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糖尿病的社区管理
糖尿病的社区管理ppt课件

根据病因和发病机制的不同,糖尿病可分为1型糖尿病、2型 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和特殊类型糖尿病四种类型。其中,2 型糖尿病占绝大多数,多由不良生活习惯和环境因素引起。
02
社区管理策略与实践
Chapter
政策支持与资源整合
制定糖尿病社区管理政策
明确政府、社区、医疗机构等各方职 责,提供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
专业的心理评估工具
如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等,用于进一步评估患 者的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
针对糖尿病患者的特异性心理评估工具
如糖尿病痛苦量表(DDS)、糖尿病心理痛苦问卷(DPDI)等,用于评估糖尿病患者与 疾病相关的心理痛苦。
心理干预措施(如认知行为疗法)应用举例
劝导患者戒烟限酒,减少不良生 活习惯对健康的损害。
合理膳食 适量运动 控制体重 戒烟限酒
指导患者制定科学的饮食计划, 控制总热量摄入,增加蔬菜、水 果、全谷类等健康食品的摄入。
帮助患者制定减重计划,通过饮 食调整和增加运动量等方式,将 体重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03
药物治疗与监测
Chapter
常用降糖药物介绍
安全防范措施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 安全防范措施,如选择合适的运动 场地、穿着舒适的运动装备、避免 空腹运动等。
康复训练方法介绍及效果评估
康复训练方法
介绍针对糖尿病患者的康复训练 方法,如有氧运动、力量训练、 柔韧性训练等,以及各种训练方
法的原理和注意事项。
效果评估
通过定期的身体检查、生化指标 检测和运动能力测试等方式,对 患者的康复训练效果进行评估,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活动量等因素,计算每日所需的热量、蛋 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素摄入量。
糖尿病居民社区管理论文-社区管理论文-管理论文

糖尿病居民社区管理论文-社区管理论文-管理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1资料与方法1.1干预措施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方式,试验组患者采用社区干预措施,具体包括:①饮食指导。
患者应少食多餐,禁止暴饮暴食,多食五谷杂粮,少食淀粉含量高、糖分高的瓜果类食物,日常生活中适量运动,合理控制体重。
②运动指导。
给予患者运动方面的指导,指导患者多进行有氧运动,如慢跑、骑行、散步等,不做剧烈运动。
日常生活中通过适量运动减轻体重。
③健康教育。
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养成良#的饮食习惯,教导患者正确进行血糖监测,通过宣传单页、报纸等对患者实施糖尿病疾病的教育,鼓励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多参与社区举办的健康知识讲座,以提高自身及患者对糖尿病的防治知识储备量。
④心理指导。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治疗周期长,患者易出现焦虑、烦躁情绪,护理人员应及时给予患者指导,通过语言辅导以及列举成功病例等开导患者,降低疾病治疗期间的消极因素,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促使患者积极面对疾病,耐心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情况,及时协助患者调节自身情绪’必要时可及时就医。
通过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防止患者出现代谢紊乱情况,并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帮助病情好转。
⑤开展健康体检。
对该社区的糖尿病患者进行汇总并建立健康,社区卫生机构每年为糖尿病患者实施1次体检,体检内容包括血压、体温、脉搏、血常规、尿常规、血糖、血脂等;社区卫生机构每年定期组织巡诊,对纳入管理的糖尿病患者进行面对面的随访,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性化用药措施以及生活指导等,并及时记录患者病情,将记录表归档。
⑥实施双向就诊。
社区管理过程中若发现糖尿病高危患者,应及时转到上一级医疗机构确诊;上级医疗机构将控制效果较好或巳康复的患者转到社区卫生机构中,反馈患者的基本信息,方便社区对患者进行管理,及时将患者纳入健康管理服务中。
1.2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情况。
社区糖尿病患者的护理管理

社区糖尿病患者的护理管理【摘要】社区糖尿病患者的护理管理在日常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饮食管理、运动管理、药物管理、血糖监测和并发症预防等方面的综合管理,可以有效控制糖尿病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社区护理团队在糖尿病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指导患者合理饮食、积极运动,并定期进行血糖监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未来,社区糖尿病护理管理仍将面临挑战,需要进一步完善服务体系,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实现更好的糖尿病控制效果。
加强社区糖尿病患者的护理管理,对于社区健康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社区糖尿病患者、护理管理、饮食管理、运动管理、药物管理、血糖监测、并发症预防、重要性、护理团队、发展方向、挑战。
1. 引言1.1 社区糖尿病患者的护理管理概述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健康难题。
特别是在社区中,糖尿病患者的数量不断增加,给社会和医疗机构带来了巨大负担。
社区糖尿病患者的护理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社区糖尿病患者的护理管理涉及到许多方面,包括饮食管理、运动管理、药物管理、血糖监测以及并发症预防等。
通过科学合理的饮食管理,患者可以控制血糖水平,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运动是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重要手段,适量的运动可以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帮助降低血糖。
药物管理包括口服药物和胰岛素注射,但患者在使用药物时需要严格按照医嘱进行。
血糖监测是糖尿病患者管理的关键环节,通过持续监测血糖水平,可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并发症预防同样至关重要,日常注意生活细节,避免暴饮暴食、过度劳累,可以有效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社区糖尿病患者的护理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社区护理团队与患者及其家属共同合作。
只有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才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其病痛,同时也减轻社会医疗资源的压力。
2. 正文2.1 社区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管理社区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管理在糖尿病护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何做好糖尿病患者的社区管理_2

如何做好糖尿病患者的社区管理发布时间:2022-02-18T04:39:45.697Z 来源:《航空军医》2021年10期作者:张力丹[导读] 近年来,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开始有逐渐递增趋势呈现,一旦患有糖尿病极有可能损伤全身多个器官,可以说当今社会中,继心脑血管病及肿瘤之后另一个对人民健康具有严重危害的疾病就是糖尿病。
张力丹(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核医学科)近年来,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开始有逐渐递增趋势呈现,一旦患有糖尿病极有可能损伤全身多个器官,可以说当今社会中,继心脑血管病及肿瘤之后另一个对人民健康具有严重危害的疾病就是糖尿病。
新诊断的患者仅有一半治疗达标,同时这些患者也会有很多并发症存在,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大血管及微血管并发症,导致患者家庭面临着较大的经济压力。
依附于综合医院的社区医院,在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管理过程中,借助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个体化药物治疗、心理辅导等方式的应用,能够为治疗达标提供保障,同时也能够帮助患者的糖尿病并发症得以有效预防和延缓,促使患者生活质量逐步提高的同时,帮助其家庭经济压力得以有效缓解。
一、糖尿病健康教育糖尿病防治中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糖尿病健康教育,针对糖尿病患者的社区管理工作开展时,社区可借助授课、讨论、小手册、多媒体等方式加以应用,组织患者观看各种食物模型,把糖尿病防治知识宣传给患者,帮助患者对糖尿病病因及症状、诊断、预后、治疗方式等加以了解,促使患者能够认知糖尿病发生的相关因素。
社区还应该告知患者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将以往的不良生活习惯积极改善,同时戒除一些不良行为习惯,促使患者防病意识及依从性逐步提升。
二、饮食指导对糖尿病和糖尿病相关风险预防具有重要作用的就是控制能量,可以说糖尿病预防及治疗的基础所在就是掌握能量平衡,摄入过多热量、加之体力活动减少,最终导致热量过剩是Ⅱ型糖尿病发病的主要因素,此时脂肪会堆积在体内及皮下,导致胰岛功能逐渐衰退,进而引发糖尿病病症。
在社区管理过程的饮食指导可从以下方面来进行,首先,需要社区人员帮助患者学会怎样计算每日需求总热量,同时以病人性别及年龄、身高等为依据,将理想的体重计算出来,之后对患者工作性质及生活习惯等进行参照,确保每日所需总热量能够科学计算出来。
糖尿病的社区综合防治管理措施

糖尿病的社区综合防治管理措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肥胖人口急剧增加,使糖尿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其主要为血葡萄糖水平慢性增高的代谢疾病,主要包括1型及2型糖尿病。
糖尿病可引起冠心病、肾病、失明等,给人们经济及健康带来严重损失,成为影响人类身心健康主要疾病。
基于此,对社区中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化综合管理和防护,为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得以达标、且降低其引发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减轻患者身体负担及经济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1.糖尿病社区管理糖尿病社区管理作为近年来一种新型医学管理模式,其在政府部门支持下,卫生部门组织协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综合医院共同参与下,形成对糖尿病社区综合防治模式。
此类管理模式的诞生,改变传统单一药物治疗方法,对居民健康水平、控制糖尿病及并发症发生有重要作用。
1.1为社区糖尿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首先,社区医生或者护士为糖尿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作为社区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社区医护人员要熟悉掌握每位患者情况,通常涵盖家族史、生活习惯、联系方式、尤其是患者用药情况、有无并发症予以了解。
其次,对每位患者情况了解之后要给予实施追踪,将患者情况实施存储于计算机内,社区医生只有对每位患者情况全面了解,才能依据其实际情况制定出与之相匹配的治疗措施及健康教育计划。
1.2团队协作提供连续性照顾由全科医生、护士、预防保健人员、居委会干部等人员组成社区卫生服务团队,在社区中对糖尿病患者予以走访管理,构建完善的随访制度,定期入户,对患者用药、血糖测量情况、饮食情况、睡眠情况、身体三围予以明确,依据每位患者实际情况,为患者制定相对应治疗方案。
在随访期间对患者用药可能出现副作用应多加关注,若出现异常情况,及时指导患者用药,提醒患者进一步到医院治疗。
在社区实施团队随访管理,一方面可增强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了解,另一方面,改善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使血糖得以有效控制。
1.3为患者及家庭提供心理支撑糖尿病属于终身疾病,其目前没有根治方法,许多患者也因此心理压力较大,无法正确面对,使自身性格也发生改变,严重可演变为抑郁症等精神疾病。
糖尿病社区疾病管理方案

个性化运动计划
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 和运动习惯,制定个性化的 运动计划,包括运动类型、 强度、频率和时间等。
有氧运动为主
推荐患者进行有氧运动,如 散步、慢跑、游泳等,有助 于提高心肺功能、降低血糖 和血脂水平。
运动安全指导
告知患者运动过程中的注意 事项,如避免空腹运动、携 带糖果以防低血糖等,确保 运动安全有效。
治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糖尿病现状及趋势
糖尿病患病率逐年上 升,年轻化趋势明显 。
公众对糖尿病的认知 不足,防治意识有待 提高。
患者血糖控制达标率 低,并发症风险高。
社区疾病管理重要性
社区疾病管理是实现糖尿病防 控关口前移的重要手段。
通过社区管理,可以提高患者 的自我管理能力,改善生活质 量。
社区管理有助于降低医疗成本 ,减轻社会负担。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03
抑制肠道α-葡萄糖苷酶,延缓碳水化合物吸收,常用药物有阿
卡波糖等。
胰岛素治疗及注意事项
胰岛素种类
根据作用时间和效应,分为速效 、短效、中效、长效和预混胰岛
素等。
注射技术
掌握正确的注射部位、注射方法和 注射时间,避免皮下脂肪增生和萎 缩。
剂量调整
根据血糖监测结果,及时调整胰岛 素剂量,避免低血糖和高血糖的发 生。
对于筛查出的疑似患者,及时转诊至上级医院进行确诊和治疗。
个体化治疗方案制定
根据患者病情、年龄、生活习惯 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
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药物,包括口 服降糖药和胰岛素注射等。
提供饮食、运动等方面的建议, 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定期随访与评估
对确诊患者进行定期随访,了解病情变 化和治疗效果。
社区糖尿病管理工作计划

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糖尿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慢性病之一。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糖尿病,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我社区特制定以下糖尿病管理工作计划。
二、工作目标1. 提高社区糖尿病患者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降低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
2. 加强糖尿病健康教育和宣传,提高社区居民对糖尿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3. 建立健全糖尿病患者档案,实现规范化管理。
4. 促进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糖尿病防治工作,营造良好的社区氛围。
三、工作措施1. 建立糖尿病患者档案(1)对社区居民进行糖尿病筛查,对确诊的糖尿病患者进行登记,建立个人健康档案。
(2)定期对糖尿病患者进行随访,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3)将糖尿病患者信息录入社区健康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信息化管理。
2. 加强糖尿病健康教育(1)开展糖尿病健康知识讲座,邀请专家为社区居民讲解糖尿病的病因、症状、预防及治疗等方面的知识。
(2)利用社区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普及糖尿病防治知识。
(3)组织社区居民参加糖尿病知识竞赛、健康讲座等活动,提高居民对糖尿病的认识。
3. 实施糖尿病健康管理(1)根据糖尿病患者病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包括饮食、运动、药物治疗等。
(2)定期为糖尿病患者提供健康咨询服务,解答患者疑问。
(3)开展糖尿病并发症筛查,及时发现并治疗并发症。
4. 加强社区糖尿病防治合作(1)与医疗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专业医疗服务。
(2)邀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机构等开展联合义诊活动,提高糖尿病患者就医便利性。
(3)加强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发挥志愿者在糖尿病防治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四、工作进度安排1. 第一季度:开展糖尿病筛查,建立糖尿病患者档案。
2. 第二季度: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活动,提高社区居民对糖尿病的认识。
3. 第三季度:实施糖尿病健康管理,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个性化治疗方案。
4. 第四季度:总结工作,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评估,调整治疗方案。
社区糖尿病人的健康管理

社区糖尿病人的健康管理 社区慢性病管理之一的糖尿病已成为威胁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定期开展糖尿病社区防治是社区慢性病管理的主要内容。高品质的健康教育能为居民提供最佳的优质服务,极大地发挥了社区医疗的服务平台作用,又体现了政府对居民健康问题的高度关注,同时使社区医护人员与居民建立了紧密的关系,促进了社会的和谐。
通过对辖区5万余人的入户调查,为居民建立了家庭健康档案,再将慢性病分类管理,其中对糖尿病人进行了细致的分类管理。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我社区5万余人,检出糖尿病人271例,男190例,女81例,70岁以上24例,40~70岁227例,40岁以下18例,20岁以下2例,中老年人居多。合并心脏病的82例,眼部并发症12例,周围神经并发症45例。
病人管理:①按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经济水平分类。②建立个人慢性病资料:家簇史、患病时间,目前状况、症状,用药情况等。③建立慢性病人联系卡:病人可与医生随时联系,以方便病人咨询。④建立了两级管理网,每位糖尿病人都有专人社区站点医生负责,中心又指定专家对站点医生负责。使站点医生对管理病人增强了信心,充分利用中心医疗人才资源。提高中心的管理能力。⑤按病情轻重定期预约或电话随访,并详细记录,使健康档案从“死档”变为“活档”。⑥按糖尿病规范化管理要求的基础上,两级医生会诊后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因发病原因不同、个体差异不同,制订近期和长远治疗目标。⑦对家庭条件困难,治疗又不能中断的病人中心给予一定的支持。帮助站点解决困难。
健康教育:①糖尿病知识普及,目的是发现早期糖尿病及青少年糖尿病。每月进行糖尿病知识讲座,为了吸引糖尿病人和活跃课堂气氛,讲课时搞抽奖活动、课堂知识问答,发放礼品如小型血糖仪、尿糖试纸、毛巾、牙膏等。②饮食指导:饮食指导是管理糖尿病的关键一步,饮食控制不好,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和病人的一生。每周给病人调整食谱,帮助病人进行均衡饮食,鼓励家人协作遵守饮食计划,避免摄入过多的食物和甜食,避免油腻食物,严格遵守每日的总热量,维持标准体重。饮食量以活动量的大小而定。③运动指导:合理个体化的运动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一环。运动可有效增加身体内的胰岛素分泌,促进全身代谢,有利于控制血糖。固定运动量、饮食量及降糖药量。若运动量增加则要增加饮食量,以防低血糖发生,运动强度以无劳累为宜。④指导病人预防糖尿病昏迷知识:按时遵医嘱服药,因糖尿病人须终生服药,病人很难坚持,按时按量按规定服药,从而减少并发症。定时测血糖、尿糖,指导病人检测方法,教會病人自己测血糖,有助于了解病情调整用药。定时复诊评价血糖及体重的情况,告知病人促发糖尿病昏迷的危险因素,随身携带标志清楚的疾病识别卡,以便发生昏迷时及时处理。⑤严格控制血糖水平,密切观察足部皮肤,注意有无水疱、发红、溃烂、外伤,预防糖尿病足发生。老年人反映迟钝,末梢循环差,应告知用视角和触觉保护自 己,指导病人穿宽松、透气的衣服和鞋袜。 讨 论 通过对社区居民的定期健康宣教,居民对糖尿病有了一定的认识,大多数居民能做到清淡低盐饮食,拒吃或少吃油腻,注意体育锻炼,饮食、生活习惯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对糖尿病的预防有了很大的帮助。在居民中发现早期糖尿病人2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图分 类 号 ] R17 6 中 9.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献标识码] A 文
[ 章 编 号 ] 1 7 -1 6 2 1 ) 1 0 8 2 文 6 1 2 (00 O . 6 - 0 - 0 0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糖尿病 的发病率 也在增 加。17 9 9年 至 18 90年我 国第一 次调查糖尿病成人患病率为 1 ,94年至 % 19
山 丽 噩 互 医 亏院 亏报 21 年2 第 2 卷 第 1 口 00 月 0 期
Jun lo h niMe ia l g o o t un d c t n Vo. 0 No 1 F b. 01 o ra fS a x dclCol efrC ni ig E u ai e n o 12 . e 2 0
压、 血脂 、 微量蛋 白、 身高 、 体重进行检测 , 建议病人做颈 动脉彩 超, 以了解血管粥样硬化 的程度 。全面评估 糖尿病人 的健康 程 度, 建立健康档案 、 糖尿病病历 、 糖尿病人 随访表 。
122 定期健康教育 ..
a )由于糖尿病人对糖尿病的知晓率很低 , 区定期开展糖 社 尿病知识讲 座 , 开通 咨询热线 , 由专 门 医师 护士 负责。糖尿病 是多种原因引起 以慢性高血糖 为特征 的代谢紊乱 , 其患病率 随 年龄增长而增 高 , 中老年患 病率 为3 6 % , 明糖尿病 的发生 .2 说 是多种原因长期作用共同导致 的结果 ; 有糖尿病 家族史 的患病 率高达 56 % , 明遗 传 因素对于 糖尿 病的 发生有 密切 的关 .6 表 系 。b )向病人讲解糖尿病 的临床 特点 、 因病理及转归 ; 病 告知 患者糖尿病 的治疗重点是饮食控制 和运 动疗 法 ; 让病人 了解控
19 95年第 二次调查成人患病 率上升至25 , .% 另有糖耐量 减低
员 、 区居 民进行广 泛宣传 , 以提 高人们对 糖尿病 的认知水 社 可
平 , 发现 , 预防。f 早 早 )对老年人更要进行多次强化教育 , 以提 高治疗水平。 12 3 根据血糖水平及症状特点进行分类管理 ..
12 方 法 .
两组血糖控制结果见表 1表 2 、 。
表 1 两组空腹血糖水平 比较 例
将6 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 3 4例 , 根据年龄 、 有无 合并症 、 血糖控 制情 况实行 分层 次管理 ; 对照组 3 4例 , 行简 进
单 的糖 尿病 以培训。 12 1 建立健康档 案 .. 将6 8例糖尿病 患者 的空腹 血糖 、 尿糖 、 糖化血红 蛋 白、 血
者2 5 , .% 估计我 国现有糖尿病患者 约 3 0 0 0万 。糖尿病是 一 种慢性病 、 终生病 , 需要长期治疗 。为减少 医疗 费用 , 高糖 尿 提 病人的生活质量 , 社区医师对糖尿病人的管理至关重要。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 资 料 .
若糖尿病 患者 空腹 血糖 <60m o L 每 月随访 一 次, . m l , / 一 年体检一次 ; 空腹血糖 > . m lL 每 2周随访一 次 , 6 0m o , / 详细询 问饮食 、 服药 、 运动情况 , 并制定个体化 治疗方案 。随访 3个月 血糖控制仍不满意 者 , 议其去专 科医 院进一 步诊 断治疗 , 建 血
糖控制达标后再转入社区管理 。
2 结 果
20 06年 6月太原市小店 区平 阳社 区卫生 服务中心对平 阳
社 区的24 6 2 人进行 问卷调查 , 筛出符合 19 97年美 国 A A诊断 D 标准 的2型 糖 尿 病 6 8例 , 中 男性 3 其 7例 , 女性 3 l例 , 年龄 3 3岁 一6 。对筛出的病人进行系统化档案管理。 5岁
化管理, 可以提高理想血糖控制 达标率 。
3 讨 论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 , 多种原 因引起 的 , 出现糖 调节 是 先
受损 , 几年后才 出现 临床症状 , 临床 上多数 患者是 出现症状 才
记录 , 让病人 了解 降糖药 的特点及 正确使 用方法 。d )让病 人 了解糖尿病的急症 , 若出现心慌 、 出冷汗 、 呼气有烂苹果 味要及 时去医院就诊 。对病人作好 生活指导 。e )糖尿病 的治疗 不仅 需 要病人的积极 配合 更需 要社会 家庭 的支持 , 因此对 家庭 成
根据 年 龄 、 无 合 并 症 、 糖控 制情 况 实行 分 层 次 管理 , 有 血 定期 健 康 教 育 , 期 随访 ; 照 组 3 定 对 4例 , 立 健 康 档 案 , 建 并进 行 简单 的 糖 尿 病知 识 培 训 。 比较 两组 血 糖控 制 情 况。 结果 : 察 组理 想 血 糖 控 制 率 为7 . % , 照 组 理 想 血 糖 控 制 率 为4 . % , 察 组 明显 高 于 观 95 对 71 观 对 照组 。 结 论 : 过 系统 化 管 理 理 想血 糖 控 制 达 标 率 可 以 明显 提 高 。 通 [ 键词 】 糖 尿 病 ; 区管 理 ; 腹 血糖 ; 想 血糖 控 制 达 标 率 ; 康教 育 关 社 空 理 健
制血糖 的重要意义。c )指导病人进行血糖 、 尿糖 的 自我监测和 空腹血糖控制达标率观察组7 . %, 3 5 对照组4 . %; 7 1 两组 比
较x = .1 , 00 ; 6 7 2 P< .5 餐后2h a糖控制率 观察 组6 . % , 4 7 对照
组5 .% , 59 两组 比较 , 0 5 3P< .5 表明糖尿病人经规范 x = .5 , 0 0 。
浅谈 糖 尿病 的社 区管理
赵 铁 云
( 太原市小店 区平 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山西 太原 000 ) 30 6
[ 摘
要 】 目的 : 讨 糖 尿 病 的 社 区 管理 模 式 。 方 法: 探 将辖 区 内 的 6 8例 糖尿 病 患 者 , 随机 分 为 两 组 , 察 组 3 观 4例 , 立健 康 档 案 , 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