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一中09级高一物理竞赛兴趣小组选拔测试题
芜湖一中09级高一物理竞赛兴趣小组选拔测试

芜湖一中09级高一物理竞赛兴趣小组选拔测试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640 5.6472.0.125W3.减少 减少4.1.25×103 7.55.(1)B a (2)R ' R A 1 I 16.1540 77.6:2:3 变小8.4 173.29.1:2:610.如图,使一根扁担的一端置于另一扁担中点B 处(可用细绳固定),水桶悬挂在E 点,三个和尚分别在A 、C 、F l F l ⋅=⋅阻阻动动得到: D 三点挑水。
设桶及水重为G ,扁担长为L ,据杠杆平衡条件,当F F =乙甲,2BC BD l l l == 此时2B F F F ==乙甲 若要2B F F F F ===乙丙甲,则2AB BE l l =所以桶应是挂于离A 点(2/3)L 处。
二、实验题11.答案:12.解析:(1)第一次测量,电阻箱取值为R 01,电流表N 1格,第二次测量,电阻箱取值为R 02,电流表N 2格。
由电池两端电压一定可得关系式02201101102212()()x x xR N R N R R N R R N R N N -+=+⇒- (2)设电流表偏转1格表电流为I ,则电源电压E=I (9999+x R ),第二次偏转格数最大值为30格;对应电阻箱取R 0,有30I (R 0+x R )=I (9999+x R )⇒R 0=333.3—0.967x R ,由于x R 未知,可取任意值,可知,334Ω≤R 0≤9999Ω(3)答案:2 20解:由E=I (R 0+x R )可知,R 0=E·(1I )—x R 作R 0—1I图象,可知x R 值。
由图知,错误的序号为第2组,未知电阻为20Ω13.解析:(1)应选择方法二。
因为这一方法中前几个杯子倒入热水后,杯子升高的温度都会比方法一中要升的高。
表明吸收的热量比第一种多,所以热水降温多。
(2)方法二中,第一个杯子升高的温度t 1=(C 水M90°C+C 杯m10°C )/(C 水M +C 杯m )=82.7°C ,同理t 2=76.1°C ,t 3=70.1°C ,t 4=64.4°C ,t 5=59.7°C ,所以最低温度是59.7°C 。
芜湖一中09届高三物理《力学》基础性测试题一参考答案

芜湖一中09届高三物理《力学》基础性测试题一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 2.C 3.A 4.C 5.B 6.C 7.D 8.D二实验题9.(1)1.950mm ; (2)21.7mm三、计算题10.(1)甲、乙两同学的说法都错 甲错在把水平力F 当作合外力,而A 、B 两物均受摩擦力f =4N 乙错在由于a 轴和F 轴的标度不同,斜率tan k正确的是:12424A A AF f m kg a 12442B B BF fm kg a (2)4A B f f N ,20A A N m g N 40.220A A A f N 40B B N m g N ,40.140BB B f N11.解(1)要保持木板相对斜面静止,木板要受到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与木板的下滑力平衡,即F Mg =θsin ,根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性质可知,人受到木板对他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所以人受到的合力为m Mg mg a ma F mg θθθsin sin ,sin +==+ 方向沿斜面向下.(2)要保持人相对于斜面的位置不变,对人有F mg =θsin ,F 为人受到的摩擦力且沿斜面向上,因此木板受到向下的摩擦力,木板受到的合力为Ma F Mg =+θsin ,解得MMg mg a θθsin sin +=,方向沿斜面向下.12.解:物体放在传送带上后,开始的阶段,由于传送带的速度大于物体的速度,传送带给物体一沿传送带向下的滑动摩擦力,物体由静止向下加速,由牛顿第二定律有1sincos mg mg ma 代入数据求得2110a m s 物体加速至与传送带速度相等需要时间:1110110v t s s a 下滑的位移:15.2v st m 由于tan ,物体在重力作用下将继续加速运动,当物体速度大于传送带速度时,物体受到向上的滑动摩擦力,由牛顿第二定律有2sincos mg mg ma 带入数据求得222a m s设后一阶段物体滑至底端所用时间为t 2,由222212Ls vt a t 解得 21t s 所以,物体由A →B 的时间:122t t t s .13.(1)根据题意,迅速放长绳子,意味着小球某一时刻从某切线位置做离心运动,即以匀速直线运动过渡到大半径上则22120.40.4.1/r r smt s v v m s(2)当小球到达新轨道时,由于绳子作用使小球速度v 的径向分量v n 减为0,而只保留切线分量v 1.则新的线速度1sin 0.6v v v m s .因此1'0.6/ 1.2/0.5v rad s rad s r (3)拉力提供向心力,即 221'0.62 1.44()0.5v Fm N r。
高一物理奥赛选拔考试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高一物理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每题6分,共30分,选对部分答案得3分,有错选或多选不得分)1. 如图所示,平行四边形ABCD 的两条对角线的交点为G 。
在平行四边形内任取一点O ,作矢量OA 、OB 、OC 、OD ,则这四个矢量所代表的四个共点力的合力等于( )A. 4OGB. 2ABC. 4GBD. 2CB解析:如图2所示,延长OG 至P ,使GP =OG ,连结PA 、PB 、PC 、PD ,得平行四边形AODP 和平行四边形COBP 。
由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知道,矢量OA 、OD 所代表的两个共点力的合力可用矢量OP 表示,即。
同理,矢量OB 、OC 所代表的两个共点力的合力也可用矢量OP 表示,即。
从而,四个共点力的合力。
所以A 项正确。
2.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下来,汽车在刹车后的运动过程中,前一半位移和后一半位移中的平均速度为1v 和2v ,前一半时间和后一半时间中的平均速度为a v 和b v ,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3:1v :v ,1:)12(v :v b a 21=+= B.()1:3v :v,13:1v :v b a21=-=C.1:3v :v ,1:2v :v b a 21==D.1:)12(v :v ,1:3v :v b a 21+==答案:A(点拨:由运动的可逆性,将此减速运动看作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前半位移与后半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1:12-,所以()1:12v :v 21+=;前半时间与后半时间的位移之比为3:1,所以1:3v :v b a =)v /m ·s -1t /s24 6 8 2 4 6 8 10 12 14 16 O3. 一只兔子向着相距为S 的大白菜走去。
若它每秒所走的距离,总是从嘴到白菜剩余距离的一半。
试分析兔子是否可以吃到大白菜?兔子平均速度的极限值是多少?A. 能、无穷大B. 能、0C. 不能、0D. 不能、S/24. 甲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位移s 后速度达到v,然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静止,乙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位移2s 后速度也达到v.然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静止,甲、乙两车在整个运动中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 1和v 2,v 1与v 2的关系是( ) A.v 1>v 2 B.v 1=v 2 C.v 1<v 2 D.无法确定答案:B(点拨:此题用图象法解极为简单,分别作甲、乙两车的s-t 图象(如右图),因为s-t 图中面积表示位移则:v 21t v t 21t s v OAB 1=⨯==∆甲甲甲,v 21t vt 21t s v OCD 2=⨯==∆乙乙乙)5.物体以速度v 匀速通过直线上的A 、B 两点,所用时间为t ;现在物体从A 点由静止出发,先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 1)到某一最大速度v m 后立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 2)至B 点速度恰好减为0,所用时间仍为t .则物体的( AD )A .v m 只能为2v ,与a 1、a 2的大小无关B .v m 可为许多值,与a 1、a 2的大小有关C .a 1、a 2须是一定的D .a 1、a 2必须满足12112ta a v+=解答:122m m s vt v t v v ==→= 而12121222112m m v v v v t t a a a a a a v =+=+→+=三、计算题(每题12分,共60分)9.在水平地面上有一质量为2kg 的物体,物体在水平拉力F 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10s 后拉力大小减为3F,该物体的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求:(1)物体受到的拉力F 的大小;(2)物体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g 取10m/s 2).7. 一质点自原点出发沿x 轴做一维运动,其速度v 与时间t 之关系如右图所示,其中连续两次速度为0之间的关系曲线均为折线。
高一物理竞赛试题(含答案)+物理竞赛预赛试卷及答案

高一物理竞赛试题(含答案)+物理竞赛预赛试卷及答案 高一物理竞赛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6小题,每题3分,共18分)1.如图,滑块A 置于水平地面上,滑块B 在一水平力作用下紧靠滑块A (A 、B 接触面竖直),此时A 恰好不滑动,B 刚好不下滑.已知A 与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µ1,A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µ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A 与B 的质量之比为( )A . 211μμ B .2121-1μμμμC . 21211μμμμ+D .21212μμμμ+ 2.如图所示,轻杆BC 的一端铰接于C ,另一端悬挂重物G ,并用细绳绕过定滑轮用力拉住.开始时,∠BCA >90°,现用拉力F 使∠BCA 缓慢减小,直到BC 接近竖直位置的过程中,杆BC 所受的压力( )A .保持不变B .逐渐增大C . 逐渐减小D . 先增大后减小3、如图,用橡皮筋将一小球悬挂在小车的架子上,系统处于平衡状态。
现使小车从静止开始向左加速,加速度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到某一值,然后保持此值,小球稳定偏离竖直方向某一角度(橡皮筋在弹性限度内 )。
与稳定在竖直位置时相比,小球高度A 一定升高B 一定降低C 保持不变D 升高或降低由橡皮筋的劲度系数决定4、一带有乒乓球发射机的乒乓球台如图所示。
水平台面的长和宽分别为L 1和L 2,中间球网高度为h 。
发射机安装于台面左侧边缘的中点,能以不同速率向右侧不同方向水平发射乒乓球,发射点距台面高度为3h 。
不计空气的作用,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
若乒乓球的发射速率为v 在某范围内,通过选择合适的方向,就能使乒乓球落到球网右侧台面上,则v 的最大取值范围是 A .12266g g v h h LL << B .22112(4)46gg v h hLL L +<<C .22112(4)12626g g v h h L L L +<<D .22112(4)1426g g v h h LL L +<<5.在街头的理发店门口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标志:一个转动的圆筒,外表有螺旋斜条纹。
高一物理竞赛试卷

高一物理竞赛试卷驾驭命运的舵是奋斗。
不抱有一丝幻想,不放弃一点机会,不停止一日努力。
下面为您推荐高一物理竞赛试卷.1.甲、乙两个小球的质量相等,从同一高度分别做自由落体运动和平抛运动,最后落在同一水平地面上。
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在飞行的整个过程中,时间相同B.甲、乙在飞行的整个过程中,加速度相同C.甲、乙在飞行的整个过程中,速度变化相同D.甲、乙在飞行的整个过程中,速度变化不同2.右图为表演杂技飞车走壁的示意图.演员骑摩托车在一个圆桶形结构的内壁上飞驰,做匀速圆周运动.图中a、b两个虚线圆表示同一位演员骑同一辆摩托,在离地面不同高度处进行表演的运动轨迹.不考虑车轮受到的侧向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a轨道上运动时角速度较大B.在a轨道上运动时线速度较大C.在a轨道上运动时摩托车对侧壁的压力较大D.在a轨道上运动时摩托车和运动员所受的向心力较大3.如图所示,长L的轻杆两端分别固定有质量相同的小球M、N(可视为质点)整个装置竖直立于光滑水平面上,N球所在位置是O点.将该装置由静止释放后,由于轻微的扰动而自动倒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M球的落地点到O点的距离一定是LB.M球的落地点到O点的距离有可能是小于L任意值C.M球落地瞬间M、N两球速度大小一定相等D.M球落地瞬间的速度方向竖直向下4.如图所示,密度为(水)的木棒,从某一高处自由下落,然后进入水中。
不计水和空气5.一块砖放在一足够长的倾斜木板上,砖能够加速下滑。
某时刻起,将板逐渐下放至水平,则砖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的变化可能是:A.一直增大B.一直减小C.先增大后减小D.先减小再增大6.一圆盘可绕通过圆盘中心且垂直于盘面的竖直轴转动,在圆盘上放置一小木块,在圆盘的转速不断增大的过程中,木块随圆盘一起做圆周运动.那么木块所受摩擦力与木块的速度方向A.相同B.相反C.垂直D.既不相同也不垂直7.如图所示,一斜面体静止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一物体恰能在斜面体上沿斜面匀速下滑,可以证明此时斜面不受地面的摩擦力作用。
高一物理竞赛选拔试题

高一物理竞赛选拔试题班级 姓名一、单选题1.某人用一把刻度均匀的米尺量得一小桌每边长为0.980米,后来把米尺跟标准米尺对比,发现此米尺实际长度为1.002米。
则小桌每边真实长度是( )A .1.000米B .0.982米C .1.020米D .0.978米2.甲、乙两人分别在并列的两个升降机中,各自以自己为参照物,甲看见乙在上升,楼房也在上升,乙看见楼房在上升。
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则他们各自运动的状态是( )A .甲在上升,乙在下降B .甲、乙都在下降,但乙比甲快C .甲、乙都在下降,但甲比乙快D .以上三种情况都不对3.甲、乙两地相距100km ,一辆汽车以40km/h 的速度从甲地出发开往乙地,此时,恰好有一辆汽车从乙地开出向甲地进发,且以后每隔15mins 乙地均有一辆车发出,车速都是20km/h ,则从甲地发出的那辆车一路可遇到从乙地发出汽车共( )A .15辆B .10辆C .8辆D .无法确定4.物体的初速度为v 0,以不变的加速度a 做直线运动,如果要使速度增加到初速度的n 倍, 则经过的位移是( )A .()22012v n a -B .()1220-n a vC .a v 220D .()22012-n a v 5.平抛物体的运动规律可以概括为两点:①水平方向作匀速运动,②竖直方向作自由落体运动。
为了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可做下面的实验:如图所示,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A 球就水平飞出,同时B 球被松开,做自由落体运动,两球同时落到地面。
这个实验( )A. 只能说明上述实验中的第①条B. 只能说明上述实验中的第②条C. 不能说明上述实验中的任何一条D. 能同时说明上述实验中的两条6.如图为两个物体A 和B 在同一直线上沿同一方向同时作匀加速运动的v-t 图线。
已知在第3s 末两个物体在途中相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B .出发时B 在A 前3m 处C .3s 末两个物体相遇后,两物体可能再次相遇D .运动过程中B 的加速度大于A 的加速度7.如图是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的s-t 图像,对线段OA 、AB 、BC 、CD 所表示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OA 段运动速度最大B .AB 段物体做匀速运动C .CD 段的运动方向与初始运动方向相反D.运动4h汽车的位移大小为30km8.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三秒内的位移2m,第四秒内的位移是2.5m,那么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这两秒内的平均速度是2.25m/sB.第三秒末的速度是2.25m/sC.质点的加速度是0.125m/s2D.质点的初速度是0.75m/s9.一个物体在A、B两点的正中间由静止开始运动(A、B足够长),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高一物理下学期学科竞赛试题(含解析)高一全册物理试题

应对市爱护阳光实验学校高一下学期物理竞赛试题一、选择题:〔此题共10小题,40分。
第1-7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第8-10题每题有多个正确答案。
每题4分,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 关于机械能是否守恒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机械能一守恒B. 做变速运动的物体机械能一守恒C. 外力对物体做功为零时,机械能一守恒D. 假设只有重力对物体做功,物体机械能一守恒【答案】D【解析】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机械能不一守恒,如匀速下降的降落伞机械能减少,机械能不守恒,A错误;做变速运动的物体机械能可能守恒,如自由落体运动,也可能不守恒,在水平方向上的匀变速直线运动,B错误;外力做功为零,机械能不一守恒,如在空中匀速下落的物体,外力对物体做功为零,机械能不守恒,C错误;假设只有重力对物体做功,物体的机械能一守恒,故D 正确.【点睛】机械能守恒条件是: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根据机械能守恒条件进行判断;在某一物理过程中,除重力与弹力外还有其它力做功,如果其它力的功为零,那么机械能守恒.2. 在空间某一点以大小相的速度分别竖直上抛、竖直下抛、水平抛出质量相的小球,不计空气阻力,经过相的时间〔设小球均未落地〕〔〕A. 做竖直下抛运动的小球加速度最大B. 三个小球的速度变化相C. 做平抛运动的小球速度变化最小D. 做竖直下抛的小球速度变化最小【答案】B【解析】在运动过程中三个小球都是只受重力作用,加速度相同,同理由在相时间内速度变化量相同,ACD错;B对;3. 将地面上静止的货物竖直向上吊起,货物由地面运动至最高点的过程中,图像如下图。
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A. 前2内与最后2内货物的平均速度和加速度都相同B. 前2内货物处于超重状态C. 最后2内货物只受重力作用D. 第2末至第6末的过程中,货物的机械能守恒【答案】B【解析】前2s内的平均速度为2m/s;最后2s的平均速度为3m/s,应选项A 错误;前2s内货物向上加速运动,处于超重状态,选项B正确;最后2s内货物受重力和向上的拉力作用,选项C错误;第2s末至第6s末的过程中,货物动能和重力势能均增加,故货物的机械能不守恒,选项D错误;应选B.点睛:解决此题的关键知道速度时间图线斜率和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的含义,以及掌握机械能守恒律的条件.4. 如下图,劈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物体放在劈的光滑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沿斜面自由滑下的过程中,对做的功为,对做的功为,那么以下关系中正确的选项是〔〕A. ,B. ,C. ,D. ,【答案】C【解析】滑块和斜面体系统机械能守恒,总动量也守恒;根据动量守恒可知,b 向左下滑时,a具有向右的速度,向右运动,物体的位移如下图滑块受重力、支持力,斜面受重力、支持力和压力,对斜面体a,受到的压力垂直斜面向下,水平向右方向有分力,a向右有位移,由W=FScosθ知.压力做正功,故,滑块和斜面体系统机械能守恒,故斜面体a增加的机械能于滑块b减小的机械能,故支持力对滑块b 做负功,即,故C正确.5. 如下图,质量的木块放在倾角的斜面上,受平行于斜面的二个拉力和作用处于静止状态,其中,。
高中物理竞赛试题含答案

高一物理竞赛测试题(120分)一、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考生必须将答案填在下面的答题卡上。
1.如图所示,两光滑斜面的倾角分别为30°和45°,质量分别为2m 和m 的两个滑块用不可伸长的轻绳通过滑轮连接(不计滑轮的质量和摩擦),分别置于两个斜面上并由静止释放;若交换两滑块位置,再由静止释放.则在上述两种情形中正确的有A.质量为2m 的滑块受到重力、绳的张力、沿斜面的下滑力和斜面的支持力的作用B .质量为m 的滑块均沿斜面向上运动C .绳对质量为m 滑块的拉力均大于该滑块对绳的拉力D .系统在运动中机械能均守恒2.在粗糙水平地面上与墙平行放着一个截面为半圆的柱状物体A , A 与竖直墙之间放一光滑圆球B ,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
现对B 加一竖直向下的力F ,F 的作用线通过球心,设墙对B 的作用力为F 1,B 对A 的作用力为F 2,地面对A 的作用力为F 3。
若F 缓慢增大而整个装置仍保持静止,截面如图所示,在此过程中A . F 1保持不变,F 3缓慢增大B . F 1缓慢增大,F 3保持不变C . F 2缓慢增大,F 3缓慢增大D . F 2缓慢增大,F 3保持不变 3.一有固定斜面的小车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小球通过细绳与车顶相连。
小球某时刻正处于图示状态。
设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为N ,细绳对小球的拉力为T ,关于此时刻小球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小车向左运动,N 可能为零 B .若小车向左运动,T 可能为零 C .若小车向右运动,N 不可能为零D .若小车向右运动,T 不可能为零4.某人骑自行车在平直道路上行进,图中的实线记录了自行车开始一段时间内的v -t 图象,某同学为了简化计算,用虚线作近似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t 1时刻,虚线反映的加速度比实际的小B .在0-t 1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实际的小C .在t 1-t 2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位移比实际的大D .在t 3-t 4时间内,虚线反映的是匀速运动5.一质量为M 的探空气球在匀速下降,若气球所受浮力F 始终保持不变,气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阻力仅与速率有关,重力加速度为g ,现欲使该气球以同样速率匀速上升,则需从气球篮中减少的质量为 A .)(2gFM -B .g F M 2-C .gFM -2 D .0 第1题图 第5题图第2题图 第4题图1t 2t t 3t 4t o v 第3题图7.如图,一固定斜面上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物块A 和B 紧挨着匀速下滑,A与B 的接触面光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芜湖一中09级高一物理竞赛兴趣小组选拔测试题班级 姓名 学号 分数注:本试卷中常数g 取lON/kg ,水的比热容4.2×103J /kg ·℃,水的密度1.0×103kg/m 3。
一、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火车以20m/s 的速度沿某一段直线轨道驶向道口,为了提醒看守道口的工作人员,司机在距道口940m 处开始鸣响汽笛,每次笛声持续1s ,停5s ,然后再次拉响汽笛。
当道口工作人员听到第三次笛声结束时,火车距道口的距离为__ _ m .道口工作人员听到火车司机前后两次拉响汽笛的时间间隔为___ _s 。
(已知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 2.右图中所有电阻的额定功率都是4W ,若从A 点流入的电流为2A ,则图中阻值为2Ω的那个电阻消耗的功率为______。
3.桌面上放有一定量的铁屑,现将两根完全相同的条形磁铁A 的N 极和磁铁B 的S 极如甲图所示放置在靠近铁屑的上方,吸附一定量的铁屑。
若将吸附有铁屑的两极靠在一起,则吸附在连接处的铁屑会 (选填“增加”、“不变” 或“减少”);如乙图所示,将一根长度略大于两磁铁间距的软铁棒,轻轻搁在两磁铁上,则被吸附的铁屑会 (选填:“增加”、“不变”或“减少”)。
4.在一个底面积为200cm 2、高度为20cm 的圆柱形薄壁玻璃容器底部,放入一个边长为10cm 的实心正方体物块,然后逐渐向容器中倒入某种液体。
右图反映了物块对容器底部压力的大小F 与容器中倒入液体的深度h (0~6cm )之间的关系。
由此可知这种液体的密度大小为_________kg/m 3,当倒入液体的深度h 为l2cm 时,物块对容器的底部压力的大小F 大小为________N 。
5.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可以通过调整变阻器R 和R ',使通过电阻1R 和2R 的电流达到规定的值I 1和I 2,并由电流表指示出其电流值。
正确操作的步骤是:'滑片应放在_____(选填:“a”或“b”)端;②电路接通后,先调节电阻_______(选填:“R”或“R '”),使电流表A 1和电流表A 2的示数比值为I 1/I 2,再调节_________(选填:“R”或“R '”),使电流表_______(选填:“A l ”或“A 2”)的示数达到 (选填:“I 1”或“I 2”)。
6.家用电热淋浴器分储水式和无水箱式两种。
无水箱式淋浴器是使冷水流过电热器就达到需要的温度,立即从喷头喷出热水供淋浴。
现在自来水的温度为16℃,淋浴器要热水的温度为38℃左右,淋浴所需热水流量为1×10-3m 3/分,水的比热容c 为4.2×103J/(kg ·℃).则该淋浴器的电热功当量器电功率为 W ;它的工作电流大小为 A (不计加热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及水的密度变化)7.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电路两端加上电压U 后,电路正常工作,如果电阻R 2发生了断路,电阻R 3两端电压将减少二分之一,而电阻R 2发生断路前电阻R 1和R 2的总功率与电阻R 2发生思路后电阻R 1的功率相等,则三个电阻的阻值之比R 1:R 2:R 3为 ;在电阻发生断路前后,R 3上消耗的电功率为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8. 如图所示,有一个半径为1m ,重为300N 的均匀球,置于倾角为600的斜面上,用一水平细绳拉住球,使球处于平衡状态,则此均匀球受到 几个力作用,水平绳的拉力大小为 N 。
(sin60o =0.866,cos60o =0.5)9.如图所示电路,已知R 1=6Ω,R 2=3Ω,R 3=4Ω,则接入电路后这三只电阻的实际功率之比为_________。
10.“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这是民间流传的一个故事,现给你两根长度相同且自重忽略不计的扁担和一只水桶,请你帮他们想出一个办法来,使甲、乙、丙三个小和尚共抬一桶水且各自承受的压力相同。
要求画出简要示意图,并算出水桶的悬挂位置。
第5题图第7题图第8题图第9题图二、实验题(每小题8分,共24分)11.有一块如图所示的均匀薄板abcd,用作图法标出薄板的重心位置。
12.小王同学需要测量一个未知电阻R x的阻值,但身边只有下列器材(A)一个电压大小不变、数值未知电源;(B)一个总刻度为30格,量程没有标定的电流表;(C)一个电阻箱R0(0—9999欧);(D)一个电键及足够的导线。
(1)小王同学利用上述器材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测得未知电阻的阻值。
请写出计算关系式(需标明关系式中各个量表示的含义)。
(2)为了比较准确地测出未知电阻的阻值,需要改变电阻箱的阻值进行多次测量。
第一次闭合电键测量时,电阻箱的取值是__________(选填:“最大值9999Ω”、“最小值0”或“任意值”)。
测得第一次电流表偏转1格,请你通过计算,分析第二次测量时电阻箱可取的范围。
(3)考虑到实验中可能产生读数的错误,我们可以通过多次测量,利用图像发现这类错误,剔除这些数据。
下面是小王测量得到的6组数据,其中有一组读数错误,请你通过作图回答,读数错误的是序号为第组,未知电阻的阻值为欧姆。
序号 l 2 3 4 5 6电阻箱读数/欧姆 230 130 105 80 55 40电流表读数/(格) 6.0 9.0 12.0 15.0 20.0 25.013.有六个完全相同的杯子,其中一个盛满热水,如果要利用杯子的吸热作用把热水的温度降低,可以把热水注入其余的五个冷杯子中,让杯子吸收热水的热量,怎样注入热水可以获得最佳的冷却效果?[方法一]把热水平均注入五个杯子中,每个杯子分配1/5热水。
[方法二]先把热水整杯注入第二个杯子,等杯子不再吸热时,再整杯注入第三个杯子,如此类推,最后注入第六个杯子。
⑴你选择哪个方法,写出选择理由。
⑵如果热水质量是100g,温度90℃,玻璃杯质量50g,温度10℃,玻璃的比热容为0.84×103J/(㎏.℃),请计算能使热水降低到的最低温度?三、计算题(共5小题,共36分)14.(6分)在钢铁厂的轧钢车间里有一台如图所示的钢板冷轧机,厚钢板匀速地经过轧辊被轧成薄钢板后,整齐地卷成钢板卷。
经过时间T钢板卷的半径增加了一倍。
试求此后半径再增加一倍需要多少时间表?15.(8分)在一搅拌机的容器内装有质量m为0.5kg的水,把水加热到70℃后让其在室温下自动冷却。
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现开动电动搅拌机对该冷却的水不停地搅拌,若电动机的功率始终为900W,其做的功有80%转化为水的内能。
若不考虑容器的内能变化,水最终的温度是多少℃?16.(6分)图为四缸发动机工作原理:内燃机通过连杆把四个汽缸的活塞连在一根曲轴上,并使各汽缸的做功过程错开。
曲轴与飞轮相连,飞轮每转动半周,有一个汽缸在做功,其他三个汽缸分别在做吸气、压缩和排气工作。
现有一台四缸发动机,其主要技术指标如下表所示,其中排量等于四个汽缸工作容积的总和,汽缸工作容积等于活塞的面积与活塞上下运动的距离(即冲程长)的乘积,转速表示每分钟飞轮所转的周数。
求:(1)飞轮每转动半周,发动机做功多少?(2)若在做功冲程里,燃气对活塞压强可以看作恒压,则压强多大?17.(8分)如图所示的装置,可以测定每千克100 ℃的水,在大气压下汽化成100 ℃ 的水蒸气所需吸收的热量Q。
该装置的测量原理是:用加热器使水沸腾,汽化的水蒸气通过凝聚器液化后被收集在量杯中;测量加热器的发热功率及一段时间内在量杯中收集到的水的质量,根据能量守恒关系即可求出Q的值。
这个汽化装置工作时的散热功率恒定不变,但散热功率的值未知。
测得加热器的功率为285.0W时,在300s时间内被冷凝和收集的液体质量为28.0g;加热器的功率为100.0 W时,在300s时间内被冷凝和收集的液体质量为4.0g。
根据以上数据,求每千克100℃的水在大气压下汽化成100 ℃的水蒸气所需吸收的热量Q。
18.(8分)“220V、100W”的白炽灯泡A和“220V、60W”的白炽灯泡B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所示。
(1)若将两灯泡并联接在l10V的电源上时,两灯泡实际消耗的功率为多大?(2)若将两灯泡串联在220V的电源上时,两灯泡实际消耗的功率为多大?芜湖一中09级高一物理竞赛兴趣小组选拔测试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 1.640 5.647 2.0.125W 3.减少 减少 4.1.25×103 7.5 5.(1)B a (2)R ' R A 1 I 1 6.1540 7 7.6:2:3 变小 8.4 173.2 9.1:2:610.如图,使一根扁担的一端置于另一扁担中点B 处(可用细绳固定),水桶悬挂在E 点,三个和尚分别在A 、C 、D 三点挑水。
设桶及水重为G ,扁担长为L ,据杠杆平衡条件,F l F l ⋅=⋅阻阻动动得到:当F F=乙甲,2BC BD l l l == 此时2BF F F==乙甲若要2BF F F F===乙丙甲,则2AB BE l l =所以桶应是挂于离A 点(2/3)L 处。
二、实验题 11.答案:12.解析:(1)第一次测量,电阻箱取值为R 01,电流表N 1格,第二次测量,电阻箱取值为R 02,电流表N 2格。
由电池两端电压一定可得关系式02201101102212()()x x xR N R N R R N R R N R N N -+=+⇒-(2)设电流表偏转1格表电流为I ,则电源电压E=I (9999+x R ),第二次偏转格数最大值为30格;对应电阻箱取R 0,有30I (R 0+x R )=I (9999+x R )⇒R 0=333.3—0.967x R ,由于x R 未知,可取任意值,可知,334Ω≤R 0≤9999Ω(3)答案:220解:由E=I (R 0+x R )可知,R 0=E·(1I )—x R 作R 0—1I图象,可知x R 值。
由图知,错误的序号为第2组,未知电阻为20Ω13.解析: (1)应选择方法二。
因为这一方法中前几个杯子倒入热水后,杯子升高的温度都会比方法一中要升的高。
表明吸收的热量比第一种多,所以热水降温多。
(2)方法二中,第一个杯子升高的温度t 1=(C 水M90°C+C 杯m10°C )/(C 水M +C 杯m )=82.7°C ,同理t 2=76.1°C ,t 3=70.1°C ,t 4=64.4°C ,t 5=59.7°C ,所以最低温度是59.7°C 。
14.设薄板的厚度为d ,开始计时时,薄钢板卷的半径为r ,22(2)r r T dππ-∝22(4)(2)r r T dππ-'∝所以T '=4T即再过4T 的时间,薄钢板卷的半径再增加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