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0首古诗及解释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古诗三首:寒食、迢迢牵牛星、十五夜望月》译文翻译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古诗三首:寒食、迢迢牵牛星、十五夜望月》译文翻译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寒食、迢迢牵牛星、十五夜望月》的译文如下:
《寒食》译文
春天的京城到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御柳。

傍晚汉宫传送蜡烛赏赐王侯近臣,袅袅的轻烟飘散到天子宠臣的家中。

《迢迢牵牛星》译文
那遥远而亮洁的牵牛星,那皎洁而遥远的织女星。

织女正摆动柔长洁白的双手,织布机札札不停地响个不停。

因为相思而整天也织不出什么花样,她哭泣的泪水零落如雨。

只隔了道清清浅浅的银河,他俩相界离也没有多远。

相隔在清清浅浅的银河两边,含情脉脉相视无言地痴痴凝望。

《十五夜望月》译文
庭院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鹊鸦,秋露点点无声打湿了院中桂花。

今夜明月当空世间人人都仰望,不知道这秋日情思可落到谁家?
这些古诗的翻译尽可能地保留了原诗的意境和情感,同时也考虑了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性,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些古诗。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古诗+课文汇总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古诗+课文汇总

人教版6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古诗+课文汇总要求背诵默写的重点课文:第1课《文言文两则》。

第2课《匆匆》。

第12课《为人民服务》。

第18课《跨越百年的美丽》。

14首古诗词:《元日》王安石【宋】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皮日休【唐】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七步诗》曹植【三国.魏】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鸟鸣涧》王维【唐】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江畔独步寻花》杜甫【唐】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石灰吟》于谦【明】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竹石》郑燮【清】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唐】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己亥杂诗》龚自珍【清】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浣溪沙》苏轼【宋】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宋】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墨梅》王冕【元】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浪淘沙》刘禹锡【唐】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日积月累:第一单元1、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的原文及译文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的原文及译文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的原文及译文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第3课是《古诗三首》。

分别包括《寒食》《迢迢牵牛星》及《十五夜望月》三首古诗,整体表现了古人在特定时节的内心活动与思想感悟。

下边按整理分享三首古诗的原文与译文。

寒食
[唐]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译文】
暮春的长安城,时时有落红,处处伴飞花。

寒食节这天东风佛面,城里的柳枝随风飘斜。

夕阳西照下的汉宫,开始递送御赐的蜡烛。

那袅袅的轻烟,弥散在王侯将相家的上空。

迢迢牵牛星
选自《古十九首》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译文】
在那遥远的美丽星空,有两颗闪烁的星星分别代表牛郎和织女。

织女那细长而白皙的手,曾经毫无心思机械地摆弄着机杼。

一整天也没织成一段布,伤心的眼泪零落如凄楚的雨。

这银河看起来又清又浅,那神秘的两岸到底相隔几许?仅仅一条清澈透亮的银河,让两人只能凝望却无法言语。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译文】
中秋的庭院地上月光如洗,寂静的树上栖息着几只乌鸦。

清凉的秋露点点无声无息,悄然打湿了香浸满院的桂花。

今夜皓月当空,引得那世间多少人深情遥望。

不知道这秋夜缠绵的情思所承载着的千般愁绪,又要降临到谁家。

小学语文1-6年级古诗词大全人教版(带译文打印版)

小学语文1-6年级古诗词大全人教版(带译文打印版)

小学语文1-6年级古诗词大全人教版(带译文打印版)上册:《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下册:《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村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扬柳醉青烟。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小池》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学二年级】上册:《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回乡偶书》唐贺知章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赠汪伦》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下册:《草》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宿新市徐公店》南宋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绝句》唐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小学三年级】上册:《夜书所见》【宋】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①萧萧:风声。

②挑:捉。

③促织:俗称蟋蟀。

④篱落:篱笆。

)译文: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九月九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①九月九日:即重阳节。

古人有重阳登高、佩带茱萸、饮菊花酒的习俗。

②山东:指华山以东。

③茱萸:一种有浓烈香气的植物。

)译文:独自个漂泊在外作他乡之客,每逢到佳节时倍加思念亲人。

统编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诵读

统编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诵读

早春呈水 部张十八 员外
看早春 赞早春
春雨:雨润如酥 惊喜
草色:遥看近无 好:最是春好处
对比 绝胜:烟柳满皇都
喜爱 赞美
5 江上渔者 宋 •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诗意:江上来来往往的人们,只喜爱 鲈鱼的味道鲜美。看看那些可怜的渔人吧, 正驾着像树叶一样的小船在大风大浪里上 下颠簸,飘摇不定。
惜春
最脍炙人口的诗, 最唯美动人的词, 最感人至深的情! 这都是上下五千年 智慧的沉淀和岁月酿制的精华! 相信你课后可以积累的更多!
部编版
赏析:这首小诗写诗人春日游园观花的所 见所感,写得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头两句 写得很幽默风趣将主人不在家,故意说成主人 有意拒客,为下文做铺垫。后两句诗形象鲜明, 构思奇特,景中寓理,揭示了一切新生的美好 的事物是封锁不住、禁锢不了的,它必能冲破 任何束缚,蓬勃发展的道理。
结构图解
游园不值
叙事 抒情
诗意:回想当初出征 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 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 满天飞。道路泥泞难行走, 又渴又饥真劳累。满心伤 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 会!
赏析:主要写一位远征战士归来,在回乡途中, 抚今追昔,表达了从军将士思归的情怀。“杨柳依 依、雨雪霏霏”对比出征时和归返时的不同情景, 表明军旅生活的漫长。“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写出了眼前的困境,加深了他的忧伤。最后两句悲 叹,表现了人们对战争的厌恶和反感。
诗意:京城的街道上空丝雨纷纷, 它像酥油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 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 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远胜过绿柳 满城的暮春。
赏析:这首小诗,诗人只运用简朴 的文字,就常见的“小雨”和“草色”, 描绘出了早春的独特景色。刻画细腻, 造句优美,构思新颖,给人一种早春时 节湿润、舒适和清新之美感。表达作者 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最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0课《古诗三首》教学课件

最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0课《古诗三首》教学课件
不畏艰难、坚贞不 屈的高尚品质
都是咏物诗, 借助事物, 表达人生志 向
《竹石》
竹子
刚正不阿、铁骨铮 托物言志 铮
结构梳理
咬定——青山

立根——破岩

千磨万击——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刚正不阿 铁骨铮铮
主题概括
《竹石》中的竹子其实是诗人高尚人格 的 写照,诗人借竹子 坚韧 的傲气表达自己的刚正 不阿、 铁骨铮铮 。
拓展延伸
赏牡丹
[唐]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 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
青松
陈毅
大雪压青松, 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 待到雪化时。
学写字
luò

点击生字,观看生字视频
chuí záo
锤凿
fén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chuí
要注意右半部分四 个横的长短分布情况, 四个横之间的间隙要匀 称。
坚强有力
想象画面
想象竹子面对恶劣环境的画面,并说说你的感受。
岩石中生长 的竹子具有不屈 不挠的精神。
资料
郑燮出身寒士子家庭,幼年丧母。乾隆七年出任山 东范县知县,一年后调任潍县,十三年,乾隆皇帝弘历 东巡至泰山,封他为书画史,十八年因饥荒为民请愿得 罪大吏而被罢官。郑燮为政有干才,痛恨官场腐败作风, 同情底层百姓。他许多奉公为民的措施,触犯了豪绅富 户和腐朽官吏的利益,被诬罢职。他性格旷达,不拘小 节,喜高谈阔论,臧否人物,当时即被人称为“狂”和 “怪”。罢官后居扬州,以卖画为生。
A. yān B. yàn
1. 成群的燕. ( B )子在燕. ( A )山附近的低空飞行。
A. jìng B. jìn

六年级下册,所有古诗人教版语文

六年级下册,所有古诗人教版语文

六年级下册,所有古诗人教版语文1. 原文。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2. 解析。

- 首句“春城无处不飞花”,“春城”就是春天的长安城。

哇,这一句就像给我们展开了一幅超级美的画卷呢。

春天到了,长安城里到处都飞舞着落花,那画面感超强,就好像整个城市都被花的精灵给占领了。

- “寒食东风御柳斜”,寒食节的时候,东风一吹,皇宫里的柳树都随风倾斜。

这里提到“御柳”,就是皇宫里的柳树,感觉很有皇家的那种高贵气息哦。

- 然后“日暮汉宫传蜡烛”,到了傍晚的时候,皇宫里开始传蜡烛了。

寒食节本来是禁火的,但是呢,皇宫里却有特权,可以传蜡烛点火。

- 最后“轻烟散入五侯家”,那些蜡烛的轻烟就飘进了五侯的家里。

这里的“五侯”是指受到皇帝宠信的权贵。

这首诗表面上是写寒食节的景象,其实是在讽刺当时的权贵特权阶层呢。

1. 原文。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2. 赏析。

- 诗一开头“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就把我们的目光拉到了遥远的银河边。

牵牛星远远地在那儿,河汉女(也就是织女星)呢,洁白明亮。

这就像在讲一个超级浪漫又有点小忧伤的故事的开头。

-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织女伸出她纤细洁白的手,摆弄着织布机,发出札札的声音。

想象一下,织女在银河那边辛勤地织布,那画面还挺美的呢。

- 可是“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她忙了一整天,却织不出布来,为啥呢?因为她心里想着牛郎呢,思念得泪水像雨一样落下来。

这就很感人啦,把织女的那种思念之情描写得超级细腻。

-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银河看起来又清澈又浅,他们俩距离好像也没多远啊。

这里就有一种无奈,明明看起来距离不远,却不能在一起。

- 最后“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他们就隔着这么一条银河,含情脉脉地却不能说话。

这简直是把那种思念和无奈写到极致了,就像两个相爱的人近在咫尺却不能相拥,让人心里怪难受的。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 小学必背古诗75首原文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 小学必背古诗75首原文

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新课标)1 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2 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 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4 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5 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6 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7 回乡偶书(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8 凉州词(唐)王之焕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9 登鹳雀楼(唐)王之焕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0 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1 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2 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3 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4 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5 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7 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8 古朗月行(节选)(唐)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19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七步诗【三国·魏】曹植译文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过后,留下豆汁来做成羹,把豆渣压干做成豆豉。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豆茎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里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你我本来是同条根上生出来的,你又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我呢?词语注释:1、漉:过滤。

2、鼓:豆豉,煮熟的一种豆制品,可用来调味。

3、萁:豆茎。

4、釜:古代一种煮食器。

5、煎:一种烹饪方法。

寓意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残害弟弟,表现了作者对兄弟相逼,骨肉相残不满与厌恶。

[赏析] 前两句描述了燃萁煮豆这一日常生活现象。

后一句集中抒发了曹植内心的悲愤,他显然是在质问曹丕:我与你本是同胞兄弟,为什么要如此苦苦相逼?2鸟鸣涧(五言绝句)【唐】王维人闲桂花落:在这个寂静没有人声的地方,芬芳的桂花轻轻飘落在地上。

夜静春山空:静静的夜晚,使这春天的山林更加空寂。

月出惊山鸟:月亮升起,惊动了正在树丛栖息的山鸟。

时鸣春涧中:它们清脆的叫声在空旷的山涧中传响。

[词语注释] 1. 涧:夹在两山间的流水。

2. 闲:安静。

3. 时:时而,偶尔。

[赏析] 这首诗是王维山水诗中的代表作品之一。

主要写春山夜静。

花落、月出、鸟鸣,都是动的,作者用的是以动衬静的手法,收到“鸟鸣山更幽”的艺术效果。

最后一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一“惊”一“鸣”,看似打破了夜的静谧,实则用声音的描述衬托山里的幽静与闲适。

3芙蓉楼送辛渐(七言绝句)【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昨天晚上,透着寒意的雨洒落大地,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

平明送客楚山孤:清晨当我送别友人的时候,感到自己就像楚山一样孤独寂寞。

洛阳亲友如相问:洛阳的亲朋好友如果向你问起我,就请转告他们:一片冰心在玉壶:我的心依然像一颗珍藏在玉壶中的冰一般晶莹纯洁。

[词语注释] 1、平明:清晨。

2、客:在这指辛渐。

3、冰心:比喻心的纯洁[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

诗的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

前两句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后两句自比冰壶,表达自己开郎胸怀和坚强性格。

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

4 江畔独步寻花(七言绝句)【唐】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黄四娘家周围的小路旁开满了鲜花,千朵万朵压枝低:千朵万朵鲜花把枝条都压得低垂了。

留连戏蝶时时舞:蝴蝶在花丛中恋恋不舍地盘旋飞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自由自在的小黄莺在花间不断欢唱。

[词语注释] 1、江畔:江边。

2、蹊(xī):小路。

3、自在:自由,无拘无束地。

4、恰恰:形容鸟叫声音和谐动听。

[赏析] 这首诗记叙作者在黄四娘家赏花时的场面和感触,描写草堂周围烂漫的春光,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和适意之怀。

春花之美、人与自然的亲切和谐,都跃然纸上。

5 石灰吟(七言绝句)【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石头)只有经过多次撞击才能从山上开采出来。

它把烈火焚烧看成平平常常的事。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托物言志【词语注释】1、吟:吟颂。

指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

2、千锤万凿:无数次的锤击开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

3、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

若:好像、好似;等闲:平常,轻松。

4、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

【赏析】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

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6 竹石(七言绝句)【清】郑燮(xiè)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经受得住,仍然坚韧挺拔,顽强地生存着。

【词语注释】1、竹石: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

2、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青山不松口一样。

3、立根:扎根,生根。

4、原:本来,原本。

5、破岩:破裂的岩石。

6、磨:折磨,挫折。

7、击:打击。

8、坚劲:坚韧、刚劲。

9、任:任凭。

10、尔:你。

【赏析】这首诗表面上写竹,其实是写人,写作者自己那种正直倔强的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

同时,这首诗也能给我们以生命的感动,曲折恶劣的环境中,战胜困难,面对现实,像岩竹一样刚强勇敢。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常被用来形容革命者在斗争中的坚定立场和受到敌人打击决不动摇的高尚品格7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七言律诗)【唐】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剑门关以南的四川,忽然传来收复蓟北的消息。

初闻涕泪满衣裳:初听到这个消息我惊喜得涕泪交流,沾湿了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回过头来再看妻子和儿女,平日的忧愁已不知跑到何处去了。

漫卷诗书喜欲狂:我胡乱地卷起诗书高兴得几乎要发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白天里我要放声歌唱,纵情畅饮。

青春作伴好还乡:美好的春景正好伴着我返回故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我们要立即动身,从巴峡乘船,穿过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顺流直下到达湖北襄阳,再从襄阳北上,直奔洛阳。

【词语注释】 1.闻:听说。

2.官军:指唐王朝的军队。

3.收:收复。

4.河南河北:唐代安史之乱时,叛军的根据地。

5.剑外:剑门关以外,这里指四川。

当时杜甫流落在四川。

6.蓟北:今河北北部一带,是叛军的老巢。

7.涕泪:流泪;流涕8.却看:回过头来看。

9.妻子:妻子和孩子。

10.漫卷:胡乱卷起。

指高兴得不能读书了。

11.喜欲狂:高兴的要发狂。

12.青春:明丽的春天的景色。

【赏析】这首诗感情奔放,痛快淋漓地抒发了作者无比喜悦的心情。

前四句由“忽传”到“初闻”,再到“却看”“漫卷”,几个连续动作把作者惊喜的心情描绘得生龙活现。

后四句通过想象,尽力描写“喜欲狂”时的激动心情:他不但要高歌痛饮,而且恨不得乘着大好春光马上回到家乡,这从他一口气列出的四个地名,就能看出他的心早已沿着这一路线飞走了!8 己亥杂诗(七言绝句)(清)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只有狂雷炸响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发出勃勃生机。

万马齐喑究可哀然而朝野臣民噤口不言终究是一种悲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我奉劝天帝能重新振作精神。

不拘一格降人才不要拘守一定规格降下更多的人才。

名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词语注释】 1、己亥:道光十九年。

2、九州:指中国。

3、生气:活力,生命力。

4、万马齐喑:比喻当时的中国死气沉沉。

5、喑:哑。

6、究:终究、毕竟。

7、重抖擞:重新振作、奋发起来。

8、不拘一格:打破常规,采用多种方式。

9、降:赐给、给予。

这里有产生、选用的意思。

9 浣溪沙【赏析】这是一首出色的政治诗。

全诗层次清晰,共分三个层次:第一层,写了万马齐喑,朝野噤声的死气沉沉的现实社会。

第二层,作者指出了要改变这种沉闷,腐朽的观状,就必须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

暗喻必须经历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才能使中国变得生机勃勃。

第三层,作者认为这样的力量来源于人材,而朝庭所应该做的就是破格荐用人材,只有这样,中国才有希望。

诗中选用“九州”、“风雷”、“万马”、“天公”这样的具有壮伟特征的主观意象,寓意深刻,气势磅礴。

9 浣溪沙【宋】苏轼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游历在蕲水的清泉寺,清泉寺面对着兰溪,兰溪的水向西流去。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潇潇暮雨子规啼。

山脚下兰草嫩芽浸入小溪,松林间沙路干净得没有泥,傍晚细雨中传来布谷鸟阵阵啼叫声。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谁说人老就不可再年少?门前流水还能执著地奔向西边!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流逝,自伤衰老。

【词语注释】 1.蕲水,县名,今湖北浠水县。

2.浸:泡在水中。

3.子规:布谷鸟。

4.唱黄鸡:感慨时光的流逝。

因黄鸡可以报晓。

表示时光的流逝。

【赏析】虽然作者被贬官了,受到了重大的打击,但是这首词却在逆境中表现出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

10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宋】王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

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

要问远行的人去哪里?山水交汇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才送春天归去了,又要送君(鲍浩然)回去了。

要是到江南赶上春天,千万要把春天留住。

【词语注释】1、鲍浩然:作者的朋友。

2、眼波横:这里的水像流动的眼波。

3、眉峰聚:这里的山如蹙起的眉毛。

4、眉眼盈盈处:这里指山与水交汇处。

5、欲: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