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基础知识复习总纲

合集下载

2024年高中高三化学的必背必考知识点总结范本(二篇)

2024年高中高三化学的必背必考知识点总结范本(二篇)

2024年高中高三化学的必背必考知识点总结范本高中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是其他自然科学的基础。

高三化学是高中阶段的最后一年,是学生备战高考的关键时期。

下面是高中高三化学的必背必考知识点总结,帮助学生复习备考。

一、化学基本概念1.原子与元素:原子的结构、元素的表示方法、元素周期表。

2.离子与化合物:离子的定义、离子化合物的性质、离子式和分子式的表示方法。

3.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的基本形式、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4.化学计量与电子结构:摩尔与质量关系、原子量与摩尔质量。

二、化学反应与化学平衡1.化学反应类型: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等。

2.氧化还原反应:电子的概念、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定义、氧化数的计算。

3.化学平衡:化学平衡的条件、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平衡常数与平衡常数表。

4.勃朗斯特(E)方程:电解质的溶解与电离度、电解质溶液的性质、离子反应与化学平衡。

5.平衡常数计算:物质摩尔浓度与化学平衡、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计算、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

三、化学反应动力学1.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

2.反应速率与反应动力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速率方程与速率常数。

3.反应速率与反应级数:反应级数、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

4.表观活化能与反应速率:表观活化能的概念、表观活化能与温度的关系。

4.平衡与反应速率:平衡体系与反应速率、平衡常数与反应速率的关系。

五、化学体系的熵1.熵的概念与变化:熵的定义、反应熵与熵变、熵变与反应性质的关系。

2.化学反应的熵变:化学反应的熵变计算、熵变与平衡常数的关系。

3.熵变与化学平衡:熵变与反应方向、熵变与平衡常数的关系。

六、化学平衡与电子转移1.电荷转移与配位反应:电子转移的概念、电子转移反应的特点。

2.电子转移反应类型:氧化还原反应、配位反应。

3.电子转移反应与化学平衡:电子转移反应的平衡常数、电子转移反应与温度的关系。

4.电解与电池:电解概念与原理、电解与化学变化、电池的基本概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一、化学的基本概念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变化规律以及能量转化的科学。

物质是构成一切物体的基本单位,由原子或分子组成。

二、化学元素和化合物1. 化学元素化学元素是由具有相同原子序数的原子组成的纯净物质。

常见的化学元素有氢、氧、碳等。

2. 化合物化合物是由两种或更多种不同化学元素按照固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

化合物的化学式可以表示其元素的种类和相对原子数目。

三、原子结构和化学键1. 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电子环绕在原子核外。

2.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将化学元素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表格。

它按照元素的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元素的相似性随着周期表中元素的位置的改变而变化。

3. 化学键化学键是原子之间的结合力,在化合物中保持原子的相对位置。

常见的化学键有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四、化学反应1. 物质的变化化学反应是指物质发生变化,生成新的物质。

2. 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和参与反应的物质。

3. 化学反应的平衡化学反应中,当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量比例达到一定比值时,化学反应达到平衡。

五、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1.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指的是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失或生成物出现的量。

2. 受影响速率的因素化学反应速率受到温度、浓度、催化剂和表面积等因素的影响。

3. 化学平衡化学平衡是指在闭合容器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摩尔比例保持不变的状态。

六、化学物质和能量转化1. 化学能化学能是物质的一种能量形式,是由于原子之间的化学键破坏产生的能量。

2. 反应能反应能是指化学反应中吸收或释放的能量。

3. 热化学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是化学方程式的一种扩展形式,表明在化学反应中吸热或放热的量。

七、离子反应和电解质溶液1. 离子反应离子反应是以离子为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反应。

2. 电解质溶液电解质溶液是指能导电的溶液,其中溶质以离子形式存在。

高考化学题型复习提纲

高考化学题型复习提纲

高考化学复习提纲一、高考化学题型归纳1、单项选择题1-62、主观题(7-10)元素无机综合、化学平衡综合、实验综合、有机综合二、选择题考点归纳化学常识和社会热点基本化学用语阿伏加德罗常数化学基本概念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化学反应与能量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及计算离子共存问题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有机基础知识电化学基础离子浓度及大小比较沉淀溶解平衡三、元素无机综合题考点归纳1、常出现的元素:H、C、N、O、F、Na、Mg、Al、Si、S、Cl、Fe、Cu2、常出现的气体:H2、O2、N2、Cl2、CO2、NH3、HCl、SO2、CH4、NO2、CO、NO3、常出现的信息:物质状态、颜色、用途、来源、工业生产、物质类型、原子结构4、常出现的条件:点燃、加热、高温、电解、催化剂5、常出现的反应:2Na + 2H2O = 2NaOH + H2↑2Na2O2+ 2H2O = 4NaOH + O2↑2Na2O2+ 2CO2= 2Na2CO3+ O2↑2NaCl + 2H2O 2NaOH + H2↑+ Cl2↑2NaOH + Cl2= NaCl +NaClO + H2O2NaOH + Ca(HCO3)2= Na2CO3+ CaCO3↓+ 2H2ONaOH + Ca(HCO3)2= NaHCO3+ CaCO3↓+ H2O2NaHCO3+ Ca(OH)2= Na2CO3+ CaCO3↓+ 2H2ONaHCO3+ Ca(OH)2=NaOH + CaCO3↓+ H2O2Mg + CO2 2MgO + C3Mg + N2 Mg3N2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 H2↑Al2O3 + 2NaOH = 2NaAlO2+ H2OAl(OH)3+ NaOH = NaAlO2+ 2H2O2Al + Fe2O3 Al2O3+ 2Fe3Fe + 4H2O Fe3O4+ 4H2C + H2O CO + H22C + SiO2 2CO + SiSi + 2NaOH + H2O = Na2SiO3+ 2H2↑SiO2+ 2NaOH = Na2SiO3+ H2OSiO2+ Na2CO3 Na2SiO3+ CO2↑SO2+ Cl2+ 2H2O = 2HCl + H2SO4C + 2H2SO4(浓) CO2↑+ 2SO2↑+ 2H2OCu + 2H2SO4(浓) CuSO4+ SO2+2H2OC + 4HNO3(浓) CO2↑+ 4NO2↑+ 2H2O3Cu + 8HNO3(稀) 3Cu(NO3)2+ 2NO↑+ 4H2OCu + 4HNO3(浓) Cu(NO3)2+ 2NO2↑+ 2H2O4NO + 3O2+ 2H2O = 4HNO34NO2+ O2+ 2H2O = 4HNO36、常出现的工业制备:Na的制备:2NaCl 2Na + Cl2↑Mg的制备:MgCl2 Mg + Cl2↑Al的制备:2Al2O3 4Al + 3O2↑氯碱工业:2NaCl + 2H2O 2NaOH + H2↑+ Cl2↑漂白粉制备:2Cl2+ 2Ca(OH)2= CaCl2+ Ca(ClO)2+ 2H2O石灰工业:CaCO3 CaO + CO2↑硅的制备:2C + SiO2 2CO + Si Si+2Cl2=SiCl4 SiCl4+ 2H2= Si + 4HCl硫酸工业: 4FeS2+ 11O2 2Fe2O3+ 8SO2(沸腾炉)2SO2+O2 2SO3(接触室)SO3+ H2O = H2SO4(吸收塔)合成氨工业: N2+3H2 2NH3(合成塔)硝酸工业:4NH3+5O24NO + 6H2O2NO + O2= 2NO23NO2+ H2O = 2HNO3+ NO高炉炼铁: C + O2CO2 CO2 + C 2CO (产生高温环境,并制备还原剂CO)3CO + Fe2O3 2Fe + 3CO2CaCO3 CaO + CO2↑ CaO + SiO2 CaSi3除脉石(造渣)7、常出现的问题:元素符号或名称、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物质的名称或分子式物质的电子式或结构式、晶体类型判断、熔沸点比较半径大小比较、化学方程式书写及计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离子方程式书写、原电池电极方程式书写、电解池电极方程式书写四、化学平衡综合题考点归纳1、常出现的类型:气体转化的平衡、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盐类水解平衡、沉淀溶解平衡2、常出现的问题:化学反应速率计算及影响因素分析、化学平衡的判断标志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及影响因素分析、平衡转化率的计算及影响因素分析ΔH和ΔS以及反应自发性的判断、化学平衡的移动判断及等效平衡溶液酸碱性变化、离子浓度大小变化及比较、离子是否沉淀的计算判断、沉淀后溶液中离子浓度的计算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化学平衡图像的分析与绘制五、实验综合题考点归纳1、常出现的类型:物质的检验、物质性质验证、物质含量测定、物质的制备、物质性质探究2、常出现的问题:仪器的选择及使用方法、装置的连接及气密性检测、装置各部分的作用及现象、添加药品顺序及作用、化学方程式书写和计算以及误差分析、其他注意事项六、有机综合题考点归纳1、常出现的物质:烯烃、苯的同系物、卤代烃、醇、醛、羧酸、酯、高聚物、环酯2、常出现的反应:烯烃加成、卤代烃水解、卤代烃消去、醇催化氧化、醛的氧化、醛的还原酯化反应、环酯化反应、酯的水解、加聚反应、缩聚反应3、常出现的信息:H2/Ni,Δ、 X2/CCl4、 NaOH醇溶液/Δ、 NaOH溶液/Δ、催化剂/O2 浓硫酸/Δ、稀硫酸/Δ、 Cu/Ag,Δ、银氨溶液、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4、常出现的合成线路:5、常出现的问题:物质的名称或分子式、物质的结构简式、所含官能团名称或结构简式物质能发生的反应判断、方程式书写及反应类型判断、同分异构体。

高考化学课本知识点梳理

高考化学课本知识点梳理

高考化学课本知识点梳理随着高考的临近,化学科目的复习成为学生们的重点。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本文将从化学课本知识点的角度出发,对高考化学知识进行梳理和总结。

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更好地备考。

一、物质的组成和结构1. 原子结构:原子的质子、中子、电子的结构和相互作用;2. 元素与化合物:元素的周期表及其特性、化学式和化合价的确定等;3. 分子的构成: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的形成和性质;4. 物质的结构与性质:随着化学键的类型和分子结构的改变,物质的性质将会发生哪些变化。

二、化学反应和能量转化1. 化学方程式: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类型的写法及平衡化学方程式的确定;2. 化学反应速率:与温度、浓度、催化剂和表面积的关系;3. 热力学:包括焓的变化、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等;4. 化学平衡:平衡常数、位置和影响平衡的因素;5. 电化学:包括电解质溶液的离子行为、电解和电池等。

三、酸碱与酸碱滴定1. 酸碱性溶液:PH值、酸碱指示剂、酸碱中和反应等;2. 酸碱滴定:滴定的原理、滴定计算等。

四、氧化还原与电化学1.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氧化数等基础概念;2. 电化学:包括电解、电池、电解质溶液的离子行为等;3. 金属和非金属的电化学活性:金属电化学活性的反应性和排列顺序,非金属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五、有机化学1. 烷烃、烯烃和炔烃:命名、结构和性质;2. 醇、酚和醚:命名、结构和性质;3. 醛、酮和羧酸:命名、结构和性质;4. 脂肪族和芳香族化合物:命名、结构和性质;5. 功能性有机化合物:酰基、氨基、羟基等基团的性质及其反应。

六、化学分析和实验技能1. 常见物质的实验室准备和性质测试;2. 化学分析方法和技术:酸碱滴定、络合滴定、氧化还原滴定等。

通过对以上知识点的梳理和总结,我们可以清楚地把握高考化学的重点和难点。

在备考过程中,建议同学们重点关注基础知识的掌握,例如元素周期表、化学式、化学反应类型等,这些内容往往在各个章节中都会涉及。

2024年高考化学复习大纲

2024年高考化学复习大纲

2024年高考化学复习大纲一、基础知识复习1. 元素周期表- 了解主要元素的基本信息,包括原子序数、原子量等。

- 熟悉元素周期表的布局和组成,掌握周期和族的概念。

- 掌握元素的周期性规律,如原子半径、电子亲和能、电离能等。

2. 化学键- 熟悉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的形成条件和特点。

- 掌握离子键的特性,如电导性、溶解度等。

- 理解共价键的键长、键能和极性的概念。

3. 化学反应- 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如反应物、生成物和化学方程式。

- 熟悉氧化还原反应和酸碱中和反应的特点和应用。

- 掌握化学反应的平衡条件及影响平衡的因素。

二、无机化学复习1. 酸碱盐- 熟悉酸碱盐的定义和性质,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规律。

- 掌握常见酸碱盐的名称、化学式和性质。

2. 有机化合物- 理解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 熟悉不饱和烃、醇、醛、酮、羧酸等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 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和化学反应。

三、物质与能量转化复习1. 燃烧与能量- 理解燃烧的过程和能量转化。

- 熟悉燃烧反应的特点和燃烧热的计算方法。

2. 化学能与化学反应- 了解化学能的定义和计量单位。

- 掌握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和化学反应的焓变计算。

四、化学元素周期律与资源利用1. 元素的周期性- 熟悉元素周期表的布局和规律。

- 掌握周期表上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2. 化学元素与人类生活- 了解常见化学元素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 掌握化学元素的提取、分离和利用的方法与原理。

五、化学实验操作与技巧1. 基本实验操作- 熟悉实验室常用的基本仪器、玻璃器皿和实验操作规范。

- 掌握实验中的物质称量、溶解、过滤、加热等基本操作技巧。

2. 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掌握实验数据的记录、整理和处理方法。

- 熟悉常用的化学计算方法,如浓度计算、反应产率计算等。

六、化学领域的新进展1. 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 了解纳米材料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 掌握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

高考化学知识点框架归纳

高考化学知识点框架归纳

高考化学知识点框架归纳高考是每个学生都面临的一场重要考试,而对于理科生而言,化学是其中一门重要科目。

掌握高考化学知识点框架,对于备考高考至关重要。

下面我将从基础概念、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化学反应、化学能量等几个方面归纳高考化学知识点框架。

基础概念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结构变化以及变化规律的学科。

在高考化学中,我们需要掌握的基础概念包括元素、化合物、分子、离子、原子核结构等。

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而化合物则是由不同元素以一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

分子是由若干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而成的粒子,而离子则是具有电荷的原子或分子。

了解这些基础概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现象和反应。

物质的组成与性质在高考化学中,我们常需要了解物质的组成和性质。

物质主要由元素组成,元素又可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

金属元素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通常有金属光泽;而非金属元素则不具备这些性质。

在物质的性质方面,常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来描述。

物理性质是指物质在不改变化学组成的情况下所表现出的特性,如颜色、密度、熔点、沸点等;而化学性质则是指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所表现出的特性,如燃烧性、腐蚀性等。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指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

在高考化学中,我们需要了解不同类型的化学反应。

常见的化学反应包括: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等。

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在适当条件下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与氧发生反应或物质之间的电荷转移反应,其中包括氧化和还原两个过程。

而单质与化合物反应则是指单质与化合物发生反应,通常会产生新的化合物和释放出能量。

化学能量化学能量是指物质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所具有的能量。

在高考化学中,我们常探讨能量转化和能量守恒的原理。

化学能量主要包括化学键能和反应焓变。

化学键能是指物质中化学键的能量,在化学反应中可发生断裂或形成。

反应焓变是指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它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反应的方向和过程。

高考化学必背知识点全汇总

高考化学必背知识点全汇总

高考化学必背知识点全汇总随着高考的临近,考生们纷纷开始备考自己的各科目。

其中,化学作为一门理科必修科目,对于理科生来说尤为重要。

在备考化学的过程中,必背知识点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下面就为大家全面汇总了高考化学必背知识点,希望能够对考生们有所帮助。

1.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掌握元素的原子序数、符号、相对原子质量等重要信息,有助于理解元素的性质和周期规律。

2. 原子结构:了解原子结构的组成部分,包括原子核和电子云以及它们的基本性质。

掌握电子排布规律,可以帮助理解元素的化学性质和反应规律。

3. 化学键:掌握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的形成原理和性质。

了解化学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以及它们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4. 配位化合物:了解金属离子与配体之间的配位反应,并掌握配位数和配位化合物的命名规则。

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中的配位效应和配合物的稳定性。

5. 酸碱反应:掌握酸碱的定义和性质,了解常见酸碱的鉴别方法。

理解酸碱反应的中和反应和盐的生成以及它们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6. 氧化还原反应: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化学方程式的写法。

掌握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定义以及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原理。

7. 配平化学方程式:学会配平化学方程式,即使化学方程式达到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的平衡。

熟练掌握配平方程式的方法和技巧,是化学学习的基础。

8. 反应速率:了解反应速率的定义和影响因素,包括温度、浓度、压力、催化剂等。

掌握反应速率和反应级数的关系,为理解化学动力学提供基础。

9. 化学平衡:学习化学平衡的概念和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

了解平衡常数与反应方向、反应浓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影响平衡的因素。

10. 酸碱平衡:了解酸碱平衡中的pH值和pOH值的计算方法。

掌握酸碱溶液的中和反应以及酸碱指示剂的用法。

11. 氧化还原平衡:学习氧化还原平衡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了解电位、标准电极电势和电池电动势等概念,掌握电化学反应的原理。

2023年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最新打印版)

2023年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最新打印版)

2023年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最
新打印版)
一、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 原子与分子
- 元素周期表
- 化学键与化合价
二、化学反应与化学方程式
- 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
- 化学方程式的表示与读写
-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
三、化学计算
- 相对分子质量与摩尔质量计算
- 物质的量与质量的转化计算
- 氧化还原反应计算
四、离子反应与沉淀反应
- 电离与离子
- 溶液中的化学反应
- 沉淀反应的判定与应用
五、氧化还原反应
- 氧化与还原的基本概念
- 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过程
- 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
六、酸碱中和反应
- 酸与碱的基本概念
- 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规律
- 强酸强碱的溶液与中和反应
七、金属与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金属的性质与反应
- 非金属的性质与反应
- 金属与非金属化合物的基本概念
八、有机化学基础知识
- 有机物的基本概念
- 烃及其类别
- 功能团及其命名方法
这份归纳总结大全包含了2023年高考化学考试所需的主要知识点。

阅读和复这些内容将帮助您更好地应对考试,祝您取得优异成绩!
*[高考]: 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P28科学视野中明确胶粒因为吸附而带有电荷,同种胶粒带的电性相同。
4、P30—31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从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和电离示意图和实验2—1中离子反应的含义,理解中和反应的本质等。
5、P36氯化钠形成的示意图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含义
【必修1:第三章】:
1、P46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顺序;
2、P61-62甲烷与氯气的反应及实验现象
3、P64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的概念
4、P66-68乙烯的来源,乙烯的用途。乙烯的重要地位,乙烯性质的探究
5、P69-71苯的结构、性质实验探究,资料卡片
6、P73-74乙醇、水分别与钠反应的现象区别,结论。P67资料卡片,乙醇的所有性质反应。
7、P75如何设计乙酸与碳酸酸性比较的实验
9、P61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理解沉淀反应的应用,熟悉P68的实验目的、结论等
【选修4:第四章】
1、P71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盐桥的作用
2、P75熟悉不同电池的工作原理,电极反应方程式。
3、P79理解电解原理和应用,尤其是电镀,再次完成P88的思考与交流
4、P84金属腐蚀的原理,电化学腐蚀为主,识记吸氧腐蚀和析氢腐蚀的电极方程式和总方程式。
8、P75酯化反应的实验操作和注意事项
【必修2:第四章】
1、P78基本营养物质要熟悉
2、P88金属的冶炼原理,熟记方程式,铝热反应实验
3、P90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了解、熟记所有内容
4、P95-102了解、识记所有内容。
【选修4:绪言】
绪言中熟悉有效碰撞、活化分子和活化能
【选修4:第一章】
1、P2断键吸收能量,成键释放能量
5、P79-80硅和二氧化硅都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硅是信息技术、光电池的材料。
6、P82—85,氯气的性质及用途,主要是漂白液和漂白粉的制备等,氯离子的检验。
7、P91硫在自然界中的存在,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化合反应,二氧化硫的危害。工业硫酸的生产原理。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的区别及性质,实验探究二氧化氮与水的反应。工业制硝酸的原理;
5、P58铝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及实验验证、探究过程,氢氧化铝的最佳制备试剂;氢氧化铝的用途。氧化铝俗名——刚玉
6、P59铁的氧化物的颜色,铁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及探究实验过程,注意其中颜色的变化,铁离子与亚铁离子的鉴别及相互转换。P62了解铜绿
7、(P59资料卡片)铝盐和铁盐的净水作用及实验操作,硫酸铝钾的作用。
8、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对大气的污染,酸雨的原因及危害;
9、P97氨的性质,氨的喷泉实验的原理及操作,氨水与氯化氢的反应,铵盐的性质(受热分解),氨气的实验室制法——加热固体氯化铵和消石灰。
10、P100硫酸和硝酸的性质及探究实验操作,硫酸脱水性的实验、浓硫酸与铜的实验,钝化原理和现象。
【必修2:第一章】
3、P6—7粗盐提纯得到比较纯的氯化钠可能还有什么杂质没有除去,用什么方法检验出它们?
熟悉课本中给出的一些方法和具体操作。——从中应掌握的知识点:1、尤其是从思考与交流中明确在除杂过程中,如果有几种杂质,加入的试剂要考虑顺序;2、除杂的原则;3、硫酸根离子的检验;4、物质检验与鉴别。(除杂原则见《世纪金榜》P134与P137,物质鉴别题解题方法见P137例题1中的规律方法。)
16、P86氨基酸的两性,P88—90蛋白质的性质实验
17、P101缩合聚合反应,什么是单体,什么是链节
18、P105网状、体形和线性的区别
19、P114科学探究,尿不湿的吸水性
8、P64合金与纯金属间的联系,合金的作用。青铜是我国使用最早的合金。资料卡片中了解金属材料的分类及作用。
9、从钠、镁、铝的性质探究实验中理解金属活泼性与其性质之间的联系。
【必修1:第四章】:
1、P74了解硅是一种亲氧元素,硅在自然中的存在,二氧化硅的存在——硅石、水晶、石英、玛瑙;玻璃光纤——二氧化硅为原料;二氧化硅的性质及应用。
3、P27认真阅读,熟悉化学平衡的含义,其中重点是外界因素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如何设计实验探究外界因素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4、P29化学平衡常数的意义,会书写表达式和简单计算
【选修4:第三章】
1、P40实验3—1的实验目的,结论。
2、P41重新做一遍思考与交流
3、P45理解水的电离平衡常数,知道在常温时,水的电离常数是10-14,而升温,水的电离常数增大,PH却减小,但纯水仍呈中性。
2、P47—48金属钠性质验证的实验方法及目的,铝没有打磨前后点燃现象及其之间联系(对照实验,铝在空气中能够稳定存在的原因。)资料卡片中了解铝的氧化膜的知识。
3、P49—50金属钠与水的反应现象及实验目的、结论。铁与水蒸气反应的探究,具体操作及目的。
4、P55-57熟悉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及实验验证、探究过程,焰色反应的操作。
2.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及应用
3.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
4.电解质溶液(溶液浓度、、中和滴定及PH计算、胶体的知识)
5.“位—构—性”(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判断原理及应用、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
6.化学键与晶体及其特点
7.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8.化学平衡思想的应用
9.弱电解质电离平衡(溶液中微粒间的关系(物料平衡和电荷守恒)盐类的水解、弱电解离子浓度与大小比较)
17
核外电子排布
5
化学方程式
18
化合价
6
物质的量
19
化学式
7
摩尔
20
置换反应
8
物质的量浓度
21
纯净物
9
摩尔质量
22
酸碱盐
10
PH
23
化合反应
11
化学性质
24
原子序数
12
元素符号
25
化学平衡
13
离子方程式
高考前化学回归课本复习资料(基本知识点)
【必修1:第一章】
1、P4常见化学品的分类和标志;
2、P5—6粗盐提纯的具体操作;
3、P39-41资料卡片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实验2-4和科学探究原电池的设计
4、P42-44记住化学电池的原理和方程式。
5、P48这几个实验的实验目的,为什么这样设计实验?如果给结论你,你是否会这样设计?
6、P50科学史话给你什么结论?P52提高煤燃烧的效率有什么方式?
【必修2:第三章】
1、P60甲烷的空间结构,甲烷是天然气、沼气、油田气、煤矿坑道气、瓦斯等主要成分。
高考化学基础知识复习总纲
一、十年高考热点知识回顾
热点(重点)知识
重现次数
重现率
化学史、环境保护、石油及煤化工
10
100%
物质的量、摩尔质量、微粒数、体积比、密度比
10
100%
阿氏常数
9
90%
热化学方程式
7
70%
核外电子排布,推导化学式
10
100%
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活泼性的比较
10
100%
氧化性还原方程式的书写及配平原子量,化合价
9、P57醛的银镜反应实验的操作
10、P60科学探究实验,设计实验验证乙酸的酸性
11、P63思考与交流,资料卡片,如何提高酯化反应的产率
12、P64有机合成的方法
13、P68—69中的资料整理
14、P75皂化反应,油脂在酸或碱性下水解的区别
15、P82—83各种糖的水解方程式(注意各种糖水解产物的区别)
Cl、S、N、C、P、Na、Mg、Al、Fe等元素单质及化合物
10
100%
完成有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9
90%
同分异构体
10
100%
有机物的聚合及单体的推断
7
70%
有机物的合成
10
100%
有机物的燃烧规律
6
60%
混合物的计算
9
90%
二、复习关键----掌握25条必要知识点
1.阿伏加德罗常数(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法罗定律及推论)
10.化学平衡常数
11.离子的鉴定、共存与转化
12.、热化学方程式及反应热计算
13.原电池与电解池原理及应用
14.典型元素常见单质及其化合物的重要性质及相互转化关系
15.官能团、官能团的确定、同分异构和同系物
16.有机反应类型
17.有机合成推断
18.有机新信息题有机聚合体
19.阴阳离子的鉴别与鉴定
20.物质的除杂、净化、分离和鉴定
2、P3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注意事项
3、P9了解能源:我国目前使用的主要能源是化石能源,开源节流
4、P12理解使用盖斯定律
【选修4:第二章】:
1、P20实验2—1测量锌与硫酸反应速率的实验,记住
2、P22—25好好阅读这里的实验,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会书写方程式),为什么这样设计实验,试验结论。如果反过来给你结论,你要会设计这些步骤。
9
90%
原子量、分子量,化合价
8
80%
离子共存
10
100%
离子的鉴别
8
80%
判断离子方程式的正误
10
100%
溶液浓度、离子浓度的比较及计算
10
100%
pH值的计算
10
100%
溶液的浓度、溶解度
6
60%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
9
90%
盐类的水解
10
100%
电化学知识
10
100%
化学键,晶体类型及性质
7
70%
1、P4第一张周期表的制作者俄国门捷列夫,周期表排列的原则
2、P5—6科学探究钠钾与水反应的实验有什么目的?为什么这样设计实验?得出什么结论?结论在课本中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