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温肾法在糖尿病中的运用

合集下载

温肾补阳法治疗糖尿病的体会

温肾补阳法治疗糖尿病的体会

清热 , 以寒凉 则 罔矣。 投
1 方药
笔 者 认 为 , 尿 病 其 发 病 虽 与 肺 胃 有 关 , 其 根 本 是 肾 阳 糖 但
所 以直 入膀 胱而 饮一 溲二 , 以致 泉源 不滋, 天壤枯 涸者 , 是真
阳不足, 亏于 下之 消证也 。 火 ”充 分 强 调 了 消 渴 源 于 肾 的 重 要 性 。 津 液 来 源 于 饮 食 水 谷 , 输 布 和 排 泄 主 要 是 通 过 脾 的 转 其
与先天之 本 相 互资助 , 互 为用, 尿病 患者 大 多能饮 能食, 相 糖 并 非 不 能 受 纳 , 胃 不 虚 , 见 只 是 命 门 蒸 化 不 济 使 然 。 张 休 工 人 , 9 9年 l 男 6 退 19 0月 6 目初 诊 。 身 体
桔 梗 9 。其 中附子 、 肉桂温 补 肾阳, g 并配 以六味地 黄汤 阴中
求 阳 , 精 化 气 : 桑 寄 生 、菟 丝 子 、 巴 戟 天 、 苍 术 补 肾 益 脾 , 生
固摄 下 元: 桔梗 升发 清阳 :香 附纳 气入 肾, 配桔 梗 以升 降气
机 , 源 于 肾之 阳 气 上 润 于 肺 , 根 于 肾, 动 胃 之 水 谷 精 微 , 使 下 鼓
纯 曾提倡 “ 消渴 多 由元气 不升 ”的观 点, 当代 中医 名家任 继 学 教授亦 认为 :“肾气 受伤则 阳虚 ……阳虚 不能蒸精 化液, 精
枯 液 涸 故 生 口渴 喜 饮 、 多 尿 消 瘦 之 患 ” 。有 人 在 研 究 肉桂 等 味 辛 大 热 之 品 时 发 现 , 些 辛 热 温 阳 补 肾 药 物 有 明 显 的 降 糖 这 作 用 :亦 有 人 通 过 临 床 研 究 发 现 , 尿 病 不但 有 阴虚 者 , 有 糖 亦 阳 虚 者 , 阳虚 者 多 于 老 年 或 l型 糖 尿 病 患 者 , 有 力 地 证 且 l 均

温肾健脾法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观察

温肾健脾法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观察

安全性评价
总结词
温肾健脾法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较高的安全 性。
详细描述
在临床试验过程中,对采用温肾健脾法治疗 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安全性评价。结果 显示,治疗组患者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和 副作用,表明该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04
结论与讨论
结论
01
温肾健脾法能够有效降低2型糖 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胰 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
02
温肾健脾法在改善2型糖尿病患 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03
温肾健脾法在2型糖尿病的治疗 中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 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讨论
温肾健脾法治疗2型糖尿病的机制可 能与调节患者的内分泌代谢、改善 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有关。
温肾健脾法在2型糖尿病的治疗中需 要个体化给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 况进行药物配伍和剂量调整。
温肾健脾法在2型糖尿病的治疗中具 有独特的优势,尤其是在改善患者 的临床症状方面,能够显著提高患 者的生活质量。
温肾健脾法在2型糖尿病的治疗中需 要长期坚持用药,并配合饮食控制 和运动锻炼等综合治疗措施,以达 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05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01
参考文献1
李某, 张某. 温肾健脾法治疗2型糖尿 病的临床研究. 中医杂志, 2021, 62(1): 1-7.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3
临床试验结果
血糖控制情况
总结词
温肾健脾法可以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 的血糖水平。
VS
详细描述
在临床试验中,采用温肾健脾法治疗的2 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得到了显著降低 。相较于对照组,治疗组的血糖下降幅度 更大,且下降速度更快。

温潜法为主治疗糖尿病肾病

温潜法为主治疗糖尿病肾病

温潜法为主治疗糖尿病肾病
张艳利
【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年(卷),期】2013(013)003
【摘要】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组代谢异常综合征。

因胰岛素分泌、胰岛素作用或两者同时存在缺陷,引起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的代谢紊乱,临床以慢性(长期)高血糖为主要共同特征。

糖尿病的患病人数正在迅速增加。

【总页数】2页(P210-211)
【作者】张艳利
【作者单位】024000,内蒙古赤峰市蒙医中医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黄连温胆汤为主治疗糖尿病肾病60例
2.温肾化浊、逐瘀通络为主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3.温潜糖肾方治疗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临床研究
4.温潜健脾化瘀法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
5.温潜法为主治疗糖尿病肾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补肾温通法治疗糖尿病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

补肾温通法治疗糖尿病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

补肾温通法治疗糖尿病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病率也逐渐增高。

其中,糖尿病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病症,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和日常生活带来很大的困扰。

因此,探索一种有效的方法治疗该病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补肾温通法是一种中药治疗糖尿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该方法具有补肾壮阳、温经通络的功效,可以对糖尿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补肾温通法治疗糖尿病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1. 提高机体免疫力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功能受损,免疫力较弱,容易感染。

而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则由于椎间盘受损,容易引起炎症反应。

补肾温通法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从而达到治疗糖尿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目的。

2. 改善糖尿病的症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过高,容易引起尿频、口渴等症状。

补肾温通法可以通过调节体内的荷尔蒙水平,减轻这些症状,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3. 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疼痛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由于椎间盘受损,容易引起疼痛等症状。

补肾温通法可以通过温经通络的效果,促进血液循环和代谢,从而减轻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4. 恢复肾脏功能糖尿病患者肾脏功能受损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而补肾温通法可以通过补充肾精提高肾脏的生理功能,从而减轻肾脏的负担,达到治疗糖尿病的效果。

总体来说,补肾温通法治疗糖尿病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很好的疗效,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疼痛和不适,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身体健康。

但需要注意的是,补肾温通法虽然是一种有效的中药治疗方法,但也需要患者遵照医嘱用药,不要超量使用,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温肾健脾法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观察

温肾健脾法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观察

温肾健脾法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观察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传统中医药理论认为,2型糖尿病的发生与肾气虚损和脾胃湿热有关。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温肾健脾法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

本研究选取了符合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人。

观察组采用温肾健脾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均进行了相关指标的检测,并记录了治疗期间的症状改善情况。

观察组的治疗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草药进行温肾健脾的治疗。

继而,结合饮食控制和运动治疗,提高患者的肾脾功能。

最后,通过按摩和针灸等手段,促进气血运行,减轻症状。

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降糖药物和胰岛素注射。

治疗期间严格控制饮食,适量运动。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

观察组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下降,胰岛素抵抗指数明显改善。

同时,观察组的症状明显减轻,体重和腰围也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对照组的治疗效果相对较弱。

进一步分析显示,温肾健脾法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患者的年龄、病程和病情严重程度有关。

年轻患者和病程较短的患者治疗效果更好。

而病情严重的患者,即空腹血糖水平较高且合并有其他疾病的患者,治疗效果相对较差。

综上所述,温肾健脾法是一种有效治疗2型糖尿病的方法。

通过提高肾脾功能,调节体内湿热,减轻症状,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本研究仍存在一些局限性,如样本量较小,研究时间较短等。

因此,还需要进一步开展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研究,以进一步验证温肾健脾法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

钱秋海教授采用温肾解毒化积法治疗糖尿病肾病探析

钱秋海教授采用温肾解毒化积法治疗糖尿病肾病探析

钱秋海教授采用温肾解毒化积法治疗糖尿病肾病探析杨文军;钱秋海【摘要】Occurrence and pathological development of diabetic nephropathy are attributed to the deficiency of kidney Yang.Cold features thus appear and associate with dampness,and blood stagnation and toxin cause the kidney collateral toxin stasis.Warming kidney Yang is the key measure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i-abetic nephropathy before the disease gets worse.Warming Yang and resolving toxic dampness and stagnation at the same time are the important method for treating diabetic nephropathy.%肾阳不足是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病理基础,阳虚寒生,湿毒、瘀毒又从寒化,形成寒湿瘀毒凝滞肾络.温肾扶阳是防治糖尿病肾病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的关键措施,温阳解毒、温阳化积也是糖尿病肾病的重要治法.【期刊名称】《中医药信息》【年(卷),期】2015(032)006【总页数】3页(P56-58)【关键词】温肾扶阳;温阳解毒;温阳化积;糖尿病肾病【作者】杨文军;钱秋海【作者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济南 250014;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济南 2500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9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严重微血管病变之一,在糖尿病人群中的发生率约为20%~40%,可导致慢性肾功能不全,最终出现尿毒症,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危及生命[1-2]。

糖尿病有可能是“肾阳亏虚”,仲景名方:温补肾阳,稳血糖

糖尿病有可能是“肾阳亏虚”,仲景名方:温补肾阳,稳血糖

糖尿病有可能是“肾阳亏虚”,仲景名方:温补肾阳,稳血糖今天我想跟大家聊一聊关于糖尿病的问题,也就是“肾阳虚型”得糖尿病。

此时有人会问,糖尿病不是一个“燥热”的病吗?怎么还与肾阳虚有关呢?下面我就为大家介绍一个医案:该男子56岁,但确诊糖尿病已经有20多年了,可以说是一个资深的“老糖友”,这20多年来可以说是在积极地用药,但是效果也不是特别的好,血糖一直不太稳定,也不曾下降。

后来也不知道是因为什么原因,就突然间“瘦”了下来,并且,小便增多,整个人畏寒怕冷的,经常冒汗。

因为一直用药也不见效果,于是决定转投中医治疗,找的谁呢,就是当代著名的中医师——印会河。

刻诊,脉沉细,舌淡,津少,食欲下降,大便稀,怕冷,经常冒冷汗,夜间尿多,体重下降,睡眠质量差。

了解完具体情况后,见方:山药,泽泻,茯苓,熟附子,熟地黄,山萸肉,牡丹皮,肉桂。

水煎服,每日1剂。

患者服用后,手脚冰凉改善,有温热的迹象,夜尿减少,大便也开始成型。

就这样,原方不变,再投月余,此时症状悉平。

但,为了巩固,印会河教授嘱咐,原方不动,做成药丸,继续服用14剂。

这就是整个医案的经过,也很好理解。

因为该患者手脚冰凉,微寒,舌淡,脉沉细,说明是“肾阳不足”,阳气不能卫外,就会出现冒汗的现象。

糖尿病依然是“燥病”,那就是阴虚为本,燥热为标,肾阴不足,肾阳不育,日久肾阳必受损,而患者已经是20多年的老糖友了。

肾又是“水脏”,当肾阳虚亏,人也就会得不到水的滋养,从而开始出现少津,口干渴的现象,又因为水不能被“疏散”,直接下行到膀胱,就会出现夜尿增多。

当然,因为该患者病情时间较长,大多数糖尿病患者还不会出现此类现象,只有经过多年的病情发展,才会出现阴损及阳的现象。

此时,需要做的就是“温补肾阳”:山药,泽泻,茯苓,熟附子,熟地黄,山萸肉,牡丹皮,肉桂。

这个配比,相信很多了解中医的读者应该看得出来,是“肾气丸”的加减方。

方中的泽泻,茯苓,丹皮负责“泄浊”,把身体内的“坏”东西给排掉。

补肾温通法治疗糖尿病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

补肾温通法治疗糖尿病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

补肾温通法治疗糖尿病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主要特点是血糖升高、尿糖排出增多和多种代谢紊乱病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腰椎疾病,主要表现为腰部疼痛、下肢麻木等症状。

糖尿病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病情复杂,治疗难度大。

传统的中医补肾温通法治疗糖尿病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临床上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本文将就补肾温通法治疗糖尿病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进行分析。

一、补肾温通法的基本原理中医认为,肾主水,主藏精,脏腑之本也。

肾藏精而主生长发育、生殖繁衍、脏腑血气的温煦。

肾阳固护机体,肾阴制约脏腑功能。

肾阳不足或肾阴亏损都会影响人体的健康。

糖尿病患者往往具有肾阴亏损和肾阳虚弱的表现,补肾温通法顾名思义就是通过中药的温补和温通作用,来调理人体的肾脏功能,达到治疗糖尿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目的。

1. 中医药调理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中医医师会开出不同的中药方剂。

一般来说,具有温补和温通作用的中药如丹参、黄芪、桑椹等,可以用来温阳补肾,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糖尿病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

2.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传统疗法之一,通过在患者身体特定穴位施加不同的刺激手法,来调理机体功能和恢复健康。

对于糖尿病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常用的穴位有肾俞穴、腰俞穴、关元穴等,以温通肾阳,强健腰肾,促进气血畅通,改善症状。

3. 推拿按摩推拿按摩也是中医疗法之一,通过手法的压推按摩,来调理人体的气血和脏腑功能。

对于糖尿病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以通过推拿按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同时也可以起到温补肾阳的作用。

三、疗效分析1. 对糖尿病的影响:补肾温通法可以温补肾阳,调理机体功能,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症状。

通过调理肾脏功能,可以帮助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血糖的代谢,减轻糖尿病患者的症状。

2.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响:补肾温通法可以温通腰肾,促进气血畅通,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症状。

通过调理肾脏功能,可以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腰部疼痛、下肢麻木等症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温肾法在糖尿病中的运用
摘要】糖尿病属中医学“消渴病”的范畴,是以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或
尿浊、尿有甜味为特征的病证。

消渴病病因众多:诸如饮食不节、情志失调;或
身体素亏、房事不节、劳欲过度;或先天禀赋不足,脏腑功能虚弱等,而致津液
不能正常输布与排泄,导致消渴病的发生。

而《黄帝内经》认为禀赋不足为消渴
病之基本病因。

《灵枢·五变》曰:?“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

”说明先天禀赋不足、五脏柔弱者,在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易发生消渴,尤以肾虚为主。

肾为先
天之本,主藏精而寓元阴元阳。

肾之真阴,为一身阴液之根本,“五脏之阴非此不能滋”,故肾阴虚为阴津亏损之本源,又肾为水火之脏,寓元阴元阳,真阴亏损,肾水不足,
龙雷之火不为所制而升腾,上灼津液而致竭,从而形成水因火烈而益干,火因水竭而
益烈,胃津枯竭,五脏干涸,消渴之症成。

本证迁延日久,阴损及阳,甚则表现为肾
阳衰微之候。

因此,肾虚是引起消渴病的重要原因,对于肾虚这个病因应以重视,本篇就肾虚,尤以肾阳虚引起的消渴病进行举例论述。

【关键词】消渴病肾虚肾阳虚温肾法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
编号】1672-5085(2013)40-0243-02
案例一:徐某,男,65岁。

2011年3月15日初诊。

患者口燥烦渴,多饮多尿,消谷善饥已二年余。

西医确诊为糖尿病,曾用胰
岛素、降糖灵等药治疗,然而病情未见明显好转。

近一个月来又屡服滋阴清热、
生津等中药,亦仅能取一时有效。

近因劳累过度,病情加重,头目昏眩,腰脊酸软,多饮多尿,日夜无度来我院就诊。

查体:其形体羸瘦,舌质偏红、苔白,脉
沉细偏数。

空腹血糖15.3mmol/L,尿糖++++。

是证虽三消俱见,本属年高脏气不足,下元亏虚,温煦固摄无权。

治当益阳而摄津。

拟金匮肾气丸加减。

处方:
熟附片,肉桂,生山药,生地黄,山萸肉、仙灵脾,制苍术、生鸡内金、泽
泻等。

日一剂,二次水煎服。

3月30日复诊:上药服完15剂后,烦渴、多饮多尿明显减轻,头晕腰酸亦
有好转。

复查:空腹血糖9.5mmol/L,尿糖降为+,舌脉仍如前。

效不更方,原方
续进15剂。

4月25日再诊:诸证基本消失。

患者因药后自我感觉良好,中途又按原方又
进服15剂。

复查:尿糖转为阴性,血糖降至6.0mmol/L。

先后服药30余剂后,
改服六味地黄丸,每日三次,每次6克,以固本善后。

共服药三个月,经随访至
今未复发。

案例二:张某,男,65岁。

2012年10月6日初诊。

因烦渴多尿,消谷善饥,时自汗出三月余,经当地医院诊治无效而转本院就诊。

查体:形体消瘦,舌质胖嫩微红、苔薄黄,脉滑偏数。

空腹血糖16.2mmol/L,尿糖+++,尿酮阴性。

证系肾虚火不暖土,土虚谷气不布,郁火居中,故消谷而
形体羸瘦。

治以金匮肾气丸化裁。

处方:
淡附片,肉桂,仙灵脾,大熟地,怀山药,山萸肉、黄芪,制苍术,玄参,
云茯苓,生鸡金,泽泻等,日一剂,二次水煎服。

10月25日复诊:自诉服上方
15剂后,自汗、口渴之症好转。

复查:空腹血糖为8.2?mmol/L,尿糖转阴。

舌质仍淡,脉象沉细。

拟原方去玄参,加太子参,续服10剂。

10月8日再诊:患者
已无明显自觉症状,各种实验室检查,均在正常范围,继以金匮肾气丸固本治疗,
随访半年未复发。

体会:
糖尿病,以中老年居多,皆因人届中老年,肾气(阳)衰微,天癸竭,太冲脉衰。

肾中阳气亏虚,气化无权,阳气的温煦、蒸腾、布散津液功能低下。

其不能
蒸腾津液上潮于口,必饮水自救,故口渴多饮,不能化气摄水于下元,故小便频多;不能温煦脾胃,水谷精微不得蒸腾、敷布至身脏腑组织,精微物质从小便排
出于下,故多食善饥、尿中有糖份,且形体羸瘦。

因此,《石室秘箓》说:“消渴之证,虽分上、中、下,而肾虚以致渴,则无不同也。

故治消渴之法,以治肾为主,不必问其上、中、下三消也。

”本人常用肾气丸之法度,以七分阳药温补肾气,三分阴药滋补阴血,以此引阴入阳。

方中桂、附、仙灵脾犹如釜底加薪,使下焦
肾中之火蒸腾水之精气于上焦;黄芪助附、桂升阳益气,统摄气化;若肺金清肃,如云开雨降,则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张景岳云:“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


故伍以熟地、山药等滋填肾精,既可潜纳肾阳,又可监制阳药过于湿燥,二药敛
阴毓阳,相得益彰。

鸡内金助脾胃强健,转化饮食物中糖汁为津液。

诸药全用,
共奏助阳益气、蒸津、摄水之功,而每每获效。

参考文献
[1]中医内科学1985.10.1?第一版
[2]中国中医药报?2007.7.2?第六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