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糖尿病患者管理技术规范

社区糖尿病患者管理技术规范

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技术规范

为贯彻落实《无锡市2006-2015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和控制工作规划》,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7年版)的要求,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9年基层版)》,结合无锡市实际情况,对糖尿病患者实施规范化管理,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知晓、治疗和控制水平。特制定本规范。

一、目标

加强和规范社区糖尿病患者的随访管理和行为干预,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规范管理率和血糖控制率,减少或延缓糖尿病的并发症发生,提高其生活质量。

二、职责和基本任务

(一)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负责本市社区糖尿病患者管理业务工作,制定本市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

2、组织制订和实施本市社区糖尿病管理工作技术规范,并开展质量控制、督导、考核和评估;

3、对市(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业务指导和培训;

4、及时收集、整理、分析本市实施社区糖尿病患者管理工作情况,研究防治策略,为制订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二)市(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负责本市(县)、区的社区糖尿病患者管理工作,根据上级计划安排,制定本(县)、区年度工作计划和组织实施,并进行质量控制、考核和评估;

2、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相关医疗卫生机构进行业务指导和培训,为社区提供适宜的防治方法和技术;

3、及时收集、整理、分析本市(县)、区实施糖尿病治疗管理工作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协调解决工作中的具体问题。

4、掌握社区糖尿病及相关疾病、危险因素分布状况和趋势,制定或调整本社区糖尿病防治策略。

(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负责组织社区开展糖尿病患者的筛查、诊断、登记、常规治疗、随访管理和转诊等工作。

2、掌握社区糖尿病及相关疾病、危险因素分布的基本情况,根据上级计划安排,制订本社区糖尿病治疗管理工作计划和组织实施,并进行质量控制和效果评价;

3、通过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病人就诊和组织社区居民健康检查等方式检出社区糖尿病患者;逐步开展糖尿病及相关疾病、危险因素的

监测,为制订本社区糖尿病治疗管理策略提供依据;

4、开展社区人群健康教育,为社区人群提供控制糖尿病危险因素的知识和方法,促进社区人群掌握糖尿病防治知识、转变态度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5、在《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系统》(下称《管理系统》)中建立糖尿病患者管理信息系统,实施规范化的分类随访管理,及时更新糖尿病患者及其管理信息。

三、内容和方法

(一)患者的发现

患者的发现是利用现有资源,采用适当的机会和手段,检出糖尿病患者(高危人群),并记录患者的健康相关信息,为进一步开展社区糖尿病管理奠定基础。

1、发现途径

(1)建立健康档案:通过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发现糖尿病患者。

(2)就诊发现:医生在诊疗过程中,通过血糖检查来发现或确诊糖尿病患者。

(3)重点人群筛查:在高危人群(界定如下)中开展筛查、检出糖尿病患者。

(4)健康体检:定期或不定期的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单位组织健

康检查时检出糖尿病患者,特别是症状不典型糖尿病患者。

(5)收集社区确诊患者信息:利用家庭访视等机会,收集不在社区确诊的糖尿病患者信息。

2、糖尿病筛查方法:

推荐: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根据条件开展空腹血糖(氧化酶法等)、指尖毛细血管(血糖仪)+OGTT、尿糖初筛+血糖复查等筛查。

3、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静脉血浆葡萄糖水平(mmol/L)1.有糖尿病症状(典型症状包括多饮、多尿和不明原因的体质量下降)加随机血糖(指不考虑上次用餐时间,1d中任意时段的血糖) ≥11.1 或空腹血糖(空腹状态指至少8h没有进食热量) ≥7.0 或葡萄糖负荷后2h血糖≥11.1 2.无糖尿病症状者,需另日重测血糖以明确诊断4、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界定(有其中一项)

(1)糖调节受损(IFG和IGT)者;

(2)有糖尿病家族史者;

(3)肥胖和超重者;

(4)妊娠糖尿病患者和曾有分娩巨大儿的妇女;

(5)高血压或高血脂患者。

(二)登记

对被确诊的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的高危人群进行登记,建立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卡。登记内容:

1、一般情况:人口统计学资料(姓名、性别、年龄或出生年月、民族、经济状况、文化水平等)。

2、联系方式:住址、电话(手机)。

3、病史:个人病史(现病史、诊断时间),既往史,血糖控制情况,并发症情况,用药情况;家庭成员相关病史。

4、行为危险因素情况:饮食(高盐、高脂等),运动(体力活动、休闲时运动),吸烟(日吸烟量、连续吸烟年数),饮酒(高低度、频率)。

5、临床检查情况:BMI(身高、体重),腰围和臀围,血压,血脂、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蛋白尿,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眼底、肝肾功能等。

(三)糖尿病患者随访管理

1、管理内容:

(1)了解患者疾病和危险因素信息,症状、体征、血糖、血压的指标及治疗随访情况。

(2)非药物治疗,包括饮食治疗,运动治疗和心理治疗。

(3)临床诊治:规范的治疗和定期复查,包括合理用药指导。

(4)健康教育和患者自我管理:糖尿病及相关并发症防治知识和技能,增加患者随访管理依从性,患者自我管理知识和技能。

(5)评估:包括单次和阶段性血糖、血压及相关指标的控制评估。

2、管理类别的确定

(1)常规管理

定义:是指通过常规的治疗方法,包括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的改变,及符合患者病因和临床阶段分型而制定的个体化方案,就能有效控制患者的糖、脂代谢,以及血压、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指标在目标范围以内的管理。

对象:血糖水平比较稳定;无并发症或并发症稳定的患者;不愿参加强化管理的患者。

(2)强化管理

定义:是指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对强化管理对象实行随访内容更深入、随访频度更高、治疗方案调整更及时的管理。

对象:已有早期并发症;自我管理能力差;血糖控制情况差;妊娠、围产手术期等特殊情况;治疗上有积极要求;相对年轻,病程短。

3、随访管理方式

(1)门诊随访管理:适用于能定期去社区门诊就诊的患者。门诊医生利用患者就诊时开展患者管理,并按照要求填写2型糖尿病患者

随访服务记录表。如患者未能及时就诊,门诊医生须通过电话等联络方式督促患者就诊或上门随访。

(2)家庭随访管理:适用于行动不便或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定期去社区门诊就诊的患者。社区医生通过上门服务开展患者管理,并按照要求填写2型糖尿病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

(3)电话随访:适用于服药规律,血糖、血压控制良好的患者,但电话随访患者不得超过管理患者的20%,每个患者每3个月内必须面对面随访一次。

(4)集体随访:社区医生在社区设点定期开展讲座等多种形式的高血压健康教育活动时集体随访,一般一名医生随访不超过5位患者,同时按照要求测量血糖、血压等,填写2型糖尿病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并通知患者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做相应的检查。

4、控制效果评估和调整

社区医师定期(时期:一般为一年)和不定期(时点)对患者进行血糖、血压控制评估。

(1)血糖控制评估

①时点控制:最近一次血糖控制在7.0(含7.0)mmol/l以下或非空腹血糖记录在10.0(含10.0)mmol/l以下为血糖时点控制达标。

②时期控制:按照患者全年血糖控制情况,1年内70%以上的空腹血糖记录在7.0(含7.0)mmol/l以下或非空腹血糖记录在10.0(含10.0)mmol/l以下为血糖时期控制达标。

理想良好差血糖(mmol/l)空腹4.4-6.1 ≤7.0 >7.0 非空腹4.4-8.0 ≤10.0 >10.0 糖化血红蛋白HbA1c <6.5 6.5-7.5 >7.5 血压(mmHg) <130/80 >130/80~<140/90 ≥140/90 BMI 男性 <25 <27 ≥27 女性<24 <26 ≥26 TC(mmol/l)<4.5 ≥4.5 ≥6.0 HDL-C (mmol/l)>1.1 1.1-0.9 <0.9 TG(mmol/l)<1.5 1.5-2.2 >2.2 LDL-C(mmol/l)<2.6 2.6-3.3 >3.3 表2糖尿病控制目标(亚洲-太平洋地区2型糖尿病政策组)

(2)血压控制评估:参照《无锡市社区高血压患者管理技术规范》执行。

(3)类别调整

社区医师根据患者的全年血糖、血压控制评估结果,结合其他控制指标及其临床、并发症相关症状(每年进行一次临床评估)以及患者意愿,确定患者的管理类别。重新确定的管理类别与原类别不同的患者,须经县区疾控中心确认后转入新确定的类别进行管理。对定类有难度的患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向县区疾控中心申请召开由上级专家参与的病案讨论会,确定其管理类别。

(四)转诊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患者,应及时转至综合性医疗机构进行治疗。

1、妊娠和哺乳期妇女血糖高于正常;

2、在没有合并症的情况下,规律药物治疗2个月,血糖降低效果不满意;

3、血糖控制平稳的患者,再度出现血糖升高并难以控制;

4、血糖波动很大,临床处理困难者;

5、出现血糖≥16.7mmol/L或血糖≤3.9mmol/L、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有意识或行为改变、呼气有烂苹果样丙酮味、心悸、出汗、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多饮、多尿、腹痛、有深大呼吸、皮肤潮红;持续性心动过速(心率超过100次/分钟);体温超过39摄氏度或有其他的突发异常情况,此类患者应作紧急处理后尽快转诊;

6、有慢性并发症,需要调整治疗方案的患者;

7、随访过程中出现新的靶器官损害,如:

(1)心、血管病变引起的冠心病(心肌梗塞)、缺血性或出血性脑血管病,以及下肢或上下肢感觉异常或疼痛和间歇性跛行、肢端坏疽;

(2)肾损害引起的微量白蛋白尿、水肿、高血压;

(3)视力模糊。

8、患者服降糖药后出现不能解释或处理的不良反应;

10、糖尿病伴发感染。

(五)转归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及时掌握由于死亡、迁出、拒绝等原因导致终止管理的对象,在《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卡》中注明,并将信息录入

《管理系统》。

四、工作流程和步骤

五、糖尿病管理工作频度

1、糖尿病患者分类管理随访内容与频度

内容常规管理强化管理血糖、血压未达标随访

(随访内容同下) 2周一次一周一次血糖、血压达标随访 A.了解患者病情每年至少6次(每二个月一次)每年至少12次(每一个月一次) B.非药物治疗每年至少6次(每二个月一次)每年至少12次(每一个月一次) C.药物治疗每2个月至少评估1次每1个月至少评估1次 D.健康教育和患者自我管理每年至少6次;(每二个月一次)

侧重提高患者随访和治疗的依从性;强化非药物治疗;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监测水平。每年至少12次(每一个月一次)

在常规管理内容基础上,强化规范用药及并发症防治内容。E.临床监测指标

血糖每月2次测量空腹血糖,有条件每周自测1次空腹血糖每周1次空腹血糖,有条件每周2天自测血糖,(其中至少1次空腹血糖和1次餐后血糖)。血压伴发高血压的患者,每月1次;未伴发高血压的患者,

每3个月至少1次每月1次;有条件每周自测1次血压;血脂每年1次每年至少1次糖化血红蛋白(HbAlc)每3个月1次每3个月1次尿微量白蛋白每年1次每年至少1次心电图、神经病变、尿常规每年至少1次每年至少2次视网膜检查、足部检查每年1次每年1-2次血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颈动脉超声检查选择做每年1次表3分类管理随访内容与频度

2、业务督查和考核

市疾控中心每年对区(县)疾控中心进行二次考核(半年一次);区(县)疾控中心每年对本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四次考核(每季一次)。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月进行自查。

3、培训

市疾控中心对县区级慢病分管人员每年进行一次有关高糖尿病管理的培训,县区级疾控中心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与糖尿病管理相关人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培训。

六、技术文书

1、《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

2、《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7年版)》

七、质量要求

(一)病人发现工作的质量要求

应充分利用各种发现渠道早期发现糖尿病病人和糖调节受损者。

现患病人诊断

1、糖尿病诊断是依据空腹、任意时间或OGTT中2小时血糖值。空腹指8~14小时内无任何热量摄入;任意时间指一日内任何时间,与上次进餐时间及食物摄入量无关;OGTT是指以75克无水葡萄糖为负荷量,溶于水内口服。

2、如用全血测定,标本应立即测定,或立即离心及/或置于0~4℃保存。但后两者不能防止血细胞利用血糖。因此,应立即分离出血浆。

3、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高渗性昏迷等高血糖状态下,一次血糖值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者必须在另一日按表1内三个标准之一复测核实。如复测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则需在随访中复查明确。

4、急性感染、创伤或其他应激情况下可出现暂时血糖增高,不能依次诊断为糖尿病,必须在应激消除后复查。(二)对病人登记工作的质量要求

1、对已建健康档案的患者,在填写“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卡”时,应对《管理系统》中健康档案的信息逐项核对,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

补全管理卡内容。

2、对未建健康档案的患者,在填写“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卡”前,须先为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再对管理卡进行填补。

3、对由上级医疗机构确诊报告的糖尿病患者,对患者实施首次随访确认和健康教育,填写“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卡”。

(三)随访管理质量要求

1、每次随访应做到:根据利民便民的原则安排随访,根据患者的临床评价和管理类别,为每例糖尿病患者制定个体化干预方案。掌握病情,指导规范治疗和日常生活起居,包括对合理饮食、适当的体育锻炼做出针对性的指导,督促患者按时接受医学监护。对所有糖尿病患者均应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其掌握自我管理的技巧,改变不良生活方式。

对控制不良的晚期糖尿病患者应了解到医疗照顾的情况。如病人未得到任何医疗照顾,应采取措施,以出诊、家庭病床随访、收住晚期糖尿病病房等访视,保证患者得到适当的医疗照顾。

2、非药物治疗管理要求

非药物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应终身进行。除糖尿病急症、严重并发症或伴发病外,均应在开始药物治疗前首先进行或与药物治疗同时应用。

(1)非药物治疗要与病人的日常生活相结合,做到个体化、具体化。

(2)针对存在的各种不健康生活方式进行多方面的干预,循序渐进,

逐步改善,持之以恒。

(3)每次随访时,应对其生活方式的变化进行监测和督促,以提高干预的效果。

(四)随访记录质量要求

随访医师将每次随访管理内容记录在《2型糖尿病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见附件)上,并将相应内容录入《管理系统》,表内各项记录要求如下:

1、体征:体质指数=体重(kg)/身高的平方(m2),体重和体质指数斜线前填写目前情况,斜线后填写下次随访时应调整到的目标。如果是超重或是肥胖的患者,要求每次随访时测量体重并指导患者控制体重;正常体重人群可每年测量一次体重及体质指数。如有其他阳性体征,请填写在“其他”一栏。

2、生活方式指导:在询问患者生活方式时,同时对患者进行生活方式指导,与患者共同制定下次随访目标。

日吸烟量:斜线前填写目前吸烟量,不吸烟填“0”,吸烟者写出每天的吸烟量“××支”,斜线后填写吸烟者下次随访目标吸烟量“××支”。

日饮酒量:斜线前填写目前饮酒量,不饮酒填“0”,饮酒者写出每天的饮酒量相当于白酒“××两”,斜线后填写饮酒者下次随访目标饮酒量相当于白酒“××两”。白酒1两相当于葡萄酒4两,黄酒半斤,啤酒1瓶,果酒4两。

运动:填写每周几次,每次多少分钟。即“××次/周,××分钟

/次”。横线上填写目前情况,横线下填写下次随访时应达到的目标。

主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估算主食(米饭、面食、饼干等淀粉类食物)的摄入量。为每天各餐的合计量。

心理调整:根据医生印象选择对应的选项。

遵医行为:指患者是否遵照医生的指导去改善生活方式。

3、辅助检查:为患者进行空腹血糖检查,记录检查结果。若患者在上次随访到此次随访之间到各医疗机构进行过糖化血红蛋白或其他辅助检查,应如实记录。

4、服药依从性:“规律”为按医嘱服药,“间断”为未按医嘱服药,频次或数量不足,“不服药”即为医生开了处方,但患者未使用此药。

5、药物不良反应:如果患者服用的降糖药物有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具体描述哪种药物,何种不良反应。

6、低血糖反应:根据上次随访到此次随访之间患者出现的低血糖反应情况。

7、此次随访分类:根据此次随访时的分类结果,由责任医生在4种分类结果中选择一项在“□”中填上相应的数字。“控制满意”意为血糖控制满意,无其他异常、“控制不满意”意为血糖控制不满意,无其他异常、“不良反应”意为存在药物不良反应、“并发症”意为出现新的并发症或并发症出现异常。如果患者同时并存几种情况,填写最严重的一种情况,同时结合上次随访情况确定患者下次随访时间,并告知患者。

8、用药情况:根据患者整体情况,为患者开具处方,并填写在表格中,写明用法、用量。

9、转诊:如果转诊要写明转诊的医疗机构及科室类别,如××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并在原因一栏写明转诊原因。

10、下次随访日期:根据患者此次随访分类,确定下次随访日期,并告知患者。

11、随访医生签名:随访完毕,核查无误后随访医生签署其姓名。

(五)指导和帮助患者实施自我管理

1、通过培训、咨询、指导、健康教育等方式,促进患者糖尿病防治知识和技能的提高,使其具备自我管理的能力。

2、针对患者特点,与患者一起设立自我管理目标,制定自我管理计划,获得最佳管理效果。

3、随访患者的自我管理状况,发现患者自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解决办法。

(六)资料登记自查、核查工作要求

对《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卡》、随访记录的填写情况和信息软件录入情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每月自查复核,检查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合理性;区疾控中心每季、市疾控中心每半年分别抽取10%的资料进行现场复核,检查资料的准确性、规范性。

(七)随访管理质量核查工作要求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月、区疾控中心每季、市疾控中心每半年分别随机抽取辖区内患者进行随访管理核查。

八、业务工作督查和考核指标

(一)逐级督查和考核,由市疾控中心对县区级疾控中心进行业务督查和考核,由县区级疾控中心对辖区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业务督查和考核,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自查。

(二)考评指标:

1、登记率=发现并登记的糖尿病患者数/辖区内估算患者数×100%。

2、规范管理率=全年坚持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接受规范管理的人数/年度管理患者数×100%。

规范管理:对同一病人在选定时期(一般为1年)完成应随访次数的70%为管理规范。

3、血糖控制率

血糖时点控制率:最近一次血糖记录在7.0(含7.0)mmol/l以下或非空腹血糖记录在10.0(含10.0)mmol/l以下的糖尿病管理患者数/管理的糖尿患者数×100%。

血糖时期控制率:1年内70%以上的空腹血糖记录在7.0(含7.0)mmol/l以下或非空腹血糖记录在10.0(含10.0)mmol/l以下的糖

尿病管理患者数/年度管理患者数×100%。〔没有完成次数(无血糖值)的血糖值被认定为不达标〕

4、综合控制率

血糖、血压同时被控制的糖尿病管理患者数/管理患者数×100%。

附件1

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卡

编号

患者姓名出生日期年月日性别①男②女

社区糖尿病患者管理技术规范

社区糖尿病患者管理技术规范 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技术规范 为贯彻落实《无锡市2006-2015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和控制工作规划》,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7年版)的要求,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9年基层版)》,结合无锡市实际情况,对糖尿病患者实施规范化管理,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知晓、治疗和控制水平。特制定本规范。 一、目标 加强和规范社区糖尿病患者的随访管理和行为干预,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规范管理率和血糖控制率,减少或延缓糖尿病的并发症发生,提高其生活质量。 二、职责和基本任务 (一)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负责本市社区糖尿病患者管理业务工作,制定本市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 2、组织制订和实施本市社区糖尿病管理工作技术规范,并开展质量控制、督导、考核和评估; 3、对市(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业务指导和培训;

4、及时收集、整理、分析本市实施社区糖尿病患者管理工作情况,研究防治策略,为制订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二)市(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负责本市(县)、区的社区糖尿病患者管理工作,根据上级计划安排,制定本(县)、区年度工作计划和组织实施,并进行质量控制、考核和评估; 2、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相关医疗卫生机构进行业务指导和培训,为社区提供适宜的防治方法和技术; 3、及时收集、整理、分析本市(县)、区实施糖尿病治疗管理工作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协调解决工作中的具体问题。 4、掌握社区糖尿病及相关疾病、危险因素分布状况和趋势,制定或调整本社区糖尿病防治策略。 (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负责组织社区开展糖尿病患者的筛查、诊断、登记、常规治疗、随访管理和转诊等工作。 2、掌握社区糖尿病及相关疾病、危险因素分布的基本情况,根据上级计划安排,制订本社区糖尿病治疗管理工作计划和组织实施,并进行质量控制和效果评价; 3、通过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病人就诊和组织社区居民健康检查等方式检出社区糖尿病患者;逐步开展糖尿病及相关疾病、危险因素的

社区卫生中心高血压、糖尿病规范管理

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一、服务对象 辖区内35岁及以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二、服务内容 (一)筛查 1.对辖区内3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每年在其第一次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就诊时为其测量血压。 2.对第一次发现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的居民在去除可能引起血压升高的因素后预约其复查,非同日3次血压高于正常,可初步诊断为高血压。如有必要,建议转诊到上级医院确诊,2周内随访转诊结果,对已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纳入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对可疑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及时转诊。 3.建议高危人群每半年至少测量1次血压,并接受医务人员的生活方式指导。 (二)随访评估 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每年要提供至少4次面对面的随访。 (1)测量血压并评估是否存在危急情况,如出现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意识改变、剧烈头痛或头晕、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眼痛、心悸、胸闷、喘憋不能平卧及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同时血压高于正常等危急情况之一,或存在不能处理的其他疾病时,须在处理后紧急转诊。对于紧急转诊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在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2)若不需紧急转诊,询问上次随访到此次随访期间的症状。 (3)测量体重、心率,计算体质指数(BMI)。 (4)询问患者疾病情况和生活方式,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吸烟、饮酒、运动、摄盐情况等。 (5)了解患者服药情况。 (三)分类干预 (1)对血压控制满意(收缩压<140且舒张压<90mmHg)、无药物不良反应、无新发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无加重的患者,预约进行下一次随访时间。 (2)对第一次出现血压控制不满意,即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或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结合其服药依从性,必要时增加现用药物剂量、更换或增加不同类的降压药物,2周内随访。 (3)对连续两次出现血压控制不满意或药物不良反应难以控制以及出现新

社区糖尿病工作管理制度

社区糖尿病工作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社区糖尿病工作管理,提高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水平,保障他们的权益,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各类社区医疗机构以及相关管理部门的糖尿病工作管理。 第三条社区糖尿病工作以健康促进、疾病预防和患者管理为核心,注重科学、规范和人文关怀。 第四条社区糖尿病管理的原则是:全面、综合、个体化、健康教育、预防优先。 第五条社区糖尿病工作应当坚持预防为主,科学管理和综合治疗为主要手段,最大限度地减少疾病对个体和社会的危害。 第二章管理体制 第六条在社区糖尿病管理工作中,应当建立健全的管理体制,明确部门职责,建立协作机制。 第七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社区糖尿病管理的基本单位,负责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常规检查、宣教、管理和危险因素干预。 第八条医院糖尿病科和内分泌科应当对社区糖尿病管理提供技术指导和专家支持。 第九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当建立健全的糖尿病管理团队,包括专业医生、护士和社会工作者等,共同协作开展糖尿病管理工作。 第十条相关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社区糖尿病工作的监督和指导,推动科学管理和规范操作。 第三章糖尿病管理 第十一条社区糖尿病管理工作应当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建立患者档案,定期进行健康评估、干预和随访。 第十二条对于糖尿病高危人群,应当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包括控制饮食、增加运动、戒烟限酒等,以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第十三条对于已经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应当进行科学的药物治疗和管理,包括监测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定期进行并发症筛查。 第十四条对于糖尿病并发症患者,应当进行积极的治疗和康复护理,包括心血管疾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等。

第十五条社区糖尿病管理还应当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增加对疾病的认识和理解。 第四章管理措施 第十六条社区糖尿病管理工作应当建立预约制度,保障患者的就诊权益,减少等待时间。 第十七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当建立健全的药品管理制度,保证糖尿病患者用药的质量和安全。 第十八条社区糖尿病管理应当推动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的信息系统,更好地管理患者档案和监控患者健康状况。 第十九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当加强与社会志愿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慢性病患者互助会等的合作,共同推进糖尿病管理。 第五章质量监控 第二十条社区糖尿病管理工作应当建立定期的质量评估机制,对工作效果进行评价和总结。 第二十一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当加强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保证工作质量。 第六章现行制度规定的修改 第二十二条社区糖尿病管理的制度规定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定期进行评估和修改,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二十三条对于社区糖尿病管理的重大改革,应当听取专家和患者的意见,保证改革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第七章附则 第二十四条本制度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解释。 第二十五条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糖尿病管理工作规范标准[详]

糖尿病治理工作标准 为统一全区糖尿病人的治理工作,标准开展糖尿病查、治、管、转、报等环节的工作,畅通运行糖尿病人治理流程,更好的效劳我区糖尿病人群,特制订本标准. 一、目的 以社区卫生效劳为根底,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保证,以糖尿病防治结合专科门诊为纽带,从群体防治着眼、个体防治入手,在我区全面开展糖尿病三级预防工作,提升人群健康意识,改变不健康生活方式,降低危险因素水平,促进早诊早治,对现症糖尿病患者进行标准化治疗和治理, 限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和开展. 二、目标 〔一〕近期目标 搭建糖尿病社区治理的工作平台,组建工作队伍,提升医务人员糖尿病防治的理论水平和技能,标准社区糖尿病防治举措,顺利开展糖尿病社区综合防治工作. 〔二〕中期目标 1、通过社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普及人群糖尿病防治知识,提升人群健康意识;及时发现糖尿病高危人群,针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健康指导与干预,降低糖尿病的发生率. 2、通过多种途径发现糖尿病患者,及时进行标准治疗及有效治理, 阻止或延缓糖尿病的开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3、增强康复工作,降低糖尿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提升患者生命质量. 〔三〕远期目标 建立起适合我区实际情况的经济有效的糖尿病综合防治模式,减轻糖尿 病的疾病负担,提升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提升我区全人群的健康水平. 三、工作流程 根据“查、治、管、转、报〞的工作流程,建立起病人发现、登记报告、基调建档、规那么治疗、分类治理、双向转诊的长效治理机制.本机制的前提是多渠道的发现糖尿病人,核心是增强专科门诊建设、实施规那么治疗,将糖尿病人逐步归口到专科门诊治管,关键是建立起畅通、有效的双参考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二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二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 理服务规范 一、服务对象 辖区内35岁及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 二、服务内容 (一)2型糖尿病筛查 对工作中发现的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建议其每年至少测量1次空腹血糖和1次餐后2小时血糖,并接受医务人员的生活方式指导。 (二)对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要提供每年至少4次的面对面随访。 1.测量空腹血糖和血压,并评估是否存在危急症状,如出现血糖>16.7mmol/L或血糖<3.9mmol/L;收缩压≥180mmHg 和/或舒张压≥110mmHg;有意识改变、呼气有烂苹果样丙酮味、心悸、出汗、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多饮、多尿、腹

痛、有深大呼吸、皮肤潮红;持续性心动过速(每分钟心率超过100次/分钟);体温超过39度或有其他的突发异常情况,如视力突然骤降、妊娠期及哺乳期同时血糖高于正常等危险情况之一,或存在不能处理的其他疾病时,须在处理后紧急转诊。对于紧急转诊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在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2.若不需紧急转诊,询问上次随访到此次随访期间的症状。 3.测量体重,计算体质指数(BMI),检查足背动脉搏动。 4.询问患者疾病史、生活方式,包括心脑血管疾病、吸烟、饮酒、运动、主食摄入情况等。 5.了解患者服药情况。 6.根据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和症状体征,对患者进行分类干预。 (1)对血糖控制满意(空腹血糖值<7.0mmol/L),无药物不良反应、无新发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无加重的患者,预约进行下一次随访。 (2)对第一次出现空腹血糖控制不满意(空腹血糖值

高血压、糖尿病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

高血压、糖尿病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 高血压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 (试行) 第一部分服务要求 一、开展高血压中医健康管理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当具备高血压中医健康管理所需的基本设备和条件。二、从事高血压中医健康管理工作的人员应为接受过高血压中医保健知识与技术培训的中医类别医师或临床类别医师。三、按照社区有关高血压管理规范对患者进行健康管理。在高血压慢病管理的基础上联合中医保健治疗,每年中医健康管理不少于1次,有中医内容的随访不少于1次。 四、要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使更多的高血压患者愿意接受服务。

五、每次服务后及时记录相关信息,纳入居民健康档案。第二部分高血压中医健康管理程序 根据各试点地区实际情况,各地区可结合高血压病患者健康管理的时间要求,每年至少1次中医健康指导和1次有中医内容的,主要内容为: 一、运用中医四诊合参方法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证候辨识; 二、对高血压患者进行饮食调养、起居活动等指导,传授四季养生、穴位按摩、足浴等适宜居民自行操作的中医技术;三、对不同证型的高血压患者有针对性地提供中医干预方案或给予转诊建议; 四、记录在居民健康档案中。 高血压患者中医健康办理服务流程 举行中医四诊合参辨识高血压证型并个体化指点,2周后随访 35岁及以上高血压患者 评估。随访、

根据辨证分 型进行饮 食、经常使用保 健方法指点 及宣教四季 养生概要 血 压 控 制 良 好 者 血压控制不稳定者 规范治疗配合中医健康指点或中医辨证分型根据辨证分型进行饮食、常用保健方法指导四季养生概要、需要转诊情况 第三部分高血压日常中医保健方法

糖尿病规范化管理

糖尿病规范化管理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特点是血糖水平的异常升高。糖尿病患者的数量不断增加,且年轻化趋势明显。为了更好地控制糖尿病,降低并发症的风险,规范化管理糖尿病成为了当下的迫切需求。 1. 什么是糖尿病规范化管理 糖尿病规范化管理是指通过全面、系统的医疗措施,结合患者的个体化特点和需求,实现糖尿病的科学诊断、合理治疗、精确监测以及疾病的持续关怀和教育指导,以期达到糖尿病的稳定控制和并发症的预防。 2. 糖尿病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性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患者需要长期积极治疗和管理。规范化管理能够帮助患者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有利于及早发现糖尿病。通过定期体检和血糖监测,可以迅速发现血糖升高的病情,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 其次,有利于控制血糖水平。规范化管理可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饮食控制、运动和药物治疗等,帮助患者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 再次,有利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通过规范化管理,可以监测和管理患者的血压、血脂、肾功能等指标,从而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最后,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规范化管理可以提供及时的健 康教育和心理支持,帮助患者适应疾病,并积极参与到社会活动中。 3. 如何实施糖尿病规范化管理 糖尿病规范化管理需要医疗机构、医生和患者共同努力,以下是一 些具体方法: 首先,建立糖尿病管理团队,包括内分泌专科医生、营养师、心理 咨询师等多个专业人士,共同制定治疗方案和培训计划。 其次,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病史询问、体格检查、血液检查等, 以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病情,为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再次,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饮食控制、运动方案和药物治 疗等,根据病情和患者的需求进行调整。 此外,通过定期的随访和复查,监测患者的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确保糖尿病的控制水平稳定。 最后,通过健康教育和心理支持,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和自我 管理能力,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 4. 糖尿病规范化管理的挑战和对策 糖尿病规范化管理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医疗资源不足、患者自我 管理能力差等。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加强相关医疗资源的建设,提高诊疗水平和服务能力。 其次,开展糖尿病培训课程,提高患者的健康素养和自我管理能力。

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一、健康教育 1. 提供糖尿病相关知识,包括病因、发病机制、症状和并发症等方面的内容。 2. 指导患者正确的饮食、运动和生活习惯,以控制血糖水平和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3. 鼓励患者参与糖尿病患者交流与支持群体,增加对病情的认知和治疗的依从性。 二、个体化治疗方案 1. 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生活习惯和经济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2. 包括药物治疗、饮食控制、运动和血糖监测等方面的内容。 3. 定期复查和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血糖控制的目标。 三、规范的随访服务 1. 每个糖尿病患者都应有规范的随访服务,包括定期的面诊和电话随访。 2. 面诊随访应包括血糖监测结果的评估、药物治疗的调整和并发症检查等内容。 3. 电话随访应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依从性,解答患者的疑问,提供必要的指导。 四、血糖管理 1. 提供血糖监测设备和教育培训,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血糖监测仪器。 2. 根据患者的血糖监测结果,调整药物治疗方案和饮食控制。 3. 定期评估患者的长期血糖控制情况,以调整治疗目标和方案。 五、并发症的预防和筛查 1. 提供并发症的预防知识和个体化的预防方案。 2. 定期进行心脑血管、肾脏、眼睛和神经系统等方面的检查,以及必要的筛查。 六、心理支持 1.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需要长期的治疗和管理,易导致患者产生心理压力和焦虑。 2. 提供心理支持和心理咨询服务,帮助患者应对病情和生活的变化。 3. 建立患者交流和互助群体,提供心理支持和共同分享的平台。 七、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

1. 为患者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妥善保管个人信息和隐私。 2. 严格遵守信息保密的相关法律和规定,保护患者的个人隐私和权益。 八、团队合作 1. 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应由多学科团队合作完成,包括内分泌科医生、营养师、健康教 育师和心理咨询师等。 2. 多学科团队应密切配合,共同制定管理方案和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 总结: 以上提到的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是为了保障糖尿病患者能够获得有效的管理和治疗。这些规范包括健康教育、个体化治疗方案、规范的随访服务、血糖管理、并发症的预 防和筛查、心理支持、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以及团队合作等方面。通过合理的健康管理服 务规范的实施,可以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风险,达到良好的血糖控 制效果。一、健康教育在糖尿病管理中的重要性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其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与遗传、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因素 有关。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获取有效的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 对糖尿病的认知,帮助他们理解病因、发病机制、症状和并发症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健康 教育,患者可以更好地理解糖尿病的特点,并对自身进行及时的监控和管理。 在健康教育中,我们应该重点向患者传授正确的饮食、运动和生活习惯。饮食是糖尿病管 理的基础,合理的饮食可以帮助患者控制血糖水平,降低并发症的风险。健康教育应该指 导患者选择适合自己的饮食,并给予食谱和食物搭配的建议。此外,饮食教育还应注重饮 食习惯的养成,如规律饮食、少量多餐、减少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摄入等。 运动对糖尿病患者也非常重要。适度的有氧运动可以帮助患者控制体重、改善胰岛素敏感 性和调节血糖水平。健康教育应引导患者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和强度,并提供运动计 划和指导。此外,健康教育还应提醒患者注意运动期间的血糖监测和调整运动前后的饮食。 生活习惯对糖尿病控制也有很大的影响。健康教育应教会患者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睡 眠和心理健康等。此外,饮水和草药等中医治疗也是一些患者常用的辅助治疗方法。健康 教育应告知患者这些方法的适用范围和注意事项。 除了饮食、运动和生活习惯的相关知识,健康教育还应鼓励糖尿病患者参与糖尿病患者交 流与支持群体,增加对病情的认知和治疗的依从性。在与其他患者交流中,患者可以分享 自己的治疗经验,倾听他人的建议和经验,互相帮助和支持。 二、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糖尿病规范管理制度

糖尿病规范管理制度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有着重要影响。为了更好地管理糖尿病患者,提高其生活质量,制定一套规范的管理制度是必要的。本文将详细介绍糖尿病规范管理制度的内容和要求。 一、制度目的 糖尿病规范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糖尿病患者得到科学、全面、个体化的管理,促进疾病的控制和预防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管理范围 本制度适合于所有被诊断为糖尿病的患者,包括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 三、管理内容 1. 诊断和分级:制定明确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和分级方法,根据患者的血糖操纵情况和并发症的发展程度,将患者分为不同的管理级别。 2. 饮食管理:制定科学的饮食管理方案,包括饮食结构、饮食原则和饮食禁忌等内容,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饮食指导。 3. 运动管理:制定适宜的运动管理方案,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运动能力,提供个性化的运动指导,包括运动种类、运动强度和运动频率等。 4. 药物治疗:制定明确的药物治疗方案,包括药物的选择、使用方法和用药时间等,根据患者的血糖操纵情况和并发症的发展程度进行个体化的药物调整。 5. 血糖监测:制定规范的血糖监测方案,包括监测时间、监测频率和监测方法等,根据患者的血糖操纵情况进行个体化的监测指导。

6. 并发症筛查和管理:制定明确的并发症筛查和管理方案,包括眼底检查、肾 功能检查和神经系统检查等,及时发现并管理糖尿病相关的并发症。 7. 教育和培训:制定规范的教育和培训计划,包括糖尿病知识的普及、自我管 理技能的培养和心理支持等,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8. 随访和评估:制定规范的随访和评估计划,包括随访时间、随访内容和评估 指标等,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管理效果进行定期的随访和评估。 四、管理要求 1. 组织领导:建立糖尿病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任务,确保 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2. 专业团队:组建专业的糖尿病管理团队,包括内分泌科医生、营养师、护士 和心理咨询师等,提供全方位的管理服务。 3. 管理流程:制定明确的管理流程,包括患者的入组、管理计划的制定和执行、随访和评估等,确保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4. 管理记录:建立健全的管理记录系统,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管理计划、随 访记录和评估结果等,方便管理团队对患者的管理情况进行跟踪和评估。 5. 质量控制:建立质量控制机制,包括定期的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及时发现 和纠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管理质量。 6. 宣传推广:开展糖尿病管理的宣传推广活动,提高公众对糖尿病管理的认识 和重视程度,促进糖尿病管理工作的开展。 五、管理效果评估 定期对糖尿病管理工作进行效果评估,包括血糖操纵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和患 者满意度等指标的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管理工作进行调整和改进。

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一、服务对象 辖区内35岁及以上; 二、服务内容 一筛查 对工作中发现的2型糖尿病进行有针对性的,建议其每年至少1次空腹,并接受医务人员的健康指导; 二随访评估 对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提供4次免费空腹血糖,至少进行4次面对面随访; 1测量空腹血糖和,并是否存在危急情况,如出现血糖≥L或血糖≤L;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有或改变、呼气有烂样味、、、食欲减退、、、多饮、多尿、、有深大呼吸、潮红;持续性心动过速超过100次/分钟;超过39摄氏度或有其他的突发异常情况,如突然骤降、及哺乳期血糖高于正常等危险情况之一,或存在不能处理的其他疾病时,须在处理后紧急转诊;对于紧急转诊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在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2若不需紧急转诊,询问上次随访到此次随访期间的症状; 3测量,计算指数BMI,足背搏动; 4询问患者疾病情况和,包括心脑疾病、吸烟、饮酒、运动、主食摄入情况等;

5了解患者服药情况; 三分类干预 1对血糖满意空腹血糖值

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一、引言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全球范围内患病率不断上升。为了有效管理和控制糖尿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文制定了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二、糖尿病概述 糖尿病是一种由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作用障碍引起的代谢性疾病,特征为高血糖。长期高血糖可能导致多种器官损害,如肾脏、视网膜和心血管系统等。 三、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 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医学营养治疗:根据患者病情和营养需求,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建议控制总热量,减少高糖、高脂肪食物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物摄入。 2、运动疗法: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和运动习惯,制定适当的运动计划。适量的有氧运动有助于控制血糖,提高身体代谢水平。

3、药物治疗:遵循医嘱使用药物治疗,包括口服降糖药物和胰岛素。注意药物剂量、使用时间以及可能的不良反应。 4、自我监测:定期监测血糖水平,了解自身血糖控制情况。同时,关注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眼部病变、肾脏病变等。 5、疾病教育:接受糖尿病知识教育,了解疾病管理技巧,如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用药规范等。 6、心理支持:糖尿病管理过程中可能遇到各种问题,患者需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寻求心理支持。 四、照顾糖尿病患者 照顾糖尿病患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理解患者需求:了解患者的饮食偏好、生活方式和心理状况,尊重患者意愿。 2、沟通与交流: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解答患者疑问,提供必要的帮助。 3、督促按时服药:确保患者按时按量服用药物,提醒患者注意事项。 4、协助自我监测: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血糖监测设备,解读监测结果。 5、陪伴就医:陪伴患者定期就诊,协助患者与医生沟通,了解治疗

糖尿病管理工作规范标准

糖尿病管理工作规范标准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在全球范围内的患病率不断上升。为了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制定一套糖 尿病管理工作规范标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糖尿病的定义、分类,糖尿病管理的原则、内容和评价标准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糖尿病的定义与分类 糖尿病是指由于胰岛素分泌功能不足或组织对胰岛素抵抗导致的 血糖水平升高的一类慢性疾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及 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的最新分类标准,糖尿病可分为1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和特殊类型糖尿病。不同类型的糖尿病在管理 实践中需要采取不同的管理策略,因此制定标准应当充分考虑到这一点。 二、糖尿病管理的原则 1.个体化:制定的管理标准应当考虑到个体差异性,根据患者的 生理、心理、社会和经济状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2.综合性:糖尿病管理不仅仅是控制血糖水平,还应包括其他危 险因素的管理,如高血压、高血脂等。 3.持续性:糖尿病是一种终身疾病,管理工作需要长期进行,并 定期进行评估和调整。

4.团队合作:糖尿病管理需要由多学科的专业人员组成的团队共 同参与,包括内分泌科医生、营养师、心理医生、护士等。 三、糖尿病管理的内容 1.生活方式干预:包括合理膳食、体育锻炼、戒烟限酒等,通过 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来控制血糖水平。 2.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和危险因素,选择合适的 药物进行治疗。 3.定期随访:建立健全的随访制度,定期对患者进行复诊,并对 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和调整。 4.教育指导:向患者提供糖尿病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提高患 者自我管理的能力。 四、糖尿病管理的评价标准 1.血糖指标:根据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评估是否达到目标范围。 2.并发症发生率:通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糖尿病相关的并发症, 如心血管疾病、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等,来评估管理工作的效果。 3.生活质量:通过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如饮食习惯、睡眠质量、心理健康等,来判断管理工作的效果。 4.医疗费用:评估糖尿病管理所产生的医疗费用,以及其对患者 的经济负担情况。

糖尿病规范管理制度

糖尿病规范管理制度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为了更好地管理糖尿病患者,制定一套规范的管理制度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糖尿病规范管理制度的内容和要求。 一、制度目的 糖尿病规范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套科学、系统、规范的管理措施,帮 助患者控制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二、管理范围 糖尿病规范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被诊断为糖尿病的患者,包括1型糖尿病和2 型糖尿病患者。 三、管理内容 1. 糖尿病教育 为了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和掌握自我管理的能力,糖尿病教育是管理制度 的基础。教育内容包括糖尿病的病因、病理生理、病情监测、饮食控制、药物治疗、运动锻炼、并发症预防等方面的知识。 2. 血糖监测 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血糖监测,掌握自己的血糖水平。监测频率 和方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但一般建议每天监测血糖水平。 3. 饮食控制

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计划对于糖尿病患者非常重要。管理制度要求患者遵循低脂、低糖、高纤维的饮食原则,合理摄入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控制总热量摄入,避免过度饮食和暴饮暴食。 4. 运动锻炼 适量的运动可以帮助患者控制血糖水平,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管理制度要求患者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并进行适当的力量训练。 5. 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医生会开具适当的药物治疗方案。管理制度要求患者按时按量服药,并定期复诊,调整药物剂量和方案。 6. 并发症预防 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多种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等。管理制度要求患者定期进行相关检查,如心电图、眼底检查、神经功能检查等,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并发症。 7. 心理支持 糖尿病患者常常面临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心理压力,管理制度要求提供心理支持和咨询服务,帮助患者应对情绪波动和心理困扰。 四、管理要求 1. 医生责任 医生是糖尿病患者管理的核心,需要负责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监测患者的病情、指导患者的自我管理、定期复诊等。 2. 患者责任

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

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 第一部分服务要求 一、开展2型糖尿病(以下简称糖尿病)中医健康管理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应当具备糖尿病中医健康管理所需的基本设备和条件. 二、从事糖尿病中医健康管理工作的人员应为接受过糖尿病中医保健知识与技术培训的中医类别医师或临床类别医师. 三、按照社区有关糖尿病管理规范对患者进行健康管理。在糖尿病慢病管理的基础上联合中医保健治疗,每年中医健康管理不少于1次,有中医内容的随访不少于1次。 四、要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使更多的糖尿病患者愿意接受服务. 五、每次服务后及时记录相关信息,纳入居民健康档案。 第二部分管理程序 根据各试点地区实际情况,各地区可结合糖尿病病患者健康管理的时间要求,每年至少1次中医健康指导和1次有中医内容的随访,主要内容为: 一、运用中医四诊合参方法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证候辨识; 二、对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调养、起居活动等指导,传授四季养生、穴位按摩、足浴等适宜居民自行操作的中医技术; 三、对不同证型的糖尿病患者有针对性地提供中医干预方案或给予转诊建议;

四、记录在居民健康档案中。 以下为糖尿病患者中医服务的基本流程。糖尿病患者中医健康管理服务流程 第三部分2型糖尿病日常中医保健方法 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而引起的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的一种全身性疾病,属中医学消渴范畴。中医药在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形成了从整体认识疾病、综合防治和个体化治疗的优势,通过合理运用中成药、中药饮片,配合中医饮食调养、运动治疗、非药物防治技术,可以改善临床症状、减轻西药副作用、提高生活质量,有效防治并发症。一、常见中医辨证食疗推荐方饮食养生法对防治消渴病尤为重要。糖尿病的发生和饮食有关,饮食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治疗的效果。历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也总结出不少药膳验方。具体应用应该在辨体质、辨病、辨证的基础上,合理选用. (一)阴虚燥热证 证见烦渴多饮,随饮随喝,咽干舌燥,多食善饥,溲赤便秘,舌红少津苔黄,脉滑数或弦数.食疗应以养阴消渴饮为基础。 食疗药膳方为: 1.玉粉杞子蛋:天花粉、枸杞、玉竹煎水,沥出,打入鸡蛋,蒸。2.杞蓣粥:山药、枸杞适量,加粳米,煮粥。 3.三豆饮:绿豆、黑豆、赤小,煎汤服用。 4.乌梅生津茶:乌梅、麦冬,泡水当茶饮。

社区高血压糖尿病规范化管理规范

高血压、糖尿病防治小区管理工作规范 (望京小区卫生服务中心) 高血压 一、高血压旳小区筛查 1、健康档案 2、体检:体检发现高血压病人 3、门诊就诊 4、其他途径旳机会性筛查 高血压旳分层管理 根据高血压病人目前旳血压水平和危险分层将管理旳人群分为三层,每层病人旳管理措施和管理强度不一样。 强化管理对象:目前血压水平>=140/90和危险分层为高危及很高危旳病人 中度管理对象:目前血压水平>=140/90旳其他高血压病人 一般管理对象:目前血压水平<140/90旳高血压病人 二、随访与管理:(表一) 三、高血压转诊指征 (一)转出(指由小区服务机构转至综合医院) 1、初诊高血压转出指征: (1)合并严重旳临床状况或靶器官旳损害 (2)患者年龄不不小于30岁且血压水平达3级 (3)怀疑继发性高血压旳患者 (4)妊娠和哺乳期妇女 (5)也许有“白大衣高血压”旳存在,需明确诊断者 (6)因诊断需要到上级医院深入检查。 2、随诊高血压转出指征: (1)按治疗方案用药2-3个月,血压仍不能达标; (2)血压控制平稳旳患者,再度出现血压升高并难以控制者;

(3)血压波动较大,临床处理有困难者; (4)随访过程中发现新旳严重临床状况或靶器官损害; (5)患者服降压药后出现不能解释或难以处理旳不良反应或合并症。 (二)转入(指由综合医院转至小区卫生服务机构) 1、高血压旳诊断已明确; 2、治疗方案已确定; 3、血压及伴随临床状况已控制稳定。 四、高血压小区管理旳评价指标 1、高血压管理覆盖率 是指小区卫生服务机构登记管理旳高血压患者人数在辖区高血压患并总人数旳比例 计算公式:管理覆盖率=登记管理旳高血压人数/辖区高血压总人数×100% 辖区高血压患并总人数为辖区内15岁以上人口数乘以本市(地区)高血压患病率。 2、高血压规范管理率 是指实行分级规范管理旳高血压患者(到达表1分层随访和管理规定)人数占年初登记管理旳高血压患者人数旳比例 计算公式:规范管理率=规范管理旳高血压人数/年初登记管理旳高血压人数×100% 3、血压控制率 指规范管理旳高血压患者中个体评估等级为“优良”和“尚可”旳高血压患病人数占规范管理人数旳比例。 注:“优良”即整年有四分之三以上时间(>9个月)血压记录在140/90mmHg如下。 “尚可”即整年有二分之一以上时间(>6个月)血压记录在140/90mmHg如下。 计算公式:血压控制率=(血压控制“优良”人数+血压控制“尚可”人数)/规范管理人数×100% 4、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 指小区居民中理解高血压防治知识旳比例。 计算公式: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被调查小区居民中高血压防治知识对旳人数/被调查居民总数×100% 糖尿病 一、糖尿病旳筛查 (一)筛查对象 高危人群界定原则:年龄≥40岁;超重及肥胖:体重指数≥24kg/m2和/或腰围:男≥90cm、女≥80cm;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双亲或同胞中有糖尿病患者);以往有糖耐量受损(IGT)或空腹血糖受损(TFG)者;血脂异常者;有妊娠糖尿病史或曾有分娩巨大儿(出生体重≥4kg)者。 (二)筛查措施: 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 二、糖尿病危险度评级,管理分层原则 根据糖尿病患者目前血糖控制状况将管理旳人群分为三层,每层病人旳管理措施和强度不一样。 1、血糖控制不佳组:包括血糖控制较差旳患者,指根据《糖尿病血糖控制目旳》(亚洲一太平洋地区 2 型糖尿病政策组),整年血糖控制在“理想”和“一般”水平旳时间少于四分之三旳患者,每月进行一次随访管理

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一、服务对象 辖区内 35 岁及以上。 二、服务内容 (一)筛查 对工作中发现的 2 型糖尿病进行有针对性的,建议其每年起码 1 次空腹,并接受医务人员的健康指导。 (二)随访评估 对确诊的 2 型糖尿病患者,每年供给 4 次免费空肚血糖,起码进行4 次当面随访。 (1)丈量空肚血糖和,并能否存在紧急状况,如出现血糖≥L或血糖≤L;缩短压≥180mmHg 和 /或舒张压≥110mmHg;有或改变、呼气有烂样味、、、食欲减退、、、多饮、多尿、、有深大喊吸、潮红;连续性心动过速(超出 100次/分钟);超出 39 摄氏度或有其余的突发异样状况,如忽然骤降、及哺乳 期血糖高于正常等危险状况之一,或存在不可以办理的其余疾病时,须在办理 后紧迫转诊。关于紧迫转诊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 中心(站)应在 2 周内主动随访转诊状况。 (2)若不需紧迫转诊,咨询上一次随访到此次随访时期的症状。 (3)丈量,计算指数( BMI ),足背搏动。 (4)咨询患者疾病状况和,包含心脑疾病、抽烟、喝酒、运动、主食 摄取状况等。 (5)认识患者服药状况。

(三)分类干涉 (1)对血糖满意(空肚血糖值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