学科。
高考化学大一轮考点精讲复习课件+讲义 (1)

单个分子或离子
重点中学与你有约 · 化学
第1讲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10
分散系 能否透过滤纸 能否透过半透膜
溶液 能 能
胶体 能 不能 烟、云、雾;肥皂
浊液 不能 不能
实例
食盐水、碘酒
水、淀粉溶液;有 色玻璃
泥水
重点中学与你有约 · 化学
第1讲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11
四、胶体的性质与应用 1.丁达尔效应 可见光束通过胶体时,在与入射光垂直的角度可看见明亮的光路,可用此性质来鉴 别溶液和胶体。 2.吸附性 自来水含有铝和铁的化合物时,溶于水产生氢氧化铝胶体或氢氧化铁胶体,吸附水 中的悬浮颗粒并沉降,从而达到净水的目的。
重点中学与你有约 · 化学
第1讲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13
【提炼】 本题考查酸、碱、盐和氧化物的分类,难度不大。如果再细分,要注 意氧化物还可以分成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过氧化物和不成盐氧化物等,要注意 区别。
重点中学与你有约 · 化学
第1讲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14
【例 2】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类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B
液溶胶和固溶胶。应识记常见的胶体有烟、云、雾;肥皂水、淀粉溶液;有色玻璃等。
重点中学与你有约 · 化学
第1讲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18
【例 4】
“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 1 nm~100 nm 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 ②是胶体
的一种。某研究所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得到的物质①是溶液 ③具有丁达尔现象 淀。 其中正确的是( B ) A.①④⑥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③④⑥ ④不能透过半透膜 ⑤不能透过滤纸
)
高考化学大一轮考点精讲复习课件+讲义 (1)

考点1物质的组成分类与转化变化一、物质的分类1.无机化合物分类无机化合物⎩⎪⎪⎪⎪⎪⎪⎪⎪⎪⎨⎪⎪⎪⎪⎪⎪⎪⎪⎪⎧氢化物:HCl 、H 2S 、H 2O 、NH 3等氧化物⎩⎪⎨⎪⎧不成盐氧化物:CO 、NO 等成盐氧化物⎩⎪⎨⎪⎧碱性氧化物:Na 2O 、CaO 等酸性氧化物:CO 2、P 2O 5等两性氧化物:Al 2O 3等过氧化物:Na 2O 2、H 2O 2等酸⎩⎪⎪⎨⎪⎪⎧按电离出的H +数⎩⎪⎨⎪⎧一元酸:HCl 、HNO 3等二元酸:H 2SO 4、H 2S 等三元酸:H 3PO 4等按酸根是否含氧⎩⎪⎨⎪⎧ 无氧酸:HCl 、H 2S 等含氧酸:HClO 4、H 2SO 4等按酸性强弱⎩⎪⎨⎪⎧ 强酸:HCl 、H 2SO 4、HNO 3等弱酸:CH 3COOH 、HF 等按有无挥发性⎩⎪⎨⎪⎧ 挥发性酸:HNO 3、HCl 等难挥发性酸:H 2SO 4、H 3PO 4等碱⎩⎨⎧按水溶性⎩⎪⎨⎪⎧ 可溶性碱:NaOH 、KOH 、Ba (OH )2等难溶性碱:Mg (OH )2、Cu (OH )2等按碱性强弱⎩⎪⎨⎪⎧ 强碱:NaOH 、Ba (OH )2、KOH 等弱碱:NH 3·H 2O 等盐⎩⎪⎨⎪⎧正盐:BaSO 4、KNO 3、NaCl 等酸式盐:NaHCO 3、KHSO 4等碱式盐:Cu 2(OH )2CO 3等复盐:KAl (SO 4)2·12H 2O 等2.氧化物分类1.物质的性质与变化根据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应注意:升华、萃取、分液、蒸馏、吸附、盐析、金属导电、焰色反应、电离等都归为物理变化;脱水、蛋白质变性、水解、同素异形体互变、电解、熔融盐导电、电解质溶液导电等都是化学变化。
2.化学反应的分类四、胶体的性质与应用1.丁达尔效应可见光束通过胶体时,在与入射光垂直的角度可看见明亮的光路,可用此性质来鉴别溶液和胶体。
2.吸附性自来水含有铝和铁的化合物时,溶于水产生氢氧化铝胶体或氢氧化铁胶体,吸附水中的悬浮颗粒并沉降,从而达到净水的目的。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要点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要点高考化学作为理科门类中占比较重要的科目之一,考查的知识点繁杂多样,常考的题型也会有所不同。
为了帮助广大考生进行针对高考化学考试的有效复习,下面将介绍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的知识要点。
一、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1.原子的组成:质子、中子、电子2.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及相关规律:周期律、元素类型、主族、副族、金属、非金属、半金属、惰性气体等。
3.化学键的类型及成键原理: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等。
二、化学反应与化学平衡1.化学反应的定义、表达式及类型。
2.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焓、热化学方程式、物质的热稳定性、热化学计算等。
3.化学平衡的概念及相关知识:化学平衡条件、平衡常数、化学平衡计算、浓度与物质量的关系等。
4.配合物的形成及结构:重金属离子的配合物、氨基酸配合物等。
三、化学物质的结构与性质1.材料的基本分类及名称。
2.分子结构与化学性质:化学热力学、热力学计算等。
3.聚合物结构与性质:高分子化学、聚合物的降解、塑料的加工等。
4.无机化合物的基本操作及性质:无机酸、碱、盐的性质、范性分析等。
5.气体的性质及应用:压强与温度的关系、气体的真实状态、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等。
四、基本化学实验1.化学试剂的分类及用途:酸、碱、盐、氧化剂、还原剂等。
2.操作技能实践:操作记录的填写、化学试剂的配制、不同实验的注意事项等。
以上是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的知识要点,需要提醒的是,高考化学考试与其它科目一样,注重考生的基础知识,并强调实践操作能力的水平。
因此,考生在备考期间,需详细阅读教材,并自觉完成相应习题集的课后习题练习。
在完成对前期知识的掌握之后,考生可以商议集中时间进行模拟考试,针对所犯错误以及不足之处,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以期考取更优的成绩。
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讲义(知识梳理+基础验收+明确考向)

【课堂新坐标】(新课标)2015届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讲义(知识梳理+基础验收+明确考向)选修五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合物(含解析)有机化合物的分类1.根据分子组成中是否有C、H以外的元素,分为烃和烃的衍生物。
2.根据分子中碳骨架的形状分类3.按官能团分类(1)相关概念烃的衍生物:烃分子里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衍生出一系列新的有机化合物。
官能团:决定化合物特殊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
(2)有机物的主要类别、官能团有机物类别官能团名称官能团结构典型代表物(结构简式)烯烃碳碳双键CH2===CH2炔烃碳碳三键CH≡CH卤代烃卤素原子—X CH3CH2Cl醇(醇)羟基—OH CH3CH2OH 酚(酚)羟基—OH醚醚键CH3CH2OCH2CH3醛醛基CH3CHO、HCHO 酮羰基羧酸羧基酯酯基CH3COOCH2CH3氨基酸氨基、羧基—NH2—COOH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命名1.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2.有机物结构的表示方法结构式结构简式键线式CH3CH===CH2CH3CH2OHCH3COOH3.有机物的同分异构现象(2)同分异构体的常见类型异构类型示例碳链骨架不同CH3CH2CH2CH3和官能团位置不同CH2===CHCH2CH3和CH3CH===CHCH3官能团种类不同CH3CH2OH和CH3OCH3 4.同系物结构相似,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 2的化合物互称同系物。
如CH 3CH 3和CH 4(或CH 3CH 2CH 3等),CH 2===CH 2和CH 2===CH —CH 3。
5.有机物的系统命名法(1)烷烃的系统命名⎩⎪⎨⎪⎧①选主链:选取含碳原子数最多的碳链为主链,按照习惯命名法进行命名称为“某烷”②编号定位:以距离支链最近的一端为起点,用阿拉伯数字给主链上的碳原子依次编号定位③定名称:简单取代基在前,复杂的取代基在后,相同的取代基合并如:的名称为2,4二甲基3乙基庚烷。
2024届新高考新一轮化学总复习课件-第1章第1讲

— 29 —
化学N
命题点
命题前沿 制胜高考
— 30 —
命题点 3 分散系 胶体
理•必备知识 1.分散系 (1)概念: 1 ___把__一__种__(或__多__种__)_物__质__分__散__在__另__一__种__(_或__多__种__)物__质___中_______________ 形成的混合物体系。
命题点
命题前沿 制胜高考
3.化学反应的分类
化学反应
按反应物、生成物种类及
数目多少分为置 复化 分换 分合 解反 解反 反应 反应 应应
按反应中
3
__有__无__离__子__参__与______分为离 非子 离反 子应 反应
按反应中
4
__有__无__电__子__转__移______分为氧 非化 氧还 化原 还反 原应 反应
化学N
命题点
命题前沿 制胜高考
— 13 —
考向 2 常见物质的分类
3.对 Na2CO3 分类,不正确的是( D )
A.属于钠盐
B.属于碳酸盐
C.属于正盐
D.属于酸式盐
解析 Na2CO3 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分类可以是钠盐,也可以是碳酸盐,
A、B 正确;正盐是酸和碱完全中和的产物,酸式盐是多元酸部分被碱中和生成的盐,
化学N
命题点
命题前沿 制胜高考
(2)写出下列序号之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和②: Fe+H2SO4===FeSO+H2SO4===CaSO4+H2O Na2CO3+H2SO4===Na2SO4+CO2↑+H2O
③和④: CO2+CaO===CaCO3
; ; ; 。
化学N
命题点
命题前沿 制胜高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新坐标】(新课标)2015届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讲义(知识梳理+基础验收+明确考向)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含解析)1.认识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科学。
2.了解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3.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志,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4.能对常见的物质进行分离和提纯。
(高频)化学实验安全1.指出下列危险化学品标志的含义2.常见意外事故的处理意外事故处理方法金属钠、钾起火用沙土盖灭酒精灯不慎碰倒起火用湿抹布盖灭浓碱液溅到皮肤上用较多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浓硫酸溅到皮肤上用大量水冲洗,最后涂上NaHCO3溶液大量的酸液洒到桌子上用NaHCO3溶液中和,再用水冲洗不慎将酸溅到眼中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温度计水银球不慎碰破撒上硫粉3.化学试剂的保存(1)少量Na、K保存在煤油中。
(2)NaOH溶液应保存在带有橡皮塞的细口试剂瓶中,H2SO4溶液应保存在带有玻璃塞的细口试剂瓶中。
(3)氯水、溴水、浓HNO3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并存放在冷暗处。
4.常见操作的安全问题(1)加热制取气体,用排水法收集时,结束时不能先停止加热。
(2)点燃H2、CH4或CO时,应先检验气体的纯度。
(3)涉及H2或CO的性质验证的综合实验装置需加热时,应先排除装置中的空气。
(4)浓H2SO4稀释时,应将浓H2SO4沿器壁缓缓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方法、装置适用范围注意事项把不溶性固体和液体进行分离(1)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三靠: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轻靠三层滤纸处,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2)若滤液浑浊,需重新过滤分离易溶性固体溶质(1)玻璃棒的作用: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溅出(2)当大量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液体(1)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2)分液:两种液体互不相溶且易分层(1)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比在原溶剂中大(2)萃取剂与原溶剂互不相溶、互不反应(3)萃取剂与溶质易分离(4)分液时,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混合物(1)温度计的水银球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2)蒸馏烧瓶中要加沸石或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3)冷凝管水流方向应为下口进水,上口出水1.易误诊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用H2还原CuO的实验开始时应先通一会H2,再加热()(2)在气体发生装置上直接点燃一氧化碳气体时,必须要先检验一氧化碳气体的纯度。
最简单的方法是用排空气的方法先收集一试管气体,点燃气体,听爆鸣声()(3)配制稀硫酸时,可先在烧杯中加一定体积的水,再一边搅拌一边沿器壁缓缓加入浓硫酸()(4)氯水和浓HNO3应放在带有橡皮塞的棕色试剂瓶中,并存放于阴冷处()(5)分离纯水和汽油可以用萃取法()(6)从食盐水中提取NaCl固体可用蒸发法()(7)从碘水中提取I2,可用酒精作萃取剂()(8)分离汽油和煤油可用蒸馏法()【答案】(1)√(2)×(3)√(4)×(5)×(6)√(7)×(8)√2.将下列物质填入相应的危险化学品类别中(填序号)。
①NaOH②浓H2SO4③乙醇④苯⑤KMnO4⑥CH4⑦Cl2⑧CO(1)易燃液体____________;(2)易燃气体____________;(3)腐蚀品__________;(4)氧化剂__________;(5)有毒物质________。
【答案】(1)③④(2)⑥⑧(3)①②(4)②⑤⑦(5)④⑦⑧3.填写下列混合物的分离方法。
(1)除去粗盐水中的泥沙________。
(2)分离植物油和水的混合物________。
(3)提取溴水中的溴__________,分离溴的CCl4混合液________。
【答案】(1)过滤(2)分液(3)萃取分液蒸馏试剂瓶选取“4注意”:瓶塞,瓶口,瓶色,瓶材质。
过滤中“3要求”:一贴二低三靠。
蒸发中的“2注意”:玻璃棒搅拌和不能蒸干。
萃取分液中“4步操作”:加萃取剂→振荡放气→静置分层→分液。
蒸馏中的“4注意”:温度计水银球位置,冷却水的进出,加沸石防暴沸,液体体积不超过烧瓶容积的2 3。
化学实验安全“六防”1.防爆炸点燃可燃气体(如H2、CO、CH4、C2H2、C2H4)前要先验纯,用CO、H2还原Fe2O3、CuO之前,除要检验气体纯度外,还要向试管中先通一会儿气体。
2.防暴沸稀释浓H2SO4或将浓H2SO4与酒精混合时,要将密度大的浓H2SO4缓慢倒入水或酒精中;加热液体混合物时要加沸石(或碎瓷片)。
3.防失火实验室中的可燃物一定要远离火源(如制取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气体离酒精灯要尽可能地远些)。
4.防中毒制取有毒气体(如Cl2、CO、SO2、H2S、NO2、NO)时,应在通风橱中进行且进行尾气处理。
常见尾气处理方法如下:5.防倒吸加热法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或吸收溶解度较大的气体时,要注意熄灯顺序或加装安全瓶。
下图为几种防倒吸装置:6.防堵塞防止堵塞导管,或使液体顺利流入,或使内外压强相等。
如下图:(高考组合题)(1)下列与安全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碘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所以要多吃富含高碘酸的食物B.(2012·福建高考)易燃试剂与强氧化性试剂分开放置并远离火源C.(2012·福建高考)金属钠着火时,用细沙覆盖灭火D.(2009·广东高考)浓H2SO4溅到皮肤上,立即用碳酸钠稀溶液冲洗E.(2009·广东高考)氢氧化钠浓溶液溅入眼中,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用稀盐酸冲洗(2)(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节选)①有机反应的烧瓶中通常加沸石的作用是________,若加热后发现未加沸石,应采取的正确方法是________。
②实验中,能否将Na2Cr2O7溶液加到浓H2SO4中,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
【解析】(1)A项,碘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摄入过多或过少都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过多摄入会引起高碘甲状腺肿、甲亢、甲状腺组织硬化等不良后果,故不能多吃富含高碘酸的食物;B项,强氧化剂是易燃试剂的助燃剂,二者应分开放置;C项,金属钠着火用细沙灭火,不能用水灭火;D项,应用大量水冲洗,再用NaHCO3溶液冲洗;E项,不能再用稀盐酸冲洗。
(2)①沸石的作用是防止液体暴沸;热溶液中不能立即投入沸石,否则会引起剧烈沸腾,应将反应液冷却后再加入沸石。
②将浓硫酸加到Na2Cr2O7溶液中,相当于稀释浓硫酸,将顺序颠倒后易引起浓硫酸因局部放出过多的热量而沸腾迸溅。
【答案】(1)BC(2)①防止暴沸冷却后补加②不能,易发生暴沸迸溅考向1化学品安全标志1.(2010·北京高考)下列物质与常用危险化学品的类别不对应的是()A.H2SO4、NaOH——腐蚀品B.CH4、C2H4——易燃液体C.K、Na——遇湿易燃物品D.KMnO4、K2Cr2O7——氧化剂【解析】CH4、C2H4为易燃气体。
【答案】 B考向2实验操作与安全事故处理2.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A.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应先通氢气,后加热氧化铜B.蒸馏石油时,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未加碎瓷片,立刻拔开橡皮塞投入碎瓷片C.实验室做钠的实验时,余下的钠屑投入废液缸中D.用如图装置制氨水【解析】B项,热溶液中不能立即投入沸石,否则会引起剧烈沸腾,应将反应液冷却后再加入沸石;C项,Na与H2O反应放出H2,易失火;D项,易产生倒吸。
【答案】 A试剂的存放(8防)保存依据保存方法典型实例防氧化①密封或用后立即盖好;②加入还原剂;③隔绝空气(油封或水封)①Na2SO3固体、KI、Na2S溶液;②FeSO4溶液加入少量铁粉;③K、Na保存在煤油中,白磷保存在水中防潮解密封保存NaOH、CaCl2等固体防水解加入酸或碱抑制水解Fe2(SO4)3溶液加入硫酸防分解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置于阴暗处浓硝酸、氯水、AgNO3溶液等防挥发①密封、置于阴暗处;②液封①浓盐酸、浓氨水等;②液溴用水封防腐蚀①腐蚀橡胶的用磨口玻璃塞;②腐蚀玻璃的用塑料瓶①硝酸、氯水、溴水、KMnO4、汽油、苯、CCl4等;②氢氟酸防黏结碱性溶液用橡胶塞NaOH、Na2CO3、氨水、Na2SiO3等防与CO2反应密封保存NaOH、NaClO、漂白粉、石灰水、Na2O2等试剂保存的3原则①药品状态选口径(固态:广口瓶,液态:细口瓶)②瓶塞取决酸碱性(酸性液:玻璃塞,碱性液:橡皮塞)③受热见光易分解,存放低温棕色瓶。
(高考组合题)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2013·江苏高考)二氧化硅不与强酸反应,可用石英器皿盛放氢氟酸B.(2012·新课标全国高考)液溴易挥发,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C.(2012·海南高考)硅酸钠溶液应保存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D.(2013·广东高考)因SiO2可与HF反应,所以氢氟酸不能保存在玻璃瓶中E.(2012·山东高考)盛放NaOH溶液时,使用带玻璃塞的磨口瓶【解析】A项,石英的主要成分为SiO2,而SiO2可与氢氟酸反应生成SiF4和H2O,不能用石英器皿盛放氢氟酸,错;B项,水可防止Br2的挥发,对;C 项,硅酸钠溶液具有黏结玻璃的性质,错;D项,氢氟酸不能保存在玻璃瓶中是因为玻璃中含有SiO2,SiO2能与HF反应,对;E项,NaOH与玻璃中SiO2反应生成黏合剂Na2SiO3,错。
【答案】BD考向1常见试剂的保存方法3.下列物质的保存方法中正确的是()①少量金属钠保存在四氯化碳中②浓硝酸盛放在无色试剂瓶中③少量金属钾保存在煤油中④硅酸钠溶液盛放在带有橡胶塞的试剂瓶中⑤氯水存放在带橡胶塞的棕色细口瓶中⑥碳酸钠固体保存在带橡胶塞的细口瓶中A.②③④⑤B.③④⑥C.③④ D.①③④【解析】Na的密度比水小,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大,所以①错误;见光分解的应该保存在棕色瓶中,②错误;氯水腐蚀橡胶,⑤错误;固体应保存在广口瓶中,⑥错误。
【答案】 C考向2常见试剂瓶的选择4.实验室里不同化学试剂的保存方法不尽相同,①NaOH溶液②大理石③NaCl溶液④浓硝酸,四种试剂通常各自存放在下列图示的某种试剂瓶中。
按照试剂瓶的顺序存放试剂序号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②③④①D.②①③④【解析】大理石为固体,应放广口瓶中,NaOH溶液为碱液应放橡胶塞细口瓶中;NaCl溶液为一般溶液应放无色细口瓶中;浓HNO3应放棕色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