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石膏上牙合架对颌位关系影响的研究

合集下载

实验一全口义齿的制作(一)(精)

实验一全口义齿的制作(一)(精)

实验一全口义齿的制作(一)制取全口印模、灌注模型(3学时)【目的和要求】掌握全口印模的方法和要求【实验内容】二次取模法制取全口印模和灌注石膏模型【实验用品】仪器设备:仿生头模(含无牙颌模型)、橡皮碗、调拌刀、全口托盘、石膏打磨机(2台)、弯剪刀消耗材料:藻酸盐印模材、锻石膏、铅笔、红膏、抗膨胀液。

【方法和步骤】1.二次取模法制取全口印模(1)选择合适托盘,要求托盘宽度应比牙槽嵴宽2~3mm,周围边缘高度应离开粘膜皱襞约2mm,唇颊舌系带出应呈切迹,上颌托盘长度需盖过两侧翼上颌切迹,后缘应超过颤动线3~4mm,下颌托盘长度应盖过磨牙后垫。

(2)将红膏放在60~70度热水中软化,取适量软化的红膏放置在托盘上用手指轻压其表面,形成牙槽嵴形状的凹形,将托盘放进口内就位,同时作肌功能整塑,完成后取出托盘,检查初印模是否清楚、完整。

若不符合要求,可将红膏再次软化,重新制取印模。

(3)红膏硬固后,将其组织面均匀刮去一层,约0.5mm,调少量、较稀的藻酸盐印模材,放入初印模内,再次取模,完成终印模。

印模要求:①取模时,使组织受压均匀;②印模边缘应圆钝,有一定的厚度(2~3mm),要充分让开系带;上颌后缘的两侧要盖过上颌结节到翼上颌切迹,后缘的伸展与后颤动线一直;下颌后缘盖过磨牙后垫,远中舌侧边缘向远中伸展到下颌舌骨后间隙,下缘跨过下颌舌骨嵴;③必须采取功能性印模;④取模过程,应保证托盘保持正确而稳定的位置,避免移动。

2.灌注石膏模型要求:模型边缘宽度以3~5mm为宜;模型最薄处不能少于10mm;上颌模型后缘应在腭小凹后不少于2mm;下颌模型后缘应在磨牙后垫前缘起不少于10mm。

实验二全口义齿的制作(二)蜡基托、牙合堤的制作、颌位关系的确定(3学时)【目的和要求】1.掌握蜡堤制作要求和方法2.掌握颌位记录的步骤和方法,加深对无牙颌颌位基础理论的理解【实验内容】1.在无牙颌工作模型上制作蜡基托及牙合堤2.在仿生头颅模型上确定颌位关系【实验用品】仪器设备:仿生头模(含无牙颌模型)、哈氏牙合架、钢尺、酒精灯、雕刻刀、蜡勺、牙合平面规、弯剪刀消耗材料:分离剂、蜡片、火柴、铅笔、抗膨胀液。

全口义齿(二)确定颌位关系和上颌架PPT课件

全口义齿(二)确定颌位关系和上颌架PPT课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宽:10mm, 高,16~18mm
宽:5mm 高:20~22mm
高:与磨牙后垫1/2平 齐
高:18~19mm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its
33
谢谢大家
全口义齿制作——确定颌位关 系与上颌架
曹江南 湖北医药学院口腔医学院三系
目的和要求: 1. 熟悉后堤区制作方法 2. 掌握无牙颌 牙合 托的制作方法和要求 3. 掌握确定全口义齿颌位关系的方法 4. 了解面弓转移上颌架的操作方法
实习内容
1. 在上颌工作模型上制作后堤区 2. 在工作模型上制作牙合 托 3. 在仿头模上确定颌位关系的方法 4. 利用面弓转移将工作模型上牙合架
实习用品:
无牙颌石膏工作模型 基托蜡片 蜡刀 酒精灯 橡皮碗
调刀 石膏 牙合平面板 垂直距离测量尺 面弓 半可调节牙合架
方法和步骤:
1. 后堤区制作 2. 在工作模型上制作牙合托 3. 确定颌位关系记录 4. 验证颌位关系 5. 面弓转移 6. 工作模型上牙合架
1.后堤区制作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的疗效及其稳定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的疗效及其稳定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的疗效及其稳定性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正畸治疗一直是临床口腔医学的重要分支之一。

骨性Ⅲ类错(牙合)是指上下颌骨错位引起的上下颌牙骨错合,是目前正畸学中最为复杂的病例之一,也是最为困难的病例之一。

该病例患者存在的问题包括口腔生理功能、口腔容貌、咬合力等多个方面,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传统的正畸治疗对于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的疗效不佳,主要原因是骨骼发育已经完全,固定的颌骨已经形成,牙齿移动的空间有限,需要进行正颌联合治疗,即通过手术将上颌骨向后移动,下颌骨向前移动,从而恢复正常的牙骨关系。

但手术治疗带来的疼痛、创伤和疤痕等问题让患者望而却步。

因此,研究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的疗效及其稳定性,对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的疗效及其稳定性,为临床提供科学、可靠的治疗方案。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进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

治疗方案采取自锁托槽矫治器,术前根据患者的X线片以及三维重建图像制作手术模板,在手术期间实施上颌后移/下颌前移手术。

治疗效果评估采用口腔疾病评估指数(Oral Health Assessment Questionnaire,OHAQ)和口腔健康质量生活问卷(Oral Health Related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OHRQL)对患者进行口腔功能和生活质量的评估。

治疗稳定性评估采用数字化技术对患者进行3年的追踪观察。

四、研究预期结果本研究预期结果是,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能够达到显著的疗效,并且治疗效果稳定,不会出现复发情况。

同时,本研究还将提供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的科学、可靠的治疗方案,为临床提供指导。

口腔医学专业《实验项目 转移颌位关系》

口腔医学专业《实验项目 转移颌位关系》

实验工程转移颌位关系[目的和要求]一、根本掌握颌位记录及转移的步骤和方法。

二、加深对无牙颌颌位的根本理论的理解。

[实验内容] 在仿真头颅模型上确定颌位关系并转移至牙合架上。

[实验用品] 仿真头颅模型、Hanau牙合架或机械固位式牙合架、垂直距离测量尺、橡皮碗、调拌刀、石膏、抗膨胀液〔4%K2SO4和少量硼砂的溶液〕、上、下无牙颌模型一副、蜡刀、工作刀、蜡匙、小毛巾、牙合面导板等。

[方法和步骤]一、确定、记录颌位关系1.确定垂直距离:将带蜡基托的下颌模型固定于仿真头颅模型上。

用垂直距离测量尺测定下颌姿势位时鼻底至颏底的距离,减去2~4mm的间隙,作为垂直距离的高度。

2.制作下颌蜡牙合堤:根据已确定的垂直距离,选择高度适宜的软蜡条,按要求制作下颌蜡牙合堤。

3.确定水平颌位方法〔1〕下颌后退接触位建牙合方法:哥特氏弓顶点。

〔2〕肌力闭合道终点建牙合方法:患者端坐,肌放松,反复作自然张闭口运动,重复次数最多的位置即为所确定的颌位。

〔3〕在仿真头颅模型上确定好水平颌位后,用回形针弯制4枚“U’形钉,于后牙区蜡牙合堤颊侧,靠近牙合堤平面插入上下牙合堤中,以固定上下牙合托。

二、转移颌位关系至牙合架〔上牙合架〕1.检查牙合架〔1〕检查Hanau牙合架:①正中锁锁紧。

锁紧后,髁轴在髁导中央,上颌体不得前后左右移动;②切导针应在切导盘中央。

当切导盘转动时,切导针应不受影响,针的上刻线应与上颌体的上缘平齐;③扭紧架环固定螺钉后,上下架环与上下颌体密合,无松动现象;④翻开正中锁后可作侧向和前伸运动;⑤髁导斜度固定在25°,侧向髁导固定在15°。

〔2〕检查机械固位式牙合架:①上颌体应能开闭,前后、侧向滑动自如,但无摆动现象;②髁球抵住髁槽前端,锁好正中锁;③切导针上刻线与上颌体上缘平齐,针的下端与切导盘中央接触;④放松定位、定向螺钉,夹模盘应能随调整轴上下移动,并可灵活转向,拧紧定位、定向螺钉后夹模盘便可固定不动;⑤检查固定螺钉,应能进退自如。

骨性Ⅲ类错(牙合)上颌拔牙与不拔牙去代偿对双颌手术矫治效果的影响

骨性Ⅲ类错(牙合)上颌拔牙与不拔牙去代偿对双颌手术矫治效果的影响

骨性Ⅲ类错(牙合)上颌拔牙与不拔牙去代偿对双颌手术矫治效果的影响目的评价骨性Ⅲ类畸形双颌手术患者术前正畸上颌拔牙与不拔牙去代偿的效果及对术后的影响。

方法选取36例在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院进行正畸正颌外科联合治疗的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其中18例术前正畸采取拔牙矫治,另18例未拔牙。

对2组病例术前正畸后及治疗结束后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对比研究。

结果术前正畸后,拔牙组的U1-SN、鼻唇角(Cm-Sn-UL)和覆盖都较非拔牙组有明显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拔牙组下颌平均后退(8.66±1.42)mm,非拔牙组下颌平均后退(6.21±3.06)mm,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拔牙组ANB、U1-SN、NA-PA在正常值范围内(P>0.05)。

结论在骨性Ⅲ类畸形的正畸正颌外科联合治疗中,上颌拔牙术前正畸能够更彻底地去代偿,真实反映原有骨性畸形,使下颌能够后退至更加理想的位置,从而更好地矫治凹面型。

标签:骨性Ⅲ类错;拔牙;去代偿;侧貌The effect of extraction and non-extraction decompensation to bimaxillary orthognathic surgery in skeletal class Ⅲmalocclusion Xu Bing1, Qin Ke2. (1. Dept. of Orthodontics, Stomatological Hospital of Dalian, Dalian 116021, China; 2. Dept. of Orthodontics, School of Stomatology,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02,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extraction and non-extraction decompensation to bimaxillary orthog-nathic surgery in skeletal class Ⅲmalocclusion and the effect on postoperative. Methods Records of 36 completed surgical-orthodontic treatment skeletal class Ⅲmalocclusion patients were obtained from School of Stomatology,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18 underwent maxillary premolar extraction, the other 18 underwent non-extraction. Their post-decompensation and postsurgery cephalometric radiographs were analyzed objectively, and their profile scissors-shadows in different groups were evaluated subjectively. Results The cephalometric index of post-presurgical orthodontic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eviations between the extraction and non-extraction groups including U1-SN, Over-jet and Cm-Sn-UL values(P<0.05). During surgery, mandible was retruded (8.66±1.42)mm in extraction group compared with (6.21±3.06)mm in non-extraction group(P<0.05). After surgery, the extraction group achieved more normal ANB,U1-SN, NA-PA values(P>0.05). Conclusion Maxillary premolar extraction can make incisor decompensation morecomplete so that mandible can be retruded to more ideal position and concave face can be successfully corrected.[Key words] skeletal class Ⅲmalocclusion;tooth extraction;decompensation;facial profile对于严重的成年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无法进行生长改形治疗,而牙齿代偿性移动治疗只能减轻颌骨的相对畸形程度,不会取得满意的矫治效果,唯一的治疗手段就是正颌外科手术。

(牙合)架及其应用

(牙合)架及其应用

(牙合)架及其应用
(牙合)架是固定义齿模型的仪器,它不但可以记录和保持上下颌骨的位置关系,有的(牙合)架还可模拟出与患者口腔咬合运动相类似的下颌运动。

1.(牙合)架的种类
(1)简单(牙合)架。

(2)可调节(牙合)架:它由上、下颌体和侧柱组成。

2.可调节(牙合)架的使用方法和步骤
(1)可调节(牙合)架的使用前的准备:固定切导针上刻线与上颌体上缘平齐。

固定切导盘呈水平位(0°)或约10°处。

将两侧髁导斜度固位于25°,并且正中锁抵住髁杆外侧端后面,使髁球紧贴槽前壁认扭紧固定正中锁的螺钉。

将侧方髁导斜度固定于15°。

固定架环使与上下颌体密合。

(2)转移颌位关系:目的是将上下(牙合)托对颞下颌关节的位置关系准确地转移到(牙合)架上,同时,还要将患者的髁道斜度也转移到(牙合)架上。

确定髁突的位置:髁突约位于眼裂至耳屏中点连线上距耳屏约13mm处。

合叉插入上(牙合)堤:将(牙合)叉尖烧热,在其与(牙合)平面平行约距(牙合)平面5mm处插人(牙合)堤,两小叉尖也要求插人。

安放面弓。

连接(牙合)堤。

上(牙合)架。

(3)确定髁导斜度。

确定前伸髁导斜度:通过取得前伸(牙合)记录,在(牙合)架上确定患者的髁道斜度。

确定侧方髁导斜度:可通过蜡记录确定或根据Hanau公式,计算出侧方髁斜度其公式如侧方髓道斜度(L)二[前伸髁道斜度(H)/8]十12
(4)确定切导斜度。

全口义齿实验2颌位记录上合架等

全口义齿实验2颌位记录上合架等

实验二三蜡基托、牙合堤的制作、颌位关系的确定6学时转移颌位关系、上牙合架不能做一、实验目的1、掌握牙合托制作的方法和要求。

2、掌握颌位记录的方法加深对无牙颌颌位记录理论知识的理解。

二、实验内容1、在上、下无牙颌模型上制作蜡基托及蜡牙合堤。

2、在仿头模型上确定颌位关系并转移至牙合架上。

三、实验器材1、仪器设备仿头模型、韩氏牙合架或机械固位式牙合架、垂直距离尺、橡皮碗、调拌刀、石膏、蜡刀、蜡匙、小毛巾、牙合平面板等。

钢尺、酒精灯、雕刻刀、蜡勺、牙合平面规、弯剪刀、上下无牙颌模型一副、2、消耗材料分离剂、火柴、铅笔、基托蜡片、蜡条、酒精灯、金属丝、四、实验方法1、确定基托范围用红笔在下、上颌模型画出基托伸展范围。

下颌前弓区、颊翼缘区要适当伸展舌翼缘区基托伸展要适度以不妨碍舌及口底软组织功能活动为宜。

后界盖过磨牙后垫1/2。

下颌唇、颊、舌系带要让开形成与之相应的切迹。

上颌的前弓区、后弓区适当伸展包过上颌结节并充分伸展至颊间隙内。

后缘以两侧翼上颌切迹与腭小凹后约2mm处的连线为准。

唇、颊系带要让开形成与之相应的切迹。

2、制作后堤区1对后堤区的要求在模型上的腭小凹后约2mm处到两侧翼上颌切迹之间做一条凹陷的后堤沟。

后堤沟各段宽窄、深浅不同在腭中缝及两侧翼上颌切迹区浅而窄从腭中缝区向两侧从翼颌切迹向中逐渐加宽加深。

2制作方法从腭小凹后约2mm到两侧翼上颌切迹用铅笔画一线作为后堤区的后界。

然后用蜡刀沿后缘线刻入模型1mm深以此向前逐渐变浅刻成斜坡状。

其斜坡按不同部位有不同的宽度腭中缝处约2mm两侧上颌切迹处宽约1mm在两处之间的区域宽45mm。

3、制作蜡基托1对蜡基托的要求①基托必须与模型完全贴合表面光滑平整厚度约23mm。

②边缘长短要求与将来完成的基托要求相同边缘区形态应圆滑而略厚。

③蜡基托容易变形应用直径1毫米的金属丝加强。

2制作方法①制备好上颌后堤区后将上下无牙颌模型放入水中浸透后取出用小毛巾吸去浮水。

②将红蜡片烘软的叠成双层放在模型上轻压使之与模型完全贴合。

石膏记录颌位关系的应用体会

石膏记录颌位关系的应用体会

石膏记录颌位关系的应用体会
刘庆刚;刘进才;杨生文
【期刊名称】《解放军医药杂志》
【年(卷),期】1999(0)2
【摘要】记录颌位关系是制作全口义齿的关键步骤。

我们自1988~1997年以来,用石膏记录患者的颌位关系,临床应用127例,除2例戴牙后咬合关系异常,
【总页数】2页(P155-156)
【作者】刘庆刚;刘进才;杨生文
【作者单位】石家庄医高专;石家庄医高专石家庄050081;石家庄050081;石家庄05008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83.6
【相关文献】
1.3种石膏上牙合架对颌位关系影响的研究 [J], 姬海莲
2.颌位关系记录--铰链轴关系记录及垂直关系记录 [J], 孟艳华;林雪峰
3.颌位关系记录--水平关系记录 [J], 孟艳华;林雪峰
4.无牙颌患者正中(牙合)位关系记录时的咬合阻力与错(牙合)关系分析 [J], 刘莉娟;刘正刚
5.吞咽咬合法记录无牙颌颌位关系制作全口义齿的疗效评价 [J], 李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牙合 架是一种模 仿人体 上下颌 、 颞下 颌关节 , 借 以固定上 下颌模 型和牙合托 , 具有 与人 体颞 下颌关节相似运动形 式的机
械装 置 , 可 以再 现上颌对颞 下颌关 节的 固有 位置关 系 , 将 患者
切导 盘紧密接触 , 待石膏完全 固化后 , 撤除 固定物 , 检查切导 针 是 否与切导盘紧密接触 , 如接触不 良则需重新 上牙合架 。由于
液, 减压浓缩后按标准溶液配制方法显 色得 到待测溶液 , 测定 吸光度 , 计算总黄酮 的洗脱率 , 结果显示 : 平均洗脱率为 7 9 . 5 0 %, R S D为 3 . 9 8 %, 表 明该纯化工艺稳定可行( 见表 1 ) 。该纯化后
刺头复叶耳蕨中黄酮成分 的药 理活性提供基础 。
学杂志 . 2 0 0 8 , 4 3 ( 1 6 ) : 1 2 1 8 — 1 2 2 0 .
[ 2 】 李辉敏. 复叶耳蕨属植物研究进展[ J ] . 九江医学 , 2 0 0 9 ( 3 ) : 9 1 — 9 3 .
[ 3 1 胡军萍, 依再提古丽・ 司马义, 杨建华. 酒花黄酮的纯化工艺[ J 】 . 食品科
精密称取 已经预处理的聚酰胺 树脂 2 g 各 3份 , 湿法装柱 ; 按 上述实验所得 到的最佳纯化工艺条件( 即上样液 p H值为 5 , 上样溶 液黄 酮质量浓度调节为 2 . 0 mg / m l , 以7 0 %乙醇为洗脱
剂, 洗脱流速为 2 . 0 B V / h ) 进行验证实验 , 平行 3次 , 收集洗脱
方法选用牙合架是一种模仿人体上下颌颞下颌关节借以固定上下颌模型和牙合托具有与人体颞下颌关节相似运动形式的机械装置可以再现上颌对颞下颌关节的固有位置关系将患者上下颌高度颌位关系转移到牙合架上也可借助面弓将患者上颌对颞下颌关节的固有位置关系转移至牙合架上从而保持稳定不变模拟人体下颌运动
实验与实 习
卫生职业教育
普 通石 膏、 硬 石膏、 超硬石 膏, 按 一定的水粉 比例调拌 , 在A R U K O S O型牙合架上牙合架过程 中针对石膏膨胀施加适 3压力 - "
测量相应石 膏膨胀率与切导针 上浮距 离的关 系。分析石 膏在 牙合 架上不同时间和不 同压力处理后 由膨胀 引起的切导针上
浮的差异。 结果 对普通石 膏、 硬 石膏、 超硬石膏上牙合 架分别施加平 均 2 . 0 0 6 8 k g、 1 . 5 0 8 3 k g、 1 . 4 8 7 8 k g 压力 , 3 h后上 下 牙合 架切导针上浮距 离合计为 0 m m。结论 本研 究选择 的普通 石膏、 硬石 膏、 超硬 石膏均可在控 制压力下抵抗石膏凝 固过
V 0 I - 3 3 2 0 1 5 N o9

3 种石膏上牙合架对颌位关系影响的研究
姬 海 莲
( 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浙江 杭州 3 1 0 0 5 3 )

要: 目的 研 究普通石膏 、 硬石 膏、 超硬 石膏在指 定上牙合 架时的膨胀性和施加不 同压力对领位关 系的影响 。 方法 选 用
程 中由膨胀 引发的切导针上浮现象 , 使颌位关 系记录保持 不变。3种石 膏材料上牙合架都不会影响 义齿的制作质量。
关键词 : 石膏 ; 牙合 架 ; 线性 膨 胀 ; 颌位 关 系 中 图分 类 号 : G 4 2 4 . 3 1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1 — 1 2 4 6 ( 2 0 1 5) 0 9 — 0 1 0 6 — 0 2
石 膏在水化凝 结过程 中 , 会 产生一定程 度 的体积 膨胀 , 因此 要
注意防止模 型移位 。临床上也 常会 出现 因切导针上浮而导致 重
上下 颌高度 、 颌位关 系转 移到牙合 架上 , 也可借 助面 弓将 患者
上颌 对颞 下颌关节的 固有位置关 系, 转移至牙合架上从 而保 持
稳定不变 , 模拟人体下颌 运动 。将模型放置到牙合架上 , 形成假
想 的牙 合平面 , 是修 复体制作过程中必不可少 的步骤 。上牙合 架 时用 石膏将上下颌模型与牙合架上下颌体 固定 , 调和并构筑
新 上牙合架 , 或修 复体在试戴 过程 中出现患者 咬合升高 、 颞 下 颌 关节不适 、 无 法恢复咀 嚼功能和容貌 等情况 , 这就需 要大 量 时问进行修 改 , 使 修复体 制作 时 间延 长 , 同时也增 加了患者 的

・ .
l l - ‘ 。 l -・ “ l l ¨ ‘ 。 … … ・ _ l 。 ¨
3 . 6 纯 化 工 艺验 证
蕨总黄酮 , 得 出其最佳纯化工艺条件 : 上样液 p H值为 5 , 上样
溶液黄酮质量浓度调节为 2 . 0 m g / ml , 以7 0 %乙醇为洗脱剂 , 洗 脱流速为 2 . 0 B Wh , 洗脱率可达到 7 9 . 5 0 %。该条件下所得洗脱 液经减压 回收溶剂 , 冷冻干燥后得到黄酮含量 为 7 1 . 6 4 %的刺 头复叶耳蕨总黄酮冻干粉 。聚酰胺树脂纯化条件的建立为刺 头复叶耳蕨 中黄酮成分的纯化 提供 了依据 , 从 而为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
的溶液经减压浓缩冷冻干 4 %, 比纯化前提高了 2 5 . 1 9 %。
表1 刺头复叶耳蕨总黄酮纯化 工艺验证结果( %)
【 1 1 周道年 , 阮金兰 , 蔡 亚玲 . 复叶耳蕨地上部分黄酮类化合物[ J 】 _ 中国药
学, 2 0 1 3 , 3 4 ( 1 2 ) : 4 0 — 4 4 .
【 4 ] 吴新荣, 刘 志刚 , 颜仁 梁, 等. 聚酰胺颗粒分离纯化土茯苓总黄酮研究
『 J 1 . 中药材 , 2 0 0 9 , 3 2 ( 1 0 ) : 1 6 0 6 — 1 6 0 9 .
就 诊次数。如何选择石膏 、 减小 石膏的凝 固膨胀和恰 当施加 合 适 的压力 , 一 直是困扰 口腔医技人 员的难题 , 也是 口腔专业 学
石膏 , 固定上下颌体 , 针对不 同材料施加不 同压力 , 使切 导针与
注: 本文系 2 0 1 3年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 新苗人才计划 ) 项 目立项课 题( 2 O 1 3 R 4 3 4 0 0 7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