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版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每周一诗《9、游山西村(宋)陆游》

合集下载

游山西村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 鸡豚。 鸡豚。
诗的头两句, 诗的头两句,用“莫笑”和“足鸡豚” 莫笑” 足鸡豚” 这些亲切的词语, 这些亲切的词语,表现了村民待客忠厚真挚 的情态。 的情态。
山重水复疑无路,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 一村。 一村。
诗的第三、四两句对山村风光的描绘, 诗的第三、四两句对山村风光的描绘,是 历来为人称颁的名句。第三句中的“ 历来为人称颁的名句。第三句中的“重”、 二字同义,再和“ 字一起, “复”二字同义,再和“疑”字一起,写出 了山水重叠回环令人迷惑的景象; 了山水重叠回环令人迷惑的景象;第四句中 相互陪衬,再和“ 的“暗”、“明”相互陪衬,再和“又”字 一起,描绘出绿树荫荫、鲜花灼灼,令人惊 一起,描绘出绿树荫荫、鲜花灼灼, 喜的景象。 喜的景象。
山重水复疑无路
注释 山重水复:一座座山、一道道水重重叠叠。 ①山重水复:一座座山、一道道水重重叠叠。
译文 山峦重重叠叠, 山峦重重叠叠,清碧的山泉在曲折的溪流中汩 汩穿行, (gǔ)汩穿行,仿佛已经无路可走了 汩穿行
柳暗花明又一村
注释 柳暗花明:柳色深绿,花色红艳。 ①柳暗花明:柳色深绿,花色红艳。
这首诗是蛰居山阴老家农村时所作。生动 地描画出一幅色彩明丽的农村风光,对淳朴 的农村生活习俗,流溢着喜悦、挚爱的感情。 诗人陶醉于在山野风光和农村的人情里,表 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恋恋不舍的感情。
返回
卜算子·咏梅 卜算子 咏梅 南宋) (南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 自愁, 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 自愁, 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六(5)班 谭达生 雷蕾

小学四年级诗词《游山西村》阅读(精选范文)

小学四年级诗词《游山西村》阅读(精选范文)

小学四年级诗词《游山西村》阅读(精选范文)【宋代】游山西村宋代: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译文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浑浊不醇厚,丰收的年景农家待客菜肴非常丰盛。

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忽然柳绿花艳间又出现一个山村。

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布衣素冠,淳朴的古代风俗依旧保留。

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

注释腊酒:腊月里酿造的酒。

足鸡豚(tún):意思是准备了丰盛的菜肴。

足:足够,丰盛。

豚,小猪,诗中代指猪肉。

山重水复:一座座山、一道道水重重叠叠。

柳暗花明:柳色深绿,花色红艳。

箫鼓:吹箫打鼓。

春社:古代把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做为春社日,拜祭社公(土地神)和五谷神,祈求丰收。

古风存:保留着淳朴古代风俗。

若许:如果这样。

闲乘月:有空闲时趁着月光前来。

无时:没有一定的时间,即随时。

叩(kòu)门:敲门。

赏析这首一首纪游抒情诗,是陆游的名篇之一。

前三联主要写了外界情景,并和自己的情感相融。

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

“足鸡豚”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

“莫笑”二字,道出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

颔联写山间水畔的景色,写景中寓含哲理,千百年来广泛被人引用。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如此流畅绚丽、开朗明快的诗句,仿佛可以看到诗人在青翠可掬的山峦间漫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溪流中汩汩穿行,草木愈见浓茂,蜿蜒的山径也愈益依稀难认。

正在迷惘之际,突然看见前面花明柳暗,几间农家茅舍,隐现于花木扶疏之间,诗人顿觉豁然开朗。

其喜形于色的兴奋之状,可以想见。

当然这种境界前人也有描摹,这两句却格外委婉别致。

读过此联后,人们会感到,在人生某种境遇中,与诗句所写有着惊人的契合之处,因而更觉亲切。

这里描写的是诗人置身山阴道上,信步而行,疑若无路,忽又开朗的情景,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

《游山西村》原文及翻译赏析

《游山西村》原文及翻译赏析

《游山西村》原文及翻译赏析《游山西村》原文及翻译赏析1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赏析这是一首纪游抒情诗,抒写江南农村日常生活,诗人紧扣诗题“游”字,但又不具体描写游村的过程,而是剪取游村的见闻,来体现不尽之游兴。

全诗首写诗人出游到农家,次写村外之景物,复写村中之情事,末写频来夜游。

所写虽各有侧重,但以游村贯穿,并把秀丽的山村自然风光与淳朴的村民习俗和谐地统一在完整的画面上,构成了优美的意境和恬淡、隽永的格调。

此诗题材比较普通,但立意新巧,手法白描,不用辞藻涂抹,而自然成趣。

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

“足鸡豚”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

“莫笑”二字,道出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

颔联写山间水畔的景色,写景中寓含哲理,千百年来广泛被人引用。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如此流畅绚丽、开朗明快的诗句,仿佛可以看到诗人在青翠可掬的山峦间漫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溪流中汩汩穿行,草木愈见浓茂,蜿蜒的山径也愈益依稀难认。

正在迷惘之际,突然看见前面花明柳暗,几间农家茅舍,隐现于花木扶疏之间,诗人顿觉豁然开朗。

其喜形于色的兴奋之状,可以想见。

当然这种境界前人也有描摹,这两句却格外委婉别致。

读过此联后,人们会感到,在人生某种境遇中,与诗句所写有着惊人的契合之处,因而更觉亲切。

这里描写的是诗人置身山阴道上,信步而行,疑若无路,忽又开朗的情景,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

于是这两句诗就越出了自然景色描写的范围,而具有很强的艺术生命力。

颈联则由自然入人事,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

读者不难体味出诗人所要表达的热爱传统文化的深情。

“社”为土地神。

春社,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

农家祭社祈年,满着丰收的期待。

节日________与《周礼》。

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也说:“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

陆游古诗《游山西村》

陆游古诗《游山西村》

陆游古诗《游山西村》《游山西村》是的作品。

这是一首纪游抒,抒写江南农村日常生活,诗人紧扣诗题“游”字,但又不具体描写游村的过程,而是剪取游村的见闻,来体现不尽之游兴。

以下是小编分享的陆游《游山西村》,欢迎大家阅读!《游山西村》作者是宋朝家陆游。

其古诗全文如下: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仗无时夜扣门。

【前言】《游山西村》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

这是一首纪游抒情诗,抒写江南农村日常生活,诗人紧扣诗题“游”字,但又不具体描写游村的过程,而是剪取游村的见闻,来体现不尽之游兴。

全诗首写诗人出游到农家,次写村外之景物,复写村中之情事,末写频来夜游。

所写虽各有侧重,但以游村贯穿,并把秀丽的山村自然风光与淳朴的村民习俗和谐地统一在完整的画面上,构成了优美的意境和恬淡、隽永的格调。

此诗题材比较普通,但立意新巧,手法白描,不用辞藻涂抹,而自然成趣。

【注释】⑴腊酒:腊月里酿造的酒。

⑵足鸡豚(tún):意思是准备了丰盛的菜肴。

足:足够,丰盛。

豚,小猪,诗中代指猪肉。

⑶山重水复:一座座山、一道道水重重叠叠。

⑷柳暗花明:柳色深绿,花色红艳。

⑸箫鼓:吹箫打鼓。

春社:古代把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做为春社日,拜祭社公(土地神)和五谷神,祈求丰收。

⑹古风存:保留着淳朴古代风俗。

⑺若许:如果这样。

闲乘月:有空闲时趁着月光前来。

⑻无时:没有一定的时间,即随时。

叩(kòu)门:敲门。

【翻译】不要笑话农家腊月做的酒浑浊,丰收之年有丰足的佳肴款待客人。

一重重山,一道道水,怀疑会有无路可行的时候,忽然看见柳色暗绿,花色明丽,又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

你吹着箫,我击着鼓,结队喜庆,春社祭日已经临近,布做成的衣衫,最普通的'帽,简朴的古风仍然存在。

从今日起,如果可以乘着月光闲游,我这白发老翁也要随夜乘兴,拄着拐杖,敲开农家朋友的柴门。

【鉴赏】这首一首纪游抒情诗,是陆游的名篇之一。

陆游《游山西村》的原文[推荐五篇]

陆游《游山西村》的原文[推荐五篇]

陆游《游山西村》的原文[推荐五篇]第一篇:陆游《游山西村》的原文陆游《游山西村》的原文《游山西村》是宋代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纪游抒情诗。

此诗抒写江南农村日常生活,诗人紧扣诗题“游”字,但又不具体描写游村的过程,而是剪取游村的见闻,来体现不尽之游兴。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陆游《游山西村》的原文,希望能帮到大家。

陆游《游山西村》的原文1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注释赏析】说明这首诗是诗人闲居家乡游览山西村后写的。

全诗生活气息很浓,生动而概括地描绘了当地的秀丽风光和热闹的节日气象,赞美了农民淳朴好客的品格,表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向往。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两句,富于哲理,耐人寻味,经常被引用来说明事情在看来似乎无法进行、困难重重时,忽然有了转机的境况,为历来传诵的名句。

注释:①、山西村:地名,在今浙江绍兴鉴(j iàn)湖附近。

②、农家:农村里的人家,指农民。

腊(là)酒:腊月(农历十二M 月)亦即冬天酿造的.酒。

浑(hún):混浊。

浑酒质量比清酒差。

③、鸡豚(tún):指鸡肉和猪肉。

豚:小猪。

足鸡豚:形容招待客人的菜很丰盛。

④、山重水复:山岭重叠,溪水曲折。

⑤、柳暗花明:柳树茂密成荫,显得阴暗;山花鲜艳耀目,色彩明亮。

⑥、萧(xiāo)鼓:指吹打乐器发出的声音。

春社:古代立春后祭拜土地神和五谷神的日子,叫春社。

⑦、衣冠(guān官):衣服和帽子。

简朴(pǔ):简单朴素。

古风:古代风俗。

⑧、若许:如果客许。

闲乘月:趁着月光明亮的晚上出外闲游。

⑨、拄(zhǔ)杖:拄着拐杖。

无时:随时。

夜扣(kòu)门:晚上来敲门作客。

叩:敲陆游《游山西村》的原文2《游山西村》原文莫笑农家腊酒浑⑴,丰年留客足鸡豚⑵。

山重水复疑无路⑶,柳暗花明又一村⑷。

陆游《游山西村》阅读答案及全诗译文赏析

陆游《游山西村》阅读答案及全诗译文赏析

陆游《游山西村》阅读答案及全诗译文赏析陆游《游山西村》阅读答案及全诗译文赏析游山西村南宋·陆游【原文】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注释】⑴腊酒:腊月里酿造的酒。

⑵足鸡豚(tún):意思是准备了丰盛的菜肴。

足:足够,丰盛。

豚,小猪,诗中代指猪肉。

⑶山重水复:一座座山、一道道水重重叠叠。

⑷柳暗花明:柳色深绿,花色红艳。

⑸箫鼓:吹箫打鼓。

春社:古代把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做为春社日,拜祭社公(土地神)和五谷神,祈求丰收。

⑹古风存:保留着淳朴古代风俗。

⑺若许:如果这样。

闲乘月:有空闲时趁着月光前来。

⑻无时:没有一定的时间,就等于随时。

叩(ku)门:敲门。

【译文】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屿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繁。

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

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

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

相关试题及答案一:1、请找出诗中赞赏村民热情好客的句子: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一名句为什么千百年来被人们广泛引用?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联写景中蕴含哲理,耐人咀嚼。

请简要分析。

4、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5、古典诗词讲究炼字,首联中的“足”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6、颔联描写了怎样的情景?在现实生活中有何意义?7、请概括诗人游山西村时的所见所闻。

8、“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广为流传的佳句,你认为人们会在什么情况下引用?为什么?答案:1、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2、示例一:“这句诗表现作者正担心无路可行时忽然见到一村庄的惊喜,表达了人们应在困难中看到希望,前后句先抑后扬,更突出在困难中见到转机的希望,也教育后人不怕困难,勇于战胜困难。

2023年《游山西村》原文及翻译赏析

2023年《游山西村》原文及翻译赏析

2023年《游山西村》原文及翻译赏析2023年《游山西村》原文及翻译赏析1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赏析这是一首纪游抒情诗,抒写江南农村日常生活,诗人紧扣诗题“游”字,但又不具体描写游村的过程,而是剪取游村的见闻,来体现不尽之游兴。

全诗首写诗人出游到农家,次写村外之景物,复写村中之情事,末写频来夜游。

所写虽各有侧重,但以游村贯穿,并把秀丽的山村自然风光与淳朴的村民习俗和谐地统一在完整的画面上,构成了优美的意境和恬淡、隽永的格调。

此诗题材比较普通,但立意新巧,手法白描,不用辞藻涂抹,而自然成趣。

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

“足鸡豚”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

“莫笑”二字,道出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

颔联写山间水畔的景色,写景中寓含哲理,千百年来广泛被人引用。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如此流畅绚丽、开朗明快的诗句,仿佛可以看到诗人在青翠可掬的山峦间漫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溪流中汩汩穿行,草木愈见浓茂,蜿蜒的山径也愈益依稀难认。

正在迷惘之际,突然看见前面花明柳暗,几间农家茅舍,隐现于花木扶疏之间,诗人顿觉豁然开朗。

其喜形于色的兴奋之状,可以想见。

当然这种境界前人也有描摹,这两句却格外委婉别致。

读过此联后,人们会感到,在人生某种境遇中,与诗句所写有着惊人的契合之处,因而更觉亲切。

这里描写的是诗人置身山阴道上,信步而行,疑若无路,忽又开朗的情景,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

于是这两句诗就越出了自然景色描写的范围,而具有很强的艺术生命力。

颈联则由自然入人事,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

读者不难体味出诗人所要表达的热爱传统文化的深情。

“社”为土地神。

春社,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

农家祭社祈年,满着丰收的期待。

节日________与《周礼》。

《陆游游山西村》诗歌鉴赏答案及译文

《陆游游山西村》诗歌鉴赏答案及译文

《陆游游山西村》诗歌鉴赏答案及译文陆游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作者及背景简介:爱国诗人陆游在政治斗争中,屡受统治集团投降派的排挤打击,但他坚持抗金主张,始终不渝。

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陆游由于支持张俊北伐失败被罢官还乡。

居山阴(今绍兴)镜湖之三山村。

这道诗作于次年春。

诗中生动地描写了农村淳朴的习俗和美丽的自然风光,表现出作者对农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理解诗的意境:1、“莫笑农家腊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写农家热情、淳朴、热情好客,以丰馔款待客人的情况。

“足鸡豚”,形容菜肴很丰盛。

“足”,“足够”。

“豚”,小猪,这里泛指猪。

2、“山重水复疑无踟,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一联描绘了山水复杂的美丽风光,表现了游者的惊喜和豪兴。

这两句写的是眼前景,述的是真实感受。

重重叠叠的山岭,弯弯曲曲的流水,远远望去好象前面已经无路可通了,可是,走到近前,在垂柳掩映、山花烂漫的地方,突然又出现了一带村庄。

两句后来常用以形容陷入困境,忽又绝处逢生的情境。

它给人以坚持不懈的启示,引导人们从一个狭小的圈子奔向一个开阔、明朗、优美的崭新天地,所以被人们传诵不衰。

3、“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前一联写村外风光,这一联转为写村中所见所闻。

春社日将临,农民要祭祀土地神以祈丰年,击鼓弄箫、载歌载舞,热闹异常;农家的穿载简洁朴素,还保留着古代的风俗习尚。

这二句勾勒出一幅纯真明快的农村风俗画。

4、“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意思是说,从今以后,假如你们允许我在空闲的时候趁着晚上的月色前来访问的话,那么,我会随时在夜间拄着杖叩启你们的家门的。

这里,不仅说明了陆游与当地农民相处得多么融洽,也充分表露了诗人对山西村和山西农民无限喜爱的真挚情感。

练习题:1、用诗句填空。

(1)、本诗中写出丰收的年景和农民热情好客的一句是: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沪版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每周一诗
9、游山西村(陆游)
游山西村(宋)陆游
• • • • 莫笑农家腊酒浑⑴,丰年留客足鸡豚⑵。 山重水复疑无路⑶,柳暗花明又一村⑷。 箫鼓追随春社近⑸,衣冠简朴古风存⑹。 从今若许里酿造的酒。 • ⑵足鸡豚(tú n):意思是准备了丰盛的菜肴。足:足够,丰盛。豚, 小猪,诗中代指猪肉。 • ⑶山重水复:一座座山、一道道水重重叠叠。 • ⑷柳暗花明:柳色深绿,花色红艳。 • ⑸箫鼓:吹箫打鼓。春社:古代把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做为春社日,拜 祭社公(土地神)和五谷神,祈求丰收。 • ⑹古风:有古人之风度也。《唐书· 王仲舒传》:“穆宗常言仲舒之 文有古风。”杜甫《吾宗》诗:“吾宗老孙子,质朴古人风。”古风 存:保留着淳朴古代风俗。 • ⑺若许:如果这样。闲乘月:有空闲时趁着月光前来。 • ⑻无时:没有一定的时间,即随时。叩(kòu)门:敲门。
本诗主旨
• 表达了作者对山村生活的喜爱。
• 这首诗描写了丰收之年,农村欢乐的 气氛,赞扬了农家人热情好客的品质, 表达了诗人对山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并且告诉我们:困境中往往蕴含着希 望,我们只要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就 会有成功的希望。
蕴含哲理的诗句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蕴含生活哲理,比喻困境中往往蕴含着希 望。
译文
• 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 收的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繁。 • 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 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 • 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村民 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 • 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 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
作者简介
陆游(1125—1210),宋代爱国诗人、词人。字 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他 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在生 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 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存诗 9300多首,是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其诗在 思想上、艺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词作数量不如 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 义精神。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 唐书》、《老学庵笔记》、《放翁词》、《渭南 词》等数十个文集传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