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糖尿病的中西医治疗PPT课件
合集下载
糖尿病中西医结合诊治ppt

胰岛素治疗
适应证 ①T1DM替代治疗;②DKA、高渗性昏迷和乳酸性酸中毒伴高血糖; ③T2DM口服降糖药物治疗无效;④GDM;⑤糖尿病合并严重并发症;⑥全胰腺切 除引起的继发性糖尿病;⑦因伴发病需要外科手术的围手术期。 常用类型 ①根据来源不同:动物胰岛素、人胰岛素、人胰岛素类似物;② 根据作用时间:短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长效胰岛素和预混胰岛素。 使用原则及方法 ①胰岛素治疗应在综合治疗基础上进行;②胰岛素剂量 取决于血糖水平、B细胞功能缺陷程度、胰岛素抵抗程度、饮食和运动状况等, 一般从小剂量开始,根据血糖情况逐渐调整;③力求模拟生理陆胰岛素分泌模 式(持续性基础分泌和进餐后胰岛素分泌迅速增加)。 抗药性和不良反应 ①每日胰岛素需要量超过100U或200U时,应改用人胰 岛素注射剂或加大胰岛素剂量,并可考虑应用糖皮质激素及口服降糖药物联合 治疗;②主要不良反应是低血糖反应,其他包括过敏反应、胰岛素性水肿、屈 光不正、注射部位脂肪营养不良等。
糖尿病
中西医结合诊治
主讲人: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缺乏和(或)胰 岛素生物作用障碍导致的一组以长期 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临 床特征为多尿、多饮、多食及消瘦, 同时伴有脂肪、蛋白质、水和电解质 等代谢障碍,且可以并发眼、肾、神 经、心脑血管等多脏器和组织的慢性 损害,引起其功能障碍及衰竭。病情 严重或应激时可发生急性代谢紊乱, 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和 乳酸性酸中毒等而危及生命。
线粒体基因 突变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 病(GDM)
临床分类
①急性并发症 ②感染性并发症 ③慢性并发症
09
临床表现
①急性并发症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以高血糖、高酮血症、代谢性酸中毒为主要表现的临床 综合征。有酮症酸中毒(呼吸深大,呼气有烂苹果味)。
中西医诊治糖尿病ppt课件

二、糖尿病的诊断
诊断标准的历史沿革
糖尿病诊断依据血糖水平,1979年尚未完全阐明血糖与并发症的密切联系,血糖切点依据 血糖水平与显著糖尿病症状之间的关系确定;1997年血糖切点依据血糖水平与视网膜病变的关系确定; 尽管认识到A1C反映长期血糖水平,与并发症的关系更为紧密,但是由于检测手段的不足, 各实验室测定的A1C变异大,无法作为一致性标准; 随着检测手段的进步,A1C实现了国际标准化, 2009年依据A1C与视网膜病变的关系确定A1C作为糖尿病诊断的切点。
注:两个指标联合检测不一致时,达标者复查一次 任何指标小于上述标准不能排除糖尿病;无症状 者,1-3条需复查。
妊娠糖尿病的诊断
妊娠糖尿病高危妇女
曾有GDM史、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者、有糖尿病 家族史 所有妊娠妇女应在24-28周采取以下方法测定血糖 1)一步法:75gOGTT
2)两步法:先行50gOGTT,一小时后血糖大于
血糖测定和OGTT的缺陷
稳定性较差,FBG和P2hBG一致率不高 短期的生活方式改变对血糖影响大 静脉血的葡萄糖浓度随取血后留置时间延长而 逐渐下降 取血后迅速处理标本并加入抑制糖代谢的稳定 剂是临床实验室难以实施的 不同的分析方法及采用仪器检测结果差别较大
Bruns DE et al. Clin Chem, 2009, 55(5): 1-3.
18
1280例人群筛查结果
• 以FBG≥7.0mmol/L 或HbA1c≥6.5%诊断 DM时,敏感性为91.0%,(明显高于单 独检测FBG,p<0.01) 特异性为96.1% 。 • 以FBG≥7.0mmol/L +HbA1c≥6.5%诊断 DM时,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 98.8%和100%。
OGTT在临床中实施困难
中西医诊治糖尿病PPT课件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现代医学对糖尿病的研究
01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糖尿病的病因、病理生理机
制以及治疗方法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中医学对糖尿病的认识
02
中医学对糖尿病的认识有着悠久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
验和理论知识。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优势
03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可以充分发挥中医和西医的优势,提高
西医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根据病情选择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控 制血糖水平。
运动治疗
鼓励患者进行适量的运动,提高身体代谢水 平,降低血糖。
饮食治疗
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控制碳水化合物、脂 肪和蛋白质的摄入。
健康教育
向患者普及糖尿病知识,提高自我管理和控 制能力。
西医预防与控制
定期筛查
对高危人群进行定期筛查,早发现、 早治疗。
通过切脉来判断病情。例如,糖尿病患者 脉象可能偏沉、滑数。
中医治疗方法
中药治疗
根据患者病情,开具中药方剂 进行治疗。常用的中药有黄连 、生地黄、麦冬、枸杞子等。
针灸治疗
通过针刺相关穴位来调节气血 ,达到治疗目的。常用的穴位 有足三里、三阴交、中脘等。
推拿治疗
通过推拿相关经络和穴位来调 节气血,达到治疗目的。常用 的推拿手法有捏脊、按摩腹部 等。
饮食调理
根据患者体质和病情,制定个 性化的饮食方案,控制热量摄
入,保持营养均衡。
中医预防与调护
饮食控制
保持合理的饮食结构, 控制糖分和脂肪摄入,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运动锻炼
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 散步、太极拳等,有助
于调节血糖水平。
心理调适
糖尿病中医学的治疗ppt课件

每日总热量是如何分配的?
1、热量来源:食物中提供热量的分为三类: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及脂
肪。每克碳水化合物和每克蛋白质提供4千卡热量,每克脂肪提供9千卡 热量。 2、热量分配:碳水化合物60%~70%,脂肪20%~25%,蛋白质10% ~15%。 3、食物分配:一般以米、面为主食,其中主要含碳水化合物,主食提 供的热量一般占总热量的50%~60%,根据自己每日所需的热量来确定 每日主食量,主食量固定后,其余的热量要由副食提供。 4、饮食习惯:控制每日总热量,可少食多餐,至少要每日3餐,每餐 应定时定量。
橄榄油或苦茶油:含有单不饱和脂肪酸和抗氧化物,具有调节血脂、抗
氧化、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苦瓜:具有“植物胰岛素”之称,有一定降糖作用,但不能作为药品使
用。
运动疗法
增加体力活动时间和运动量, 长期坚持适量体育锻炼 ,可以促进新陈代谢,提高肌肉组织的胰岛素受体的数量,
提高胰岛素的效用,保持血糖正常、身体的健美,避免肥胖
• 主要症状: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轻,疲 倦乏力等,也有症状不典型者。
我国糖尿病现状
2002年全国营养调查
(18岁以上人口)
5 4 3 2 1 0
4.5 2.6 1.8
患病率(%)
总人群
城市
农村
• 我国大城市20岁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已达6.37%
中国住院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患病率高
眼病
糖尿病肾病 20.5
4、增加食物纤维,食物纤维具有促进肠道蠕动、减慢糖份吸收入血的速
度、降低血脂等作用。
哪些食物更适合糖尿病患者?
荞麦:具有降糖、降脂的作用; 山药:具有补肺脾肾的气阴; 黑木耳:有抗血栓血形成、调节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延缓衰老等作 用;
糖尿病中西医防治 PPT

力求做到开朗、豁达、乐观、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紧张 劳累。
饮食疗法
合理的饮食控制,减少每天热量摄入,应定时定量,保证人体必需 的营养摄入,恰当的饮食及运动是其他治疗的基础,也是最为重要的。
在确定饮食量之前应先确定自己理想体重及是否属于正常、超重、 肥胖或消瘦。
理想体重=身高—105(kg)
与理想体重相差10%以内
4、饮食习惯:控制每日总热量,可少食多餐,至少要每日3餐,每餐 应定时定量。
等热量食品交换法
(将热量均为90千卡的食品作为1份)
表1、谷物、薯、水果类(主要含碳水化合物)
表2.蔬菜类(主要含食物纤维)
表3.肉、蛋、奶、豆类(主要含蛋白质)
表4.油脂、体重及是超重还是肥胖、消瘦。 ❖ 知道自己的劳动强度——轻、中、重以确定每千克体重需要的热量摄入
肪。每克碳水化合物和每克蛋白质提供4千卡热量,每克脂肪提供9千卡 热量。 2、热量分配:碳水化合物60%~70%,脂肪20%~25%,蛋白质10% ~15%。 3、食物分配:一般以米、面为主食,其中主要含碳水化合物,主食提 供的热量一般占总热量的50%~60%,根据自己每日所需的热量来确定 每日主食量,主食量固定后,其余的热量要由副食提供。
1% 80年代初
?
8%
2.6%
2002年
目前 2007年
IDF(06)数据:糖尿病患者人数TOP10国家
(患者年龄20~79岁)
2007 40.9 39.8
19.2 25.4
9.6 17.4
7.4 11.5
7.0 10.8
6.9 10.3
6.9 8.1
6.1 7.6
4.47.4
0
10
20
30
饮食疗法
合理的饮食控制,减少每天热量摄入,应定时定量,保证人体必需 的营养摄入,恰当的饮食及运动是其他治疗的基础,也是最为重要的。
在确定饮食量之前应先确定自己理想体重及是否属于正常、超重、 肥胖或消瘦。
理想体重=身高—105(kg)
与理想体重相差10%以内
4、饮食习惯:控制每日总热量,可少食多餐,至少要每日3餐,每餐 应定时定量。
等热量食品交换法
(将热量均为90千卡的食品作为1份)
表1、谷物、薯、水果类(主要含碳水化合物)
表2.蔬菜类(主要含食物纤维)
表3.肉、蛋、奶、豆类(主要含蛋白质)
表4.油脂、体重及是超重还是肥胖、消瘦。 ❖ 知道自己的劳动强度——轻、中、重以确定每千克体重需要的热量摄入
肪。每克碳水化合物和每克蛋白质提供4千卡热量,每克脂肪提供9千卡 热量。 2、热量分配:碳水化合物60%~70%,脂肪20%~25%,蛋白质10% ~15%。 3、食物分配:一般以米、面为主食,其中主要含碳水化合物,主食提 供的热量一般占总热量的50%~60%,根据自己每日所需的热量来确定 每日主食量,主食量固定后,其余的热量要由副食提供。
1% 80年代初
?
8%
2.6%
2002年
目前 2007年
IDF(06)数据:糖尿病患者人数TOP10国家
(患者年龄20~79岁)
2007 40.9 39.8
19.2 25.4
9.6 17.4
7.4 11.5
7.0 10.8
6.9 10.3
6.9 8.1
6.1 7.6
4.47.4
0
10
20
30
糖尿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PPT课件PPT课件

糖尿病的并发症有两种,1 微血管并发 症,比如眼病,肾病,神经的并发症 。2 大血管并发症,动脉粥样硬化而 造成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并发症,和血糖长期的升 高密切相关,尤其是餐后高血糖,文 唐中的DNj,减低了一日三餐餐后血糖 的高峰,就避免了餐后高血糖像海啸 一样的血管伤害,减低了对微血管的 并发症的产生,这方面的意义更重大 ,文唐减少微血管的并发症是其他药 物不能比的。
新的探索
有没有能满足这样两个条件的控糖药物: 1 既能保证胰岛素的相对正常的分泌,又 能保护胰岛B细胞,保护胰岛B功能,控制糖 尿病的进展甚至让糖尿病向好的方向转化。 2 既能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 抗,又不造成营养不良,不伤害胰岛细胞。 不加重糖尿病的进展。 3 既能调控血糖,又不增加体重,对肝肾没 损害。
糖尿病的正确结合治疗
糖尿病的正确结合治疗
糖尿病目前是不能根治的,一天一天不断发展的, 伴有很多致命的并发症的疾病。正确的治疗必须是 三个方法同时进行: 1 控糖,让你的血糖达标,包括餐前餐后的血糖 ,有的糖尿病人只重视餐前血糖这是非常危险的, 餐后高血糖对于你的并发症的产生尤为危险 。 2 保护你的胰岛细胞的功能,因为糖尿病的病情 是一天一天进展的,作为糖尿病病人来说,阻止糖 尿病的进展,保护胰岛功能,甚至让你的胰岛功能 得到修复,是最理想的治疗。 3 预防和治疗并发症,让糖尿病人造成痛苦,或 者死亡的最终原因,是糖尿病的各种并发症,所以 治疗糖尿病的方法中,至关重要的是预防和治疗并 发症 。
目前西药没解决的问题一
1 胰岛素促泌剂有增加胰岛β细胞的负担, 间接的伤害胰岛细胞,促进糖尿病进展的不 足之处。 2 胰岛素增敏剂如二甲双胍又有一定的消化 道和肝脏的副作用,甚至引起营养不良,胰 岛B细胞的营养不良反过来加重胰岛B细胞的 损伤 ,又加重糖尿病。 3 胰岛素注射有继发性的胰岛B细胞功能废 用的不足之处。
糖尿病的中医特色治疗课件ppt1

• 麻黄 桂枝 附子 莪术 • 三七粉 • 全蝎粉 蜈蚣粉 水蛭粉 • 川乌 草乌
糖尿病胃轻瘫
• 症状恶呕纳差、餐后饱胀 • 病机寒热虚实错杂、胃失和降 • 治法健脾和胃降逆 • 方剂苏连饮、旋覆代赭汤、小半夏汤 • 加减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者,治
以温中健脾,方用附子理中丸
糖尿病肠功能紊乱
• 症状腹泻便秘交替 • 病机脾胃虚寒 • 方剂附子理中汤加减 • 益气黄芪30g云苓45g党参15g • 养阴山萸肉15g • 温阳淫羊藿 • 通腑生大黄3g • 活血水蛭粉3g分冲 降香15g 丹参30g
泻心汤系列治疗糖尿病胃肠病
• 痞满呕吐肠鸣下利和中降逆消痞半夏泻心汤 • 干噫食臭雷鸣下利散水和胃散痞生姜泻心汤 • 下利清谷心烦不安补脾和胃消痞甘草泻心汤 • 周身畏寒呕吐不止温阳散寒消痞附子泻心汤
各种野味、蘑菇、香椿、辣椒、虾、蟹、 紫菜、胡椒、花椒、白酒
药食两用食物
• 补气类:粳米、糯米、小米、黄豆、豆腐、牛肉、 鸡肉、兔肉、鹌鹑、鸡蛋、鹌鹑蛋、土豆、胡萝卜 大枣
• 补血类:猪肉、羊肉、猪肝、羊肝、牛肝、甲鱼、 海参、菠菜、胡萝卜、黑木耳、桑椹
• 滋阴类:鸡蛋黄、鸭蛋黄、甲鱼、乌贼、猪皮、鸭 肉、桑椹、枸杞子、黑木耳、银耳
睡眠障碍食疗法
• 柏子仁合欢茶 • 茯神松仁饼 • 柏子仁粉 • 酸枣仁粉 • 甘麦大枣汤
中医特色的运动治疗
传统健身运动类别(运动养生)
• 调形
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
• 调息
放松功、内养功(吸停呼、吸呼停、吸停吸呼)
五禽戏
八段锦
太极拳
运动处方几要素
• 运动种类(有氧无氧) • 运动频度(每周几次) • 运动强度(高中低) • 持续时间(每次30-60分钟) • 注意事项
糖尿病胃轻瘫
• 症状恶呕纳差、餐后饱胀 • 病机寒热虚实错杂、胃失和降 • 治法健脾和胃降逆 • 方剂苏连饮、旋覆代赭汤、小半夏汤 • 加减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者,治
以温中健脾,方用附子理中丸
糖尿病肠功能紊乱
• 症状腹泻便秘交替 • 病机脾胃虚寒 • 方剂附子理中汤加减 • 益气黄芪30g云苓45g党参15g • 养阴山萸肉15g • 温阳淫羊藿 • 通腑生大黄3g • 活血水蛭粉3g分冲 降香15g 丹参30g
泻心汤系列治疗糖尿病胃肠病
• 痞满呕吐肠鸣下利和中降逆消痞半夏泻心汤 • 干噫食臭雷鸣下利散水和胃散痞生姜泻心汤 • 下利清谷心烦不安补脾和胃消痞甘草泻心汤 • 周身畏寒呕吐不止温阳散寒消痞附子泻心汤
各种野味、蘑菇、香椿、辣椒、虾、蟹、 紫菜、胡椒、花椒、白酒
药食两用食物
• 补气类:粳米、糯米、小米、黄豆、豆腐、牛肉、 鸡肉、兔肉、鹌鹑、鸡蛋、鹌鹑蛋、土豆、胡萝卜 大枣
• 补血类:猪肉、羊肉、猪肝、羊肝、牛肝、甲鱼、 海参、菠菜、胡萝卜、黑木耳、桑椹
• 滋阴类:鸡蛋黄、鸭蛋黄、甲鱼、乌贼、猪皮、鸭 肉、桑椹、枸杞子、黑木耳、银耳
睡眠障碍食疗法
• 柏子仁合欢茶 • 茯神松仁饼 • 柏子仁粉 • 酸枣仁粉 • 甘麦大枣汤
中医特色的运动治疗
传统健身运动类别(运动养生)
• 调形
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
• 调息
放松功、内养功(吸停呼、吸呼停、吸停吸呼)
五禽戏
八段锦
太极拳
运动处方几要素
• 运动种类(有氧无氧) • 运动频度(每周几次) • 运动强度(高中低) • 持续时间(每次30-60分钟) • 注意事项
浅谈糖尿病的中西医治疗ppt课件

浅谈糖尿病的中西医治疗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糖尿病的概述 • 中医治疗糖尿病 • 西医治疗糖尿病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 • 糖尿病的预防与保健
01 糖尿病的概述
糖尿病的定义
01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 疾病,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 用受损,导致血糖升高。
02
糖尿病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 病、妊娠期糖尿病和其他特殊类 型糖尿病。
中医强调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体质、 年龄、病程等因素制定治疗方案。
中医认为糖尿病的基本病机为阴虚燥 热,以肝脾肾虚为本,以湿热瘀阻为 标。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方法
01
02
03
04
饮食调理
中医认为饮食不节是糖尿病的 重要病因之一,因此强调饮食
控制和调理。
中药治疗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用不同 的中药方剂进行治疗,如六味
糖尿病的分类与症状
1型糖尿病
多发于青少年,症状包括多饮 、多尿、多食、消瘦等。
2型糖尿病
多发于中老年人,症状包括疲 乏无力、肥胖、视力模糊等。
妊娠期糖尿病
孕妇在妊娠期间出现血糖升高 。
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由于其他疾病或因素引起的血 糖升高。
糖尿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遗传因素
糖尿病具有家族聚集性, 与遗传基因有关。
环境因素
不良的生活习惯、缺乏 运动、肥胖等环境因素 可增加糖尿病的患病风
险。
免疫因素
1型糖尿病与自身免疫有 关,体内产生针对胰岛 细胞的抗体,导致胰岛
素分泌不足。
胰岛素抵抗
2型糖尿病的主要发病机 制,指体内组织对胰岛 素的作用不敏感,导致
血糖升高。
02 中医治疗糖尿病
contents
目录
• 糖尿病的概述 • 中医治疗糖尿病 • 西医治疗糖尿病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 • 糖尿病的预防与保健
01 糖尿病的概述
糖尿病的定义
01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 疾病,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 用受损,导致血糖升高。
02
糖尿病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 病、妊娠期糖尿病和其他特殊类 型糖尿病。
中医强调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体质、 年龄、病程等因素制定治疗方案。
中医认为糖尿病的基本病机为阴虚燥 热,以肝脾肾虚为本,以湿热瘀阻为 标。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方法
01
02
03
04
饮食调理
中医认为饮食不节是糖尿病的 重要病因之一,因此强调饮食
控制和调理。
中药治疗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用不同 的中药方剂进行治疗,如六味
糖尿病的分类与症状
1型糖尿病
多发于青少年,症状包括多饮 、多尿、多食、消瘦等。
2型糖尿病
多发于中老年人,症状包括疲 乏无力、肥胖、视力模糊等。
妊娠期糖尿病
孕妇在妊娠期间出现血糖升高 。
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由于其他疾病或因素引起的血 糖升高。
糖尿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遗传因素
糖尿病具有家族聚集性, 与遗传基因有关。
环境因素
不良的生活习惯、缺乏 运动、肥胖等环境因素 可增加糖尿病的患病风
险。
免疫因素
1型糖尿病与自身免疫有 关,体内产生针对胰岛 细胞的抗体,导致胰岛
素分泌不足。
胰岛素抵抗
2型糖尿病的主要发病机 制,指体内组织对胰岛 素的作用不敏感,导致
血糖升高。
02 中医治疗糖尿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诊断标准(WHO 1999)
诊断标准
静脉血浆葡萄糖水 平mmol/L*
糖尿病症状(高血糖所导致的多饮、多食、多尿、体重 下降、皮肤瘙痒、视力模糊等急性代谢紊乱表现)加:
1)随机血糖
≥11.1
或
2)空腹血糖(FPG)
或
≥7.0
3)葡萄糖负荷后2小时(OGTT-2h)血糖
≥11.1
无糖尿病症状者,需另日重复检查复核
6.有巨大儿(出生体重≥4Kg)生产史或妊娠糖尿病史的妇女
7. 高血压(血压≥140/90mmHg)
儿童和青少年中糖尿病高危人群 的定义
儿童和青少年(≤18岁)中,超重(BMI>相应年龄、 性别的第85百分位)或肥胖(BMI>相应年龄、性别 的第95百分位)且合并下述任何一个危险因素者
1.一级或二级亲属中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
药
二甲双胍 防计划研究 -中国5中 (DPP)3
物 干
心3年观 察研究2
曲格列酮TRIPOD研究
预
5
阿卡波糖-
STOPNIDDM研究
罗格列酮DREAM研 究9
吡格列酮
-ACT NOW研 究10
伏格列波糖 VICTORY 2009
2012
甘精胰 岛素ORIGIN 研究11
1.Pan XR, et al.Diabetes Care. 1997 Apr;20(4):537-44. 2.杨文英等.中国内分泌代谢杂志.2001;17(3):131-4. 3.Knowler WC, et al. N Engl J Med. 2002 Feb 7;346(6):393-403. 4. Chiasson JL,et ncet. 2002 Jun 15;359(9323):2072-7. 5.Buchanan TA, et al.Diabetes. 2002 Sep;51(9):2796-2803. 6.Lindström J, et al. Diabetes Care. 2003 Dec;26(12):3230-6. 7.Kosaka K, et al. Diabetes Res Clin Pract. 2005 Feb;67(2):152-62. 8.Li G, et ncet. 2008 May 24;371(9626):1783-9. 9.DREAM Trial Investigators. Lancet 2006;368:1096-1105. 10.DeFronzo RA, et al.N Engl J Med. 2011 Mar 24;364(12):1104-15. 11.The ORIGIN Trial Investigators. N Engl J Med. 2012 Jun 11.
浅谈糖尿病中西医治疗
一区血液科裴善婷
全球糖尿病流行现状与趋势
—世界各国糖尿病(DM)的发病率均在 上升,其中90%以上为2型糖尿病(T2DM);
—据国际糖尿病研究所(IDI)2003年报 告全世界现有糖尿病人约1.94亿,到2025年将 突破3.33亿;
—发展中国家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发达国家 (200%比45%),21世纪DM将在中国、印 度等发展中国家流行;
糖尿病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2002年全国营养调查结果)
15.00%
10.00% 5.00%
城市 农村
0.00% 18-44岁
45-59岁
60岁以上
中国居民2002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478-84
西医的糖尿病
❖ 糖尿病是一组以血糖增高为特征的代谢疾病群 ❖ 高血糖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作用缺陷所致 ❖ 慢性高血糖可致多系统损害,尤其是引起眼、肾、
—已成为仅次于心脑血管、恶性肿瘤之后严 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三大疾病。
我国糖尿病流行特点
❖ 2型糖尿病占90%以上 ❖ 发达地区的糖尿病患病率明显高于不发达地区 ❖ 未诊断的糖尿病比例高达60% ❖ 男性、低教育水平是糖尿病的易患因素 ❖ 患者的平均BMI约25kg/m2 ❖ 20岁以下的人群中2型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 ❖ 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常见
2型糖尿病干预研究
生 活 方 式
干 大庆研究1
预
美国糖尿病 预防计划研 究(DPP)3
芬兰糖尿病
预防研究 Toranomon
(DPS)6
研究7
印度糖尿病 预防计划 (IDPP)5
大庆研究 20年随访8
1997
2001
2002
2003
2005
2006
2008
2011
二甲双胍-美
阿卡波糖、 国糖尿病预
不可改变因素
可改变因素
年龄
糖尿病前期(最重要的危险因 素)
家族史或遗传倾向
代谢综合征
种族
超重、肥胖、抑郁症
妊娠糖尿病史或巨大儿生产 饮食热量摄入过高、体力活动
史
减少
多囊卵巢综合征
可增加糖尿病发生风险的药物
宫内发育迟缓或早产
致肥胖或糖尿病的社会环境
成年人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定义
1. 年龄≥40岁 2.有糖调节受损史 3.超重(BMI≥24 kg/m2)或肥胖(BMI≥28 kg/m2)和(或) 中心型肥胖(男性腰围≥90 cm,女性腰围≥85 cm) 4. 静坐生活方式 5. 一级亲属中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
2.存在与胰岛素抵抗相关的临床状态(如黑棘皮症、 高血压、血脂异常、PCOS)
3.母亲怀孕时有糖尿病史或被诊断为GDM
筛查方法
❖ 推荐采用OGTT(空腹血糖和糖负荷 后2小时血糖)
❖ 进行OGTT有困难的情况下可仅筛查 空腹血糖,但有漏诊的可能性
❖ 常规筛查暂不推荐HbA1c 检测
❖ 如果筛查结果正常,3年后重复检查
注:β细胞功能缺陷致Ins分泌不足,或胰岛素 抵抗
2型糖尿病致病因素示意
图
环境因素 进食过多 肥 活动过少 胖 酗酒吸烟 致糖尿病药物
遗传因素
环境因素 妊娠 内分泌疾病 宫内营养不良 应激
胰岛素抵抗(肌肉、肝)
B细胞分泌缺陷
葡萄糖毒性和脂毒性 高血糖和高游离脂肪酸
糖耐量减低
T2DM
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神经、心脏及血管损害 ❖ 各种应激因素可导致急性代谢紊乱如DKA和高渗性
昏迷
中医的消渴病
❖ 糖尿病在中国传统医学里称为“消渴”。
❖ 以多饮、多尿、多食及消瘦、疲乏、尿甜为主 要特征
❖ 病变部位在肺、胃、肾
❖ 基本病机为阴津亏耗,燥热偏盛
❖ 消渴病日久,病情失控,则阴损及阳,热灼津 亏血瘀,而致气阴两伤,阴阳俱虚,络脉瘀阻, 经脉失养,气血逆乱,脏腑器官受损而出现疖、 痈、眩晕、胸痹、耳聋、目盲、肢体麻疼、下 肢坏疽、肾衰水肿、中风昏迷等兼证。
糖尿病病因学分类(WHO,1999)
1. 1型糖尿病
A.殊类型糖尿病 4. 妊娠糖尿病
2型糖尿病的致病因素
√遗传易感性 √体力活动减少及/或能量摄入增多 √肥胖(总体脂增多或腹内体脂相对或者 绝对增多) √胎儿及新生儿期营养不良 √中老年 √吸烟、药物及应激(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