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ppt课件

C、针对这种形势,列宁做出了怎 样的探索?
1921年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 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1、苏联是哪一年成立的?
1922年 2、“苏联”全称“?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3、那时的4个加盟共和国的名称? 在地图上什么位置?后来共有几 个加盟共和国? 15 俄罗斯、白俄罗斯、 乌克兰、外高加索联邦
列出与1、2两课内容有关的大事年表
时间 1917.3 1917.11 1918~1920 1921 1922年底 1928 1936 重大事件 二月革命 十月革命 三年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 苏联成立 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 苏联通过新宪法
对 社 会 主 义 道 路 的 探 索
1921年,实施新经济政策
1922年,苏联成立
1924年,列宁逝世 1928—1937年,完成第一、二个五年计划
1936年,颁布新宪法,形成“斯大林模式”
巩固练习
1.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通过的新经济 政策规定(
C
)
A.实行实物配给制
C.征收固定的粮食税
B.取消商品买卖
D.实行余粮征集制
2.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于( A.1920年 C.1928年 B.1921年 D.1933年
的利益,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 第四,经济发展粗放,经济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费资
源。
合作探究
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列宁曾说:“我们计划……用 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 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 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 明我们错了。”
联 系 课 本 理
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 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 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 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ppt

C
10、右边是苏俄(联)粮食产量变化 曲线图。l921~1925年粮食产量迅 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地法令》的颁布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行 D.农业集体化的推行
B
“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 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 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 请回答(1)新经济政策是哪一年实施的?为什么说它比较好? 答:(1)1921年,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 济,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材料“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的“模式”指什 么? 它的特点是什么? 答:(2)斯大林模式 。特点: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3)中国应从苏联模式中吸取哪些教训? 答:(3)要轻重比例协调发展,要维护农民利益, 走节约型经济发展道路……
小结: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俄、苏联 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怎样的特点?
二三十年代苏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总 的特点是道路曲折。先后出现过两次重大转 折。
战时共产主义政化
延伸:
比较一下苏联的工业化和资本 主义国家的工业化有哪些不同?
一、开始的部门不同:苏联优先发 展重工业,资本主义国家从轻工业开始 二、资金来源不同:苏联主要采取 行政手段来保证、实行高积累多投资,资 本主义国家主要来源于殖民掠夺、向外国 借债等。
补充:[了解]大清洗运动(P11) 斯大林的态度
• 在革命的早期生涯中,斯大林就说过“谁不跟我们站在一 起,谁就是我们的敌人”,现在,这个口号发展成了谁对 他的政策措施有不同意见,谁就是“人民公敌”。 ——姜长斌《读懂斯大林》
大清洗开创了 人类历史上不曾有过的先例
• • • •
一个政党将自己一半的成员逮捕, 一个政权将自己多数的上层成员处决, 一支军队的军官团在和平时期几乎被全部消灭, 一个国家的公民看到门外有汽车停下就怀疑自己将被逮 捕。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共61张PPT)

苏联是哪一年成立的?
1922年 “苏联”全称“?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那时的4个加盟共和国的名称? 后来 共有几个加盟共和国?
俄罗斯、白俄罗斯、 乌克兰、外高加索联邦
15
1922年年底,各族人 俄罗斯联邦 民在自愿和平等基础 上,成立了苏维埃社 1940年苏联 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有15个加盟 共和国
评价:
首先,这一建设模式是在苏联外有帝国主义 包围,内部文化落后的特殊条件下形成的。 它基本适应了苏联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在苏 联二三十年代的经济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 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斯大林以此把苏联 建成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国力的迅速 增强,为有效抵御帝国主义的侵略起过积极 作用。可以说,如果没有强大的工业、强大 的国防为基础,二战期间苏联要打退法西斯 的侵略、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不敢策 新经济政策
工业方面
实行工业国有化
掌握国家经济 命脉的大的厂 矿企业仍为国 家所有,由国 家经营,一些 中小企业,允 许私人和外国 资本家经营
新经济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商业方面
允许农民和手工艺 者把自己的劳动产 实行商业国有化 品拿到市场上自由 买卖,恢复国内自 由贸易
【答案】C
(2014· 四川乐山· 26) 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下列史实与 推论,对应不正确的是( ) A.《共产党宣言》——标志马克思主义诞生 B.巴黎公社——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第一次 伟大尝试 C.俄国十月革命——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 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D.新经济政策——苏联经济政治体制高度集 中的主要表现
第一个五年计划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 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 和商业; 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PPT课件 (共22张PPT)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大炼钢遗迹 历史沉思1
看到这幅图 画,你有何 感想?
历史沉思2
在六十年代初,雷锋精神像朝阳初升一样合理,像也婴儿落地一样合 情,代表了一种时代的精神。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在亿万人民心中 必然的诞生了,她曾激励了多少人,同心,同德,拼搏进取,艰苦奋斗, 可八十年代以后,人们感叹着“愚公下山了,雷锋退伍了。” 重庆一家媒 体最近进行了一次随机采访,询问雷锋纪念日哪一天,这个看似常识的问 题,但二十七位受访者中只两位超过五十岁的人给出了正确的答案。这家 媒体就“雷锋问题”对来自重庆六所小学近百名小学生的另一次采访发现, 没有一个学生读过“雷锋日记”。超过九成的同学无法正确回答有关雷锋 的题词,一些学生甚至不知道雷锋。 新世纪,新时代还要不要学习和发扬 雷锋精神?雷锋精神过时没有? 请回答: (1)你知道雷锋纪念日是哪一天吗?毛泽东给雷锋同志的题词是什么? (2)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雷锋精神到底是什么?新时代还要不要学习和发 扬雷锋精神?
B、15年内赶超英国
C、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D、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
2、某报报道:“河南省西平县和平村农业社宣布小麦亩产7320斤”。这是发生在B ( )
A、“一五”计划期间 C、“文革”时期 B、“大跃进”时期 D、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
D
)
3、1958年的“左”倾错误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表现是 ( ①高指标 ②瞎指挥 ③浮夸风 ④“共产风” A、①②④ B、①③④
大炼钢
*为使钢铁产量翻一 番,全国各地共组 织9000万人上山找 矿,建小锅炉,用 土法炼钢。到年底, 产量指标完成,但 有300万吨土钢无法 使用。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PPT课件 (共43张PPT)

巨大成就 总路线 大跃进
人民公社 化运动
调 整
历史与人生
人生之路
收获平台
通过学习本课 我掌握了…… 我懂得了……
良好开端
偏离航线
严重失误
恢复发展
在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曲折前进
中共八大 建设总路线 大跃进、人民 成就与模范人物 公社化运动
1.(2010·威海学业水平)1958年6月12日,《人民日 报》报道:河南省遂平县卫星农业社2.9亩小麦试验田 亩产达3530斤。这篇报道的出现反映了“左”倾错误的 泛滥,“左”倾错误出现的原因是( B ) ①中共八大的指引 ②对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 ③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 ④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毛泽东
挫折的名言 1、 我觉得坦途在前,人又何必因为一点小障碍而不走路呢?——鲁迅 2、 “不耻最后”。即使慢,弛而不息,纵会落后,纵会失败,但一定可以达到他所向的目标。——鲁迅 3、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战胜挫折的名言 1、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2、每一种挫折或不利的突变,是带着同样或较大的有利的种子。——爱默生 4、斗争是掌握本领的学校,挫折是通向真理的桥梁。——歌德 激励自己的座右铭 1、 请记得,好朋友的定义是:你混的好,她打心眼里为你开心;你混的不好,她由衷的为你着急。 2、 要有梦想,即使遥远。 3、 努力爱一个人。付出,不一定会有收获;不付出,却一定不会有收获,不要奢望出现奇迹。 4、 承诺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但美好的东西往往不会变为现实。 工作座右铭 1、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2、 反省不是去后悔,是为前进铺路。 3、 哭着流泪是怯懦的宣泄,笑着流泪是勇敢的宣言。 4、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5、 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国学经典名句 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2、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风相鼠) 3、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5、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6、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7、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 青春座右铭 1、爱的力量大到可以使人忘记一切,却又小到连一粒嫉妒的沙石也不能容纳。 2、把手握紧,什么也没有;把手伸开,你就拥有了一切。 3、我以为挫折、磨难是锻炼意志、增强能力的好机会。——邹韬奋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ppt21 人教版

我们应当在十年内跑完这段距离。或者我们
做到这一点,或者我们被人打倒。
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就是发
展重工业(燃料、金属等),归根到底,就
是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发展本国的机器制
造业。
——斯大林
苏联“一五”计划的重点项目之一——第聂伯河上的水力发电站
拖 拉 机 生 产 线
技 术 决 定 一 切
T-34型坦克,作为二战中 性能最好的坦克之一,苏 联共生产了四万辆。
在极端艰苦的三年国内战争中,有效地集 中全国人力物力,最终战胜了敌人。但是,也 引起了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民群众的不满,破坏 了生产力的发展,造成生产下降,社会不稳定。
自主预习
1.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为了打击敌人,保卫革命的胜利果实,在党 和列宁的领导下,苏维埃俄国采取了怎样的措 施呢?
一是加强红军建设;
的利益,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 第四,经济发展粗放,经济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费资
源。
合作探究
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列宁曾说:“我们计划……用 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 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 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 明我们错了。”
联 系 课 本 理
治经济体制的形成。
你该如何评价“斯大林模式”呢?
斯大林模式在一定历史阶段里发挥过积极作用。但这
一模式也具有严重的弊端:第一,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
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第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了产品品种少,质量差。第三,
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严重地损害了广大农民
一、我们因梦想而伟大,所有的成功者都是大梦想家:在冬夜的火堆旁,在阴天的雨雾中,梦想着未来。有些人让梦想悄然绝灭,有些人则细心培育维护,直到它安然度过困境,迎来光明和希望,而光明和希望 总是降临在那些真心相信梦想一定会成真的人身上。——威尔逊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PPT课件 (共25张PPT)

工业——全民大炼钢铁
“大跃进”的主要表现为大办工业、农业, 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 评价:这种完全违反客观经济规律的盲目蛮干, 不但会造成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而且使国民 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人民公社化运动
特点: 一曰大 二曰公 简称“一大二公”
读材料
1958年以后,全国农村一哄而起,大办人民公 社……人民公社的特点叫一大二公。所谓大,就是将 原来一二百户的合作社并成四五千户以至一二万户的 人民公社,一般是一乡一社。所谓公,就是一切财产 上交公社,在全社范围内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实行 绝对平均主义和部分供给制(包括大办公共食堂,吃饭 不要钱,叫做共产主义因素)。这些实际上都是对农民 的剥夺,使农民惊恐和不满,纷纷杀猪宰羊,砍树伐 木,造成生产力的很大破坏,并严重挫伤农民的生产 积极性,给农业生产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浮夸风
农 业 : 虚 报 产 量
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 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
浮夸 风
大麦穗、大玉米,运到北京去见毛主席
刻舟称瓜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6月30日报道亩产5103斤。
1月9日报道亩产2000斤。
7月25日报道亩产9195斤。
9月25日报道亩产13043斤。
一颗白菜500斤,亩产小麦12万斤,亩产土豆120万斤
浮夸风
9000万吨
工 业 : 大 炼 钢 铁
大 跃 进 时 期 的 炼 钢 指 标
58年全国生产钢1108 万吨,只有800万吨合格
3000万吨
1070万吨
535万吨
1957年 1958年 1959年
1962年
高指标
材料:为使钢 铁产量翻一番,全 国各地共组织9000 万人上山找矿,建 小锅炉,用土法炼 钢。到年底,产量 指标完成,但300 万吨土钢无法使用。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PPT课件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1、社会主义工业化: (1)重点: 优先发展重工业 (2)措施: 实行两个五年计划。1928-1932、1933-1937 (3)成就: 落后的农业国成为强大的工业国
2、农业集体化。
(1)目的: 为了适应工业化快速发展的需要。
(2)方法:农民加入集体农庄
含义:苏联经济政治体制的突出特点是四个字: 高度集中。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经济方面的特点,是一个以国家为核心的、高 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用行政命令甚至强制 手段管理经济,把一切经济活动置于指令性计 划之下。经济成分单一化。重工轻农、重重工 业、轻轻工业,是一种准军事制的国民经济体 系。 政治方面的特点是,权力高度集中于中央,集 中于党中央的最高领导机构。党政不分,党领 导甚至包办了一切,民主法制被忽视,干部对 上级负责,领导终身任职,基本不受群众监督。 权力越来越集中于个人手里,最后形成个人高 度集权的体制和制度。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延伸:
比较一下苏联的工业化和资本 主义国家的工业化有哪些不同?
一、开始的部门不同:苏联优先发 展重工业,资本主义国家从轻工业开始 二、资金来源不同:苏联主要采取 行政手段来保证、实行高积累多投资,资 本主义国家主要来源于殖民掠夺、向外国 借债等。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 索——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一、新经济政策制定的背景 1、战争破坏国民经济 经济危机 政治危机
2、战时共产主义不适应经济要求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二、主要措施: a 农业 b 工业 c 商业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三、影响:
义工业化和农业化,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 渡创造条件。(恢复生产) b、使危机消失,调动广大农民工人积极 性,巩固工农联盟和苏维埃政权。(巩固政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36年苏联通过新宪法,宣布苏联 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标志着苏 联高度集中的政治20经21 济体制的形成。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2、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1)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制):
C、评价:
①对苏联工业化和国防力量的加强发挥了重要 作用。 ②弊端:第一,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比例失 调;第二,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产品品 种少、质量差。第三,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 第四,经济发展粗放,20效21 益低,浪费能源。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过 程中,中国应该从苏联“斯 大林模式”的弊端中吸取怎 样的教训呢?
2021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① 在发展重工业的同时,也要兼顾农业
和轻工业的发展;
② 发展经济要尊重市场规律,既抓产值
和产量,也抓产品品种创新和产品质量提
高;
③ 要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必须切实维
2021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 2021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两个五年计划完 成之后,苏联由农 业国变成工业国, 工业总产值超过德、 英、法,跃居欧洲 第一位,世界第二 位。工业生产占世 界工业生产的比重, 由沙皇时代的2.6 %上升到1937年的 202113.7%。
护广大农民的利益;
④ 大力保护环境和资源,提倡可持续发
展,注重经济效益等;
⑤在政治上要防止个人专断,切实加强
民主与法制。
2021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 社会主义建设具有怎样的特点?
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总的特 点是道路曲折。先后出现过两次重大 转折。第一次发生在列宁时期,即由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为新经济政策; 第二次发生在斯大林时期,即放弃新 经济政策,实行工业化、农业集体化。 两次转折的结果和2影021 响是不同的。
第2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吾山中学 2021 丁国辉
教学目标
一、了解新经济政策、苏 联的成立、苏联的工业化 和农业集体化、斯大林模 式。 二、引导学生分析新经济 政策的作用和斯大林模式 的利弊 。
2021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新经济政策
(1)背景:
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进入和平建 设时期,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 务是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了的经济。 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强烈不满。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对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民群众生产生活 的诸多限制,日益引起不满。必须尽快改变这种状况,尽 量调动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3)针对这种形势,列宁做出了怎样的探索? 1921年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
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0。21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苏联国徽
2021
苏联国旗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伟大的导师——列宁
1924.1列宁逝世 2021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列宁逝世以后,以斯大林为首的联共 (布)领导人民为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 化进行斗争。1928开始,苏联开始在全国 实行五年计划经济建20设21 。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2021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新经济政策
(2)时间: 1921年
(3)内容: 允许多种经济并存,
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4)意义: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和发展,巩固了政权。
2021
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列宁曾说:“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
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2、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斯大林的探索——实行计划经济) (1)社会主义工业化 :
a、1928--1937年实行两个五年计划 B、重点---发展重工业。 C、结果---苏联由由传统的农业国变 成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大为加强。
2021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项目 之一——第聂伯河上的大坝
1、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三年国内战 争时期,在经济上采用了什么政策? 苏维埃政权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这一政策的实施结果如何?
在极端艰苦的三年国内战争中,有 效地集中全国人力物力,最终战胜了 敌人。但是,也引起了人民群众尤其 是农民群众的不满,破坏了生产力的 发展,造成生产下降,社会不稳定。
2021
2021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农民加入集2021 体农庄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集体农庄庄2员021 在田间用餐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到1937年,全国 基本完成农业集体 化,参加集体农庄 的农户,占全国农 户的93%,耕地面 积达99%,从而使 社会主义成份在苏 联的整个国民经济 中占有绝对优势。
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
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请你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指的是什么政策?
(2)列宁说这话时,苏俄 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国内战争已经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集中全国人力物 力战胜敌人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进入和平建设时期后,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2、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斯大林的探索——实行计划经济)
(2)农业集体化: A、目的 ---适应工业化需要。 B、方法 ---强迫农民加入集体农 庄,打击富农。 C、完成时间 --202-1 1937年。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如何使广大农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如何使农业适应国家工业化的发展, 联共(布)确定了农业集体化的方针。
2、苏联的成立
(1)时间: 1922年 (2)原则: 自愿平等
(3)最初加入:
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 和白俄罗斯。后来共有15个加盟国。
2021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2021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请注意区别:
沙俄(1547年—1917年) 苏俄(1917年—1922年) 苏联(1922年—1991年)
苏联宣传画-集体农庄幸福快乐的少女2021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2、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3)斯大林模式 (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制):
A、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 B、背景: 法的颁布
在苏联外有帝国主义包围,国内经济、 文化相对落后的情20况21 下形成的。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2、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1)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制):
C、评价:
①对苏联工业化和国防力量的加强发挥了重要 作用。 ②弊端:第一,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比例失 调;第二,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产品品 种少、质量差。第三,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 第四,经济发展粗放,20效21 益低,浪费能源。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过 程中,中国应该从苏联“斯 大林模式”的弊端中吸取怎 样的教训呢?
2021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① 在发展重工业的同时,也要兼顾农业
和轻工业的发展;
② 发展经济要尊重市场规律,既抓产值
和产量,也抓产品品种创新和产品质量提
高;
③ 要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必须切实维
2021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 2021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两个五年计划完 成之后,苏联由农 业国变成工业国, 工业总产值超过德、 英、法,跃居欧洲 第一位,世界第二 位。工业生产占世 界工业生产的比重, 由沙皇时代的2.6 %上升到1937年的 202113.7%。
护广大农民的利益;
④ 大力保护环境和资源,提倡可持续发
展,注重经济效益等;
⑤在政治上要防止个人专断,切实加强
民主与法制。
2021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 社会主义建设具有怎样的特点?
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总的特 点是道路曲折。先后出现过两次重大 转折。第一次发生在列宁时期,即由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为新经济政策; 第二次发生在斯大林时期,即放弃新 经济政策,实行工业化、农业集体化。 两次转折的结果和2影021 响是不同的。
第2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吾山中学 2021 丁国辉
教学目标
一、了解新经济政策、苏 联的成立、苏联的工业化 和农业集体化、斯大林模 式。 二、引导学生分析新经济 政策的作用和斯大林模式 的利弊 。
2021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新经济政策
(1)背景:
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进入和平建 设时期,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 务是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了的经济。 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强烈不满。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对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民群众生产生活 的诸多限制,日益引起不满。必须尽快改变这种状况,尽 量调动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3)针对这种形势,列宁做出了怎样的探索? 1921年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
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0。21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苏联国徽
2021
苏联国旗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伟大的导师——列宁
1924.1列宁逝世 2021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列宁逝世以后,以斯大林为首的联共 (布)领导人民为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 化进行斗争。1928开始,苏联开始在全国 实行五年计划经济建20设21 。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2021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新经济政策
(2)时间: 1921年
(3)内容: 允许多种经济并存,
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4)意义: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和发展,巩固了政权。
2021
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列宁曾说:“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
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2、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斯大林的探索——实行计划经济) (1)社会主义工业化 :
a、1928--1937年实行两个五年计划 B、重点---发展重工业。 C、结果---苏联由由传统的农业国变 成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大为加强。
2021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项目 之一——第聂伯河上的大坝
1、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三年国内战 争时期,在经济上采用了什么政策? 苏维埃政权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这一政策的实施结果如何?
在极端艰苦的三年国内战争中,有 效地集中全国人力物力,最终战胜了 敌人。但是,也引起了人民群众尤其 是农民群众的不满,破坏了生产力的 发展,造成生产下降,社会不稳定。
2021
2021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农民加入集2021 体农庄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集体农庄庄2员021 在田间用餐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到1937年,全国 基本完成农业集体 化,参加集体农庄 的农户,占全国农 户的93%,耕地面 积达99%,从而使 社会主义成份在苏 联的整个国民经济 中占有绝对优势。
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
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请你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指的是什么政策?
(2)列宁说这话时,苏俄 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国内战争已经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集中全国人力物 力战胜敌人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进入和平建设时期后,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2、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斯大林的探索——实行计划经济)
(2)农业集体化: A、目的 ---适应工业化需要。 B、方法 ---强迫农民加入集体农 庄,打击富农。 C、完成时间 --202-1 1937年。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如何使广大农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如何使农业适应国家工业化的发展, 联共(布)确定了农业集体化的方针。
2、苏联的成立
(1)时间: 1922年 (2)原则: 自愿平等
(3)最初加入:
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 和白俄罗斯。后来共有15个加盟国。
2021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2021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请注意区别:
沙俄(1547年—1917年) 苏俄(1917年—1922年) 苏联(1922年—1991年)
苏联宣传画-集体农庄幸福快乐的少女2021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2、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3)斯大林模式 (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制):
A、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 B、背景: 法的颁布
在苏联外有帝国主义包围,国内经济、 文化相对落后的情20况21 下形成的。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