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的同素异形体--δ相

铁的同素异形体--δ相
铁的同素异形体--δ相

铁的同素异形体--δ相

由于面心比体心排列紧密,所以由前者转化为后者时,体积要膨胀.纯铁在室温下是体心立方结构,称为α-Fe。将纯铁加热,当温度到达912℃时,由α-Fe 转变为γ-Fe,γ-Fe是面心立方结构。继续升高温度,到达1390℃时,γ-Fe转变为δ-Fe,它的结构与α-Fe一样,是体心立方结构。纯铁随着温度增加,由一种结构转变为另一种结构,这种现象称为同素异构转变。

δ相:高温铁素体,由液态铁冷却到1538摄氏度发生结晶,液态铁转变为δ-Fe,C在δ-Fe中的最大溶解度为0.17%。

δ铁素体作为高温铁素体,在常温下相对少见,但在一些不锈钢中,仍然由δ铁素体保留到常温下。但由于δ铁素体较脆,在加工中易引发裂纹,并且容易引发点腐蚀,所以一般都是作为有害相加以控制的。

所谓调质钢,一般是指含碳量在0.3-0.6%的中碳钢。一般用这类钢制作的零件要求具有很好的综合机械性能,即在保持较高的强度的同时又具有很好的塑性和韧性,人们往往使用调制处理来达到这个

目的,所以人们习惯上就把这一类钢称作调质钢。。各类机器上的结构零件大量采用调质钢,是结构钢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类钢。

淬火成马氏体后在500~650℃之间温度范围内回火的调质处理用钢。

经调质处理后,钢的强度、塑性及韧性有良好的配合。

调质钢的成分是含碳0.25%~0.5%碳素钢或低合金钢和中合金钢,调质处理后的金相组织是回火索氏体。各类机器上的结构零件大量采用调质钢,是结构钢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类钢。应用最广的调质钢有铬系调质钢(如40Cr、40CrSi)、铬锰系调质钢(如40CrMn)、铬镍系调质钢(如40CrNiMo、37CrNi3A)、含硼调质钢等。

钢经正火或等温转变所得到的铁素体与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索氏体组织属于珠光体类型的组织,但其组织比珠光体组织细。索氏体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将淬火钢在450-600℃进行回火,所得到的索氏体称为回火索氏体(tempered sorbite)。回火索氏体中的碳化物分散度很大,呈球状。故回火索氏体比索氏体具有更好的机械性能。这就是为什

么多数结构零件要进行调质处理(淬火+高温回火)的原因。

索氏体的定义及组织特征。索氏体,是在光学金相显微镜下放大600倍以上才能分辨片层的细珠光体(GB/T7232标准)。其实质是一种珠光体,是钢的高温转变产物,是片层的铁素体与渗碳体的双相混合组织,其层片间距较小(250~350nm),碳在铁素体中已无过饱和度,是一种平衡组织。

钼(Molybdenum)mù是元素周期表第五周期WB族元素是一种化学元素,元素符号Mo,原子序数42,原子量95.94,是一种灰色的过渡金属。金属呈银灰色,为体心立方晶体结构,熔点2617℃,沸点4612℃,密度10.22g/cm3,第一电离能7.099电子伏特。钼和钨性质十分相似,具有高温强度好、硬度高、密度大、抗腐蚀能力强、热膨胀系数小、良好的导电和导热等特性。钼的纯金属是银白色,非常坚硬。把少量钼加到钢之中,可使钢变硬。钼是对植物很重要的营养素,也在一些酶之中找得到。在常温下不受空气的侵蚀。跟盐酸或氢氟酸不起反应。化合价+2、+4和+6,最稳定化合物为+6价。钼的高价氧化态化合物呈酸性,低价氧化态化合物呈

碱性,+6价离子具有很强的形成配合物倾向。致密钼在常温空气中稳定,400℃轻度氧化,500℃迅速氧化。1000℃时钼能吸收大量氢形成固溶体。1500℃时钼和氮反应生成氮化钼,和碳作用生成Mo2C,和硫作用生成Mos,重要的钼化物有三氧化钼、仲钼酸胺、钼酸钠、钼酸钙、钼酸钡、六氟化钼以及各种钼聚合物。主要矿物是辉钼矿(MoS2)。将辉钼矿煅烧成三氧化钼,再用氢或铝热法还原而制得。

Co 钴元素描述:

坚硬、有延展性的蓝灰色金属,富有光泽。地壳中集聚含量百万分之25。具有强磁性。

铌(niobium)是一种化学元素。化学符号Nb,原子序数41,原子量92.90638,属周期系ⅤB族。一种金属元素。铌能吸收气体,用作除气剂,也是一种良好的超导体。铌是灰白色金属,熔点2468℃,沸点4742℃,密度8.57克/立方厘米。室温下铌在空气中稳定,在氧气中红热时也不被完全氧化,高温下与硫、氮、碳直接化合,能与钛、锆、铪、钨形成合金。不与无机酸或碱作用,也不溶于王水,但可溶于氢氟酸。

锆(Zirconium)gào 是一种化学元素,它的化学符号是Zr,它的原子序数是40,是一种银白色的高熔点金属,呈浅灰色。广泛存在于锆石和二氧化锆矿中。普遍应用于合金及首饰制造业。金属锆几乎全部用作核反应堆中铀燃料元件的包壳。也用来制造照相用的闪光灯,以及耐腐蚀的容器和管道,特别是能耐盐酸和硫酸。锆的化学药品可作聚合物的交联剂。还可作为一些真空仪器的除气剂。

铁的同素异形体--δ相

铁的同素异形体--δ相

由于面心比体心排列紧密,所以由前者转化为后者时,体积要膨胀.纯铁在室温下是体心立方结构,称为α-Fe。将纯铁加热,当温度到达912℃时,由α-Fe 转变为γ-Fe,γ-Fe是面心立方结构。继续升高温度,到达1390℃时,γ-Fe转变为δ-Fe,它的结构与α-Fe一样,是体心立方结构。纯铁随着温度增加,由一种结构转变为另一种结构,这种现象称为同素异构转变。 δ相:高温铁素体,由液态铁冷却到1538摄氏度发生结晶,液态铁转变为δ-Fe,C在δ-Fe中的最大溶解度为0.17%。 δ铁素体作为高温铁素体,在常温下相对少见,但在一些不锈钢中,仍然由δ铁素体保留到常温下。但由于δ铁素体较脆,在加工中易引发裂纹,并且容易引发点腐蚀,所以一般都是作为有害相加以控制的。 所谓调质钢,一般是指含碳量在0.3-0.6%的中碳钢。一般用这类钢制作的零件要求具有很好的综合机械性能,即在保持较高的强度的同时又具有很好的塑性和韧性,人们往往使用调制处理来达到这个

目的,所以人们习惯上就把这一类钢称作调质钢。。各类机器上的结构零件大量采用调质钢,是结构钢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类钢。 淬火成马氏体后在500~650℃之间温度范围内回火的调质处理用钢。 经调质处理后,钢的强度、塑性及韧性有良好的配合。 调质钢的成分是含碳0.25%~0.5%碳素钢或低合金钢和中合金钢,调质处理后的金相组织是回火索氏体。各类机器上的结构零件大量采用调质钢,是结构钢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类钢。应用最广的调质钢有铬系调质钢(如40Cr、40CrSi)、铬锰系调质钢(如40CrMn)、铬镍系调质钢(如40CrNiMo、37CrNi3A)、含硼调质钢等。 钢经正火或等温转变所得到的铁素体与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索氏体组织属于珠光体类型的组织,但其组织比珠光体组织细。索氏体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将淬火钢在450-600℃进行回火,所得到的索氏体称为回火索氏体(tempered sorbite)。回火索氏体中的碳化物分散度很大,呈球状。故回火索氏体比索氏体具有更好的机械性能。这就是为什

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汇总

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汇总 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知识点总结 1、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一)掌握基本概念 1. 分子 分子是能够独立存在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1)分子同原子、离子一样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2)按组成分子的原子个数可分为: 单原子分子:Ne 、C、 He 、Kr…… 双原子分子:H2 、O2、HCl、No…… 多原子分子:H2O、P4 、C6H12O6…… 2. 原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确切的说,化学反应中原子核不变,只有核外电子发生变化。 (1)原子是组成某些物质(如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和分子的基本微粒。 (2)原子是由原子核(中子、质子)和核外电子组成的。 3. 离子 离子是指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离子可分为阳离子和阴离子 阳离子:Li+、Na+、H+、NH4+…… 阴离子:Cl-、O2-、OH-、SO4-…… (2)存在离子的物质: ①离子化合物中:NaCl、CaCl2、CaSo4…… ②电解质溶液中:盐酸、氯化钠溶液中…… ③金属晶体中:钠、铁、钾、铜…… 4. 元素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1)元素与物质、分子、原子的区别与联系;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宏观看);物质是由原子、分子、或离子构成的(微观看)。 (2)某些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的单质(性质、结构不同)同素异形体。(3)各元素在地壳中质量分数各不相同,占前五位的是:O、Si、Al、

Fe、Ga。 5. 同位素 同位素指同一元素不同核素之间互称同位素,即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一类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如氢(H)有三种同位素:11H、 21H、31H(氕、氘、氚)。 6. 核素 核素是具有特定质量数、原子序数和核能态,而且其寿命足以被观察的一类原子。 (1)同种元素,可以有若干种不同的核素—同位素。 (2)同一种元素的各种核素尽管中子数不同,但他们质子数与电子数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因而他们的化学性质几乎相同。 7. 原子团 原子团是指多个原子结合成的集体,在许多反应中,原子团作为一个集体参加反应。原子团有以下几种类型:根(如SO42-、OH-、CH3COO-等)、官能团(有机物分子中能反应物质特殊性质的原子团,如-OH、 -NO2、-COOH等)、游离基(又称自由基、具有不成价电子的原子团,如甲基游离基·CH3)。 8. 基 化合物中具有特殊性质的一部分原子或原子团,或化合物分子中去掉某些原子或原子团后剩下的原子团。 (1)有机物的官能团是决定物质主要性质的基,如醇的羟基(-OH)和羧酸的羧基(-COOH)。 (2)甲烷(CH4)分子中去掉一个氢原子后剩余部分(·CH3)含有未成对的价电子,称为甲基或甲基游离基,也包括单原子的游离基(·Cl)。 基(羟基):电中性,不能独立存在,只能和其他基或原子团相结合。根(氢氧根):带负电,能独立存在于溶液或离子化合物中。 9.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1)概念:(宏观)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的性质。(2)实质:(微观)物质的分子组成和结构没有发生变化时所呈现的性质。 (3)物理性质一般包括:颜色、状态、气味、味道、密度、熔点、沸点、溶解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化学性质

同素异形体教案

新课标(苏教版)化学2 第三单元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样性 同素异形现象(1课时) 漳州二中化学组黄凌燕 【教学设计思路概述】 本课与同分异构现象、不同类型的晶体共同构成一单元,帮助学生认识物质的多样性与微观结构的关系,为《化学2》中的有机化合物的知识、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及《有机化学基础》的学习打好基础。教材以碳的同素异形体为例,帮助学生认识金刚石与石墨中碳原子间的结合方式、作用力和空间排列方式的不同,并简要介绍了氧和磷的同素异形体,丰富了学生对同素异形体的认识,故而在设计课堂教学环节时,碳的同素异形现象及同素异形体是重点,从学生熟悉的金刚石和石墨入手,从“同”和“异”两个角度帮助学生认识自然界的同素异形现象,本堂课中,碳、氧、磷三种元素的同素异形体就如同语文中的排比句式,但尤为突出碳的同素异形体,从学生熟悉的物质到新鲜的物质,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从同素异形现象认识物质的多样性与微观结构的关系; 以金刚石、石墨、富勒烯等碳的同素异形体为例,认识由于微观结构不同而导致的同素异形现象 2、过程与方法 以生活中熟悉的两种碳的同素异形体——金刚石和石墨性质的“异”“同”为切入点,从“同素”和“异形”两个角度帮助学生认识同素异形现象和同素异形体。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在认识同素异形体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原子不同连接方式的印象,从中体会到化学学习的趣味性和科学性,使学生在丰富的教学活动中深刻认识到“物质的性质决定性质,性质体现结构”这一观点。 【教学重点】同素异形现象、同素异形体 【教学难点】同素异形体的判断、同位素与同素异形体的辨别 【教学过程】 多媒体展示铅笔芯、钻石图片 引导学生思考比较: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质的差异

同位素 同素异形体 同系物 同分异构体和同种物质的比较概念辨析

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和同种物质的比较概念辨析 化学基本概念反映化学物质的本质属性,是化学的基础。明确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是正确把握知识的要素,也是正确判断和推理的基础,因此在概念的教学中,让学生掌握、运用概念,尤为重要。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和同一种物质等化学中几个经常用到的概念,也是一些同学经常混淆的概念,下面就这几个概念的区别加以详细的说明。 对于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这四个概念,学习时应着重从其定义、对象、化学式、结构和性质等方面进行比较,抓住各自的不同点,从而理解和掌握。这几个概念都表明了事物之间的关系,下表列出了比较了它们的异同: 、、 说明: 1、同位素的对象是原子,在元素周期表上占有同一位置,化学性质基本相同,但原子质量或质量 数不同,从而其质谱行为、放射性转变和物理性质(例如在气态下的扩散本领)有所差异。 2、同素异形体的对象是单质,同素异形体的组成元素相同,结构不同,物理性质差异较大,化学性质有相似性,但也有差异。如金刚石和石墨的导电性、硬度均不同,虽都能与氧气反应生成CO2,由于反应的热效应不同,二者的稳定性不同(石墨比金刚石能量低,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同素异形体的形成方式有三种: (1)组成分子的原子数目不同,例如: O2和O3。 (2)晶格中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例如:金刚石和石墨。 (3)晶格中分子排列的方式不同,例如:正交硫和单斜硫(高中不要求此种)。 注意:同素异形体指的是由同种元素形成的结构不同的单质,如H2和D2的结构相同,不属于同 素异形体。

3、同系物的对象是有机化合物,属于同系物的有机物必须结构相似,在有机物的分类中,属于同一类物质,通式相同,化学性质相似,差异是分子式不同,相对分子质量不同,在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相对分子质量相差14的整数倍,如分子中含碳原子数不同的烷烃之 间就属于同系物。 (1)结构相似指的是组成元素相同,官能团的类别、官能团的数目及连接方式均相同。结构相似不一定是完全相同,如CH3CH2CH3和(CH3)4C,前者无支链,后者有支链,但二者仍为同系物。 (2)通式相同,但通式相同不一定是同系物。例如:乙醇与乙醚它们的通式都是C n H2n+2O,但他们官 能团类别不同,不是同系物。又如:乙烯与环丁烷,它们的通式都是C n H2n,但不是同系物。 (3) 在分子组成上必须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但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却不一定是同系物,如CH3CH2Br和CH3CH2CH2Cl都是卤代烃,且组成相差一个CH2原子团, 但二者不是同系物。 (4)同系物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有一定的递变规律,如随碳原子个数的增多,同系物的熔、沸点逐渐升高;如果碳原子个数相同,则有支链的熔、沸点低,且支链越对称,熔、沸点越低。如沸点: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同系物的密度一般随着碳原子个数的增多而增大。 4、同分异构体的对象是化合物,属于同分异构体的物质必须化学式相同,结构不同,因而性质不同。具有“五同一异”,即同分子式、同最简式、同元素、同相对原子式量、同质量分数、结构不同。属于同分异构体的物质可以是有机物,如正丁烷和异丁烷;可以是有机物和无机物,如氰酸铵和尿素;也可以是无机物,如[Pu(H2O)4]Cl3和[Pu(H2O)2Cl2]·2H2O·Cl。 在有机物中,很多物质都存在同分异构体,中学阶段涉及的同分异构体常见的有以下几类: (1)碳链异构:指碳原子之间连接成不同的链状或环状结构而造成的异构。如C5H12有三种同分异 构体,即正戊烷、异戊烷和新戊烷。 (2)位置异构(官能团位置异构):指官能团或取代基在在碳链上的位置不同而造成的异构。如1— 丁烯与2—丁烯、1—丙醇与2—丙醇、邻二甲苯与间二甲苯及对二甲苯。 (3)类别异构(又称官能团异构):指官能团不同而造成的异构,如1—丁炔与1,3—丁二烯、丙烯与环丙烷、乙醇与甲醚、丙醛与丙酮、乙酸与甲酸甲酯、葡萄糖与果糖、蔗糖与麦芽糖等。 (4)其他异构方式:如顺反异构、对映异构(也叫做镜像异构或手性异构)等,在中学阶段的信 息题中屡有涉及。 各类有机物类别异构体情况: ⑴ C n H2n+2:只能是烷烃,而且只有碳链异构。如CH3(CH2)3CH3、CH3CH(CH3)CH2CH3、C(CH3)4 ⑵ C n H2n:单烯烃、环烷烃。

(完整版)元素推断题常考知识点总结

1号元素氢:原子半径最小,同位素没有中子,密度最小的气体。 6号元素碳: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单质有三种常见的同素异形体(金刚石、石墨、富勒烯)。 7号元素氮: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78%),单质有惰性,化合时价态很多,化肥中的重要元素。 8号元素氧: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空气中含量第二多的气体(21%)。生物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与生命活动关系密切的元素,有两种气态的同素异形体。 9号元素氟:除H外原子半径最小,无正价,不存在含氧酸,氧化性最强的单质。 11号元素钠:短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焰色反应为黄色。 12号元素镁:烟火、照明弹中的成分,植物叶绿素中的元素。 13号元素铝:地壳中含量第三多的元素、含量最多的金属,两性的单质(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常温下遇强酸会钝化。 14号元素硅:地壳中含量第二多的元素,半导体工业的支柱。 15号元素磷:有两种常见的同素异形体(白磷、红磷),制造火柴的原料(红磷)、化肥中的重要元素。 16号元素硫:单质为淡黄色固体,能在火山口发现,制造黑火药的原料。 17号元素氯:单质为黄绿色气体,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氯碱工业的产物之一。 19号元素钾:焰色反应呈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化肥中的重要元素。 20号元素钙: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矿质元素,骨骼和牙齿中的主要矿质元素。

2.与元素的原子结构相关知识归纳 ⑴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元素是Be、Ar; 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有C; 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3倍的元素有O; 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4倍的元素有Ne。 ⑵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有Li、Si; 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4倍的元素有Mg。 ⑶内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有Li、P; 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有Be。原子核内无中子的元素是11H。3.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相关知识归纳 ⑴主族序数与周期序数相同的元素有H、Be、Al; 主族序数是周期序数2倍的元素有C、S; 主族序数是周期序数3倍的元素有O。 ⑵周期序数是主族序数2倍的元素有Li、Ca; 周期序数是主族序数3倍的元素有Na。 ⑶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绝对值相等的元素有C、Si; 最高正价是最低负价的绝对值3倍的元素有S。 ⑷上一周期元素所形成的阴离子和下一周期元素最高价态阳离子的电子层结构 与上一周期零族元素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 4.元素的含量 地壳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O,其次是Si; 地壳中质量分数最大的金属元素是Al,其次是Fe; 氢化物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大的是C;所形成的有机化合物中种类最多的是C。 5.元素所形成的单质及化合物的物理特性 ①颜色:常温下,单质为有色气体的元素是F、Cl; 单质为淡黄色固体的元素是S; 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的元素是Na,呈紫色的元素是K(通过兰色钴玻璃)。

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和同种物质的比较资料讲解

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和同种物质的比 较

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和同种物质的比较 化学基本概念反映化学物质的本质属性,是化学的基础。明确概念的内 涵与外延,是正确把握知识的要素,也是正确判断和推理的基础,因此在概 念的教学中,让学生掌握、运用概念,尤为重要。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 系物、同分异构体和同一种物质等化学中几个经常用到的概念,也是一些同 学经常混淆的概念,下面就这几个概念的区别加以详细的说明。 对于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这四个概念,学习时应着重从其定义、对象、化学式、结构和性质等方面进行比较,抓住各自的不同点,从而理解和掌握。这几个概念都表明了事物之间的关系,下表列出了比较了它们的异同: 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系物同分异构体 定义质子数相同,中子 数不同的原子(核 素) 由同一种元素组 成的不同单质 结构相似,分 子组成相差一 个或若干个CH2 基团的物质 分子式相 同,结构不 同的化合物 对象原子单质化合物化合物 化学式元素符号表示不 同,如、、 元素符号表示相 同,分子式可以 不同,如O2和 O 3 不同相同 结构电子层结构相同, 原子核结构不同 单质的组成或结 构不同 相似不同

说明: 1、同位素的对象是原子,在元素周期表上占有同一位置,化学性质基本 相同,但原子质量或质量数不同,从而其质谱行为、放射性转变和物理性质(例如在气态下的扩散本领)有所差异。 2、同素异形体的对象是单质,同素异形体的组成元素相同,结构不同, 物理性质差异较大,化学性质有相似性,但也有差异。如金刚石和石墨的导 电性、硬度均不同,虽都能与氧气反应生成CO2,由于反应的热效应不同,二者的稳定性不同(石墨比金刚石能量低,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同素异形体的形成方式有三种: (1)组成分子的原子数目不同,例如: O2和O3。 (2)晶格中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例如:金刚石和石墨。 (3)晶格中分子排列的方式不同,例如:正交硫和单斜硫(高中不要求此种)。 注意:同素异形体指的是由同种元素形成的结构不同的单质,如H2和D2的结构相同,不属于同素异形体。

磷的同素异形体

磷的同素异形体[编辑]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红磷) 提示:本条目的主题不是磷的同位素。 磷的同素异形体 这里列出磷的同素异形体,同素异形体是两种或以上由相同元素组成的单质相互之间的称谓(如石墨与金刚石互为同素异形体)。 白磷[编辑] 白磷样品

白磷分子 白磷(黄磷),分子式P4,白色固体,质软,有剧毒,致死量为0.25g。实验室臵于冷水中保存。常用于化学武器。34°C时可在空气中自燃,生成白色烟雾,主要成分为五氧化二磷(烟)以及五氧化二磷于空气中水结合生成的磷酸(雾),方程式为: P4 + 5O2→ 2P2O5 白磷在常温下可以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这也是白磷在黑暗中可以发光的反应式): P4 + O2→ P4O + O O + O2→ O3 两个方程式合起来为:P4 + 2O2→ P4O + O3[1] 武器[编辑] 白磷弹是手榴弹、炮弹、炸弹的一种,利用了白磷在空气中自燃的性质。利用白磷本身毒性的化学武器也曾被研制。起初白磷弹曾被当作燃烧弹使用,但后来由于其给交战国士兵造成的巨大身体及心理创伤而逐渐被各国弃用,转而作为目标指示弹及烟雾弹使用。 美军跟伊拉克武装分子在伊拉克费卢杰激战多个月,其间用过白磷弹。 2007年以色列进攻加沙城时曾使用过该武器。 2009年初以色列对加沙发动军事攻击,造成数千平民百姓死伤,而曾参与指挥作战的准将与上校2名高阶军官,因证实作战期间使用白磷弹遭受惩处,以色列国防军形象蒙上阴影。 安全[编辑] 过去,不慎误服白磷后常用硫酸铜溶液洗胃。但是,硫酸铜有毒,会损害肾脏和大脑。目前,在美国等国家已经不再使用。在下面这本美国海军编制的手册中推荐使用碳酸氢盐溶液来中和磷酸。[2]

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和同种物质的比较

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和同种物质的比较 化学基本概念反映化学物质的本质属性,是化学的基础。明确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是 正确把握知识的要素,也是正确判断和推理的基础,因此在概念的教学中,让学生掌握、运用概念,尤为重要.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和同一种物质等化学中 几个经常用到的概念,也是一些同学经常混淆的概念,下面就这几个概念的区别加以详细 的说明。 对于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这四个概念,学习时应着重从其定义、对象、化学式、结构和性质等方面进行比较,抓住各自的不同点,从而理解和掌握.这几个概念都表明了事物之间的关系,下表列出了比较了它们的异同: 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系物同分异构体 定义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 同的原子(核素) 由同一种元素组成 的不同单质 结构相似,分子组 成相差一个或若 干个CH2基团的 物质 分子式相同,结 构不同的化合 物 对象原子单质化合物化合物 化学式元素符号表示不同,如 、、 元素符号表示相 同,分子式可以不 同,如O2和O3 不同相同 结构电子层结构相同,原子 核结构不同 单质的组成或结构 不同 相似不同 性质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 质相同 物理性质不同,化 学性质相同 物理性质不同,化 学性质相似 物理性质不同, 化学性质不一 定相同 说明: 1、同位素的对象是原子,在元素周期表上占有同一位置,化学性质基本相同,但原子质量或质量数不同,从而其质谱行为、放射性转变和物理性质(例如在气态下的扩散本领)有所差异。 2、同素异形体的对象是单质,同素异形体的组成元素相同,结构不同,物理性质差异较大,化学性质有相似性,但也有差异.如金刚石和石墨的导电性、硬度均不同,虽都

铁的同素异形体 δ相

由于面心比体心排列紧密,所以由前者转化为后者时,体积要膨胀.纯铁在室温下是体心立方结构,称为α-Fe。将纯铁加热,当温度到达912℃时,由α-Fe 转变为γ-Fe,γ-Fe是面心立方结构。继续升高温度,到达1390℃时,γ-Fe转变为δ-Fe,它的结构与α-Fe一样,是体心立方结构。纯铁随着温度增加,由一种结构转变为另一种结构,这种现象称为同素异构转变。 δ相:高温铁素体,由液态铁冷却到1538摄氏度发生结晶,液态铁转变为δ-Fe,C在δ-Fe中的最大溶解度为0.17%。 δ铁素体作为高温铁素体,在常温下相对少见,但在一些不锈钢中,仍然由δ铁素体保留到常温下。但由于δ铁素体较脆,在加工中易引发裂纹,并且容易引发点腐蚀,所以一般都是作为有害相加以控制的。 所谓调质钢,一般是指含碳量在0.3-0.6%的中碳钢。一般用这类钢制作的零件要求具有很好的综合机械性能,即在保持较高的强度的同时又具有很好的塑性和韧性,人们往往使用调制处理来达到这个目的,所以人们习惯上就把这一类钢称作调质钢。。

各类机器上的结构零件大量采用调质钢,是结构钢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类钢。 淬火成马氏体后在500~650℃之间温度范围内回火的调质处理用钢。 经调质处理后,钢的强度、塑性及韧性有良好的配合。 调质钢的成分是含碳0.25%~0.5%碳素钢或低合金钢和中合金钢,调质处理后的金相组织是回火索氏体。各类机器上的结构零件大量采用调质钢,是结构钢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类钢。应用最广的调质钢有铬系调质钢(如40Cr、40CrSi)、铬锰系调质钢(如40CrMn)、铬镍系调质钢(如40CrNiMo、37CrNi3A)、含硼调质钢等。 钢经正火或等温转变所得到的铁素体与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索氏体组织属于珠光体类型的组织,但其组织比珠光体组织细。索氏体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将淬火钢在450-600℃进行回火,所得到的索氏体称为回火索氏体(tempered sorbite)。回火索氏体中的碳化物分散度很大,呈球状。故回火索氏体比索氏体具有更好的机械性能。这就是为什么多数结构零件要进行调质处理(淬火+高温回火)的原因。

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的异同

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的异同 化学基本概念反映化学物质的本质属性,是化学的基础。明确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是正确把握知识的要素,也是正确判断和推理的基础,因此在概念的教学中,让学生掌握、运用概念,尤为重要。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和同一种物质等化学中几个经常用到的概念,也是一些同学经常混淆的概念,下面就这几个概念的区别加以详细的说明。 对于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这四个概念,学习时应着重从其定义、对象、化学式、结构和性质等方面进行比较,抓住各自的不同点,从而理解和掌握。这几个概念都表明了事物之间的关系,下表列出了比较了它们的异同: 同位素 同素异形体 同系物 同分异构体 定义 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核素) 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 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基团的物质 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 对象 原子 单质 化合物 化合物 化学式 元素符号表示不同,如、、 元素符号表示相同,分子式可以不同,如O2和O3 不同 相同 结构 电子层结构相同,原子核结构不同 单质的组成或结构不同 相似 不同

性质 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同 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同 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似 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不一定相同 说明: 1、同位素的对象是原子,在元素周期表上占有同一位置,化学性质基本相同,但原子质量或质量数不同,从而其质谱行为、放射性转变和物理性质(例如在气态下的扩散本领)有所差异。 2、同素异形体的对象是单质,同素异形体的组成元素相同,结构不同,物理性质差异较大,化学性质有相似性,但也有差异。如金刚石和石墨的导电性、硬度均不同,虽都能与氧气反应生成CO2,由于反应的热效应不同,二者的稳定性不同(石墨比金刚石能量低,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同素异形体的形成方式有三种: (1)组成分子的原子数目不同,例如:O2和O3 。 (2)晶格中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例如:金刚石和石墨。 (3)晶格中分子排列的方式不同,例如:正交硫和单斜硫(高中不要求此种)。 注意:同素异形体指的是由同种元素形成的结构不同的单质,如H2和D2的结构相同,不属于同素异形体。 3、同系物的对象是有机化合物,属于同系物的有机物必须结构相似,在有机物的分类中,属于同一类物质,通式相同,化学性质相似,差异是分子式不同,相对分子质量不同,在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相对分子质量相差14的整数倍,如分子中含碳原子数不同的烷烃之间就属于同系物。

同位素和同素异形体辨析

同位素和同素异形体辨析 同位素和同素异形是物质分类中的两个不同概念,由于都有“同”和“素”字,所以常常造成混淆,以至于有的学生提出H2和D2是不是同素异形体的问题.下面围绕这两个概念进行深入探讨. 一、同位素 1.元素、核素、同位素概念的相互关系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的种类,质子数相同时中子数可以不同.我们把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 的原子叫做核素.这样,同一元素可能存在几种核素,这几种核素之间互称同位素,意思是在元素周期表中占有同一位置.同位素是同一元素的核素之间的称谓,但习惯上我们常把某核素说成是该元素的同位素,例如126C是碳的一种同位素. 2.同位素的分类 同位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自然界存在的,叫做天然同位素;另一类是在人工核反应中产生的人造同位素.一般来讲天然同位素都比较稳定,而人造同位

素大都是有放射性.已知Na、Al、Ne、F等20种元素都只有一种天然同位素,它们的人造同位素都已被制得.各元素的同位素数目不等,例如:H、C、O各有3种,Sn的天然同位素最多,共有10种.从另一角度来分,我们又可以把只存在一种天然同位素的元素称单一核素元素,有多种天然同位素的元素称多核素元素. 3.怎样理解同位素的化学性质基本相同 元素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同位素之间中子数不同,相对原子质量不同,由同位素组成的单质或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也不同,导致D2密度是H2的2倍.,重水密度也明显高于普通水,所以同位素构成的物质物理性质还是有明显差异的.下表列出重水和普通水的性质差异: 1H2O1D2O相对原子质量11812025℃密度 /gcm-310.94711.0108熔点℃10.0013.79沸点℃1100.001101.41蒸发热/kJ?mol-1 140.67141.625℃ Kw11.01×10-1411.35×10-15元素的化学性质决定于核外电子排布,其中主要是价电子数.同位素的质子数相同,核电荷数相同,原子的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所以化学性质基本相同,但中子数不同对元素的化学性质也会造成微弱的影响,从表中可以看到H2O和D2O的离子积不同,D2O是比H2O更弱的电解质,

同素异形体教学设计

中学化学教学设计 院系化学化工学院 班级化学(师范)111 学号 姓名 成绩

同素异形现象 一、选材依据 本节课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二第一专题第三单元“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样性”的第一课时“同素异形现象”。 二、设计思想 本节内容是第三单元的重点内容之一。同素异形现象是从微观结构看物质多样性总结的经验一(从单质物质分析多样性的原因)。与下节课内容“同分异构现象”相互联系,两者分别从单质、化合物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多样性。 在此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习相关元素的知识内容,对元素的种类及性质已相当熟悉,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相应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让学生进一步的了解元素、单质的相关知识。 本节课的知识内容属于概念性知识,理论性较强,为使学生更易掌握本节课主要内容,基于概念出于现象的存在,所以我将采用“现象比较——建立概念——强化概念——运用概念”的教学思路。通过对比熟悉的两种物质:金刚石、石墨的性质比较,建立同素异形体的概念,并通过对臭氧和氧气的介绍、对比强化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最后通过辨别同位素和同素异形体,检验学生掌握本节课的所学概念的情况。 本节课设计的内容在难易程度上属于一般,为了使优等生不觉得本节课无聊,在教学过程中会相应的进行一些拓展,以达到“差生迟到,中等生吃饱,优等生吃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掌握并运用同素异形体的概念; (2)学会区分同位素和同素异形体;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对石墨和金刚石的性质的比较,建立同素异形现象的概念; (2)通过对石墨及金刚石的结构分析,树立“结构决定性质”的思维。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由表及里,培养学校总结现象、运用知识的科学思维及能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难点:辨别同素异形体与同位素的区别;

元素常见化合价

元素常见化合价 【主要离子】例子该化合价的性质元素及单质的其他性质 氢H +1(主要) 【H+】在大多数化合物中,如HCl、H2O、NaHCO3、NH3等●有三种同位素:1H、2H(或D)、3H(或T)●单质有还原性●可燃●密度最小的气体●无色无味 -1 【H-】在活泼金属氢化物中及其衍生物,如NaH、KH、CaH2、KBH4等有强还原性,可以和水反应放出H?2 锂Li +1 【Li+】锂化合物如LiCl、LiOH、Li2O等焰色为深红色●银白色的活泼金属,可以和水反应●熔点比水高,密度很小●同位素6Li用在核反应堆内吸收中子●使用于电池内●在空气中燃烧生成Li2O●强还原剂 钠Na +1 【Na+】钠化合物如NaCl、Na2O2等焰色为黄色●银白色的活泼金属,可以和水反应,保存在煤油中●熔点比水低,密度、硬度小●和醇、酸反应放出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生成Na2O2●强还原剂 钾K +1 【K+】钾化合物如KCl、KNO3等焰色为紫色(混有Na+时会为黄色,透过蓝色钴玻璃才能看到紫色)●银白色活泼金属,可以和水反应,比钠更剧烈,保存在煤油中●熔点比水低、密度、硬度小●强还原剂●在空气中燃烧生成K2O2和KO2●钾钠合金用作核反应堆的冷却剂 铷Rb 铯Cs +1 【Rb+】 【Cs+】铷、铯化合物如RbCl、CsCl等铷的焰色为浅紫色,铯的焰色为天蓝色●铷是银白色金属,铯是略带金黄色光泽的金属,熔点低,和水极其猛烈地反应●铯可以在空气中自燃●强还原剂 镁Mg +2 【Mg2+】镁化合物如MgCl2、MgSO4等●银白色活泼金属,和沸水略有反应●在空气中燃烧生成MgO,也有Mg3N2生成●能在CO2等大多数气体中燃烧●和酸剧烈反应●强还原剂●军事上用作照明弹 钙Ca +2 【Ca2+】钙化合物如CaCl2、CaSO4、CaO等焰色为砖红色●银白色活泼金属,和水反应●密度比水大●在空气中缓慢氧化或燃烧生成CaO●强还原剂 锶Sr 钡Ba +2 【Sr2+】 【Ba2+】锶、钡化合物如SrCl2、BaSO4等锶的焰色为深红色,钡的焰色为黄绿色;Ba2+有毒●银白色活泼金属,可以和水反应●密度比水大●强还原剂●可以在空气中燃烧 硼B +3 【BO33-】大多数硼化合物如H3BO3、B2O3等 铝Al +3

碳有三种同素异形体

碳有三种同素异形体,即金刚石、石墨和无定形碳。无定形碳有炭黑、木炭、焦炭、骨炭、活性炭等。统称黑碳。这三种同素异形体的物理性质差别很大。但在氧气里燃烧后的产物都是二氧化碳。 1.金刚石的晶体结构 金刚石是典型的原子晶体,在这种晶体中的基本结构粒子是碳原子。每个碳原子都以sp3 杂化轨道与四个碳原子形成共价单键,键长为1.55×10-10 m,键角为109°28′,构成正四面体。每个碳原子位于正四面体的中心,周围四个碳原子位于四个顶点上,在空间构成连续的、坚固的骨架结构。因此,可以把整个晶体看成一个巨大的分子。由于C—C键的键能大(为347 kJ/mol),价电子都参与了共价键的形成,使得晶体中没有自由电子,所以金刚石是自然界中最坚硬的固体,熔点高达3 550 ℃,并且不导电。 2.石墨的晶体结构 石墨晶体是属于混合键型的晶体。石墨中的碳原子用sp2杂化轨道与相邻的三个碳原子以σ键结合,形成正六角形蜂巢状的平面层状结构,而每个碳原子还有一个2p轨道,其中有一个2p电子。这些p轨道又都互相平行,并垂直于碳原子sp2杂化轨道构成的平面,形成了大π键。因而这些π电子可以在整个碳原子平面上活动,类似金属键的性质。而平面结构的层与层之间则依靠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结合起来,形成石墨晶体.石墨有金属光泽,在层平面方向有很好的导电性质。由于层间的分子间作用力弱,因此石墨晶体的层与层之间容易滑动,工业上用石墨作固体润滑剂。 3.无定形碳 所谓无定形碳是指其内部结构而言。实际上它们的内部结构并不是真正的无定形体,而是具有和石墨一样结构的晶体,只是由碳原子六角形环状平面形成的层状结构零乱而不规则,晶体形成有缺陷,而且晶粒微小,含有少量杂质。 无定形碳包括: 炭黑木炭焦炭活性炭骨炭糖炭 无定形碳跟少量砂子、氧化铁催化剂混合,在约3500℃中加热,使产生的碳蒸气凝聚,可得人造石墨。 1

常见元素推断题的题眼小结

2010.09 75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教 学 论 坛常见元素推断题的题眼小结 t 河南中牟县第一高级中学 朱海奇 一、元素之最 1.地壳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 O,其次是S i 1 2.地壳中质量分数最大的金属元 素是A l 13.氢化物中氢元素百分含量最高 的元素是C 14.其单质为天然物质中硬度最大 的元素是C 1 5.其气态氢化物最易溶于水的元 素是N 16.其氢化物沸点最高的非金属元素是O 17.所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C 18.其单质最易液化的气体的元素是C l 19.其单质最轻的金属元素是L i 110.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元素是C l 111.单质与水反应最剧烈的非金属元素是F 112.在空气中,其一种同素异形体最易自然的元素是P 113.其单质最轻的元素是H 114.短周期中离子半径最大的元素是P 115.短周期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是N a 非金属元素是F 116.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是N a(除稀有气体),最小的是H 117.最活泼的非金属:F 118.最活泼的金属:Cs 119.常温下呈液态的非金属:B r 120.常温下能跟H 2O 反应放出O 2的单质是F 2,化合物是N a 2O 2121.熔沸点最低的是H e 1 二、物质的性质特征1.常温下,其单质是有色气体的元素是F 、C l 12.在空气中其最高价氧化物的含量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0的元素是C 13.常温下其单质呈液态的非金属元素是Br 14.其气态氢化物与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能起化合反应的是N 15.其气态氢化物与其低价氧化物能反应生成该元素的单质的元素是S 、N 16.其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可雕刻玻璃的是F 17.其两种同素异形体对人类生存都非常重要的元素是O 18.能导电的非金属单质石墨和晶体硅19.能于强碱溶液反应放出H 2的金属元素是A ;l 非金属元素是S i 110.其气态单质在另一种气体单质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的元素是H 另一种气体为C l 2111.其金属单质在气体氧化物中燃烧生成黑白两种固体混合物的元素是M g ,气体为CO 2112.其单质固体在另一气体单质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的是P ,另一种气体是C l 2113.常见短周期元素和氧元素能形成X 2Y 或X 2Y 2型化合物的是N a 、H 114.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是白色胶状沉淀的是S i 、A l 115.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是蓝色沉淀的是Cu ,红褐色沉淀的是Fe 116.其单质常温下在浓硫酸,浓硝酸中钝化的是A l 、Fe 117.其氧化物产生酸雨的元素是S 、N 118.其氧化物能使品红褪色,加热又恢复原色的是S 119.常温下其气体单质能使湿润的淀粉K I 试纸变蓝的元素是C l 、O (Cl 2、O 3)1 20.其气态氢化物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元素是N 121.其单质、氧化物及氧化物对应 的水化物与酸、碱都能反应的是A l 1 三、位置与结构 1.只有质子和电子构成的元素是H 1 2.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周期序数的是H 、B e 、A l 1 3.最高正价数等于最低负价绝对 值的3倍的元素是S 14.短周期中最高正价与负价的代 数和为6的元素是C l 15.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 2倍的元素是C ,3倍的元素是O 1 6.内层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 2倍的元素是L i 和P 1 7.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 2倍的元素是L i 和S i 1 四、前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的特殊性 1.原子核中无中子的原子为H 1 2.最外层有1个电子的原子为 H 、L i 、N a 1 3.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原子为 H e 、Be 、M g 1 4.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 数的原子为Be 、A r 1 5.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 2倍的原子为C 1 6.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3倍的原子为O 1 7.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4倍的原子为N e 18.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的原子为H 、Be 、A l 19.电子总数为最外层电子数2倍 的原子为Be 1 10.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 数2倍的原子为L i 、Si 1

高考化学全套基础知识汇总

v1.0 可编辑可修改 第一部分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一)掌握基本概念 1.分子 分子是能够独立存在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1)分子同原子、离子一样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2)按组成分子的原子个数可分为: 单原子分子如:He、Ne、Ar、Kr… 双原子分子如:O2、H2、HCl、NO… 多原子分子如:H2O、P4、C6H12O6… 2.原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确切地说,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核不变,只有核外电子发生变化。 (1)原子是组成某些物质(如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和分子的基本微粒。 (2)原子是由原子核(中子、质子)和核外电子构成的。3.离子 离子是指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离子可分为: 阳离子:Li+、Na+、H+、NH4+… 阴离子:Cl–、O2–、OH–、SO42–… (2)存在离子的物质: ①离子化合物中:NaCl、CaCl2、Na2SO4… ②电解质溶液中:盐酸、NaOH溶液… ③金属晶体中:钠、铁、钾、铜… 4.元素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类原子的总称。 (1)元素与物质、分子、原子的区别与联系: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宏观看);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微观看)。 (2)某些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的单质(性质、结构不同)—同素异形体。 (3)各种元素在地壳中的质量分数各不相同,占前五位的依次是:O、Si、Al、Fe、Ca。 5.同位素 是指同一元素不同核素之间互称同位素,即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一类原子互称同位素。如H有三种同位素:11H、21H、3 1H(氕、氘、氚)。 6.核素 核素是具有特定质量数、原子序数和核能态,而且其寿命足以被观察的一类原子。 (1)同种元素、可以有若干种不同的核素—同位素。 (2)同一种元素的各种核素尽管中子数不同,但它们的质子数和电子数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因而它们的化学性质几乎是相同的。 7.原子团 原子团是指多个原子结合成的集体,在许多反应中,原子团作为一个集体参加反应。原子团有几下几种类型:根(如SO42-、OHˉ、CH3COOˉ等)、官能团(有机物分子中能反映物质特殊性质的原子团,如—OH、—NO2、—COOH等)、游离基(又称自由基、具有不成价电子的原子团,如甲基游离基·CH3)。 8.基 化合物中具有特殊性质的一部分原子或原子团,或化合物分子中去掉某些原子或原子团后剩下的原子团。 (1)有机物的官能团是决定物质主要性质的基,如醇的羟基(—OH)和羧酸的羧基(—COOH)。 (2)甲烷(CH4)分子去掉一个氢原子后剩余部分(·CH3)含有未成对的价电子,称甲基或甲基游离基,也包括单原子的游离基

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的异同

张浩祥 对于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这四个概念,学习时应着重从其定义、对象、化学式、结构和性质等方面进行比较,抓住各自的不同点,从而理解和掌握。这几个概念都表明了事物之间的关系,下表列出了比较了它们的异同: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核素)对象原子 同素异形体: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对象单质 同系物; 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基团的物质对象化合物 同分异构体: 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对象化合物 说明: 1、同位素的对象是原子,在元素周期表上占有同一位置,化学性质基本相同,但原子质量或质量数不同,从而其质谱行为、放射性转变和物理性质(例如在气态下的扩散本领)有所差异。 2、同素异形体的对象是单质,同素异形体的组成元素相同,结构不同,物理性质差异较大,化学性质有相似性,但也有差异。如金刚石和石墨的导电性、硬度均不同,虽都能与氧气反应生成CO2,由于反应的热效应不同,二者的稳定性不同(石墨比金刚石能量低,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同素异形体的形成方式有三种: (1)组成分子的原子数目不同,例如:O2和O3 。 (2)晶格中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例如:金刚石和石墨。 (3)晶格中分子排列的方式不同,例如:正交硫和单斜硫(高中不要求此种)。 注意:同素异形体指的是由同种元素形成的结构不同的单质,如H2和D2的结构相同,不属于同素异形体。 3、同系物的对象是有机化合物,属于同系物的有机物必须结构相似,在有机物的分类中,属于同一类物质,通式相同,化学性质相似,差异是分子式不同,相对分子质量不同,在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相对分子质量相差14的整数倍,如分子中含碳原子数不同的烷烃之间就属于同系物。 (1)结构相似指的是组成元素相同,官能团的类别、官能团的数目及连接方式均相同。结构相似不一定是完全相同,如CH3CH2CH3和(CH3)4C,前者无支链,后者有支链,但二者仍为同系物。 (2)通式相同,但通式相同不一定是同系物。例如:乙醇与乙醚它们的通式都是CnH2n+2O,但他们官能团类别不同,不是同系物。又如:乙烯与环丁烷,它们的通式都是CnH2n,但不是同系物。 (3) 在分子组成上必须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但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却不一定是同系物,如CH3CH2Br和CH3CH2CH2Cl都是卤代烃,且组成相差一个CH2原子团,但二者不是同系物。 (4)同系物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有一定的递变规律,如随碳原子个数的增多,同系物的熔、沸点逐渐升高;如果碳原子个数相同,则有支链的熔、沸点低,且支链越对称,熔、沸点越低。如沸点: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同系物的密度一般随着碳原子个数的增多而增大。 4、同分异构体的对象是化合物,属于同分异构体的物质必须化学式相同,结构不同,因而性质不同。具有“五同一异”,即同分子式、同最简式、同元素、同相对原子式量、同质量分数、结构不同。属于同分异构体的物质可以是有机物,如正丁烷和异丁烷;可以是有机物和无机物,如氰酸铵和尿素;也可以是无机物,如[Pu(H2O)4]Cl3和[Pu(H2O)2Cl2]·2H2O·Cl。在有机物中,很多物质都存在同分异构体,中学阶段涉及的同分异构体常见的有以下几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